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二《位置》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二《位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词的意义。
2.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互动游戏和实物操作来加深对位置词的理解。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应用位置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位置词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实例巩固学生对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词的掌握。
教学难点1.让学生区分左右和前后的概念。
2.搭建合适情景,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上下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括位置词的图片和实例案例。
2.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
3.互动游戏道具:如指示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位置词,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中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探究1.向学生提出问题:“书在桌子的哪一边?”,“球在书的上面吗?”等,引导学生思考。
2.分组进行实物操作,让学生通过操纵物体来练习使用位置词。
三、拓展1.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模仿指令进行移动,巩固位置词的掌握。
2.让学生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并与同伴交流。
四、总结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概括总结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词的用法。
2.鼓励学生运用位置词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
五、课堂作业1.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的物体位置,用纸笔描述。
2.拓展作业:出示图片,让学生写出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
六、板书设计•位置词:左右、前后、上下•实例:例如书在桌子上、球在书的下面等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实物操作和互动游戏的形式,生动地教授了位置词的概念。
然而,部分学生在区分上下的概念上有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增加上下概念的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坐标系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准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游戏中物体的位置。
2.探究新知: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数对: (列,行)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掌握程度。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说课稿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我将为大家讲解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在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我将深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在一年级,学生已经研究了类似于“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在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研究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方位角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因此,在本单元的《位置》中,学生将研究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这将为今后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内容是在以上基础上,研究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本课时旨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分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三、研究目标本课时的研究目标为:①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②经历语言叙述物体位置到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为: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四、教学法、研究法教学法:尊重学生已有经验,从表象到抽象,引导发现,活动引领。
研究法:学生通过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找一找、比一比等数学活动经历理解数对的全过程,发展能力。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活经验:创设“一排座位”的情景,激活学生“用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在一排中的位置”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一个数可以在直线上确定位置。
在此基础上,利用例1现成的情景,由线扩展为面,将一维空间生长为二维空间,产生新问题,引出新的研究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尝试探索,感悟新知:a.认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b.认识行与列:统一行和列的名称。
统一行和列的顺序和方向。
在平面图上确定行与列。
c.认识数对:呈现位置的表示方法。
五年级位置说课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位置》,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课堂设计、板书、评价、开发与得失来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中针对本单元有明确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利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而本节课的内容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以及数对的含义。
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时要从观察者的角度考虑。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而本节课就是对之中描述方式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区级公开课《位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坐标系,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的运动和变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概念,大部分学生应该已经有所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对坐标系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数对的运用不够熟练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在坐标系中准确地找到对应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以及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2.教学难点:对坐标系的理解,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数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手段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寻宝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2.新课导入:介绍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概念,并用示例进行讲解。
3.课堂讲解:讲解如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如何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4.课堂练习: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7.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1)数对的概念: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2)如何找到对应的位置:在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列,纵坐标表示行。
《位置》说课稿(通用14篇)
《位置》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位置》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位置》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定物体位置。
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又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奠定基础,可以说既是对学生位置观念在形象思维方面的一个重要总结,又是从具体形象的位置到抽象直角坐标平面位置的过渡,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明确竖为列,横为行,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②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到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同时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全局观念,站在大众角度主动简单的表达自己,体现数学的价值。
其中教学重点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难点为: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赖于教法学法的转变。
本堂课我采用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标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由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转向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特别是“学会学习”的人。
只有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才能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去学会主动表达,学会主动交流交际,采用本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实践。
课前设想再完美都要依赖教学过程去实现。
2.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2. 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平面图上的位置表示方法,能够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 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在平面图上标出。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解决与位置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位置和移动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数对表示位置- 数对的含义: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 如何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 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利用上、下、左、右和角度描述方向。
- 确定物体位置时,距离和方向的结合。
3. 位置的应用- 在实际情境中,如何使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 解决与位置相关的问题,如路径规划、物体定位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 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数对表示位置。
- 在实际情境中,结合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位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位置的意义。
3. 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教具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对、方向和距离等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提出问题:“如何确定一个城市的位置?”引发学生对位置表示方法的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活动探究(15分钟)-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课例名称:《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借助Ipad实现“游戏化”教学,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
借助五子棋游戏作为互动沟通的平台,使信息的传递过程更加生动,增加课堂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地环境中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2.借助数对确定位置,想象棋子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课标中关于“图形与位置”这一内容指出:“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图形与位置”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通过五子棋游戏让学生产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需求,进而认识有序数对,在观察、讨论、思考中发现数对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了方向与位置,学会了用行和列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学习本内容,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以及第三学段中“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通过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1.从实际情境出发,认识数对。
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同,但是他们都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室座位图)来进行学习,充分借助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用第几行、第几列描述座位)继续探究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应用数对,发展空间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涉及了根据数对找位置,确定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和根据数对画图形,或者用数对描述图形等内容,让学生建立位置与坐标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用方向和行列来描述位置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四年的集体生活,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范文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范文3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范文一一、教学内容:位置。
(教材第19-23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3、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的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在大型的会议室开会的图片,足球场看比赛的图片)2、谈话导入:在这么大的场所那么多的作为,人们是怎样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呢?(每张票上都写着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座位了。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位置的内容。
(板书课题:位置)(二)探究新知:(1)教师:同学们,张亮是这个班的班长,你能根据老师这话找到张亮吗?(出示:老师问话的情境图)板书:班长张亮坐在第几列第几行?(2)明确列、行排列规则。
(出示:介绍图)小结: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学生按列报数;把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学生按行报数。
【设计意图:由原来的两个条件迁移到两个数据。
直奔难点。
让学生明白怎样确定列和行,为用数对表示数的正确写法奠定基础。
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感知“列” “行”的含义,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数对。
(1)教师:老师用“张亮坐在第二列第三行”这样表示你觉得方便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同桌之间讨论讨论一下,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
(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 上册人教版
教案:《位置》课程名称:数学年级:五年级册别: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置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位置的表示方法。
2. 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位置概念的深入理解。
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本、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位置卡片、坐标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座位,提问:“你能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你的位置吗?”2. 学生尝试描述,教师总结并引入位置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讲解位置的表示方法,如用数对表示位置。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3.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座位,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4. 讲解位置的相对性,如上、下、左、右等。
三、课堂练习1. 发放位置卡片,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卡片上的位置。
2. 教师选取几个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并验证。
3. 学生互相提问,用数对表示对方的位置。
四、实际应用1. 讲解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停车场等。
2. 出示坐标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指定位置。
3.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位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强调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家中各房间的位置。
2. 让学生举例说明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位置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位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位置知识的掌握。
在课堂练习和实际应用环节,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位置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位置》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位置》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上位置的表示方法;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关系;能利用地图上的位置信息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比较地图上事物的位置;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地图上位置的表示方法,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关系。
•难点:能利用地图上的位置信息解决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师生互动,通过展示一幅简单地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位置概念。
2.学习新知(15分钟)
–讲解地图上位置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认识地图上的东西南北以及方位词的使用。
3.小组活动(20分钟)
–让学生分组,在地图上指定位置,自由练习使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关系。
4.课堂讨论(10分钟)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5.拓展练习(15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利用地图上的位置信息解决问题。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进一步巩固地图位置概念。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观察、描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信息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利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
这一章节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和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表示物体位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总结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原因:学生在表示物体位置时,容易混淆左右和上下,以及坐标的正负方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总结规律。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物体位置。
2.讲解: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坐标的正负方向。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4.拓展:引导学生利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如找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标题:《位置》2.板书内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坐标正负方向的判断。
八. 说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评价学生利用位置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位置 人教版
《位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6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位置》,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位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解关于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理解数对的意义等,该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将为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对数对、位置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起始行,列的含义。
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难点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二、说学情在教学之始,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很重要。
五年级的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他们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三、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辅助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等来展开教学,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四、说学法根据学生学情来分析本节课课我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从五个方面展开。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上课前我会提问学生如何表示出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学生可能会通过自己前后左右的学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我会继续提问如何准确的表示自己在班级中的坐位呢,我会像学生说明为了准确表达一个位置,我们会选择用数对来表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说课稿
《位置》说课稿同心县第一小学:杨东波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9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的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将为下节课学习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及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能用“第几”描述物体的位置,还经历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找到物体的位置,如教室里的座位、电影院的座位等,初步积累了用数表示位置的经验,但对于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很少接触。
三、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关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等数学活动经历理解数对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对的认识经历由“表象——抽象”的过程。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活动引领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数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尝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构建一种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模式,主要分为:“结合经验,初步感知→探究新知,掌握方法→巩固提高、加深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拓展延伸、培养能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六大教学环节。
(一)结合经验,初步感知初步感知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与说课材料
《位置》教学设计五年级张海云教学内容: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
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
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1、播放歌曲《我和你》,提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去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想同学们肯定非常喜欢这些出色的运动员是吗?今天老师带来了部分运动员的照片,想看吗?(课件出示照片)2、这些运动员中,你最喜欢谁,把他的名字写在学习卡上,然后在反面简单描述一下他在屏幕上的位置,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位置一、教学目标1.理解“左”、“右”、“前”、“后”、“近”、“远”等表示位置的词语。
2.学会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3.能够根据题目描述,正确使用位置词语进行位置定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应用位置词语描述位置。
难点:能够准确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教具:图片、小物体、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探索位置关系1.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各个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认识“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2.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你的左边是什么?你的右后方是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绘制简单平面图,并指导学生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第二课时:运用位置词语1.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书上有关位置词语描述的练习题。
2.学生自主练习,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答案,并讨论正确答案的原因。
3.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在使用位置词语时的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描述位置关系。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1.教师布置综合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位置词语,综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选择一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提高描述位置关系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各种位置词语的理解程度有所差异。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和示范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位置概念。
同时,在综合运用环节,需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位置词语的应用能力。
以上教案仅为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调整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56
第二单元《位置》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例1本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要求热设计的。
本单元学习实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和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1),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
本内容的学习是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上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编排是在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绘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为后面六年级进一步学习方向与位置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3、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根据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
教学难点:对物体位置的正确描述。
教学准备:纸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看到这两个字(位置),你头脑里马上想到了什么?(复习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请-第组第排的同学回答!能描述一下你现在的位置吗?二、探究新知:1、列和行:你是怎样确定组的?(从左往右为列)你是怎样确定排的?(从前往后为行)学生手势指座位的列和行,电脑演示列和行2、数对表示:随机:第---列的同学站起来,第---行的同学站起来。
你为什么站了2次?(确定位置需要2个数据)怎样表示张亮的位置?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展示书上有规范的写法,自学p19例1:张亮的位置表示为“(2,3)”,能写成(3,2)吗?写数对时要注意什么?你还能写出谁的位置?三、巩固练习: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教师收集)----抽中的站起来,其他同学用yes或No判断2、点名游戏3、对号入座4、拓展练习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再确定。
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与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继而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时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是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是: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是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各种能力。
二、说学法《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
基于此,在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展开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位置》,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首先我先说说对教材的理解:数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开放的思维,严密的逻辑,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兴趣。
《位置》就是这样一个开放思维,严密逻辑的内容。
《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位置。
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又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奠定基础,可以说既是对学生位置观念在形象思维方面的一个重要总结,又是从具体形象的位置到抽象直角坐标平面位置的过渡。
【说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明确竖为列,横为行,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到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同时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全局观念,站在大众角度主动简单的表达自己,体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把握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行列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赖于教法学法的转变。
本堂课我采用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标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
习,由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转向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特别是“学会学习”的人。
只有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才能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去学会主动表达,学会主动交流交际,采用本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实践。
【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以“开家长会”这一情境为蓝本,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我通过家长会让学生给家长准确介绍座位这一情境引入课题,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2.独立学习,合作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过;“当老师就像帮助小孩子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因此本环节,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引导,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
独立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
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是先描述列,再描述行。
根据这一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进行了以下教学:
(1)、观察探究,形成表象
我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行与列的含义和确定行与列的规则。
并用行与列说一说“第2组第3个,第3排第2个”,明白这两个都可以用“第2列第3行”来表示。
继而根据这一描述方式用数对(2,3)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
学生认识
到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用行列描述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2、深入理解数对的含义,熟练运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通过写、找、比,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对的含义,达到熟练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目的。
(1)写一写:
通过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写出主题图中王燕和赵雪位置的数对,并同时在简图中圈出这两位同学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数对数字虽然一样,但表示的位置不一样的原因是数字的排列顺序不一样,
(2)找一找:
通过让学生根据数对(6,4)找出王乐同学的位置,并和王燕同学的数对进行对比,发现两个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字如果相同,它们表示位置是同列不同行。
(3)比一比:
对比李小东和孙芳的位置,再用数对分别表示这两位同学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两位同学如果在同一列,它们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是相同的。
3、对比发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优点。
通过先让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的位置,然后和之前写的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简洁性和准确性,体会数学的简约之美。
4、实践运用、形成能力:
依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安排同学们完成课本19页做一做,即说一说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通过向学生展示“电影院的座位”课件,让学生欣赏的同时,体验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运用,让同学们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运用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5、总结提升
在上述教学环节完成后师生一道总结、梳理当堂所学知识,归纳方法、揭示规律、总结提升。
通过总结提升,可以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让学生进行了一
次自我反思。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一个直观、完整、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板书简洁明了,能清晰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a,b)
列,行
【说小结】
总之,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想我应该更多地是作为一个观察者,甚至说一个学习顾问,只在适当的时候稍作点拨,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说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