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观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观察作者:钟晴燕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自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52例,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其RBC、Hb、以及Hct等指标差异不明显,在临床治疗后,RBC、Hb、以及Hct等指标研究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治疗在临床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HIA)是较为难治的贫血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针对于AHIA的临床治疗方面,其治疗方法有多种,但是其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差别。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针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采用输血进行治疗,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52例,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6例患者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32~59岁,平均年龄为(37.2±1.5)岁。
对照组26例患者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1~56岁,年龄在(35.1±1.1)岁。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其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主要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给予患者补充维生素C,并且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给予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每次160U,其中包括A型48U,B型44U,O型52U,AB型16U[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April ,2008Vol ,3No .82008年04月第3卷第8期作者简介朱家宝,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心血站。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短期内出现严重贫血的患者往往需要输血治疗。
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血清学特点,输血时会出现配血不合或输血后贫血反而加重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1]因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不同于其他贫血或出血的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
我们对3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输血治疗,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1.1对象3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男18例、女21例;年龄15~75岁,中位年龄44岁。
所有患者均按文献[2]的A IHI 的诊断标准确诊。
1.2临床表现极重毒贫血3例,重度贫血20例,中度贫血16例。
排浓茶样小便22例,出现发热36例,黄疸23例,肝肿大10例,脾肿大20例。
1.3输血指征⑶如果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仍有如下情况之一者,应及时输注少量浓缩红细胞,不能强调配血尚不完全相合而拒绝给患者输血。
这些情况是:(1)血红蛋白<40g/L 或血细胞比容<0.13者,并在安静状态下还有显著的贫血症状者;(2)血红蛋白>40g/L,但起病急、进展快,伴有心功能不全者;(3)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4)因溶血危象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危及生命者。
可通过输注红细胞,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并维持足够携氧能力。
2输血治疗体会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则是输用红细胞成分。
由于全血的血浆中含有大量补体成分,应避免全血输血。
2.1选择ABO 血型相合的供者血输注如果温和自身抗体显示出Rh 等相关特异性,应选择缺乏相关抗原的红细胞输注;倘若存在同种抗体,则必须选择与同种抗体相容的血液。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分析
同将 其 为输 注洗涤 红细 胞组 (A组 )和输注 红细胞 悬液组 1.2.1 实 验 室检 查 ① 外周 血 象检 查 :50例 患者 的红 细
【关键 词 】 自身免疫 l生溶血性贫血 ;成分输血 ;应用 ;护理对策 DOI:10.14163 ̄.cnki.1 1-5547/r.2018.05.02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 于一种溶血 性贫血和难治性贫 淋 巴瘤 1例 ,继发再生 障碍性贫血 2例 ,多发 I生骨髓瘤 1例 ,
血疾 病 ,在 临床极 为常见 。本研究探讨 了 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 系统性 红斑 狼疮 4例 ,继发性 感染 2例 。B组 中男 8例 ,女
中国实用 医药2018年2月第 l3卷第5期 ChinaPraeMed,F 018,Vo1. ,N0.
· 41 ·
须形 成不通过留置导尿解决 出入量记 录以及 尿失 禁问题的观
念 ,耐心 指导患者 自主排尿。针对无 法 自主排尿 的患者 ,女
.
性 可 以 使 用 尿 不 湿 ,男 性 可 以 通 过 尿 袋 集 尿 5-8 3o 针 对 已 经
感染 ,必须尽 早发现危 险 因素 ,给予 有效预 防 ,降低 尿路感
r
染发生率 。 2
3
4
]j
r}
5
1j
6
7
rL
8
1J
rL
9
]J
参 考 文 献
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护理学杂志 ,2013,28(1):18—19. 周成 ,周慧洁 ,吴碎春 ,等 .125例尿路感染 患儿行气囊导尿管 导尿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华护理杂 志 ,2013,48(5):453--454. 沈健 ,殷渠东 .体 表神经 电刺激结合 间歇导尿训练对脊髓损伤 患者尿路感染 的影响观察 .心理医生 ,2017,23(26):87—88. 尹冬梅 ,王娟 ,薛梅彦 ,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 防与控制 技 术指 南在 ICU的应用 及效 果研 究 .安徽 医药 ,2013,l7(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分析徐泉元【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6(029)003【摘要】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方法:回顾性探析某院接收治疗的4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对患者采纳应用成分输血方式,对其临床供参考依据的材料实行回顾性解析。
结果:4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显示阳性38例(79.17%),合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22例,16例患者采纳应用成分输血联合PE 治疗,14例治愈,2例救治无效死亡。
结论: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纳应用 WRBC 输注联合血浆置换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Methods:Select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received by a hospital,give them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ir clinicaldata.Results:Among the 48 patients,38 cases showed positive results in direct coombs test(79.17%),22 ca-ses showed positive results in combined indirect coombs test.1 6 cases accepted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combined with PE treatment,14 cases were cured and 2 casesdied.Conclusion:Treating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with WRBC combined with plasmapheresis has remarkable effect and is worth to be promoted.【总页数】2页(P374-375)【作者】徐泉元【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昌县人民医院孝感 432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6【相关文献】1.对进行成分输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J], 黄艳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及疗效 [J], 汤钰霞;李忠俊3.成分输血对治疗慢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J], 许国华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J], 许丽影;赵巍;孙硕5.成分输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 [J], 梁传丽; 简黎; 李宏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不同输血方法的效果分析
,
De p a r t me n t o f Bl o o d Tr a n s f a s i o n , Z h o n g x i a n P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 Ch o n g q i n g , 4 0 4 3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e c t o f d i f e r e n t b l o o d t r a n s f u s i o n me t h o d s 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u t o i m mu n e h e mo l y t i c
p h e r e s i s ,a nd t h e c u r a i t v e e f e c t a n d o c c u r r e n c e f o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o ft he t h r e e g r o u p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Re s u l t s Af t e r
An a l y s i s o f Ef fe c t o f Di fe r e n t Bl o o d Tr a n s f u s i o n Me t h o d s f o r Pa t i e n t s
、
wi t h Au t o i m mu n e He mo l y t i c An e mi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及疗效
1 4例 , 并 间 接 抗 人 球 蛋 白 试 验 7例 , 性 率 8 . , 接 间 合 阳 24 直 接 均 阴性 的 5例 , 直接 阳性 间接 阴性 的 5例 。 红 细胞 血 型抗 体
鉴 定 出抗 S F a K 抗 原 1 。 、y 、 例
危 险 性大 , 理 及 时 治 疗 对 于 抢 救 患 者 生 命 及 改 善 预 后 非 常 重 合 要 。本 文 对 20 0 6年 1月 ~ 2 0 0 7年 1月 来 本 院 治 疗 的 1 7例 AI HA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分 析 , 在 探 讨 AI 旨 HA 成 分
.
自身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uommuehmoyi a e a a ti n e lt nmi, c AI HA) 由 于 自身 红 细 胞 构 象 改 变 、 疫 功 能 异 常 或 某 些 遗 是 免 传 因 素 等产 生 的 自身 抗 体 和 ( ) 或 补体 结 合 在 红 细胞 表 面 , 致 导
维普资讯
2 4 49
童 堕 07 1 月第 3 卷第 2 期 0年 2 6 4
・
临床 研究 ・
自身免 疫性 溶 血 性贫 血 患者 成 分输 血 及 疗效
汤钰 霞 , 忠俊△ 李 ( 第三 军 医大学新桥 医院输 血科 , 重庆 4 0 3 ) 0 0 7
( p rme to o d Tr n f so f n ioHopi l Th r lt r r dia ie st Ch n qn 0 0 7 Ch n ) De a t n f Blo a s u ino Xiqa s t , id Miia a y Me c lUn v riy, o g i g 4 0 3 , ia a
成分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护理方法探讨_0
成分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护理方法探讨目的进一步研究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可靠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案。
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临床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患者。
全部入选对象共计62例。
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
观察两组实施不同治疗和护理措施后的Hb、RBC、网织红细胞和胆红素以及临床护理整体满意度情况。
结果实施输血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输血前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本组治疗前后各项数据比较,统计验证结果显示,比较数据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均0.05),具有临床研究可比性。
1.2 输血方法和护理措施1.2.1 输血方法甲组患者给予三洗红细胞(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H20100812)2~4U输注;乙组患者给予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H20111201)2~4U输注,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H20111204)20~30mg/d,冲击治疗1~3d[2]。
1.2.2 护理措施甲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乙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相关护理措施[3-4]。
1.2.2.1 心理护理多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宣讲、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患者出现的各项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预防措施。
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 输血护理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输血前,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试,确保患者体温在38℃以下才能进行输血。
输血时应由两名护士认真核实供血者和受血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核对血液标签,外观,输血的成分、数量、血型、时间、处理方式等,核实准确后再由护士到患者床头核实受血者信息,然后根据医嘱进行成分输血,输血前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100mL,开始速度要慢,10滴/min。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份输血治疗体会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份输血治疗体会(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短期内出现严重贫血的患者需要输血治疗,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血清学特点,输血时会出现配血不合或输血后贫血反而加重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不同于其他贫血或出血的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
现将一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时交叉配血不合体会报道1患者:赵某,女,57岁,20XX年5月22日入院,缘于1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及全身乏力症状,并伴有面黄。
曾于我院住院治疗,行骨髓穿刺及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给予药物对症及输血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后出院后一直未正规治疗。
一月前自觉乏力症状再发,并伴有面色发黄,巩膜轻度黄染,眼睑苍白,口唇稍苍白,无发热畏寒、无呕血黑便、无咳嗽咳痰、无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259×109/L,白细胞×109/L,分类正常,尿常规尿胆原16umol/L,生化检查总胆红素/L,直接胆红素/L,间接胆红素44umol/L,网织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为了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行输血治疗。
输血治疗原则是输用红细胞,因全血交叉配血:凝聚胺法,试剂采用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主侧交叉配血阴性,次侧++~+++,将病人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与多人份供血者血清交叉配血,主侧阴性,次侧仍为++~+++,考虑为冷凝集素所致。
后用37℃的温盐水反复洗涤患者的红细胞数次后,又选用洗涤红细胞在372输注1U洗涤红细胞进行缓慢地温输注,同时给予大剂量激素泼尼松治疗,次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为64g/L,后又观察1-2天,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呈上升并保持相对稳定,提示无溶血加重,结果显示洗涤红细胞缓慢温输注联合大剂量激素治疗AIHA疗效显著,继续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
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输血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输血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同时将治疗组又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患者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治疗,治疗B组患者采用去白红细胞悬浮液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治疗。
结果:经过输血治疗,治疗A组患者总有效率85.71%;治疗B组患者总有效率,78.57%,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7.1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的方法有很多,输血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患者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导致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这使得患者的在输血时出现配血困难,引起贫血加重,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
因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比一般贫血患者治疗困难程度加大。
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12月对收治的5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不同方法的输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55.1±6.1)岁,病程3-90d,平均病程(45.1±11.5)d,患者经过血液诊断,患者的病症为:原发性贫血29例。
继发性贫血27例,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4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患者成分输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6例输注洗涤红细胞的ahia患者(a组)和8例输注洗涤红细胞合并血浆置换的ahia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a、b两组患者输血1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数量均升高;同组内输血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
b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hia,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洗涤红细胞输注合并血浆置换治疗aiha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浆置换;洗涤红细胞【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89-0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短期内出现严重贫血的患者需要输血治疗。
本文对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来新余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4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aiha成分输血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洗涤红细胞的制备采用4℃保存24~72小时的acd或cpd抗凝全血,尽量选择肉眼观察沉淀效果较好,红细胞与血浆层之间能见到白膜层的全血200ml。
经用低温冷冻离心机(上海离心机械研究所型号:lc—6m离心机)在4℃5000r/min离心8分钟,分离出上层血浆和白膜层,然后注入0.9%的生理盐水125~150ml,充分混匀后以同样的方法离心6分钟分离出上清液及剩余白膜,再注入生理盐水。
重复上述方法洗涤2次后再用生理盐水配成70%比积的红细胞悬液即为一个单位的洗涤红细胞。
制备后的洗涤红细胞必须在6小时内输完。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应用观察3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采取不同输血方法的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6日至2018年4月21日我院8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根据输血方式的差异,分为三组,一组采取三洗红细胞输血(28例),一组予以去白红细胞输血(29例),一组实施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29例)。
观察三组血液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输血后,联合血液置换组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分别为(21.26±2.77)umol/L、(105.18±6.19)g/L、(4.70±0.49)×1012/L,相比另外两组更优,P<0.05,三洗红细胞组、去白红细胞组输血后数据无差异性,P>0.05;三组不良事件无显著对比意义,P>0.05。
结论: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过程中,单纯予以三洗红细胞或去白红细胞输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联合血液置换可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输血方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液指标在贫血疾病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与机体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有直接关系,可见红细胞抗体大量生成[1],进一步破坏红细胞,最终导致贫血发生,患者可见全身虚弱、头晕无力等表现,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发现不同输血方式临床效果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分析不同输血方法应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1基础资料、治疗方法1.1资料我院8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6年12月6日至2018年4月21日),以输血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三组。
28例三洗红细胞组:年龄[最大66岁、最小24岁、平均值(38.79±4.52)岁],男女之比为15:13。
29例去白红细胞组:年龄[最大68岁、最小22岁、平均值(38.53±4.28)岁],男女之比为17:12。
29例联合血液置换组:年龄[最大67岁、最小25岁、平均值(38.85± 4.11)岁],男女之比为18:1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结论:给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疗效【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08-0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血液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于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自身红细胞抗体,破坏红细胞而引起[1]。
当患者处于贫血状态时,很有可能出现虚弱,浑身乏力,头昏,心悸气短,甚至严重的可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在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输血治疗对于抢救患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主要选择通过对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来分析其临床疗效,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下表1、表2、表3.表1 两组患者临床统计资料注:两组继发性患者在患病类型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施以糖皮质激素并根据患者症状进行治疗,对症下药,口服适量的药物等。
当患者体内的血红细胞呈上升状态并且溶血性症状开始减缓情况下撤销糖皮质激素。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输血,输血的过程中应该控制滴入速度,较慢为宜。
浅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体会
2 0 1 4年 1 O月
淮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I OF HUAI BE I PROFES S I ONAL AND TECHNI CAL COL LEGE
V0 L 1 3 No . 5
Oc t .2 01 4
反 定 型 不一 致 , 考 虑 可 能 存 在 自身 抗 体 。遂 对 3例 患 者 血
样 进 行 预处 理 , 用 3 7 ℃ 生 理 盐 水 洗 涤 红 细 胞 3次 , 用 洗 涤 后 红 细 胞 和 自身 血 浆 4 ℃孵育 反复 吸收 , 直 至 自 身抗 体 完 全被吸收为止。在 3 7 ℃恒温条件下进行血 型鉴定 , 患者 I 可鉴定 血 型 : A型、 c c DE e 。 患 者 Ⅱ、 Ⅲ, 洗 涤 后 红 细 胞 置 4 5 ℃恒 温 箱 孵 育 1 5 ai r n热 放 散 后 , 进 行 AB O血 型正定型 、 R h定 型 。血 型 鉴 定 结 果 : 患 者 Ⅱ为 B 型 、 C e D e e 。患 者 Ⅲ
0 引 言
司) ; 抗体筛查细胞 、 抗 体鉴 定谱 细胞 、 抗 I g G抗 C 。 ( 上 海
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 司) ; 凝 聚胺试 剂 ( B AS O 生 物 技 术 有
自身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 简称 : AI HA) 的 发 病 机 制 是
体 内免 疫 功 能调 节 紊 乱 , 产 生 自身 抗 体 吸 附 于 红 细 胞 表 面 而 引起 的 一 种 溶 血 性 贫 血 | l n ” 。其 发 病 率 为 2 . 6 / ( 1 0万
保 障 患者 输 血 安 全 的重 要 性 。
关键词 : 贫 血 ;溶 血 性 ; 自身免 疫性 ;实验 室 检 测 ; 输 血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5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8 2 7 5 ( 2 O 1 4 ) 0 5 0 1 4 0 — 0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宋全春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宋全春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体会。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8月~2015年08月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科学输血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采用科学输血治疗方式,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8.00%,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治疗方式,其治疗有效率只有6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科学输血治疗方式后,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治疗;体会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coagulation and other blood transfusion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Song Quanchun(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Heilongjiang Province,Daqing 163411,Heilongjiang province)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by coacervation technology amine and other 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 us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so as to find out the condensation amine technology advantages and practical value,and for the future of the technology improvement research work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Methods:extraction in 2015 in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the need for transfusion treatment of 500 patients and the the number of 25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ntrol group using normal saline solution were used in the cross matching blood,experimental group is used Polybrene Technique of cross matching of blood.Results:after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data,we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cross matching rate(P<O.05)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advantages of the technology of the transfusion of condensed amine is obvious,and the sensitivity is high.Key words:condensation amine technology;other 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application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形成了自身抗体,然后作用于人体红细胞膜上,造成红细胞结构被破坏,引发的溶血性贫血症状[1]。
成分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 5 ] 李一平 , 张冬 , 窦克非 , 等. 混合 置人药物洗脱 支架 和裸 金属 支架
治 疗 多 处 冠 状 动 脉病 变 的远 期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评 价 [ J ] . 叶l 国 循 环 杂志 , 2 0 1 4, 2 9 ( 7 ): 4 9 2— 4 9 6 .
【 中图分类号 】 R 5 5 6 . 6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4 3 7 X. 2 0 1 5 . 0 8 . 0 3 6
差 异无统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治疗 后 , 实 验 组 Hb 、 R B C和 HC T均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见
・
74 ・
可 南 医学 研 究 2 o 1 5年 8月第 2 4卷 第 8期
HEN AN ME DI c AL R ES E A RC H A u g . 2 0 1 5, V o 1 . 2 4
.
No . 8
术治疗时 , 应做好 术前 准备 , 加强基础病 治疗 , 掌握患者 临床资
料, 询 问是否有脑血管疾病 史 ; 术 中严格控 制肝素剂 量 , 注意患 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 术后 严密 观察 患者病 情变 化情况 , 给予 对症 支持治疗 , 提 高预后效果 , 改善其生活质量 。
表 1 。 表 1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相 关 指 标 比较 ( ±S )
自身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 a u t o i m mu n e h e m o l y t i c a n e m i a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及护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及护理目的:观察和研究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自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输血护理。
结果:采用输血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在输血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护理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率。
标签: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输血;护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液科疾病。
其发病机制是因为患者的免疫调节发生紊乱,产生了自身抗体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膜上,使得红细胞遭受破坏,因而导致溶血性的贫血。
患者贫血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虚弱、头昏乏力的状态,甚至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
我院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治疗,而且针对患者输血过程中存在着很大不安全性给予患者输血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治疗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
年龄在2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 ± 7.2)岁。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原发性病例为18例,继发性病例为22例,其中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6例,淋巴瘤为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为3例,由于药物因素引起的继发性感染为6例。
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进行分组输血治疗。
1.2 治疗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波尼松 1.0mg/(kg.d),溶血停止后逐渐减少用药量。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3.1 输血治疗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输血应该尽量遵循输用红细胞成分为原则,洗涤红细胞是在进行全血采集之后,应用物理方法去除血浆,剩下了浓缩性的红细胞,将其放在无菌实验室里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反复洗涤3~4遍之后制成的一种成分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的疗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的疗效【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接受输血治疗后的作用及效果。
方法本次8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病症均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判定符合纳入标准后,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0例)行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对照组(40例)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观察分组治疗后,各组治疗有效率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后予以对比,来判定治疗的有效性。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39(97.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29(72.50%)对比显高,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
研究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在内的各项指标对比参照组具有显著优势,数据处理P<0.05,检验结果有意义。
结论输血治疗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治疗中,临床疗效具有可行性,对患者控制病情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很大程度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故此项治疗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治疗;治疗效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较为多见的获得性溶血性疾病[1]。
该病患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系统在人体出现紊乱,造成(产生)自身抗体或活体的(激活))补体,从而引起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疾病的恶化。
溶血性疾病病情发展速度并不快,贫血是常见且主要的表现,受贫血情况(程度)的影响,患者会有心慌、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出现,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时接受输液(删掉)治疗以缓解症状。
本文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接受输血治疗的作用及效果(反应及疗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8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病症均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判定符合纳入标准后,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患者患病年龄22-64岁,年龄均数(43.24±2.54),包括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参照组患病年龄24-65岁,年龄均数(45.12±2.26),包括22例男性和18例女性,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学处理后得出无意义P>0.05。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输注血液不同将其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组(A组)和输注红细胞悬液组(B组),每组25例。
研究50例患者交叉配血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象变化及输血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50例患者主侧无凝集42例,主侧++~++++凝集8例,次侧++~++++凝集50例;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均高明显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H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4.0%,B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分输血;应用;护理对策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i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on the basis of infusion of blood willbe divided into the infusion of washed red blood cell group(group A)and infusion of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group(B group),25 cases each group. The results of cross matching of blood in 50 patients were studied,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image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side agglutination in 42 cases,the main side + + ~ + + + + + + agglutination in 8 cases,secondary side ~ + + + + agglutination in 50 cases;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ansfusion hemoglobin(Hb),red blood cell(RBC),hematocrit(Hct)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ansfus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Hb,RBC,Hct group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compared(P>0.05).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in group A was 4% after transfusion.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in group B was 8% after transfu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i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is good.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component transfusion;application;nursing countermeasure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于一种溶血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疾病,在临床极为常见。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6-08-07T11:53:09.5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作者:卢春娟[导读] 三洗红细胞输血结合血液置换的方式,更加适合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93.75%(15/16),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75%(12/1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三洗红细胞输血结合血液置换的方式,更加适合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不同输血方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用价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是一种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贫血种类,患者主要具有心悸、头晕、乏力等临床症状,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活动。
此症状的主要诊断标准主要通过血象、骨髓、血浆或血清、尿、免疫指标等,还包括心肺肝肾功能等检查,不同原发病可能在不同脏器有不同表现。
当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中,输血方式的选择十分必要。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输血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文章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应用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整体护理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成分输血治疗,然后将接受整体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
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接受成分输血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整体护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分输血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难治性贫血,指的是机体B细胞免疫调控出现异常,产生了自身抗红细胞抗体并与其表面的抗原相结合,从而将补体活化,巨噬细胞激活,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1]。
通常患者发病较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必须要通过及时输血来挽救患者的生命[2]。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整体护理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成分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研究。
现具体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60例,均接受成分输血治疗,然后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临床资料建立完整。
在接受整体护的理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9,年龄范围17-69岁,平均年龄(42.51±7.23)岁,原发患者13例,继发患者17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5,年龄范围15-70岁,平均年龄(43.08±7.79)岁,原发患者10例,继发患者20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相关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8-05-23T15:34:26.2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管永哲[导读] 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管永哲伊春市中心血站 153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输注血液不同将其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组(A组)和输注红细胞悬液组(B组),每组25例。
研究50例患者交叉配血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象变化及输血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50例患者主侧无凝集42例,主侧++~++++凝集8例,次侧++~++++凝集50例;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均高明显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H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4.0%,B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成分输血;应用;护理对策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i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on the basis of infusion of blood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infusion of washed red blood cell group (group A)and infusion of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group(B group),25 cases each group. The results of cross matching of blood in 50 patients were studied,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image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side agglutination in 42 cases,the main side + + ~ + + + + + + agglutination in 8 cases,secondary side ~ + + + + agglutination in 50 cases;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ansfusion hemoglobin(Hb),red blood cell(RBC),hematocrit(Hct)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ansfus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Hb,RBC,Hct group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compared(P>0.05).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in group A was 4% after transfusion. The incidence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in group B was 8% after transfu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nent transfusion i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is good.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component transfusion;application;nursing countermeasure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属于一种溶血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疾病,在临床极为常见。
本研究探讨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1],就诊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依据输注血液不同将其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组(A组)和输注红细胞悬液组(B组),每组25例。
A组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2.3±10.4)岁;原发15例,继发10例,其中继发淋巴瘤1例,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继发性感染2例。
B组中男8例,女17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5.1±10.2)岁;原发13例,继发12例,其中继发淋巴瘤2例,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继发性感染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象检查:50例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分别为(1.80~2.57)×1012/L、(4.40~13.02)×109/L、(110~298)×109/L、0.80%~5.60%。
在白细胞方面,3例患者白细胞增多;在Hb方面,32例患者为38~50 g/L,17例患者为51~60 g/L,1例患者>62 g/L。
②骨髓细胞学检查:接受骨髓检查的患者共32例,其中呈红系增生或显著增生髓象的30例,和溶血性贫血诊断相符。
③Coombs试验:从西班牙Diagnostic Grifols 公司购买微柱凝胶卡,运用戴安娜卡式凝胶法对患者的抗人球蛋白进行检测。
50例患者中,40例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达到了80%的阳性率。
22例患者合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阳性,18例患者直抗阳性、间抗阴性,10例患者直抗、间抗均阴性。
1例患者经自身红细胞抗体血型抗原特异性鉴定检出抗K、Jka抗原。
④交叉配血方法:进行交叉配血时运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运用EDTA-K2对所有配血样本抗凝。
严格依据厂商推荐标准执行加样、离心时间和速度,然后进行判定,阴性:微柱底部沉积有红细胞;阳性:凝胶上方或中间滞留有红细胞[2]。
1.2.2 输血治疗①成分输血:给予A组患者输注159 U的洗涤红细胞,A、B、O、AB型分别为47、44、52、16 U;给予B组患者输注271U的红细胞悬液,A、B、O、AB型分别为98、66、83、24 U。
②血浆置换:A组患者中DAT阳性且抗核抗体在1∶160及以上的8例,给予其输注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浆置换治疗。
通过专用密闭式管道,运用CS-3000连续式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手术之前让患者服用5 mg的地塞米松,以对过敏进行有效的预防;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10 ml 10%的葡萄糖酸钙,以对枸橼酸钠中毒进行有效的预防。
在对血浆进行置换时,20~30 ml/(kg·次),每2天1次,3~4次为1个疗程。
然后对患者应用小剂量的泼尼松,以对患者的平稳病情进行有效的维持。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交叉配血结果50例患者主侧无凝集42例,主侧++~++++凝集8例,次侧++~++++凝集50例。
2.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象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后的Hb、RBC、Hct均高明显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H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比较A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4.0%,B组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优越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护理对策包括:①溶血病情观察。
红细胞在溶血后被破坏,溢出Hb,降低血中氧含量,造成全身各系统脏器缺氧[3-5]。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口唇、胸闷、心前区疼痛症状等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则及时告知医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
②输血护理。
输血之前将输血的重要性和高风险性、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耐心细致地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从而有效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
输注红细胞之前应该在37℃的恒温箱中对其进行有效的预热,同时在70 cm处用插灯对输液处进行照射,从而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液的温度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每次的输血量应该保持在1 U左右,输血之前给予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将滴速控制在<60 ml/h,将输注时间控制在4 h以内。
对患者的皮肤颜色、尿色尿量等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以对溶血反应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
③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具有较急的起病速度、较严重的病情、较快的疾病进展,且所需医疗费用极高,因此患者及其家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