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了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自制)
2024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ppt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01数与量的基本概念Chapter认识0-10以内数字0-10数字的基本认知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认识0-10以内的数字,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数字的顺序与排列引导幼儿了解数字的顺序,如0在最前面,10在最后面,以及数字从小到大的排列规律。
数字的书写与规范教授幼儿正确的数字书写方法,包括每个数字的笔画顺序、占格位置等,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
数字与实物对应数字与点数对应数字的分解与组合030201数字与数量对应关系比较大小、多少概念多少比较大小比较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观察等形式,比较数量的多少,理解“多”、“少”的概念。
排序游戏时间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晚上等时间段,教授幼儿认识时间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购物结算模拟购物场景,让幼儿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进行购物结算的模拟操作,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形状与空间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形状和空间关系,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认知,以及上下、左右等空间关系的理解。
生活中数学应用举例02图形与空间认知训练Chapter平面图形认识及特点认识基本平面图形图形辨识与分类图形组合与拆分立体图形感知与区分认识基本立体图形01立体图形辨识与分类02立体图形组合与搭建03方向感和位置关系培养认识方向教幼儿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方向词。
位置关系理解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幼儿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
空间方位游戏设计各种空间方位游戏,如“找宝藏”、“捉迷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方向感和位置关系认知能力。
拼图游戏挑战空间思维拼图游戏介绍空间思维训练难度逐级挑战03加减法初步接触与运用Chapter实物操作理解加减法意义通过填空、连线等形式,让幼儿进行算式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引导幼儿理解算式中的符号含义,如加号表示合并,减号表示拆分。
从简单的加减法算式入手,如1+1、2-1等,让幼儿逐步熟悉计算方法。
幼儿园《开饭咯教案》

幼儿园《开饭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己动手吃饭的良好饮食习惯。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自己动手吃饭的良好饮食习惯。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食物图片、食物实物、餐具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用餐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各种食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食物,并讲述食物的营养价值。
2. 讲解:教师讲解正确用餐的姿势和注意事项,如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自己动手吃饭,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
4. 实践:幼儿自己动手吃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用餐行为。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强调正确用餐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拓展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正确用餐方法和食物的营养价值。
2. 拓展: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超市购买新鲜的食材,让幼儿参与食物的准备和烹饪过程,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物的认知和兴趣。
2. 观察幼儿在实践环节自己动手吃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用餐习惯和技能。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用餐的情况,是否养成了正确的用餐习惯。
七、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多食物:水果、蔬菜、肉类、豆类等。
2.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学习正确用餐的礼仪:等待、分享、礼貌用语等。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各种食物。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兴趣。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用餐习惯。
九、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展示水果、蔬菜、肉类等实物,引导幼儿认识各种食物。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原创PPT)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 出具有个性化的单双数图形作品。
04
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
游戏设计原则与技巧
01
02
03
04
趣味性原则
游戏设计应富有趣味性,吸引 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
针对性原则
游戏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掌握
单双数的概念。
互动性原则
游戏应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
对称与平衡
在艺术、建筑等领域中,单双数的运用可以创造出对称和平衡的美 感,如建筑设计中的对称布局、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等。
逻辑与推理
单双数的概念在逻辑和推理问题中也经常用到,如解决一些数学逻辑 题、推理谜题等。
创新思维引导,鼓励发现新问题
探索未知领域
鼓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去发现和思考生活中 与单双数相关的新问题或现象。
教师给每组分配明确的数 学任务,如探索单双数的 规律、制作单双数图表等 。
分工合作
组内学生根据各自特长和 角色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
教师指导
教师在学生合作过程中给 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 保任务顺利完成。
分享交流,互相评价
成果展示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如讲解单双数规律、展示制作
的图表等。
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多样性原则
游戏形式应多样化,包括角色 扮演、竞技挑战等,以满足不
同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互动游戏加深理解
01
“找朋友”游戏
孩子们分别扮演数字和单双数角色,通过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朋友来加
深对单双数的理解。
02 03
“猜拳”游戏
孩子们两两进行猜拳,赢得一方可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如前进、后退 等,最终到达终点的孩子获胜。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 能力和反应速度。
幼儿园《开饭咯教案》

幼儿园《开饭咯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饭食的种类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各种饭食,如中饭、晚饭、早餐等。
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米饭、面条、馒头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各种饭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饭食。
第二章:食物的营养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讲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表格,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第三章:饮食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地区的特色饮食,如四川火锅、广东早茶等。
讲解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地区的饮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饮食文化。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或地区的特色饮食。
第四章:食物的安全与卫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安全与卫生。
4.2 教学内容:介绍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讲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展示食物中毒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安全的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正确的饮食习惯。
第五章:制作美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美食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介绍简单的美食制作方法,如炒饭、面条等。
讲解制作美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看美食制作视频,了解制作过程。
分组进行美食制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第六章:食物的分量与健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分量对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
6.2 教学内容:介绍食物的分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每餐的食物分量。
6.3 教学活动:展示食物分量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适量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篇1活动目标:1、有良好的进餐习惯,会知道坐端正、手扶碗、专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饭。
2、学习念《吃饭》的儿歌。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木偶兔子、鸭子活动过程:一、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并引导讨论1、观看情景表演(一)提问:你们看,我的两位小客人吃饭时坐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小兔吃饭时坐得很端正)2、观看情景表演(二)提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翻?小兔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会打翻了)3、观看情景表演(三)提问:我们来看看,小兔、小鸭他们桌上怎么样?为什么小兔面前干干净净,小鸭面前的桌上很脏?二、小结:刚才你们看到小兔、小鸭是怎么样吃饭的,你们要学习谁呢?三、学习儿歌《吃饭》1、小兔吃饭吃得好是因为他照儿歌上的话去做的,你们想听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吗?老师朗诵儿歌2、老师带幼儿一起念儿歌2—3遍。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篇2目标预设1、教育幼儿在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
2、培养幼儿乐意自己吃饭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吃饭方法。
难点:让幼儿用正确的吃饭方法,喂动物宝宝。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幼儿集体朗诵儿歌《自己吃饭味道好》。
2、小朋友真能干,都学会了自己吃饭。
小黄狗和小黑狗会不会自己吃饭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放火车的音乐,幼儿自由律动。
)二、看情景表演:《小黄狗和小黑狗》1、狗妈妈家有哪两个宝宝?2、你喜欢哪只小狗,为什么喜欢它?3、你们喜欢小黑狗吗?告诉小黑狗,怎么做你们就喜欢它了?教师小结;小黄狗真能干,在家里吃饭不要妈妈喂,会自己吃饭,我们送它一朵小红花。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篇3活动目标有自己吃饭的愿望,初步学习正确使用调羹的方法。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中班数学教案开饭喽

中班数学教案开饭喽【中班数学教案开饭喽】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数字0-5,并理解其数值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感知和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 学生能够简单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5。
2. 玩具或水果等实物。
3. 数学游戏道具。
三、教学过程:1. 游戏:数数字教师将数字卡片0-5随机摆放在桌面上,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并领读数值。
然后,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举起来并说出数值。
游戏中可以设置时间限制,看谁反应最快。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巩固数字的认识,培养反应能力。
2. 对比实物教师拿出一些玩具或水果等实物,每个实物代表一个数字。
比如,拿出3个苹果,4个梨子等。
教师依次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实物,并让学生与数字卡片进行对比,直观感知数字与实物的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实物数量的多少。
3. 数字游戏:找数字教师将数字卡片0-5分为两组,每组放在不同的地方。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要求学生找到该数字所在的组,并把卡片找来。
学生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巩固数字的认识,并培养观察和判断能力。
4. 数学游戏:小手比大小教师分发一些数学游戏道具,每个道具上有一个数字。
然后,教师模拟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使用道具来比较大小。
例如,教师说:“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谁有更多?”学生应该使用道具进行比较,并说出答案。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比较,培养了解数字大小关系的能力。
5. 操作练习教师分发一些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识别数字、填写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数字0-5,并理解其数值意义。
同时,他们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感知和理解了数字的大小关系。
最后,学生还简单运用数字进行了加减法运算。
北京版-学前班游戏公开课教案 第16课《开饭了》(第一版)教案

《开饭了》活动目标1、乐意尝试用抱枕玩各种游戏。
2、用抱枕玩爬、跑、跳等游戏,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重点:用抱枕玩爬、跑、跳等游戏,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抱枕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理发店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一、复习模仿动物声音师:我们听音乐,听听这都是那些小动物的声音。
听音乐,学小动物的模样,看看谁学得像。
二、复习故事内容教师:小朋友模仿的好棒!大家一定听过《拔萝卜》的故事吧!(听过)。
那小朋友知道故事里都有谁吗?(爷爷、奶奶、小女孩、小花猫、小黄狗、小老鼠)。
三、熟悉音乐1、欣赏音乐师:拔萝卜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2、创编拔萝卜的动作拔萝卜的动作怎么做的呢?(请幼儿先创编模仿)四、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1、分段练习表演:老师带幼儿边唱歌边扮演每一个角色,按着表演的顺序,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活动开始时,电子烟工厂 e-cigarettes 幼儿一人或两人划船感觉比较容易,但分四人一组时幼儿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同伴之间如果动作不协调好,船是划不好的,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通过喊口令或有节拍的划船。
使自己这组的船划快。
此活动让幼儿感受集体活动时,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了要以集体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胜利。
师:谁先第一个在拔萝卜?(老爷爷)老爷爷来拔萝卜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呢?(引导幼儿充分想象,体验老爷爷走路的动作神态、)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扮演老爷爷,看看谁学的最像?(1)老爷爷的动作、语言(语速慢、语调低)。
(2)老奶奶的动作、语言、表情。
(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3)小妹妹的动作、语言、表情。
(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4)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
(动作、叫声)2、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拔萝卜》,并加上表情,动作,声音的变化。
提出表演要求:(1)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2)提醒幼儿做出使劲拔萝卜的动作,到歌曲大萝卜,拔起来!教师引导幼儿做拔出萝卜的高兴的样子。
2024年《开饭了》幼儿园社会教案

2024年《开饭了》幼儿园社会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为了让幼儿园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饮食文化,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设计了《开饭了》这一社会教案。
1.1.2 通过本教案,孩子们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饮食规范,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1.1.3 本教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从而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知识点讲解2.1 食物的认识2.1.1 介绍各种食物,如米饭、面条、蔬菜、水果、肉类等,让孩子们认识并了解它们。
2.1.2 讲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如米饭提供能量,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1.3 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食物的食用方式,如煮熟的米饭和面条,洗净的蔬菜和水果等。
三、教学内容3.1 饮食文化介绍3.1.1 讲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如传统的餐桌礼仪、饮食禁忌等。
3.1.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
3.1.3 引导孩子们讨论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饮食习惯,分享彼此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孩子们能够认识各种食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和营养价值。
4.1.2 孩子们能够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知道餐桌礼仪和饮食禁忌。
4.1.3 孩子们能够分享自己的饮食喜好和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1 让孩子们认识各种食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和营养价值。
5.1.2 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知道餐桌礼仪和饮食禁忌。
5.1.3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挑食、不偏食等。
5.2.1 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接受食物的营养价值。
5.2.2 如何让孩子们掌握餐桌礼仪和饮食禁忌。
5.2.3 如何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准备各种食物的实物或图片,如米饭、面条、蔬菜、水果、肉类等。
6.1.2 准备中国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6.1.3 准备餐桌礼仪和饮食禁忌的相关资料,如图片、卡片等。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饮食的重要性,知道吃饭对身体的好处。
2. 学习正确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营养均衡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食物,了解它们对身体的好处。
2. 学习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食物样品,如蔬菜、水果、肉类等。
2. 准备餐具模型,如筷子、勺子等。
3. 准备图片或卡片,展示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食物样品,引导他们说出各种食物的名字,并简要介绍它们对身体的好处。
2. 讲解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展示图片或卡片,讲解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如不挑食、不剩饭、细嚼慢咽等。
3. 示范正确的用餐方法: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教师示范正确的用餐方法,如如何拿筷子、如何吃饭等。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家里是怎样吃饭的,有没有做到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
5. 总结:教师总结正确的用餐姿势和礼仪,强调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在学校学到的正确用餐姿势和礼仪。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家长反馈的信息,评价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饮食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饮食游戏,如“食物配对”,让幼儿将食物图片与它们对身体的好处进行配对。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模拟正确用餐的场景,强调用餐姿势和礼仪的重要性。
七、教学活动:1. 观看动画片:选择一部关于正确用餐姿势和礼仪的动画片,让幼儿观看并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
2. 制作食谱:让幼儿参与制作简单的食谱,如沙拉或水果盘,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活动:1. 食物品尝:准备一些健康的小吃,让幼儿品尝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味道,引导他们尝试接受不同的食物。
2. 分享心得: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尝试新食物的经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同的食物。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通用11篇)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常识课《开饭了》教案篇1目标:1、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快乐情绪。
2、能初步根据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揪泥条,以准备“饭菜”。
准备:1、幼儿已多次欣赏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
3、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
过程:1、萌发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
(1)边欣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
(2)回忆自己在家和谁一起吃饭。
开饭啦,在家里我们和谁一起吃饭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2、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作准备。
(1)观察餐垫。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垫,今天谁和我们一起吃饭?(2)观察碗。
吃饭时我们用什么盛饭盛菜?这里有这么多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碗的不同颜色,并以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
)3、自由选餐具,体验一一对应。
(1)幼儿为爸爸妈妈和宝宝选择碗。
爸爸妈妈和宝宝饿了,要吃饭了,我们为他们每人准备一只碗吧。
(教师观察幼儿选择的情况,并提示幼儿将碗对应地摆放在餐垫上。
)(2)交流选择、摆放的经验,并作调整。
你给爸爸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妈妈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宝宝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一共选了几只碗?它们一样大吗?哪只最大?哪只最小?(3)幼儿自选勺子,并对应地摆在碗里。
吃饭时除了碗还要什么?三个人吃饭需要几把勺子?4、自主选择材料做“饭菜”。
(1)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纸片、纸条等材料做“饭菜”。
(2)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及制作情况,鼓励幼儿尝试选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种“饭菜”。
开饭啰小班数学教案

开饭啰小班数学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开饭啰是一家专注于小班数学教学的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饭啰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趣味性高的数学教案,旨在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案编写目的本教案是为开饭啰小班数学课程编写的一份示例教案。
通过本教案,我们将引导孩子们在趣味的数学游戏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加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游戏卡片:编写一系列卡片或纸牌,上面写有不同数字。
2. 计分板:用于记录游戏过程中的得分。
3. 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的规则和目标,用于向学生解释和说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出示有趣的图片或贴画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要解决一道数学题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
2. 游戏介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游戏内容和规则。
游戏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运用“加法”操作,将卡片上的数字相加,使得得到的和等于一个特定的目标数字。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戏,并在计分板上记录得分。
3. 游戏实践(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至4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分配一副游戏卡片和一个计分板。
学生按照游戏规则,从卡片中随机选择两张数字相加,计算结果后将卡片放入弃牌堆,并在计分板上记录得分。
如果得到的和等于目标数字,则额外得到奖励分。
游戏进行一定时间后,教师会宣布结束。
学生需要停止游戏,并将手中的卡片放回牌堆。
4. 游戏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的结果和经验。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策略和困惑,教师则指导他们思考更好的解题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对“加法”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

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小学阶段接触数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育的质量快速提升,教育方式也随之更新。
而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的出现,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一、教案简介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是一项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教学方式。
教案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运用餐饮话题、食材计量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分类、量度等数学概念。
并通过实际做菜、品尝,让学生们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案实施过程1. 教师召开会议,确定教学目标和计划,并确保所有材料齐备。
2. 教师将学生分组,指派小组领袖并制定小组规则。
3. 教师按照教案指示,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概念,例如:食材数量的比较、重量的测量等。
4. 教师向学生讲解菜谱步骤,学生根据菜谱进行操作。
5. 学生制作完成后,共同品尝,并将菜谱上的重量、比例等相关内容记录下来。
6. 整个流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反馈,分析学生的表现和错误。
三、教案的优点1. 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个难以引起兴趣的学科。
而通过和餐饮相关话题的教学方式,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们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2. 培养分析能力。
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主要以餐饮、食材为学习的对象,要求学生通过对巧妙计算和对材料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注重实践性。
教案注重的是实际操作和实践,让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的理论,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
四、结语小班数学开饭了教案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方式,其教育效果备受认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教学效果。
小班健康:开饭啦(20200808001635).pdf

小班健康:开饭啦
小班健康:开饭啦
活动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餐具并能按照大小标准对物体进
行匹配。
2.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捏橡皮泥,以准备“饭菜”。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数次欣赏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子若干(多于幼儿人数),餐垫每人一张
3.纸条、油泥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萌发参加活动的积极兴趣
1.老师唱歌曲《办家家》,强调“开饭啦”。
2.提问:
(1)刚刚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呀?
(2)在家里小朋友和谁一起吃饭呀?(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3)爸爸妈妈把饭菜做好后放在什么上面就可以开饭啦?(桌子)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餐桌”。
(让小朋友跟读两。
开饭了ppt_235

学习目标
• 1.初步了解荤素搭配,学习点菜的方法。 • 2.学会排队有序打餐 • 3. 并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基本流程
★ 谈话导入活动(音乐:过家家) ★ 吃饭的学问 (1)不挑食,荤素搭配(学习点菜) (2)细嚼慢咽 (3)讲卫生 ★ 学习就餐礼仪 (1)观看录像《就餐礼仪》 (2)理解儿歌 ★ 实践:开饭了
就餐程序
1、上厕所,洗手,到教室门口排队。 2、排队就餐,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3、就餐时不能说话、打闹,要把饭菜吃干净。 4、倒餐盘时动作要放轻,不能洒在地上。 5、就餐后要在自己位置上坐好等老师。
小学生,讲礼貌,就餐礼仪不可少; 进食堂,排队齐,上下楼梯不拥挤; 用餐前,要洗手,细菌才能都赶走; 细细嚼,慢慢咽,食物才能消化掉; 用餐后,水漱口,讲究卫生牙齿好; 讲卫生,讲文明,翔宇学生习惯好!
开饭了
• Text
Title
设计意图
• 良好的进餐习惯,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 ,也是良好生活品质的一种表现。一年 级孩子生活自主能力较弱,尤其集体进 餐礼仪有待学习。
• 一些不好的习惯需要改进:餐前没有洗 手,吃饭时会用手抓,边
• 为了让所有的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进餐 习惯及生活习惯。
(完整版)-学前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第1课《开饭了》第五学期教案

《开饭了》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2、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活动准备平整的场地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小熊的害怕看看谁来了?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它有多害怕呀?猜猜小熊可能遇到了谁?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猜测。
)活动实录:小熊来了。
它很害怕。
小熊可能遇到怪兽了;它可能遇到大灰狼了;有大老虎想吃它揭示谜底:遇到什么了?活动实录:是一只大狼狗。
它在汪汪汪地叫。
提问:这是什么时候?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感觉?活动实录:天黑了。
是风的声音。
很冷,很害怕。
小结:是呀,遇到恶狠狠的狗时,小熊会害怕;天黑了,一个人在家,小熊心里也很害怕。
2我的害怕有的宝宝把他们的害怕都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如果有你画的害怕的场景或动物拿过来,跟旁边的伙伴说一说。
(幼儿讨论。
)你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害怕?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活动实录:我害怕大灰狼,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
害怕的时候很不舒服。
还有谁也是害怕这种很厉害的动物的?活动实录:我怕的是老虎,我怕的是蛇。
你怕火,为什么呀?活动实录:因为火会烧伤我们的。
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呢?(水、电、刀。
)本次活动,360直播网 lanqiuba83.23 把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运用到游戏中来,幼儿感到亲切不陌生,能主动积极,很乐意参加此活动;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创新出多种玩法,(来源屈老师教案)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并给予一些建议,幼儿非常开心;在活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投掷、平衡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主体性和创造性。
活动实录:大的水会把我们冲走,房子也会冲走的;用剪刀时不注意会剪到手的;这是插座,有电。
你害怕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还有谁也是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的?活动实录:我怕打雷,会有轰隆隆的声音;我怕的是气球爆炸的声音。
看看他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活动实录:打针,因为打针很疼。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开饭了》

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开饭了》一、教学背景和目的1.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旨在通过开展以“饭菜”为主题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语言表达、思维认知、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2. 教学目的通过“开饭了”主题活动设计,旨在使幼儿达到如下目的:•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不同饭菜的成分和制作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思维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设计和环节安排1. 活动设计本次“开饭了”主题活动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环节一:观察陈列的食材。
•环节二:跟随老师模仿制作。
•环节三:自由创作。
•环节四:品尝成果。
2. 环节安排环节一:观察陈列的食材•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不同饭菜的成分和制作方法。
•教学步骤:1.老师将备好的主食、蔬菜、调料依次摆放在展台上,组成一个小型“菜市场”。
2.老师向幼儿介绍每种食材的名称、特征、使用方法等。
3.幼儿可以观察并尝试品尝食材。
环节二:跟随老师模仿制作•教学目标:通过跟随老师模仿,学会制作简单的饭菜。
•教学步骤:1.老师向幼儿讲解制作每种饭菜的方法,以蒸饭和煮玉米为例。
2.老师请幼儿跟随自己的示范,依次完成制作。
3.老师与幼儿一起品尝。
环节三:自由创作•教学目标:通过自由创作,提高幼儿的思维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
•教学步骤:1.老师提供食材和简单的制作工具,并引导幼儿自由创作。
2.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如制作寿司卷、炒饭等。
3.幼儿完成创作后,老师与幼儿一起品尝。
环节四:品尝成果•教学目标:通过品尝成果,增强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1.老师将幼儿制作的饭菜展示出来,并向幼儿讲解每种饭菜的名称、成分、制作方法等。
2.幼儿们一起品尝成果,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3.老师引导幼儿对所制作的饭菜进行简单的品尝评价,增强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和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开饭了”主题活动设计,幼儿在环节安排的积极参与下,不仅增强了观察、语言表达、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还在自由创作环节中得到了思维认知和操作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