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

第一章一、基本概念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

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

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

等级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期末考试资料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期末考试资料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期末考试资料一、德性定义(P7)“德性”在《礼记•中庸》上指“人的自然秉性”。

在《伦理学大辞典》中,德性即道德品质。

在我国道家思想中,德性与道、生命密切相关。

德性就是“道”在生命体中的体现,是生命的根本属性。

在西方,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都蕴藏着它的内在性,他称之为“善”。

“善”即是人的“德性”,“德性”是人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说:“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

”在这里,德性就是中道,其实质是一种适度。

二、品德形成与道德发展的内在基础是什么?(P12-18)一、道德:生命进化的产物(道德是人类在动物界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自身演变的产物。

)(一)人生命中的“社会性本能”(人的生命中具有“社会性本能”,这是道德潜能的基础。

)(二)自利-利他行为“光谱”(有关生命与道德潜能的关系,还可以从动物界中存在的自利-利他行为“光谱”中考察。

)(三)人类“软核”的利他智慧(尽管在动物界自利-利他“光谱”中,人类的利他性并不强,但人类能将自己的利益“有意识地让出去”。

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超高智慧所在。

)二、道德潜能:存在与生命之中(一)人有道德的天性——人性说(道德并不是外在于人生命的存在物,而是人的天性、本性。

是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是人的生命本身所固有的。

)(二)道德能力“写在”基因上——基因学的视角(道德能力作为人的一种行为特质,只能在人的遗传所提供的潜在能力之中,不可能超出此范围。

)三、脑神经:道德活动的生命元基点(一)额叶:脑的道德中枢(二)与“三重脑”对应的“三重道德”四、“文化印记”:生命早期的道德记忆(一)人的开放性行为程序“接受”文化印记(人从一出生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二)生命早期父母之爱的记忆(三)文化印记对人的后天影响三、社会性生活定义(P23)儿童的社会性生活主要体现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儿童的这种活动需要儿童有相应的公德。

儿童的社会性生活,首先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公民意识与能力。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读书笔记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1.品德的界定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本身包括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

(本书对品德的理解)2.品德、道德和德行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品德与道德的内涵看,品德与道德相似,可以说二者是“内”与“外”的关系,即道德存在于社会领域,品德存在于人的心里。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道德都是一种内在的理解,到后来才发展为一种外在的规则;而德性始终是内在的东西,是一个人追求自己品质的一连串活动。

3.本书采用的道德结构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境界、道德需要。

4.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道德教育是促进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5.道德教育作用于品德结构各要素,能够帮助儿童获得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示范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同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道德教育激发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追求人的道德自律与自由,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6.生命是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基础。

生活是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它与生命一起构成了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完整的“双重”基础。

(思维导图展示,如下)7.儿童生活不同于成人生活,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思维导图如下)第三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内容1.“仁、义、礼、智、信”五德,可谓是中华先秦道德文化的共有思想,是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共构的一种美德体系。

2.先秦儒家伦理主要包括“四则”“四端”“八维”等概念体系。

孔子重仁和礼治,在《论语》中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则”。

孟子提出“四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而儒家的“八维”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礼、义、廉、耻,称之为“四维”,出自《管子》。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大境界。

小学生品德发展及道德教育知识点

小学生品德发展及道德教育知识点

小学生品德发展及道德教育知识点1.知识点一:道德的定义与作用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人类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套规范行为准则。

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2.知识点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特点有:-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模仿行为较为容易,需要引导和教育。

-对待事物的认识较为简单,容易被一些道德观念所主导,如对好人和坏人的简单二分认知。

-情感丰富,善于感受和表达情感,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3.知识点三: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原则-个别化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品德教育。

-渗透性原则:将品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各个学科和活动中,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激励性原则:通过奖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良好品德的形成。

4.知识点四: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点内容-爱国主义与公民意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公民责任的认识。

-社会公德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品德: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礼仪与文明行为:教育学生懂得礼貌与尊重他人,养成文明的言行举止。

-诚实守信和道德勤奋: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和勤奋上进的品质。

5.知识点五: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教育方法-榜样教育:通过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激励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经验教育:通过自身经历、亲身感受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教育的智慧和灵感。

-讨论和反思:通过分析问题和共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游戏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道德教育的乐趣。

小学生的十大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小学生的十大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小学生的十大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正在形成。

良好的品德修养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十大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第一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对于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明白父母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从而懂得尊敬、关心和孝顺父母。

第二是友善待人。

小学生要学会友善待人,包括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的相处。

培养他们的友善待人品质可以增进友谊、促进团结,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第三是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道德修养的基石,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重要。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明白诚实与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说真话、守信用的原则,从而养成坦诚待人、言行一致的品德修养。

第四是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之一。

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懂得包容、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谦虚、礼貌和互助精神。

第五是勤奋学习。

培养小学生的勤奋学习品质对于他们的未来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明白勤奋学习的重要性,懂得艰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从而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六是自律自控。

自律自控是培养小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懂得延迟满足、克制冲动与诱惑,培养他们的毅力、坚持和自律品质。

第七是公平正义。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公平正义观念。

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公正对待他人,懂得公平、无私和正义的原则,从而养成一种公正的道德修养。

第八是热心助人。

培养小学生的热心助人品质是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无私奉献,懂得帮助他人和乐于分享,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第九是环保意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也需要注重他们的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懂得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环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良好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与道德观念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与道德观念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与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与道德观念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积极阳光的人格,提高社交与沟通能力,并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一、树立正面榜样1.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成为小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榜样,自己首先要言行一致,遵循道德规范,以此来影响和引导孩子。

2. 引导孩子学习和模仿身边的正面榜样,可以是社会名人、成功创业者,或者其他有良好品德的人,培养他们学习优秀的品质和行为。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1. 家庭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友爱和公平的氛围。

2. 家庭和学校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安全、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尊重和信任。

3. 通过培养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增强品德道德观念的内化和实践。

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1. 制定有关品德与道德观念的教育计划,关注孩子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的讨论和活动,引导他们思考、反思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孩子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角色,了解并感受不同行为的后果,培养他们正确应对困难和冲突的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组织他们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并从中体验到道德的力量和意义。

四、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1. 激发小学生专注力和兴趣: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教育,运用游戏化的教育方法,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 运用互动式的教育:通过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注重情绪管理和教育:帮助小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和压力,发展积极的情绪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不仅是塑造个人品质的基石,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一、家庭教育1. 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首要的榜样人物,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学习对象。

2. 培养良好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讲究卫生,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坚持锻炼等,这些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3. 关注情感培养:家庭是小学生情感发展的最主要环境,家长要注重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和情绪管理能力,提供温暖的家庭氛围,倾听孩子的心声,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二、学校教育1. 设立良好的课程体系:小学的课程设置应该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也要注重品德和道德的培养。

可以设置涉及道德教育的课程,如品德课、公民课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增强实践教育:通过组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整体意识。

3. 提供角色模拟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感受到不同道德选择的结果,培养他们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三、社会教育1. 寓教于乐的活动:社会教育可以通过游戏、绘本、动漫等形式进行,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传递道德知识,并培养学生对道德的认同和思考能力。

2. 亲子互动活动:社会教育应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通过合作游戏、亲子读书会等活动,加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3. 社区参与与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自我管理1. 培养自律能力:小学生应该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交通规则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

2. 培养公平正义观念:小学生应该学会公平对待他人,在与他人交往中不歧视、不欺凌他人,培养正义感和同理心。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终结版)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终结版)

德与道
• 道:道家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大道无言 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 去认识和感知它。 • 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 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 业。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内心的情感或者信 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 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 徳与道: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是道 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 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 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身份确认,角色定位
• 2.职后提高
•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终身教育”: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
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 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 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 式提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著名报告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特别强调两 个基本观念:“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1996年, 另一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藏于其中》,进一步强 化。
调节三种关系
• 人与人 • 个人与社会 • 人与自然
蓝天绿地丛书(1998)
• • • • • • •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外衣——大气 生命的源泉——水 绿色的宝库——植物 我们的朋友——动物 生存的威胁——污染 永恒的追求——可持续发展
国际大专辩论:
温饱是讲道德的必要条件
• • • • • 正方:抢食,人吃人现象 反方:舍生取义,不吃嗟来之食;守节 上甘岭上传苹果 “足下”、“寒食节”的来历:割股奉君 春秋时期:晋献公、骊姬、奚齐、申生、重耳(晋文 公)、介之推 •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之推绵山焚身,悲哉足下 • 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1天)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5章】 家庭生活与小学生品德发展 教学PPT课件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5章】  家庭生活与小学生品德发展 教学PPT课件
家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家庭世代延续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较为稳 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
03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儿童品德发展
从构成要素讲,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据此,家庭文化可 以分为家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主要层面。家庭文化包括整体的情感氛 围、家庭物质环境创设与布置、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家庭人际关系、家风家训等规则与 精神。
01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小学生品德发展
2. 核心家庭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 核心家庭的结构特征对于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在教育观念 上容易达成一致。其次,家庭投入相对集中。 另一方面,核心家庭对儿童的品德发展也存在消极影响。首先,双职工家庭的父母 面临着平衡工作与家庭,尤其是孩子教育问题的难题。其次,儿童在道德观念、价值观 上的发展主要受到来自父母的影响,这对父母自身的品德修养有着极高的要求。
02 第二节 家庭关系与儿童品德发展
从社会认知理论来看,父母冲突对儿童品德发 展的影响来源于儿童对父母冲突的认知建构。
若父母冲突被儿童认知为是威胁性的,就容易 形成焦虑、忧郁以及退缩的人格;若儿童将父母的 冲突理解为由于自身错误导致,他们则可能陷入自 责、自我否定之中;而若父母解决了冲突,儿童产 生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因为他们预期 自己也有能力解决冲突。
03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儿童品德发展
(二) 家风家训与儿童品德发展
1. 家风家训及其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 家风是一个家族历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 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风家训包括礼仪、规则、道德、 审美、禁忌、习俗、习惯等诸多内容。 优良的家风家训规范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浸染、陶冶儿童的心性品质,形成儿童的 道德人格。 相反,不良的家风家训则对于儿童品德养成有着致命的伤害。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品德是指个人的行为和言论所反映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价值观。

品德发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过程。

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道德意识,使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价值观是每个人行为的准则和指导原则。

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发展,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增强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最后,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石,只有经过良好的品德培养和道德教育,学生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何进行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呢?首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让学生通过各种情景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道德准则和道德原则。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如参观社会机构、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规则和社会伦理。

此外,学校还可以进行一些道德教育示范活动,如学生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和实践道德行为。

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中的道德培养,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

在实施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把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学科,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需要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各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品德的过程中,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德是指人的价值观、道德修养和品质,而道德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应从小学开始。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形成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接受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

因此,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友善心和奉献精神。

通过课堂教育、家校合作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其次,中学阶段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面临着身心变化和认识世界的新问题。

此时,道德教育应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道德选择的引导。

教师应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生追求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会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问题日益复杂多样化,学生需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道德困惑。

因此,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通过讨论、辩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家庭和社会是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重要环境。

家长应与学校和社区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责任。

家庭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道德教育的榜样和指导者。

同时,社会也应提供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资源和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应从小学开始,并在中学阶段加强引导,通过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友善心和奉献精神等方式,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在当今社会,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

一、家庭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起到典范和引导的作用。

首先,父母要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

小孩子天性善良,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言行一致,树立榜样。

其次,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家庭活动和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孩子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父母还要教育孩子要有友善、守信、尊敬长辈等良好的品德。

二、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学校是小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也是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重要阵地。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首先,学校要注重开展课内外的道德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原则。

其次,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和回馈社会的快乐。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品德表现的奖惩机制,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的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社会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场所,也是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重要工具。

社会应该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引导。

首先,社会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宣传。

可以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渠道,向大众宣传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事项和品德培养要点。

其次,社会要加大对小学生的法律教育力度。

小学生应该了解社会的法律法规,并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

此外,社会还应鼓励和表彰小学生的道德表现,为他们树立榜样。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庭应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引导。

小学生品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培养计划

小学生品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培养计划

小学生品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培养计划导言:在当今社会,小学生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道德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品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培养计划。

第一部分: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意义小节1:品德教育的定义与目的品德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节2: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是道德修养的关键期,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往往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良好的品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和养成各种良好的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责任心、合作精神等。

这些品质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同时也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部分:小学生品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小节1:灵活性与个体化小学生个体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品德教育应该注重灵活性和个体化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教材,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小节2:系统性与渗透性品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塑造好的品德品质。

小节3:实践与反思品德教育应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参与各种实际案例、角色扮演和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反思,深入理解道德准则和人生价值。

第三部分:小学生品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培养计划小节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正确价值观。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等,提高教学效果。

小节2:活动组织与辅导实施通过组织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设置专业辅导员,为学生提供问题解答和心理辅导等服务。

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如何帮助小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不仅是小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为了帮助小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一、家庭教育1. 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心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

通过积极的互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 要言传和身教并重言传和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家长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事例,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教育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错的行为。

同时,家长自身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如何做一个道德和善良的人。

3. 培养自制力和责任感自制力和责任感是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规则和约定,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责任感。

比如,约定学习时间、规定起床时间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培养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学校教育1. 建立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学校是小学生品德和道德观念培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风,倡导尊重、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并通过各类活动和课程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对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捐助困难群体等,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困境,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

3. 举办道德模范的推选活动通过举办道德模范的推选活动,学校可以树立榜样,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道德的高标准。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三、社会教育1.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资源社会是小学生道德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资深教育家,我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在德育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

1. 为学生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在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方面,首先需要为他们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分享正面的人物事迹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良好的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 提供典型案例以启发学生思考教育家们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引导他们思考对于道德问题的不同观点。

这些案例可以包括诚实、公平、友善等方面的事例。

通过讨论这些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培养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3. 注重道德实践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才能真正巩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公益项目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善行的快乐和意义。

同时,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践行道德价值观。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增进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下的道德选择,并通过讨论来总结经验和教训。

5.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思维除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外,教育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在每天结束前,可以进行简短的反思,回顾一天的行为,思考自己是否符合道德准则,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种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塑造优秀的品格。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需要教育家、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明确的价值观念、典型案例的讨论、道德实践的培养、积极参与道德讨论以及自我反思和批判思维的培养都是有效的策略。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育 2. 个体品德反作用于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自觉抵制不良一个品德发展阶段都是一个 1. 评定功能2. 区分功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能 3. 反馈功能 4. 教育功能 5.一、道德的定义: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贯串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二、品德的定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有时也称思想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三、道德和品德的区别: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两者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所属的范畴也不同。

1. 道德和品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是群体和社会中的准则规范。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所反映的是个体与道德相联系的心理特征。

2. 道德和品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主要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伦理学是一种主要研究价值和规则的根据的哲学科目。

在道德方面,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主要就是揭示道德关系中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并根据这种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总结出反映这种矛盾发展规律的道德理论,确定解决这种矛盾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品德则主要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品德方面,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内在的品德心理结构、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对道德的内化和个性化,其核心是道德自我的形成、发展,皮亚杰、柯尔伯格等众多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颇不平凡的贡献。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知识点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知识点

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1.Def品德:广义的品德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狭义的品德专指道德品质;2.对道德的理解分为两类:内在品质、行为规范和原则;3.品德与道德、德性的关系是什么答:从品德与道德的内涵看,品德与道德相似,可以说两者是“内”与“外”的关系,即道德存在于社会领域,品德存在于人的心里;德性是内在的东西,是一个人追求自己品质的一连串活动;4.品德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是什么答:四要素+道德需要+道德境界;四要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5.个体品德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答:①先依从;此时个体并非真心愿意,而是处于外在的奖励或惩罚而遵守道德规范;②再认同;此时个体在认识,情感,行为上与规范保持一致,从而自愿地遵守规范;③最后信奉;此时个体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规范本身的价值,将规范内化,作为个人价值体系的一部分;6.额叶:专门负责道德发展的神经中枢;7.道德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答: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在生活中,道德为了生活;生活为道德提供了后天的可能性;8.儿童生活的特点是怎样的答:①儿童生活是“身体生活”;儿童主要用身体进行活动,体验生活;②儿童生活是“本能生活”;儿童在生活中并不刻意追求什么,也没有什么规划和设计,他们本能的嬉戏,游戏,玩耍,好奇,想象,探究,充满童真,他们生活在其中,乐在其中;③儿童生活是“日常生活”;儿童咋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建立情感性关系,以自身的兴趣爱好重复着他们的游戏等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他们对世界、人、道德等方面的自身体验;9.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是怎样的答:①关系性生活;儿童生活中主要有三种关系:亲子、师生、同伴关系;其中亲子关系是基础与核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师生、同伴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②活动性生活;主要有三种:游戏活动、仪式活动、叙事活动;③学习性生活;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生活;④社会性生活;儿童的社会性生活主要体现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需要儿童有相应的公德;10.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道德教育是促进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②道德教育作用于品德结构各要素,能够帮助儿童获得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示范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③道德教育激发道德需要与道德境界,促进人的“觉解”,唤醒人的心灵,追求人的道德自律与自由,提升人的道德境界;第二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1.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答:①前道德阶段;学龄前0-5岁;学龄前的儿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也不理解规则的真正含义;它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②他律道德阶段;5-10岁;这时期的儿童受外部规则的约束,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而且必须遵守;在行为责任的判定上,儿童通常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来进行判断;在惩罚方式上,倾向于强制性惩罚;③自律道德阶段;10-11岁以后;这是儿童的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则是可变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可以违反规则,如为了救人而违规的司机,就算他违背了交通规则,他的行为也是道德的;在行为的判定上,儿童会依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断对错;在惩罚措施方面,会采用回敬性惩罚;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答:①前习俗道德水平:习俗即道德规则;这一水平的儿童能意识到规则的存在,认为规则由权威人物制定,人们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利益而遵守;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二: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②习俗道德水平: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则;道德动机从具体的惩罚和报偿发展为获得社会的赞赏和避免谴责;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四:遵守法规阶段③后习俗道德水平:这一阶段就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人们面临道德情境时,可本着自己的良心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从事道德判断,而未必受传统习俗或社会规范所制约;道德上的正确与法律上的合法不一定等同;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3.两个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给你什么启示答:这两个理论总结的是一般规律,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按照既定的规律走下去,一般的规律告诉我们关于道德发展的一般顺序,让我们能够理解学生的一些“道德”行为;4.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答:⑴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⑵具体道德观念的发展:a.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惩罚的本质,认为应对于犯错者采用回敬性惩罚而非强制性惩罚;b.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加看重集体利益;儿童的集体利益不仅表现为不愿意破坏公物,还表现为更加包容为集体利益而撒谎的行为;⑶道德判断的发展:a.判断依据从客观后果向主管动机转变;b.对成人的依附性逐渐降低;5.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答:他认为,成熟的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①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它是与生俱来的非理性欲望,寻求本能需要的即时满足;它遵循快乐原则,即一切以快乐为本;本我是人格中最早发展的成分,天生就有;②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它主要起协调作用,检查本我欲望,接受超我的指导,选择符合超我和现实的行为;③超我: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也是最晚发展的部分;它是个体内化的行为准则,同城会对本能欲望进行约束和控制;6.简述弗洛伊德儿童发展的五个阶段;答: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这一时期,儿童十分眷恋自己异性别的父/母;以男孩为例,他们会发展出恋母情结,渴望取代父亲,与母亲在一起,但是自己又不够强大,不能与父亲抗衡;为了解决这种强烈的感情冲突,男孩会认同父亲----在模仿父亲男性角色的同时内化其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发展出超我;7.道德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逐步深刻,从单维向多维过渡,道德情感开始复杂化;8.道德情感的作用是什么答:①是道德认知的激发力量和引导力量;②对道德行为起调控作用;③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自我—移情—道德行为;9.移情的发展是怎样的答:移情是指被他人的情绪激发并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别人情绪的能力;移情是引发内疚、同情等道德情绪的基础;移情也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基础;移情反应随着年龄呈倒“u”型发展;10.内疚感的发展是怎样的答:内疚感指个体做错了事情,并感到自责;内疚感的产生需要满足四种心理条件:①意识到过错或过失;②意识到当前的错误是由自己造成的;③反省自己的动机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④主动对所做的伤害负责任;内疚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水平:①水平一是在事件发生后个体从情绪上感到难过、后悔、内疚;②水平二是个体从认识上将行为的责任归结于自己,“这都是我造成的”;③水平三是个体从行为上做出形影的弥补措施或者准备弥补;11.Def道德意志: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节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12.小学生道德意志的一般特点答:道德意志的的目的性增强;道德动机与言行从“脱节”到“一致”再到“分化”;13.道德意志的品质的发展是怎样的答:道德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自制性抵御诱惑、坚持性和果断性;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14.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答:⑴道德行为水平总体偏低①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必要的道德行为习惯,四年级以后的学生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②在学校的劳动习惯略好于在家的;启示: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很重要;⑵发展趋势:“U”型某些行为习惯低年级水平较高,中年级降低,而高年级再次升高的趋势;15.小学生典型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答: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16.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是怎样的答:总体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逐步增加;儿童在分配物品时,做出利他行为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分享物品时,儿童更有可能将物品分配给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能力最强的人;17.Def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的有意损害另一生命的行为,且另一生命是力图避免这种遭遇的;18.攻击的分类有哪些答:从目的分,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从形式分,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19.从工具性攻击到敌意性攻击;答:①在学前期,儿童一般的脾气暴躁如随意乱扔东西等行为减弱,且4岁以后不再普遍;②3岁以后,儿童对于他人的挑衅行为的报复性反应急剧增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采用的身体攻击方式开始减少,言语攻击开始增加;20.对报复行为的高度容忍;答: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进一步成熟,他们能更及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意图;②如果对方是敌意的,他们就会立刻展开报复;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普遍不愿意谴责报复性的攻击行为,他们觉得“以牙还牙”的方式是非常合理的,也就是对报复性的攻击保持高度的容忍;21.攻击行为的作案者和被作案者;答:①欺负行为在儿童中非常普遍;②欺负者更可能伴有吸烟、喝酒等问题行为以及学业适应不良的情况;③在受害者中存在消极受害者和主动受害者两个子类型;22.攻击行为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答:总体上,攻击行为的发展遵循四中发展轨迹:①长期稳定轨迹,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具有较强的攻击性;②高攻击—终止轨迹,早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攻击性逐渐减低直至正常水平;③中度攻击—终止轨迹,与前者类似;④无问题轨迹,个体一生中都维持较低的攻击水平;还有第五种类型:后发轨迹,这种模式仅限于青少年,即童年期的“乖乖孩”在进入青春期后,攻击性迸发;第五章:亲子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1.Def亲子关系: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2.亲子关系有什么特点答:①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②具有互动性;③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3.亲子关系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答:①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小学生品德的发展;早期拥有安全型母子依恋关系的儿童在整个儿童期和青年少年期都会表现出较少的问题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②不良亲子关系容易引发问题行为的产生;过分依赖母亲的儿童在学龄前会有较多的退缩和焦虑行为;较少得到母亲关注的儿童,儿童更多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和破坏行为;亲子关系不良将容易导致子女的回避行为、孤独症、攻击行为和犯罪行为;4.家庭环境的划分:家庭物质环境+家庭精神环境家庭物质环境涉及: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物理环境家庭设施摆设家庭精神环境涉及: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5.有哪些家庭结构答:核心家庭父母+孩子、主干家庭父母+孩子+爷爷奶奶、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家庭;6.核心家庭对问题行为的影响是什么答:独生子女容易养成刁蛮任性的性格,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依赖观念重;7.单亲家庭及继亲家庭对行为的影响是什么答: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不管是在人格发展、生活适应、同伴关系、学业适应、社会技巧还是偏差行为的发生上,都与双亲家庭存在着差异;孩子的心灵上有无法弥补的创伤,周围的亲人就会对他们宠溺补偿;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有残缺的爱;他们敏感,多疑;8.隔代抚养的利弊有哪些答:利:①时间多,有耐心②经验多③给老人添加乐趣弊:①孩子心理年龄老化②易产生社交恐惧③易行为怪异化④孩子心理脆弱化⑤教育理念分歧9.Def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关乎父母的教养内容、教养态度、教养行为以及孩子的感受,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10.父母教养方式有哪些类型答:⑴单向度;专制型、权威性、容许型⑵双向度;高关怀—高权威、低关怀—高权威、低权威—高关怀、低权威—低关怀;⑶三向度;1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是什么答:①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②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③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缺乏自信、依赖性强;④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攻击性;⑤明主型的父母,有助于儿童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12.亲子关系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答:亲子关系因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冲突较少,冲突强度也较弱;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较频繁与激烈的亲子冲突;13.打孩子注意事项:答:①三岁以前可以打;②打孩子要有步骤,生气到一定程度,警告后仍然我行我素再打;③打之前告诉孩子你是爱他的;14.亲子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的作用方式常见的有答:态度转变,观察与模仿,认同作用;15.父母用来转变儿童态度的方法有哪些答:①使用权利;是指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冷漠的拒绝等,是一种运用强制性的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则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很有效,特别是当成人在场能实施制裁时;比如:用眼神或者打骂让孩子符合要求;②爱的回收;是一种更隐蔽、更间接地强迫儿童服从的心理惩罚形式,主要指父母对儿童表现出失望、不理睬或孤立儿童等态度;比如冷暴力;③信息内化;是父母通过信息的传递使儿童长期而有效地接受或内化社会规范、行为规则的一种方法;运用信息内化最重要的是引起儿童注意,直至理解父母传递的行为标准;16.Def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或经验,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经过,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17.Def认同: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也想像榜样一样受到别人的钦佩;18.认同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19.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要从哪三个方面着手答:①父母②儿童③环境支持系统主要指学校20.Def亲职教育:对父母已成为,即将成为父母以及父母之外的长期与未成年人公出的亲属所进行的成年教育;它是提升父母素质的有效途径;21.亲职教育实施的对象主要有哪两类答:①父母;包括孩子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的父母;②非父母者;帮忙养育未成年孙子女的祖父母及其他相关亲属;22.亲职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①做好父母的基本认识;包括父母角色的认识和父母职责的认识;②生养子女的基本认识;包括生育方面的认识和养育方面的认识;③教育子女的基本认识;包括新的教育观念的认识,实用教育基本理论的认识和其它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的认识;④家庭成员间相处问题的认识;包括学习夫妻相处、学习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学习其他成员间的相处;⑤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相协调态度的认识;23.亲职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有哪些答:①家庭教育的客体关系:家庭教育父母是关键,先教自身,再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②家庭教育的方式;在教育方式上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③家庭教育的侧重点;言传身教,模仿是儿童的天性;24.Def亲情教育:即人的亲和力教育;25.学校用什么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亲情答:①亲情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父母对子女的爱,并要求记下来或者写感受,这将会使他们体会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情感;②亲情沟通;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童年等,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子女与父母心理上的距离;③亲情体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学校可以瞅机会让学生与父母互换角色,体验生活,使学生体会父母持家的艰辛;④亲情回报;引导孩子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点滴回报;26.学校采用了何种适合校学生品德发展的家校合作方法答:一方面通过亲职教育来提升父母素质;另一方面,通过亲情教育,将亲情教育寓于课程与活动中,加强校学生对亲情方面的教育,让小学生学会爱自己的父母与家人,学会爱自己的老师与同学,进而爱家乡,爱祖国;第六章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1.Def同伴关系: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2.同伴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发展;3.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怎样的答:①与成人相比,小学还是能同伴关系的特点是游戏性与快乐性,平等性与合作性;②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还是能同伴关系的特点有易变性逐渐走向稳定性,逐渐发展出互惠性的特点;4.小学生同伴关系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答:①友谊②同伴接纳③欺负5.儿童同伴关系的分类:答:一类是:个体之间的双向关系,主要表现为儿童之间的友谊;个人—个人:友谊一类是:群体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同伴拒绝;个人—群体:接纳拒绝还存在着欺负;欺负6.友谊的好处有哪些答:①给孩子探索自我,与他人发展深厚友谊的机会;②缓解孩子生产生活中的紧张;③提高孩子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7.Willian Damon认为的友谊发展阶段;答:①友谊是身边的玩伴约4—7岁②友谊是相互的信任和帮助;8---10岁③友谊是亲密和忠诚;11—15岁8.什么会影响孩子被接纳,拒绝的程度答:①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比如,被拒绝后哭回家的孩子和站在旁边看的孩子;②家庭亲子关系、成员关系、家庭氛围等;9.接纳与拒绝的类型: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一般型和矛盾型;受欢迎被忽视矛盾型被拒绝一般型10.Def欺负:指儿童针对某个同伴的某个部分进行言语或者身体攻击,它通常是连续的,且指向特定的同伴;11.欺负者的特点:很强的攻击倾向,较弱的攻击控制能力,一般没有受他人抵制的经历;12.被欺负者的特点:同伴群体中被动、退缩、沉默的儿童,攻击性儿童很讨人厌;13.第二节的内容看书P13014.教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观察儿童在同伴中的表现答:①儿童采取特殊行为方式的频次,比如攻击,假扮,沉默,社会警惕和分享等;②儿童在与同伴的关系中担任那种角色,比如支配者或顺从者;③儿童是否表现出社交能力,比如能否成功加入游戏团体;15.在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中有哪些角色扮演答:①引导者;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去体会他人情感,并形成互惠导向;②补偿者;通过与被欺负和被拒绝儿童建立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给予情感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疏导;③中介人;在儿童起冲突时,教师并不直接干预,而是让儿童参与冲突解决,自己仅充当诚实的中间人,帮助血红色呢过取得共同的解决方法来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④仲裁者;以权威的姿态介入儿童的同伴交往,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⑤支持者;为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各种环境条件;第七章师生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1.Def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2.Def重要他人:是指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3.师生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机制1教师是儿童的重要他人①教师有“替代父母”的职责②教师是道德榜样③教师促进学生发展2教育氛围的潜移默化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儿童有安全感——在学校会感到自在——形成愉快心,境催人奋进——具有“明天性”;4.Def教育气氛:情感、情绪状态及对教育抱有好感或厌恶等关系的总和;5.如何建立良性师生关系1知人理解儿童①理解儿童情感表达的实质②懂得儿童语言表达的真意③了解儿童境遇,明白儿童行为的真意2修己提升个人修养①遇事善为先:放弃自己的“先见”②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创造性等待③提供适切帮助:相信儿童3掌握一定的方法①仁爱之心②传递“正能量”③提升境界1.怎样判断是影响的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①自由任务时间,即奖励取消,被奖励者继续从事某项活动的时间;②奖励取消后,被奖励者对任务的兴趣、满意度、享受度;③自由时间的表现或成绩,即奖励取消后被奖励者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水平;④在没有奖励的条件下,从事该项活动的意愿;2.奖励的效果·奖励的动机效果奖励的对动物有效小的时候好用,大了就不好用·奖励的水平、质量效果·满足两个条件,奖励会对表现有不利影响:①本身对任务有兴趣,奖励便是多余的;②当有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时,倾向于最简单便捷的;3.奖励的恶果1奖励的惩罚①奖励和惩罚源于同样的心理模式惩罚:你还这样,就会……奖励:你这样了,就会……②奖励和惩罚都是目的相通的,为了“控制”引导别人③奖励是竞争性的④期待很久的奖励,却因很小错误没有得到2奖励破坏人际关系3掩盖问题4.慎用奖励①奖励从人们眼前挪开奖励干扰;②事后奖励意外收获;③避免奖励的竞争化孩子之间有差异;④尽量给与任务同质的奖励;⑤给被奖励者选择的权利多种奖励方式;⑥尽量将奖励变成肯定和鼓励,尽可能不用物质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1.了解道德的含义;了解道德与品德、德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又被赋予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等意义。

“德”同“得”,是个体在实践中成就的一种内在品格,即所谓善心善行。

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

日常生活中,“道德”既可以指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或德行修养,也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

道德:内在品质+外在行为规范和原则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品德: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的要求,内容全面完整,品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德性:内在品质2.识记潘菽先生的“四要素说”中的品德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指如何获得是非观念、如何进行道德判断与推理,从而作出道德决策。

道德情感:指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如移情。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是什么关系?道德认知对其他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力,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

品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人整体的品德面貌。

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与倾向。

3.理解德育内涵、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了解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西方: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区别中国:狭义:指道德教育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概念界定——内涵的角度1、转化说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胡守芬《德育原理》认为:“德育既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内化说孙喜亭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转化说的改良)3、引导说(檀传宝)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是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1、无所不包的对象等于取消了概念本身;2、在理论体系上有严重缺陷。

3、在理论上无法使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4、在实践中让德育难以实现根本目标5、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教育问题相互混淆,容易采取错误的教育决策。

4.了解德育理论的四种形态。

(1)德育思想前德育理论形态近代教育学产生以前特点:应然的、未分化的、非体系的。

是以后学校德育理论发展的基础,也是德育理论发展的源头活水。

(2)德育论与德育经验相对。

教育学产生后,作为与教学论、课程论等并列的德育思想的理论化形态。

特点: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

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学学科群,德育论也独立为德育学。

(3)德育学是教育学学科群中分化出来的独立教育理论形态主要存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当前“德育学”已经演变成一种“复数”形式和广义性质的“德育科学”,是“学科群”,下辖德育哲学、德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德育美学等学科。

(4)德育原理作为整合诸多德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形态。

研究德育领域的一般规律,回答德育面临的最基本问题。

具有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征。

5.识记并理解现代学校德育的特点;了解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的特点。

(一)现代学校德育(1)含义:指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校德育。

(2)特点——民主化(目标、主体、依据、内容、方法)——世俗化——理性化(二)习俗性的德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古代社会中存在的德育形态。

(1)全民性——人人参与(2)生活性——融于劳动、生活之中,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三)古代学校德育(1)含义——指古代国家的学校德育。

(2)特点: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

第二章德育的必要性1.了解关于道德必要性的怀疑和反对意见,理解道德相对主义。

怀疑和反对意见:(1)道德虚无主义主要观点:社会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道德,个人根本不需要道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德经·第十九章》道德本质是长久的强制,人因恐惧而顺从强制,因顺从而逐渐养成道德良心。

道德约束、道德良心乃至道德本身,都是借助非道德的虚构、欺骗、强制和恐惧而产生。

——尼采(2)道德相对主义主要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

道德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或者相对于不同的社会和群体而言的。

对个人而言,道德是一种口味,各有所好;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一种习俗,各不相同。

无所谓绝对的道德和不道德。

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

(3)道德天赋论主要观点:道德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人心固有的。

教育等一切外部影响至多只是与生俱来的“善端”展开的条件,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

“仁义礼智信,非由外烁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四端”说)(4)环境自发影响论主要观点: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道德学习就像母语学习一样,在与身边人的沟通与交流中自然习得,无需刻意教。

有意的道德教育是多余的。

(5)取消学校德育论主要观点:不反对道德教育,但主张取消学校德育。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不是教人做人的地方。

学校、家庭、社会相对分工,各司其职:学校主管知识技能的传授,家庭和社会主管道德教育。

反对激进的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既有相对性,还有绝对性。

肯定道德的相对性,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

批判:(1)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一方面将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又将相对主义观点绝对化。

(2)剥夺了人民对自己、对自身民族和文化道德价值观的进行批判反思的权利和机会。

(3)使得人与人、社会与社会、文化与文化、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同生活变得不可能。

(4)挖道德教育的墙角温和的道德相对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

正是在相对主义的压力下,现代道德教育的重心,由传授道德教条、讲解道德上的金科玉律→培养道德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探索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和模式(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说、体谅模式)激进的道德相对主义会使道德教育显得毫无必要2.掌握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观点、价值形成7步骤3内容;价值澄清反应的基本要求;评价,并能应用该理论分析小学道德教育问题。

(1)基本思想价值澄清理论关注价值观教育。

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或价值观念是经验的产物,不同的经验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价值本身没有真伪与对错。

价值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由于强调个人有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教育者不能也无法向儿童传授和灌输任何价值观。

所以必然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

(2)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珍视、行动。

选择:1) 自由地选择。

2) 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

3) 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

珍视:4) 重视与珍惜所做的选择。

5) 公开表示自己的选择。

行动:6) 根据选择行动。

7) 重复实行。

(3)有效的澄清反应的几个基本要求:1) 避免道德说教、批判、灌输价值、评估价值。

2)学生自己负责检查自己的行为、需要,独立思考、确定需要。

3)非强制,不强求学生有问必答。

4)不期望一次小小的谈话就能取得显著效果。

5)目的不在于盘问学生和搜集资料,而是使学生在需要时澄清自己的思想。

6)不是过于宽泛的对话。

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最好只做两三句话的交谈,然后用一些不表态而诚恳的语句结束谈话。

7)通常针对个人。

8)教师对每个学生所做的或所说的每一件事,不一定都要做出反应。

9)通常只适用于没有“正确”答案的情景,诸如信仰、态度等。

10)不存在公式化的模式。

只在有助于学生澄清思想或行为时才被认为是有成效的。

(4)评价“价值澄清理论”合理性:价值教学策略简单实用,很容易为教师掌握应用关心的主题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和自由局限性:形式主义、过程主义、相对主义没有区分道德价值和非道德价值只注重价值澄清的过程,而不在乎学生到底获得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很容易导致基本的道德是非标准的缺失3.了解品格教育及发展性品格教育的背景、内涵、基本观点、批评。

内涵“品德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阿兰·洛克伍德强调青少年反社会的不良行为是品德缺失的结果,即青少年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支持行为的价值标准,即强调价值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当代品格教育的缺陷与受到的批评(1)将恶劣行为仅仅归结于个人因素,对外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所忽视。

(2)错把价值概念的获得作为道德行为产生的关键,简单地认为只要价值观一致,便能解决行为问题以及社会问题。

讲明该如何判断与选择的价值原则才是根本。

(3)忽视对特定情境或对与某一价值观相关联的实际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更多看到的是对诚实、正直、尊重、忠诚、服从、礼貌、勤奋、担当、勇气、同情等价值观的简单提倡。

仅知道要遵循哪些价值词汇,无法在若干价值相互冲突时做出抉择无法辨析理性听从、盲目忠诚、奴性服从的差异在“忠孝不能两全”时如何选择?为保护战友而哄骗敌人难道就虚伪吗?(人的品性不能被单纯区分为诚实与不诚实两种,在一种情境中撒了谎不代表他就是不可信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