发展心理学框架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见表6-1。

表6-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发展心理学定义心理发展的性质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二、心理发展的动因心理发展的动因见表6-2。

表6-2心理发展的动因

理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

高尔顿

观点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

环境决定论

华生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发展(狭义):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

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和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

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横断研究、纵向研究、纵横交叉研究

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环境共同决定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

文化学习理论)

班杜拉维果茨基

主张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但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和历史所制约

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有成人指导下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距

(续)

理论社会文化因素决定(文化学习理论)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

代表人物

维果茨基

皮亚杰

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智力的本质是适应。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性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观点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限:在个体发育成熟的前提下,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时候

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见表6-3、表6-4和表6-5。

表6-3年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特点

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年龄范围0~3岁3~6岁

6—11岁、12岁(小学阶段) 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初中阶段)

十七八岁至三十五岁

35—60岁60岁以后

表6-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

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6岁、7岁) 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特点感知运动图式

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不可逆、缺乏守恒

守恒性、摆脱自我中心性、思维可逆性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和演绎推理

表6-5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

最主要特点动作的发展以游戏为主要活动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性身心成熟、进入社会、恋爱结婚

生理成熟、心理稳定衰退与毕生发展

阶段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见表6-6。

年龄0~2岁2~4岁4~7岁7~12岁12~18岁18~25岁25~50岁50岁以后

主要发展任务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初创感)

勤奋感角色同一性亲密感繁衍感完善感

克服怀疑感羞耻感内疚感自卑感角色混乱孤独感停滞感失望感

良好人格品质

希望意志目标能力诚实爱关心智慧、贤明

表6-6婴儿期的(0~3岁)心理发展

新生儿反射行为新生儿生活模式主要动作动作发展学习第一类无条件反射行为(有生存意义)和第二类反射行为(无生物学意义)

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

手的抓握动作(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

方向和顺序: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模仿,条件反射学习,偏好新颖刺激最早发生,最早成熟,最早衰退

感知觉发展

深度知觉:吉布森-视崖实验说明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言语发展

气质类型

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句法的发展巴斯等分类: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

托马斯和切斯的分类: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和发展缓慢型

情绪的发展

兴趣发展笑的发展哭的发展

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分离焦虑

社会性依恋

依恋定义

婴儿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

最初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依恋)

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母婴依恋类型(艾斯沃斯)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焦虑性依恋)。后两者属于不安全型依恋(消极依恋)

主体我的自我意识(1岁前后出现)

自我意识的发展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两岁左右出现)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见表6-7。

表6-7幼儿期(3—6岁)的心理发展

项目幼儿的游戏

内容游戏的作用游戏的理论游戏发展幼儿游戏特点游戏社会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