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ppt

合集下载

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都江堰和郑国渠位置图
灌溉工具
隋唐五代:立井水车(北方)、高转筒车 (长江流域) 宋代:水转翻车 明清:风力水车
立井水车
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课堂小结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3、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4、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5 、经营方式 ——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男 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分散经营
课堂小结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①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高考题
(2007广东)“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 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与生产技术工具改进
(1)春秋战国之前: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铁犁牛耕。 (3)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曲柄锄、 大镰、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曲辕犁
刀耕火种
曲柄锄
大镰
耧车
耦犁
一牛挽犁
曲辕犁
课堂探究
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 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 破性的进步呢? 因为古代中国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缺进步。
图8(1) 图8 (2 )
(2013浙江调测卷)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 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浙江高考题2
戽斗 手摇翻车 脚踏翻车 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 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农业出现的原因

农业出现的原因

农业出现的原因人类的历史由穴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社会,总结起来也可以说是从无固定生产方式到有固定生产方式的发展史。

其中,农业出现对历史的发展影响极大。

所以,探讨农业出现的原因是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引起农业出现的最重要因素,考古学家们在发掘工作中得出结论,农业出现的时代距今约8000-10,000年。

农业出现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气候的变化。

古代的气候状况与现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持续六千多年的气候温暖湿润,大约从约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这种温暖湿润发展了一定的生态社会,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容易种植蔬菜、稻谷等作物,从而促进农业的出现。

2、地质构造的变化。

古代发生过构造变化,对构成农业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消融的大陆构造和冰期的影响,大陆构造的消融影响了太阳辐射的变化,冰期的影响也改变了大自然的形态,这些地质构造的变化都对农业的出现起着重要作用。

二、社会因素农业出现也是由社会因素驱动的,古代社会对于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部落文化的出现。

部落文化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形成稳定的居住环境,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经过长期的发展,农业出现了,不同社会中的农业类型也不尽相同,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2、不同文明社会的出现。

古代文明出现时,农业一定也有,古代文明如埃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文明等,这些文明也都使得农业发展得更加繁荣。

三、科技因素农业出现也受到科技因素的影响,古代由于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也促进了农业发展。

1、农业机械的发展。

古代的农业机械发展也很早,比如古代中国的轿车、指南针、播种机,而这些机械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2、农业水利的发展。

古代的农业水利工程发展也很早,比如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如古代的潮间带治理、河道灌溉、渠建设等等,这些水利工程也增强了农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2.特征
(1)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努力(积极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稳定性) (3)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4)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封闭性) (5)农民赋役租税沉重,遇灾荒易贫困破产(脆弱性) (③6)生工产具目和的技为术生少活变和,交社税会,心自态给容自易足满足(落后性) (7)依赖土地,人口发展必然导致过度开垦(破坏性)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 踏歌椎敲过清明。”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 (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 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 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 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 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 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龙骨翻水车
唐朝时创制 筒车 ;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 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 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 争浴故相喧。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 风力水车 。
二、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产生: (1)背景: ①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 土地 归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生产者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处境如何?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PPT教学课件
(四)评价 积极方面 :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 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消极在方封面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 : 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生产的基本模式。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 的古代 农业》P PT[1]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2.西汉时期的代田法
耕作方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 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 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 作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和 耕耙技术
4.两汉时期的一年一熟
——耕作技 术
耕作制度
5.宋朝以后,江南的一年两熟和 一年三熟
(三)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 车
你认识以下灌溉工 具吗?
曹魏 龙骨 翻车
唐朝筒车 宋代高转水车
明清风力水车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 的古代 农业》P PT[1]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概念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 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给自足); 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 的古代 农业》P PT[1]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 的古代 农业》P PT[1]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拓展:推动整个农业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制度:古代中国采用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贵族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劳动人民所占有的土地相对较少。

这种土地制度使得农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种植,并且土地的使用权是不稳定的,使得农民很难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2. 经济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主要是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相对较少。

这种经济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发展空间,使得他们难以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

3. 农业技术水平: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相对较低,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产量较低。

这种技术限制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

4. 社会制度: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农民处于最底层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政治权利有限。

这使得农民难以积累财富,投资农业生产。

5. 自然环境:中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农民面临着气候变化、水利条件不同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制度、经济制度、农业技术水平、社会制度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中国古代的农业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农业PPT课件

(1)依材料1回答小农经济产生的时期及条件。
2021/3/10
14
合作探究
2、小农经济
材料一: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土 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 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春秋战国开始,
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分子散纺性绩”, 这耕种经男济耕的女主织体,。以织促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封成闭为性中国农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所有制(最基本) 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2021/3/10
5
自主学习
古农早业期发农展业一阶(段个原:模始、式奴:隶小)、农传经统济农业(封建)
古农业发展表现:
生产工具:石、耒耜、青铜农具、铁农具
农 两作个物阶:粟段、:稻早、黍期、农稷业、、麦桑传、统麻农等业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传筒车、水利风车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B
2021/3/10
8
自变主式学训习练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
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
是( )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B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2021/3/10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 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 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 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材料三: 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明清时期统治者调整 统治政策,使农业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地理环境: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耕。

2. 技术创新:古代中国人民发明了犁、水车、排水系统等农具,改进了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政策支持:古代中国政府实行重农政策,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和保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 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人口的增多需要更多的粮食,这促使农业不断进步。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如发明了犁、水车、排水系统等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如实行了轮作、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 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垦,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4.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

发达的古代农业 (共17张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 (共17张PPT)

封闭性 ②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
落后性
③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 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脆弱性 ④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小农经济就会破产;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3)有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 等生产资料,具有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很小,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 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犁壁:翻土工具
一、耕作方式 西汉耧车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 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 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 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 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 自下。”
播种工具:耧车
一、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曲辕犁
“进之则箭下,入地也 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 浅。”
中国传统耕犁基本定型 耕作农业成熟的标志
③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的生产,顽固保持着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等,促进了小农 经济的发展;
④为保证封建政府财源和社会稳定)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 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脆弱;
②封建地主阶级腐朽的统治和沉重的剥削,繁重的赋 税、徭役等;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松土工具:耒耜
一、耕作方式
(2)奴隶社会/商周—石器锄耕
石器耕锄作耕方法:石器锄耕
生活方式:定居
一、耕作方式 (3)封建社会: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一、耕作方式 西汉耦犁、犁壁
西汉赵过:耦犁
②土地制度由国有转变为封 建土地私有制;

浅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l l l
_ 。


◇ 河 南驻 马 店 李新 瑞
遵循事 物发展 的一般规律 ,任何事 物的发生发 展一般都 是 内外 因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 国古代农 业 的发 展也 不例 外 。 发展 的 内因 是生产 力的发 展 和 中 它
生产 关 系的调 整 , 因是指 相关 的起保 障和促 进 作用 的社 会 因素 。 面结合 外 下
车, 提高 了播种 速度 ; 隋唐 时进一 步改 进 , 明了 曲辕 犁 , 于水 田耕 作 ; 发 便 北宋
时 出现 了犁 铧和踏 犁 , 满足 了不 同地区 的耕 作需 要 。 农业 生产水 平逐渐 提高 ,
推动着 农业生 产的不断发 展 。
2生产技 术的进步 。 . 第一 , 耕作 和管理技 术。 夏商周 时 , 人们 已懂得 使用粪 肥 、 木灰 和绿肥 ; 草 春秋 战 围时期 开始使 用 犁耕 , 并逐 渐推 广 ; 汉 时 在使用 西 二牛 抬扛式 耕作 方法 的基 础上 又发明 了一牛挽 犁法 和代 田法 , 水流 域还 f 汉 H 现 了稻麦轮 作的种 植 方法 ; 隋唐 时普遍推 广“ 田” 农 产 品产量大 幅度提 高 圩 ,
丁入亩等 , 使农 民的 负担 相对减轻 , 对政 府 的人 身依 附父 系相对松 弛 , 动 了 调
农 民 生 产 的 积 极 性 , 进 了农 业 生 产 的发 展 促 三 、 会 政 治环 境 的 影 响 社
战乱年代农业 发展必然受到影 响和破坏 ,如魏晋 时期 、唐朝安史 之乱时
期 北 方 农 业 生 产 遭 到 严 重 破 坏 , 口锐 减 , 地 荒 芜 。 反 在 政 治稳 定 时 期 农 人 土 相
主 要 包 括 土 地 政 策 和 赋 役 制 度 的 调整 。

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汉代 唐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镂车
铁犁牛耕
曲辕犁
二、影响农业发展因素之二: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商周) 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表现形式 井田制
2、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一 牛
二 牛 抬
挽扛犁耦犁()⑶构造的变化
直 辕 犁
曲 辕 犁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知识归纳: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耕作技术的变化
农具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骨、木
“锄耕”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四、重点难点问题:
1、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 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
(2)不利因素:
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 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
四、重点难点问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影响农业发展因素之一: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锄耕”(耜耕)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耒(lei)耜(si)(石、骨、木) 石犁
⑴材质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工艺变化:磨制——冶炼
青铜犁
铁犁

第一课古代农业

第一课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 (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 (2)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3)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 (4)精耕细作; (5)农业技术比较成熟,农业管理相对完备。
1、(2013·海南单科·8)图1反映的是(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误的是( B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 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6、(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
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
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
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B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9、(2009·宁夏、辽宁文综·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
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
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
C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2、(2012·浙江文综·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
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
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
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B
A
B
C

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货币政策与金融制度
货币政策
中国古代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 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变,对货币流通和经济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的货币政策对经 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制度
中国古代的金融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如典 当、钱庄、票号等,为资金的融通和信用交 易提供了支持和便利。金融制度的完善促进 了资本的流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农业政策的推动
土地制度的推行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逐渐完善,如井田制、屯田制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 土地制度保障。
农业政策的推动
古代中国的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推行一系列农业政策,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农业 补贴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01
工商业发展因素
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
农业资源禀赋
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农 耕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 产和粮食供应,为工商业发展
域外贸易与外来经济影响
域外贸易
古代中国的域外贸易发展对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通 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中国获得了新的商 品和技术,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然而,封闭 的对外政策和战争等因素曾限制了域外贸易的发展。
外来经济影响
古代中国与外来经济的交流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外来技术和商品的引入促进了本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竞争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
01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徙与分布
要点一
人口迁徙
古代中国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经常发生大规模的 人口迁徙。这些迁徙不仅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也 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例如,中原 地区的战争和灾害导致人口向南迁徙,推动了南方经 济的发展。
要点二
人口分布
中国古代的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这种分布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 这些地区成为经济中心,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

【历史知识点】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历史知识点】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历史知识点】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耕作工具、耕作技术、经营方式、统治者政策、土地制度、气候等。

农业是指国民经
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
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一、耕作工具
1.原始社会的耕作工具:有石农具、木农具、骨农具等。

2.奴隶社会的耕作工具:除了保留大量的原始耕作工具外,又出现了一些青铜农具。

3.封建社会的耕作工具:铁农具。

主要的铁农具有:铁锸、铁锹、铁铲、铁锄、铁鎛、铁耰、铁镰、铁耙、铁耙、鉄耱、铁犁、铁锋、铁镞等。

二、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它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

2.奴隶社会的耕作方式:石器锄耕。

这一时期的松土工具是耒耜。

通过耒耜对土地的
松翻,提高了耕作技术,是耕作方式的一大进步。

3.封建社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
要生产方式。

三、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会,土地归大家所有,先民们在土地
上进行最原始的耕作,大家集体劳动。

2.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归国王所有。

国王对土地进行
分封,获得土地的各诸侯国及卿、大夫、士等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的土地形式分三种:土地国有制、地
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精品PPT课件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 成
小农经济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 夏耘,秋获冬臧,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 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 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 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矣。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海南的刀耕火种
工具:耒耜
骨 耜
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
3、商周时期
(1)工具:青铜农具的出现 木制的耒耜、石锄、石犁
(2)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 沤制肥料、制虫灭害
(3)作物种类:粟 稻 黍 稷 麦 桑 麻 (4)影响:①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②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基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构与特点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起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2、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翻 车 复 原 图
人力和水力
筒车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上课用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上课用PPT)

②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材料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③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 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主要线索
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 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南稻北粟
半这坡是遗在址河姆渡遗址发现的 已经炭化了的稻谷。它说 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 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水稻河的姆国渡家遗。址
2、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约七八千年前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简单协作,集体劳动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什么?
材料一: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
“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 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 还在进程之中。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发展概况 特点影响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1、赋税繁重。 2、徭役沉重。 3、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以下特点:
( 1 )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 ( 2 )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 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 3 )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封 建国家在不同时期管理和使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形式, 主要有屯田制和均田制等。 明朝后期,土地的高度集中,农民提出“均田免粮” 口号,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桎 梏。
课堂探究
繁重的徭役和赋税及高度的土地集中除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外还会导致什么后果? 过度征发的徭役和高度土地集中,使大 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农民 最终被逼上反抗的道路,致正常的经济 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 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 文化凋谢的直接原因。
深圳公司注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耕作方式的改进。 2、生产工具的革新。 3、水利的兴修。
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与生产工具演进
(1)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 2 )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 术。 (3)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曲 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推广。
中国古代水利成就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 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2)“井渠”: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 于新疆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4)唐代: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管理。 (5)明清:改进灌排工具。
课堂探究
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 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 破性的进步呢? 因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 主,缺少革新生产技术的动力和条件。 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 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编辑:vbgfhyrtgrdb99658
课堂小结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 础。既区别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又与西欧封 建社会的庄园经济存在明显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