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现状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浅谈我国仿生学现状
![浅谈我国仿生学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3fd2a36f111f18583d05a40.png)
浅谈我国仿生学现状摘要:大自然经数十亿年的进化,已形成了最优化的形态结构、最有效的物质代谢和再循环系统、最精确的控制和协调过程。
“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为人类的创新提供了天然的宝库!”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发现一些生物的特殊功能或习性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不仅完全适应自然而且接近完美,实际上超越了人类在此方面的技术水平。
人类进化只有500万年的历史,而生命进化已经历了约35亿年。
大自然的奥秘不胜枚举。
每当我们发现一种生物奥秘,就有可能成为我们一种新的设计可能性,也可能带给我们新的生存方式,仿生思维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程式。
针对其而诞生的学科就叫仿生学。
简而言之,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
它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在能量转换、信息处理、生物合成、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定向、导航、探测等许多方面表现出的各种优异的特性,以为设计和建造新的技术设备提供了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径,改善已有的工程技术设备,创造出新的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装置等技术系统,为人类提供最可靠、最灵活、最高效、最经济的接近于生物系统的工程装置。
仿生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物质科学、信息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数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学、系统科学甚至经济学等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1960年9月12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召开了第一次世界仿生学大会,直到此时仿生学才正式确立,仿生学理论的发展使人类的仿生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会议讨论了由生物系统所得到的概念能否应用于人工制造的信息加工系统的问题,即生物学能否与技术工程科学相结合的问题,并把这一新学科命名为“Bionics”。
会议还确定了一个有趣而形象的标志:一个巨大的积分符号两边分别连着解剖刀和电烙铁。
1963年,中国将“Bionics”译为“仿生学”。
国外在仿生学领域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由于历史的原因,相比之下,我国就显得落后了,不过,近年来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关键词:中国仿生学现状2003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会见陪同德国总统来华访问的德意志研究联合会主席温奈克教授一行时,多次强调仿生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准备在一些研究所部署课题。
仿生学研究的进展和前景
![仿生学研究的进展和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dda855e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5.png)
仿生学研究的进展和前景当我们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都非常精密而高效。
仿生学是一门学科,通过模仿这些生物来研发能够模拟它们的机器人和其他技术。
仿生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力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学在各种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一、仿生学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仿生学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因为大自然中的各类动物,如鸟类、昆虫等,都有自身独特的运动方式和适应环境的特性。
如今的人们也能够仿造这些特点,赋予机器人对不同环境的融入能力。
比如稳定性较强的六足机器人就是借鉴了昆虫的运动方式,可以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进,它的运动方式适应于充满难题的搜索和搜救行动。
二、仿生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仿生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研究发现,鸟类的翅膀结构是非常适合在高空中飞行的。
基于这一发现,科学家开发出了仿生翅膀,不仅在飞机上被使用,而且还被用于开发具有热隐形性的导弹。
这些仿生翅膀不仅质量更轻,而且因为复制了鸟类行为,所以更加节能。
此外,在火箭发动机的组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仿生学来解决。
科学家们以赤螳螂为模板,发明了采用进口器运行的喷气发动机。
三、仿生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仿生学在医学领域也有很多应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医学器械的仿生制造。
例如仿生耳机,不仅重量轻并且能够有效滤除噪音。
同时仿生学还被用于研究生物学问题,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机理以及疾病。
四、仿生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仿生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仿生设计的产品可以被用于改善建筑和基建的安全性和性能,例如从虎蛇的鳞片中得到启示,设计了一种能够抵御子弹和爆炸的新性材料。
另外,仿生学也可以用于开发一些适合特定环境的材料,例如在火山喷发的环境中运作的材料。
五、仿生学的未来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涌现,仿生学的研究也会变得更加广泛且有效。
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呈现出不停地拓宽。
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2550b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e.png)
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仿生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仿生学是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特性和功能,来设计和制造人造产品和系统的学科。
它的发展不仅给科技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仿生学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仿生学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以生物机器人为例,仿生学研究者通过模仿昆虫和动物的运动机制,开发出了具有出色机动能力的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自主行动,实现了对人类的辅助和替代,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事、医疗、救援等。
仿生材料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材料,科学家们创造出许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如仿生蜘蛛丝和仿生莲叶。
仿生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自修复等特点,在建筑、交通、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仿生学还在能源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者们通过模仿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开发出了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用的能源。
这一技术有望解决传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仿生学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它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仿生学研究涉及到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机制,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协同合作。
然而,目前还缺乏跨学科的合作机制,阻碍了仿生学的研究进展。
其次,仿生学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支持,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仿生学的投资还不够充分,限制了其发展。
那么,未来仿生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首先,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仿生学将逐渐实现从研究到应用的转变。
传统材料、机器人和能源系统将得到仿生学的改良和提升,更适应人类的需求。
其次,随着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增加,仿生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们将继续开发出更高效、更环保的仿生产品和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
最后,跨学科的合作将成为未来仿生学研究的重要趋势。
仿生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仿生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dbd131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d.png)
仿生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无数领域迎来了创新性的突破,仿生学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仿生学是通过借鉴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来设计新的技术和产品。
它融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的知识,以满足人类对于更高效、更节能、更灵活的解决方案的需求。
在工业、军事、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仿生学技术都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一、现状:生物启发技术的广泛应用1. 材料领域生物材料是仿生学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许多生物体具有出色的材料性能,例如蜘蛛丝和贝壳。
借鉴这些天然材料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轻质化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机器人技术仿生机器人是仿生学技术的又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科学家们试图模仿生物体的神经系统和运动机能,开发出具备类似行为和反应的机器人。
例如,鳄鱼机器人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动,并具备咬力强大的特点。
这种仿生机器人有望应用于海洋探测、救援任务等领域。
3. 医疗技术仿生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例如,仿生义肢通过模仿人体运动的方式,帮助截肢者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此外,仿生学技术还被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以实现更早、更精确地诊断疾病。
二、趋势:逐步迈向更先进的技术1. 智能化发展未来,仿生学技术有望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化。
仿生机器人将会具备更强大的感知和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要求作出更加精准的响应。
生物启发的传感器和电子器件将能够实现更多功能,使得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精确和便捷。
2. 生物工程的研究生物工程将成为仿生学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有望创造出新的生物材料、生物传感器和仿生机器人。
生物工程的进步将为仿生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更大的突破口。
3. 融合与跨学科合作仿生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跨界合作。
只有生物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密切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仿生学突破。
仿生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仿生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9583d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5.png)
仿生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仿生学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展。
仿生学技术是一门以生物系统为模型,研究和设计新的工程系统和机器人的学科,其应用领域涵盖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和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仿生学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借鉴生物体的运动原理,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系列新型机器人,如仿生机械臂和仿生腿部结构。
这些仿生机器人具有较强的运动灵活性和稳定性,在生产自动化和危险环境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仿生机械臂可以模拟人体手臂的灵活性和力量,可以应用于工业装配线上的复杂操作;仿生腿部结构可以模拟昆虫的行走方式,可以应用于救援行动中的灾害区域。
这些创新的仿生机器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
其次,仿生学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性能,科学家们设计出了一系列新材料,如仿生纳米材料和仿生超强材料。
仿生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的特异表面积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应用于能源储存、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
仿生超强材料则借鉴生物的结构优势,通过合理设计纳米结构和化学组成,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将为材料科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除了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仿生学技术还在电子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体的感知和运动机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例如,仿生摄像头借鉴了昆虫的复眼结构,能够实现全景拍摄和光学追踪。
仿生传感器借鉴了动物的感知器官,能够模拟人类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知能力。
这些仿生电子设备的应用将为智能化技术和无人系统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在生物医学领域,仿生学技术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仿生医疗器械如仿生义肢和仿生心脏瓣膜等,通过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
此外,仿生学技术还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仿生材料和细胞培养技术,开发出可替代受损组织的新型治疗手段。
仿生学现状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仿生学现状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729d7ef6294dd88d0d26bfb.png)
2009 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考核科目:机械工程专题讲座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所在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号:08S008257学生类别:考核结果阅卷人仿生学现状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仿生学一词最早是在1960年由美国人斯蒂尔(Jack Ellwood Steele)取自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和词尾“nic“(具有……性质的)合成的。
仿生学可以这样定义: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以及相互作用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
仿生学(Bionics)是生命科学与机械、材料和信息等工程技术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应用性。
仿生学的目的是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
人类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模仿自然,提升生产能力。
仿生的领域和技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许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都源于仿生学。
例如:模仿蜘蛛织网捕鱼,模仿游鱼制造舟楫,模仿飞鸟发明飞机……。
1960年美国人斯蒂尔根据拉丁文构成Bionics一词,同年召开了全美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
这标志着现代仿生学的开始。
仿生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讲,工程和生产实践提出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借鉴某种生物体的某些结构的功能,研究并简化其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择其有用制备出物理模型,建立数学模型。
在有用和可用的前提下,采用技术手段,依据数学模型,制备实物模型,最终实现对生物系统的工程模拟。
仿生学的发展依赖于生物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发展;仿生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生物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现状仿生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外都得到极大的关注和蓬勃的发展。
为迎接全球性竞争和挑战,我国科技专家和决策者在2003年召开了两届香山会议,第214届“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和仿生应用和第220届“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前沿”。
仿生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仿生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6d67f3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f.png)
仿生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品牌广告暂停,105个捐赠国家战略物资,派出41个医疗专家组。
几个月来,中国有力地推进了抗击疫情的工作。
我们的抗疫物资不仅向国内防疫部门提供支持,同时也向全球呼吁同舟共济。
然而,仿生学研究又与这些事情有什么关系?仿生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应用广泛,而在抗击疫情同时,它也为许多科技领域提供可能性。
本篇文章重点探讨仿生学在实践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现状:仿生学从近代产生迄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其对自然现象及物体结构等的仿生研究不断深入,涉及范围广泛:从仿生机器人、仿生材料、仿生几何学、仿生生物学等各个方面,包括后期单元模块、传感器及控制技术等,这些仿生技术都在众多工程学科中得到应用和发展,推动行业协调发展。
1.1 仿生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是使用仿生学理论研发的一类智能机器人,它可以用来执行各种复杂任务,如搜救、制造、智能制造等。
近年来,在仿生学的发展过程中,机器人技术成为了最为蓬勃的领域,尤其是仿生机器人,它将仿生学的科学思想与机器人技术完美结合,可以在浅水区搜索、深海作业、陆地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仿生材料不同于常规的人工制造材料,仿生材料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的材料结构而制造出来的,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随着人类对仿生学深入研究和应用的深入,仿生材料迅速发展,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1.3 仿生设计仿生设计是应用仿生学理论,通过对自然界生物体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来发掘其内部的构造和机理,从而设计出更好的、更适合人类生活的产品。
在仿生设计领域,仿生家具、仿生生物衣物、仿生智能家居等都是应用仿生学理论的创新成果,它们在家居、公共服务、环保、军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4 仿生医学仿生医学是一种应用仿生学理论的医学领域,它是通过仿生技术来延长人类生命、增加生命质量等方面的研究。
在仿生医学领域,仿生器官、仿生肢体、仿生皮肤、仿生内窥镜等成果,使得人们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进展,提升了医疗技术的水平。
仿生学的发展趋势
![仿生学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8f09b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c.png)
仿生学的发展趋势仿生学是指借鉴自然界中生物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将其应用于工程和设计中,以改进和创新人类的技术和产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入了解,仿生学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有前景。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兴技术和领域的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一、新兴技术的应用1.生物材料技术生物材料技术是仿生学中的重要领域,它利用生物材料的特性和结构,开发出更轻、更强、更耐用的材料。
例如,通过研究蜘蛛丝的构造和力学特性,科学家们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具有类似强度和韧性的人造材料,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
2.仿生机器人技术仿生机器人技术是仿生学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将生物的外貌、行为和机能融入到机器人设计中。
通过模仿动物的形态和运动方式,仿生机器人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机动性,可以应用于探险、救援和制造等领域。
例如,一些仿生机器人可以像猎鹰一样在空中盘旋,用于勘测和监测工作。
二、领域的应用1.航空航天领域仿生学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鸟类和昆虫的飞行方式,科学家们可以改进飞机的设计,提高其飞行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仿生学也可以在航天器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利用蜘蛛丝的轻量、高强度特性来制造太空中的结构材料。
2.医学领域仿生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器官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可以设计和制造更好的假体和医疗器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仿生心脏瓣膜可以更好地仿真人体自然的心脏运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三、对未来的影响仿生学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的技术和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1.技术创新仿生学的发展将推动工程技术的创新。
通过借鉴自然界的智慧,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技术和产品。
同时,仿生学也将为其他科学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和突破,促进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
2.可持续发展仿生学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通过借鉴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循环原理,人们可以设计出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和系统。
仿生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仿生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3596f7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a.png)
仿生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学科领域也在不断涌现。
其中,仿生学就是一个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的新兴领域。
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仿生学在现代科技中已经有了诸多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仿生学的基本概念、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什么是仿生学?仿生学,即生物学性状工程学。
它是一种研究自然界中生物的特点和生理机制,以及将这些特点和机制应用于人工系统中的学科。
换句话说,仿生学就是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的结构、功效等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将这些特点运用到机器制造、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
二、仿生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仿生材料的制备自然界中有很多材料都具有独特的机械、化学等性质。
比如,蜘蛛网、贝壳等都是天然的材料,却拥有良好的抗冲击、耐久性等特点。
在仿生学的理念下,科学家们开始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加优秀的材料。
2、仿生机器人的研制仿生机器人,即通过仿生学的理念,研制出的可以模拟生物外形、运动等特点的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的研制可以为工业生产、探测等领域提供便利,尤其在危险环境中,这种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进行危险的工作任务。
3、仿生感知器的研究仿生感知器可以模拟生物的感知能力,如视觉、听觉、嗅觉等等。
这种仿生感知器必将在智能机器人、医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仿生智能材料的研究仿生智能材料指的是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我调节的材料。
比如,将光敏材料与化学感应材料组合,就可以制作出具有对光敏和化学突变反应能力的智能材料,进而为探测、自动控制等领域提供实用性解决方案。
5、仿生医学的研究仿生医学的研究可以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路径。
例如,仿生心脏研究可以为心脏病的治疗、心脏移植等领域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仿生生物学的理念也可以应用在仿生义肢开发中,提高残障人群的生活质量。
三、仿生学的发展趋势1、交叉学科成为重要趋势随着仿生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开始与之交叉,如机械制造、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
仿生学对科技的启示
![仿生学对科技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981eee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5.png)
仿生学对科技的启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
人类已经通过科研技术成功地实现了许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技术的应用,例如智能手机、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等。
但自然的生命系统本来就是一个千奇百怪的花园,人类对其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人们在研究仿生学时,希望通过模仿自然中的生命系统来实现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仿生学对科技的启示。
一、机器人应用机器人的发展意义深远,它不仅可以为我们做一些危险、无聊及重复性强的的工作,实现无人操作,而且可以配合人类共同生活及完成一些任务。
人们在机器人设计中汲取灵感的自然趋势 - - 仿生学,首先是在机器人的设计上。
在仿生学领域,科学家们往往借鉴自然中的生物形态去构建机器人的外形。
例如猎豹的速度、蜘蛛的爬行方式、蜜蜂的飞行能力等都可以被应用到机器人中。
这不仅可以使机器人更为稳定,还可以提高运动的速度和效率。
另外,仿生学还可以提高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
例如,某些仿生机器人头部的设计,可以让它们响应声音或分辨障碍物等环境信息。
通过仿生学的理念,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二、新材料研究仿生学除了要拿来模仿生物体的构造和特点,还可以在材料方面得到启示。
传统的材料往往只能满足简单的应用场景,但仿生材料则可以通过模仿自然生物的特性设计出,使其更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例如,自然中的蝙蝠和海豚在瞬间追捕目标时,瞬间的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对于它们的生存非常重要。
仿生学家们从中得到灵感,创造出一种新材料——形变材料。
形变材料可以像蝙蝠翅膀和鲸鱼腰部那样,通过在约束力下变形并释放约束力来实现高效率的瞬变速度和方向变化。
另外,仿生材料的发展也可以改善我们的环境。
例如,自然中有种名为草木皆可制药的植物生物体,仿生学家就从中得到了灵感,制作出了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新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在受到划伤或撕扯之后迅速恢复原状,非常适用于高压电缆的防护以及其他类似的高强度场合。
仿生学研究现状与前景
![仿生学研究现状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189161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2.png)
仿生学研究现状与前景人们一直试图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尤其是那些身体结构和功能超出人类能力的生物。
这种模仿自然界的方式被称为仿生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生学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仿生学研究来创造具有出色性能的新技术。
仿生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涵盖了生物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和其他多个学科。
从最早的仿生设计到今天的智能机器人,仿生学在工程、科技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在机器人技术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仿生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前景。
生物仿生学研究现状与前景生物仿生学研究领域涉及到关于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和理解,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家们将仿生学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以理解和解决生物学上的许多重要问题。
例如,某些微生物的群体动态行为可以用于基础科学研究、新药开发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例如,超球菌群体的群体聚合现象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的制造。
其中,超球菌由于其特殊的球形外观被广泛研究。
另一方面,生物仿生学还有助于开发可持续能源技术。
许多生物体可以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等自然资源进行光合作用。
科学家们正试图模仿这种过程来设计和构建光合作用的人工光合作用器。
现在天然光合作用的最大问题是因为夜间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效率降低,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发夜间依旧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方法,这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
未来,在仿生学领域,生物材料和仿生机器人技术也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治疗和生物制剂运输的生物矩阵,这将有助于实现更准确的定向药物递送和更高效的创伤修复。
通过将仿生学与材料科学结合起来,也正在开发一种创造新织物、陶瓷、金属等高强度结构材料的效率更高的方法,以及更轻量、更耐磨造型材料。
机器人仿生学研究现状与前景机器人仿生学是仿生学非常成功的应用领域之一,机器人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动物和生命过程来增强其性能和功能。
例如,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结合无人机和仿鸟技术的概念,可以设计出具有翼形胴体的无人机,使其更像鸟类飞行。
细胞仿生学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细胞仿生学研究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607442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c.png)
细胞仿生学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细胞仿生学是指借鉴生物细胞自组装、自适应、自愈合等功能,设计和制造新型人工细胞、自组装智能材料以及仿生机器人等。
该领域的发展为解决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纳米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大量难题提供了契机。
本文将从细胞仿生学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分别进行论述,并从实际证据和例子阐述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一、细胞仿生学的研究现状生物细胞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微观体系,自组装、自适应、自愈合等生物学特性使其自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微小机器。
因此,生物细胞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优秀的设计者,可以为人工物的开发提供启示。
近年来,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进展,细胞仿生学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跨学科领域。
在材料领域,许多新型材料已经被设计和制造。
比如,基于调控自组装现象的智能材料,也被应用于系统开关、分子识别和分子运输等方面; 在机器人领域,仿生机器人和生物仿真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开始重视细胞的仿生应用。
这些细胞仿生学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价值仍需要深入研究,推动细胞仿生学向前发展。
二、细胞仿生学的发展方向1. 仿生生物学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生物学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生物学的需求。
现代仿生生物学的发展凭借着对生命现象的全新认识,通过将人工系统与仿生生命体结合,开发新型仿生生物材料、器件和装置等。
2. 细胞仿生学应用人们也意识到,细胞仿生学在许多领域可能有非常实用的应用。
在生物材料领域,利用细胞自组装的特性,可以开发出多种新型的智能材料。
例如,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形态等细节,可以制作一些智能“纳米机器”,控制物质的运输和分子的识别。
在生命科学领域,基于细胞构造的仿生系统被认为是一种极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例如,基于脑神经系统的仿生计算机模型,模拟具有智能属性的“神经元器械”,能够提供人工智能方向的重要生物学依据。
3. 仿生机器人和生物仿真机器人细胞仿生机器人和生物仿真机器人研究方向涉及微纳米材料和制备技术、封闭微流控系统技术、生物反应器等。
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fc63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1.png)
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生物现象和生物结构的一门领域,通过模仿生物的特征与原则来设计和改进人工系统。
它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未来科技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生学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其中一个领域就是仿生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体外形、动作和功能的机器人。
在目前的发展中,仿生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对人类行为模式和动作的模拟,同时结合了物理、电子、计算等多个学科。
例如,有些仿生机器人可以模拟昆虫的行动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导航。
此外,仿生机器人还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仿生手术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等。
另一个领域是仿生材料的研发。
仿生材料是指借鉴和模仿生物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设计和制造的材料。
通过仿生材料的应用,科学家们可以改善现有材料的性能,同时开发出具有独特性能的全新材料。
例如,仿生材料被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可以提高车辆的轻量化和节能性能,同时增强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此外,仿生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建筑领域,提高建筑物的耐候性和保温性能。
仿生学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仿生学可以帮助改善人体机能和治疗疾病。
通过仿生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模仿人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设计和制造出能够与人体相匹配的假肢、假体器官等,使患者能够恢复健康和活动能力。
此外,仿生学的研究还可以用于研发智能药物输送系统,通过模拟生物体内的药物释放机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未来,仿生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样化和综合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仿生学将深入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例如,仿生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仿生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模仿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开发出更高效的光电转换系统,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此外,仿生学还可以帮助改善能源储存和利用的技术,例如模仿动物储能和能量回收的机制,开发出高效的储能设备和能量回收系统。
仿生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仿生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c046a3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c.png)
仿生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科学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仿生学(Biomimetics)源于希腊文"bios"(生命)和“mimesis”(模仿),是指通过模仿和应用自然界中的生物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人类的一些技术问题。
仿生科学的研究涵盖很广,从蚂蚁的群体行为到鱼的游泳方式,从飞禽走兽的基因到能量的转化,都有仿生学的应用研究。
本文将简单地介绍一下仿生科学的研究现状,以及仿生学未来的展望。
一、仿生学的研究现状1.生物结构的仿造在重建和仿造自然生物结构方面,仿生学得到了一定的突破。
例如,在仿制昆虫的生物翅膀中,研究者使用了复合材料来模拟自然界中薄而坚韧的翅膀结构,从而使仿制出的产品更加轻盈和结实。
此外,在仿制猎豹奔跑时,研究者使用了高科技合成材料来模仿动物的弹性和力量,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2.生物功能的应用仿生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研究生物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科技产品和工程中。
例如,在仿制海豚时,研究者使用了水下声纳技术和非线性流体力学来模拟海豚游泳时所产生的最优流线性,从而设计出高效率的水下器材。
此外,仿生学的方法也被应用于诸如自动控制、柔性制造、先进材料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3.生物过程的创新仿生学的研究也涉及生物过程的模拟和仿制,例如生物的自组织行为、物种间的互动方式以及生物自然选择的过程。
仿生学的这一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于模拟和设计这些生物过程的内在机理,并将其应用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智能化制造等领域。
二、仿生学未来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仿生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仿生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抱有很高的期望。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实践以及未来的展望:1.仿生科技的产业化随着仿生学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技术和产品也将逐渐走向市场。
从仿制昆虫翅膀的航空材料到仿制猎豹奔跑的运动器材,这些技术和产品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仿生科技的产业化也将越来越成熟。
仿生学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应用前景
![仿生学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75ae4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2.png)
仿生学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应用前景1. 引言仿生学技术是一门研究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借鉴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开发出更加优良和智能的技术产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生学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呈现出了长足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2. 仿生学技术的现状2.1 生物仿生生物仿生是仿生学技术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和机理,开发出具有相似特征与功能的技术产品。
目前,生物仿生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和医学等领域。
2.1.1 机器人技术生物仿生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仿生机器人模仿了昆虫的运动方式和感知能力,实现了高度灵活性和复杂性。
这些仿生机器人在救援、勘探和制造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2 航空航天生物仿生也给航空航天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鸟类和昆虫的飞行机理被应用于设计更加高效和稳定的飞行器。
这些仿生飞行器在军事侦察、气象监测和货物运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2.1.3 医学仿生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认识。
仿生医学器械的出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康复效果。
同时,仿生材料的研发也促进了人工器官和假肢的进步。
3. 仿生学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3.1 智能材料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进步,智能材料将成为未来仿生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材料能够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实现自主控制和适应,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效益。
例如,智能衣物能够根据人体温度自动调节,提供适宜的舒适度。
3.2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产品或过程的学科。
未来,生物工程有望解决许多人类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和食品安全等。
例如,利用仿生学技术,可以开发出高效的生物酶处理废水,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医疗健康仿生学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仿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仿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f6824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6.png)
仿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学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和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
仿生学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开发出具有类似特征和功能的人工系统。
它能够为诸多领域,如医疗、机器人、汽车、能源、环境等,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就仿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
一、仿生学的现状1.1 生物学的应用仿生学是从生物学视角出发的一门学问,提出的方法、概念和理论都是从生物学中发展来的。
在仿生学的研究中,通常会利用生物学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当前,仿生学所涉及的生物系统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植物、动物、昆虫等多个生物类型。
例如,借鉴鲨鱼的皮肤结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抗菌的材料,可以清除污染物和杀灭细菌;仿照石灰藻的光合作用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模仿蝙蝠的声波定位技术,人们研制出了超声波传感器。
这些都是仿生学在现行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1.2 知识融合的趋势仿生学在研究中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之外,还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材料、力学、能源等,这也成为未来仿生学研究的趋势之一。
在材料方面,仿生学的研究可促进智能材料的开发。
有些智能材料可能会自动修复和适应其特定的环境条件。
在能源方面,仿生学有望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例如通过人工合成光合作用模型来产生清洁能源。
总的来说,研究的多领域融合可为解决重大问题和机遇提供平台。
1.3 交叉学科的应用给仿生学带来巨大机遇的另一个因素是交叉学科的应用。
人们在仿生学的研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以及数学等等。
例如,在仿生机器人中,研究人员使用视觉和地理定位技术,让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运动和感知,并自主地实现目的。
再比如,仿生科技的研究在医学上的应用,可以结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方向,解决医疗需求,甚至为疗法乃至药物作出贡献。
二、仿生学的前景2.1 研究进展的潜力仿生学正在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能够覆盖到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
生物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生物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b686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2.png)
生物仿生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仿生学这门学科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生物仿生学是指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规律,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诞生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的学科。
它不仅是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也是一个非常开放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仿生学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生物仿生学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例如,一些科学家通过对鸟类飞行机理的研究,成功设计出了仿鸟飞行的飞行器,实现了人造飞鸟的梦想,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优秀设计,也为人类创造出了新的飞行方式。
此外,还有科学家通过仿生的方法,研发出了仿鱼游泳的机器人,仿叶子自清洁的表面涂层和仿蝙蝠听觉系统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这些发展成果不仅提升了人类的科技水平,而且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我们展望一下生物仿生学的未来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仿生学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人们将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解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自然界的奥秘,将会为我们解开更多的生物学之谜。
其次,随着新的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模仿自然界的设计和构造,开发出更加高效、可靠、环保的产品。
比如,通过仿生学的方法,研发出的新型材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产品性能,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除此之外,生物仿生学还将推动科技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创新。
例如,生物仿生学与医学的结合将会为医疗设备的研发和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生物仿生学还能与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其他领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加速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在生物仿生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生物仿生学的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推动生物仿生学发展的关键。
其次,生物仿生学的应用还受到技术和法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仿生医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仿生医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3b112cd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d.png)
仿生医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生医学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仿生医学,顾名思义,就是模仿自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来研究人类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学科。
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人工智能、内窥镜控制、生物传感器、人工假肢等等。
1. 仿生医学的起源华盛顿大学的切尔西•彼得森(Chelsea Petersen)解释说:“仿生医学从根本上是通过模仿生物匹配生物来工作的。
”我们从古代医学的目的中就可以清晰看出人们对仿生学对了解的重要性,比如埃及医生的‘神之手’手术工具和罗马医生的假肢手术。
这些纪录表明,古代崇尚模仿自然——在人体内部找到解决方案——的方法。
通过仿生学,人们制造出了与生物体结构相似的设备,同时也诞生了一些新的疗法,如细胞培养、血液替代液等。
2. 仿生医学的发展现状随着生物学、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仿生医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在仿生医学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内窥镜控制技术是仿生技术在医学应用中的一个重大成果,该技术通过仿生机器人控制来实现体内手术,可调节机器人的灵敏度和移动速度,同时还可以模拟医生手臂的运动,使患者在手术中受到的伤害最小化。
另外,生物传感器也是仿生医学领域的重大成果之一。
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生物体内部的异常情况,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监护器上。
如贴身植入式葡萄糖测量器,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持续的葡萄糖监测,诊断和控制糖尿病。
3. 仿生医学的未来尽管仿生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但这个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仿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模拟大脑的神经环路和某些特定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为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由于仿生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可以实现更加准确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患者术后恢复得也更加迅速。
总之,仿生医学的发展是无法忽视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仿生医学必将取得更多的进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仿生学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仿生学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5085d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8.png)
仿生学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生学系统的研究发展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仿生学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理结构和行为,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人类创新设计中,从而实现更加高效、智能和适应性更强的系统。
一、发展历程早在古代希腊,人们就开始研究仿生学的思想。
但是因为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有限,所以研究成果并不显著。
到了20世纪,随着机器人科技的发展,仿生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959年,美国一位名叫奈史密斯的科学家提出了“仿生机器人”这一概念,从此,仿生学真正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到了21世纪,仿生科学的发展迅速。
尤其是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的不断进步,为仿生学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从仿生机器人到仿生医学,再到仿生建筑、仿生材料和仿生飞机等领域的不断涌现,仿生学的影响力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目前,仿生学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和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重要途径。
二、应用现状1. 仿生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仿生学的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外形和动作,实现人工智能的设计和应用。
例如,研究航空旅行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开发仿鸟类机械翅膀,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目前,仿生机器人的发展逐渐向人体肢体仿生机器人、仿生智能感知机器人等方向发展。
2. 仿生医学仿生医学是一种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应用到医学中的学科。
例如,仿生医学可以通过仿制昆虫神经学结构,研究人类神经系统,并开发出更有效的神经治疗技术。
另外,仿生医学还可以通过仿造物种的吸附结构,开发出更高效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目前,仿生医学在智能医疗设备、人造器官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仿生材料仿生材料是一种模仿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优异的性能。
例如,通过研究蜘蛛的纺丝机理,开发出以聚合物纤维为主要材料的仿生材料。
目前,仿生材料在航空、建筑、医疗、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展望和挑战目前,仿生学系统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以克服的问题。
仿生学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仿生学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aade1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0.png)
仿生学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入研究,仿生学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仿生学技术是指通过借鉴自然界的生物体结构、功能和生理特性,来解决工程问题或设计新材料和产品的技术。
在工程领域中,仿生学技术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如建筑、交通运输、机器人等。
在建筑领域中,仿生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和能源利用。
例如,借鉴树木的载荷传递结构,设计出高层建筑的支撑结构,使其能够承受大风和地震等外部力。
另外,仿生学技术还可以用来设计建筑外观,通过模仿动物的外形和纹理,使建筑更加美观和环保。
在交通运输领域中,仿生学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车辆外形设计和智能交通系统方面。
例如,借鉴鸟类的飞行原理,设计出更加节能和稳定的飞机形状,降低空气阻力。
此外,仿生技术还可以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通过模仿昆虫的感知系统和反应能力,实现车辆自主导航和避免碰撞。
在机器人领域中,仿生学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仿生机器人可以模仿昆虫的运动方式和柔软的身体结构,实现灵活的移动和操控能力。
此外,仿生机器人还可以借鉴动物的感知系统和智能行为,实现人机交互和自主学习功能。
尽管仿生学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已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首先,仿生学技术需要更多基础研究支持,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复杂系统和生物机理。
其次,仿生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与传统工程方法相结合,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另外,仿生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未来,仿生学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新型仿生材料和器件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生机器人和智能交通系统将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功能。
综上所述,仿生学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涉及建筑、交通运输、机器人等多个方面。
尽管面临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仿生学技术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机械工程专题讲座
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
学号:08S008257
学生类别:
考核结果阅卷人
仿生学现状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仿生学一词最早是在1960年由美国人斯蒂尔(Jack Ellwood Steele)取自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和词尾“nic“(具有……性质的)合成的。
仿生学可以这样定义: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以及相互作用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
仿生学(Bionics)是生命科学与机械、材料和信息等工程技术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应用性。
仿生学的目的是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
人类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模仿自然,提升生产能力。
仿生的领域和技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许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都源于仿生学。
例如:模仿蜘蛛织网捕鱼,模仿游鱼制造舟楫,模仿飞鸟发明飞机……。
1960年美国人斯蒂尔根据拉丁文构成Bionics一词,同年召开了全美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
这标志着现代仿生学的开始。
仿生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讲,工程和生产实践提出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借鉴某种生物体的某些结构的功能,研究并简化其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择其有用制备出物理模型,建立数学模型。
在有用和可用的前提下,采用技术手段,依据数学模型,制备实物模型,最终实现对生物系统的工程模拟。
仿生学的发展依赖于生物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发展;仿生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生物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现状
仿生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外都得到极大的关注和蓬勃的发展。
为迎接全球性竞争和挑战,我国科技专家和决策者在2003年召开了两届香山会议,第214届“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和仿生应用和第220届“仿生学的科学意义与前沿”。
国内许多科研机构和大学都相继成立了仿生学研究所和研究室。
科学家们正带着自动控制、能量转换信息处理、力学模式和材料构成等大量技术难题到生物系统中去寻找启迪。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很好地体现了仿生应用的理念。
早期的机器人主要是模拟人的重复性劳
动,替代人完成重复的运动和力学行为,如汽车安装机器人。
这类在常规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已经成熟。
仿生机器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只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展迅速,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非常规环境下工作的仿生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4足或多足的仿生机械已适应各种作业环境,其中的机械狗可以负重在山地行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出有八只脚、二十四个自由度的多足机器人,可模仿神经网络系统遥控其爬行;日本展出的女机器人在皮肤、步态等方面已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东京工业大学广濑教授等研制的机器蛇从1992年的ACM-R1陆地型发展到2005年的ACM-R5水陆两栖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机器蛇也在向水陆两栖型运动发展;蝠鲼胸鳍扑翼式的运动模式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日本有人在研制仿扑翼推进式飞行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蝠鲼的胸鳍,研究全柔性扑翼式机器人;美国Stanford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仿壁虎机器人,这也是我们在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正在研究的课题。
未来的机器人趋向微小型和多样化,将进一步采用仿生结构和中枢运动模式发生器制导系统,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作业。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调查,2004年全球个人机器人约有200万台,2008年将有700万台机器人投入运行。
日本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将从现在的每年50亿美元达到500亿美元的规模。
正如电脑一样,机器人将会进入每一个家庭。
仿生学与生命科学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拓宽和加深了仿生领域,极大地促进了仿生学的发展。
反之仿生学的发展也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
例如:动物运动的人工诱导和神经工程学的建立。
仿生学与生命科学相互促进发展。
2000年,仿生学开始大踏步地进入脑科学领域,不仅促进了神经科学的发展,而且开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神经工程学(Neural Engineering)。
自从Caton(1875)首次在家兔和猴脑、Berger(1929)在人头皮上记录到脑电波以来,传统上认为,这种经容积导体记录的电活动是大脑所有神经元活动的总和,其波形变化呈“混沌”相,内涵的信息很难被提取和确认。
所以,脑电波只能用于癫痫、脑外伤和脑肿瘤病灶的探测,以及醒觉和睡眠的研究。
直到近
年来神经电生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使人们可以借助高性能的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算法,提取出人思维时脑电波的时-空特征,进行分类和分析,通过计算机将特征性脑电波翻译成遥控的指令,经无线网络发送出去,实现人脑与计算机的“对接”,控制电子装置和仿生电子肢体。
仿生学与工程技术
仿生学问题来自工程和技术的难题和需要。
人类对自然的仿生绝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依据人类的认知和工程与技术需要对自然主动的同化和建构,即所谓的“神似”。
例如,在汽车生产中进行了大量的仿生应用:大众汽车的仿甲虫外型、保时捷汽车鸭式的后尾、奔驰车模仿蜜蜂眼睛的车灯等。
2005年7月,Mercedes-Benz公司推出的一款车身仿豹纹箱鲀(spotted boxfish)的汽车,与同样动力的汽车相比,性能明显得到提高,在0.8秒内速度可从0达100公里/小时,最大速度可保持在190公里/小时,并可以降低能耗。
仿生学促进工程技术学发展,使一些梦想成真。
例如:昆虫复眼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仿其制造的雷达提高了对飞行器速度的测量;人们称鹰眼为“神目”,其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对亮度、边缘、方向以及运动有特殊的敏感,美国E-2型鹰眼预警机安装了仿鹰眼雷达系统,提升了探测能力;模仿蝙蝠超声波定位功能的雷达和模仿海豚回声定位系统的声纳,都特异地提高了现有仪器的灵敏度、稳定度和信噪比。
利用航天技术,科学家研发出超精细人造陶质光感受细胞。
直径2 mm的微芯片可被植入人的视网膜内,极大地改善视觉残疾人的视力。
目前最理想的对感受器的仿制当属仿生耳,即人工耳蜗。
人造的电子声音感受器替代损伤的毛细胞,按音调定位地被植入内耳的耳蜗上,按“局部振动和行波学说”机制翻译声音的信息。
经过调制和练习,这种人工耳蜗可修复聋者的听力。
仿生学前景
控制论(Cybernetics)提出者维纳认为,“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交叉学科的仿生学最容易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仿生学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也必将极大地推动未来学科和经济的发展。
2001年12月3~4日,美国商业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技委员会纳米科学
工程与技术分会联合发起的由科学家、政府官员和产业界技术专家参与的圆桌会议,就“提升人类能力的会聚技术”进行研讨,提出一个NBIC理念[29]。
NBIC是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和Cognitive technology(认知技术)的缩写。
NBIC会聚技术的重大意义在于:以上四个领域的技术在当前都迅速发展,每一个领域都有巨大潜力。
而其中任何技术的两两融合、三种会聚或者四者集成,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效能。
与会者认为,NBIC会聚技术将缔造全新的研究思路和全新的经济模式,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仿生学目前的发展态势不仅应和了NBIC会聚技术,后者也将是仿生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路甬祥院士在第220届香山会议上以“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为题,做主题报告。
他指出:人的创造欲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自然和社会是我们认知和创新服务的对象,也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老师。
仿生学的意义在于:将生物35亿年进化的结果作为发明的参考;将35亿年演化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作为技术方案选择的宝库;将35亿年演化形成的脑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作为认知研究和智能机器的最好示范;将35亿年演化形成的生命现象中的精妙和多样的微结构和微系统作为微、纳米结构和微系统技术的极好参照;将35亿年形成的生物在复杂环境中感知、判断、捕食、伪装、轨避能力和适应机制作为传感、判断、控制、隐身、环境适应等技术的最好学习对象……。
他认为:1)经过35亿年进化的生物世界是技术创新不可替代、取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和学习源泉;2)仿生学是诸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尤其需要生命科学家和多学科技术科学专家的共同关注与参与;3)仿生科学有无止境的前沿,正向微观、系统、智能、精细、洁净方向发展;4)重视并创新仿生学,是提升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仿生学将为我国科学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新原理和新理论。
为适应我国科学和技术源头创新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全球性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