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习题及答案
《静女》选择题、文言现象、赏析题
![《静女》选择题、文言现象、赏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36e0ab7e21af45b207a830.png)
《静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简答题】【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C)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解析】C。
分析:C.“七八个”“两三点”分别修饰“星”“雨”,中间不能断,断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解析】C。
分析:C “说怪女美”意思是“喜爱彤管的美丽”。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
富有情趣。
【解析】C。
分析:C没有根据判定“发生在同一天”。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D)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静女》文言现象习题及答案
![《静女》文言现象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3c76d558fafab069dc02d8.png)
《静女》文言现象习题及答案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爱而不见:爱通“薆”——躲藏
②爱而不见:见通“现”——出现
③说怿女美:说通“悦”——喜爱
④匪女之为美:女通“汝”——女
⑤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
⑥匪女之为美:匪通“非”——不是
2、判断文言句式:
①俟我于城隅。
:状语后置句
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判断句
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省略句
3、解释加点文言虚词:
①静女其.姝:形容词词头,“多么”
②俟我于.城隅:表示处所的介词,“在”
③爱而.不见: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取消句子独立性。
《诗经 静女》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 静女》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9bf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1.png)
《诗经静女》练习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⑤,贻我彤管⑥。
彤管有炜⑦,说怿女美⑧。
自牧归荑⑨,洵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11),美人之贻(12)。
【注释】①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②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③爱:“?”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④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⑤娈(luán):面目姣好。
⑥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⑦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⑧说(yuè)怿(yì):喜悦。
女(rǔ):汝,你,指彤管。
⑨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⑩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11)匪:非。
(12)贻:赠与。
一、文学常识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称“”,共有篇。
《诗经》按、、分为三类。
《诗经》的主要部分是风,有国风。
《诗经》是中国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是《诗经》在艺术手法上的创造。
它们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
《诗经》语言以为主,朴实优美,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也不少篇章采用的艺术形式。
雅,分大、小雅。
为天子之乐,为诸侯之乐。
二、解释实词1.静女其姝静女:其姝:2.俟我于城隅俟:城隅:3.搔首踟蹰踟蹰:4.静女其娈娈:5.贻我彤管贻:6.彤管有炜彤管:炜:7.说怿女美说怿:8.自牧归荑牧:荑:9.洵美且异洵:三、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爱而不见 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2.说怿女美 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3.自牧归荑 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4.匪女之为美 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与“爱而不见”主语不相同的一句是()A.俟我于城隅 B.搔首踟蹰 C.自牧归荑 D.美人之贻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两句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A.重章叠句B.夸张C.对比D.对偶3.“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e404b348d7c1c709a14550.png)
《静女》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静女》/《诗经・邺风》【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WO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烽女美。
自牧归萸,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②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③说烽女美:_______________④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⑤自牧归萸:_______________⑥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2、判断文言句式:①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____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③爱而不见,搔首W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加点文言虚词:①静女其姝:■②俟我于城隅:③爱而不见:■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二、翻译: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Wo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悸女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牧归黄,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三、理解性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 , 。
高中语文:《静女》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静女》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04520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1.png)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面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
2、下列和《静女》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节选自《诗经﹒邶风》。
《诗经》多为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静女/其姝。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500篇。
C、《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为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歌曲,“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其中“风”价值最大的。
D、《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
赋,即叙述;比,即比喻,兴,是由它物引出所咏之物,即起兴。
3、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B男主人公更喜欢荑草。
2、B
3、(4分)
我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
评分标准:性格、分析各2分,大意对即可。
《静女》课后习题及答案
![《静女》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61e645ef7ba0d4b733b55.png)
《静女》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城隅.()搔.首()踟蹰..()()彤.管()2.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是否完全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静女其姝,俟.(yì)(等待)我于城隅。
()(2)爱而不见.(jiàn)(出现),搔首踟蹰。
()(3)静女其娈.(luán)(美好),贻我彤管。
()(4)彤管有炜,说.(shuō)(喜爱)怿女美。
()(5)自牧归荑.(tí)(初生的茅草),洵美且异。
()3. 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说怿女美:()通()()通()(2)匪女之为美:()通()()通()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静女其姝.(美丽)B. 贻.(赠给)我彤管C. 彤管有炜.(红而发光)D. 洵.(灿烂)美且异5. 知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它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篇,分为、、三部分,《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是、、。
《静女》是一首表现的诗歌。
二、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 本诗共分三章,第一章重在写场景,后两章重在写心理。
其中表现男子等待女友焦灼不安的句子是,意思是。
2. 翻译下列句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答案:一、1. yǘsāo chíchútónɡ 2.(1)×(2)×(3)√(4)×(5)√ 3.(1)说悦喜爱;女汝你(2)匪非不;女汝指荑 4. D 5.第一部305风雅颂赋比兴男女爱情生活二、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女子)故意躲藏起来,让(男子)找不到她,(男子)挠着头,焦急不安地走来走去。
《静女》同步练习(含答案)
![《静女》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adc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6.png)
《静女》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彤管有炜(yè)邶风(bèi)垝垣(wěi)归荑(tí)B. 踟蹰(chí zhú)静女其姝(shū)尔卜尔筮(shì)城隅(yú)C. 载(zǎi)笑载言静女其娈(luán)咥(xì)其笑矣说怿(yì)D. 隰(xí)则有泮愆期(qiān)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2. 《静女》一诗,体现了《诗经》中的哪一种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
3. 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诗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__________________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静女其娈:面目姣好。
B. 俟我于城隅:等待。
C. 自牧归荑:归还。
D. 洵美且异:确实,诚然。
6. 对《静女》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 “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 “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e404b348d7c1c709a14550.png)
《静女》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静女》/《诗经・邺风》【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WO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烽女美。
自牧归萸,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②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③说烽女美:_______________④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⑤自牧归萸:_______________⑥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2、判断文言句式:①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____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③爱而不见,搔首W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加点文言虚词:①静女其姝:■②俟我于城隅:③爱而不见:■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二、翻译: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Wo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悸女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牧归黄,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三、理解性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 , 。
古诗《静女》练习附答案
![古诗《静女》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5c466ec3a87c24128c419.png)
古诗《静女》练习附答案静女先秦:佚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练习(一)高考模拟之理解性默写题1.《静女》中,描写小伙子焦急等待的句子是:( , )2.《静女》中,表面上赞美管箫之美,实际是赞叹女子之美句子是( , )3.《静女》中,写包含姑娘亲情蜜意,爱屋及乌句子是( , ).(二)高考模拟之阅读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B.“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比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C. 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
D.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2.诗中写到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小伙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反映了小伙子什么心理?练习答案(一)高考模拟之理解性默写题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高考模拟之阅读题1.答案:B(这一句用了“赋”的手法,不是“比”的手法。
)2.答案:小伙子心理主要有以下内容:姑娘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呢,还是阴晴不定的少女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呢?于是非常着急不安,同时,也借此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的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程度。
(完整版)《静女》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静女》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96711e19e8b8f67d1cb903.png)
静女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3.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B。
“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
富有情趣。
5。
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B。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
《静女》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
![《静女》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fcf0a36c175f0e7dd13726.png)
《静女》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静女》/《诗经·邶风》【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作者】《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主题思想】《静女》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歌颂与追求。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爱而不见:爱通“薆”——躲藏②爱而不见:见通“现”——出现③说怿女美:说通“悦”——喜爱④匪女之为美:女通“汝”——女⑤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⑥匪女之为美:匪通“非”——不是2、判断文言句式:①俟我于城隅。
:状语后置句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判断句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省略句3、解释加点文言虚词:①静女其.姝:形容词词头,“多么”②俟我于.城隅:表示处所的介词,“在”③爱而.不见: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取消句子独立性二、翻译: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翻译: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3aab83b90d6c85ec3ac6db.png)
《静女》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静女》/《诗经·邶风》【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爱而不见:②爱而不见:③说怿女美:④匪女之为美:⑤自牧归荑:⑥匪女之为美:2、判断文言句式:①俟我于城隅。
: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解释加点文言虚词:①静女其.姝:②俟我于.城隅:③爱而.不见: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二、翻译: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三、理解性默写: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
2、《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
3、《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
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
5、《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
6、《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
7、《静女》中,“,。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8、《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四、选择题: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2、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静女》练习题(含答案)
![《静女》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0e30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8.png)
《静女》练习题(含答案)二十一《诗经》二首复习指导:《诗经》文学常识。
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城隅.()踟蹰..()()美人之贻.()..()()自牧归荑靡.室靡家()载.饥载渴()王室靡盬.()四牡骙骙..()象弭.鱼服()小人所腓.()二、填空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主要收集了_________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在先秦称为《____》或《诗三百》,_____时始称《诗经》。
2.《诗经》描述了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故可以说《诗经》奠定了我国诗歌_________传统。
3.《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与赋比兴。
4.《静女》是一首表现__________的诗歌。
5.《采薇》选自《诗经·_______》,其中情景交融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1.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2.说怿女美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牧归荑___________________4.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____5.岁亦莫止___________________6.彼尔维何_____________________7.维常之华___________________ 8.猃狁孔棘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面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
静女》练习题(含答案)
![静女》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7822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5.png)
静女》练习题(含答案)二十一《诗经》二首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男主人公在城隅等待女主人公,表达了他对女主人公的爱恋之情。
他爱女主人公,但却不能见到她,这让他感到烦躁不安。
改写:《静女》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
男主人公在城隅等待女主人公,表达了他对女主人公的爱恋之情。
他爱女主人公,但却不能见到她,这让他感到烦躁不安。
采薇》XXXXXX,XXX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XXX采葳。
女也不爽,XXX其行。
四牡骙骙,载饥载渴。
望尔于涂,即骊之奔。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描述了女主人XXX的情景和男主人公的出行。
女主人XXX,男主人公骑着四匹马,载着粮食和水,行程艰辛,但是他们都不放弃,一直向前。
改写:《采薇》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
女主人XXX,男主人公骑着四匹马,载着粮食和水,行程艰辛,但是他们都不放弃,一直向前。
这首诗表达了对劳动和坚持的赞美。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500首诗歌。
C。
《诗经》可以按照内容分为“风”、“雅”和“颂”三部分。
“风”是民间歌曲,“雅”分为大雅和XXX,是宫廷歌曲,“颂”是宗庙祭祀的XXX。
其中,“风”部分的价值最为重要。
D。
《诗经》主要采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赋即叙述,比喻即比较,兴则是通过描写某个事物来引出所要表达的意境。
3.对于女主人公,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诗歌中得到一些简要的分析。
《静女》课后习题及答案
![《静女》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6488c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6.png)
《静女》课后习题及答案《静女》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城隅.()搔.首()踟蹰..()()彤.管()2.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是否完全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静女其姝,俟.(yì)(等待)我于城隅。
()(2)爱而不见.(jiàn)(出现),搔首踟蹰。
()(3)静女其娈.(luán)(美好),贻我彤管。
()(4)彤管有炜,说.(shuō)(喜爱)怿女美。
()(5)自牧归荑.(tí)(初生的茅草),洵美且异。
()3. 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说怿女美:()通()()通()(2)匪女之为美:()通()()通()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静女其姝.(美丽)B. 贻.(赠给)我彤管C. 彤管有炜.(红而发光)D. 洵.(灿烂)美且异5. 知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它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篇,分为、、三部分,《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是、、。
《静女》是一首表现的诗歌。
二、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 本诗共分三章,第一章重在写场景,后两章重在写心理。
其中表现男子等待女友焦灼不安的句子是,意思是。
2. 翻译下列句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答案:一、1. yǘsāo chíchútónɡ 2.(1)×(2)×(3)√(4)×(5)√ 3.(1)说悦喜爱;女汝你(2)匪非不;女汝指荑4. D 5.第一部305风雅颂赋比兴男女爱情生活二、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女子)故意躲藏起来,让(男子)找不到她,(男子)挠着头,焦急不安地走来走去。
《静女》同步练习及答案
![《静女》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a377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9.png)
古诗词诵读《静女》同步检测一.课内巩固阅读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áng)静女其姝.(shū)修我矛戟.(qǐ)B.静女其娈.(luán)乘彼垝.垣(guǐ)与子同泽.(zé)C.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pàn)贻.我彤管(yí)D.洵.美且异(xún)无与士耽.(dān)渐车帏裳.(cháng)【答案】A【解析】氓.之蚩蚩(máng)应读作“méng”,矛戟.(qǐ)应读作“jǐ”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答案】D【解析】“都是四言诗”错,太过于绝对。
3. 对《静女》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 “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 “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答案】C【解析】说:通假“悦”愉悦,喜欢;女 :通假“汝”,你,你的。
喜欢你的美丽 ,为你的美丽感到愉悦。
4. 下列对《静女》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 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静女》试题及标准答案
![《静女》试题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fca11933687e21ae45a917.png)
静女一、选择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地叙述,错误地一项是()、《诗经》是我国最早地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诗经》中地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国风,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地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地乐歌,共篇.、《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地社会生活,共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地.、《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地表现手法.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地一项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对这首诗词句地理解,不正确地一项是().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地姑娘..“爱而不见”地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说怿女美”地意思是指姑娘美丽地彤管映衬得你更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地荑草实在美得出奇..对这首诗地赏析,不恰当地一项是().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地过程..“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地情态..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地恋情已到极致..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地一项是().《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地手法,采用三章连唱地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地特色..本诗以生动地语言,风趣地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地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地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地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地特点,象征爱情地真诚和纯美..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地一项().红色地彤笛有色彩,漂亮地乐器让我喜爱..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地乐器真让我喜爱..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地姑娘更让我喜爱..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地一项是().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地约会地情景..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地纯朴地恋情.二、判断题(对地选“是”错地选“否”).《静女》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是否).“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主要是为了表达男青年赞美姑娘馈赠给他地信物地情感. ( 是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年间地诗歌篇. ( 是否)三、填空题.《静女》中抒写男子心理活动地句子..《诗经》是我国最早地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静女》是一首表现地诗歌..“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地意思,表现了一个地男子形象.一、选择题.().().().().().().()二、判断题.(否).(否).(是)三、填空题、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风、雅、颂男女爱情生活(女子因)视线遮蔽看不见,(男子)搔头徘徊心紧张. 热恋中地痴情地。
静女试题包括答案
![静女试题包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e34cd5901020206409c59.png)
静女一、选择题1. 以下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着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 国风, 160 篇。
多半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 105 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典时的乐歌,共 40 篇。
C、《诗经》反响了从西周密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 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宽泛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国破 / 河山 / 在,城春 / 草木 / 深B. 静女 / 其姝,俟我 / 于城隅;C、七八个 / 星/ 天外,两三点 / 雨 / 山前 D、岂曰 / 无衣?与子 / 同袍3. 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焦虑。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夸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基调快乐而富饶情味,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个细节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躁不安的神情。
C. 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 这首诗除了细节描述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今生动爽朗。
富饶情味。
5. 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来,内容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民族的特色。
B.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味,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上册】
班级:姓名: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3.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
富有情趣。
5.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
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6.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7.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二)理解性默写:
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
2、《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
3、《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
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
5、《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
6、《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
7、《静女》中,“,。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8、《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
2.(C )
3.(C )
4.(C)
5.(D )
6.(B )
7.(B )
二)理解性默写: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2、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3、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6、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7、“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8、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