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3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作业3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作业3第九章——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 大札撒:指的是成吉思汗法典,又称雅萨法典、青册,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
2. 厂卫: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
卫,指锦衣卫。
合称厂卫3. 明大诰:《明大诰》又名《御制大诰》,是朱元璋亲自编纂的一部重刑法令。
用以严惩臣民犯罪,弥补律文的不足。
4. 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标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
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5. 刑名幕友:是指在国家各政府部门、衙署中协助主管官员办理诉讼案件的书吏和幕友,其对实际司法进行控制和操纵。
6. 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7. 《大清律例》: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王朝清王朝的国家法典。
草创于顺治三年,以《大明律》为基础,前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订后始定型。
经过高宗御览鉴定后,正式“刊布中外,永远遵行”,形成清朝的基本法典。
8. 《钦定宪法大纲》: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9.《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法编纂,条文稿共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1569条。
10. 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
二、问答题(每小题10 分,共60 分)1. 试述《天盛律令》的法律文化特征。
答:《天盛律令》是以唐朝的法律为蓝本制定的内容包括,刑事行政管理,军事民事等相关内容的具体条文,党项民族的传统特点,对法律进行完善,西夏法律编撰是诸多法律的原则,对债务,管理、对外贸易,军事制度,官员制度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吕刑》的作者是( D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候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A.《九刑》B.《汤诰》C.《汤刑》D.《周礼》3.西周的判例叫( C )A.决事比B.廷行事C.成D.刑统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D)A.诰B.礼C.遗训D.殷彝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C)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周康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 )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BCD )A.誓B.礼C.遗训D.殷彝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关于责任年龄D.自首减刑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AC)A.7岁以下B.70、80岁以上C.80、90岁以上D.1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这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已初步确立。
(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即故意或一贯犯罪从重处罚,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
(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依据罪行轻重,对社会危害性大小量刑。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吕刑》的作者是( D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候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A.《九刑》B.《汤诰》C.《汤刑》D.《周礼》3.西周的判例叫( C )A.决事比B.廷行事C.成D.刑统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D)A.诰B.礼C.遗训D.殷彝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C)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周康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 )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BCD )A.誓B.礼C.遗训D.殷彝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关于责任年龄D.自首减刑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AC)A.7岁以下B.70、80岁以上C.80、90岁以上D.1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这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已初步确立。
(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即故意或一贯犯罪从重处罚,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
(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依据罪行轻重,对社会危害性大小量刑。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通用答案形考任务3
形考任务3•中国法制史一、填空题题目1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四刑。
反馈正确答案是:鞭扑赎流题目2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和。
反馈正确答案是:义刑义杀明德慎罚题目3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反馈正确答案是:田里不鬻题目4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反馈正确答案是:质剂傅别题目5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反馈正确答案是:媒氏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一、单项选择题题目6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吕刑》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A. 悝B. 商鞅C. 邓析D. 吕候反馈正确答案是:吕候题目7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选择一项:A. 《九刑》B. 《汤诰》C. 《汤刑》D. 《周礼》反馈正确答案是:《九刑》题目8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的判例叫()。
选择一项: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反馈正确答案是:成题目9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容即()。
选择一项:A. 诰B. 礼C. 谴训D. 殷彝反馈正确答案是:殷彝题目10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选择一项:A. 周文王B. 周武王C. 周公D. 周廉王反馈正确答案是:周公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多项选择题题目11部分正确获得5.00分中的3.75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确的是()。
中国法制史 形考任务 第三章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第三章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题目1
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四刑。
正确答案是:鞭扑赎流
题目2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和。
正确答案是:义刑义杀明德慎罚
题目3
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正确答案是:田里不鬻
题目4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正确答案是:质剂傅别
题目5
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正确答案是:媒氏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6
《吕刑》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
A. 李悝
B. 商鞅
C. 邓析
D. 吕候
正确答案是:吕候
题目7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选择一项:
A. 《九刑》
B. 《汤诰》
C. 《汤刑》
D. 《周礼》
正确答案是:《九刑》
题目8
西周的判例叫()。
选择一项:
A. 决事比
B. 廷行事
C. 成
D. 刑统
正确答案是:成
题目9
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
选择一项:
A. 诰
B. 礼
C. 谴训
D. 殷彝
正确答案是:殷彝
题目10
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选择一项: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公
D. 周廉王
正确答案是:周公。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分)5分,共25一.填空题(每小题、赎扑1.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四刑。
流。
明德慎罚义刑义杀和2.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田里不鬻”,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傅别。
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5.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媒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吕刑》的作者是( D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候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 )A.《九刑》B.《汤诰》C.《汤刑》D.《周礼》3.西周的判例叫( C )A.决事比B.廷行事C.成D.刑统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D )A.诰B.礼C.遗训D.殷彝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C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周康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1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CDD.《九刑》C.《吕刑》A.《工律》B.《誓命》)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 ABCDD.殷彝C.遗训B.礼A.誓AB )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D.自首减刑C.关于责任年龄)AC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B.70、80岁以上A.7岁以下C.80、90岁以上D.1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这(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中国法制史》形考共有6个任务,任务5、任务6是主观题,任务1至任务4是客观题(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1、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4次任务_0001)。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和任务4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分) 1. 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法)。
2. 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
3.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4. 春秋时期楚国制定了严禁和搜捕奴隶逃亡的法律,叫做(仆区法)。
5. 封建统治者把危害其财产的行为称之为“(盗)”。
6. 《夏书》曰:“昏、(墨)、贼,杀。
”7. 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8. 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赎、(流)四刑。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西周的判例叫()。
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 2.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
A. 竹简B. 丝绢C. 铜鼎D. 龟骨 3. 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
其中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
A. 纳采B. 问名C. 纳吉D. 纳徵 4. 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
A. 禅让制B. 父死子继C. 兄终弟及D. 嫡长继承制 5. 《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赎、_流_四刑。
2.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_义刑义杀L和—明德慎罚_。
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_田里不鬻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傅别5.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_媒氏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吕刑》的作者是( D )A.李悝 B ,商鞅 C.邓析 D.吕候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A )A.《九刑》 B .《汤诰》 C.《汤刑》 D.《周礼》3.西周的判例叫(C )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 D )A .诰B .礼C .遗训D .殷彝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C )A.周文王 B .周武王 C.周公 D.周康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 )A.《工律》 B .《誓命》 C.《吕刑》 D.《九刑》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BCD )A.誓 B .礼 C .遗训 D .殷彝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 )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B .区分管、非管、非终、惟终C.关于责任年龄D.自首减刑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AC )A. 7岁以下 B . 7 0、8 0岁以上C. 8 0、9 0岁以上D. 1 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2021年整理)中国法制史03任务0008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03任务0008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中国法制史03任务0008)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中国法制史03任务0008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03任务0008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03任务0008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03任务0008〉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1. 隋唐时期官吏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但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2. 明朝仿造《大唐六典》体例编制了具有行政法典性质的《大明会典》。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3。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大清律例》。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4. 宋朝施行了一种刑罚,实际上是古代墨刑的复活,这种刑罚叫做刺配之法。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5。
宋朝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直接控制而建立了审刑院。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6。
“十恶”之首是谋反。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满分:3 分7. 唐朝法律的基本形式有律、令、格、式四种。
中国法制史第三次作业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3讲评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1.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
清末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
对于立宪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直接原因却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
“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朝野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
于是,不数月间,立宪之议遍于全国。
清廷遂于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
次年,五大臣先后回国,上书指出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建议进行“立宪”。
但是,他们指出,“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
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
” 清朝统治者看中的正是“预备”两字。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预备立宪”由此而来。
1906年,清政府设立考察政治馆,次年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此后,进行了一些预备立宪活动。
一、设立咨议局和筹建资政院。
咨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本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本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
但从它的人员组成、议事内容和程序看,它是完全受制于皇帝、毫无实际权力的一个御用机构。
二、制定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清政府在宣布预备立宪之初就采取了无限拖延的策略,但慑于革命运动和为了拉拢立宪派,不得不于1908年宣布立宪以九年为期。
三、公布了“宪法大纲”,作为今后的制宪刚领。
大纲的精义有: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君主独揽统治权;臣民按照法律有应得的权利义务。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以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为根本目的,它一方面激起了人民的激愤,同时也让立宪派大失所望。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台山开放大学赵毅雄整理)1.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答案要点】清政府立宪举措:1)考察西洋宪政;2)设立专职机构;3)改革官制;4)制定新法;5)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6)成立资政院和咨议局;7)颁布十九信条,实行君主立宪。
清政府立宪意义:直接从西方移植了一批近代化的法律。
确立了宪法指导下诸法分立的近代化法律体系。
确立了民主宪政的发展趋势。
2.中华法系”诸法合体”是如何走向”诸法分立”的?【答案要点】清末变法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
从制定大清现行刑律开始,清政府分别制定了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律草案等实体法,又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律草案等程序法以及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随着修律过程中这些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开始被打破,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
传统的中华法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体例被西方式的由多个部门法共同组成的体系所取代;晚清政府新制定的法律,均参照了西方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结构模式,从而彻底改造了传统中华法系的法律结构。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清廷的法制改革不了了之。
但是,中国法制“诸法分立”的进程没有停止。
民国时期,中国法制“大陆法系化”的进一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大陆法系化”的“六法全书”。
3.简述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建树。
【答案要点】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建树颇多:一、颁布革命法令。
(1)保障人权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
如解除“贱民”身分,禁止买卖人口;提高女权;取消官僚特权与革除官厅陋习。
(2)发扬“国魂”革除封建陋习。
禁烟禁赌;劝禁缠足;发布《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
(3)整饬吏治任人唯贤。
二、建立了新型的司法制度。
(1)建立新型的司法机关。
为贯彻三权分立,实现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法制原则,中央设“临时中央裁判所”,后改称“法院”;地方审判机构称作“审判厅”,实行四级三审制。
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006
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6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1. “十恶”之首是(谋反)。
2. 唐玄宗开元时期由李林甫主持编定的《大唐六典》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早的一部综合性行政法典。
3. 宋朝把日积月累的单行敕令,加以分类整理,删去重复矛盾之处,然后再颁布,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就是所谓的“编敕”。
4. 唐宣宗时编的一部《大中刑律统类》,把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
5. 忽必烈建元后,接受汉儒的建立,明确提出了法治指导思想,即“参照唐宋之制”,“附会汉法”。
6. 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案件的审判活动,叫做(热审)。
7. 官当是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刑罚。
8. 明《大诰》由(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四篇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等。
A. 三B. 四C. 五D. 六2. 明《大诰》共()。
A. 二篇B. 三篇C. 四篇D. 五篇3. 宋代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是()。
A. 红契B. 质剂C. 乞鞫D. 傅别4. 宋朝中央官署根据过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叫做()。
A. 断例B. 指挥C.申明D. 看祥5. 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律。
A. 《卫禁》B. 《职制》C. 《户婚》D. 《斗讼》6. 《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
A. 篇目改为七篇B. 名例律列于律首C. 律后附敕D. 律疏结合7. 宋太祖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取得民心,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
A. 折杖法B. 刺配之法C. 凌迟D. 盗贼重法8. 清朝中央司法机关专掌复核的是()。
A. 刑部B. 御史台C. 大理寺D. 督察院9. 《大明律》最后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3
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
1、大中刑律统类
2、大清律例
3、刺配之法
4、奸党
5、热审
6、重法地
7、编敕以敕代律
8、流杖
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5 C C A A C 6-10 D B B B C
三、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BCD BC ABCD ABCD BCD AD ABCD CD AB ABCD
四、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10 分。
)
2、7、9错误,其他的正确
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分)
1. ,把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
2. 。
3.
4.
5. 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审理
6. 宋仁宗嘉祐中期,加重处罚犯罪,开始实行法。
7. 宋朝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和。
8. 《开皇律》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即死、徒、笞。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等。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2. 充军最早创设于()。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3. 宋代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是()。
A. 红契
B. 质剂
C. 乞鞫
D. 傅别
4. 宋朝规定了一种法律,即在开封府诸县加重处罚犯罪,强化京畿地区的治安,这种法律叫做()。
A. 重法地法
B. 盗贼重法
C. 皇祐法
D. 折杖法
5. 汉唐以来,虽然盐禁法网日密,但正式将榷盐列入正律始于()。
A. 《宋刑统》
B. 《元典章》
C. 《大明律》
D. 《大清律例》
6. 宋朝中央官署根据过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叫做()。
A. 断例
B. 指挥
C.
申明
D. 看祥
7. 清朝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 《清会典》
B. 《大清律集解附例》
C. 《大清律集解》
D. 《大清律例》
8. 隋朝以()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
A. 大理寺
B. 刑部
C. 御史台
D. 宣政院
9. 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
A. 《大唐六典》
B. 《大中刑律统类》
C. 《武德律》
D. 《贞观律》
10. 宋朝中央官署可依就某项法令作解释,所作的解释叫做()。
A. 断例
B. 指挥
C. 申明
D. 看祥
三、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 唐朝从积极方面规定行为准则的法律形式有()。
A. 律
B. 令
C. 格
D. 式
2. 唐朝财政立法主要有()。
A. 一条鞭法
B. 两税法
C. 租庸调法
D. 重法地法
3. 唐朝规定告诉的形式有()。
A. 自诉
B. 越诉
C. 直诉
D. 亲属代诉
4. 以例断案是明朝的一个特点,明朝最主要的条例有()。
A. 《钦定律诰条例》
B. 《问刑条例》
C. 《真犯杂犯死罪条例》
D. 《充军条例》
5. 清朝将明朝的会审制度发展为()三种。
A. 九卿会审
B. 秋审
C. 朝审
D. 热审
6. 宋朝法律规定,地租采取两种分成方法,即()。
A. 对分
制
B. 二八分成
C. 三七分
成
D. 四六分成
7. 宋朝的法典编纂开始使用了“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在律文之后分载具有刑事性质的()。
A. 敕
B. 令
C. 格
D. 式
8. 宋朝立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制定会
典
B. 以格代律
C. 编
敕
D. 以敕代律
9. 宋朝为了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先后实行了()。
A. “重法地”法
B. “盗贼重法”
C. 枉法赃
D. 折杖法
10. 隋朝的主要立法有()。
A. 新律
B. 开皇律
C. 大业律
D. 开皇令
四、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
1. “八议”者如果所犯之罪属于“十恶”的则死罪不得请议。
A. 错误
B. 正确
2. 宋朝的廷行事,即判案的成例。
A. 错误
B. 正确
3. 《开皇律》的结构和内容对唐律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是制定唐律的蓝本。
A. 错误
B. 正确
4. 明律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大明律》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
A. 错误
B. 正确
5. 薛允升比较明律和唐律之后,将明律的特点概括为“轻其轻者,重其重者”
A. 错误
B. 正确
6. 明清时期,如遇特别重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及通政使共同审理,清代叫“九卿会审”,是中央的最高审级,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核准。
A. 错误
B. 正确
7. 唐《永徽律疏》吸收魏晋南北朝隋以来的“八议”、“官当”、“听赎”,并创设“例减”,进一步完善扩大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
A. 错误
B. 正确
8.
隋唐科举制的实施,打破了隋唐以来的“门第”界限,为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入仕创造了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9. 《永徽律疏》“德礼为政教之用,刑罚为政教之本,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深刻反映了唐初“礼刑并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10. 明《大诰》与《大明律》一样,是皇帝钦定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大明律》之外最重要的法规。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