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通史第3讲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通史)大一轮课件:专题五3 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高考历史(通史)大一轮课件:专题五3 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图解历史】 京剧的发展过程
核心观点:京剧的产生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体 现,同时它也体现了艺术只有不断吸收创新才能发展的道理。
1.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 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 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 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 风。 2.儒家教化:儒家教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教育感化。 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对人们潜移默化 的影响。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多种手段综合 运用,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官员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 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
(2)顾炎武
a.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①思想b.提倡经世致用, 注重实学。
②著作:《日知录》《天__下_郡__国_利__病_书_________》等。 ③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_经__世_致__用____思潮的推动
者。
(3)王夫之
二、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本草纲目》:李时珍编著,系统地总结了中国 16 世纪以前 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 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2.文学:明清小说
时期 明朝 清朝
长篇 小说
成就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__水_浒__传_》___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封神 演义》《西游记》等
2.时代特征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艺术风格
时代特征
先秦
兼容并包、宽容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先秦时期的思想(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

“士”的崛起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核心论点:诸侯争霸、社会大变革推动了士阶层的崛起,士阶层的崛起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先秦诸子思想对百家争鸣的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必然要求冲破西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阻碍;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要求改变现状,获取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新兴知识分子的独立兴起,自然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舆论制造者的角色。

这一切的合力,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材料解析题的自拟论题类】题型解题引导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材料解析题的自拟论题类】题型解题引导

【材料解析题的自拟论题类】题型解题引导【考题例证】(2017·高考全国卷Ⅲ,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答步骤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是开放的。

其步骤是:首先拟定论题,先解读材料,材料反映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西方文明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冲击,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关史实,可选择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某一方面对中国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为题,如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也可以从总体上说明在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如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开始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如果选择某一方面为题,就要结合近代中国的政治或经济或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阐述;如果以总体为题,就要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阐述时注意围绕主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论题。

[答案]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的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由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

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高中历史课件-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1840年前)

高中历史课件-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1840年前)

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考点:清朝京剧
B
阶段特征
[2012·新课标全国卷]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
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
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
权力、评价


地 方
2、经济
洪武后期(1391)在三 司之上设置阶巡段抚特征一职, 节制三司,总览地方大 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出现风力水车。
阶段特征
注意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 影响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阶段特征
3、思想文化
阶段特征
1、中国科技的特点;中外对阶比段特。征 2、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原因。 3、中国古代科技无法促进社会
B
考点:明朝地方体制
阶段特征
2.[2016·全国卷Ⅲ]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
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
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
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转型的原因。
明清小说反映 商品经济发展 和市民阶层的
社会生活
阶段特征
1.[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 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 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3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训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3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训

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广东肇庆模拟)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解析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皇权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故选C。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秦至清皇权并非是以递增的形式出现,排除A;三省六部制下,宰相之间相互牵制,最终大权还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排除B;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排除D。

答案 C2.(2014·湖南常德质检)据统计,明代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经殿试中进士的有157人,占96.3%。

157人中又有131人经翰林院入阁,占大学士总数的80.03%。

可见( ) A.从明代开始政府成了士人政府B.明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C.科举高第入翰林,是进入内阁的主要途径D.明朝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内阁人员组成中,科举出身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故选C。

士人政府形成于两汉时期,排除A;题干体现的是内阁人员的组成情况,与科举制是否完善没有关系,排除B;题干材料没有说明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大小,排除D。

答案 C3.(2014·福建福州质检)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军机泄露B.维护君主权威C.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解析军机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的产物,军机大臣参与军国大计,但是皇帝掌握决策权,朝廷做出这样的规定,直接目的是防止军机泄露,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权威,即维护专制皇权,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项显然与这样的规定无关,皆排除。

第一部分 知识突破 专题训练 第3讲 明清时期(72张PPT)

第一部分   知识突破  专题训练  第3讲   明清时期(72张PPT)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第 3讲 明 清 时 期高考调研来自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明清时期(1368~1840年)封建社会渐趋衰 落,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2.具体表现: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丞相制度自明代废除, 随之出现了内阁、军机处,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解析】 题干内容反映出在礼乐和刑政两者之间,朱元 璋比较强调礼乐的作用。由此可见,A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 确;C项与题干表述的内容无关;D项难以排除,如果引导语 为:这里他强调的是,则比较容易排除D项。这里只能通过 朱元璋这番话中强调的重点在于礼乐这个角度排除D项。 【答案】 B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例题2】 (2013·江苏)光绪《大清会典》载:“谕 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 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解析】 AD项认为军机处专管军事或刑狱是以偏概全, C项与军机处无府衙无随吏的事实相违背。 【答案】 B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考点知识探究 1.基础概念 (1)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 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在这种手 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 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 “资本主义萌芽”。
高考调研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例题5】 (2013·北京)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 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 的时间最早应为 (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 流。青花瓷是元代以来才有的产品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于 十七世纪。故选C项。 【答案】 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探究一:当时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 为什么?
明成祖设内阁,内阁是皇帝顾问内侍机构,内阁成员开始参与军 国大事的商讨,后有票拟权(帮助皇帝起草奏章的批复意见),但 始终无决策权。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长官, 权限大小取决皇帝。 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 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 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无决策权,军国大事由皇帝 一人裁决。
(3)作用:“启”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舆论准
备,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清儒” 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
出现上述差别的根本原因:在17、18世纪欧洲资 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程度比中国高。
探究六:清代京剧
短文改错
京剧是在徽戏和昆曲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戏、秦腔等戏曲剧种 汉戏 昆曲
(2011年广东文综) 5、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 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 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B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2011年广东文综) 6、 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 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 毋庸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A.晋商财力雄厚 B.小农经济发达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富
④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等。
探究五: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与启蒙思想的对比
都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批判。 1、相似之处:
2、不同之处:
(1)地位:“启”成为17、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流;“明
清儒”没有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2)性质:“启”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明清儒”

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阶段特征主干知识梳理一、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完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

(4)实行特务统治: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凌驾于法律和司法机关之上,直接服务于皇权。

(5)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

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6)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1)设立军机处:初为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其后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笔录,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③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消极: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加剧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上,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计划专题五中华文明繁荣及危机——明清前3第3讲明清时期思想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计划专题五中华文明繁荣及危机——明清前3第3讲明清时期思想

第3讲明清期间的思想文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临沂质检)明清期间流行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求实改革。

这说了然( )A.儒家思想包含着适用主义精神B.实学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鸣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完全否认分析:选A。

资料“明清期间流行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说明儒家思想包含适用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明清期间思想主流为程朱理学,实学并不是思想主流,故B项错误;明清期间实学只被有些有识之士所倡议,并未成为人们的共鸣,故 C项错误;资料说明实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否认,故D项错误。

2.(2019·梅州模拟)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因而可知,李贽并未绝对否认孔子及其思想。

这在当时( )A.确立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B.背叛了儒家的思想C.开启了经世致用之风D.促使人们思想的解放分析:选D。

依据资料“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可知,李贽反对孔孟的绝对威望,有益于挣脱传统儒家思想的监禁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联合所学可知A项说法不切合史实,故A项错误;“背叛了儒家”与资料“并未绝对否认孔子及其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资料主要反应的是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故 C项错误。

(2019·湛江模拟)明清之际,“蕺山学派”的刘宗周等从理、欲协调角度,初步反省了理学的理欲观;王夫之更以“理高欲中”,系统地剖析道德理想和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而清朝戴震则从自然人性论和理欲论,深刻地揭穿了理学家“以理杀人”的实质。

这反应了当时( )A.理学统治地位已丧失B.市民阶层的个性追求C.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D.官方哲学遇到了冲击分析:选D。

“‘蕺山学派’的刘宗周等从理、欲协调角度,初步反省了理学的理欲观;1王夫之更以‘理高欲中’,系统地剖析道德理想和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而清朝戴震则从自然人性论和理欲论,深刻地揭穿了理学家‘以理杀人’的实质”均是对统治思想的修正或批评,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 必修3 第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  必修3  第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夷待访录》
㈡ 黄宗羲
2、思想主张
材料四 帝王之法,一家之法,无一毫为天下之心,故非 天下之法(也4)。法限得制其君正权,:人主得张其“正天,下故之曰法有”治取法代而后有治 人,法非“为一桎家梏之天法下”而,设建,立为监天督下机之构心—而—设学。校 。
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 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民主革命思想具有启蒙意义。 ③对传统儒学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明.局清限之性际:明的清儒之学际本的进质步上思并想未只跳是反出对传理统学儒中的学不的合范理畴的部,分四, ①导大在地思当位想时(家没理有学仍形仍然成占是主统地流治地,主位没阶有)级从 ,知根②识本没上有分动提子摇出的儒新代学的在社表传会,统方他文案们化(中的未的能思主使 中想国与实近现代社会西转方型的)启,③蒙也思未想能不形可成完同整日的而思语想体系(未跳出传统
会(现2实),反开对辟君了主一代专重制实,际用、重“实众证治的”来取代“独治”
新学以风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 宰经,世一致命用之的官主旨,是莫反不对分学பைடு நூலகம்术天研子究之脱权离现,以各治其事。
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经天( 兴下世亡3为致),己用区任的匹分的实夫人质“有文:亡责精中国神国””。古。代与知“识亡分天子下以 ”,—提—倡《“日天知下录》
材料二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前破反取三除对足代对以于,孔孔孔吾子无子子,论思的则矣想是千。的非古后以迷三作前代信为无,,评孔汉判子、—,唐是—终、非《不宋的焚得是书标为也·人,准答乎中。耿?间中千丞百书余》年,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页,共31页。
【解析】阅读题干材料“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 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理解可知其意思:统治者治理(zhìlǐ)国家,要以“匹夫匹妇” 之是非为是非,即要尊重民意。
第八页,共31页。
第九页,共31页。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 辨析: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那时,资 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不断地缓慢发展。旧的封建制度 的衰落和新的经济因素(yīn sù)产生,首先反映在思想领域 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他 们对传统的封建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们反对封 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他们反专制、倡导民主。他们的思 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成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中的新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 发了生机。
第十二页,共31页。
第十三页,共31页。
2010年8月4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贵州省宣讲国家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时 说 : “ 过 去 我 们 (wǒ men)讲素质教育,多数情况下讲的是两条,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这一次明确提出,在这两条之上还有一条, 那就是社会责任感,也就是思想品德,强调‘富国家、 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第一(dìyī)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变
第3讲 明清(mínɡ qīnɡ)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一页,共31页。
第二页,共31页。
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 (黄)宗羲以史学为根底,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 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 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 大胆(dàdǎn)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 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 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 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题干材料未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错误 答案 A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方法必备】 巧找选择题的“题眼”
“题眼”是选择题解答的突破口,可以是特殊的知识点、
限定词或特定的称谓等。一般说来“题眼”分为: (1)以时间限定为“题眼”:抓住题干中明显或者隐含的时 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时间范围内肯定或者排除与题 干时间无关的备选项。
辨析
选项
C 材料未体现“以物易物”,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广东大庾岭以北的丝销往广东, D 而广东一带的盐铁销往广东大庾岭以北,这说 明了当时大规模远距离的商品贩运,正确
答案
D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以联系的观点考查明清对外贸易
【典例4】 (2014·课标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
巩固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1)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 经济 线 索 特
工工场
(2)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1)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 产生,但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选择题时应注意题目反映的历史阶段及特征。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考向三 视角1
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 从文明史观角度考查东西方思想的差异
【典例5】 (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
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D 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 错误
答案
B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从辨析评价角度考查清代军机处的地位
【典例 2】 (2014·海南单科, 8)《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 “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考向二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经济政策
视角1 从发展的角度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典例3】 (2013·课标全国Ⅱ,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 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 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 千。”这表明当时
(
A.皇权逐渐衰弱 C.内阁取代六部
课前线索必读
)
B.君主集权加强 D.首辅权力失控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制
解题关键
A
理解题干及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演变
“废丞相,设内阁”的实质是强化君主专制, 内阁不会削弱皇权,错误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无决策权。 内阁首辅虽然有时操纵朝政,但其权力不是来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
把握题眼 辨析 选项 信息“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 名存而已”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 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错误
A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2.清朝 (1)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 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
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设立 军机处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 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明清时期实行 八股取士 ,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但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
(3)工商业市镇:明代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 工商业 市镇大量涌现。 (4)商帮: 区域性 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4.经济政策:对内继续推行 重农抑商
文明的潮流。
政策,对外实行
“ 海禁 ”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
课前线索必读
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时间 断限 线 索 政治
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达到顶峰,但开始落后
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三、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思想与科技文化的继承发展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发明本心”,认为“良知” 就是“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 致良知 ”。
(2)李贽:主张破除对 孔子
张 个性自由 。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
辨析
选项
A
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
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占有优 势,正确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B
辨析 选项 C
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错误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
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错误
的大潮流,影响了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一、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明朝
(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 丞相 ,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 宰相制度 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它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侍机构 。
课前线索必读

文化
(2)文学艺术繁荣,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
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 (3)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自然科学未得 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妨碍了海外市场的 线索 对外 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 特征 关系 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
①政治上,反对 君主专制 ,提出限制王权、倡导言论自由。 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 工商皆本 ”的思想。
③思想上,提出“ 经世致用 ”的思想,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关乎国计民生。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2.科学技术
(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明代商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 “北货过南”“南货过北”
A 材料未体现南北经济发展程度,错误
B 材料未体现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错误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解题思路
定位知识 解题关键 明代李贽思想和文艺复兴思想的比较
注意把握明清儒家思想发展与文艺复兴思
想的时代背景
辨析 选项
A
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都
具有启蒙意义,错误 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都 与商品经济有着密切联系,错误
(2)以地点限定为“题眼”:抓住题干中与解答题目有关的
地点,由此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3) 以范围限定为“题眼”:从全球史观看 —— 世界范围内观 察;从国家看,分清不同国家和地区;从一个国家看,分清 不同的区域,作为解答判断、排除备选项的依据。 (4)以程度限定为“题眼”:某一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具
有许多历史原因,其作用影响、意义也多个,但其地位和程
度各不相同。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程度,作为解题的突破 口。 (5)以否定词为“题眼”:历史选择题分为正向和逆向选择题, 解答时应注意题目设问是“否定”还是“肯定”型选择题。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6)以阶段特征为“题眼”:某一历史解答具有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的特有特征,也是审题和分析备选项的关键,解答
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趋势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查明朝内阁职权的变化
【典例1】 (2014·课标全国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 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B 辨析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已经形成六部分掌行 政权力的局面,错误 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逐步加强,
选项
C
错误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 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正确
D 答案 D
课前线索必读
主干知识导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