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合集下载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通用5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通用5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通用5篇)《分米和毫米》一课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熟悉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肯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角色中去。

教学中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软盘、一次性杯子、丝瓜、铁钉、小米粒、花瓣、叶子等等。

这些物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通过在真实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策略,进展空间感。

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表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胜利的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

在比划“1分米”和“1毫米”时,我渲染学习的神奇气氛。

在比划1分米时,说:“现在让我们把手高高举起。

对,这就是1分米。

”小朋友们兴奋地仰起小手。

在比划1毫米时,这样说:“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卡,再轻轻地、轻轻地抽出来,现在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

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语气是缓慢的,轻柔的。

跟上面的分米进展比照,当心翼翼地抽卡,也突出了毫米的小,毫米的细,毫米的窄,毫米的短。

在教学《分米与毫米》后,学生对分米和毫米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建立了肯定的表象,大局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一些问题,如:填写单位名称、简洁的长度单位换算。

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受,专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

《分米和毫米的熟悉》课堂教学反思2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熟悉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量物体、线段的长度。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6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1一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________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篇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

在这堂课中,教学分米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盒的长,(大约20厘米)然后就直接让学生来观察自己的直尺上的刻度,告诉学生:由于人们经常要以10厘米作标准去估计、度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所以把10厘米换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从而来引入其中10厘米就是1分米,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再来让学生说说刚才测量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各是几分米,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比划一下1分米是多长,建立1分米的表象。

在教学毫米时,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钥匙等等。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

接着我就介绍了毫米,然后让学生用毫米来测量两枝铅笔分别有多长,再来比一比到底是谁长谁短。

让学生感到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引入显得十分需要,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都能比划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并能很快地说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

学生在头脑中对四个长度单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

在完成书上的第5题时,题目中数字比较小,而且都是2,填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问题还不大。

但是在补充习题还有其它的练习中,由于数据变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各有不同,所以练习中问题就比较多了,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填写单位名称时错误百出。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直尺、一分硬币、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68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1号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1号本的长比17厘米多,比18厘米少,它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

师:1号本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1号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

(1)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生2: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米等于100厘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厘米、2厘米、3厘米。

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在测量较大空间、建筑物、道路等方面得到 广泛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分米可以用于表 示房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此外,分米和毫米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重量等 其他物理量,例如分可以用于表示分钟、小时等 时间单位,克可以用于表示较轻物体的重量等。
04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
使用测量工具
尺子
用于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
06
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
填空题
总结词
分米和毫米都是长度的单位,分米是100 毫米,1分米等于10毫米。
VS
详细描述
分米和毫米都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用 于测量物体的尺寸。1分米等于100毫米 ,因此分米是10倍的毫米。
选择题
总结词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一些物品或尺寸,让用 户选择最合适的长度单位。
详细描述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物品或尺寸,并给出几 个不同的长度单位供用户选择。用户需要 根据物品或尺寸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长度 单位。
应用题
总结词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一些实际场景,让用户计 算物品的尺寸或数量。
详细描述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实际场景,如一个房间的 长度、宽度和高度,让用户计算房间的面积 或体积。或者给出一些铅笔的长度和直径,
量尺
用于测量面积。
量杯
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电子秤
用于测量重量。
测量实例
使用尺子测量书本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使用量尺测量地面的面积。
使用量杯测量牛奶的体积。 使用电子秤测量水果的重量。
05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 用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 分米和毫米是长度单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分米是较长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比较大的物体或距 离,而毫米是较短的长度单位,常用于测量比较小的物体或 细节。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6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

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

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现几何的想法,把今天要学习的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为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

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说教法:本课我拟采用以下教法1.直观教学法。

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班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

【教材分析】本课为青岛版二班级上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中信息窗1,以甜甜梦到齐天大圣为情境,以金箍棒的改变引入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认识。

同学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肯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同学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约的换算。

能感知、估量物体的长度,进一步进展估测意识。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受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详细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3.经受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约的换算。

【教学难点】在详细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常规:米尺、卷尺、小尺子、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同学用具】直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老师谈话:有个小伙伴叫甜甜,他特别喜爱看《齐天大圣》这本书,每晚必读。

这天晚上,甜甜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古怪的梦。

他梦到谁了?预设:齐天大圣。

老师谈话:对,孙悟空有一根奇妙的金箍棒,它可以变长??.变成1千米长,还可以变小,变成1分米长,放在手心里。

还能变得更小,变成5毫米,放在耳朵里。

观测图上呈现的数学信息,依据图上信息对话,变成1千米长,变成1分米,变成5毫米。

老师引导:可甜甜这时急了,她不知道1毫米有多长,你知道吗?设计意图:用同学熟识的情境导入新课,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练习题一:测量长度
准备测量工具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直尺 或卷尺。
进行测量
从起点开始,沿着物体的边缘, 使用测量工具逐步移动到终点。
总结词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确定起点和终点
确定要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确 保起点和终点清晰可见。
读取数据
观察测量工具上的刻度,记录 下测量结果。
练习题二:单位换算
01
02
03
使用长度单位换算表,例如
查找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找到对应的换算值。
长度单位的换算表
01
长度单位换算表是一个表格,列 出了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 系,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转换。
02
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表包括米、 分米、厘米、毫米等之间的换算 ,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长度 单位。
05
练习题与答案
常用的长度单位。
制作工艺品
在制作工艺品时,需要精确地测量 和计算尺寸,以确保工艺品的精确 度和美观度,毫米和分米是常用的 测量单位。
测量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毫米 和分米来测量时间,例如测量钟表 的秒针移动距离等。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
在机械制造中,需要精确地测量 和计算各种零件的尺寸,以确保 零件的精确度和互换性,毫米和
04
总结词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确定换算关系
了解毫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关 系,即1分米等于10毫米。
计算换算结果
根据给定的毫米数值,计算对 应的分米数值。
得出答案
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即为换 算后的分米数值。
练习题三:应用题
分析问题背景
理解问题的实际背 景,明确需要测量 的对象和目的。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件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件

04
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练习
总结词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之 间的换算关系。
详细描述
设计一系列换算题目,如“1分米等 于多少毫米?”、“20毫米等于多少 分米?”等,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分米和毫米的实际应用练习
总结词
通过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总结词
毫米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测量 纸张厚度、零件尺寸、手机屏幕分辨率等。
详细描述
在纸张厚度方面,通常使用毫米作为测量单 位,例如复印纸的厚度为70-80克/平方米 ,而宣纸的厚度则只有几十微米。在零件尺 寸方面,无论是金属还是塑料零件,都需要 使用毫米作为测量单位。此外,手机屏幕分 辨率也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进行描述。
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单位换算
换算关系
1分米 = 100毫米,1毫米 = 0.1分米。
换算方法
将需要换算的长度除以或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可得到相应的长度单位。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米的应用
测量较大物体的长度、距离和体积, 如门窗的尺寸、房间的长度和宽度等 。
毫米的应用
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厚度和宽度, 如纸张的厚度、硬币的直径等。
03
毫米的长度和测量
毫米的长度
总结词
毫米是长度单位,1毫米等于0.1厘米, 等于0.01分米,等于0.001米。
VS
详细描述
毫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通 常用于测量较小的长度或精确度要求较高 的场合。在换算关系上,1毫米等于0.1厘 米,即10个毫米等于1厘米;同时,1毫 米也等于0.01分米和0.001米。
详细描述

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_1

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_1

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023年《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第一课,实际上是长度单位的认识。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

借助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把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长度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学生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五、教具准备:常规:米尺、小尺子、一分米长的纸条、一分硬币多媒体:课件六、学具准备:直尺、一分硬币、纸条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师: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

(多媒体课件)1. 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 测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

3. 1米=()厘米生:(看大屏幕说一说)师:通过复习,你们掌握得还不错。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和分米都是长度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分米=10毫米。

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10个毫米,1毫米等于0.1分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这两个单位,下面我们来谈谈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我们来看看毫米。

毫米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通常用于测量非常小的物体或距离。

比如,我们测量一根笔的长度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

毫米的符号是“mm”,它的发音是“miǎo mǐ”。

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很多物体的大小,比如说一张纸的大小、一颗种子的大小、一根头发的粗细等等。

毫米也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经常使用的单位,比如说制造一架飞机时,需要测量各个零部件的大小,这时就需要用到毫米。

接着,我们来看看分米。

分米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或距离。

比如说,我们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时,可以用分米来表示。

分米的符号是“dm”,它的发音是“fēn mǐ”。

分米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比如说我们去买衣服时,需要测量自己的身高,这时就可以用分米来表示。

分米也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经常使用的单位,比如说建造一栋大楼时,需要测量每个房间的大小,这时也需要用到分米。

可以看出,毫米和分米都是长度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分米
=10毫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这两个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大小或距离,它们都是非常实用的单位。

无论是在制造业、建筑业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因此学会它们的认识和使用非常重要。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尺寸是人类制造物品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制品的尺寸和外观,以满足人们对物品的需求。

在几何度量中,以米为单位,而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的细微测量非常重要。

米是国际单位,它的长度等于地球的极线的单位。

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

由此可以看出,分米是米的基本单位,而毫米是厘米的基本单位,在测量物体尺寸和外观时,它们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可以从学校教育或日常生活中获得。

从校园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分米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教室的面积。

从生活中,我们也常用毫米来测量一些较小的物体,例如眼镜片,手表表壳等,以及度量一些较小的物品的外观,例如水果、蔬菜、花卉等。

在工业中,分米和毫米的细微测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要求,分米和毫米测量大小和外形非常重要,细微测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保证零件的尺寸准确、外观美观且均匀。

分米和毫米测量的准确度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度,而精度的高低也决定了测量仪器的价格和使用范围。

一般而言,精密仪器价格较高,范围较广,可以测量更小的物体。

有了认识分米和毫米,就可以更准确地衡量物品的尺寸和外观,为人类所制造的物品带来更高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物品的需求。

- 1 -。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分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度单位。
03
毫米与分米的比较
长度比较
1 3
长度定义
毫米和分米都是长度单位,其中1分米等于10毫米。
长度关系
2
在长度上,1分米等于100毫米,即1分米是10个毫米的长度

长度比较实例
例如,一支铅笔的长度如果是1分米,那么它就是100毫米 的长度。
应用场合比较
毫米应用
毫米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长度或精确 的测量,例如测量纸张的厚度、细线 的长度等。
02
分米的认识
分米的定义
总结词
分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等于十倍的厘米。
详细描述
分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之一,其英文缩写为dm。分米等于十倍的 厘米,即1分米等于10厘米。
分米的长度单位换算
总结词
分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详细描述
分米与毫米的关系是1分米等于100毫米。同时,分米与米的关系是1分米等于0.1米。在进行长度单位 换算时,需要注意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等于二点五四厘米,常用于表示屏幕尺寸、纸张尺寸等。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千米 = 1000米
1米 = 10分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 = 10^6微米
02
01
03
1分米 = 0.1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 10^5微米
1厘米 = 0.01米 = 0.1分米 = 10毫米 = 10^4微米
毫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词
毫米常用于测量较小尺寸的物品,如纸张、布料、电子元件等。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毫米常用于测量较小尺寸的物品。例如,在印刷业中,纸张的厚度和尺寸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在 服装和纺织行业中,布料的厚度和尺寸也常用毫米来表示;在电子行业中,电子元件的尺寸和间距通常以毫米为 单位。此外,在建筑、测量等领域中,毫米也常被用于精确测量和计算。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长度单位。

当我们需要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就需要用到这些单位。

其中毫米和分米是比较常用的单位。

本文将探讨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毫米是一个十分小的单位,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

1毫米等于0.001米,也就是说,1米等于1000毫米。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毫米来表示一些非常小的尺寸,比如说针尖的直径、纤维的粗细等等,它们的长度往往在10毫米以下。

毫米的符号是“mm”。

在科技领域,毫米也是一种常用的单位。

在电子器件中,元器件的尺寸越小,它的性能通常越优秀。

因此,毫米作为长度单位,对于电子器件的制造非常重要。

同时,毫米也是3D打印中非常重要的单位。

分米分米比毫米稍微大一点,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

1分米等于0.1米,也就是说,1米等于10分米。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分米来表示一些比较小的尺寸,比如说书的厚度等等,它们的长度往往在1分米以下。

分米的符号是“dm”。

分米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长度单位。

在建筑领域,分米是很常用的单位。

比如说,测量一间房间或者一个房间的大小,我们通常会用分米来表示。

分米也是很多商家打折、促销的重要单位。

比如说,一些商家会把商品的价格打折到“9.9元/件”,就是用分米来表示价格的。

相关应用毫米和分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中,毫米和分米是非常重要的单位。

比如说,测量一个人的血压,我们通常会用毫米汞柱来表示。

同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毫米和分米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需要制作X光片或者CT扫描图像,我们就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来表示图像的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中,毫米和分米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单位。

在种植作物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按照一定的密度将种子按照一定的间距种植。

这一间距通常就用分米来表示。

同时,在检测农作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来测量各种数据,比如说叶子的大小、树干的直径等等。

工业生产领域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毫米和分米也是非常有用的单位。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至24页教材分析:(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教学难点: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策略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5篇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5篇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5篇《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认识分米和毫米”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旨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

教学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思考,感受数学知识________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对分米、毫米地初步认识、感知体会、建构内化。

1.需要是学习是源泉,学习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心理学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

因此教学中在学生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米、毫米与已认识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如在引入分米时设计1只玩具手机长约1,当学生发现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很自然地引入了分米的认识。

又如在引出毫米时,用量数学书的厚是6,发现不到1厘米,那就需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

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夹一夹、找一找、估一估、数一数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一)认识分米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 1 分米、1 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画,学生对 1 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 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课件演示,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 厘米=10 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轻松和快乐。

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先估计,再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动手操作中得出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1 分米的长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长度是 1 分米的物体。

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设计中,我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我参考了以前看的一个关于长度单位的练习,把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写成了这样一段话,用电脑课件出示:小明的日记:20xx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二)天气:小雨今天早晨,我从 2 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 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体验分米、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2、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知道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估一估大约长多少、猜一猜大约有多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小兔拔萝卜:(让学生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毫米
1、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每个1厘米中都有10个小格)
2、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请每位同学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比划。

4、再任意找出两个数,数数它们之间有几个小格?并把它记下来。

(有可能出现:1厘米=10毫米3厘米=30毫米)
5、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6、学生量1分硬币的厚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猜一猜:大概几页书的厚度是1毫米?再合作验证。

8、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9、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测量比较精细的物品或要求量得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如:手表的零件,测量降雨量也用毫米作单位。


10、每人在袋子里找出一件这样的物品。

(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二)认识分米
1、小兔继续拔萝卜:测得萝卜的长是10厘米。

2、谁知道1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3、国际上把10厘米规定为1分米。

从刚才老师的叙述中你听懂了什么?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同伴相互交流。

5、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同桌相互验证。

6、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

(用手势表示时教师要注意作方法上的指导)
7、先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的长度,再比划验证。

8、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
9、小组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同桌合作:喜欢量身上哪个部位都行,并把它记录下来。

2、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再量一量。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4、改正数学日记中的错误: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5米高的床上起床后,来到卫生间,拿起16分米的牙刷,9分米的牙杯刷牙洗脸后,吃完早饭匆忙上学去。

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80毫米,我以每步4米的步伐走到学校。

老师上课了,我拿起14毫米的钢笔和4米厚的练习本认真地作起了笔记。

四、总结回顾强化新知
(1)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了长度家族四兄弟后,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
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3)用手势比划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4)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量一量整个萝卜的长度。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