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计算题:1、假设GDP 是600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元,消费是3800元,外贸赤字是100元。
计算储蓄、投资及政府购买支出。
2、考虑如下生产函数:Y=K 0.5(AN )0.5,其中人口与劳动数量均以n=0.07的速度增长。
资本存量的折旧率是d=0.03,A 标准化为1。
(1)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是多少?(2)生产函数的形式是什么?(3)s=0.02,测定k 和y 的稳态值。
(4)稳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是多少?总产出增长率是多少?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以2%的比率增长(g=0.02),结果会怎样?3、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到600,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4、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C Y =+90050I i =-500,1S M P P ==0.250D M Y i=-1000.8(C Y T =+-90050I i=-500,1S M P P ==0.250D MY i =-100,100G T ==当政府支出增加到200时,挤出效应是多少?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如果要完全消除挤出效应,货币供给要增加多少?二、简答题:1、如果一个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
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2、考虑一个形式为Y=AF(K,N,Z)的生产函数,其中Z是对用于生产中自然资源的度量。
假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边际报酬递减。
(1)如果资本与劳动均出现增长,而Z固定不变,人均产出有何变化?(2)增加技术进步(A的增长)后,人均产出有何变化?(3)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害怕自然资源耗尽会限制增长,请用(1)、(2)的答案解释这种看法。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及内生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内生增长模型有何不同?4、新古典增长模型预言的绝对趋同与条件趋同之间有何差异?现实中发生的似乎是哪一种?5、内生增长理论能解释增长率的国家差异吗?如果能,如何解释?如果不能,它有助于解释什么?6、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有何不同?7、如果政府要降低所得税,这在短期中将如何影响产出与价格水平?在长期呢?请说明在两种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8、假定政府把支出从G增至G0,同时在初始产出水平,以使预算保持平衡的方式增税。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吐血推荐)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学霸带你秒杀期末”系列第二季第2期前言:这本教材的翻译有点渣,我已经尽可能的把我不能理解的改成我能理解的了,不过复习起来还是有难度,要仔细揣摩,大家加油。
一、名词解释1. 总需求(AD)曲线: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产量水平。
2. 总供给(AS)曲线: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厂商所愿意提供的产量。
3. 消费价格指数(CPI):典型的城市消费者购买既定一篮子代表性商品时的费用的变化。
4.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增加的百分比。
5. 产出缺口: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实际产出减去潜在产出)。
6. 菲利普斯曲线:民众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变动百分比的数量关系。
7. 潜在产出: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8. 生产价格指数(PPI):建立在生产中使用的商品的市场篮子基础上的价格指数。
9. 实际GDP:以某个基期价格或不变美元估计的国内生产总值。
10. G DP 紧缩(平减指数):名义GDP除以实际GDP所得到的价格水平的衡量。
11. 资本存量的黄金法则:在资本边际产出的增加恰好足以满足所需投资的增长时,稳态消费达到最大化,即MPK(k** )=n+d。
12. 劳动的边际产出(MPL):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品的增量。
13. 趋同:一个经济体追上另一个经济体的过程,可分为条件趋同和绝对趋同。
14. 索洛剩余: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率,即不能由要素投入的变化加以解释的生产率的变化。
15. 稳态均衡:将偏离的变量拉近到它本身的均衡。
16. 资本的边际产出(MPK):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资本所获得的产品的增量。
17. 全要素生产率:所有非源于要素投入变化的生产率, 即技术进步。
18. 绝对趋同:具有相同的储蓄率、相同的人口增长率并能得到相同技术的各个经济会达到同样的稳态收入水平。
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根据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因政府支出增加而被挤出的是( )。
A 政府投资支出B 私人投资C 税收D 居民储蓄【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大纲要求] 掌握[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的掌握。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的增大会在一定程度上从总需求中挤出企业和私人的投资,从而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2题因工种转换困难所导致的劳动者失业是( )。
A 非摩擦性失业B 摩擦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自愿失业【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大纲要求] 掌握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失业的分类”的掌握。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失业一般分为三类:①摩擦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导致的失业;②自愿失业。
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③非自愿失业。
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除此之外,西方学者还有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说法。
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3题国际储备属于国际收支项目中的( )。
A 经常项目B 资本项目C 贸易项目D 平衡项目【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大纲要求] 掌握[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国际收支项目的分类”的掌握。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

、概念辨析1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4.消费者价格指数与 GDP 消胀指数5.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6.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7.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8.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9 •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10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 1 .法定贬值与真实贬值1 2 .凯恩斯消费理论与 LC-PIH 消费理论、简述题(图解题)1 、恒等式“储蓄等于投资” (如果是四部门经济则为“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投资” )在传统意义上很好理解,比如你把钱存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投资。
那么假设人把钱放枕头底下,该恒等式还成立吗?2. 如果甲乙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对 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3.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4.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5.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6.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7.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8.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Y C I G NX ;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 Y AD 时, Y CI G NX 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9 .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 AD 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10 .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11 •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 2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3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 模型进行分析。
(完整word版)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一、概念辨析1.真实GDP 与潜在GDP2.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4.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5.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6.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7.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8.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9.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0.法定贬值与真实贬值二、简述题(图解题)1.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2.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4.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5、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6.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Y++GICY=时,NX++=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GICY+7、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8、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
9.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0、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1、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
12、考虑两种紧缩方案,一种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所得税率。
运用IS—LM模型分析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与投资的影响。
13、利用IS—LM模型分析价格沿AD曲线变动,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14、利用IS—LM模型分析在固定汇率、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为何无法采用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计算题1、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第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复习进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2017)一、概念辨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3.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消胀指数4.实际总支出与计划总支出5.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6.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7.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8.汇率上升与货币升值9.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10.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2.贸易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二、简述题(图解题)1.恒等式“储蓄等于投资”(如果是四部门经济则为“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投资”)在传统意义上很好理解,比如你把钱存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投资。
那么假设人把钱放枕头底下,该恒等式还成立吗?2.如果甲乙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3.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4.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5.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6.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哪些动机决定?7.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8.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Y+ICGY=时,NXY+=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GIC10.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11.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12.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3.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4.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
中级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考试试题答案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中级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考试试题答案(经济试验班021、022)Ⅰ.Choose the best answers (2'×10)1.B2.A3.C4.B5.C6.A7.B8.C9.C 10.DⅡ.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20 points)1.Endogenous variables: 经济模型中要解释的变量。
Exogenous variables:模型给出作为既定的变量。
2. Menu costs:企业因通货膨胀改变价格的成本。
shoe-leather costs:为减少持有货币的损失而发生的成本。
3. GDP deflator :名义GDP/实际GDP,是相对于基年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那一年的商品和劳务价格。
CPI:即消费价格指数,是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4. Adaptive expectation :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或数据来预测未来。
rational expectation:人们尽可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地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地信息预测未来。
5. Real exchange rate :两国物品的相对价格。
nominal exchange rate:两国通货的相对价格。
Ⅲ.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y drawing or calculating. (10’ ×4) 1.We want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a tax cut when the LM* curve depends on disposable income instead of income: M/P = L[r, Y –T].A tax cut now shifts both the IS* and the LM* curves. Figure 12–22 shows the case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The IS*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 from IS to IS . The LM*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however, from LM to LM .We know that real balances M/P are fixed in the short run, while the interest rate is fixed at the level of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 Disposable income is the only variable that can adjust to bring the money market into equilibrium: hence, the LM* equation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disposable income. If taxes T fall, then income Y must also fall to keep disposable income fixed. In Figure 12–22, we move from an original equilibrium at point A to a new equilibrium at point B. Income falls by the amount of the tax cut, and the exchange rate appreciates. If there are fixed exchange rates, theIS* curve still shifts to the right; but the initial shift in the LM* curve no longer matters. That is, the upward pressure on the exchange rate causes the central bank to sell dollars and buy foreign exchange; this increases the money supply and shifts the LM* curve to the right, as shown in Figure 12–23. The new equilibrium, at point B, i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new IS* curve, IS , and the horizontal line at the level of the fixed exchange rat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case and the standard case where money demand depends on income.2. a.将生产函数两边同时除以效率工人,则有:()4.04.06.04.0k L E K L E L E K L E Y y =⎪⎭⎫ ⎝⎛⨯=⨯⨯=⨯=b .s=0.25 δ=5% n=2% g=3%; 带入经济稳定的条件:38.15.275.0)1(*84.15.2*6.45.2*1.025.0)()(3/23/24.03/54.0≈⨯=-=≈==≈==⋅++=⋅y s c k y k kk kg n k f s δc.当g 变为5%时,有: 63.11225*4.31225*12.025.0)()(3/24.03/54.0≈⎪⎭⎫ ⎝⎛==≈⎪⎭⎫ ⎝⎛==⋅++=⋅k y k kk kg n k f s δ 这种变化导致了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量减少,效率工人的人均产量下降;但总产出会增加。
华东理工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完整

华东理⼯⼤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完整第6章经济增长⼀、选择题1.⽣产函数Y=F(K,L)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规模收益不变( A )(zK,zL)=zY。
(zK,zL)=Y。
(K,L)=Y。
(K+1,L+1)—F(K,L)=12.如果⽣产数Y=F(K,L)规模收益不变,那么( D )(zK,zL)=zY。
(K/L,1)=Y/L。
=f(k),其中Y是⼈均产量,k 是⼈均资本。
D.以上全部。
3 以下关于资本的边际产量MPK的陈述,错误的是( C )= f(k+1)-f(k).会随着k的增加⽽减⼩。
C.如果资本很少,则MPK很⼩。
与⽣产函数y=(k)的斜率相等。
4.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 B )A.投资加上折旧。
B.投资减去折旧。
C.投资乘以折旧。
D.投资除以折旧。
5.如果资本平均持续50年,折旧率为( B )%,即每年。
%,即每年。
,即每年即每年2。
6.在⼀个没有⼈⼝增长的稳态⾥( D )A.⼈均资本量保持不变。
B.⼈均投资等于⼈均折旧。
C.⼈均储蓄等于⼈均折旧。
D.以上全部。
7 如果没有⼈⼝增长,⼈均资本的稳态⽔平将会上升,只要( C )A.⼈均投资量下降。
B.折旧率上升。
C.储蓄率上升。
D.以上全部。
8 如果y=k1/2,s=,折旧率δ=20%(即),⼈均资本存量的稳态⽔平等于( A )。
.。
9 在第8题描述的稳态下,⼈均储蓄量和⼈均投资量等于( A )A.0.8。
10 假设⼀个处于稳态的国家实施了提⾼储蓄率的政策。
达到新的稳态后( B )A.⼈均产量将⽐之前增长得更快。
B.⼈均产量将⽐之前⾼。
C.⼈均资本量和之前相同。
D以上全部正确。
11.资本的黄⾦律⽔平k*⾦表⽰的稳态中,下列哪项值最⾼( A )A.⼈均消费⽔平。
B.⼈均产量。
C.⼈均消费的增长率。
D. ⼈均产量的增长率。
12.不考虑⼈⼝增长,在资本的黄⾦律⽔平k*⾦处( B )(k*⾦)=δk*⾦。
=δ。
(k)达到最⼤值。
D 以上全部。
13.如果y=k1/2,δ=5%=,资本的黄⾦律⽔平k*⾦=100,那么与资本的黄⾦律⽔平相关的储蓄率是( D ) A.5%,即。
宏观经济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充分就业的含义是()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2、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C、经济结构的调整;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C、GDP平均指数;D、以上均正确。
4、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债务人;B、债权人;C、在职工人;D、离退休人员。
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增加财政赤字。
6、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A、只存在于长期;B、只存在短期;C、长短期均存在;D、长短期均不存在。
7、认为长短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凯恩斯主义流派;B、货币主义学派;C、供给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
8、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债弥补财政赤字,导致高能货币()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9、财政部向公众借债弥补财政赤字,高能货币()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10、中央银行收购公众持有的债券,导致债券价格()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1、由工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2、由原材料价格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3、政府支出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结构性;D、其他。
14、通货膨胀使实物财产所有者利益()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5、通货膨胀使货币财产所有者利益()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16、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者利益()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东方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一、概念辨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4.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消胀指数5.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6.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7.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8.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9.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10.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1.法定贬值与真实贬值12.凯恩斯消费理论与LC-PIH消费理论二、简述题(图解题)1.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2.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4.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5.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6.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Y+GICY=时,NX++=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GICY+7.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8.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9.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0.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1.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
12.考虑两种紧缩方案,一种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所得税率。
运用IS—LM 模型分析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与投资的影响。
13.利用IS—LM模型分析价格沿AD曲线变动,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14.利用IS—LM模型分析在固定汇率、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为何无法采用独立的货币政策?15.简述古典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的货币中性论点及其不同之处。
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练习题

1、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核心内容:(假设条件、主要核心内容、主要结论)答:古典的模型中,假设条件如下:(1)所有的经济当事人都是理性的,其参与经济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且没有货币幻觉.(2)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因此经济当事人在一组给定的具有完全灵活性的价格下买或卖的数量。
(3)所有经济当事人在进行交易前,都拥有有关市场条件和价格的完全信息。
(4)交易只有在所有市场都建立市场出清价格时才能达成.(5)当事人有稳定的预期.由于存在这些假设,从而保证了古典模型中的市场总是出清的。
2、 请阐述与分析萨伊定律存在的三个前提条件,为什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对这三个前提条件没有产生疑义?答:萨伊认为,劳动者只有使自己就业才能获得收入,而收入是用以购买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换句话说,因为生产行为同时创造收入和购买能力,于是就不会引起总需求的不足。
因此,萨伊观点的精髓就是一句话:“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的三个前提条件:一、投资恒等于储蓄.即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人们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总是要花掉的,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而不会把货币作为资产的一种形式贮存在身边.即认为货币只有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作用,而不具有价值贮藏的功能,资本的利率是有资本的供给(储蓄)和资本的需求(投资)共同决定的.在图a 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典模型总利率的决定。
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储蓄与投资流量。
在b 中,纵轴代表真实产出,横轴表示商品的总需求(C+I )。
图中表示要购买e Y 的产出就需要0E 数量的总支出.既然在 45线上的所有点都代表需求等于产出,那么B 点和C 点表明产出可以创造出等量需求,但不能保证与充分就业水平相一致。
而A 点则表明这种相等的产出与需求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水平,这是总支出与总产出相等.可见图中e Y 代表劳动市场均衡且达到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
在a 中,储蓄函数从0S 平移到1S ,最初的可贷资金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从0r 下降到1r ,这会鼓励投资支出从0I 增加到1I ,由于00I E -等于消费支出,很显然投资支出的增加为01I I -,恰好抵消了消费支出C ∆-的减少.虽然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总支出仍然维持在0E 水平上。
宏观经济学重点试题库及答案

.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X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2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与之联系的是国民的概念。
〔2分〕2.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利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分为民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当年价格计算,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以前某一年份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且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3.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4.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一般说来,坐公交车比拟费时间,坐出租车比拟省时。
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相对价格变得极为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极大地加快。
〔2分〕人们手中的货币就好似烫手的山芋必须越快越好地把它使用出去,否那么很快会贬值。
人们坐公交车所省的钱,也许远远比因坐公共汽车所消耗的时间里所发生的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要少得多,而坐出租车虽然多费钱,但可以少受自己所拥有的货币贬值的损失。
〔2分〕这样,从时机本钱的角度考虑,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费时坐公交车。
5.松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两种不同组合产生的政策效果有什么不同?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缺乏时,财政、货币选择双松政策。
财政增支减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给量,两者配合对经济产生扩X效应。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习题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一个农民种植1蒲式耳小麦,并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磨坊主。
磨坊主把小麦磨成面粉,然后以3美元的价格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面粉制造面包,并以6美元的价格卖给一个工程师,工程师吃了面包。
每个人的增加值是多少?GDP是多少?【答案】每个人的增值等于成品的价值减去每个人支付的原材料的成本。
因此农民的增值是$1($1-0=$1);面粉厂的增值为$2(他以$3的价格卖给面包店,而以$1的价格购买面粉);面包店的增值为$3(他以$6的价格卖出面包,以$3的价格买入面粉)。
GDP是总的价值增量,即$1+$2+$3=$6。
注意:GDP与最终产品(面包)价值相等。
4、把下列交易归入四个支出部分之一: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A、波音公司向空军出售一架飞机(政府购买)B、波音公司向美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投资)C、波音公司向法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净出口)D、波音飞机向阿密拉埃尔哈特出售了一架飞机(消费)E、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下半年出售的飞机(投资)8、考虑下列每一事件会如何影响实际GDP。
你认为实际GDP的变动反映了经济福利相似的变动吗?A、佛罗里达的飓风迫使迪斯尼乐园停业一个月;B、新的、更容易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开发增加了农民的收成;C、工会和经理之间对抗的加剧引发了一场罢工;D、全国企业经历着需求减少,这时企业解雇工人;E、议会通过新环境法,该法禁止企业使用排出大量污染物的生产方法;F、更多的高中生辍学从实践草坪的工作;G、全国的父亲减少工作周数,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孩子在一起。
【答案】A、实际GDP下降,由于迪斯尼关闭时并不再提供任何服务。
工人收入与股东收益的减少(国民帐户的收入方面)以及人们在迪斯尼消费的下降(国民帐户的支出方面)致使国民收入下降;B、实际GDP上升,因为农场生产的小麦增加了。
由于人们可以消费更多的小麦(如果人们不想消费更多的小麦,农民和农场主就要改行了),致使国民收入增加;C、实际GDP下降,因为劳动的工人减少了,公司产量下降。
亚伯《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政府支出及其融资【圣才出品】

第15章 政府支出及其融资一、复习题1.政府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有哪些?在美国,与州及地方政府支出和收入相比,联邦政府支出和收入在构成上有什么不同?答:(1)政府支出指某一时期内政府的总支出,它主要分为三类: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净利息支付。
政府购买是指对新近生产的产品、服务及资本品的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向个人做出的支付。
净利息支付是指政府支付给政府债券持有者的利息减去政府所得利息之差。
(2)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产品和进口税以及公司税。
(3)联邦政府支出和收入在构成上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多数非国防产品和服务都由州与地方政府支出;②联邦政府用于转移支付的开支远大于非军事产品和服务的开支;③联邦政府拨款援助州和地方政府;④联邦政府是一个大的净利息支付者,州和地方政府是净利息接受者;⑤联邦政府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而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依赖产品和进口税。
2.政府预算总赤字与基本赤字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存在两种赤字的概念?答:(1)政府预算总赤字等于政府开支减去税收收入,它表示政府在一年中必须借入的款额。
可以表述如下:()()G TR INT T=-=++-=++-赤字开支税收收入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净利息税收收入政府预算的基本赤字是指总赤字减去净利息支付。
基本赤字表明在一年中当期项目的成本(以当期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来衡量)超过当期税收收入的数额。
表示如下:()()G TR T=--=+-=+-基本赤字开支净利息税收收入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收入(2)存在两种赤字概念的原因两种赤字被用来回答不同的问题。
标准赤字或总预算赤字回答的是政府现在需要借多少钱才能支付其总开支的问题。
当以名义价值衡量时,任意年份的赤字是指政府在该年必须借入的额外数额。
基本赤字回答的是政府是否有能力为当期项目进行支付。
基本赤字为零意味着政府的税收收入正好足以对当期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以及社会项目进行支付;基本赤字大于零意味着当期政府购买和社会项目的花费超出了当期税收收入所能支付的范围。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求完善)

简答题:第三章1. 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经济生产的产出?【答案】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决定一个经济生产的产出。
生产要素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必备条件:最主要的是劳动力和资本。
生产技术决定一定的生产要素最多能生产多少商品和服务。
任何生产要素的增加或技术的进步都会提高经济生产的产出。
8.解释当政府增加税收时,消费、投资和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案】当政府增加税收时,可支配收入下降,因此消费也下降。
下降的消费数量等于增加的税收乘以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增税对于消费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由于产量由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决定,政府购买没有改变,下降的消费数量必须由增加投资来补偿。
因为投资的增加,实际利率必然下降。
因此,税收的增加导致了消费的下降,投资的增加,实际利率的下降。
第四章2.什么是法定货币供给?什么是商品货币?【答案】法定货币是由政府规定或法令确定的,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例如美元和人民币。
商品货币是基于某种商品有内在价值的货币,例如金子,当将之用于货币时,它就是商品货币。
5.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意味着什么?【答案】如果我们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那么数量方程式就可以作为一种关于什么决定名义GDP的理论,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货币数量方程式为:M V= PY,因此货币数量(M)的变动必定引起名义GDP(PY)的同比例变动,也就是说,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货币量决定了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
6. 谁支付通货膨胀税?【答案】货币持有者支付通货膨胀税。
当价格上升时,人们持有的货币的实际价值下降——由于价格的上升,一定的货币只能买到更少的商品和服务。
第五章1.什么是资本净流出和贸易余额?解释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写为:S−I = NX,这种形式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反映了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S-I,与国际间产品和服务的流动NX之间的关系。
国外净投资是指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即恒等式中S-I部分。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 BA.剔除金融转移;B. 计量GNP时使用增值法;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3. 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C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4.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DA.实际GNP等于名义GNP;B. 实际GNP小于名义GNP;C. 实际GNP和名义GNP是同一回事;D. 实际GNP大于名义GNP;5.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6.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B ;A. 政府购买;B. 税收;C. 净出口;D. 投资;7、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 C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B、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等于收入的增加量;C、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多于投资的增加量;D、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多于收入的增加量;8、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 C ;A、;B、;C、5;D、49、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支出增加,那么GDP将D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B、减少,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C、增加,其增加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D、增加,其增加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GDP C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B、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11、在四部门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购买支出与税收,则GDP D ;A、将下降,且下降量等于税收的增加量B、将下降,但下降量少于税收的增加量;C、将增加,且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D、将增加,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12、假设社会消费函数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200,政府购买支出G=100,政府转移支付TR=,税收T=;1求均衡收入;解y=c+i+g=α+βy-t0-ty+tr+i+gy=α-βt0+βtr+i+g/1-β1-ty=100++200+100/=11252求投资乘数Ki=1/1-β1-t=,政府购买乘数Kg=1/1-β1-t=,税收乘数Kt=-β/1-β1-t=-2,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1-t=213、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B ;A、交易需求量增加B、投机需求量增加C、投机需求量减少D、交易需求量减少;14、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非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B ;A、利率将上升;B、利率将下降;C、利率不变;D、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15、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C ;A、利率将上升;B、利率将下降;C、利率不变;D、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16、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 D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IS曲线:r=α+e-βT+βTr+g/d –1-βy/d即d值大,则IS曲线越平坦17、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A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解IS曲线:r= α+e-βT+βTr+g/d –1-βy/d即e值变大,IS曲线右移18、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LM曲线将 D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解LM曲线:r=-m/h +ky/h h值变大,LM 曲线变得平坦19、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A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20、如果资本边际效率等其它因素不变,利率的上升将使投资量 B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23、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C ;A、I>S,L<M;B、I>S,L>M;C、I<S,L<M;D、I<S,L>M;21、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处于中间区域,投资增加将A ;A、增加收入,提高利率;B、减少收入,提高利率;C、增加收入,降低利率;D、减少收入,降低利率;22、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 C ;A、增加收入,提高利率;B、减少收入,提高利率;C、增加收入,降低利率;D、减少收入,降低利率;23、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投资增加将 D ;A、增加收入,提高利率;B、减少收入,提高利率;C、增加收入,降低利率;D、增加收入,利率不变;24、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答:交易动机、预防/谨慎动机、投机动机;25、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投资函数I=200-3r,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函数L=-2r;求:IS曲线的方程与LM曲线的方程;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解:由支出法知,y=c+i=300+ 所以IS曲线:y=1000-10r LM曲线 100=即y=500+10rY=750 r=2526、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 E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E、A、B、C、D;2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要求 C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坦 D、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28、在 C 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 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29、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 A、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D、 LM曲线陡峭而IS 曲线平坦;30、在 A 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D、不管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度如何,只要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31、“挤出效应”发生于 CA、货币供给的减少引起利率提高,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B、对私人部门增税,引起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减少;C、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32、政府的财政政策通过 B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私人投资支出;B、政府购买;C、个人消费支出;D、出口;37、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3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 C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3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答: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35、什么是自动稳定器西方财政制度中常见的自动稳定器有哪些答: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政府税收,政府支出,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36、试论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对制订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借鉴意义;答: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自己书上总结,IS-LM模型和AD-AS模型都是可以的;37、已知:I=2500-240r, S=-1000+, m=3200, L=-260r;1求IS—LM方程、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2若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 货币供给增加300亿美元,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各为多少3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时,挤出效应为多大解:1IS方程:由I=S即可求得;2500-240r=-1000+ 即Y=7000-480rLM方程:3200= 即Y=6400+520r均衡收入Y=6712 r=2IS’方程 Y=C+I+G 其中C=Y-S=1000+于是Y=C+I+G=1000++2500-240r+100 得Y=7200-480r LM’方程 3500= 得Y=7000+520r均衡收入Y=7104 r=3 解,原来IS曲线为Y=7000-480r,LM曲线为Y=6400+520r解得均衡收入Y=6712 r=政府支出增加100后,IS’曲线为Y=7200-480r,LM曲线仍旧为Y=6400+520r,解得均衡收入Y=6816 r=;政府支出增加,市场利率从上升到,导致私人投资减少,从而产生挤出效应;把r=带入IS’曲线Y=7200-480r,解得6912;挤出效应=6912-6816=96;38、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 +0.8Yd, 投资I=140-5r; 1求IS和LM的方程;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 均衡收入、均衡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简单,自己做39、假设一经济社会货币需求为L=, 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0.8Yd, T=50亿美元, I=140-5r, G=50亿美元;1 求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量;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1IS方程:Y=C+I+G=90+Y-T+140-5r+50得Y=1200-25r LM方程:200= 即Y=1000均衡收入Y=1000 r=8 I=1002IS’方程Y=C+I+G=90+Y-T+140-5r+70得Y=1300-25r LM方程Y=1000均衡收入Y=1000 r=12 I=803完全挤出;挤出效应求法,把r=8带入Y=1300-25r,得Y=1100,挤出效应=1100-1000=10040、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都不是 ;41、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B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4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43、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44、关于经济周期的核心问题是 C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股票的波动;45设IS曲线方程为y=800-25r+5g,LM曲线的方程为y=400+25r+M/P,推到总需求曲线方程,并说明g和M变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解:消去IS曲线和LM曲线中的r,即得总需求曲线y=600+2.5g+M/2P;g和M增大,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平移,g 和M减小,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平移;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陷阱挤出效应通货膨胀菲利浦斯曲线自动稳定器资本边际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如何阐述充分就业问题的?
2、什么是萨伊定律?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古典模型中关于货币政策无效的推论?
4、比较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5、凯恩斯的主要观点有哪些?IS-LM模型的内涵及政策意义。
6、凯恩斯是如何推翻古典模型的。
7、索洛增长模型的基本含义。
8、索洛模型如何证明,不论经济起点在哪里,总会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
9、LCK模型与索洛模型的区别。
10、戴蒙德模型与拉姆齐模型的区别。
11、AK模型的基本内涵。
12、宇泽-卢卡斯模型与AK模型的关系。
13、理性预期学派如何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
14、理性预期学派对宏观经济学产生哪些冲击?
15、乘数-加速数模型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
16、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基本内涵。
17、如何评价经济学家对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批评。
18、什么是名义刚性?什么是真实刚性?两者的主要区别。
19、真实价格刚性如何形成?
20、菜单成本有何意义。
21、货币增长的效应。
22、如何理解菲利普斯曲线。
23、通货膨胀的成本。
24、如何看待铸币税。
25、结构性失业为何产生。
怎样解决。
26、摩擦性失业如何产生。
如何解决?
27、哪些学说阐述了真实工资刚性。
28、你是否赞成效率工资模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