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密度计”的计算题的正确解法
土的干密度、压实度、含水率计算

.
土的干密度、湿密度、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压实系数
1、实际含水率计算公式:称湿土,记录数据,然后把土样烘干,记录数据。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的=水质量,水质量/干土质量*100%=含水率。
2、实际湿密度计算公式:环刀与土总质量-环刀质量=环刀内湿土质量,湿土质量/环刀内体积=湿土密度。
环刀体积计算方法:要用尺子测量环刀内径及内高,底面圆的面积*环刀高=环刀内体积。
3、实际干密度计算公式: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4、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实际干密度/该土样最大干密度*100% 该土样最大干密度是试验室通过对该土样进行击实试验得出的。
要想求压实度,首先要做该土样的击实试验。
否则,想知道压实情况如何,就只能规定一个最小干密度,小于该最小干密度,为压实不合格。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土的密度 环刀法

土的密度环刀法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的密度。
土是由矿物质、有机物质和水分组成的,其密度取决于其中各组分的比例和结构。
通常情况下,土的密度可以用体积单位中的质量来表示。
土的密度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常用的实验方法是体积法和质量法。
体积法是通过测量土样的体积和质量来计算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采集一定量的土样,并将其放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
然后,测量容器中土样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最后,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到土的密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土的含水量会对密度产生影响,因此在测量时需要控制土样的含水量。
质量法是通过测量土样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土样放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并测量容器的体积。
最后,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到土的密度值。
了解了土的密度的测量方法,我们来介绍一下环刀法。
环刀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土样密度的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饱和土和饱和软土的密度测定。
环刀法的原理是通过在土样中插入一个环形刀片,然后将土样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样紧实。
接下来,我们需要测量土样和环形刀片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最后,通过质量的比值,可以得到土样的密度值。
环刀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并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环刀法时,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土样选择合适的环形刀片,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土样的饱和状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土的密度以及环刀法的测量原理和应用。
土的密度对于土工工程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测量土的密度,可以为相关工程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掌握环刀法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土的密度测量工作。
总结起来,土的密度可以通过体积法和质量法来测量,而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样密度的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得土的密度值,为相关工程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初中地理:测量土壤密度实验探究题

初中地理:测量土壤密度实验探究题引言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测量土壤密度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土壤密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进而对农田的土壤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土壤样本- 干燥器- 秤- 定容瓶- 引流器- 水方法:1. 收集土壤样本,确保样本充分代表所研究的地区。
2. 将土壤样本平铺在干燥器中,用低温干燥器将土壤干燥。
3. 将干燥后的土壤样本称重,记录质量。
4. 取定容瓶,称量空瓶质量,记录。
5. 将定容瓶加满水,并记录加水前后的体积差值。
6. 将土壤样本轻轻倒入定容瓶中,直至瓶内的水完全排出。
7. 通过引流器调整水位,使其与标定线对齐,记录水位。
8. 用称重器称量瓶子和残留在瓶子内的水的总质量,记录。
9. 计算土壤样本的体积差值:瓶子加水前后的体积差值减去瓶子与残留水的总质量,得到土壤样本的体积。
10. 计算土壤密度:土壤样本的质量除以体积。
结果与讨论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壤密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含水量等。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土壤样本的密度差异,并进一步探究这些差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土壤密度与植物生长呈负相关关系。
较高的土壤密度会导致土壤排水性差、通气性不佳,从而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
因此,在进行农田土壤管理时,我们需要重视土壤密度的调控,采取措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结论通过本实验探究,我们了解了测量土壤密度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密度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注重土壤密度的调控,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例如土壤样本收集不够全面、实验操作误差等,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进行改进和完善。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1).测定土的密度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电动取土器法,封蜡法,灌水法。
(2).灌砂法实验步骤:1.应先标定灌砂筒内的质量m1,量砂密度þs。
2.在实验地点,选一块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
将基板放在此平坦便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也在下流时关闭开关,成筒内砂的质量m6。
3.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并随着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适度应等于碾压层的厚度,称塑料袋内全部试验的质量m1。
4.从挖出的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含水率。
5.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法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待砂不再流动时,关闭开关,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6.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将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直接放在以挖好的试洞内,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余砂记m27.整理结果:有基板mb=m1-m4-(m5-m6) 无基板mb=m1-m4-m2湿密度:þ=mt/mb*þs 干密度:þd=þ/(1+含水率)环刀法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达到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膜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用修土刀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侧含水率。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的重质量m1。
环刀质量m2,容积为V。
2.密度计算式:þ=(m1-m2)/V。
一组有关自制密度计的中考试题

一组有关自制密度计的中考试题解答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薄壁平底试管中装入一些沙子,管口密封,制成一个“土密度计”。
当把它放入水中竖直漂浮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cm ;当把它放入某液体中竖直漂浮时,试管露出液面的高度为7cm .若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0g,试管的横截面积为1。
5cm 2,水的密度为1×103kg/m 3.求:(1)试管在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2)在水中漂浮时,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3)某液体的密度.(取g = 10N/kg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解:(1)试管和沙子的总重G = m g = 30×10—3kg ×10N/kg= 0.3 N由于试管漂浮在水面,F 浮= G = 0。
3N(2) 解法一: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试管底部受到向上的压力为F 压= F 浮= G = 0。
3N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 = 420.31.510F N S m-=⨯压= 2000Pa 解法二:设试管高为l ,试管露出水面高度为l 3= 5cm=0。
05m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3)当试管漂浮于水面时,F 浮= G =ρ水g (l ―l 3)S ①当试管漂浮于某液体时,F 浮= G =ρ液g (l ―l 4)S ②由①②两式得ρ液= 120.25m 0.05m 0.25m 0.07ml l l l ρ--=--水×1×103kg/m 3 = 1。
11×103kg/m 3)2、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m m m l l l pa m kg N m kg gl p m m m S V l m kgN m kg N g F V 25.005.02.01022.0/10/102.0105.1103103/10/103.0313331243513533=+=+=⨯=⨯⨯===⨯⨯==⨯=⨯==---水排水浮排ρρ④ 。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土壤的重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他使用以下材料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土密度计:
1. 一个透明的容器:可以是一个透明的塑料杯或瓶子;
2. 一个称量器具:可以是一个电子秤或者普通的称重器;
3. 水:用来确定土壤的体积;
4. 一些土壤样本。
制作步骤如下:
1. 将容器清洗干净,并在容器的一侧贴上一个刻度表(可以使用透明的胶带或直接在容器上刻画);
2. 用称量器具称量一定量的土壤样本,并记录下质量;
3. 把水倒入容器中,直到刻度表上的刻度有一根固定的参
考线;
4. 将土壤样本轻轻地加入容器中,直到水的水平线达到参
考线,并记录下此时水的体积;
5. 把土壤样本取出,用纸巾等吸水材料轻轻吸干水分;
6. 再次称量土壤样本的质量;
7. 计算土壤的体积:水的体积减去土壤干燥后的体积;
8. 计算土壤的密度:土壤的质量除以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制土密度计的精确度可能不是很高,因为它没有考虑土壤的排空度等因素。
此外,在测量过程
中需要注意保持容器和土壤样本的干净,避免其它物质的
污染对结果的影响。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中考问题(学生版)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问题一、常规方法:利用天平,有量筒测密度1.测固体密度固体:【原理】【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步骤】m(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V(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 (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出量筒示数2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步骤】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1m(2)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V(3)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m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二、等体积替代法:有天平,无量筒1.测固体密度【原理】【器材】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1V 2【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0m(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1m(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m表达式: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步骤】(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表达式:m 0m 1m201m 2三、有量筒,无天平1.测固体密度A.一漂一沉法【器材】量筒、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步骤】(1)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2)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读出量筒示数2V(3)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V表达式:B.曹冲称象法【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金属球、笔或橡皮筋V1V 2V3【步骤】(1)用细线系住金属球,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怎么使用密度计 密度计解决方案

怎么使用密度计密度计解决方案1、密度计的刻度以及质量的分布是否使均匀的?刻度不均匀这是由于密度计总漂流在水面上,它的浮力总等于重力,而密度计的重力不变的。
即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F浮是不变的,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V排=F 浮/P液g;式中,F浮和g都不变,可见V排和P液是反比的关系,注意是反比的关系,所以刻度线是不均匀的。
2、如何标注密度计的刻度?比较简单标注密度计的刻度的方法就是试验法:把密度计放入水中,平衡后密度计在水面处的数值就为 1.0(单位:克/立方厘米),再放入其它已知密度的液体中,同样可标出刻度,这样多试验几次,就能解决问题。
也可以接受计算的方法,先找到 1.0刻度线的位置,测出密度计的质量m,及密度计上端均匀部分玻璃管的面积S,依据浮力的学问,可以算出当液体的密度为P 时的刻度线和1.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m(p水—p)/p水ps,(式中P为被测液体的密度,P水是水的密度),算出的结果假如是正的,就在 1.0的上方标,是负的就在1.0的下方标,这样密度计上全部相应的刻度线就标好了。
密度计上的刻度总是:在上面的刻度数值小,下面的刻度数值大,刻度线间距上大下小。
密度计操作特别注意事项一、使用前注意事项:1在使用前及移动位置后,请进行重量校正二、使用时注意事项:1、含有静电的测量物,请勿直接放于密度计上测量,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2、测试时避开将水滴落在测量台上,否则将会影响测量值的精准性3、操作时,将测量物轻放在测量台的中心位置4、测量过程中,放入水中吊栏上的样品必需完全没入水中,所测样品表面必需没有气泡5、每次测量前,按RE—ZERO键归零,可避开产生测量误差三、特别注意事项:1、如过密度及长期不使用,应将水槽内的水倒空并擦拭干净,避开空气中的气泡黏附在水槽上2、请勿将密度计放置在阳光直射下和空调相近3、勿将密度计放置在磁强较强的地方4、勿将密度计放置在灰尘较多的场所5、避开密度计显现摔落或撞击6、请勿自形拆卸密度计7、请勿使用有机溶剂擦拭密度计8、避开灰尘与水渗透到密度计的内部,注意的日常保养工作9、密度及长期不用,必需将电源拔除,并将测量台及水槽取下。
土的密度测定方法

土的密度测定方法
土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土壤颗粒的质量或质量比。
一般来说,土壤密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测定:
1. 体积法:
- 标准胶土的体积密度为1.33克/立方厘米,可以作为比较标准。
- 首先采集一定量的土样,将其干燥,并记录干燥后的质量(M1)。
- 将干燥的土样放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质量(M2)。
- 填充完毕后,重新测量容器及土样的总质量(M3)。
-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土样的体积(V = M3-M2)。
- 土样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D = M1/V)计算得到。
2. 压实法:
- 该方法常用于实地测试土壤的密度。
- 选择一个稳定的体积框架,将其嵌入未扰动的土壤中。
- 通过将一定重量的铁锤连续落下,对土壤进行压实。
- 根据每次压实后土壤的变形情况,可以通过该过程的能量变化来测定土壤的密度。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定土壤密度时必须注意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0003土壤—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FHZDZTR0003 土壤 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F-HZ-DZ-TR-0003土壤—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粒密度的测定。
2 原理土粒密度是单位土粒容积的土粒质量。
测定土粒密度通常采用比重瓶法,将已知质量的土样放入水中,排尽空气,求出由土样置换出的水的体积;再以烘干土样的质量(105℃)除以求得的土样固相体积,即得土粒密度。
含可溶性盐或活性胶体较多的土壤,要用非极性液体代替水,用真空抽气代替煮沸以排除土样中的空气。
3 试剂3.1 无二氧化碳水:蒸馏水煮沸5min 后冷却至室温,现用现制备。
3.2 煤油:真空除气。
4 仪器4.1 比重瓶,50mL 。
4.2 真空干燥器。
4.3 真空泵。
4.4 称量瓶。
4.5 恒温水槽。
5 操作步骤5.1 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10g (精确至0.001g ),倾入50mL 比重瓶内。
向装有土样的比重瓶中加入蒸馏水至比重瓶容积的一半处,然后徐徐摇动,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
将比重瓶置于电热板砂盘上加热,保持沸腾1h 。
煮沸过程中要经常摇动比重瓶以逐出土样中的空气,使土样和水充分接触混合。
煮沸时温度不可过高,否则易造成土液溅出。
5.2 从砂盘上取下比重瓶,冷却后将无二氧化碳水加入比重瓶,至比重瓶水面略低于瓶颈为止。
待比重瓶内悬浮液澄清后,加满无二氧化碳水。
然后塞好瓶塞,使多余的水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
用滤纸擦干比重瓶外壁后称量(精确至0.001),同时用温度计测定瓶内的水温t 1(精确至0.1℃),求得m bws 1。
5.3 将比重瓶中的土液倾出,洗净比重瓶,注满无二氧化碳水,测量瓶内水温t 2。
用无二氧化碳水加满至瓶口,塞上瓶塞,用滤纸擦干比重瓶外壁,称取t 2时的比重瓶+水质量(m bw 2)。
如每个比重瓶事先都经过校正,在测定时可省去此步骤,直接由t 1在比重瓶的校正曲线上求得t 1时这个比重瓶的比重并+水质量m bw 1(见6.3和图1),否则要根据m bw 2,计算m bw 1(见6结果计算)。
“土密度计”问题的两种解法及其辨析

“土密度计”问题的两种解法及其辨析
储理才
【期刊名称】《物理通报》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对北京市2008年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土密度计问题”的两种解法进行辨析,揭示为什么“近似”解法却可以得到精确结果的原因.
【总页数】3页(P114-116)
【作者】储理才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理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个复数题目两种解法的辨析 [J], 冯寅
2.一道概率问题两种解法的辨析 [J], 周慧;徐鑫
3.也谈“一个问题两种解法两种结果” [J], 田杨萌
4.刨根究底探成因——对一道习题两种解法的辨析 [J], 陈中峰
5.对一道习题两种解法的辨析 [J], 姜卫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机械组成密度计法(六)

土壤机械组成密度计法(六)(1)土壤水分换算系数K,与烘干土质量计算同吸管法。
(2)2.0~1.0,1.0~0.5,0.5~0.25mm粒级含量(g/kg)同吸管法。
式中m1——小于某毫米粒级的土壤密度计校正后读数; m——烘干土样质量,g。
(3)簇拥剂占烘干质量(g/kg)计算:式中A——簇拥剂氢氧化钠占烘干土质量,g/kg; c——簇拥剂溶液的浓度,mol/L; V——簇拥剂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m——烘干土质量,g; mA——簇拥剂的毫摩尔质量,g/mmol。
0.5mol/L氢氧化钠溶液50mL质量为1g(0.5×50×0.04=1);0.25mol/L溶液50mL质量为1.68g(0.25×50×0.134=1.68);0.5mol/L偏磷酸钩溶液60mL质量为3.06g(0.5×60×1.02)=3.06。
(4)各粒级含量(g/kg)的计算:除不计算盐酸洗失量外,其他全同吸管法。
(5)确定土壤质地名称:同吸管法。
四、注重事项 (1)比重计要轻轻放入沉降筒中,以免上下浮动阻碍读数精确性。
比重计玻璃很薄,杆子很细,简单折断,用比重计时要特殊当心,尽量避开横向拿取,拿时要一手竖向拿其上端杆子,一手托其下部球泡。
(2)每次读数前15s,捏稳比重计上部玻杆轻轻放入悬液中,直至液面达到前一处读数刻度处松开,使比重计自由稳定地悬浮于悬液中。
(3)水温过高过低均影响结果的精确性,普通在10~37℃范围内测定比较相宜。
(4)如有机质过高要用H2O2去除,若是盐土则要先淋洗其中的可溶性盐分,否则有机质去除不彻底。
(5)搅拌时,搅拌棒上下速度要匀称,而且每次要触及沉降筒底部,不能提出水面,防止把土壤悬浮液溅出,把空气带进悬浮液中产生涡流而影响土粒沉降速度。
(6)为了避开密度计扰动造成读数误差,应用法同一密度计保留静置在样液中直至全部读数测定实操完成。
土的比重怎么计算

土的比重怎么计算土的比重是土壤力学和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土壤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通过计算土的比重,可以评估土的稳定性、水分含量以及结构特性等。
本文将介绍土的比重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1. 什么是土的比重土的比重,也称为土的相对密度,是表示土壤固体相与孔隙相的体积关系的一个参数。
它是指土壤单位体积内固体的质量与同样体积内水的质量之比。
土的比重可以用来描述土壤颗粒的紧密程度以及孔隙结构的开放程度。
2. 计算土的比重的方法计算土的比重的方法常见有两种:干密度法和浸水密度法。
2.1 干密度法干密度法是通过对土样进行干燥处理后,利用质量差计算土体的干密度来获得土的比重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个土样,用称量器称量其湿质量为W1; 2. 将土样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烘干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3. 称量烘干后的土样质量为W2;4. 计算土的干质量:Wd = W1 - W2;5. 根据土的干质量和土样容积计算土的干密度:γd = Wd / V 。
其中,W1为湿土样的质量,W2为烘干土样的质量,Wd为干质量,V为土样容积。
2.2 浸水密度法浸水密度法是通过将土样完全浸泡在水中,通过质量差计算土体的浸水密度来获得土的比重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个土样,用称量器称量其湿质量为W1; 2. 将土样完全浸泡在水中,使其饱和; 3. 取出土样,用纸巾擦去表面多余的水分; 4. 称量浸水后的土样质量为W2; 5. 计算土的浸水质量:Ws = W1 - W2; 6. 根据土的浸水质量和浸水体积计算土的浸水密度:γs = Ws / V 。
其中,W1为湿土样的质量,W2为浸水后土样的质量,Ws为浸水质量,V为土样容积。
3. 土的比重的应用土的比重在土木工程和土壤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评估土的稳定性和土体的承载力。
3.1 土的稳定性评估土的比重可以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结构的开放程度,与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土工试验比重计法和密度计法

土工试验比重计法和密度计法说到土工试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话题挺枯燥的,满满的专业术语,简直像是要把你打入“工程师”阵营了。
但是,等一下!别急,今天我们来聊聊土工试验里的两个小可爱——比重计法和密度计法,带着点轻松的态度来聊这事儿。
你可能会想,“这两个方法到底是啥?到底有什么用?”别着急,一会儿就告诉你!首先呢,说到比重计法,这其实就是用比重计测量土壤的比重,听起来是不是很学术?其实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土壤放到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然后通过水的浮力来测量它的体积,再算出它的比重。
你可别看这只是个简单的步骤,做起来可得有点技巧。
想象一下,试验人员得手持一个小小的比重计,看似轻松,实际上精准度要求高,差个几克,结果就全乱了。
所以呢,搞土工试验的这群人,真的是“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类型。
然后再说说密度计法。
说白了,它就是测量土壤的“密度”——不,不是人的密度,也不是空气的密度,是土壤的密度。
这里边讲究的就是土壤的干密度。
你想,土壤本来就是“千层土”,有时候松松的,有时候紧紧的,密度计法就是通过仪器测定土壤的单位体积质量。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但通俗点说,就是想知道土壤是松的还是紧的,是湿乎乎的还是干巴巴的。
测这个,能给工程师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判断土壤的承载能力以及对水分的吸附性。
用比重计法还是密度计法,这就得看具体的试验要求了。
如果你要做的是土壤的粒度分析和液限塑限之类的,可能就得用比重计法,因为它的精准度和操作相对简单。
而密度计法,则适合用来分析那些松散土壤,尤其是当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时候,密度计的准确性更强,能够给你提供更加细致的分析结果。
所以说,这两者都是土工试验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一个专攻体积,一个专攻密度,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你以为这就完了?可不是!说到比重计法和密度计法,背后可有一大堆的原理和公式。
比如,比重计法那精确的公式背后,实际上是有物理学的大脑袋在支撑。
你想,水的浮力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你得懂得一二才好操作啊。
“土密度计”的计算题的正确解法

关于密度计——“土密度计”的计算题的正确解法
(原题)小明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ρ水=1.0×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
“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
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kg/m3。
(正确答案)
特别提示:此密度计不是一个截面积相同的柱状体,因此要特别注意。
1、设这套密度计的总体积为V,上半部分均匀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在酒精中、水中、硫酸铜溶液中露出的高度分别为H1,H2,H3。
分别为0.02m,0.03m,0.038m。
2、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浮力与重力相等;
酒精中:ρ酒精g(V-SH1)=G (1)
水中:ρ水g(V-SH2)=G (2)
硫酸铜:ρ液g(V-SH3)=G (3)
由(1)、(2)联立,代入H1,H2可得:V=0.07S 再(2)、(3)联立,代入H3,H2, V=0.07S
可得:ρ液=1.25ρ水=1.25×103kg/m3.。
密度计法1——精选推荐

密度计法1密度计法 12010年08月23日密度计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占细粒土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组成情况;并作为粉土和粘性土的分类和建筑选料之用。
二、基本原理密度计法是依据斯托克斯(Stokes)定律进行测定的。
当土粒在液体中靠自重下沉时,较大的颗粒下沉较快,而较小的颗粒下沉则较慢。
一般认为,对于粒径为0.2~0.002mm的颗粒,在液体中靠自重下沉时,作等速运动,这符合斯托克斯定律。
密度计法是静水沉降分析法的一种,只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样。
密度计法,是将一定量的土样(粒径<0.075mm)放在量筒中,然后加纯水,经过搅拌,使土的大小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制成一定量的均匀浓度的土悬液(1000mL)。
静止悬液,让土粒沉降,在土粒下沉过程中,用密度计测出在悬液中对应于不同时间的不同悬液密度,根据密度计读数和土粒的下沉时间,就可计算出粒径小于某一粒径d(mm)的颗粒占土样的百分数。
用密度计进行颗粒分析须作下列三个假定:1、斯托克斯定律能适用于用土样颗粒组成的悬液。
2、试验开始时, 土的大小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悬液中。
3、所采用量筒的直径较比重计直径大得多。
三、仪器设备1、密度计目前通常采用的密度计有甲、乙两种,这两种密度计的制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密度计的读数所表示的含义则是不同的,甲种密度计读数所表示的是一定量悬液中的干土质量;乙种密度计读数所表示的是悬液比重。
(1)甲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以在20ºC时每1000mL悬液内所含土质量的克数来表示,刻度为-5~50,最小分度值为0.5。
(2)乙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以在20ºC时悬液的比重来表示,刻度为0.995~1.020,最小分度值为0.0002。
1、密度计的校正密度计在制造过程中, 其浮泡体积及刻度往往不易准确, 况且, 密度计的刻度是以20°C的纯水为标准的。
由于受实验室多种因素的影响,密度计在使用前应对刻度、弯液面、土粒沉降距离、温度、分散剂等的影响进行校正。
密度计计算

(2)密度计问题1.如图所示,有一个重为0.8N的密度计,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分别为刻度A和刻度B.若刻度A和刻度B分别表示液体的密度为33⨯,则该1.010kg/m0.810kg/m⨯和33密度计A、B之间这部分体积的大小为3cm.<答案>202.(2013•咸宁模拟)一个土密度计如图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C 三点,AB=2cm,AC=6cm.将密度计放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时,液面位置恰好在A点,将密度计放在水中时(ρ水=1.0×103kg/m3),液面位置恰好在B点,当密度计放在某种液体中时,液面位置恰好在C点,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kg/m3.<答案>2×103kg/m3<解析>设土密度计C刻度线下面部分的体积为V,有刻线部分管的截面积为S,C刻线对应密度为ρx,土密度计在水中和酒精及密度为ρx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在三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相等,F酒浮=F水浮=F x浮,即ρ酒gV排酒=ρ水gV排水,ρ酒gS(V+L×L AC)=ρ水g S(V+L×L BC),0.8×103kg/m3×(V+L×6 cm )=1×103kg/m3×(V+L×4cm),解得V=4L①;,F水浮=F X浮,1×103kg/m3×(V+L×4cm)=ρx×V②,①②联立解得ρx=2ρ水=2×103kg/m3。
3.一个密度计如图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0×103kg/m3~1.60×10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g/c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1.23<解析>4.(2012•顺义区一模)如图是李明把细沙放到一支细试管里制成的简易密度计,沙与试管的总重为1N,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为1×l03kg/m3至2×l03kg/m3,刻度线部分的长度ab为10cm,这个密度计上分别写有1.2(g/cm3)和1.8(g/cm3)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cm.(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g取10N/kg)5.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图9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土工试验-密度计法(比重计法)指导书

密度计法(比重计法)一、仪器设备密度计法试验设备包括:1. 密度计 常用密度计分两种:(1)甲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为20℃时每1000cm 3悬液内所含土粒质量的克数,自0~60(或-5~50),最小分度单位为1.0(或0.5);(2)乙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为20℃时悬液的比重;自0.995~1.050(或0.995~1.020),取小分度为0.001(或0.0002),精度为0.0002(或0.00005),但分度为0.0002的密度计读数比较困难;2. 量筒 有效容积1000cm 3,内径60mm ,高450mm ; 3.分析天平 除与筛析法相同外,需要一台分析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1g ; 4.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除筛析法的所有辅助设备外,还需要温度计、搅拌器、煮沸设备(砂浴)、分散剂、纯水、秒表等。
二、试验步骤密度计法试验步骤包括:1.密度计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
也可采用风干(烘干)土样进行;2.对于风干(烘干)土样,取代表性土样100~300g ,放入研钵中,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碾散。
将研散后的土过2mm 筛,将筛上土研散再过筛,直到筛上仅留下大于2mm 的颗粒为止;3.将粒径小于2mm 的土样拌和均匀,称取土粒质量g m s 30=的土样作为试样。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为的土样作为试样时,按下式计算所需湿土质量m :)01.01(ω+=s m m (4-10)4.将制备好的试样倒入三角烧瓶中,注入大约200cm 3的纯水,浸泡18小时以上,用天然含水率土样直接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可不浸泡或缩短浸泡时间。
稍加摇荡以后,放在砂浴上煮沸。
从沸腾时开始记时,粘土和不易分散的土,煮1小时左右,其它土不少于0.5小时;5.试样冷却后,倒入进行颗分试验用的量筒中,将烧杯中土洗净并全部倒入量筒中后,加入10cm 3的分散剂(4%的六偏磷酸钠或6%双氧水或1%的硅酸钠),然后加清水至1000cm 3;6.用搅拌器在量筒中沿整个悬液深度上下搅拌大约1min ,往复各30次,使悬液内土粒分布均匀;7.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经1、2、5、15、30、60、120、1440min 时的密度计读数。
(密度) 特殊方法测密度—(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6-4 特殊方式测密度知识·解读密度表达式:ρ石块水ρ=G-F2ρ(要点—由F 浮=F 空中-F水下,进而求物块体积)方式一实验器材:量筒,水,大头针,待测物块(可漂浮)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地水,测出体积V 12.使物块漂浮在量筒内地水面上,测出体积V 23.(针压,变形等)使物块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V 3只有量筒测固体密度(要点—漂浮时,G 物=F浮=ρ水gV排,可求m 物。
浸没时,V物=V 排)方式二实验器材:量筒,水,小玻璃杯(能放进量筒),待测物块(不可漂浮)1.使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地水面上,测出体积V 12.将物块放入玻璃杯中,共同漂浮在量筒内地水面上,测出体积V23.将玻璃杯内地物块取出浸没水中,测出体积为V 3密度表达式:ρ=V2-V1V3-V1ρ水方式一实验图:方式二实验图:器材和目地实验步骤表达式及实验图只有刻度尺测密度(类似量筒测密度)(要点—方式一实验器材:烧杯,水,刻度尺,待测物块(可漂浮)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地水,测出水面高度h 12.使物块漂浮在烧杯地水面上,测出水面高度h 23.(针压,变形等)使物块浸没水中,测出水面高度h 3密度表达式:ρ=h2-h1h3-h1ρ水漂浮时,G 物=F浮=ρ水gV 排,可求m 物。
浸没时,V 物=V 排)方式二实验器材:小玻璃杯,大烧杯,水,刻度尺,待测小钢珠1.将小玻璃杯放入大烧杯水中漂浮,测出水面高度h 12.将小钢珠放入玻璃杯中,共同漂浮,测出水面高度h 23.将小钢珠从玻璃杯中取出,放进大烧杯沉底,测出水面高度h 3土密度计法测液体地密度,(要点—等浮力法:两种液体中漂浮时,F 浮1=F 浮2即ρ水gV浸水=ρ液gV浸液)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薄壁平底玻璃管+细沙),烧杯,水,待测液体1.在竹筷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薄壁平底玻璃管装入细沙),制成土密度计2.用刻度尺测出竹筷(平底玻璃管)地长度l3.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地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平底玻璃管)地长度h 1(如图所示)4.把土密度计放入盛待测液体地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平底玻璃管)地长度h 2密度表达式:ρ液体=l -h1l -h2ρ水压强法测液体地密度(要点—等压强法:橡皮膜水平时,p 膜上=p 膜下,即ρ液gh液=ρ水gh 水)实验器材:一杯水,一块橡皮膜,细线,一支两端开口地玻璃管,一把刻度尺,待测液体1.先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然后将有橡皮薄膜地一端浸入水中,测出深度h12.在玻璃管中加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变平,测出管内液体到管底橡皮膜地高度h2密度表达式:ρ=h1h2ρ水V1 V2-V1ρ水密度表达式:ρ=曹冲称象法测固体地密度(要点—等效替代法:两次漂浮,到达同一液面时,两次地漂浮物重力相等,G石=G水=ρ水gV水,进而求m石)实验器材:小玻璃杯(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大水槽和量筒,记号笔及足够地水,待测石块1.将石块放进小玻璃杯,让玻璃杯漂浮在水槽地水面上,用笔在玻璃杯壁上标出水面地位置2.取出石块,往玻璃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3.将玻璃杯中地水倒进量筒测体积V14.将石块浸没在量筒水中,测出体积V2杠杆法测固体密度(要点——杠杆平衡法:两次平衡得出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密度)实验器材:水,烧杯,刻度尺,直木棍,细针,细线,石块,待测矿石1.用细线悬挂直木棍水平平衡,细线处作支点2.用细线拴好矿石挂在支点左侧,在支点地右侧挂一石块,移动矿石和石块悬挂地位置直到木棍水平平衡3.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悬挂矿石,石块处到支点地距离为l1,l2,如图甲所示4.将矿石浸没在水中,移动挂石块地位置直到木棍再次水平平衡5.用刻度尺量出悬挂石块处到支点地距离为l3,如图乙所示密度表达式:ρ=l2l2-l3ρ水典例·解读例1,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地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
土密度计北京二模计算过程

土密度计北京二模计算过程
土密度计是用来测量土壤的密度的一种仪器。
根据您提到的"北京二模",我不确定具体指的是哪种土密度计,因此无法提供详细的计算过程。
通常来说,土密度计主要通过测量土壤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土壤的密度。
一般来说,计算土壤密度的步骤如下:
1. 首先,收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这些样品应当具有代表性,即来自同一地点或同一批次的土壤。
2. 将土壤样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可以使用烘箱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
3. 计算土壤样品的质量,可以使用天平或其他质量测量仪器。
4. 测量土壤样品的体积。
可以通过洗涤法、充实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获得土壤的体积。
5. 根据所得到的土壤样品质量和体积,计算土壤的密度。
土壤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土壤密度= 土壤质量 / 土壤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公式可能因不同的土密度计仪器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根据具体的仪器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如果您有具体的土密度计型号或更详细的要求,我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密度计——“土密度计”的计算题的正确解法
(原题)小明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ρ水=1.0×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
“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
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kg/m3。
(正确答案)
特别提示:此密度计不是一个截面积相同的柱状体,因此要特别注意。
1、设这套密度计的总体积为V,上半部分均匀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在酒精中、水中、硫酸铜溶液中露出的高度分别为H1,H2,H3。
分别为0.02m,0.03m,0.038m。
2、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浮力与重力相等;
酒精中:ρ酒精g(V-SH1)=G (1)
水中:ρ水g(V-SH2)=G (2)
硫酸铜:ρ液g(V-SH3)=G (3)
由(1)、(2)联立,代入H1,H2可得:V=0.07S 再(2)、(3)联立,代入H3,H2, V=0.07S
可得:ρ液=1.25ρ水=1.25×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