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合集下载

心理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认识和指导

心理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认识和指导

心理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认识和指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并且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认识和指导,并分点列出步骤。

一、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1. 儿童早期阶段(从出生到6岁)- 儿童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探索世界。

- 他们开始形成基本的社交技能,并且逐渐建立自我意识。

- 家庭和亲密关系对儿童的情感发展和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2. 儿童中期阶段(从7岁到11岁)- 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进入学龄期,开始接受教育。

- 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重要影响。

- 儿童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青少年阶段(从12岁到18岁)- 青少年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 他们开始寻找自我身份,并经历身份危机。

- 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心理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认识1. 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

- 在不同的年龄段,他们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 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比成年人更为具体、直观。

2. 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发展- 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发展与他们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 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对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

- 青少年的情绪常常波动剧烈,他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3. 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发展- 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 进入学校后,儿童和青少年开始通过与同伴建立友谊和互动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地位。

-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三、心理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指导1. 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应该温暖、支持和尊重儿童和青少年的需求。

- 父母应该关注子女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2. 建立积极的学校环境-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业和社交发展。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心理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历着身体、认知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和成长。

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对于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在儿童期,身体的快速生长和发育对于心理功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孩子的大脑在这个时期会经历丰富的神经元连接和突触形成,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感知、记忆和思维能力。

此外,儿童期也是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他们的思维也逐渐从感性朝向理性转变。

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们面临着激素分泌的变化,这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影响。

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也逐渐提高,但还不成熟。

因此,他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做出理智的决策。

二、社交互动与心理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交互动对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儿童期,他们开始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与人相处、分享和合作。

这种社交互动促进了他们的情绪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同时,他们也开始建立自我认同和发展个性。

青少年时期,社交互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与同伴的交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还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亲子关系也在这个阶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儿童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温暖、支持和理解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三、认知能力与心理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在儿童期,他们开始逐渐掌握语言、理解符号和进行抽象思维。

此外,儿童通过游戏和探索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青少年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具有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他们也开始形成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逐渐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

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第一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i.大脑发育ii.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iii.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iv.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v.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1:大脑发育☞发育最早☞胎儿早期头部占全身的1/2☞新生婴儿的脑重已达成年时期的1/4,而体重只有成人体重的5%☞出生后第一年脑重已达成年时的50%,6岁时达90%☞6~12岁之间,脑重只增加10%,但结构和功能变化很大,18~25之间,变化更加复杂。

2: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社会性婴儿期的心理活动基本上还是初步的、幼稚的;有目的的记忆、思维和行为活动,往往要从2岁以后才开始形成。

3: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气质:婴儿气质类型的分类☞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混合型或交叉型4: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更多依赖具体的形象,并且具有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

☞幼儿的社会化认识,受其“自我为中心”心理特征的限制。

情绪的分化在幼儿初期基本完成。

5: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

☞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发展,是心理功能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幼儿期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言语的逐步发展阶段。

6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学龄期学生生理特点:☞骨骼☞肌肉☞心脏☞肺组织:7: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学龄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8: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学龄期学生的情感特点:☞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强。

☞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

☞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

☞消极情感9: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学龄期学生的意志特点:☞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

☞在果断中盲动,在坚持中依赖。

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坚韧性差。

10:学龄期心理发展特点学龄期学生的个性特点:☞小学生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11: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变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由儿童期转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是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

婴幼儿期(0-2岁):在婴幼儿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感觉和运动发展:婴幼儿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

他们逐渐能够感知周围的世界,并通过探索、触摸和移动来与环境互动。

2.情感依附:婴幼儿对主要照顾者建立强烈的情感依赖,表现出对安全、亲密关系的需求。

他们逐渐形成了对照顾者的信任感,这对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3.语言和认知:语言和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

婴幼儿逐渐能够通过声音和表情来沟通,并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

儿童期(3-11岁):在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认知发展:儿童开始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符号来表示对象和概念,并开始理解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抽象概念。

2.社会认同:儿童开始构建自我认同,并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并通过与同伴互动来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

3.自主性发展:儿童逐渐获得自主性,开始独立思考和决策。

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和控制权,并通过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行为来探索自我身份。

青少年期(12-20岁):在青少年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身体和性别认同:青少年经历着身体和性别的巨大变化,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

这个阶段的身份探索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

2.自我认知:青少年逐渐形成更复杂的自我认知,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

他们对自己的个性、强项和弱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规划。

3.社交关系:青少年开始建立更长久的友谊,关注同伴的认同和集体价值观。

他们渴望独立和获得社会接受,并在社交关系中寻求支持和归属感。

成人期(21岁及以上):在成人期1.职业和家庭:成人开始面临职业和家庭建设的任务。

他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建立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关系。

2.自我成长:成人期是个体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阶段。

他们开始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感,并努力发展自己的技能和兴趣。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与挑战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与挑战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与挑战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对于个体未来的成长和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和信任感。

婴儿通过与母亲的互动来学习世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安全感或信任感,可能会影响儿童未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建议: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给予婴儿安全感,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如食物、温暖和安全感。

同时,逐渐引导婴儿进行简单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幼儿期(2-5岁)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基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

幼儿开始学习语言、计数、字母和颜色等基本概念,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性别认同。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习如何与其他人互动和分享,以适应社交环境。

建议:鼓励幼儿进行多样化的活动,如阅读、游戏和探索,以帮助他们发展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育者需要耐心地引导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如分享、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龄前期(5-7岁)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适应学校生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科学、音乐和艺术等。

他们也需要继续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

建议:教育者需要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育者需要耐心地引导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四、学龄期(7-12岁)学龄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系统,需要学习更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写作、算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

他们也需要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以应对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和挑战。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与青少年阶段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与青少年阶段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与青少年阶段心理学发展中的儿童与青少年阶段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对于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与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学中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对于我们了解人类的成长过程以及教育引导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认知发展1. 感知和感觉能力的发展在儿童与青少年阶段,感知和感觉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感觉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颜色、形状、声音和触觉等。

例如,在幼儿阶段,儿童对于色彩的辨别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而在青少年阶段,他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和辨别能力已经相当成熟。

2. 认知能力的提升在儿童与青少年阶段,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逻辑思维的掌握逐渐提高,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推理和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

例如,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3. 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认知发展存在着关键期的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儿童的某些认知能力会迅速提升。

这个阶段的关键期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例如,语言习得是儿童阶段一个重要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对于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较高,因此,在这个阶段给予儿童合适的语言刺激和教育非常重要。

二、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情感发展1. 自我意识的形成在儿童与青少年阶段,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地形成。

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个性、需求和权益,并逐渐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

例如,青春期的青少年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这是他们在情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 情绪的认知和调节在儿童与青少年阶段,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儿童能够逐渐分辨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学会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儿童少年卫生学】3第三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儿童少年卫生学】3第三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心理发展(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又称心理发育,指个 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 规津的心理变化过程。
• 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需掌握两个要点: • 其一是儿童的运动能力、认知、情绪和行为等随年龄的发育规律,
✓节律性(rhythmicity):儿童反复性生理功能的规律性,如对饮食、 睡眠、排便等进行评价。
✓趋避性(approach and withdrawal):儿童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接近 或退缩。
✓适应性(adaptability):描述儿童对新事物、新情境的接受过程。
✓情绪本质(quality of mood):每日中愉快、和悦、友好的行为相对于 不愉快、不和悦、不友好的比例。
✓坚持度(persistence):指儿童活动持续时间的长度和克服阻碍继续进 行的能力。
✓注意分散度(distractibility):外界刺激对正进行的活动的干扰程度。
✓反应阈(threshold of responsiveness):引起儿童产生可分辨反应的外 界刺激水平,如对声、光、温度等的刺激。
二、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言语、认知、情绪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只有动作性智慧,而 没有表象的和运算的智慧。气质(temperament)是婴儿出生 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
✓活动水平(activity level):描述儿童身体的运动量,如儿童洗澡、室 内外活动、玩耍时的活动水平。
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通常以年龄别心理发育水平作为标准。
一、大脑发育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引言: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儿童和青少年经历着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变化。

心理发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指的是个体在生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心理能力和行为的逐步发展与巩固,是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的关键指标以及相关测评工具,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关键指标1.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思考、记忆、观察、解决问题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测量智力指数来评估,例如儿童智力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2.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情绪发展可以通过测量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来评估,例如情绪智力问卷和情绪管理能力测评。

3.社交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社交发展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建立友谊关系。

社交发展可以通过测量社交技能、人际关系质量和社交焦虑程度来评估,例如社交技能测评问卷和人际关系质量量表。

4.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自我意识、自尊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变化。

自我发展可以通过测量自尊水平、身份认同和心理健康状况来评估,例如自尊问卷和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二、测评工具1. 《儿童智力量表》:该量表是评估儿童认知发展和智力水平的常用工具,适用于6-15岁儿童。

它包含不同领域的认知任务,如言语、记忆和问题解决等,通过对儿童表现的评估得出智力量化指数。

2. 《情绪智力问卷》:该问卷旨在评估儿童情绪智力水平,适用于6-15岁儿童。

它包含一系列与情绪相关的问题,如情绪辨认、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通过对儿童的回答得出情绪智力评分。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初中生 心理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的高涨 ,追 求独立和自尊
思维品质方面,思维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 解决问题
自我评价方面,开始由注重外部表 现的具体评价向以抽象慨括为主的 抽象评价转变,能够把一些社会准 则、道德规范纳入自我评价之中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独立生活能力和社 会适应能力较初中 增强
➢更能自发或在外界要求下对 自己的解答作出解释
➢阅读成绩、推理测验成绩好 ,创造性设计成绩优秀
改变冲动型—自我指导式训练
“现在我们来……问题是要求整个圆的长度……那是周长, 那么求周长的公式是什么呢? ……哦,别忙着去求周长, 要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搞清楚,我最容易犯的毛病是题意 还没有搞清楚就急匆匆地找答案……”
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服务
平衡(equilibrium)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 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论
形式运 算阶段
前运算 阶段
具体运 -算阶段
感知运 动阶段
0岁
2岁
7岁
11岁
成人
感知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
性格特征
性格差异 性格类型
(二)智力差异 1、智力的概念 2、智力的水平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 智力的团体差异
3、智力类型差异 4、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1、智力的概念
“几乎没有一个心理学概念像智力这一概念那样如此广泛地 被人运用和接受,同时又如此难以捉摸、令人困惑。”
——斯滕
4.心理发展的动力
天性—教养之争(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

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论述,以期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轨迹。

1. 婴幼儿期心理发展婴幼儿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发展阶段,也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婴幼儿的认知、情感、语言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

例如,从出生后几个月到一岁左右,婴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能够感知和记忆一些简单的信息。

2. 学前儿童期心理发展学前儿童期是指3岁到6岁之间的阶段,也被称为幼儿园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开始发展社交技能,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此外,他们开始理解和运用语言,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

3. 小学期心理发展小学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是指6岁到12岁之间。

在这一阶段,儿童学会了读写和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他们开始学习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此外,他们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4. 青春期心理发展青春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一般是指12岁到18岁之间。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心理也经历许多挑战和变化。

他们开始对自我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同时,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对自己和社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5. 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遗传因素是指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因素则包括了孩子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各种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涉及到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等,都对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了儿童与青少年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发展性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发展性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发展性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逐渐成长和形成个性、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过程。

发展性心理学关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发展,研究如何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本文将讨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并探索发展性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感知运动期,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经验来理解世界。

他们逐渐形成物体的常数、对象的持续性和空间的概念。

在前运算期,儿童开始展示象征性思维,可以使用符号来代表物体和事件,但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进入具体运算期,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具体运算。

他们可以理解数量、顺序和空间关系,并开始懂得逻辑推理。

最后,形式运算期标志着儿童进入了抽象思维的阶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假设性思考。

青少年心理发展青少年期是一个关键的心理发展阶段,涉及到个体身份认同的形成和个性特征的加强。

爱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着身份与角色的挑战。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性别身份和个人信仰等问题。

他们努力寻找自我,试图建立自己的身份,同时与社会和文化的期望和压力进行协调。

在心理社会理论中,埃里克森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如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怀疑、努力与罪疚等等。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因素可以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因素:1. 家庭环境:温暖、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积极的家庭价值观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2. 学校和教育:优质的教育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可以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技能。

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的学科。

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过程和步骤,以及相关的重要因素。

一、儿童心理成长的过程1. 早期儿童发展阶段:a. 出生至1岁:此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探索世界。

b. 1岁至3岁:此阶段儿童逐渐掌握语言和运动技能,开始建立自我意识。

2. 幼儿期儿童发展阶段:a. 3岁至5岁:此阶段儿童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b. 5岁至12岁:此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自主性和责任感,开始建立社会关系和道德标准。

3. 青少年时期儿童发展阶段:a. 13岁至18岁:此阶段青少年开始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形成自我身份和价值观。

b. 18岁至21岁:此阶段青少年正式进入成年期,开始面对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二、儿童心理成长的步骤1. 认知能力的发展:a. 感知和注意力:儿童从出生起就开始通过感官系统接收外界刺激,并逐渐学会关注和处理特定的信息。

b. 思维和逻辑推理:儿童在幼儿期开始形成基础的思维能力,并在青少年时期逐渐发展出抽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c. 记忆和学习:儿童从幼儿期起开始建立记忆和学习的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进一步发展。

2. 情感和社会发展:a. 情感认知和调节:儿童在早期通过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学习情感的表达和调节。

b. 同侪关系的建立:幼儿期和青少年时期是同侪关系建立的重要阶段,儿童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逐渐发展出合作和友谊的能力。

c. 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发展:儿童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逐渐发展出责任感和道德标准,并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三、儿童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1. 家庭环境:a. 父母关系和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有重要影响。

b. 家庭氛围和支持:稳定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支持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个体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特定时间段。

在这些关键期内,儿童的大脑和身体会经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1. 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来探索周围环境,并与主要的照顾者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

婴儿期的关键任务包括形成依恋关系、发展基本的运动能力和探索性行为。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其他照顾者的支持和关爱至关重要。

亲密的关系可以满足婴儿的依赖需求,促进其情感的稳定发展。

此外,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早期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婴儿的感官和运动发展。

2. 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

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始发展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

在幼儿期,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供有趣、刺激和安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同时,培养适当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重要的任务。

3. 小学阶段(6-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进一步发展其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

他们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并开始建立与同伴的重要关系。

为了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

同时,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重要的。

4.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身体发育迅猛,思维和情感发展进入成人阶段。

青少年开始探索自我身份、独立性和未来职业规划。

在青少年期,家庭和学校的支持至关重要。

提供安全的环境、适应性的规则和机会,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参与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结: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婴儿期、幼儿期、小学阶段和青少年期都是重要的。

在这些关键期内,儿童经历着各种身体和心理变化。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课件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课件
(一)人格发展阶段论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早期童年经历,出 生后最初6年的生活经验。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 段理论自我、社会和文化因素、平衡。
•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被解决的危机,危机可以成为 生活中的转折点。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
阶段
心理发展特征
• 自我防御一般产生于儿童早期和中期,在青春期和成人期被强化。
自我认知和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否认、转移、投射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期
心理特征:自主感:极其渴望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获得自由;矛盾:通过叛逆来隐藏自己的 情绪;通过强调独立来掩饰自己对别人的依赖。个性化:希望与众不同,在意自己是什么样 的人以及想表达成为什么样的人。 主要任务:感受成功以获得自信和自尊;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以获得自我认同和个性化;同伴 交往和自我表现、表达的需求。 可能的负面影响:好奇、尝试被禁止的事物;对表里不一尤其敏感;容易滋生叛逆情绪。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 如果你是一个自主的人,你的行为无须受到别人是否支持和赞同的影响,同时也能觉察到别人的需求; • 你能有效地满足自己的日常需要,会在需要时寻求他人的帮助,也会给别人提供支持; • 你能独自行走也愿意与他人同行,那么就是一个人格相对健全的人。原生家庭、童年经历、个人选择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案例:戴维的故事
• 我很早就懂得凡事得依靠自己,因为你不能相信别人。我是被酗酒的父母养大的,他们好像一点感 情也没有,对我没有,他们彼此之间也没有。
• 我爸爸工作很晚才回家,因此我大部分时间和妈妈在一起,她常常从中午就开始喝酒。很多时候我 被一个人丢在街上玩,有时候她醉的一塌糊涂,甚至忘记带我回家。刚开始,我很害怕,后来就习 惯了,并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我就是这样带着伤痕经历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所以后来我总是拒人 于千里之外,也不能与人保持长久的关系。一旦交往的女朋友开始亲近我,我立马和她分手,我想 在她们抛弃我之前先离开她们,这样就能显示自己占了上风。幼年情感缺失,降低个人自爱程度 , 难以形成长久的人际关系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的个体在认知、情感、社会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认知发展: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中的发展。

2. 语言发展: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语言习得、词汇发展、语法理解和表达等方面的发展。

3. 社会情感发展: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在情绪、情感调节、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4. 道德发展: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的发展。

5. 个性和人格发展: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在个性特质、人格结构、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发展。

6. 学习与教育: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教育环境对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为教育、养育和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它可以帮助家长、教师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心理发展: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 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 注意: • 1.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 2.心理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无到有、从简到繁。 • 3.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两大方面。 • 4.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变化,表现为心理机能的改
格塞尔的成熟优势论虽然提到生理成熟和环境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但更强调成熟的作用。
双生子爬梯实验: 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是事倍功半。
双生子爬梯实验
让同卵双生子T和C在不同的年龄开始学 习爬楼梯。T从出生后的的48周起接受爬梯 训练,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6周;C则从 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训练,每天的练习时间 相同,仅训练两周,就赶上了T。
如,从儿童动作的发展看,6、7个月时儿童开始爬行, 先是腹部着地慢慢爬,再到靠手膝爬行,由不熟练 的爬行到熟练的爬行,这种爬行技能上的变化体现 着儿童动作发展的连续性;但在一岁左右,儿童开 始能够站立和直立行走。由爬行到直立行走,不只 是爬行技能的简单扩展,而是出现了本质不同的行 为模式,即进入动作发展的新阶段,但该阶段还会 保留或表现出爬行。例如,儿童刚刚开始直立行走 时,行走动作还不熟练,在需要快速移动或疲劳时, 小孩还会爬行。
于初中阶段。 • 2.心理发展特点: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
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形象思维做支柱,开始出 现反省思维。 • (三)青年初期 • 1.定义:这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 2.心理发展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 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 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 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阶段特点

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阶段特点

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阶段特点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到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变化。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介绍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阶段特点。

认知发展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许多关键的阶段可以被观察到。

在0-2岁阶段,儿童开始发展感知和运动技能,并开始建立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在这个阶段,他们通过观察和互动来理解周围的环境。

在3-7岁的幼儿期,儿童开始展示出丰富的想象力和符号性思维。

他们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开始理解数量、颜色和形状等基本概念。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身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非常高。

8-12岁的儿童进入了学龄前期,他们开始发展更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推理和分类,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可以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决策。

青少年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在青春期的开始,青少年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他们对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也变得更加成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职业规划等问题。

情感发展情感发展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早期,婴儿与主要照看者(通常是父母)建立了一种紧密的情感连结。

这种连结被称为依恋,在儿童的情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期,儿童开始体验到更广泛的情感,他们能够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发展出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与同伴的互动,并建立友谊关系。

青少年期是情感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青少年经历身份认同的探索和自我价值的建立,情感经历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刻。

他们在情感上更加关注自我意识、亲密关系和平衡个人需要与社交压力之间的挑战。

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另一重要方面。

儿童开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学习和适应各种规则和社会期待。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 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焦虑和抑 郁情绪。
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对学生 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 影响。友好的校园氛围可以 为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心。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社会文化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一些社会文化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 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 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 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单亲家庭或重组家 庭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情感压力和社交困扰 。
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通常能够为孩子提 供安全感和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心 。
03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阶段与任务
儿童期的发展任务
感知和运动阶段
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探索和了解 世界。
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并理解具体的 概念和规则。
前运算阶段
儿童开始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思考,但他们的 思考还缺乏逻辑和组织。
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开始能够运用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来解 决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与教育
2023-11-10
目 录
•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 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与任务 • 教育策略与建议 •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未来趋势

儿童少年心理发育的特征及注意事项

儿童少年心理发育的特征及注意事项

儿童少年心理发育的特征及注意事项一、儿童少年心理发育的特征1.1 幼儿期心理特征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一般指2至6岁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表现出自我中心、好奇心强、情绪不稳定、语言发展迅速等特点。

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照顾。

1.2 学龄期心理特征学龄期是儿童心理发育的另一个重要阶段,一般指6至12岁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表现出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盛、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等特点。

学龄期儿童开始接受正规教育,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

1.3 青少年期心理特征青少年期是儿童心理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指12至18岁的青少年。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主要表现出自我意识强烈、好奇心旺盛、情感波动大、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等特点。

青少年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二、儿童少年心理发育的注意事项2.1 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是儿童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予儿童充分的爱和关怀,提供合适的教育和引导,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2.2 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长和满足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2.3 倾听儿童少年的心声家长和老师应该倾听儿童少年的心声,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4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和老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尊重儿童少年的个性和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方法,为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5 关注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和压力,促进他们良好的心理发育。

三、结语儿童少年心理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儿童少年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之间,心理和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婴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青春期。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相关的发展任务。

一、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依靠感官体验来了解外界和自身。

以下是该阶段的特点和发展任务:1. 生理和认知能力的迅速增长:婴幼儿从出生开始,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

他们的脑部、肌肉和感官器官都在逐渐发育。

2. 社交互动的建立:婴幼儿通过眼神交流、微笑和喃喃学语等方式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进行社交互动。

这种互动对于婴幼儿的情感和认知发展都至关重要。

3. 物体常识的建立:婴幼儿从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和学习。

他们开始发展对物体的认知,如抓住、扔掉和摸索。

4. 语言发展的启蒙:婴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语言。

通过模仿和不断尝试,他们逐渐学会说简单的词汇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从两岁到六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更复杂的认知技能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该阶段的特点和发展任务:1. 角色扮演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特别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

通过这些游戏,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发展想象力。

2. 适应学前教育和社交环境:幼儿通常在这个阶段开始进入学龄前教育,如幼儿园。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社交环境,并与其他孩子进行友好互动。

3. 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更复杂的语言技能。

他们能够说出更长的句子,并开始使用逻辑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完善运动技能:幼儿在这个阶段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得到不断发展。

他们能够跑、跳、爬和使用各种工具。

三、儿童期(6-12岁)儿童期是从六岁到十二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发展更高级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浪式生长发育速度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 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是连续的过程,但 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如体重的 生长在出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增加 很快,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 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 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1.认知能力提高
学习是主要活动方式; 有意注意开始延长 观察能力提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形成了守恒的概念, 理解了可逆性;
数的守恒实验
在儿童面前摆两排数目相等的小瓶子,其中一 排放的松散,看起来长一些;另一排紧凑,因 而看起来短一些。然后询问儿童二排瓶子是否 一样多。
藏猫猫
婴儿的深度知觉—视崖实验
婴儿的图形偏好
婴儿的气质
气质()与生俱来的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 特征,它所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 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差异。
气质类型
容易型,40%; 困难型,10%; 迟缓型,15%; 交叉混合型,35%
(二).幼儿期(前运算阶段)
3.幼儿的思维
思维水平比较低, 离不开具体的实物和表象; 对事物的概括往往是非本质的,
守恒实验
4.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主要活动为游戏;
存在典型自我中心,尽管能区分自己与他人,但无 法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会有不同的想法;
幼儿的情绪体验丰富,但不稳定;
产生了一些社会情感,如道德感, 理智感和美感
(三).学龄期-具体运算阶段
鞘化从小脑\脑干延伸到大脑皮层
此时大脑的功能有两大特性: 1.可塑性大; 2.良好的修复性;
大脑的发育(7-8岁)
神经突触分支更多更密,大量神经环路形 成;
额叶生长迅速; 皮层内抑制不断加强;
大脑的发育(9-16岁)
联络神经元功能加强, 联络神经纤维数量大增 大脑各功能区成熟的顺序是: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脑电图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育,大脑具
“1、2、3、4”规律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头只长了 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 长4倍。
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人体各器官的发育分为四种类型:
一般型器官的生长; 生殖型器官的生长; 神经型器官的生长; 淋巴型器官的生长。
正态分布图上50百分点位的男女孩子的发育情况
几个技能的关键期
1-3岁 4-5岁 0-4岁 5岁左右 10岁以前 5岁以前 10岁以前
口语学习关键期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2.幼儿的记忆
以无意识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 记忆持久性发展很快,精确性差; 掌握了一些记忆策略,比如分类记忆
大脑的发育(0-2岁阶段)
新生儿脑重350-400克,; 6个月为700-800克; 12个月为800-900克.
神经细胞迅速发展,突触装置日趋复杂, 突轴变长, 并向皮层深入.
脑重量
1400 1200 1000
800 660
600 400 200
0 8-9个月
990-1100 2-3岁
1、未分化 分化、专门化; 2、不随意、被动 随意、主动; 3、认识客体外部直接现象 认识事物内在
本质; 4、态度不稳定 态度稳定
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两个要点: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评价儿童心理发育常常 年龄作为判断标准;
、儿童心理发展也存在个体差异,可能提前也可能滞后 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280 6-7岁
1350
1400
9岁
12-13岁
婴幼儿期神经元的变化
大脑发育(2岁)
脑重为1050-1150克; 脑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基本类似成人; 白质已经髓鞘化,与灰质分开; 出现了脑功能不对称性; 出现了优势大脑的男女差异.
大脑的发育(幼儿期)
6岁脑重接近成人; 神经纤维分支更多,更长, 神经纤维的髓
有不可逆性 15岁达到成人水平
二.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婴儿期- 感知运动阶段
没有记忆,思维和行为等活动,只有动作性智力 活动,表现在三方面:
1.粗大运动; 2.精细动作; 3.社会性
动作发展
五指分工
运动能力 抬头 45o 抬头 90 o 扶坐竖直 独坐前倾 独坐 从卧位坐起 扶腋下站 扶双手站 扶一手站 独站片刻 扶双手走步 扶一手走步 独走几步 拇指与其他手指抓握 拇指与示指捏米花
婴儿部分运动能力的年龄特征
成熟早期月龄 成熟中期月龄 成熟晚期月龄
2.1
3.2
4.0
2.9
3.5
4.5
3.1
4.2
6.3
3.2
4.5
5.9
4.7
6.0
6.9
6.9
8.6
11.4
3.3
4.2
5.4
5.1
6.6
8.9
7.0
9.5
10.9
9.2
11.2
13.3
7.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3
11.0
9.1
10.7
12.7
11.2
本节内容
一、生理发育; 最重要的是大脑的发育
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四个
阶段
心理发展( ),又称心理发育,只个体从出 生到死亡期间持续而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也是反应活动 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的过程,体现 在四个方面:
1.言语发展 (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18个月开始掌握词汇; 3岁能听懂8000个单词,使用300-500词, 说3-4
词的简单句; 4岁能使用更多的形容词和副词,能理解代词的
含义, 能进行简单的叙述; 6岁流利表达而无大的语法错误
发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发 现,小鸭和小鹅通常将 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 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 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 应,这种现象叫“印刻 ()”。心理学家将 “印刻”发生的时期称 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 ( )。
12.7
15.0
5.1
6.5
7.9
7.1
8.5
9.9
常模月龄 3.6 3.8 4.9 5.2 6.5 9.7 4.7 7.7 10.1 11.9 9.8 11.8 13.7 6.9 8.9
动作发育规律
1.自上而下; 2.由近及远; 3.由粗到细; 4. 从孤立运动到共济协调
对视
客体的恒常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