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表式

合集下载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2008年统计年报和2009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江西省统计局改制2008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1301表) (4)2.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1302表) (5)3. 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I303表) (6)(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1401表) (7)(三)基层年报表式劳动情况(I102-1 表) (8)(四)基层定期报表表式劳动情况(1202-1 表) (9)四、附录(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 (10)(二)主要指标解释 (11)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从业人员变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

(三)本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劳动统计报表的要求制定。

除《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表外,综合范围为中央和地方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资料(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资料来源为各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的布置方式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自行确定。

(五)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江西省机场管理公司、南昌铁路局劳动统计资料直接报送江西省统计局,并由省统计局汇总。

服务业企业统计报表【范本模板】

服务业企业统计报表【范本模板】

服务业企业统计报表(2017年定期统计报表)上海市统计局印制2016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上海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号:202-1表组织机构代码□□□□□□□□-□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批准文号: 国统制(2016)153号补充资料:不能填报“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数据的法人单位填报发放工资的法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4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详细名称(50)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年月日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2。

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一季度季后7日、二季度季后7日、三季度季后10日12:00前独立自行网上填报,四季度免报。

3。

“补充资料”由主表数据为空的调查单位填报。

4。

审核关系:(1)01=05+06+07 (2)01≥69 (3)08=09+10+11 (4)12=13+18+195.其他:本季:时点数,1季度指:3月31日人数;2季度指:6月30日人数;3季度指:9月30日人数。

1—本季:时期数,1季度指:1—3月;2季度指:1—6月;3季度指:1-9月。

财务状况表号:F203表组织机构代码□□□□□□□□—□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批准文号:国统制(2016)153号说明:1.本表“上年同期”数据统一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复制;本年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报“上年同期”数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对照印发的表格,表内不能填数字的地方,已用“—”注明。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仅参加填写PS1表。

(一)人社统PS1号表1. 编制数量: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

2.从业人员总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指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

3.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4.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5.退休人员:指截止本年12月31日,实有退休人员的总人数。

6.系统:事业单位隶属的部门所在的系统。

7.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指事业单位中,经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本表审核要点:1.行4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行5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的填法详见附表举例样式。

其余一般事业单位按正常填写。

2.列22行23-26从业人员总数分层次数字要与表3列18行8-11完全一致。

3.列26行23-26退休人员总数分层次数字要与表3列19行8-11完全一致。

4.列21行2、行4、行10、行13、行15-21应为05.列22行6=表6列1行21+列19行21-列40行21+列42行21列22行11=表6列1行2+列19行2-列40行2+列42行26.第二行“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一般指党校,公益一类,行业为教育7.行23-26列10-16=行6-12列18-21,两边数字要完全一致。

(二)人社统PS2号表1.其他等级人员:本类型在册正式人员中尚未评定岗位等级或岗位等级不明确的人员。

2.其他从业人员:除在册正式人员外的其他从业人员。

3.学历:指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毕业学历证书为凭证。

学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2〕4号)和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组厅字〔2002〕9号)进行清理后认定的学历统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年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目录一、总说明…………………………………………………………………………………二、报表目录………………………………………………………………………………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表式………………………………………………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五、其他有关解释及说明…………………………………………………………………附录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分类目录…………………………………………附录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分类目录…………………………………………附录三: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目录、权数及计算方法…………………………………附录四: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联系企业名单……………………附录五: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一、总说明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原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软件产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国统字[]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号)的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统计工作职责。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说明2016年9月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加快普及,软件企业业务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平台技术服务业务比重持续提升;智能制造的推进,使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这些都迫切需要在制度中体现。

本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制度”的修订工作,经过召开专家座谈会、征求专业司局和地方主管部门的意见,采纳了部分急需调整及较为成熟的指标。

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统计范围:提高纳入统计的规模标准。

将原统计范围“一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主要从事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二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营业务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并有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且该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且主营业务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中规定的三类企业规模,分别修改为:第一类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第二类主营业务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第三类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2、企业基本情况表(1)基本格式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的企业基本情况101表式调整.(2)删除省市、单列市、地市、产业基地、产业园、单列集团等代码,删除上级主管部门、ISO9001质量认证号指标。

(3)新增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区划代码、城乡代码、单位注册地址、企业集团情况、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情况、企业获授权的软件著作权情况指标。

3、企业主要指标年报表(1)“C071 利息支出”修改为“C071 利息净支出”。

(2)“T12 固定资产折旧”修改为“T12 累计折旧”,并新增“T121其中:本年折旧"。

(3)新增“C122 存货”指标.(4)删除“C21 软件著作权数”指标。

4、月报表(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月报表增加“10212 工业软件产品收入”指标,将“10222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收入”名称修改为“10222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月报-企业月报表_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月报-企业月报表_
说明: 查看指标解释请将鼠标光标悬浮在指标上 1.本表的报送单位: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确定的重点企业,包括上一年 度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和其他重点企业,百家企业除直接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运行监测协调局外,同时抄报企业所在地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二是各省市确 定的本省市月度监测企业。 2.本表中“软件业务收入合计”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 指标无需企业填报,根据企业填报的相关财务数据自动核算。具体计算公式为:软件业 务收入合计=软件产品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信息安全收入+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a、有硬件成本时,嵌入式系统软件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纯软收入-硬件成本)*嵌 入式系统软件增值系数90%; b、未填报硬件成本,分以下两种情况: b1、有纯软收入时,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主营业务毛利润-纯软业务毛利润)*嵌入式 系统软件增值系数 90%;其中:主营业务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本年本期累计 移动电话:
去年同期累计 固定电话:
业月报表
本年上期累计

号:软统企6表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21〕136号
有效期至:2024年10月31日
同比(%)
号:软统企6表 和信息化部 统计局 制〔2021〕136号 年10月31日
环比(%)
组织机构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单位详细名称: 是否有嵌入式系统软件业务: 指标名称 甲 主营业务收入 软件业务收入合计(自动计算) (一)按业务类型分列 其中: 1. 软件产品收入 其中:基础软件收入 工业软件收入 2.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其中:云服务收入 大数据服务收入 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收入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 集成电路设计收入 3.信息安全收入 其中:工控安全收入 *4.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自动计算) (二)按出口方式分列 其中:1.软件外包服务出口 *2.应用嵌入式系统软件的产品出口额 2-1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自动计算) 3.其他软件业务出口 主营业务成本 其中:硬件成本 费用总额 利润总额 研发经费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平均用工人数 订单同比增长 单位负责人:

苏州市服务业

苏州市服务业

苏州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报表)苏州市统计局制定二○一八年十二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苏州市统计局负责解释目录一、总说明.................................................................................................................................................... - 5 -二、服务业统计分工 .................................................................................................................................... - 7 -三、报表目录................................................................................................................................................ - 8 -四、报表表式.............................................................................................................................................. - 10 -(一)基层年报表式 .......................................................................................................................... - 10 -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601)........................................ - 10 -2.法人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情况(601-1).......................... - 12 -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602)...................................... - 13 -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SZF602-1)................................. - 14 -5.财务状况(F603)............................................... - 15 -6.财务状况(SZF603-1)........................................... - 17 -7.金融业财务状况一(SZF603-2)................................... - 19 -8.金融业财务状况二(SZF603-3)................................... - 20 -9.金融业财务状况三(SZF603-4)................................... - 21 -10.金融业财务状况四(SZF603-5).................................. - 22 -11.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609)............................... - 23 -12.主要业务活动收入(108)....................................... - 24 -13.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非四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U104)................ - 25 - (二)基层定报表式 .......................................................................................................................... - 26 -14.调查单位基本情况(201-1)..................................... - 26 -15.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 - 28 -16.财务状况(F203).............................................. - 29 -17.财务状况(SZF203-1).......................................... - 31 -18.金融业财务状况一(SZF203-2).................................. - 33 -19.金融业财务状况二(SZF203-3).................................. - 34 -20.金融业财务状况三(SZF203-4).................................. - 35 -21.金融业财务状况四(SZF203-5).................................. - 36 -22.生产经营景气状况(F210)...................................... - 37 -23.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U201).................................. - 39 -24.重点互联网出行平台基本情况(U202)............................ - 40 -25.重点互联网医疗平台基本情况(U203)............................ - 41 -26.重点互联网教育平台季报情况(U204)............................ - 42 -27.合约类电子交易平台情况(U205)................................ - 43 -28.服务业调查单位经营情况(F219)................................ - 44 -29.服务业调查单位问卷(F220).................................... - 45 -30.房地产业财务状况(SZX203).................................... - 46 -31.苏州房地产开发企业运行趋势问卷调查(SZX205).................. - 47 -五、指标解释.............................................................................................................................................. - 49 -(一)单位基本情况 ......................................................................................................................... - 49 -(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 - 58 -(三)财务状况 ................................................................................................................................. - 63 -(四)金融业财务状况 ..................................................................................................................... - 71 -(五)信息化和电子商务 ................................................................................................................. - 76 -(六)服务业调查单位经营情况、问卷 ......................................................................................... - 78 -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 4754—2017)....................................................................................... - 85 -苏州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5 -一、总说明(一)为全面反映全市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和行业结构等基本情况,为市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在国家服务业调查总体框架下,结合国家一套表制度和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统计报表格式

统计报表格式

一、统计表是用来表示经过汇总加工后的综合统计资料的一种表格形式。

从形式上看,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直线组成的左右两边不封口的表格,表的上面有总标题,即表的名称,左边有横行标题,上方有纵栏标题,表内是统计数据。

二、统计表的设计要求1.总标题要简明扼要,并能确切说明表中的内容。

2.统计表的上下两端的端线应当用粗线绘制,表中其他线条一律用细线绘制,表的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3.指标数字应有计算单位。

如果全表的计算单位是相同的,若用“万元”为单位,应在表的右上角注明“单位:万元”字样;如果表中同样的指标数字计算单位相同而各栏之间不同时,应在各栏标题中注明计算单位。

4.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行),表中纵栏的“合计”一般列在最前一栏。

5.对某些资料必须进行说明时,应在表的下面注明。

三、综上,统计报表为什么要设计成横向两端开口,这是表格设计要求规定的。

2010-07-20 08:35 补充问题个人感觉过去中国式的表格都是封闭的表格,不封口的表格好像西方的报表用的,现在的表格是不是都西化了呢?不封口的报表到底具有那些含义?相比封闭的报表具有哪些优点?我国从50年代初期即从“闭口式”改为“开口式”,即对表格的两端不用封闭线,这不仅有利于印刷编排,而且起到美观大方、规范统一的作用。

N企业景气调查制度(2003年统计年报和2004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2003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对象,必须依据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基层年报表式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N131表) (4)(二)基层定期报表表式1.工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1表) (5)2.建筑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2表) (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3表) (9)4.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4表) (11)5.房地产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5表) (13)6.社会服务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6表) (15)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7表) (17)8.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N238表) (19)四、填表说明(一)《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 (21)(二)《企业景气调查问卷》填表说明 (24)(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部分) (28)(四)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31)一、说明(一)调查目的:1.根据企业家对行业景气状况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编制景气指数;2.及时、准确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各级党政领导进行宏观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3.及时反映企业的要求和建议,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20)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20)

○J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目录一、总说明..................................................................... - 2 -二、报表目录.................................................................... - 4 -三、综合表式.................................................................... - 5 -四、指标解释.................................................................... - 6 -- 2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一、总说明(一)为全面了解和反映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维护更新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范围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制度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制度篇一:20XX年软件产业统计制度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一)各单位在填报时,必须按规定的目录、代码顺序、计算单位及指标解释的要求填报,不得擅自改动报表内容。

(二)各单位要注意衔接年月报统计数据,保证数据口径一致。

有关财务指标的数字出现负数,不得用红笔冲销,一律加填负数符“-”号。

表中所列各种指标必须填报齐全,不得空缺不填。

如确实无法填写的,一律填“0”表示,不得划“×”或划“—”。

(三)各单位在填报“企业主要指标表”时,要严格按报表中各种指标的计算单位填写,不得擅自更改报表中各项指标计算单位、指标名称,以免影响指标的真实性。

(四)各单位不得将复印(影印件)不清的基本情况表上报给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免数字模糊不清,造成差错。

书写的内容要用正规汉字或国务院历次公布的简化字。

(五)各单位要严格认真审核,审核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经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报出,不得虚报、瞒报。

(六)本表的统计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要严格按我部规定的报出日期、受表单位及报表的份数准确报送。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表式page1深圳市工贸运行系统软件产业统计年报20XX年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单位网址:________________ (盖章)(签字)联系电话: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申报日期:____________page2企业基本情况20XX年表号:电软统企1表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一、企业标识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XX]110号组织机构代码:□□□□□□□□□有效期至:20XX年12月31日二、企业基本情况三、企业开展业务情况四、主要软件情况page3企业主要指标20XX年表号:电软统企2表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企业名称:批准文号:国统制[20XX]110号篇二:软件收入指标解释指标解释第一部分:软件业务的主要范围1.软件产品:指以知识为基础所形成的无形软件产品(广义)。

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宜昌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07年度和2008年定期报表)宜昌市统计局制定2007年12月目录一、总说明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服务业增加值2、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3、服务业法人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表4、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综合表5、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综合表6、交通运输业企业财务状况7、电信业企业财务状况8、邮政企业财务状况9、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财务状况10、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财务状况11、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财务状况12、法人单位所属服务业产业活动单位情况综合表13、银行及相关金融业财务状况表14、保险业财务状况表(二)综合定报表式1、服务业法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表2、行政事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表3、服务业单位数4、铁路、公路、水运、港口和民航生产完成情况5、邮电业务量完成情况6、国有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7、分地区邮电业务总量完成情况8、全社会分地区公路旅客运输量9、全社会分地区公路货物运输量10、全社会分地区水路旅客运输量11、全社会分地区水路货物运输量12、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13、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14、服务业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情况15、房地产业开发情况16、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17、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18、服务业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19、服务业税收完成额20、服务业营业税完成额21、服务业个体私营情况(三)基层年报表式1、服务业法人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2、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3、服务业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表(四)基层定报表式1、服务业法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行政事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四、附件附件一:服务业统计调查市级部门分工附件二: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附件三:服务业行业分类及说明一、总说明(一)为全面了解全市服务业的规模、结构、效益及地区和行业分布等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奠定基础,根据《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服务业清查和定期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宜府办发[2007]85号)文件精神,依照《湖北省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业务收入情况》表【模板】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业务收入情况》表【模板】

附件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业务收入情况》表(一)表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业务收入情况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表号:Ⅳ502表尚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原组织机构代码□□□□□□□□-□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单位详细名称:文号:国统字〔2020〕27号区划代码□□□□□□□□□□□□20年1-月有效期至:2020年8月行业代码(GB/T 4754-2017)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年月日说明:1.统计范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代码前两位是64、65)的所有企业;部分规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以及省局下发名录企业。

2.报送日期:调查单位于5、6、7月的25日12:00前分别填报2019年全年、2020年1—5月份和2020年上半年数据及同期数据。

3.表中各指标保留两位小数。

(二)指标解释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合计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经营业务所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开发经营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和定制软件等软件产品收入;二是开发经营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运营维护服务、数据服务、云服务、平台运营服务等获得的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三是开发经营保障信息安全的软件及服务等获得的信息安全收入。

不包括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日常运维及运营服务收入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开发经营过程中通过基础环境、软硬件、安全、管理等运行维护服务获得的收入合计,包括运行维护服务、平台运营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三个子项。

软件业务出口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完成的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出口三项业务出口收入的合计数,不包括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

业务外包收入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销售收入中外包给其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部分,一般在企业会计帐中项目成本-外包费用科目体现。

被纳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的证明文件

被纳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的证明文件

被纳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的证明文件被纳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的证明文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文件:
1.营业执照:作为企业合法经营的凭证,营业执照是最基本的证明文件之一。

企业需要在营业执照中明确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行业资质证书:企业可能需要取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的行业资质证书,如软件企业资质、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等,以证明企业在该行业的合法地位和资质水平。

3.税务登记证明:纳税是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证明之一。

税务登记证明可以证明企业在税务部门登记,按照法律规定纳税。

4.技术开发、服务合同: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开发、服务合同等文件来证明其从事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具体业务活动,合同中应明确服务内容、技术方案、服务费用等信息。

5.知识产权证书:若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软件专利等知识产权,可以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证书作为证明文件之一。

6.经营情况证明:包括企业的经营报告、财务报表等文件,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务范围。

7.其他证明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员工花名册、办公场所租赁合同、项目案例等。

这些证明文件可以帮助企业证明自己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并且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资质和能力。

服务业单位财务统计报表填报流程-联网直报

服务业单位财务统计报表填报流程-联网直报

服务业单位财务统计报表填报流程一、确定单位类型和上报表式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包括:《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财务状况》、《银行业财务状况》、《保险业财务状况》、《证券和期货业财务状况》,共5种表式,每家单位只能对应到其中一种表式进行填报,每种表式对应的填报范围如下表。

二、填报指南与原始数据(记录)搜集(一)报告期限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

每个报告期报送的是1月至本月的累计数,如3月财务月报报送的是1-3月的财务累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季报的四个报告期分别报送1-2月、1-5月、1-8月、1-11月的财务累计数,年报报送的是本年1-12月的财务累计数。

(二)报送方式和报送时间服务业单位报送统计报表都采用网上直报,服务业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由县(市)区统计局具体确定。

(三)报送内容和取数方法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涉及金额的以“千元”为计量单位,涉及人员的以“人”为计量单位,报送数据包含本年累计数和上年同期累计数(如上年已是联网直报单位,上年同期数自动调取不用填报)。

5种财务统计表的具体指标和取数来源如下1、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由资产负债、损益分配、其他资料三方面的指标组成。

对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企业,资产负债指标可以直接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相应项目填报。

对于资产负债核算不太完善的企业,资产负债指标根据企业资产负债核算资料分析填报。

资产负债反映企业的期末存量,这些指标为期末时点数。

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根据企业损益表、费用表内容,结合不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设计的,其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企业损益表、相关费用表及其它收支核算资料。

填报方法分为两种情况:(1)编制完善的损益表、费用明细表的企业,财务状况指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填报:一是主要财务状况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等,可以直接根据损益表对应项目直接填报。

科技服务业统计报表

科技服务业统计报表

1、科技服务业统计报表科技服务业单位基本概况表01法人代码:□□□□□□□□□02单位名称:0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04职务:05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06行政区划代码:□□□□□□07电话号码:□□□□—□□□□□□□□08传真号码:□□□□—□□□□□□□□09邮政编码:□□□□□□10主要业务活动:11行业小类代码:□□□□12单位属性:□□(每个单位根据主业填最相近的一种)(1)研究开发服务机构(2)科研设计服务机构(3)生产力促进服务机构(4)科技信息、培训服务机构(5)科技创业孵化服务机构(6)技术交易服务机构(7)科技投融资服务机构(8)科技咨询服务机构(9)科技测试服务机构(10)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1)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2)其它13隶属关系:□□10国家 20省 30市 40县(市、区) 90其他14主管部门(单位):15开业(成立)时间:□□□□年□□月16单位类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17是否为法人机构□是□否18注册商标□有(上传)(仅限一个)□无19质量管理体系□有(□ ISO9000 □ ISO14000 □其它)□无20服务客户(10个)科技服务业主要科技指标统计报表(一)(汇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表号:SF401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7)124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97号有效期至:2009年1月单位:万元指标间关系: 01≥011; 05≥011-02-03-04; 07>0; 09>10; 13≥131+132+133+134科技服务业主要科技指标统计报表(二)(汇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表号:SF401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7)124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97号有效期至:2009年1月指标间关系:01≥011+012+013+014; 03≥031+032; 02+01-03=04; 06≥07; 08≥081+082+083+084科技服务业主要科技指标统计报表(三)表号: SF403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97号二、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说明(一)为全面反映全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和行业结构等基本情况,为省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细则。

技术市场统计报表制度

技术市场统计报表制度

技术市场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7年1月1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4)二、报表目录 (5)三、调查表式 (6)(一)技术合同登记表(JJ-001) (6)(二)技术交易机构概况表(JJ-002) (9)四、主要指标解释 (11)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技术市场是客观反映全国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规模、水平、状况的主要途径,是一项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为研究、制定技术市场政策法规,指导技术市场发展,制定技术市场发展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调查要求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和全面的技术市场信息,数据资源共享。

(二)调查对象和统计范围本报表制度统计对象和范围为全辖区内进入技术市场的技术合同登记情况、技术交易机构情况。

(三)调查内容本报表制度主要指标内容包括全国技术市场技术交易中各类技术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各计划项目进入技术市场情况、技术流向情况、受让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所属技术领域、受让技术所服务的社会经济目标,技术交易机构基本情况、人员情况、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情况。

调查频率和时间(四)调查频率和时间本报表制度的调查频率为年报,调查时期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数据。

(五)调查方法本报表制度采用非全面调查的重点调查方法。

(六)组织实施本报表制度利用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组织实施,各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技术合同登记和技术交易机构填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表式
企业基本情况
2012年
表 号:电软统企1表 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一、企业标识代码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组织机构代码:□□□□□□□□□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二、企业基本情况
A.企业名称:
B.企业法人代表:
C.母公司组织机构代码:□□□□□□□□□
D.邮政编码:□□□□□□ E .企业开业时间: F.企业地址: G .填表人姓名: H.电话号码: I.传真号码: J.电子邮箱(E-mail ): K.企业主页地址(HTTP ): L.软件企业认证号:
认证机关: M.系统集成认证号: 认证机关: N.CMM/CMMI 认证级别: 认证号: 认证机关: O.ISO9001质量认证号: 认证机关: P.企业有无设立研发机构(在相应的□内划√): □有 □无
Q.公司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 %
三、企业开展业务情况
*主要应用或服务领域: (1)通用 (2)安全 (3)电子政务 (4)企业管理 (5)通信 (6)金融 (7)能源 (8)工业控制 (9)交通 (10)教育 (11)娱乐 (12)医疗 (13)其他
企业主要指标
2012年
表号:电软统企2表
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企业名称: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组织机构代码: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注:*A5、A82两项仅由行业代码归属到“E6205”的企业填报。

审核要点: 1.C01≥A0 2.A0=A1+A2+A3+A4+A5+A6 3. A0≥A7 4. A0≥A8x6.4(参考) 5. A8≥A81+A82 6.A7≥A81x 6.4(参考)7.A5≥A82x 6.4(参考)8.C06≥C061+C062 9.C08=C01-C02-C03+C04-C05-C06-C07-D01+D02+D03 10.C14=C12-C13 11.B1≥B11+B12 12.B1=B15+B16+B17 13.B1、B2、B3不能为0 14.. 10<(T12+T13+T14+B3)/C01*100<60(参考) 16.允许C04、C07、C071、D01、D02、
D03、C08、C09、C121、C131、C14、C15、C16、C17、T13、T14为负值。

17.A1、A2、A3、A4、A5、A6必须分别
等于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电软统企3表)中相应类之和。

18. A8必须等于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电软统企3表)中本年出口之和。

19.A82必须等于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中“E5 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合计。

软件业务收入分类
2012年
表号:电软统企3表
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企业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注:“E5 嵌入式系统软件行业”填报时,在“本年收入栏”填报按权数折算的“嵌入式系统软件产品收入”
的同时,须在“备注栏”上填报硬件产品实际销售收入明细。

审核要点: 本年收入≥其中:本年出口 X 6.4
其中:本年出口≥出口1+出口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月报
2013年月
表号:电软统综1表
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盖章):
主管领导:填表人:联系电话:
审核要点: 1. 1010≥1020 2. 1020=1021+1022+1023+1024+1025+1026 3. 1020≥1030
4.1020≥1040x6.4(参考)
5.1030≥1041x
6.4(参考) 6.1040≥1041+1042
7.1025≥1042x6.4(参考)
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月报
2013年月
表号:电软统企4表
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填报单位(盖章):
主管领导:填表人:联系电话:
审核要点: 1.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 2. 2020≥2030 3.2020≥2040x6.4(参考换算率)
4.2030≥2041x6.4(参考)
5.2040≥2041+2042
6.2025≥2042x6.4(参考)
表 号:电软统企5表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运行监测重点调度联系企业统计月报(一)
2013年 月
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名称:
主管领导: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注:1. “企业基本信息表”仅由企业第一次上报时填写。

2. VC5000≥VC5100+VC5400+VC5530+VC5540+VC5550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运行监测重点调度联系企业统计月报(二)
注:1. 本报表用于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门户网站平台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信息的采集,由具有以上运营活动的互联网企业填写。

2. 指标1、2、3、4由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运营企业填报,指标1、5、6、7由行业门户网站运营企业填报。

3. 分产品类别的数据,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交易平台面向的行业情况选择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