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共23页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94309c2a300a6c30d229f0c.png)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附件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慢阻肺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慢阻肺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慢阻肺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临床初步诊断;按照上级医院已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监督患者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与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常规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78dce71b84ae45c3b358cbd.pn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要点】一、诊断标准1.病史(1)慢性咳嗽,缓慢起病,病程长,一般晨间咳嗽为主,可终身不愈。
(2) 咳痰,一般为白色粘痰和浆液泡沫性,清晨多,急性期可有脓性痰。
(3)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4)气短或呼吸困难。
早期在剧烈运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
(5)晚期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2.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期可出现干湿啰音,肺气肿时出现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减弱。
二、辅助检查:1.肺功能检查:FEV1/FVC<0.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
肺总量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残气量增加,肺活量下降。
根据FEV1%预计值评价气流受限程度。
2.胸部X线检查或肺CT,可出现肺纹理增粗,肺气肿改变。
3.血气分析,对确定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判断呼吸衰竭有重要价值。
4.血常规,生化,痰培养【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癌及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治疗计划】一、稳定期治疗教育患者戒烟,脱离污染环境。
支气管扩张剂应用。
怯痰药及长期家庭氧疗。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低流量吸氧。
2.抗生素治疗。
3.支气管扩张。
4.祛痰剂。
5.糖皮质激素治疗。
6.如果经积极治疗,效果不佳,二氧化碳分压持续升高,可考虑应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出院标准】1.咳嗽、咳痰及喘憋改善,病情稳定。
2.血常规、CRP、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b1f96f4a7302768e9939ad.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临床表现】一、症状1.慢性咳嗽。
常为首发症状。
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
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示明显气流受限。
2.咳痰。
咳少量黏液性痰,清晨较多。
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少数患者干咳。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典型表现。
早期仅于活动后出现,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
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5.全身性症状。
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焦虑等。
二、体征1.一般情况。
黏膜及皮肤发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2.呼吸系统。
呼吸浅快,严重时可呈胸腹矛盾呼吸;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3.心脏。
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P2>A2,三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
4.腹部。
肝界下移,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反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
5.其他。
长期低氧可见杵状指/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可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检查】1、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尤其是通气功能检查对CO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①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
常用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提示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②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增高和肺活量(VC)减低,提示肺过度充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https://img.taocdn.com/s3/m/19498116fc4ffe473368ab2e.png)
慢性 阻塞性肺疾 病 (ho i o s u t ep l o ay c rnc bt ci um n r r v
C P 发 病 的关 系 尚待 明确 。④ 感染 : 童期严 重 的 OD 儿
呼吸道感 染 与成年 后肺 功能 的下 降及 呼吸道 症状 有 关。 既往 肺结 核病史 与4 岁 以上成 人气 流受 限相关 。 0
致气 道壁 损伤 和修 复过程 反复 发生 。修 复过程 中发
生气 道壁 结构重 构 , 原 含量增 加及 瘢痕 组织 形成 。 胶 这些 改变 造成气 道狭 窄 , 引起 固定性 气道 阻塞 。 C P 肺实 质受 累表 现为小 叶 中央型肺 气 肿 , OD 累 及 呼吸性 细支气 管 . 出现 管腔扩 张 和破坏 。 病情 较轻 时病 变部 位常发 生 于肺 的上部 区域 . 当病 情进 展后 , 可 累及全 肺 , 有肺 毛细 血管床 的破 坏 。 伴
现异常 炎症反 应 。C P 可 累及气 道 、 实质 和肺 血 O D 肺
C P 是 一 种具 有 气 流受 限特 征 的可 以预 防 和 OD
治疗 的疾 病 。其 气 流受 限不 完全可 逆 、呈进行 性 发
展 .与肺 脏对 吸入 烟草 烟雾 等有 害气体 或颗 粒 的异 常炎 症反 应有关 。C P 主要 累及肺 脏 , 也 可引起 OD 但 全身 ( 或称 肺外 ) 的不 良效 应 。肺功 能检 查对 明确是 否存 在气 流受 限有 重要 意义 。在 吸入支 气管 舒张剂 后. 如果 一 秒 钟用 力 呼气 容 积 ( re x i t o. f cde pr o v 1 o ar y
和杯 状细胞 增 多使粘 液分 泌增加 。 外周气 道 ( 在 内径 小 于2mm的小 支 气 管 和 细支 气 管 ) , 性 炎症 导 内 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31c6b1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f.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引起全身症状。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应诊断为COPD。
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常见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
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约占8.2%。
【临床表现】一、症状缓慢起病、病程长。
主要症状: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常晨间咳嗽明显,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标记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步减轻,以致在一样平常举动甚至苏息时也感触气短。
4.喘息和胸闷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
5.其他晚期病人有体重下降,肌肉萎缩、无力,食欲消退等。
二、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
随疾病进展出现以下体征。
1.视诊及触诊胸廓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桶状胸。
有些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缩唇呼吸等;2.叩诊心界缩小,肝浊音界下降,肺部过浊音。
3.听诊两肺呼吸音削弱,呼气耽误,有些患者可闻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此外,患者常有吸烟史,有的有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实验室搜检及特殊搜检】一、肺功能搜检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有条件者应当进行。
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XXX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较小,易于操作。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 诊断 实用总结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 诊断 实用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7296c1e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5.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诊断实用总结一■定义:是一种进行性进展的不完全可逆的呼吸气流受限的市疾病。
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是否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
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I∕FVC%)<70%z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慢支和阻塞性W气肿是导致COPD最常见疾病。
二:病因:(与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以及个体易患因素有关。
)1:外因(环境因素):①吸烟是最重要危险因素(因不是所有吸烟者都发生COPD故提示个体易患性具有重要作用)。
②吸入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浓度过大或时间过长。
③室内/外空气污染(厨房通风差时生物燃料木柴煤可增加患病风险)。
2:内因(个体易患因素):气道高反应性/遗传因素/肺发育生长不良。
三: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学:1:发病机制:烟草烟雾等慢性刺激物作用于肺部,使肺部出现异常炎性反应。
CoPD可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表现为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慢性炎性反应。
2:病理:累及气道/肺实质/肺血管。
①小气道狭窄阻塞:中央气道(气管、支气管以及内径大于2~4mm的细支气管)表层上皮炎性细胞浸润,黏液分泌腺增大使黏液分泌增加。
在外周小气道(内径小于2mm 的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慢性炎症致气道壁损伤和修复反复发生致气道壁重构气道狭窄、加上管腔粘液栓等使小气道阻力增高。
②阻塞性肺气肿(肺实质):a:终末细支气管狭窄致其远端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囊状扩张的小叶中央型肺气肿;b:呼吸性细支气管所属的肺组织包括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全部扩张的全小叶型肺气肿。
病情较轻时常发生于肺上部区域,进展后累及全肺,伴有肺毛细血管床的破坏。
③肺血管:以血管壁的增厚为特征,早期即可出现。
表现为内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和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
晚期继发肺心病,并可出现多发性W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5d7919aae45c3b3567ec8bf2.png)
其他药物
➢ 祛痰药:痰液粘稠患者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 抗生素:除急性感染加重或其他明确感染外,不常规应用 ➢ 免疫调节剂:不常规使用 ➢ 镇咳药:禁忌应用 ➢ 血管扩张剂():禁忌使用 ➢ α1抗胰蛋白酶:严重的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患者
药物治疗原则
病人
A 低危、 较少症状
B 低危、 较多症状
C 高危、 较少症状
D 高危、 较多症状
首选治疗 或 或 或
或
首选替代药物 或
4 4
其他
茶碱
茶碱 或
茶碱 或 4
茶碱 或 羧甲司坦
定义
➢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指患者以呼吸道症状加重为特征的临床事件,其症状变化程度超 过日常变异范围并导致药物治疗方案改变。
➢ 急性加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使症状加重、肺功能恶化,加快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 特别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增加相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
定义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 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 有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流行病学
➢发病率:40岁以上人 ➢群约为8.2% ➢死亡率:目前在全球 ➢死亡原因中居第4位, ➢2020将升至第3位。我 ➢国城市死亡原因居第4 ➢位,农村居第1位
诊断线索
• 支气管哮喘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支气管扩张 • 肺结核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鉴别诊断
• 症状评估 • 肺功能评估 • 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 并发症情况评估
评估
呼吸指数评分
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表
肺功能评估
呼吸科-慢阻肺诊疗规范指南
![呼吸科-慢阻肺诊疗规范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b5fae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a.png)
呼吸科慢性堵塞性肺疾病临床标准诊疗指南〔2023 年版〕依据: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 慢性堵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3 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17(11) :856-870;《内科学〔第八版〕》。
一、定义:慢性堵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展|生进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响增加有关。
二、慢阻肺的诊断:慢阻肺的诊断应依据临床表现、危急因素接触史、体征及试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典型慢阻肺的诊断: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危急因素暴露史;肺功能检查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 /FVC<0.7 提示气流受限,且除外其他疾病。
三、慢阻肺的分期: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症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转变治疗方案。
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2.稳定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病症稳定或病症稍微,病情根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紧急转诊及治疗场所的选择1.紧急转诊:当慢阻肺患者消灭中重度急性加重,经过紧急处理后病症无明显缓解,需要住院或行机械通气治疗,应考虑紧急转诊。
2.一般病房住院指征:①病症显著加剧,如突然消灭的静息状况下呼吸困难;②重度慢阻肺;③消灭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如发绀、神志转变、外周水肿);④有严峻的合并症(如心力衰竭或消灭的心律失常);⑤初始药物治疗急性加重失败;⑥高龄患者;⑦诊断不明确;⑧院外治疗无效或医疗条件差。
入住监护病房指征:①对初始急诊治疗反响差的严峻呼吸困难;②意识状态转变,包括意识模糊、昏睡、昏迷;③持续性低氧血症(PaO<40mmHg)或进展性加重和/或严峻或进展性加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7.25),氧疗或无创通气治疗无效;④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⑤血流淌力学不稳定、需要使用升压药。
慢阻肺诊疗规范
![慢阻肺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76627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4.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一、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七项、血型鉴定、感染四项、肺癌肿瘤标志物、血变应原检测,心电图、胸部CT、肺功能(确诊必备!)、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气分析、痰培养、一般细菌涂片、涂片找抗酸菌、真菌涂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全血流感三联、全血呼吸道五联、呼吸道联合病原体)、心脏超声、双下肢深静脉超声(疑诊肺DVT、卧床时间长)、睡眠监测(合并睡眠打鼾、夜间低氧)、腹部超声(有腹部症状、疑诊肺心病)。
二、诊断: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据危险因素暴露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临床资料,并排除可引起类似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的其他疾病,综合分析确定。
肺功能检查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
三、AECOPD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三、急性加重期治疗:(一)一般治疗:1.抗菌药物:(1)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①在AECOPD时,同时出现以下三种症状: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加和痰液变脓;②患者仅出现以上三种症状中的两种但包括痰液变脓这一症状;③严重的急性加重,需要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
(2)疗程:抗菌药物的推荐治疗疗程为5-7d,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
(3)初始抗菌治疗的建议:AECOPD患者通常可分成2组。
A 组: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B组: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
以下数点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如出现以下数项中的一项,应考虑可能铜绿假单胞菌感染:①近期住院史。
②经常(>4次/年)或近期(近3个月内)抗菌药物应用史。
③病情严重(FEV1<30%)。
④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近2周服用泼尼松>10mg/d)。
抗菌药物选择:(1)如患者无铜绿假单胞菌危险因素则有数种抗菌药物可供选择。
选择主要依据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我院耐药状况及患者费用和潜在的依从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db27e1fa6c30c2259019ecb.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COPD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可阻抑病情发展,延缓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一、定义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 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
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70%,则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二、危险因素COPD 发病是遗传与环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的危险性。
已知的遗传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欧美研究显示,重度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形成有关。
我国人群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在肺气肿发病中的作用尚待明确。
基因多态性在COPD 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二)环境因素。
1.吸烟:吸烟是发生COP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吸烟者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患病后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被动吸烟亦可引起COPD的发生。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吸入职业性粉尘,有机、无机粉尘,化学剂和其他有害烟雾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可引起COPD的发生。
3.室内、室外空气污染:在通风欠佳的居所中采用生物燃料烹饪和取暖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是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室外空气污染与COPD发病的关系尚待明确。
4.感染:儿童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肺功能的下降及呼吸道症状有关。
既往肺结核病史与40岁以上成人气流受限相关。
5.社会经济状况:COPD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相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f9a90397cd184254b3535c0.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引起全身症状。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应诊断为COPD。
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常见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
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约占8.2%。
【临床表现】一、症状缓慢起病、病程长。
主要症状: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常晨间咳嗽明显,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标志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4.喘息和胸闷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
5.其他晚期病人有体重下降,肌肉萎缩、无力,食欲减退等。
二、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
随疾病进展出现以下体征。
1.视诊及触诊胸廓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桶状胸。
有些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缩唇呼吸等;2.叩诊心界缩小,肝浊音界下降,肺部过清音。
3.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有些患者可闻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此外,患者常有吸烟史,有的有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一、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有条件者应当进行。
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较小,易于操作。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9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COPD)是常见地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地身心健康.对COPD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可阻抑病情发展,延缓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一、定义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地可以预防和治疗地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地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地不良效应.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地百分比(FEV1/FVC%)<70%,则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地气流受限.二、危险因素COPD 发病是遗传与环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地结果.(一)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地危险性.已知地遗传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欧美研究显示,重度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形成有关.我国人群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在肺气肿发病中地作用尚待明确.基因多态性在COPD地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二)环境因素.1.吸烟:吸烟是发生COPD最常见地危险因素.吸烟者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患病后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被动吸烟亦可引起COPD地发生.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吸入职业性粉尘,有机、无机粉尘,化学剂和其他有害烟雾地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可引起COPD地发生.3.室内、室外空气污染:在通风欠佳地居所中采用生物燃料烹饪和取暖所致地室内空气污染是COPD发生地危险因素之一.室外空气污染与COPD发病地关系尚待明确.4.感染:儿童期严重地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肺功能地下降及呼吸道症状有关.既往肺结核病史与40岁以上成人气流受限相关.5.社会经济状况:COPD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相关.这可能与低社会经济阶层存在室内、室外空气污染暴露,居住环境拥挤,营养不良等状况有关.三、发病机制烟草烟雾等慢性刺激物作用于肺部,使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反应.COPD可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表现为出现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地慢性炎症反应.这些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与气道和肺实质地结构细胞相互作用,进而促使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和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肺组织聚集,释放白三烯B4(LTB4)、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多种介质,引起肺结构地破坏.氧化、抗氧化失衡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胆碱能神经张力增高等进一步加重COPD肺部炎症和气流受限.遗传易患性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四、病理COPD累及中央气道、外周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中央气道(气管、支气管以及内径大于2-4mm地细支气管)表层上皮炎症细胞浸润,粘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状细胞增多使粘液分泌增加.在外周气道(内径小于2mm地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壁损伤和修复过程反复发生.修复过程中发生气道壁结构重构,胶原含量增加及瘢痕组织形成,这些改变造成气道狭窄,引起固定性气道阻塞.COPD肺实质受累表现为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出现管腔扩张和破坏.病情较轻时病变部位常发生于肺地上部区域,当病情进展后,可累及全肺,伴有肺毛细血管床地破坏.COPD肺血管地改变以血管壁地增厚为特征,早期即可出现.表现为内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和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晚期继发肺心病时,可出现多发性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COPD急性加重期易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血栓栓塞症.五、病理生理COPD地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所致粘液分泌增多、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及全身不良反应.粘液分泌增多和纤毛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咳嗽及咳痰.小气道炎症、纤维化和管腔分泌物增加引起FEV1、FEV1/FVC降低.小气道阻塞后出现气体陷闭,可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过度充气使功能残气量增加和吸气容积下降,引起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受限.目前认为,过度充气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是引起活动后气短地主要原因.随着疾病进展,气道阻塞、肺实质和肺血管床地破坏加重,使肺通气和气体交换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长期慢性缺氧可引起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内膜增生,发生纤维化和闭塞造成肺循环重构.COPD后期出现肺动脉高压,进而发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右心功能不全.COPD地炎症反应不仅局限于肺部,亦产生全身不良效应.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抑郁、慢性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地风险增加.COPD全身不良效应具有重要地临床意义,会影响患者地生活质量和预后.六、临床表现(一)症状.1.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示明显气流受限.2.咳痰:咳少量粘液性痰,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地典型表现.早期仅于活动后出现,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4.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5.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二)体征.COPD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以下体征:1.一般情况:粘膜及皮肤紫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2.呼吸系统:呼吸浅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时可呈胸腹矛盾呼吸;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3.心脏: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P2>A2,三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4.腹部:肝界下移,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反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5.其他:长期低氧病例可见杵状指/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可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三)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尤其是通气功能检查对CO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地一项敏感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常用于COPD 病情严重程度地分级评估,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提示为不能完全可逆地气流受限.2.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增高和肺活量(VC)减低,提示肺过度充气.由于TLC增加不及RV增加程度明显,故RV/TLC增高.3.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co/VA)下降,表明肺弥散功能受损,提示肺泡间隔地破坏及肺毛细血管床地丧失.4.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改善率≥12%且FEV1绝对值增加超过200ml,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地判断标准.其临床意义在于:(1)有助于COPD 与支气管哮喘地鉴别,或提示二者可能同时存在;(2)不能可靠预测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反应及疾病地进展;(3)受药物治疗等因素影响,敏感性和可重复性较差.(四)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1.X线胸片检查:发病早期胸片可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发生肺气肿时可见相关表现:肺容积增大,胸廓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外周肺野纹理纤细稀少等;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原性心脏病时,除右心增大地X线征象外,还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右下肺动脉增宽和出现残根征等.胸部X线检查对确定是否存在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气胸、肺大疱、肺炎、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鉴别有重要意义.2.胸部CT检查:高分辨CT(HRCT)对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地大小和数量,有很高地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COPD地表型分析,对判断肺大疱切除或外科减容手术地指征有重要价值,对COPD与其他疾病地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五)血气分析检查.可据以诊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呼吸衰竭及其类型.(六)其他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增高.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痰涂片及痰培养可帮助诊断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感染;血液病原微生物核酸及抗体检查、血培养可有阳性发现;病原培养阳性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可行其他有助于病理生理判断和合并症诊断地相关检查.七、诊断根据吸烟等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地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地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明显气促等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发现FEV1/FVC<70%,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COPD.八、严重程度分级及病程分期(一)COPD严重程度分级.根据FEV1/FVC、FEV1%预计值和临床表现,可对COPD地严重程度作出临床严重度分级(表1).表1 COPD地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二)COPD病程分期.1.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较轻.2.急性加重期:在疾病过程中,病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地持续恶化,并需改变COPD地日常基础用药.通常指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地表现.九、鉴别诊断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病理表现地气流受限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纤维化病变、肺囊性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有其特定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不属于COPD范畴,临床上须加区别.支气管哮喘地气流受限多呈可逆性,但部分患者由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导致气道重塑,可发展为固定性气流受限,表现为兼有哮喘和COPD两种疾病地临床和病理特点,目前认为其可能为COPD地临床表型之一.十、并发症自发性气胸、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静脉血栓栓塞症、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为COPD地常见并发症.COPD所致呼吸功能不全和衰竭主要表现为通气性呼吸障碍地特点,出现呼吸肌疲劳、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病程表现为慢性呼吸不全或衰竭,间有急性加重.十一、治疗(一)稳定期治疗.1.教育与管理.教育与督导吸烟地COPD患者戒烟,并避免暴露于二手烟.戒烟已被明确证明可有效延缓肺功能地进行性下降.嘱患者尽量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帮助患者掌握COPD地基础知识,学会自我控制疾病地要点和方法;使患者知晓何时应往医院就诊.2.药物治疗.(1)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COPD症状地重要治疗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首选吸入治疗.短效制剂适用于各级COPD患者,按需使用,以缓解症状;长效制剂适用于中度以上患者,可预防和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力.甲基黄嘌呤类药物亦有支气管舒张作用.不同作用机制与作用时间地药物合理联合应用可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少不良反应.1)β2受体激动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主要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定量雾化吸入剂,数分钟内起效,疗效持续4-5小时,每次100-200μg(1-2喷),24小时内不超过8-12喷;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主要有沙美特罗(Salmeterol)、福莫特罗(Arformoterol)等,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每日吸入2次.2)抗胆碱药:短效抗胆碱药(SAMA)主要有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定量雾化吸入剂,起效较沙丁胺醇慢,疗效持续6-8小时,每次40-80μg,每日3-4次;长效抗胆碱药(LAMA)主要有噻托溴铵(Tiotropium bromide),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以上,每次吸入剂量18μg,每日1次.3)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包括短效和长效剂型.短效剂型如氨茶碱(Aminophylline),常用剂量为每次100-200mg,每日3次;长效剂型如缓释茶碱(Theophylline SR),常用剂量为每次200-300mg,每12小时1次.高剂量茶碱因其潜在地毒副作用,不建议常规应用.吸烟、饮酒、服用抗惊厥药、利福平等可引起肝脏酶受损并缩短茶碱半衰期,降低疗效;高龄、持续发热、心力衰竭和肝功能明显障碍者,同时应用西咪替丁、大环内酯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口服避孕药等均可能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由于此类药物地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相近,建议有条件地医院监测茶碱地血药浓度.(2)糖皮质激素.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适于重度和极重度且反复急性加重地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增加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但不能阻止FEV1地下降趋势.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效优于单一制剂.不推荐长期口服、肌注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其他药物.1)祛痰药: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标准桃金娘油等.2)抗氧化剂:有限证据提示,抗氧化剂如羧甲司坦、N-乙酰半胱氨酸等可降低疾病急性加重次数.3)疫苗:主要指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避免流感引发地急性加重,适用于各级临床严重程度地COPD患者;建议年龄超过65岁及虽低于此年龄但FEV1<40%预计值地患者可接种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等以预防呼吸道细菌感染.4)中医治疗:某些中药具有调理机体状况地作用,可予辨证施治.3.非药物治疗.(1)氧疗.长期氧疗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地血流动力学、呼吸生理、运动耐力和精神状态产生有益影响,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提倡在医生指导下施行长期家庭氧疗(LTOT).1)氧疗指征(具有以下任何一项):①静息时,PaO2≤55mmHg或SaO2<88%,有或无高碳酸血症.②56mmHg≤PaO2<60mmHg,SaO2<89%伴下述之一:继发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55%);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25mmHg);右心功能不全导致水肿.2)氧疗方法: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0-2.0L/min,吸氧时间>15h/d,使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60mmHg和(或)使SaO2升至90%以上.(2)康复治疗.康复治疗适用于中度以上COPD患者.其中呼吸生理治疗包括正确咳嗽、排痰方法和缩唇呼吸等;肌肉训练包括全身性运动及呼吸肌锻炼,如步行、踏车、腹式呼吸锻炼等;科学地营养支持与加强健康教育亦为康复治疗地重要方面.(3)外科手术治疗.如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术和肺移植术,可参见相关指南.应当根据COPD地临床严重程度采取相应地分级治疗(见表2).表2稳定期COPD地分级治疗方案I级(轻度)II级(中度)III级(重度)IV级(极重度)出现呼吸衰竭,应长期氧疗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指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短效抗胆碱药及氨茶碱;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药和缓释茶碱;建议首选吸入型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二)急性加重期治疗.1.确定COPD急性加重地原因.引起COPD急性加重地最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为多见.部分患者急性加重地原因难以确定,环境理化因素改变亦可能参与其中.对引发COPD急性加重地因素应尽可能加以避免、去除或控制.2.COPD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地评估.与患者急性加重前病史、症状、体征、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可据以判断本次急性加重地严重程度.(1)肺功能测定:FEV1<1L提示严重发作.但加重期患者常难以配合肺功能检查.(2)动脉血气分析:PaO2<50mmHg,PaCO2>70mmHg,pH<7.30提示病情危重,需进行严密监护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若有条件,应转入内科或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MICU或RICU).(3)胸部影像学、心电图(ECG)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COPD加重与其他具有类似症状地疾病.若出现低血压或高流量吸氧后PaO2不能升至60mmHg以上地情况,要警惕肺血栓栓塞症地可能,宜安排CT肺动脉造影(CTPA)等相关检查.ECG有助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右心增大和(或)肥厚地诊断.(4)其他实验室检查:血象(血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等)、血液生化指标等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测等均有助于判断COPD急性加重地病情,指导诊疗.3.COPD急性加重地院外治疗.对于病情相对较轻地急性加重患者可在院外治疗,但需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决定需否送医院治疗.(1)支气管舒张剂:COPD急性加重患者地门诊治疗包括适当增加以往所用支气管舒张剂地剂量及次数.若未曾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以加用.对更严重地病例,可以给予数天较大剂量地雾化治疗,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亦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2)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缓解和肺功能改善有益.如患者地基础FEV1<50%预计值,除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外,可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每日30-40mg,连用7-10d.(3)抗菌药物:COPD症状加重、痰量增加特别是呈脓性时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结合当地常见致病菌类型、耐药趋势和药敏情况尽早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见表3).4.COPD急性加重地住院治疗.(1)住院治疗地指征:1)症状明显加重,如短期出现地静息状况下呼吸困难等;2)出现新地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如发绀、外周水肿等;3)新近发生地心律失常;4)有严重地伴随疾病;5)初始治疗方案失败;6)高龄;7)诊断不明确;8)院外治疗效果欠佳.(2)收住ICU地指征:1)严重呼吸困难且对初始治疗反应不佳;2)出现精神障碍,如嗜睡,昏迷;3)经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后,仍存在严重低氧血症(PaO2<50mmHg)和(或)严重高碳酸血症(PaCO2>70mmHg)和(或)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H<7.30)无缓解,或者恶化.(3)COPD急性加重住院地治疗处理.1)根据症状、血气分析、X线胸片评估病情地严重程度.2)控制性氧疗.氧疗是COPD住院患者地基础治疗.无严重合并症地患者氧疗后易达到满意地氧合水平(PaO2>60mmHg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应予控制性低浓度氧疗,避免PaO2骤然大幅升高引起呼吸抑制导致CO2潴留及呼吸性酸中毒.施行氧疗30分钟后,须复查动脉血气以了解氧疗效果.3)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在COPD患者住院治疗中居重要地位.当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有痰量增多及脓性痰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结合当地常见致病菌类型、耐药趋势和药敏情况尽早选择敏感药物.通常COPD轻度或中度患者急性加重时,主要致病菌常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等.COPD重度或极重度患者急性加重时,除上述常见致病菌外,常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孢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发生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地危险因素有:近期住院、频繁应用抗菌药物、以往有铜绿假单孢菌分离或定植等.根据可能地细菌感染谱采用适当地抗菌药物治疗(见表3).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和糖皮质激素易继发深部真菌感染,应密切观察真菌感染地临床征象并采取相应措施.表3COPD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应用参考表4)支气管舒张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较适用于COPD急性加重地治疗.若效果不显著,建议加用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等).对于较为严重地COPD急性加重,可考虑静脉滴注茶碱类药物,但须警惕心血管与神经系统副作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及茶碱类药物可合理联合应用以取得协同作用.5)糖皮质激素.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在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基础上,可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要权衡疗效及安全性.建议口服泼尼松龙每日30-40mg,连续7-10d后减量停药.也可以先静脉给予甲泼尼松龙,40mg每日一次,3-5d后改为口服.延长糖皮质激素用药疗程并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使副作用风险增加.6)利尿剂.COPD急性加重合并右心衰竭时可选用利尿剂,利尿剂不可过量过急使用,以避免血液浓缩、痰粘稠而不易咳出及电解质紊乱.7)强心剂.COPD急性加重合并有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可适当应用强心剂;对于感染已经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经利尿剂治疗后右心功能仍未改善者也可适当应用强心剂.应用强心剂需慎重,因为COPD 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对洋地黄地耐受性低,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易发生毒性反应,引起心律失常.8)血管扩张剂.COPD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时,在改善呼吸功能地前提下可以应用血管扩张剂.9)抗凝药物.COPD患者有高凝倾向.对卧床、红细胞增多症或脱水难以纠正地患者,如无禁忌证均可考虑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COPD急性加重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时应予相应抗凝治疗,发生大面积或高危肺血栓栓塞症可予溶栓治疗.10)呼吸兴奋剂.危重患者,如出现PaCO2明显升高、意识模糊、咳嗽反射显著减弱,若无条件使用或不同意使用机械通气,在努力保持气道通畅地前提下可试用呼吸兴奋剂治疗,以维持呼吸及苏醒状态.目前国内常用地药物为尼可刹米(可拉明)、山梗菜碱(洛贝林)和吗乙苯吡酮等.由于中枢性呼吸兴奋剂作用有限,且易产生耐受性,同时有惊厥、升高血压、增加全身氧耗量等副作用,对于已有呼吸肌疲劳地患者应慎用.1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同时应监测动脉血气状况.①无创机械通气: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可降低PaCO2,缓解呼吸肌疲劳,减轻呼吸困难,从而减少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地使用,缩短住院天数.使用NIPPV要注意掌握合理地操作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达到满意地疗效.NIPPV地应用指征:适应证(至少符合下述中地2项)为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并出现胸腹矛盾运动;中至重度酸中毒(pH7.30-7.35)和高碳酸血症(PaCO2 45-60mmHg);呼吸频率>25次/min.禁忌证(符合下述条件之一)为呼吸抑制或停止;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顽固性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嗜睡、意识障碍或不合作者;易误吸者(吞咽反射异常,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痰液黏稠或有大量气道分泌物;近期曾行面部或胃食管手术;头面部外伤;固有地鼻咽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