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__联动制度

学校__联动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我校特制定学校联动制度,旨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2. 提高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制度内容1. 联动机制(1)成立学校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资源,制定联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联动活动。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共同解决教育问题。

(3)加强与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开展校际交流、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2. 联动活动(1)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2)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校,了解学校教育成果。

(4)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促进学校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联动评价(1)建立学校联动工作评价体系,对联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2)设立联动工作奖励机制,对在联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3)定期收集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联动工作。

四、制度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联动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对联动制度的认识和支持。

3. 完善联动机制,创新联动活动,提高联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联动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 定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联动制度,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联动机制管理制度

联动机制管理制度

联动机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联动机制管理,提高组织协同效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联动机制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内部为了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促进组织整体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第三条联动机制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工作,同时也适用于本组织和外部相关组织之间的协作和联系。

第四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协同的合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第二章联动机制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联动机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协同一致、信息共享、互相支持、责任到人,促进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第六条协同一致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协同推进工作,形成合力。

第七条信息共享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及时共享信息,确保信息流畅和透明,提高工作效率。

第八条互相支持是指在工作实施中,各部门之间要互相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九条责任到人是指在协同工作中,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责任,做到责任明确、分工明确,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十条本组织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管理制度,明确人、财、物、信息各项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原则。

第三章联动机制管理的组织架构第十一条本组织的联动机制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联动机制管理委员会、联动机制管理办公室、各部门联动机制管理责任人等。

第十二条联动机制管理委员会是本组织内部最高层的联动机制管理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联动机制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联动机制管理办公室是组织内部专门负责联动机制管理工作的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联动机制的计划、组织和推动。

第十四条各部门联动机制管理责任人,是本组织内部各部门的中层领导,负责本部门的联动机制管理工作,协调本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工作。

第十五条本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联动机制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某项重要工作的组织和推动。

第十六条联动机制管理委员会、联动机制管理办公室、各部门联动机制管理责任人等机构和人员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科室间联动工作制度

科室间联动工作制度

科室间联动工作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院内部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院工作制度》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联动原则1.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科室间要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 互通有无、协调一致:科室间要积极沟通,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科室间联动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联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 以患者为中心:始终关注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联动内容1. 病例讨论:各科室在遇到跨专业问题时,应及时组织病例讨论,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2. 学术交流:开展跨科室的学术活动,促进科室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

3. 资源共享: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4. 人才培养:开展跨科室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5. 应急预案:制定跨科室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

6. 患者转运:建立患者转运机制,确保患者在转科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

四、联动机制1. 成立联动领导小组:医院成立科室间联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院科室间的联动工作。

2. 设立联动办公室:各部门设立联动办公室,负责本部门与其他科室间的日常沟通与协调。

3. 建立联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科室间联动会议,汇报联动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 制定联动工作计划:根据医院总体工作计划,制定科室间联动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

5. 建立联动考核制度:对科室间联动工作进行考核,促进联动工作的持续改进。

五、联动措施1. 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科室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

2. 设立绿色通道:为跨科室救治患者设立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 开展跨科室培训:组织跨科室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协作能力。

事业单位联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联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事业单位之间的协作与联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系统内所有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信息互通、协同推进;(四)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第二章联动机制第四条建立事业单位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本制度实施。

第五条联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协调、联络和落实。

第六条各事业单位应设立联动工作联络员,负责本单位的联动工作。

第七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事业单位联动提供有力保障。

第八条定期召开联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联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第三章联动内容第九条人员交流与培训(一)开展跨单位人员交流,促进知识、技能、经验共享;(二)组织跨单位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第十条项目合作与协同(一)共同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二)联合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三)共同申报科研项目。

第十一条信息共享与互通(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资料、成果共享;(二)定期互通工作动态,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第十二条资源整合与互补(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二)共享设备、场地等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第四章责任与考核第十三条各事业单位应明确联动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四条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单位联动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

第十五条对在联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八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学校联勤联动工作制度

学校联勤联动工作制度

学校联勤联动工作制度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学校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联勤联动定义学校联勤联动是指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在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中,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等方式,实现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联勤联动原则1.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学校联勤联动工作应按照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确保各项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2.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

3. 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学校与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4. 创新驱动,提高质量。

学校联勤联动工作应注重创新驱动,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和服务质量,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联勤联动内容1. 物资采购与供应。

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物资采购与供应的协同配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应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3. 后勤服务。

学校应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医疗等方面。

4. 校园安全管理。

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与社会各界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5. 节能减排与环保。

学校应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6. 培训与交流。

学校应加强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

五、联勤联动机制1. 建立联勤联动工作协调机制。

学校应设立联勤联动工作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勤联动工作。

2. 建立联勤联动信息共享机制。

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的协同性。

3. 建立联勤联动激励机制。

学校联席联动会议制度

学校联席联动会议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决策质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制度内容1. 会议组织(1)联席联动会议由校长主持,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及教职工代表参加。

(2)联席联动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2. 会议议题(1)定期会议议题: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总结、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工作等。

(2)临时会议议题:针对学校突发事件、重大事项或重要问题,由校长或副校长提议召开。

3. 会议流程(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简要介绍会议议程。

(2)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3)校长或副校长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总结和点评,对会议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4)会议总结,提出工作要求。

4. 会议纪律(1)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2)会议期间,保持会场安静,不得随意走动、接打电话。

(3)会议记录由专人负责,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四、制度执行1. 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联席联动会议,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

2. 校长办公室负责联席联动会议的组织、协调和记录工作。

3. 对违反会议纪律的行为,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五、制度调整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调整,由校长办公室提出,经校长批准后予以修订。

六、附则本制度由学校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是指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形成联动监管体系,共同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一种制度安排。

具体来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建立安全生产监管联动机构,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各部门之间应相互配合、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2. 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安全生产监管信息。

同时,在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协同处置,共同制订应急预案,统一行动。

3. 执法协作和联合惩处: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协作,共同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活动。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各部门间要加强信息共享,形成联合惩处机制,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效打击。

4. 指导和培训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培训支持,提供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研讨会等活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

5. 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评估: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评估机制,各相关部门应定期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进行评估。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掌握安全生产状况,进行问题定位和改进。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各相关部门之间可以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避免信息孤岛和工作重复,并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二)是指各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协调配合、联合执法等机制,共同参与和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和全面落实。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信息共享:各相关部门、单位应及时交换、共享安全生产相关信息,包括企业安全生产资料、行业安全风险信息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2.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应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协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强化联动制度

强化联动制度

强化联动制度一、部门间联动强化部门间的联动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

各部门的运作不应是孤立的,而应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部门间的有效联动,应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流动和经验共享。

同时,需打破部门壁垒,鼓励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信息共享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也是联动制度的核心。

各部门应及时、准确、完整地共享信息,以便其他部门了解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

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三、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强化联动制度的重要手段。

各部门应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组织整体效益。

同时,应积极探索新的资源整合方式,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

四、快速响应快速响应是强化联动制度的必然要求。

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各部门应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为了实现快速响应,应建立应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组织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挑战。

同时,应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高效协作高效协作是强化联动制度的根本目标。

各部门应以组织整体利益为重,积极协作,形成合力。

为了实现高效协作,应建立明确的协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确保各部门的职责清晰、任务明确。

同时,应鼓励创新和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责任明确责任明确是强化联动制度的基本原则。

各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责和任务,做到权责统一。

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应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防止出现责任真空或推诿扯皮的情况。

对于交叉性或综合性工作,应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落实各自的责任。

通过责任明确,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七、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是强化联动制度的保障。

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联动协作管理制度

联动协作管理制度

联动协作管理制度1.前言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联动协作效率,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本领,减少工作冗余和误操作,建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联动协作行为,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2.目的2.1 提高企业内部团队之间的协作本领和效率。

2.2 减少工作冗余,提高工作效率。

2.3 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构建良好的协作氛围。

2.4 提升企业整体运作效率,推动企业发展。

3.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

4.基本原则4.1 坚持沟通和协作原则,乐观自动与其他团队成员保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4.2 敬重他人,遵守团队合作的规定和流程。

4.3 提倡开放和互助精神,共同促进团队与企业的发展。

4.4 遵守企业的保密协议,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5.联动协作管理流程5.1 员工需定期参加联动协作会议,了解各部门的工作进展,项目计划和目标。

5.2 在会议上,员工需要乐观介绍本身的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结合其他团队成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讨论和沟通。

5.3 团队成员之间应确保及时沟通,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需要帮助时,应立刻与相关成员进行沟通。

5.4 对于涉及多个团队的多而杂问题,应组织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并由相关团队成员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5.5 在跨部门合作过程中,合作方需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流程,并及时更新相关团队成员。

6.协作工具的使用6.1 员工应娴熟掌握企业采用的协作工具,在工作中乐观使用。

6.2 使用协作工具时,应明确任务的责任人和截止日期,并及时更新任务的进展。

6.3 在使用协作工具时,应注意保密,避开将敏感信息外泄。

6.4 假如在使用协作工具时显现问题,应及时向技术支持或相关团队成员寻求帮忙。

7.问题反馈和改进7.1 员工在联动协作中发现问题或有改进建议,应及时向相关团队负责人提出。

7.2 相关团队负责人应认真对待问题反馈和改进建议,并协调相关团队进行相应的改进。

7.3 改进后的效果应进行评估,及时总结和共享经验,提高协作效率。

学校联动联防制度

学校联动联防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校园安全事件,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我校特制定学校联动联防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2. 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形成联动联防合力;3. 及时发现和消除校园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4.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制度内容1. 联动机制(1)学校与公安部门: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校园安全工作,共同解决校园安全问题。

(2)学校与家庭: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防范校园安全隐患。

(3)学校与社区:建立社区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

2. 联防措施(1)加强校园巡逻:学校安保人员、教师、学生志愿者共同组成巡逻队伍,对校园进行24小时巡逻,确保校园安全。

(2)开展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各类校园安全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校园网络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事件发生。

3. 联动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校园安全工作。

(2)加大投入:学校加大对校园安全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校园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3)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监督机制,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四、制度实施1. 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联动联防工作,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2. 各级领导要带头落实联动联防制度,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 全体师生要积极参与联动联防工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4. 学校将定期对联动联防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

学校协调联动制度

学校协调联动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一套完善的学校协调联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制度旨在明确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责任与义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沟通渠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2.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品牌形象。

4.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制度内容1. 学校内部协调联动(1)成立学校协调联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年级之间的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优化课程设置,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 学校与家庭协调联动(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教育素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3)设立家长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讲座。

(4)建立家校微信群、QQ群等线上沟通平台,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和学生情况。

3. 学校与社会协调联动(1)加强与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活动。

(2)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学校兼职教师、辅导员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制度保障1. 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学校协调联动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对协调联动制度的认识。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4.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协调联动工作。

五、总结学校协调联动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社联动工作制度

五社联动工作制度

五社联动工作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明确五社联动各参与主体的职责与义务,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 五社联动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及居民代表。

3. 各参与主体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五社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负责人担任组长,其他四社各推选一名代表担任副组长。

2. 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与落实。

3. 各参与主体应明确各自的联络人,负责日常沟通与协调。

三、工作机制1. 定期召开五社联动工作会议,审议重大事项,制定工作计划,评估工作成效。

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参与主体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提高决策效率。

3. 鼓励创新实践,对于在联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与奖励。

四、职责分工1. 政府机构负责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并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支持。

2. 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

3. 社会组织负责动员居民参与,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 专业机构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支持,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性。

5. 居民代表反映居民意见与需求,参与社区决策过程。

五、监督考核1. 建立五社联动工作评价体系,定期对各参与主体的工作进行评估。

2. 对于工作不力或未能履行职责的参与主体,领导小组有权提出整改要求。

3. 鼓励居民参与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与建议。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五社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可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处置联动工作制度

处置联动工作制度

处置联动工作制度一、总则(一)制定依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定目的建立处置联动工作制度,旨在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行政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联动范围(一)联动部门联动工作涉及本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包括公安、城管、环保、市场监管、交通、住建、水务、卫生健康等部门。

(二)联动事项1. 群众投诉举报事项;2. 上级交办事项;3. 巡查发现的问题;4. 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重大事项;5. 其他需要联动处置的事项。

三、联动机制(一)沟通协作1. 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联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联动工作中的问题,协调推进工作。

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应当及时相互推送工作信息,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联络员制度,各部门确定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系和协调。

(二)联合行动1. 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由首责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开展联合行动。

2. 各部门在联合行动中应当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3. 联合行动结束后,由首责部门汇总各方意见,形成总结报告,报市政府。

(三)闭环管理1. 各部门收到投诉举报或者上级交办事项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或者上级部门。

2. 对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事项,由首责部门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3. 建立事项跟踪制度,对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事项得到妥善处理。

四、责任追究(一)各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办理相关事项。

(二)对不履行职责、推诿塞责、玩忽职守的部门,由市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责成其纠正。

安全联动管理制度

安全联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

二、安全联动原则1. 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消除事故隐患。

2. 统一指挥:建立健全安全联动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力。

3. 快速响应:发生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联动机制,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 协同作战: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安全联动组织机构1. 安全联动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安全联动方案,协调各部门联动工作。

2. 安全联动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联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四、安全联动职责1. 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修订安全联动管理制度;- 负责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安全联动工作的落实情况;- 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安全信息,及时上报安全联动领导小组。

2.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部门安全;- 接到安全联动指令后,迅速响应,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 员工:- 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五、安全联动程序1. 信息报告:发生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事发部门应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启动安全联动预案。

2. 应急响应: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安全联动领导小组报告,启动联动机制。

3. 应急处置: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

4. 信息发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发布安全信息,引导舆论。

5. 善后处理:事故处理后,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六、奖惩1. 对在安全联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所联动工作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所联动工作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所联动工作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三所联动工作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工作机制,旨在通过协调三个不同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性。

该制度将不同单位之间的工作互相关联起来,形成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综合发展。

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采用三所联动工作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三所联动工作制度的概念、实施方式、优势与挑战,并总结其在现实工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展望未来该制度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三所联动工作制度的概念,包括其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以便读者对该制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着,将分析三所联动工作制度的实施方式,包括各个参与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协作方式,以及协调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最后,将探讨三所联动工作制度的优势与挑战,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结合实证数据和案例分析,本文将全面探讨三所联动工作制度的实际效果和发展趋势,为读者深入了解该制度的价值和意义提供参考依据。

1.3 目的三所联动工作制度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机构、部门或组织之间的协作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发展的目标。

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此举也有助于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传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民众提供保障。

通过搭建多方协作平台,三所联动工作制度可以促进跨界融合,推动革新发展,为各方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厚的基础,为建设一个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正文2.1 三所联动工作制度的概念三所联动工作制度是指在某一工作领域或项目中,三个以上的相关机构、部门或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这种制度旨在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实现工作目标并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协同联动制度

学校协同联动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教育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制度,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教育的过程,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度目标1.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

2.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合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3.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拓宽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制度内容1. 家校合作机制(1)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2)设立家校联络员,负责家校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协调。

(3)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能力。

(4)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增进家校感情,形成教育合力。

2. 社校联动机制(1)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邀请社区志愿者、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丰富教育资源。

(3)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参观学校,增进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

3.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2)鼓励学校与社区、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

(3)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促进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4. 评价与激励机制(1)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对参与协同育人的各方进行综合评价。

(2)设立协同育人奖励基金,对在协同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制度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学校部门联动管理制度

学校部门联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部门,包括教学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

三、部门联动原则1.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2. 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3. 坚持协同配合、高效运转的原则;4. 坚持及时沟通、快速响应的原则。

四、联动机制1. 成立学校部门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工作;2. 建立部门联动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联动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 设立联动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和督促工作;4. 定期召开联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联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联动内容1. 教学联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2. 行政管理联动:各部门应协同处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提高行政工作效率;3. 后勤保障联动:各部门应共同保障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4. 学生工作联动: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工作。

六、联动流程1. 提出联动需求: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如需其他部门配合,应提前向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请;2. 审核批准: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进行审核,确定是否批准联动;3. 制定联动方案:各部门根据联动需求,制定详细的联动方案;4. 实施联动:各部门按照联动方案,协同开展联动工作;5. 考核评价: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对联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七、责任与考核1.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联动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联动工作顺利开展;2. 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部门联动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3. 对在联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联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部门,责令整改。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联动部门管理制度

联动部门管理制度

联动部门管理制度一、概述部门间的联动管理制度是指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作、信息共享及互动沟通的管理规范和流程。

现代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需要通过联动管理来实现有效的协调和合作,以实现企业目标的最大化。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联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绩效。

二、联动部门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促进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减少信息传递和执行过程中的阻碍和误差,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2. 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避免各部门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 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加强协同合作,实现工作任务的高效推进和完成;4. 有效监督和控制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和绩效,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5.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三、联动部门管理制度的内容1. 联动协调机制(1)明确部门间的协作流程和沟通渠道;(2)设立联动协调小组或机构,负责部门间的信息传递、问题沟通、协作协调等工作;(3)建立定期会议制度,部门间负责人或代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沟通问题,解决矛盾,协商解决方案。

2. 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或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2)明确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责任人,保障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及时反馈;(3)建立信息保密和保护制度,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3. 工作流程协同机制(1)明确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责任范围,建立工作协调沟通机制;(2)制定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协作互助,提高工作效率;(3)建立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对部门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激发部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风险管理机制(1)建立风险管理规范和流程,明确风险管控责任部门和措施;(2)建立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风险扩大;(3)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协调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迅速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

联动处置制度模板

联动处置制度模板

联动处置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特制定本联动处置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各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责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协助配合时的联动处置工作。

1.3 本制度所称联动处置,是指各部门在协同工作中,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作配合等方式,共同处理相关事务的过程。

二、联动处置原则2.1 协同性原则:各部门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积极参与联动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

2.2 高效性原则: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3 灵活性原则: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方式和手段,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2.4 依法依规原则: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

三、联动处置流程3.1 信息共享:各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责过程中,发现需要其他部门协助配合的事项,应当及时通报相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2 资源整合:各部门在接到协助请求后,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其他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3.3 协作配合:各部门在联动处置过程中,应当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共同推进方案的实施。

3.4 结果反馈:各部门在完成联动处置工作后,应当及时向其他部门反馈处理结果,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联动处置机制4.1 建立联动处置协调机制,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

4.2 建立联动处置预案库,各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联动处置预案,并报牵头部门备案。

4.3 建立联动处置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联动处置培训,提高各部门的联动处置能力。

4.4 建立联动处置评估机制,定期对联动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联动处置工作。

五、考核与奖惩5.1 各部门应当将联动处置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对联动处置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

5.2 对在联动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范文
为了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制定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旨在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一、联动机制的设立
1.设立安全生产监管联动机制,由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问题。

二、联动内容和职责
1.信息共享: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共同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库,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流。

2.联合执法:各相关部门要在执法活动中互相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3.联合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定期联合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4.联合应急响应:各相关部门要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联合应急处置,并协调好相关部门的救援工作。

5.联合宣传教育: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共同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6.联合培训:各相关部门要联合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联动机制的落实
1.明确分工: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2.定期会议:联席会议要定期召开,交流工作情况,讨论问题,制定工作计划。

3.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4.健全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制度和规章,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5.加强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联动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通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联动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我们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
管理联动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全程管理,增强识别、计量、预警、防范和处置风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风险在可控目标之内,安全稳健运行,促进我旗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等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农村信用社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合规管理联动工作实行业务部门之间横向联动管理、业务部门与基层网点纵向联动管理、会议联动、信息联动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管理模式。

第三条本制度中所称农村信用社为X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其所属分支机构。

第二章机构组成
第四条成立X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管理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理事长担任组长,主任为副组长,职能部门、各信用社为成员单位。

办公室设在风险合规和法律事务部,负责合规管理联动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信息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组织规范、完善合规管理联动运行机制。

第三章目标和任务
第五条确保XXX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将风险管理纳入
科左中旗农村信用社整体发展战略,通过风险管理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

第六条确保审慎合规经营,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符合监管要求。

第七条确保风险可控,在可承受范围内实现风险、收益与发展的合理匹配。

第四章协作分工
第八条各业务部门、一线窗口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和理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审监察部门和理事会下设的稽核监督委员会及监事会为第三道防线。

第九条联动工作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制衡、运行高效,加强风险管理的条线联动性和专业性。

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理事会风险管理职责:
(一)按照理事会授权研究制定和审核联社整体风险战略、风险管理政策、风险限额和重大风险管理制度;
(二)研究本机构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审慎经营的重大事项,研究审核设定可承受的风险水平、风险容忍度等各项指标;
(三)对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初审;
(四)按照理事会授权对经营管理层在信用、市场、操作等方面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审阅全辖风险状况报告,了
解全辖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及有效性,提出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督促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缓释各类风险,确保高级管理层(经营层)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并对高级管理层执行风险管理政策情况实施监督、评价;
(五)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评估进行审核把关;
(六)提议聘请或更换联社常年法律顾问;
(七)负责对经营管理层超越理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协议的签署权的审核以及对经营管理层超越理事会授权的对外授信业务的审核把关;
(八)负责对经营管理层超越理事会授权的不良资产处置及损失的审核把关;
(九)负责对疑难、大额授信业务实施风险审核评估;
(十)负责对联社重大关联交易进行风险审核评估。

二、监事会风险管理职责:
(一)监督理事会、经营管理层是否履行了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职责;
(二)监督理事会、经营管理层是否履行了风险管理职责;
(三)对经营管理层执行风险管理政策情况实施检查;
(四)要求理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机构整体利益的行为并监督执行;
(五)每年至少一次评估农村信用社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程度;
(六)农村信用社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职责。

三、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职责:
(一)认真执行理事会制定的风险战略,落实风险管理政策,制定覆盖全部业务和管理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
(二)推动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机制,采取适当的规避风险、缓释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散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三)提出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方案,保证风险管理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四)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评估和改进;
(五)按照理事会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向理事会报告风险状况、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风险管理长短期规划等情况。

四、业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职责:
业务管理部门按照专业分工,落实好本部门和本业务条线整章建制、规范流程、监督检查、合规管控等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对本部门和本业务条线的风险合规管理负第一责任。

主要包括:
(一)督促本部门、本业务条线全体员工自觉、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及自治区联社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本部门和本业务条线不发生合规风险和违规行为;
(二)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本业务条线合规风险控制方案及制度、流程;
(三)负责本部门和本业务条线合规风险的识别、评估、监
测,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合规风险或违规行为立即报告,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支持本部门合规风险督导员有效履行合规职责,鼓励员工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合规风险或违规行为立即报告;
(五)承担其他合规职责。

五、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职责:
组织建立和实施本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的统一管理,该部门与业务部门保持独立,主要职责包括:
(一)拟订或组织拟订各类风险管理的政策和制度;
(二)组织对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评估;
(三)研究确定风险识别、评估、计量、监控和缓释方法;
(四)对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根据风险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五)对业务风险进行审查,提出风险审查意见;
(六)对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资产风险分类进行审查;
(七)牵头推动风险合规管理工作建设;
(八)风险管理部门可向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委派合规风险督导员,委派的风险管理人员独立实施风险审查,直接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六、信用社风险管理职责:
信用社设专职或兼职合规风险督导员,作为本社、本部门、本网点与合规风险管理部进行联系的窗口,与合规风险管理部积
极协作,对本社、本部门、本网点日常工作的合规性进行实时监控;向合规风险管理部提出合规要求及建议,定期或不定期向合规风险管理部提交合规风险工作报告,确保本社、本部门、本网点各项业务管理活动与合规管理要求相一致;配合合规风险管理部不断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对各项法律法规和本级联社经营管理决策的执行力,保证本社、本部门、本网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依法合规。

第五章机制运行
第十条会议联动
根据全旗合规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情况,在“合规管理联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将不定期召开“合规管理联动工作”会议。

通过会议联动,各部门、单位互相通报“合规管理联动工作”情况和信息,总结全旗前一阶段的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第十一条横向联动
根据实际,合规部门和业务部门、稽核部门对全旗合规风险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有效识别、评估、监测合规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合规稳健运行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第十二条纵向联动
各成员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定期或不定期申请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共同对本网点进行联合检查,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采取各项纠正措施和适当的惩戒措施。

第十三条信息联动
“合规管理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以《简报》形式向全旗通报合规管理联动工作情况,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对工作得力单位给予表扬,工作失利单位给予批评,在全旗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

第六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XX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解释、修订。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