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
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8011e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b.png)
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是一个人具有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数学基础的核心能力,也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方面。
想要让我们的数学思维有所提升,我们除了不断学习数学知识,还需要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吧。
一、多解问题与思维拓展数学中有很多问题都存在多个解法,这也是数学中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因此,我们平时做数学题时,可以思考一下有没有其他解法来解决问题,这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并且让我们的思考方式更加宽广。
当遇到一道问题时,我们可以想想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勇于尝试、多思考,这样可以提高数学思维的拓展性。
当我们有了不同的解法,可以将这些解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练习思维提问与答案验证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我们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还需要学会如何让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着问一下自己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这道题是这样的?”、“能否找到一个更加简单的解法?”、“解法是否正确?”,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思路,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还需要经常进行答案的验证,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对于一道题目,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将答案进行比较。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三、学会构建模型和抽象思维数学中存在大量的模型和抽象思维,这也是数学思维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需要学会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将其抽象化。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成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来处理,并用代数表达式进行解决。
想要在这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可以多尝试一些数学建模的题目,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
四、不要害怕犯错数学思维是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时,不要害怕犯错,应该积极地尝试各种方法,包括尝试寻找不同的角度,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并从错误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
![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c4af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4f.png)
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数学思维的训练是需要一套完成的训练方法的,经过思维的训练,数学成绩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小学)1.转化型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
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
照这样卖法,4 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
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2.系统型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
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如:1 2 3 4 5 6 7 8 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OO。
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 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 的最接近数,即89 比100 仅少11。
第二个层次:找11 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
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 的问题。
整个程序如下:12+3+4+5-6-7+89=1003.激化型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
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
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
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
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
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
![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50d7e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8.png)
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关键。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数学思维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掌握一些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对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以及养成良好数学思维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且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出色。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
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开展逻辑思维训练课程:学校可以安排逻辑思维训练课程,通过教授逻辑思维规则和解题技巧,激发学生对逻辑思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解决逻辑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解决一些逻辑问题,比如推理、判断和归纳。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习题训练: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
学生需要不断练习解决逻辑问题和数学题目,锻炼逻辑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思维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和运算规则,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下面是几个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1. 提供自由思考的环境:创建一个安静、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 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1. 创设真实情境:将数学问题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教导他们如何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和寻找解决方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
![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e870a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a.png)
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数学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训练数学思维能够提高人的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想培养数学思维,首先需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1.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础知识是逻辑推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 学会归纳总结:数学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从已知条件中推导出未知的结论。
3. 运用分析思维: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采用分析思维的方法,将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问题,并逐个解决。
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培养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1. 多做习题:通过多做习题,可以熟悉各种问题类型,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尝试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一种重要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1. 拓展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自己的思维范围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2. 练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整理和组织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展现思维的关联性。
3. 学会建立联系: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会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在不同的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培养思维灵活性的方法:1. 学会变换问题: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尝试将问题进行变换,通过转化为其他形式来解决。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850a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d.png)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数学思维是一种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被训练和提升。
通过适当的方法和练习,可以加强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1.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数学是一门层层递进的学科,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学习更高级数学的基石。
要想提升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2.阅读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多读数学文献和书籍,通过学习不同的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阅读数学教材、参考书籍和学术论文,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然后尝试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他问题。
3.高效解题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的方法,如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问题的关键点、采用逆向思维等。
这样可以培养整体观和逻辑推理能力。
4.培养数学思维的思考方式: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是培养良好的思考方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不仅追求结果,更注重过程。
通过多思考和实践,逐渐形成一种理性、严谨和批判性的数学思维方式。
5.练习思维训练题:数学思维能力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训练来提升的。
选择一些思维训练题,如数学竞赛题、数学难题等,通过解题过程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解答问题时,不要只考虑已知条件和给定情况,还要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6.提问和讨论:在学习中,有问题不要吝啬提问。
提问是激发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将问题带到学习小组或与同学进行讨论,能够拓宽视野、发现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参与数学讨论,也是一种锻炼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7.灵活运用数学工具:数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灵活运用各种数学工具也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比如使用图形工具画出几何图形,利用计算器、电脑软件等辅助工具实现数值计算,以及利用编程语言进行数学建模等。
8.培养数学直觉:数学思维不仅仅是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还包括数学直觉。
培养数学直觉,可以通过多观察数学现象、进行数学实验和探索、感受数学的美等。
如何有效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如何有效进行数学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1f5b6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7.png)
如何有效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对于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1. 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数学思维的训练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
学生应该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熟练运用基本运算和计算技巧。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2. 培养问题意识数学思维训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应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练习一些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角度思考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
这样可以拓展思维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
4. 练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抓住重点。
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总结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辅助记忆和理解。
同时,思维导图也是一种锻炼思维能力的方法,通过练习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5. 鼓励探索和实践数学思维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索和实践来得到锻炼。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解题活动,积极参与数学实验,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6. 学会调整心态数学思维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应该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灰心丧气,而是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7. 多练习数学思维的训练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
学生应该多做相关的数学题目,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巩固。
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思维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付出持续的努力和时间。
通过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培养问题意识,多角度思考,练习思维导图,鼓励探索和实践,学会调整心态,坚持不懈的练习,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89ce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3.png)
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些能力天生就有,无法通过训练来提高。
实际上,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都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下面是一些训练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切实解决实际世界问题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在实际问题中得到训练。
为了训练这些技能,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1、解决日常问题。
比如,重组家具、买电子产品、预算等。
2、探究科学问题。
通过学习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和原理来训练。
3、参加游戏活动。
与同伴一起玩有趣的益智游戏可以刺激大脑的运作,提高数学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适当的游戏能够让孩子们快乐,还能够帮助他们培养数学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二、大量练习任何技能都需要大量练习,才能让大脑形成习惯,并快速参与思考。
训练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练习,来提高这些能力。
在进行练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切勿草鸡目标。
重点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练习的质量。
2、不是解决问题就行。
很多学生会自以为解决问题就是练习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其实练习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3、不断寻找新的问题。
解决同一类问题可能会导致思考过程的机械化,并没有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思考问题,并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大脑更好地发展。
三、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训练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良好习惯之一。
好奇心激发了我们去探究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欲望。
通过积极地培养好奇心,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活跃、灵敏,并寻找机会学习新知识。
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1、阅读科普读物或者网络上的新闻。
了解最新的发现和研究课题,不断开拓视野。
2、参加数学、物理和科学等竞赛比赛。
通过挑战、提供难题与挑战解决方案的方式来提高逻辑思考能力。
3、参观博物馆,观看科学影片。
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和规律,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的思维训练方法
![数学的思维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0614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3.png)
数学的思维训练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科,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一、多做题多做题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基本训练方法。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熟练度和速度。
在选择题的练习中,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发现规律和思维模式。
而在解答题的练习中,要注重思考和深化理解,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理清思路在解题过程中,理清思路是关键的一步。
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迷茫和困惑。
此时,可以采取逆向思维或分步解决的方法。
逆向思维是通过将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的问题,再逐步推导、扩展,最终解决复杂问题。
分步解决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逐步解决,最后再合并得到最终答案。
三、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思维的重要部分。
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要善于抽象和归纳思维。
抽象是将问题中的实际特征提炼出来,形成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归纳是通过分析和总结已知规律,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建立好的数学模型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四、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数学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原理和规律。
通过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联系。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关注问题的内在结构和关系,尽可能地挖掘隐藏的道理。
通过对数学原理和定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法。
五、运用数学工具和技术数学工具和技术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便利和效率。
在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时,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和技术。
例如,运用图形工具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几何问题;利用计算器和计算软件可以进行复杂计算和验证等。
熟练掌握数学工具和技术,可以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的训练方法包括多做题、理清思路、建立数学模型、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以及运用数学工具和技术。
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dd5b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f.png)
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1.规划你的学习时间:创建一个每天定时的学习时间表,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来专注于数学和逻辑思考。
分配一些时间给自我反思和思考练习。
2.培养观察力:练习观察和注意力集中是发展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一步。
观察并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模式和相似之处。
这有助于锻炼你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3.增强数学知识:建立稳固的数学基础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从基本概念开始,逐渐深入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各个方面。
通过解决不同难度级别的数学题目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4.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涉及到理智思考、推理、判断和问题解决。
阅读逻辑思维和推理方面的书籍、文章,并进行逻辑谜题和推理问题的练习。
逐渐培养判断的准确性和逻辑的连贯性。
5.研究数学和逻辑问题的解决方法:了解和学习不同数学和逻辑问题的解法。
尝试解决复杂问题时,启用多种方法,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6.与他人合作学习:参加数学和逻辑思维小组或讨论会,与他人分享你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同龄人或者老师进行讨论,可以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开拓思维方式。
7.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从多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质疑当前的解释和观点,发现其中的逻辑缺陷和不一致之处。
8.进行数学游戏和智力挑战:数学游戏和智力挑战可以增强你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数独、拼图、解密游戏等。
这些游戏能够帮助你锻炼空间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9.参加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竞赛等比赛,可以让你面临更多的数学和逻辑问题,同时与其他有相似兴趣的学生竞争和交流。
这能够推动你更深入地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
10.培养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以积极态度对待数学和逻辑思考。
解决数学和逻辑问题需要耐心和决心,因此要有自信心,相信你可以克服障碍并取得进展。
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可以通过定期的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的。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挑战自己,你可以逐渐发展出深入思考、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并在各个领域中受益。
十大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在家就可培养出孩子卓越的数学思维能力
![十大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在家就可培养出孩子卓越的数学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ea826c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9.png)
⼗⼤数学思维训练⽅法,在家就可培养出孩⼦卓越的数学思维能⼒我们都知道,每⼀次的科技进步,都离不开数学,如今越来越多的⼈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数学思尤其重视幼⼉数学思维启蒙教育,相⽐之维对个⼈能⼒的提升与帮助,因此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尤其重视幼⼉数学思维启蒙教育下,国内在数学思维教育上,做的则要差⼀点,数萌在线的⽼师有鉴于此,整理了⼗⼤数学思维⽅式的教育⽅式,供家长参考使⽤。
数学思维思维数量思维⼀、⼀、数量⼗有⼋九的家长在教育孩⼦数量思维的过程中,只重视唱数,也就是教孩⼦数数,但却忽略了计数能⼒以及对单位的理解,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教孩⼦唱数的同时教会孩⼦计数,⽐如⼏根⼿指,⼏个苹果。
除此之外,家长还不能忽视数学单位的理解,在学前教育,家长可以通过测量⽅式,教会孩⼦,⽐如饭桌有多长,可以⽤⼿指长度或者⽊棍等,进⾏测量。
重点是让孩⼦知道测量是⽤⼀个个单位去量,并且这个单位是统⼀的,让他能在最简单的测量中理解和感受单位。
计算演算思维演算思维⼆、计算⼆、⼀般家长都是⽤掰着⼿指头的⽅式教孩⼦加减法的,坦⽩说,这并不失为⼀种教孩⼦加减法的好⽅法,但这样并不够,尤其是⼀些家长为了让孩⼦加深印象,通过刷题的⽅式让孩⼦死记硬背。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利⽤⽣活中的⼀些例⼦,让孩⼦真正的理解加减法,⽐如有五颗草莓,吃了两颗,还剩⼏颗?计算结果虽然是⼀种追求,但家长更应该重视孩⼦理解加减法的内在意义。
思维分类思维三、三、分类分类思维在⽣活中也是⾮常重要的⼀种思维⽅式,能够快速的把杂乱的事情有序的做安排,多数家长在培养孩⼦分类思维的时候,是让孩⼦按照形状、颜⾊、⼤⼩、轻重等单⼀概念进⾏分类,这⾥强调的是,这样做还不够,应该等孩⼦熟悉单⼀分类后,再进⾏⼆元、多元分类,⽐如红⾊的三⾓形,黄⾊的塑料圆形等⽅式。
分类思维,尤其是多元化分类⽅式,能很好的锻炼孩⼦的思维的清晰程度,家长在培养孩⼦分类思维的时候,⼀定不要忽视多元化分类的训练。
思维集合思维四、四、集合我们应该都知道,从⼩学开始,所有计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础上产⽣的,因此培养孩⼦的⼏何思维,能很容易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这也是多数家长容易忽视的地⽅。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思维训练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f57b2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6.png)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思维训练高中数学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高中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1.培养数学兴趣:首先,学生应该对数学产生兴趣。
学习数学需要一种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有趣的数学问题、游戏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清晰理解数学概念:学生需要清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籍、数学网站等途径,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应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例如,通过解决数学建模问题、数学竞赛问题等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
4.学习数学思维方法:学生应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数学思维方法,如归纳法、逆向思维、假设法、归约法、分析法等。
通过练习和训练,逐渐培养出灵活的数学思维。
5.解决多种类型的问题:学生应解决多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训练,能够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创造性思维:学生应培养创造性思维,即在解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的独特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7.心理调适:数学思维训练会涉及到复杂的问题和困难的挑战,学生需要具备耐心和坚持的态度。
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学习时间、参加数学俱乐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8.学习反思: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应进行学习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9.练习与竞赛:学生应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通过解题训练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参加数学竞赛,与他人进行比拼,锻炼自己的技巧和思维能力。
10.辅导和指导:学生可以寻求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辅导和指导,获得更多反馈和建议。
老师和家长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有哪些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e58d76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f.png)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有哪些平时生活学习中,家长们应对孩子多进行思维训练,因为可以带给孩子以下诸多好处。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进行思维训练的10个方法思维训练方法1.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脑力激荡法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创意思维策略,该方法法是由Osborn早于1937年所倡导,此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于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
脑力激荡法虽然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于个人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
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只专心提出构想而不加以评价;不局限思考的空间,鼓励想出越多主意越好。
此后的改良式脑力激荡法是指运用脑力激荡法的精神或原则,在团体中激发参加者的创意。
思维训练方法2.三三两两讨论法此法可归纳为每两人或三人自由成组,在三分钟中限时内,就讨论的主题,互相交流意见及分享。
三分钟后,再回到团体中作汇报。
思维训练方法3.六六讨论法六六讨论法(Phillips66 Technique):六六讨论法是以脑力激荡法作基础的团体式讨论法。
方法是将大团体分为六人一组,只进行六分钟的小组讨论,每人一分钟。
然后再回到大团体中分享及做最终的评估。
思维训练方法4.逆向思考法是可获得创造性构想的一种思考方法,此技法可分为七类,如能充分加以运用,创造性就可加倍提高了。
思维训练方法5.分合法(Synectics) Gordon 于1961年在《分合法:创造能力的发展(Synectics: thedevelopment ofcreativity)》一书中指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
此法主要是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整合,产生新的意念/面貌。
分合法利用模拟与隐喻的作用,协助思考者分析问题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
思维训练方法6.属性列举法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 是由Crawford于1954年提倡的一种著名的创意思维策略。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c004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e.png)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数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它不仅有助于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理解数学问题在解答数学问题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问题的意义和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养成仔细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在读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将问题具象化,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同时,要学会提炼关键信息,剔除无关紧要的内容,确保自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二、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密不可分。
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找到解题的线索。
此外,要注重培养类比思维,将已知的解法或结论应用到未知的问题中,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灵活运用数学方法数学问题的解答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
比如,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尝试分解、分析,将其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小问题进行求解。
在运算过程中,可以采用逆向思维,从结果出发寻找解题的方法。
掌握不同的数学方法,并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进行选择和灵活运用,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思维训练的实践除了理论学习,进行实践训练也是提升数学思维的关键。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可以熟悉各类数学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将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解题思维体系。
五、思维培养的长期性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训练。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保持坚持、积极的态度,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虽然有时会遇到困难,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迎难而上。
通过长期的思维训练,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得到持续的提高。
小结:数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f99e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0.png)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一、培养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好数学思维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题目、展示数学的应用、设计有意思的数学游戏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发现解题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数学规律,并找出规律中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思维能力。
三、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教材、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加深印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子学习资源,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实践中去。
四、拓宽学习途径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角、数学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可以让学生阅读与数学相关的故事、科普读物,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五、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推理一些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六、注重实际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算和推理。
七、鼓励思维多样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尊重他们的思维多样性。
例如,对于一些思维发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探究性学习。
八、分阶段引导数学思维的培养应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教师可以分阶段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在中级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推理;在高级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50dea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9.png)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黄金时期。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学习数学?下面将介绍几种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和孩子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一、复合动手指代替计算器数字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但现在很多孩子都已经习惯了使用计算器,因此对数字计算的掌握能力有所下降。
此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使用复合动手指进行计算,这种方法是将两只手的手指首尾相对,通过变换位置的方式进行数字计算,可以提高孩子的手指协调和数字感知能力。
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孩子加深对数字的印象,提高数字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沉着应对数学问题数学题目中时常有难度比较大的题目,这时候有些孩子会惊慌失措、心态失衡,导致难题难以解决。
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沉着应对数学问题,可以让孩子多看看题目中的提示、多思考题目中的数学概念和思路,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就可以暂时放弃,转移注意力,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
三、熟悉数学符号和概念数学符号和概念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
因此,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熟悉数学符号和概念,既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数学教育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思维方法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即将数学概念抽象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形式和规则的模型,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四、探究数学问题背后的思维数学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计算,还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思维。
因此,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数学问题背后的思维。
例如,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分析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考虑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五、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中,家长要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习惯,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去独立思考问题。
如果家长总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那么孩子就会长期依赖家长,不利于孩子的自我发展和提高。
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
![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e8f75b3c1ec5da50e270f5.png)
生 的思 考 。
疑 ,正确诱导 、适时 点拨 让学生能够发 现问题并且提 问
题 ,从 而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环节要尽力教导 学生创新 。教学 过程 中不要 只讲 结论 ,要 把发生 、发展 的过程讲给学生 ,充分展现数学思 维的全过
程 ,让 学 生 在 完 整 的 数 学 过 程 诠 释 中学 会 创 新 。 重 视 概 念
开 始后 ,书只 在几 个 同学 的手指 上 飞快 的旋 转 而不掉 下
生 、发 展 之 上 ,发 生 、发 展 是 对 数 学 思 维 的 诠 释 ,在 这 个
实验去 发现规律 ,主动认 识 。使抽象 的数学内容具体化 、
形 象化 ,这样 印象会 更深 ,掌握知识会 更牢 。如 《 重心 》
一
节 的教学 ,让学 生用手指转 书比赛 ,看谁转 的时 间长 。
数 学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 扶余 市 更新 乡 中学 王 伟东
1 . 转 变教 学理念 。在数学教 学 中 ,想培 养 学 生 的
深切感受到 ,如果学生对所学 习的知识感兴趣 ,掌握得不
仅快 ,而且效果好 。 创设兴趣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 , 他们很希望把 自己所学习到 的东西展示给别人 ,这种展示不 仅会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学习上 的动力。在英语教学 中,教师应 尽可能地创设英语交流的环境 ,让学生把学到的英语知识在 生活中应用 ,学生就会感 到英语的实用性 。比如早上师生见 面教师可以主动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 “ G o o d m o ni r n g , d i d y o u e a t b r e a k f a s t ?” “ T o d a y , y o u a l e l o o k i n g v e r y g o o d . ”当你主动 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时,学生也会与你用英语交流,当学生英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分享大全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分享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227c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3.png)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分享大全数学思维是指运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和职业发展中,数学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对数学思维训练方法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1. 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它包括观察、发现和分析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应该注重观察问题的细节、特征和规律,善于发现其中的隐藏信息,通过分析和推理解决问题。
观察一个问题时,可以尝试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2. 善于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具体的事实和实例中总结出普遍规律的思维过程。
演绎是根据已知的规律推导出新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积累具体的经验和规律,然后从这些具体的例子归纳出普遍的规律,再用这些规律进行演绎推理。
3. 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符号和方程式,通过分析和运算求解出最优解。
通过不断练习建模的方法,我们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创造性思维数学思维训练要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机械地运用公式和算法,更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提出新的问题,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多元思维数学思维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直觉思维。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推理、数学公式和算法,也可以借助直觉和想象力来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多元思维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思考问题,找到更多的解决途径。
6. 团队合作数学思维训练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进行。
在小组中,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问题,分享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相互启发和学习。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cd4c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1.png)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数学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敏感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给学生创设各种问题和情境,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究、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1. 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问题可以是经典问题,也可以是一些新颖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学思维。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要求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列举、分类、比较等方式,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3. 提供多个解决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不同方面,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推理和证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的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构建证明结构,并进行推理和证明过程的演练。
5. 创设情境和应用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应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6. 反思和总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他们对数学思维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思维过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7. 协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帮助彼此理解和解决问题。
8. 培养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9. 使用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具、数学游戏、互联网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总之,数学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六种解决数学思维训练题的有效方法
![六种解决数学思维训练题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af6b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c.png)
六种解决数学思维训练题的有效方法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六种解决数学思维训练题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1、直观画图法:
解数学思维训练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
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
数学思维训练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
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
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
在解数学思维训练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
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
有些数学思维训练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
题的解决。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2948b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4.png)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生学习的关键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需要提供适当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培养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方法:1. 精确思考: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精确的思考,避免粗心和疏漏。
2. 逐步解题:学生应该培养逐步解题的能力,逐渐提高解题的难度。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反思总结:在解答完数学问题后,学生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弄清楚解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的方法:1. 游戏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通过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
三、鼓励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1. 提供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数学思考习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思维,比如计算路程、时间等,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习惯。
四、重视数学思维技巧的训练数学思维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重视数学思维技巧训练的方法:1. 掌握解题方法:学生应该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包括数学公式、计算技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
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小学)
1.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
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如:某一卖鱼者
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
照这样卖法,4
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
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
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
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2.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
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
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如:123456789在不改
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
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OO。
象这道题就
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个数看成一个系统,
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的最接近数,即89比100
仅少11。
第二个层次:找11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
第
三个层次:解决多l的问题。
整个程序如下:12+3+4+5-6-7+89=100
3.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
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
如问:3个5相加是多少?学生答:
5+5+5=15或5×3=15。
教师又问:3个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
5×5×5=125。
紧接着问:3与5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
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4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个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
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
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
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数学思维训练的学习方法(初中)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
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
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
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
想方法。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
形象化、简单化。
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
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10、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
11、极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
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
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12、代换思想方法
它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
如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
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13、可逆思想方法
它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可以从条件或问题思维寻求解题思路的方法,有时可以借线段图逆推。
如一
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7,第二小时比第
一小时多行了16千米,还有94千米,求甲乙之距。
14、化归思维方法
把有可能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以便解决可较易解决的问题,以求得解决,这就是“化归”。
而数学
知识联系紧密,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
让学生面对新
知会用化归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对独立获得新知能力的提高无疑
是有很大帮助。
化归的方向应该是化隐为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
15、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
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如何把握数量关系,抓不变的量为突破口,往往问了就迎刃而解。
如: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20%,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30%,又买来科技书多
少本?
16、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模型思想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从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发,充分运用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
括等所谓过程,得到简化和假设,它是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
学问题模型的一种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和处理周
围事物或数学问题乃数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高数学素养所追求
的目标。
17、整体思想方法
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和分析从宏观和大处着手,整体把握化零为整,往往不失为一种更便捷更省时的方法。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