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修理标准
电机维修关键措施
![电机维修关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105eb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8.png)
电机维修关键措施一、诊断问题在进行电机维修之前,首先需要对电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故障的类型和原因。
可以通过听声音、看外观、量测等方法来进行初步的故障诊断。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判断,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测。
二、拆卸检查在诊断出故障后,需要将电机进行拆卸,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和维修。
在拆卸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电机内部的零件,避免损坏或丢失。
同时,需要记录拆卸的步骤和零件的位置,以便在维修完成后能够正确地组装。
三、更换部件如果电机内部的某个部件损坏或失效,需要将其更换。
在更换部件时,需要注意选择与原部件相同规格和型号的部件,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更换部件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电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四、调整间隙电机内部的某些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如果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对间隙进行调整。
在调整间隙时,需要注意保持均匀和一致,避免出现偏差或松动的情况。
五、清洁润滑电机内部的某些部件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润滑,以保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清洁和润滑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润滑剂,避免对电机内部零件造成损害。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润滑情况,及时补充润滑剂。
六、测试运行在维修完成后,需要对电机进行测试运行,以检查其是否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在测试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电机的运行情况和声音变化,以及记录测试数据。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或数据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
七、记录维修在进行电机维修时,需要对整个维修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包括故障诊断、拆卸检查、更换部件、调整间隙、清洁润滑、测试运行等方面的记录和数据。
这些记录可以为后续的维修提供参考和依据,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机的运行情况和性能变化。
八、定期维护为了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包括对电机内部零件的检查、清洁、润滑等操作。
同时,也需要对电机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和故障。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7221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2.png)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电机修理后的检测和试验标准在电气设备维修和检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确保修理过的电机在安全和正常运行的状态下使用。
本文将介绍电机修理后的检测和试验标准。
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电机修理后的第一步。
检查电机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同时,检查电机的标牌、连线端子和绝缘绝缘涂层是否完好无损。
2.测量电阻测量电机的绕组电阻可以判断绝缘是否正常。
应该测量主绕组和励磁绕组的电阻,并与厂家提供的额定电阻值进行对比。
如果电阻值与额定值相差太大,可能意味着绝缘存在问题。
3.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是判断电机的绝缘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机的绕组和地线进行测试,应该达到一定的绝缘电阻值。
如果绝缘电阻值过低,可能会导致漏电或短路等安全隐患。
4.绝缘介质强度试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是判断电机绝缘性能的另一种方法。
在试验中,通常会将电机绕组和地线接地,并施加一定的电压,检查电机的绝缘是否能够耐受这些电压。
如果发现有电流泄漏或击穿现象,可能意味着绝缘失效。
5.转子平衡检测转子平衡是确保电机正常运行的关键。
对于大型电机,应进行动平衡试验,以确保转子没有任何旋转不平衡。
在转子平衡试验中,通常使用动平衡机来测量和校正转子的不平衡量。
6.电机空载试运行电机空载试运行是检测电机性能和工作状态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试运行时,应测量电机的电流、功率因数、转速和温度等参数,并与额定值进行对比。
同时,观察电机是否运行平稳,是否有异常噪音和振动等现象。
7.负载试运行负载试运行是在负载条件下测试电机性能的一种方法。
将电机连接到负载设备上,并正常运行一段时间,观察电机在负载下的表现。
通过观察电机的电流、功率因数和温度等参数,可以判断电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8.磁场强度检测磁场是电机正常运行的关键。
应使用磁场强度测试仪来检测电机的磁场强度。
如果磁场强度低于额定值,可能意味着电机的磁场系统存在问题。
9.励磁电流测试在直流电动机中,励磁电流是控制电机磁场强度的重要参数。
电机修理方案
![电机修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8c8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6.png)
电机修理方案1. 引言电机在各个行业中广泛使用,对于生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运行、外界因素等原因,电机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需要进行修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电机修理方案,包括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修理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在进行电机修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电机的故障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电机故障及其诊断方法:•电机不工作:可能是由于电源问题、电机绕组断路、电机转子断裂等原因导致的。
可以通过测量电源电压、检查电机绕组和转子的连通性来判断故障原因。
•电机运行异常:电机运行时发出异常噪音、振动或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转子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
可以通过观察电机运行状态、测量振动和温度来判断故障原因。
•电机电流过大:电机运行时电流超过额定值,可能是由于绕组短路、转子堵塞等原因导致的。
可以通过测量电机电流、检查绕组和转子是否受阻来判断故障原因。
3. 修理步骤在确定电机故障原因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修理:步骤1:断开电源在进行电机修理之前,必须先断开电源,以确保安全。
步骤2:拆卸电机外壳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电机外壳拆卸下来,暴露电机内部部件。
步骤3:检查电机内部部件仔细检查电机内部部件,如绕组、转子、轴承等,确定哪些部件需要修理或更换。
步骤4:修理或更换故障部件对于需要修理的部件,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进行修理。
如绕组短路可采用绕组绝缘处理,轴承损坏可更换新的轴承等。
步骤5:重新组装电机在完成修理和更换部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将电机重新组装起来,确保每个部件都安装正确。
步骤6:重新接通电源在电机重新组装好后,将电源重新连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电机能够正常工作。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电机修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断开电源,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装备,以防止意外伤害。
•当接触电机内部部件时,应注意避免触摸感电部件或旋转部件,以免受伤。
电机车检修质量标准
![电机车检修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4e9af57c1cfad6195fa7ac.png)
电机车检修质量标准一、机械部分1、车架不得有裂纹和明显的变形,侧板及顶板凸出或凹入深度不得大于20mm,轴箱切口中心两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10mm。
各处铆钉及螺栓不得松动。
2、车碰头不得有严重损坏,弹簧无断裂,碰头伸缩长度不得小于30mm,不得有下垂现象。
连接装置必须可靠,销子、销控磨损不得超过原尺寸的20%。
3、轴承箱(1)轴承箱端与轮毂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2mm。
(2)轴承箱与导向板的总间隙,沿行车方向不得大于3mm,沿车轴方向不得大于7mm。
4、轮对(1)轮箍(或车轮)踏面余厚不得小于原厚度的60%,无凹槽。
(2)车轮踏面的圆度允差不得超过0.3mm;同一轮对直径差不得超过1.5mm;前后轮对直径差不得超过3mm。
(3)轮缘高度不得超过30mm,轮缘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30%(用样板测量)(4)车削修复车轮踏面时,其几何尺寸应符合GB4695-84的规定。
(5)车轴不得有裂纹,划痕深度不得超过2.5mm。
直线度允差不得超过0.2mm,轴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直径的5%。
(6)新更换的轮对,轮距应小于轨距6mm,其允许偏差为±2,轮背距三处之差均不得超过1mm。
(7)热装轮箍时,轮心与轮箍配合盈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轮心与轮箍的配合盈量(mm)(8)轮毂与轴径的配合应符合下表规定。
轮毂压入轴径的压力不得小于20t。
轮毂与轴径的配合盈量(H7/V6)(mm)(9)带键的轴与轮毂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无要求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轮毂与轴径(带键)的配合(K8/h7)(mm)5、均衡梁、弹簧、吊架等不得有裂纹或严重磨损。
板弹簧各片厚度要一致,组装时应涂油,承载时应保持弓形,各片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0.5mm。
6、齿轮罩(箱)固定牢靠,无变形、无裂纹、不漏油,不碰齿轮。
7、制动装置(1)制动装置灵活可靠。
(2)各连接销轴的配合应符合下表规定:连接轴销的配合(H11/d11)(mm)(3)闸瓦磨损余厚不得小于15mm,同一制动杆两闸瓦厚度差不得大于10mm。
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规范
![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2554e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8.png)
1. 目的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能正确、科学地检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操作方法, 适用于中、小型交、直流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
3.职责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4. 检修类别4.1 检修类别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大修。
4.2 检修间隔期5. 检修内容5.1 小修5.1.1 检查轴承油质、油量和油环, 更换润滑脂。
5.1.2 检查及处理电动机引线的连接情况和绝缘包扎情况。
5.1.3 检查处理电动机外壳的接地线。
5.1.4 检查清理滑环和换向器, 调整或更换电刷。
5.1.5 测量定、转子线圈及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 如果阻值低, 要进行干燥处理。
5.1.6 检查清扫电动机的开关、保护、信号、通风、冷却等附属装置。
5.2 中修5.2.1 包括小修内容5.2.2 清扫定子、转子绕组、铁芯以及通风沟内的积尘污垢。
5.2.3 检查定子线圈(磁极线圈)和槽楔的绝缘有否松动, 铁芯有否松动变色, 以及与转子有无磨擦现象, 必要时进行刷漆、干燥、焊接、绑扎等绝缘处理。
5.2.4 检查转子鼠笼条(或线圈), 端环有无断裂, 转子平衡块以及风扇螺钉情况, 防松装置是否完整。
5.2.5 检查电枢线圈有否断线, 电枢绕组线圈与整流片间的焊接是否牢固, 修整流子表面检查电枢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
5.2.6 检查和更换轴承、风叶、风罩。
5.2.7 检查防爆电动机的接合面有否因裂纹磨损、腐蚀等原因而失去防爆性能, 必要时测量防爆间隙。
5.2.8 电动的组装、喷漆、防腐及其组装前后的电导规定试验, 经过检修后的电动机, 应进行空载和起动试验。
5.3 大修5.3.1 包括中修内容5.3.2 拆开电动机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防腐、油漆。
5.3.3 铁芯的紧固处理。
5.3.4 更换定、转子部分或全部线圈, 并进行浸漆和干燥处理。
5.3.5 更换损坏的集电环, 换向器(整流子), 并精车、接槽和磨光。
5.3.6 清扫紧固励磁装置(硅励磁装置), 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de1db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73.png)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节选)一、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各类交流电机的维护和检修,但不适用于微特电机、控制电机及电厂的发电机。
二、引用标准GB755—2000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997—81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GB1029-80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32-85 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068-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GB11347-89 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现场测量与评定GB9409-87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条件1、绝缘电阻:测定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受污染或其它绝缘缺陷等情况,测量仪表的选用如下:下:测量电机冷态绝缘电阻,保证大于1MΩ/kV,500V以下的绕组,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
2、温升:3.1滑环偏差的允许值①过电流②振动引起接触不良③电刷材质不适当④接触压力过小或过大⑤正负极性差异4、电刷与刷握:①刷辫固定件以下≥5mm ;②对分层电刷或厚度在8mm 以下的电刷为刷辫固定件以下10mm; ③电刷产品的寿命线4.3刷握与滑环表面的间隙h(mm ):2 ≤ h ≤ 4 4.4电刷的压力:B —-可逆运行的电机5、推荐项目一般交流电机(特殊用途、微特电机除外)日常点检及维护检修项目如下:1、点检项目交流电机日常点检项目及内容如下。
运行参数、电机外观检查(无破损,无严重积灰,网罩无破损、通风口无异物等)及记录;②电机各部件是否有异常振动、噪音,电机绕组及轴承等部件温度是否正常的检查;③同步电机或绕线式异步电机滑环装置检查;④电机辅助设施(配线、润滑、通风、冷却系统等)的检查.2、维护检修项目:交流电机检修工事项目一般分为周期项目及非周期项目,项目分类如下:(一)周期项目①电机振动、磨损检测(仅对纳入公司受控点的电机)振动检测周期:1周,振动值≤2.8mm/s磨损检测周期:3个月②常规保养主要包括电机、滑环装置清灰,刷握和碳刷检查及更换,螺栓紧固检查,绝缘电阻检查等鼠笼式异步电机:一般为12个月绕线式异步电机及带滑环的同步电机:一般为3个月③轴承现场补油轴承补油周期:一般为6个月(参照轴承铭牌参数及具体情况进行补油,一般建议运行中补油)轴承稀油更换周期:一般为1年,或根据油样检测报告进行更换.注:无加油孔的电机,由现场根据实际状态自行采取周期或非周期管理(2极电机密封轴承一般使用周期为2年,4极~8极电机密封轴承一般使用周期为4年)。
电动机维修保养技术标准
![电动机维修保养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b41299bcf84b9d529ea7a2f.png)
电动机维修保养技术标准一、适用围本技术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的标准小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容,适用于200KW及以上电动机的保养检修二、电机保养周期熔融天车主起升200KW以上三相异步电动机每三年大修一次,每六个月至一年保养一次,遇有大修则保养不另进行。
三、大修及保养项目四、项目检修及检查标准1、电机灰尘及污垢的清理吹灰清扫时,应用2—3kg/cm2的清洁、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进行。
除去线圈上的油污时可用航空汽油、四氯化碳、甲苯或带电清洗剂等进行擦试,不得使用有害溶液或金属工具。
2、定子检修及检查标准2.1、线圈无接地、短路、断线等故障。
线圈绝缘表面应无损伤、龟裂、变色、焦脆、磨损及严重变形等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
各绑线、撑条、垫块、槽楔等应无松动、断裂。
2.2、定子铁心应无擦铁、过热、生锈、松动和变形等现象,通风沟畅通。
撑铁和压板平整无松动,锁键紧固焊接可靠,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必要时可作铁损试验进行鉴定。
2.3、引线和跨接线良好,绑扎牢固焊接可靠,各焊接头无过热现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
2.4、电动机接线端子相色齐全正确,各载流螺栓螺母和垫片均为铜质,且完好齐全。
连接处应平整紧密良好,并要可靠锁紧。
连接板绝缘良好无焦脆现象,瓷瓶牢固无裂纹损伤。
2.5、机座、端盖、接线盒、风罩和挡风板等应完好,无损伤和严重变形磨损。
否则应采用镶套、烧焊、电镀或更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2.6、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的受潮电动机,应采取吹灰、清擦、干燥等方法进行处理。
3、转子检修及检查标准3.1、转子铁心应紧密平整,无过热、生锈、松动、变形和断齿等现象,槽楔应紧固完整,无空洞声。
通风沟应畅通。
转子撑铁和锁键无脱焊松动。
3.2、大轴无弯曲或裂纹,与铁心的配合良好,轴颈应完整无磨损、无毛刺。
3.3、转子风扇固定牢固,无松动裂纹,与轴的配合良好。
平衡块无松动位移,顶丝锁紧可靠。
3.4、靠背轮无裂纹,孔配合面与找正面光洁,轴孔键三者配合符合要求,对轮配合螺丝正确并可靠锁紧。
直流电机维修
![直流电机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0cbb68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f.png)
直流电机维修直流电机在各种机械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使用或其他原因,直流电机可能出现各种故障需要修理。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机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直流电机的维修过程。
一、直流电机维修的基本原则直流电机维修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修复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是直流电机维修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在进行直流电机维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勿在电机通电状态下进行维修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仔细检查:在开始维修之前,要对直流电机进行仔细检查,查找可能的故障点,确定维修方向。
3.材料准备:准备好维修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确保能够顺利完成维修工作。
4.标准操作:在维修过程中,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二、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 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原因:电机轴承损坏、电机绕组短路等。
处理方法:检查轴承和绕组,进行更换或修复。
2. 电机发出异常声音可能原因:电机轴承磨损、转子失衡等。
处理方法:更换磨损的轴承或平衡转子。
3. 电机发热过高可能原因:电机内部绕组短路、通风不良等。
处理方法:修复绕组短路、清洁电机通风系统。
三、直流电机维修的步骤1. 拆解电机1.1 拆除电机外壳1.2 拆除电机转子1.3 拆出绕组2. 检查故障点2.1 检查绕组是否烧毁2.2 检查轴承是否损坏2.3 检查电机转子是否失衡3. 维修处理3.1 更换烧毁的绕组3.2 更换损坏的轴承3.3 平衡电机转子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电机维修时,应注意避免灰尘和异物进入电机内部。
2.拆装电机零部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3.完成维修后,应进行维修前的相关测试,确保电机正常工作。
以上是关于直流电机维修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直流电机维修的过程。
如果遇到复杂故障或不清楚的情况,建议寻求专业维修人员的帮助,以确保维修效果和安全性。
电动机检修标准
![电动机检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d7fd1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5.png)
电动机检测、修理标准
1、电动机大修期限:每年一次。
2、电动机小修期限:每年二至三次,环境较差的场所次数可适当
增加。
(必须每年保证两次)
3、电动机小修的主要项目:
(1)消除电动机内外部灰尘和油垢。
(2)检查各转运部分,轴承磨损情况,测量其间隙大小(最大与
最小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10%),轴承在无杂音和过音和过热现象。
(3)滑环表面有无烧毛、黑斑、粗糙或擦伤痕迹。
电刷表面是否
光滑,压力是否适当,各电刷压力之差不应超过±10%。
(4)换润滑油,加油量为80~85%。
(5)紧固各部螺丝。
(6)摇测绝缘电阻。
(7)检查电动机和启动设备的外壳接地装置有无损坏,是否牢固。
(8)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
(9)测量电动机线圈的直流电阻,与以前测量结果或制造厂的数
值不应大于2%,各相绕组电阻之差不大于2%。
测量数值应按下列公式
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以便进行比较。
R2=R1(235+)/(235+t1)
R1-温度为时t1测出的直流电阻。
(15℃)R2-换算为温度t2时的直流电阻。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c724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5.png)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引言:电动机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机设备。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维护不当,电动机可能会出现故障和损坏。
因此,制定一套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对于保障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动机故障分析在进行电动机维修之前,首先需要对故障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故障原因。
常见的电动机故障包括:绕组断相、绝缘老化、轴承磨损、转子断裂等。
对于不同的故障,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
二、电动机拆卸与组装在电动机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拆卸和组装。
拆卸电动机时,需要小心操作,防止损坏关键部件。
组装电动机时,应按照技术标准规定的步骤进行,确保各个零部件正确安装,紧固件正确拧紧。
三、绕组绝缘测试电动机绕组是电动机工作的关键部件之一。
在维修电动机时,需要进行绕组绝缘测试,以确定绕组的绝缘性能。
测试方法可选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或绝缘电阻表进行测量。
合格的绕组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四、轴承检测与更换因为电动机的转子部件旋转时会产生摩擦,所以轴承是易损件之一。
在维修电动机时,需要对轴承进行检测,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轴承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噪音测试、振动测试等。
如果轴承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
五、电动机试运行与调试在完成电动机维修后,需要进行试运行与调试。
试运行时,应检查电动机运行情况、电机是否发热、噪音是否异常等。
调试时,需要调整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电动机的运行稳定。
六、电动机维修记录与报告在进行电动机维修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维修情况和维修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完成维修后,应撰写电动机维修报告,包括维修内容、故障原因、维修方法等。
维修记录和报告有助于总结经验,对于未来的类似故障解决有指导意义。
七、电动机定期维护为了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应进行定期维护。
包括定期清洁电机外表和通风口、定期检查电机运行情况、定期更换润滑油等。
定期维护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e7b2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3.png)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电机修理是维护电机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而电机修理后的检测和试验是确保修理效果和电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
在电机修理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试验,以保证电机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以下是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的标准和要求:1. 绝缘电阻测试:修理后的电机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以检测电机的绝缘性能。
测试时应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测试,确保电机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2. 绝缘电压测试:绝缘电压测试是检测电机的绝缘强度的重要方法。
测试时应根据标准要求,对电机施加一定的电压,检测电机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 负载试验:负载试验是检测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重要方法。
修理后的电机应进行负载试验,以验证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运行试验:运行试验是检测电机运行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
修理后的电机应进行运行试验,检测电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 温升试验: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温升,修理后的电机应进行温升试验,检测电机的温升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
6. 震动试验: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修理后的电机应进行震动试验,检测电机的震动水平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过大的震动而损坏。
7. 噪音试验: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修理后的电机应进行噪音试验,检测电机的噪音水平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噪音过大而影响使用。
综上所述,电机修理后的检测和试验是确保电机质量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电机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电机修理机构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和试验,确保电机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为电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供保障。
电动机检修标准
![电动机检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31fa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5.png)
电动机检修标准1. 引言电动机是现代机械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力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电动机的可靠性和维护周期与所运行的负载特性、工作环境、操作和维护水平有密切关系。
因此,电动机检修是电机维修保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电机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电动机的检修工作,本文将对电动机检修的标准进行说明和解析,包括检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同时以此为指导,提高电动机的可靠性和工作效能。
2. 检查前准备2.1 检查记录在检修电动机之前,应准确记录电机的基本信息、运行状况、故障和维修历史等,高质量的检查记录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电动机的正常状况。
2.2 工具和设备进行电动机检修时,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包括电动机检测仪、手动工具、测量仪器、杠杆、托架等,同时还需要准备电缆、电缆扣和漆等材料。
2.3 安全事项检修电动机时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发生人员伤害或电击以及其他意外事故。
同时,应穿着适合的劳保和安全工具,如手套、安全鞋、眼部防护和防尘面罩等。
3. 检查步骤3.1 拆卸电动机在电动机检修之前,需要先对电动机进行拆卸。
拆卸电动机时,需要注意:1.从电动机上方或侧面开始进行。
2.用标准的工具或设备拆除电动机和附件件,不要使用凿子或气锤等工具。
3.在拆卸电动机的过程中,要注意电机轴的方向并记录它们的相对方向。
3.2 电动机清洗将电动机拆下后,可进行清洗。
清洗有助于更好地发现设备的问题,并拥有更好的检测速度和精度。
但要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使用强酸碱溶液进行清洗,以防损坏电动机绝缘体和其它零部件。
2.选择清洗场所,注意保持场所清洁和干燥,以防污染和损坏零件。
3.全部零件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处理,以防残留杂质影响检测效果。
3.3 电动机检查在电动机拆卸下来并清洗干净后就可以进行电动机的检查。
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清洗、测量和记录磁极铁和线圈线圈阻值。
2.检查各部位的轴承、联轴器、传动轮等是否有松动、损坏和变形等情况。
电动机检修技术规范标准
![电动机检修技术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91ba87be23482fb5da4c23.png)
电动机检修技术规范标准(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电动机检修技术规范目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电动机的检修周期3.1 电动机的大修周期3.2 电动机的小修周期4 电动机的检修项目4.1 大修项目4.2 小修项目5 电动机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5.1 大修前的准备工作5.2 电动机的解体5.3 定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4 转子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5 轴承的检修及质量标准6 电动机的组装、试运及验收6.1 电动机的组装6.2 电动机的试验6.3 电动机的试运及验收7 电动机线圈重绕工艺7.1 线圈重绕准备7.2 制作绕线模和线圈7.3 下线与整形7.4 试验检查7.5 浸漆与烘干8 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捧除前言本标准规定了神化阳光发电公司电动机的小修、大修、特殊项目检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下列人员应熟悉或掌握本规程全部或部分内容:1.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2.检修分厂电气副主任、电气专责。
3.检修分厂电气检修班长及电气检修人员。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我厂电动机的标准大、小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适用于我厂各电动机的检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D2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3 电动机的检修周期3.1 电动机的大修周期3.1.1 机组所属的主要高低压电动机(含直流电动机)随该机组同时大修备用时间长的电动机、机组所属闸门电动机,可适当延长大修周期3.1.2 其它公用系统电动机,每三年大修一次3.1.3 临时性大修由电机运行情况决定。
3.1.4 新安装电动机投运一年后大修一次。
3.1.5 防护等级为开启式的电动机每两年大修一次。
电动机检修验收标准
![电动机检修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4e1c3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f.png)
电动机检修验收标准1交流电动机1.1定子与转子1.1.1铁芯a、绕组、铁芯应清扫干净,通风道不堵塞。
b、铁芯的硅钢片间、铁芯与轴或壳间、铁芯与线圈支架间均不得松动。
硅钢片间压力一般为0.7~1Mpa,铁芯两端部的齿片应紧贴,其两端外涨量不得大于表5-4-1的数值。
c、检修中重新压装的定、转子铁芯,其结构应符合原出厂的技术要求。
d、铁芯硅钢片的铁损和磁通密度,应符合原设计的要求。
1.1.2绕组a小于表5-4-2的规定。
b、绕组的绝缘等级绕组的绝缘等级应不低于原设计的等级标准。
c、绕组的外形尺寸绕组的端部径向不得高于铁芯表面,轴向亦必须保证绕组与机壳间允许的最小间隙。
de、绕组的接线正确、牢固、整齐,接头必须采用焊接。
f、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必须使用与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软导线,其断面符合出厂要求,当无出厂数据时,可参照表5-4-3选用。
过渡接头,绕组接线柱的首尾端和相序应作出标志。
g、铸铝鼠笼无断条、裂缝和缩孔、气孔,铁芯片间无明显渗铝,端环无内外径向偏摆。
浇注铝的纯度不低于99.5%h、鼠笼条与端环的焊接牢固,无气孔、熔渣等导物。
更换的笼条,其材质应符合原设计的要求。
i、转子风叶固定牢固其几何形状安设位置及数量应满足原设计的要求。
1.1.3钢绑线a、钢绑线应无擦伤、位移、松动,应同向缠绕,不得有重迭、脱空,并不得高出铁芯表面。
钢绑线中间不得有接头;相邻两钢丝的高低差,不得大于钢丝直径的三分之一。
b、垫钢绑线的绝缘纸,每边要宽出钢丝10—15mm,绑线下面的扣片应采用马口铁。
扣片的距离应符合原设计的要求。
c、绑线除了机械强度满足原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抗磁性的要求。
1.2集电环与电刷1.2.1集电环a、集电环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μm。
加工后,其表面距穿透螺孔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5mm。
b、集电环装配牢固,径向摆动量应不起过0.1mm。
c、集电环及刷架用500V摇表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5MΩ。
1.2.2电刷a、刷架(握)的支撑机构必须牢固,短路装置动作灵活,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80%。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1efdc2f7ec4afe05a1df6c.png)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节选)一、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各类交流电机的维护和检修,但不适用于微特电机、控制电机及电厂的发电机。
二、引用标准GB755-2000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997-81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GB1029-80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32-85 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068-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GB11347-89 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现场测量与评定GB9409-87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条件四、标准1、绝缘电阻:测定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受污染或其它绝缘缺陷等情况,测量仪表的选用如下:修理后未经干燥之电机以及运转中的电机其最低绝缘电阻值规定如下:测量电机冷态绝缘电阻,保证大于1MΩ/kV,500V以下的绕组,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
2、温升:3、滑环偏差允许值及磨损限度3.1滑环偏差的允许值注:滑环磨损的原因主要是:①过电流②振动引起接触不良③电刷材质不适当④接触压力过小或过大⑤正负极性差异4、电刷与刷握:4.2电刷磨损限度:①刷辫固定件以下≥5mm;②对分层电刷或厚度在8mm以下的电刷为刷辫固定件以下10mm;③电刷产品的寿命线4.3刷握与滑环表面的间隙h(mm):2 ≤ h ≤ 44.4电刷的压力:其中:A——不可逆运行的电机B——可逆运行的电机5、推荐项目一般交流电机(特殊用途、微特电机除外)日常点检及维护检修项目如下:1、点检项目交流电机日常点检项目及内容如下。
①运行参数、电机外观检查(无破损,无严重积灰,网罩无破损、通风口无异物等)及记录;②电机各部件是否有异常振动、噪音,电机绕组及轴承等部件温度是否正常的检查;③同步电机或绕线式异步电机滑环装置检查;④电机辅助设施(配线、润滑、通风、冷却系统等)的检查。
2、维护检修项目:交流电机检修工事项目一般分为周期项目及非周期项目,项目分类如下:(一)周期项目①电机振动、磨损检测(仅对纳入公司受控点的电机)振动检测周期:1周,振动值≤2.8mm/s磨损检测周期:3个月②常规保养主要包括电机、滑环装置清灰,刷握和碳刷检查及更换,螺栓紧固检查,绝缘电阻检查等鼠笼式异步电机:一般为12个月绕线式异步电机及带滑环的同步电机:一般为3个月③轴承现场补油轴承补油周期:一般为6个月(参照轴承铭牌参数及具体情况进行补油,一般建议运行中补油)轴承稀油更换周期:一般为1年,或根据油样检测报告进行更换。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e0740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9.png)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各类交流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
交流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项目1、绝缘电阻;2、直流电阻测定;3、定心;4、定转子;5、温升;6、电刷及刷握;7、滑环偏差允许值及磨损限度;8、耐压试验;9、轴承;10、振动一、绝缘电阻(1)1000伏以下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0.5兆欧。
(2)1000伏及以上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
二、直流电阻的测定三、定心(1)刚性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2)齿轮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3)弹性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四、定转子气隙对不同类型的交流电机定转子气隙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同平均值之比,不应超过下列数值:五、电刷及刷握表1其中:A级-不可逆运行的交流电机;B级-可逆运行的交流电机;C级-双层电刷,每层厚度>4mm。
表2备注:I.表1适用于石墨电刷II.表2适用于含金属的电刷(2)电刷的磨损限度I.刷辫固定件以下5mm;II.对分层电刷或厚度在8mm以下的电刷,为刷辫固定件以下10mmIII.电刷产品的寿命线。
(3)刷握与滑环表面的间隙h(mm)(4)电刷的压力六、滑环偏差允许值及磨损限度(1)滑环偏差的允许值滑环偏差是指滑环滑动面的偏差,由千分表测定(2)滑环的磨损限度滑环磨损的原因:I.过电流;II.振动引起接触不良;III.碳刷材质不适当;IV.接触压力过小或过大七、耐压试交流电机在绕组更换,绕组修理和维修时的耐压试验标准如下:(根据试验条件进行一种试验)备注:(1)表中电压U指定子额定电压,对同步电机励磁绕组指励磁电压,感应电机绕线式定子绕组指最大感应电压。
(2)耐压试验前,电机绕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八、轴承(1)轴承的允许温度限度:滑动轴承(油环)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循环油)80℃95℃65℃(入口油温35-45℃)(2)电机用滚珠轴承间隙见下表:(3)电机用滚柱轴承间隙(4)滑动轴承的磨损限度(5)滑动轴承轴瓦和轴径(D)的顶隙值为1/1000D~1.5/1000D九、振动参照振幅-转速曲线,对电机运行的振动状况作出评价十、同步电机旋转整流器(1)绝缘电阻测定(2)SR、SCR的漏电流测定注:额定电压是指SR、SCR的元件额定电压(3)励磁用整流器温升限值(单位:K)(4)对励磁装置的运行要求:(a)连续过电流能力;在下述表中要求的转速、电压和频率变化范围内运行正常。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26a921453610661ed9f411.png)
电机维修技术标准(节选)一、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各类交流电机的维护和检修,但不适用于微特电机、控制电机及电厂的发电机。
二、引用标准GB755-2000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997-81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GB1029-80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32-85 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GB10068-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GB11347-89 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现场测量与评定GB9409-87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条件1、绝缘电阻:测定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受污染或其它绝缘缺陷等情况,测量仪表的选用如下:下:测量电机冷态绝缘电阻,保证大于1MΩ/kV,500V以下的绕组,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
2、温升:3.1滑环偏差的允许值①过电流②振动引起接触不良③电刷材质不适当④接触压力过小或过大⑤正负极性差异4、电刷与刷握:①刷辫固定件以下≥5mm;②对分层电刷或厚度在8mm以下的电刷为刷辫固定件以下10mm;③电刷产品的寿命线4.3刷握与滑环表面的间隙h(mm):2 ≤h ≤44.4电刷的压力:B——可逆运行的电机5、推荐项目一般交流电机(特殊用途、微特电机除外)日常点检及维护检修项目如下:1、点检项目交流电机日常点检项目及内容如下。
①运行参数、电机外观检查(无破损,无严重积灰,网罩无破损、通风口无异物等)及记录;②电机各部件是否有异常振动、噪音,电机绕组及轴承等部件温度是否正常的检查;③同步电机或绕线式异步电机滑环装置检查;④电机辅助设施(配线、润滑、通风、冷却系统等)的检查。
2、维护检修项目:交流电机检修工事项目一般分为周期项目及非周期项目,项目分类如下:(一)周期项目①电机振动、磨损检测(仅对纳入公司受控点的电机)振动检测周期:1周,振动值≤2.8mm/s磨损检测周期:3个月②常规保养主要包括电机、滑环装置清灰,刷握和碳刷检查及更换,螺栓紧固检查,绝缘电阻检查等鼠笼式异步电机:一般为12个月绕线式异步电机及带滑环的同步电机:一般为3个月③轴承现场补油轴承补油周期:一般为6个月(参照轴承铭牌参数及具体情况进行补油,一般建议运行中补油)轴承稀油更换周期:一般为1年,或根据油样检测报告进行更换。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c00d0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c.png)
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标准电机修理后的检测和试验是确保电机性能恢复到最佳状态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份电机修理后检测和试验的标准流程:1.外观检查:修理后的电机应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机械部件的紧固情况、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轴承座和轴承的磨损情况等。
检查应确保所有部件都符合原始规格,并且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2.绝缘电阻测试:电机修理后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以验证电机绕组的绝缘性能。
测试过程中,应将电机置于干燥环境中,并确保电源已断开。
使用适当的兆欧表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并记录测试结果。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耐压试验:电机修理后应进行耐压试验,以验证电机绕组的电气强度。
试验应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并将电机与所有电源和其他设备断开。
使用适当的电压源对绕组进行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观察绕组是否有电弧、放电或绝缘材料损坏等现象。
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处理。
4.空载试验:电机修理后应进行空载试验,以验证电机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将电机连接到适当的电源上,并在无负载的情况下运行电机。
观察电机的旋转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振动。
同时监测电机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电机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处理。
5.负载试验:电机修理后应进行负载试验,以验证电机的负载性能和效率。
将电机连接到适当的负载装置上,并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运行电机。
监测电机的电流、电压、转速和功率等参数,并计算出电机的效率和其他性能指标。
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处理。
6.温升试验:电机修理后应进行温升试验,以验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性能。
将电机连接到适当的电源上,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运行电机。
监测电机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记录各个部位的温度值。
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处理。
7.可靠性试验:在完成上述所有试验后,应进行可靠性试验,以验证电机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将电机置于模拟实际运行的环境中,并按照实际运行条件进行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修理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交流电动机小修质量要求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解前运转、检查、记录电动机震动、异响、运行电流等;检查风帽、风叶、接线盒、端盖、电机底角、联轴节(皮带轮)、散热片、连接法兰等有无损坏。
不良修理或更换。
2、拆线时,线端做好清晰、长久标记,避免恢复接线时接错。
电源端各线分别做好绝缘处理。
3、拆装底角螺栓时、注意底角垫片做好标记、各角垫片不得混放、遗失。
更换螺栓时选用同规格、材质、强度的螺栓。
定位销不得遗失、损坏、电机固定后回装到位。
4、拆、装前后检查、记录绕组绝缘(含线绕转子、制动器线圈),转子轴伸端径向跳动量及轴头、键槽、键有无异常情况,必要时修复。
5、分解测量轴承室、轴承台、轴承、联轴器、轴等各装配尺寸。
尺寸超标刷镀、镶套或换新。
6、检查电机引出线,将破损处包扎处理。
检查接线柱有无损坏。
检查绕组有无烧焦、过热现象。
定、转子有无扫膛现象。
7、绕线型转子检查滑环、连接片等接触情况,要保证良好接触。
鼠笼型转子外观检查有无明显断条现象。
8、带制动器电机,检查摩擦板、摩擦片有无变形、龟裂、磨痕、铆接或粘接部分有无松动,弹簧弹性,齿轮有无磨损、刹车间隙、刹车手动打开情况,。
7、清洗电机内部、及各零部件、烘干、绕组喷耐弧磁漆。
8、检查轴承,必要时换新。
轴承适量添加甘油,有轴向窜量要求的电机安装轴承弹性垫圈,轴伸端密封圈不良的更换密封圈。
9、个别螺栓孔绞丝、更换部分固紧螺栓、螺帽,各紧固件无松动,电机外壳涂漆一度(不除去原有油漆)。
10、车间组装(有密封要求的做密封处理)后,转子要转动灵活、无卡点。
空载运行无异响及震动,记录空载电流。
确认制动器吸合、维持情况。
11、电机回装,按要求校中轴线(弹性连接检查弹性胶块),恢复电机接线(要压接线鼻)、接地线、定位销、护罩、保证接线盒密封。
12、实船运行试验,检查震动、异响等,记录温升、运行电流。
(车间组装到实船运行时间间隔较长或高湿度情况下,运行前测量绝缘情况。
13、带制动器电机调整刹车间隙,进行吊重试验。
二、交流电动机中修、大修质量要求
1、本文中修指电机在未更换绕圈条件下,清洗、烘干、浸绝缘漆一度。
大修指更换部分或全部绕组后,烘干、浸绝缘漆。
2、中修及大修电动机除满足小修质量要求外,对铁质件要除锈,涂防锈漆一遍。
电机外壳除锈,涂防锈漆两遍。
3、中修电机对绕组浸相应等级绝缘漆一度,按预烘、浸漆、烘干工艺要求操作。
线
绕转子浸漆后装配所有旋转部件后做相应等级动平衡试验。
4、大修电机对绕组浸相应等级绝缘漆两度,按预烘、浸漆、烘干工艺要求操作两遍。
5、大修电机去除旧绕组时应采用烘干法加热,禁止采用火烧法。
6、定子铁心、止口、螺纹孔、轴端、线鼻、接线柱、滑环、连接片等影响装配及导电性能的部分去除绝缘漆残留。
三、风机修理质量要求
1、风机拆运车间前先运转检查,确认震动情况。
2、拆装时注意不得蛮力造成风叶轮变形,特别是离心式风机。
一旦造成风叶轮轴向变形,震动将很难消除,且易造成电机过载。
3、风叶轮回装后必须检查静平衡及叶片与风筒之间的间隙,保证居中固定。
关于是否进行动平衡试验需根据分解前的风机震动情况判断(船东有动平衡要求的情况除外)。
4、风机电机修理质量要求按交流电动机相关修理质量要求执行。
5、检查风筒、法兰、通风帽、护网是否损坏、裂纹等,活络手柄确认风雨密盖能否可靠关闭。
6、轴流风机回装到风筒时注意进出风方向,不得装反,将引起风燥、电机过载。
四、直流电机修理质量要求
1、直流电机修理质量要求按交流电动机相关质量要求执行。
2、分解时标记好刷架位置,回装时按标记回装。
3、采用分流法检查匝间情况。
4、检查刷握弹簧压力,检查碳刷与刷握间隙是否匹配。
更换碳刷时选用与原有碳刷相同性能的碳刷。
5、更换碳刷时要进行研磨,使碳刷与换向器接触面积满足要求。
运行前吹除换向器及刷握上的碳粉。
为防止刷辫刮碰到升高片,刷辫应固定整理。
6、检查换向器跳动量及磨损出的沟槽,超标时光车处理。
光车量不能过大。
7、刷握到换向器的距离要保证在3~5mm,云母槽下刻1mm~左右。
8、拆装磁极和换向极,连线必须正确。
9、直流电机在空载到额定负载之间的任何负载情况下,要保证火花等级不超标。
可
通过调整刷架位置减小或消除火花。
五、交流发电机小修
1、交流发电机小修参照交流电动机小修标准执行。
2、烘干前拆除AVR等集成电路板、硅整流管、压敏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烘干后恢复安装。
3、测量绝缘时拆除AVR等集成电路板等不耐压器件。
4、有刷发电机整流环不平光车,检查刷握弹簧压力,检查碳刷与刷握间隙是否匹配。
更换碳刷时选用与原有碳刷相同性能的碳刷。
5、无刷发电机要检测二极管或硅整流管的导通性,判断器件的好坏。
6、发电机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测量定转子气隙,原则上气隙之差不能超过平均气隙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