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病学》笔记

合集下载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笔记第一单元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伤寒,金匮,张仲景1 z% z0 c# }# k8 I$ I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仲景论坛5 G2 i; |8 j. d& h% R3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仲景论坛V0 J9 J) v8 ]' [8 ~6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张仲景学术研究9 t* D5 T; z1 l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伤寒,金匮,张仲景/ Z$ }4 I- A% b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9 A5 {: M7 @9 S6三、分类: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仲景论坛; w+ ~ q5 E z* n# v0 i9 q 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仲景论坛. q2 _0 F# ~" @4 k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张仲景学术研究8 Z u3 k+ B* }" Q/ w" l. x3 L4 W四、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J3 q: h- \5 I$ d9 W( n8 O6 U) H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u7 ~. M- t C$ H: t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J- K0 k, s1 [9 G0 i* f G7 M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性伤寒,金匮,张仲景7 T/ `; K1 I& f8 Q1 @' L(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弘扬仲景,光大国医5 q( y2 (2)暑热病邪:发病可直接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伤寒,金匮,张仲景9 n# Y+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D$ N0 Q' A* |(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温病学笔记详解

温病学笔记详解

温病学笔记前言: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主要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病变规律和证治,具有临床课的性质;而其理论和诊断治疗内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

现代温病学主要是以清代温病学家所创建的温病学说为基础,结合了历代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并吸取了现代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而构成的学科体系。

内容主要包括温病的病因和发病学说、辨证理论、特色诊断方法、治则治法、预防护理以及各种温病的具体诊治方法。

温病的概念:(1)温病病因是感受外界温邪,发病是由于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人体而造成。

(2)温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各种温病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温病的病理特点是在病变过程中热象偏重,且很容易-损伤人体的阴液,特别是温病的后期阶段伤阴的现象尤为明显。

(4)温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

基本特征:(1)起病急,传变快(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分别温热与湿热之不同分别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燥热病邪区别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原则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网、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上的意义:(1)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2)作为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网领(3)作为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4)作为确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卫气营血临床表现:三焦临床表现温病发生后,病情往往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动态的变化就是传变,主要是温邪与人体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也反映了温邪在患者体内的发展变化,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规律,一般不外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即多数温病由卫分证开始,再由气分、营分、血分传变,但临床上传变的情况是复杂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

《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最新温病学重点背诵

最新温病学重点背诵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随堂笔记pdf

温病学随堂笔记pdf

温病学随堂笔记pdf温病学随堂笔记pdf第一部分:温病学的概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温病。

温病是指因感受外邪或劳伤等因素引起的急性发热疾病。

温病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温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第二部分: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不同症状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几种类型,如风热病、暑湿病、湿热病、气郁病、肝火病等。

第三部分: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四诊法进行。

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其中,望诊主要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质、舌苔等;闻诊主要听诊病人的声音和呼吸情况;问诊主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以及诱因等;切诊主要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

第四部分:温病的治疗温病的治疗主要分为外治和内治两种。

外治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内治主要通过中药调理来治疗病人。

中药方剂的选用应根据病情和病因进行。

第五部分:温病的预防温病的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3.保持心情稳定,避免过度疲劳;4.预防感冒等疾病,以免导致温病的发病。

第六部分:温病的治愈后注意事项温病治愈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应规律,避免过度劳累;2.避免接触过于寒冷或过于热的物品;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温病学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学科,需要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研究。

在温病的诊治中,需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治疗早解、效果好、防复发的目的。

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加强预防和注意自我保健,以免患上温病。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笔记

温病学重点单选1. 首先使温病脱却伤寒的医家是元代王安道2. 提出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的主张的代表人物是金代刘河间3. 既属于季节分类命名的又属于以四时主气命名的病种是秋燥4. 症见身热,烦躁,汗出不解,呕恶,脘腹胀满疼痛,大便溏垢不爽,如败酱,如藕泥,舌苔白腻或黄浊,脉滑数等,属于湿热积滞搏结肠腑5. 身热不扬的病机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6. 昏聩不语是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7. 斑与疹在形态上的区别为;斑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8. 舌苔薄白而于,舌边尖红的病机为温邪未解,肺津已伤,也可见素体阴亏而外感风热, 或燥热病邪初犯肺卫9. 舌苔薄黑焦燥,舌质绛而不鲜,舌体枯萎代表邪深入下焦,耗竭真阴的征象10. 舌淡红无津,色不荣润的病机为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之征象,见于温病后期,邪气已退,津亏血伤未复11.咽喉上覆白膜多由肺胃热毒伤阴 _所致12.“夏暑发自阳明”及“暑必兼湿”出自叶天士《幼可要略》_13.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出自明代王纶的《明医杂著》 _14. “暑邪久伏而发者,名曰伏暑”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15.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势较显,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酸困,四肢倦怠,胸闷脘痞,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治以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16.湿重热轻,困阻中焦症见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

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应用方药为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17. 湿胜阳微症见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方药为薛氏扶阳逐湿汤18.清浊相于证治的代表方为然照汤和蚕矢汤19. 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

分别指阳伤与阴伤20.“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中下泉指肾阴多选1.清燥救肺汤的药物组成有哪些;煅石膏,冬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2.清营汤和清宫汤相同的组成药物有;玄参,竹叶心,连翘,麦冬,犀角3. 白虎四禁:①脉浮弦而细者,②脉沉者,③不渴者,④汗不出者4.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易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5.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 ③易从火化6.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组成7. 三甲复脉汤有哪三甲:生牡蛎生鳖甲 , . 生龟板名词解释1.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得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战汗:是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大汗淋漓的表现,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第一、二章1.温病学的定义2.温病学的地位3.温病病名首见于《内经》4.伤寒论中关于温病的叙述-5.恶寒是不是伤寒论与温病学的鉴别要点6.温病学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7.温病学成长阶段(郭壅,韩祗和,庞安时,朱肱)8.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9.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10.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11.吴鞠通对温病学的贡献12.王孟英对温病学的贡献13.温病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14.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15.温病的概念16.温热类温病的特点17.湿热类温病的特点18.温病的命名19.温病的分类20.温病与伤寒21.温病与温疫22温病与温毒1.温病学的定义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2.温病学的地位(1)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病,多发病(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多数病种来势急骤,发展迅速,病情较重,甚至导致死亡(4)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3.温病病名首见于《内经》4.伤寒论中关于温病的叙述广义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狭义伤寒和温病是并列关系,广义伤寒包括温病(1)揭示了温病初起热象偏盛的临床特点(2)其六经辨证纲领,对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的确立具有重要启迪(3)理法方药为温病学奠定了基础(4)对后世研究瘟疫意义重大5.恶寒是不是伤寒论与温病学的鉴别要点不是,是表里证的鉴别要点,有一份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温病卫分时即有恶寒6.温病学导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7.温病学成长阶段(1)宋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先提出了新感温病学说(2)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提出了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的主张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灵活运用经方(3)金元刘完素寒凉派代表医家,温病的奠基人,创始人在热性病的治疗上大胆提出创新论,立新法,创新方①六七皆从火化--温病性质属热②六经传变,由浅至深,皆是热证--创新论③开寒凉医热病之先河--立新法④创立了双解剂--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等表里双解之剂--创新方⑤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8.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1)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温疫,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2)创立了疠气学说(3)在流行特点上,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4)在感染途径上,认为邪从口鼻而入(5)在受邪部位上,指出邪伏膜原(6)在治疗上,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9.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1)阐明了纹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逆传心包的特殊传变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2)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3)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4)提出了温病各阶段(卫气营血)治疗大法10.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1)编著第一部湿热类温病专著(2)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做了专门的系统阐述(3)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辩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11.吴鞠通对温病学的贡献(1)明确了四时温病的范围和种类(2)创立了三焦辨证论治纲领(3)提出三焦用药规律(4)总结或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12.王孟英对温病学的贡献(1)对温热类温病作了全面系统总结,提出治疗热病必养阴(2)王孟英对暑邪和暑病有独到见解和认识,提出暑多夹湿的观点13.温病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卫气营血与三角辩证纲领的创立14.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15.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从外感受,性质属热)(2)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4)表现的特殊性:起病较急,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17.湿热类温病的特点(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变化较少,病程较长(2)湿邪困遏清扬,组阻滞气机(3)发热为主症,热象不显,身热不扬(4)湿从热化,湿从寒化18.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春温,暑温以时令主气----------------------春季的风温,夏季的暑温,长夏季节的湿温以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以发病特点----------------------伏暑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秋燥19.温病的分类(1)从病因性质分类(病症性质)温热类--风温,春温,秋燥湿热类--湿温,伏暑,霍乱(2)发病初期证候类型(感谢之后是否立即发病)新感温病--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春温,伏暑20.温病与伤寒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广义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狭义伤寒和温病是并列关系,广义伤寒包括温病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重要基础,温病学是伤寒论的发展与补充21.温病与温疫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温疫的概念:是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疫是温热性质的疾病,所以温疫属于温病范围22温病与温毒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温毒:是感受温热毒邪所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温病,它除了一般温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第三、四章1.温邪3.风热病邪4.暑热病邪5.湿热病邪6.燥热病邪7.温热病邪8.温毒病邪9.疠气10.发病类型11.卫分证12.气分证13.营分证14.血分证15.上焦证16.中焦证17.下焦证18.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关系19.邪陷心包与湿蒙心包鉴别1.温邪:能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和三角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实质性损伤,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2.温邪病因的特点:(1)从外感受(2)性质属热(3) 致病迅速(4)季节相关(5)互相转化(6)病位有别3.风热病邪:致病特点(1)首犯上焦肺卫(2)易伤肺胃阴津(3)病情变化迅速,逆传内陷4.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起病急骤,传变最速,病情较重(2)发病可径犯阳明气分(3)易于耗气伤津(4)易致闭窍动风5.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变化较少(2)易犯脾胃,病位以脾胃为主(3)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6.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位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7.温热病邪:致病特点(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①邪伏少阴说---叶天士、柳宝诒②邪伏肌肤说---王叔和③邪伏肌骨说---巢元方④邪伏膜原、少阴说---俞根初⑤三纲鼎立(肌肤、少阴、肌肤少阴之间)---喻嘉言⑥随体质变化不同---雷丰(雷少逸)《时病论》(2)初起即见里热证(3)郁热蒸迫,易闭窍,动风,动血(4)易耗伤阴津,后期易致肝肾阴伤8.温毒病邪:致病特点(1)具有火热之性(2)攻窜流走(3)蕴结壅滞9.疠气:致病特点(1)其性暴戾,致病力强(2)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于流行(3)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4)病情严重,病势凶险,复杂多变(5)致病有种属选择性10.发病类型:(1)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指感受外邪后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其发病初起临床表现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相一致(病多发于表,初起以表热证为主,无明显的里热证候)(2)伏邪温病:简称伏邪,指感受外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的温病其发病初起的临床表现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不一致11.卫分证:(1)概念:是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类证候类型(2)主要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3)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4)病机:温邪袭表,肺气失宣,卫阳被郁(5)治则:在卫汗之可也,汗为解表法(6)治疗禁忌:a.辨清卫分证的临床类型,区分病邪性质,采用不同解表法b.忌用发散风寒之辛温解表剂c.不宜早用苦寒直折之品12.气分证:(1)概念:指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所产生的一类病变指温邪入里,而未入营动血的一切病证,皆属气分范围(2)主要证候:a.温热类: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辨证要点) b.湿热类:发热,脘痞,苔腻(3)病机:湿热类:正邪剧争,热炽津伤湿热类:湿热交争,瘀阻气机(4)时期:温病中期(极期)多见,高潮阶段,初期亦可见,如伏邪温病(5)范围:凡温邪已离开卫分,而又未传入营血分时,所出现的各种类型(6)临床主要证候类型:邪热壅肺证(麻杏石甘汤):身热,咳嗽,痰黄,胸闷,苔黄,脉数阳明经热证(白虎汤):壮热,汗多,烦渴,苔黄燥,脉洪数热结腑实证(小承气汤):潮热,腹满,便秘,苔黄厚干燥,脉沉实有力热郁胸膈证(栀子豉汤):身热,心烦懊恼,苔黄,脉数热灼胸膈证(凉膈散):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口渴,便秘,苔黄,脉滑数热与胆腑证:寒热往来,口苦烦渴,胸胁不舒,溺赤,苔黄腻,脉弦数邪留三焦证(湿):寒热起伏,胸闷腹胀,溲短,苔腻热蕴膀胱证:身热,小便短赤或涩滞热痛,苔黄,脉数邪伏膜原证(湿):憎寒发热,脘腹痞胀,苔白厚腻如积粉,舌质红绛(7)治则:到气才可清气13.营分证:(1)概念:指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产生的一个证候类型(2)主要证候: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3)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4)病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5)主要证候类型:温邪传入营(血)分,病机变化,证候类型大多基本相似临床证候显示不出明显的差异及区别(6)治则: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清营汤14.血分证:(1)概念:指邪热深入血分,引起以血热亢盛,动血耗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2)主要证候:身灼热,躁然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漏血,斑疹密布无汗,舌质深绛,苔少或无,脉细数(3)辨证要点:出血见证,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苔少或无,脉细数(4)病机:热甚迫血,热瘀交结或耗血动血(5)主要证候类型:热盛动血:血分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而致,证同主证气血两燔(最严重):由热毒亢盛,充斥气血而致,证见壮热,口渴,烦躁发斑,吐血(清瘟败毒饮)便血,舌绛,苔黄,脉数血热动风:灼热神昏,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绛或紫,脉弦数热瘀交结(桃仁承气汤):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小便自行,神志如狂,舌紫绛色暗或有瘀斑脉沉实或涩(6)治则: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15.上焦证:(1)手太阴肺证a.湿热阻肺证:主要证候: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病机:湿热阻肺,肺失宣降(2)心包证a.邪陷心包证(邪闭心包;热陷心包)主要证候: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绛辨证要点:神昏,肢厥,舌绛病机:邪热内陷,阻闭心窍治法:清心开窍醒神方药:清宫汤送服三宝《温病条辨》b.湿蒙心包证(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主要证候: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间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质不绛,脉濡滑数辩证要点:神识昏蒙,舌苔垢腻病机:气分湿热酿痰,蒙蔽包络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方药:菖蒲郁金汤合苏合香丸或至宝丹(3)治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1)邪在肺卫:辛凉解表,宣肺清热,如桑菊饮之类(2)邪热壅肺:清宣肺热,麻杏石甘汤之类(3)内陷心包:清心开窍,清宫汤或清营汤送服三宝(4)转归: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16.中焦证:(1)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易出病例)主要证候:身热,烦躁,胸脘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舌黄腻或黄浊,脉滑数(2)中焦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1)阳明热炽证:清胃泄热,生津止渴,如白虎汤类(2)阳明热结证:苦寒攻下,泄热存阴,如承气汤类(3)湿热中阻证:清热化湿,通畅气机,如三仁汤之属(3)转归: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笔记-上篇

温病学笔记-上篇

温病学笔记知识提纲温病学绪论总论各论名著选1、概况 2、发展史1、温病概念(① 特点;②范围和分类 )2、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①病因; ②发病 )3、温病辨证理论( ①卫气营血辨证; ②三焦辨证 )4、温病常用诊法 5、温病常用治法 6、温病预防和护理 1、风温 2、春温3、暑温4、湿温5、伏暑6、秋燥7、大头瘟 8、烂喉痧1、叶天士《温热论》2、薛生白《湿热病篇》1、概述2、病因病机3、诊断4、辨证论治绪论一、概述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目的和任务:3、地位:二、发展状况:1、内经中己有关于温病因证脉治等方面的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温病伏邪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根据。

2、宋·朱肱的《类证活人书》中提出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

3、元末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4、明·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他认为①提出疠气②瘟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③由口鼻而入④强调以社邪为第一要义。

5、标志:以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温病四大家等确立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为标志。

6、叶天士(温病大师),门人据其口授整理而成《温热论》。

他认为①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染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②从口鼻而入,犯于人体肺卫③有顺传和逆传的不同④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⑤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班疹白⑥论述了妇人温病的特点。

总论第一章温病概念什么是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

第一节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卫-气-营-血-恢复期;上焦-中焦-下焦。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1、起病急,传变快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和分类一、温病的范围二、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如春温,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如风温,暑温3、发病与时令相结合:秋燥4、以临床特点为依据:大头瘟,烂喉痧三、温病的分类1、根据症证性质分类:温热和湿热2、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新感和伏邪四、温病与伤寒1、伤寒: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伤寒,感受寒邪,由皮毛而入,首犯足太阳;2、温病:从属于广义伤寒,但后期与狭义伤寒不对等,感受温邪,由口鼻而入,首犯手太阴。

温病学--读书笔记

温病学--读书笔记

温病学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温热病治疗禁忌一、忌忌辛温发汗,二、忌淡渗利尿,三、慎用苦寒药。

“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泄热存阴,处处注意保护津液。

上焦,心肺病变,多为无形之热,多用清法。

中焦,脾胃大肠病变,无形热盛,用清法;有形热结,急下存阴。

下焦,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肝肾,真阴耗损,多用滋阴。

湿热病治疗禁忌一、忌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蒙心包,上蒙心窍。

二、忌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

三、忌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

湿邪弥漫,阻滞气机。

开上,畅中,渗下。

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热不独存。

上焦,湿邪固阻,肺气失宣。

治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

中焦、下焦,湿固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大便不爽。

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渗淡利湿。

湿重于热,辛温,苦温,渗淡。

湿热并重,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

热重于湿,清热为主,佐以祛湿。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热病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

湿热病表现为身热不扬,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失常,病势缠绵难愈等。

温病的病因:1.风热邪气:冬温,风温。

先伤肺卫。

2.暑热邪气:暑热,直入气分。

暑湿,夹湿。

冒暑,暑咳,中暑,暑厥,暑秽等。

3.湿热邪气:湿温,长夏季节,多湿重于热。

4.燥热邪气:温燥,易伤津液。

5.伏寒化温:春温,伏暑。

开始即里热证。

A:伏邪自发,阳盛体质初发即气分,阴虚体质初发即营分。

B:新感诱发,阳盛体质初发即卫气同病,阴虚体质初发即卫营同病。

6.温热毒邪:温毒,一是局部红肿热痛,甚或溃烂。

一是具有传染性。

7.疫疠邪气:(疠气,戾气,)温疫。

温热病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治上焦要用质地轻扬之品以透泄表邪,举邪外出;治中焦要调整脾胃升降功能,使其恢复平衡;治下焦要用重镇沉降之品以滋阴潜阳。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

1 / 3一、 名词解释1、 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 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 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 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

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 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 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

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 两阳相劫:病机名。

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 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

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

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

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

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

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

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温病学笔记

温病学笔记

温病学笔记(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温病学笔记前言: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主要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病变规律和证治,具有临床课的性质;而其理论和诊断治疗内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

现代温病学主要是以清代温病学家所创建的温病学说为基础,结合了历代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并吸取了现代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而构成的学科体系。

内容主要包括温病的病因和发病学说、辨证理论、特色诊断方法、治则治法、预防护理以及各种温病的具体诊治方法。

温病的概念:(1)温病病因是感受外界温邪,发病是由于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人体而造成。

(2)温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各种温病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温病的病理特点是在病变过程中热象偏重,且很容易-损伤人体的阴液,特别是温病的后期阶段伤阴的现象尤为明显。

(4)温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

基本特征:(1)起病急,传变快(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分别温病与伤寒的关系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网、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上的意义:(1)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2)作为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网领(3)作为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4)作为确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温病发生后,病情往往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动态的变化就是传变,主要是温邪与人体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也反映了温邪在患者体内的发展变化,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规律,一般不外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即多数温病由卫分证开始,再由气分、营分、血分传变,但临床上传变的情况是复杂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温病学笔记

温病学笔记

温病学笔记说起温病学,这可真是一门让我又爱又恨的学问。

当初接触它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体验。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抱着厚厚的温病学教材走进教室。

那时候,我对这门课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以为就是一堆枯燥的理论和药方。

可当老师开始讲解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老师讲的第一个案例就让我瞪大了眼睛。

那是一个关于暑温的病例,患者在炎热的夏日里长时间劳作,突然就病倒了。

发热、口渴、心烦,症状看起来挺普通,可仔细一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老师说,暑邪侵袭人体,就像一场无声的战争。

暑邪先攻入人体的卫分,就像敌军突破了边境防线。

这时候,人体会出现发热、微恶风寒的症状。

如果暑邪继续深入,到了气分,那就是真正的激战了,会出现高热、大汗、口渴等症状。

我听得入了神,仿佛自己就置身在这场人体与暑邪的战斗之中。

老师接着说,治疗暑温可不能马虎,得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药方。

就像调兵遣将一样,用对了药,就能一举击退暑邪;用错了,那可就麻烦了。

有一次,我们去医院见习。

我亲眼看到了一个温病患者。

那是一位中年大叔,因为在闷热的车间工作太久,得了湿温。

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嘴里不停地嘟囔着难受。

医生仔细地给他做检查,看舌苔、摸脉象,那认真的样子让我心生敬佩。

医生给我们讲解说,这位大叔的舌苔厚腻,脉象濡缓,这都是湿温的典型症状。

然后开了一个方子,里面有藿香、佩兰、茯苓、泽泻等药。

我看着那些药名,心里想,这些小小的草药真的能治好大叔的病吗?没想到,过了几天,我们再去看的时候,大叔的精神明显好多了。

他笑着对我们说:“感觉身体轻松了不少,这中药还真神奇!”那一刻,我对温病学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原来,那些看似普通的草药,经过合理的搭配,真的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还有一次,我自己不小心得了风热感冒。

一开始,我没当回事,以为扛扛就过去了。

结果,病情越来越重,头痛、咳嗽、喉咙痛,难受得要命。

这时候,我想起了温病学里的知识,自己给自己诊断了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笔记2019年10月17日阅毕第一章总论温病学形成的时期是清代中期,距今约260年时间。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太阳中风是表虚证,太阳伤寒是表实证,而太阳温病则属于表热证。

太阳温病为什么不恶寒呢?它是伏气发病,是冬天感寒,邪气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腠理开泄时,从里向外发,它不是新感受的邪气,它是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

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伏气温病以里热为主,它可以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发;有的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而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而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同,它初起必然有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然后再由表入里。

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

暑证不分表里,不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伤寒是外感寒邪,温病是外感温邪,邪气的性质不同,其侵入人体的途径,寒邪是下受,温邪是上受。

其侵犯的部位,伤寒是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先侵犯手太阴肺系。

其传变的途径,向里传变的过程,伤寒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是顺传于胃,或逆传心包。

中医历史: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医学第一部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时期以后,中医学有几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它大概成书于公元150-219年间,这个过程距离《黄帝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临床著作,它确立了中医学的辩证诊治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它是《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经典著作。

在《伤寒杂病论》之后,再一次重大的突破,就是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代表,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朱丹溪是养阴派的代表,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公分母之后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这是又一次重大的突破,这个突破是明清时代完成的,实际上最好后完成于清朝的中期,与金元四大家又相隔了几百年的时间。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什么是温病?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的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病的特点:奇异的致病因素—温热邪气;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重、易伤阴液。

温病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

伤寒的足太阳表寒证非辛不散,非温不化,所以要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发散表寒;温病的表热证非辛不散,非凉不清,所以要用辛凉解表的药物清解表热。

第三章温病的成因与发病从伤寒病来看,病因是寒邪,寒为阴邪,其性下行,先犯足经,所以伤寒学派认为是中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

从温病来看,病因是温邪,温为阳邪,其性上升,先犯手经,所以温病学派认为手太阳肺经主一身之表。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气:先天之气,自然之气,水谷之气。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通过经脉输送气血,把脏腑互相联系起来,使人体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五腑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实际上就是一身之气的功能活动在不同部位的具体体现。

宗气:积于胸中,在上焦的膻中部位,它的功能是“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是心肺两脏功能的综和。

中气:居于中焦,脾胃之气的统称,也就是消化系统的称谓。

元气:藏于下焦肾。

是一身之气的功能在泌尿生殖系统与新陈代谢系统的综合体现。

卫气:人体的一身之气对人体所产生的保卫功能,行于脉外,并脉而行。

在体表,它温煦肌肉、皮毛、抵御外邪,在体内它温煦五脏六腑腔隙,从而使人体保持恒定的体温。

是一身之气的功能在抵御外邪、调节体温方面的综合体现。

营气:行于脉中之气。

与血液一同在脉中运行。

一身之气进入血脉,推动血液不断运行。

在温病中,血的病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耗血---热邪消耗血液而导致血液粘稠;一种动血---热邪鼓动血液,使血溢出脉外。

卫分证是人体体表的保卫功能失常,气分证是脏腑功能失常。

都属于气病。

温病涉及到营与血都是实质性的病变,也就是对人体内有形的液态营养物质的损伤。

血的损伤称为血分证,或是血瘀,或是出血,都是血液严重受损的病变。

卫分证侯:温热邪气侵袭体表,导致人体卫外功能失常。

病机:温热袭表,卫外失司,肺失宣降。

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要点:发热,微恶风寒。

不是表闭而是“表郁”。

气分证:邪气在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的病变阶段。

病机:正邪激争,热炽津伤,脏腑功能失常。

特点:壮热(39度),不恶寒反恶热,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要点:壮热恶热,渴喜冷饮,舌苔黄。

营分证: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初期阶段。

病机: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表现: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或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要点:身热夜甚(阳入于阴),心烦谵语,舌红绛。

血分证候:是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深重阶段。

病机:热入血脉,耗血动血。

表现: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要点:出血症与舌质绛紫。

三焦辩证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上焦证侯: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变。

一是温热邪气侵袭体表导致卫外失司,肺失宣降。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属卫分证。

二是热邪壅肺的里热证,临床表现是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属气分证。

第五章温病的常用诊法卫分证与气分证邪浅、病轻,以实证为主,主要反映舌苔上;营分证、血分证因为损伤了血中的津液,甚至于损伤血液,舌象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舌质上。

望舌苔主要是望舌苔的薄厚,以观察浊气的多少,望苔色白、黄、灰、黑的变化,以判断热邪的浅深轻重;望舌苔的润燥,一般情况下润者多为津液未伤或有湿邪,燥者多属热盛伤津。

望舌质,主要是观察其颜色红、绛、紫的变化,以判断营血损伤的程度。

舌苔如地上初生之草。

草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分、肥料,舌苔生长也一样土壤是舌体、胃阳是阳光、水份是不体内的津液、浊气是肥料。

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斑:斑为出血所致,血已经溢出脉外,不在血脉中,用手按压血液没有回路而不能褪色。

斑为阳明热毒。

发斑的机制是气分高热窜入血分,形成气血两燔之势,热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瘀于皮下而形成皮下紫斑。

发疹的机制是卫分风热窜入营分,形成卫营同病之势,卫有邪阴,营有热逼,使血液瘀于肤表的细小血络之中而形成丘疹。

斑的发出部位是肌肉;疹的发出部位是皮肤。

胃主肌肉,所以也有人说斑发于胃,肺合皮毛,所以也有人说疹发于肺。

红轻、紫重、黑危。

斑宜清化,疹宜透发。

疹的形成机制是卫营同病,斑的形成机制是气血两燔。

8月31日第六章温病的治疗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关于风温病之卫外失司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轻解,疏风透热。

方药:银翘散温病之肺失宣降临床表现: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辛凉轻解,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热邪壅肺证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方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的三个作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

9月1日肺胃热炽证临床表现: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或滑数有力。

治法:辛寒清气,泄热保津。

方药:白虎汤。

在风温病的发展过程中,风热邪气首先犯肺,出现卫分证,或导致卫外失司,治疗用银翘散;或导致肺失宣降,治疗用桑菊饮。

进一步发展,就由卫分传入气分,导致热邪壅肺,轻证用麻杏石甘汤治疗,重证用白虎汤治疗。

白虎彪悍,邪重非其力不举,用之得当,原有立竿见影之妙,若用之不当,祸不旋踵。

白虎四忌:白虎本为达热出表,叵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肺胃热炽,津气两伤证临床表现:壮热,大汗出,渴喜冷饮,微喘鼻煽,倦怠乏力,背微恶寒,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治法:清气泄热,补气生津方药:白虎加人参汤---白虎退邪阳,人参固正阳白虎汤内加人参三钱(9克)虚脱亡阳证临床表现:身热骤退,大汗不止,喘息气微,精神萎靡,甚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白,脉微细欲绝,或散大。

治法:补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生脉散、参附汤。

肠腑热结证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湒然汗出,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气味恶臭,腹部胀满硬痛拒按,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

治法:攻下热结,通腑泄热。

方药: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谓承气汤。

痰热阻肺,肠腑热结证临床表现:潮热,便秘,痰涎壅滞,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化痰宣肺,通腑泄热。

方药:宣白承气汤肺热下移,肠热下利证临床表现: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下利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痰热结胸证临床表现:高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便秘,溲短,舌苔黄滑,脉洪滑。

治法:清热化痰,降气开结。

方药:小陷胸加枳实汤。

肺热发疹证临床表现:身热,皮肤发出红疹,咳嗽,胸闷,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凉营透疹。

方药:银翘散去豆鼓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热陷心包证临床表现: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四肢抽搐,舌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治法:清营养阴,豁痰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丸或紫雪丹、至宝丹热入心包肠腑热结证临床表现:身热,神昏,痰壅气粗,四肢厥逆,便秘,腹满痛拒按,渴欲冷饮,饮不解渴,舌蹇,质绛苔黄燥,脉沉数有力。

治法:豁痰开窍,攻下热结。

方药:牛黄承气汤。

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9克),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第二章春温热郁少阳证临床表现: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肋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方热郁胸膈证临床表现: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苔略黄,脉略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