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方法与史观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研究方法与史观专项训练试题
1、2016年3月2日,我国考古人员通过木椟、金器及一枚印章等随葬品,最终确认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此前一直在猜测却缺乏充足证据的的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因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而被赶下台并被封为海昏侯,故称“海昏侯汉废帝”)。这说明
A.考古实物的发掘,是对史实的重要补充
B.对于史实的研究,考古发掘是唯一手段
C.历史研究过程中,考古手段最具权威性
D.对于民间的传说,都需要借助考古证实
2、、在史学研究中,不能对历史问题轻率地下结论。主要是因为
A历史史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B历史问题的本质是不可能被揭示的
C不同研究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是不同的D研究者受自身认识水平和社会条件的制约3、阅读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
资料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资料二、《通鉴》胡三省注:因为这些人身强体壮,还俗为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资料三、《通鉴》记载: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资料二注释资料一,资料三阐释结果
B.资料一注释资料三,资料二说明动机
C.资料二注释资料三,资料一说明结果
D.资料三注释资料一,资料二解释起因
4、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
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
5、基于材料得出恰当的结论,体现了历史学的求真意识。下列由材料到结论的逻辑推
理最严密的是
6、分清历史史实、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义。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 黄帝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祖先
B. 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C. 姜寨遗址居民过着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理想生活
D. 作为原始先民集体记忆的神话传说史料价值很高
7、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
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A.清代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C.京城城市规模的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急剧加重
8、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述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
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说明他认为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C.要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悟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9、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10、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序言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
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这也就是说
A.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B.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D.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11、某一史家指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
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
A.任何史料均不足信B.任何史料均可质疑
C.历史没有客观可言D.历史学取决于史料
12、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
表格反映了哪一环节
A.问题形成
B.史料整理
C.史料收集
D.历史解释
13、“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
14、下了几组词汇符合文明史观的是
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B.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
C.游牧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D.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
1
15、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
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B.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D.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16、有学者说: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挟持幼主,权倾朝野。顺治朝修史夸赞他的功绩,
回避其杀害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修史记录了他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修史时则为称述先祖功业肯定了他的功绩。这位学者意在
①强调史学理论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②指出政治需要损害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③倡导对同一历史人物必须要有不同的评价④说明古代官修史书具有政治说教的功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7、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
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这表明A.只有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相结合才能还原历史
B.新材料的发现颠覆了古史记载中的可信部分
C.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
D.古史中的记载一定能补充新材料的不足
18、《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
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A.考证历史事实B.描述历史现象C.分析历史原因D.把握历史规律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
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20、有学者指出,清顺治朝初修《太宗实录》中夸大摄政王多尔衮的功绩,回避其杀
害其他开国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所修《世祖实录》记录了多尔衮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重修清初四朝实录时,为称述先祖功业,又肯定了多尔衮的功绩。该学者旨在说明()
A.历史解释因史实考证变化而变化B.不同时代对同一人物须有不同理解
C.朝廷权力之争导致影射史学出现D.官修史书中有致用高于求真的特点
21、现在我们知道的《尚书》、《论语》版本,都是汉初由博士默诵而成。右图是2008
年清校友捐赠母校的战国竹简之一,而其中的《金滕》、《顾命》等篇章和《尚书》的内容多有吻合,稍有差异。据此可推断
①秦始皇焚书使儒家典籍传承有差异②秦汉兴替过程短,博士记忆误差小
③国家统一是文化传承的唯一保障④从战国到汉代,文字形意变化较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2、“我们不能用观念去说明历史,必须用历史事实去揭示历史真相。”这句话强调的
是
A.社会科学理论无助于解释历史
B.历史学应该放弃理论探讨
C.史学研究不能滥用理论框架
D.理论不符合史实
23、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B.一切历史都可以思想史来阐述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思想史是人类历史最主要的构成因素
24、“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
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5、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
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至矣……
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B.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C.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D.意识到盛世之下隐藏着人口危机
2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历史解释、历史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
于历史观点的是
A.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孔子,名丘,字仲尼,系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也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27、“我们学习研究历史,是站在今天来看过去的,这就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拿今
天的标准来要求前人,不理解前人的艰难,再一个由于是从后往前看,已经知道了结果就很容易做…事后诸葛亮‟,去苛责前人。”材料表明历史研究A.要从后往前看,与时俱进B.要注重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真相C.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D.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考察
28、对“中国”进行历史研究,有一个历史的变迁:从很久之前开始,人们主要“从中国
看中国”;近代后日益“从西方看中国”;近期有不少学者提出“从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看中国”。这反映出
A.历史研究的标准可以随意地选择B.历史认识不具客观性
C.历史认识就是不断地怀疑与否定D.史学观念随时代变迁
29、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
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