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通用版
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制度范本以下是一份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环境污染管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在公司经营活动中涉及环境污染管理的方方面面。
第三条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依法依规,加强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章环境污染管理责任第四条公司领导层是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主体,应当树立环保意识,制定并有效执行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确保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应当承担各自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制,确保本部门的经营活动不产生环境污染。
第六条所有员工应当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主动遵守本制度和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与职责分工,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八条公司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第九条公司应当建设环保设施,配备环保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固体及有害物质等的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第十条公司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减少损失。
第四章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防治监督制度,明确监督职责和监督机构。
第十二条环境监督机构应当定期对公司进行环保检查和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整改情况。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企业内部环保投诉机制,接受员工和外部人员的环保投诉,及时处理并回复。
第五章环境污染防治教育培训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增强员工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和关注。
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模版(4篇)
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
第三条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各自的责任。
第四条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环境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
第二章政府的责任第五条中央政府负责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对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省级政府应当负责制定并实施本省的环境保护计划和措施,并加强对市级政府的监督。
第七条市级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本市的环境保护计划和措施,指导和监督区县级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区县级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本区县的环境保护计划和措施,并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
第三章企事业单位的责任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方案,改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环境影响。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监控和管理,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对外公开相关数据。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环境污染源的管理,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设施,确保污染物不会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排放标准。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的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社会组织的责任第十三条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第十四条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环境监测和防治工作,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支持和协助。
第十五条社会组织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公民的责任第十六条公民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得从事破坏环境的行为。
第十七条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通用)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通用)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是指对于污染环境行为的主体,根据法
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
污染环境的行为。
1. 主体责任:对于污染环境行为的主体,如企事业单位、个人等,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他们应该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污染环境的行为。
2. 排污许可制度:污染源需要取得相应的排污许可证,才能进
行排污。
排污许可制度可以有效地监督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并约束
其排放行为。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
环境保护措施。
4. 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包括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监管,加大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提高环境监测和执法水平。
5. 环境修复和补偿制度:对于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应该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进行环境修复,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责任,恢复受损环境的功能。
通过建立和完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可以促使各方主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环境的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责任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责任制度1. 简介为了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防治工作,维护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建立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责任制度。
该制度旨在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危险废物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并规定了相关的管理要求,以确保危险废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置。
2. 主要职责2.1 政府部门的职责•制定危险废物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监督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过程,确保符合环保要求;•组织开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能力;•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事件,保障环境安全。
2.2 企业和单位的职责•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废物管理方案和措施;•负责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的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废物监测和排放情况的报告;•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监管机构的职责•对企业和单位的危险废物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合规运营;•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组织开展危险废物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废物污染事件;•提供相关咨询和技术支持,指导企业和单位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3. 管理要求3.1 危险废物分类管理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置。
3.2 废物收集和储存要求•建立并标示明确的危险废物收集和储存区域,确保废物的分类储存;•储存区域内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以防止废物的泄漏和扩散;•对废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3.3 废物运输和处置要求•运输危险废物应遵守相关的运输规定和标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对危险废物进行准确的标识和包装,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泄漏和事故发生;•选择合格的处置单位进行废物的处置,确保废物得到环保安全的处理。
3.4 废物监测和报告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的监测体系,对废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按照规定的要求,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废物的监测情况和处理情况。
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提高企业的可连续发展本领,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及全部员工,包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
第二章环境保护责任第三条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和义务,企业全部单位和员工都应当牢记环境保护的紧要性,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条企业应设立环保部门或委员会,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订立并执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保部门或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改进措施。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将其与企业的科学发展、质量管理等体系有机结合,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实施。
第三章环境污染防控措施第六条企业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订立认真的环境污染防控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各个具体环节中。
第七条企业应加强原材料子的环境审查,选择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原材料子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环境保护协议,确保原材料子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八条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掌控排放标准,减少排放量。
建立相应的废弃物收集、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废弃物的正确处理,严禁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直接排放或倾倒。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环境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监测设施和监测数据管理系统,随时供应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订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第四章环境管理考核与奖惩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考核制度,对各个部门和岗位进行定期考核,对环境管理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对于环境管理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应予以相应的嘉奖和表扬。
对于环境管理工作不合格或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人,应予以相应的惩罚。
第五章法律责任与监督第十三条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通用)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通用)
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是指针对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规定相关
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执行机制,以防治
环境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
1. 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环境污染的底线
和限值,规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对违法行为实施惩罚措施。
2. 监管机构的职责: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委托给其他
机构,负责对环境污染进行监管、执法和监督,并对违反法律法规
的行为进行处罚。
3. 企业的责任: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对
超标污染进行处理和减排,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报告
机制。
4. 个人的责任:公民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应当积极参与环境
保护活动,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随意乱扔垃圾等。
5. 环保奖惩机制:对于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企业和个人给
予奖励,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激励和约束各方积极参与环
境保护。
6. 信息公开和参与机制:加强对环境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提
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和机制,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上述是通用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
则和管理方式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5篇)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1、严格按上海市的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产生的噪声与环境污染。
2、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严格执环境保护措施。
3、贴出“安民告示”,设立群众来访接待组,主动邀请居民代表开会,介绍开、竣工日期和各项环保措施。
建立互相理解信任、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关系。
4、保持施工现场道路的畅通及清洁,不得随意堆放物品,运输散装材料时做好防尘、防灰、防散落措施,避免散落飞扬,确保周边环境。
5、噪声超过55dB的工程一律安排在早上6:____至晚上22:00进行,各种木材、金属的切割工作一律在现场的作业棚进行,作业棚搭成封闭式,车辆进出及装卸材料做到轻起放,车辆严禁鸣喇叭。
6、控制夜间施工时间,一般晚上22:____至第二天早上6:00禁止施工,如遇到特殊情况须在该段时间施工,预先向有环保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如施工过程中遇到业主,社会投诉立方刻停止施工。
7、清运施工垃圾采用封闭式灰斗,现场道路指定专人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出场的车辆派专人用水清洗轮胎,建筑垃圾出场需要用布覆盖。
8、搅拌机前台设置沉淀地储水池,刷罐水及清洗车辆用水必须流入沉淀地经沉淀后才可以排入储水池。
此废水用作冲洗石子和道路洒水,沉淀池必须每天清掏。
现场污水严禁流出施工区域。
9、夜间照明灯具尽量把光线调整到现场以内,严禁把强光源辐射到附近住宅。
10、为减小噪声,施工外墙设全封闭密闭网。
11、采用外置式筒体专用垃圾通道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预防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所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它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方法,用于规范和监督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以及其他活动中的污染防治行为。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放标准:制定适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排放标准,明确污染物排放的限值,要求企业按照标准进行治理和监测。
公司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公司环境管理水平,保障公司员工和周边环境的健康与安全,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及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公司成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污染防治办公室,负责日常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确保本部门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四、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 减少污染源排放(1)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
(2)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排放。
2. 废水处理(1)废水处理设施应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2)废水排放前应进行预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
(3)加强废水收集和输送管道的管理,防止泄漏和溢漏。
3. 废气处理(1)废气处理设施应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2)废气排放前应进行预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
(3)加强废气收集和输送管道的管理,防止泄漏和溢漏。
4. 噪声治理(1)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排放。
(2)加强噪声源的管理,限制噪声排放时间。
(3)加强厂区绿化,降低噪声传播。
5. 固体废物处理(1)分类收集固体废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加强固体废物储存和运输管理,防止污染环境。
(3)鼓励回收利用固体废物,降低污染负荷。
五、环境污染防治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环境污染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2. 对新员工进行环境污染防治教育,使其了解公司环境污染防治制度。
3. 加强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沟通,提高其环境污染防治意识。
六、监督检查与奖惩1. 公司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模版(3篇)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模版1、总则1.1目的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特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三同时”规定,做到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瑞科化工有限公司的各个车间及部门的防治污染的责任。
2.2、公司负责人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其稳步向前发展。
3、职责3.1、设立以总经理为首、各部门领导组成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成员: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各主管4、管理要求4.1、安环部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并把目标和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车间部门。
4.2、按照“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生产技术部对本部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各车间、部门必须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部门管理工作中。
4.3、公司员工应自觉遵守厂规及环保管理的各项环境保护规定,稳定生产装置长周期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排放。
4.4、各生产技术部门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积极参加与公司有关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并在业务上接受安环部的指导和监督。
4.5、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规定。
4.5.1、禁止向环境倾倒、堆置危险废物。
2.5.2、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贮存、转移。
4.5.3、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和包装物。
4.5.4、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转移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4.5.5、公司应当制定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事故演练。
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范文(4篇)
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及其下属部门、分支机构及其他直属单位对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一)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二)水污染防治设施;(三)土壤污染防治设施;(四)噪声污染防治设施;(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六)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七)其他环境污染防治设施。
第四条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应遵循防治污染、维护生态、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由环保部门负责,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二章设施建设管理第六条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按照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审批。
第七条设施建设前,应编制环评报告,经国家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
第八条设施的设计、施工和投入运营期间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监造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第九条设施投入运营后,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测试,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设施建设必须满足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并采取相应的监测手段和措施进行监测和管理。
第三章设施使用管理第十一条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按照设施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设施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
第十三条设施使用期间应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十四条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应建立完善的设施档案,包括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操作和维护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第十五条设施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演练和应急预案的训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第四章设施维护管理第十六条设施维护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按照维护保养制度进行维护和保养。
2024年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5篇)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5篇)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通用5篇)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以下简称防治设施)的管理,保证防治设施有效地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本办法所称防治设施,是指为防治环境污染而建设的各种处理、净化、控制和综合利用污染物及防治其他公害的设施。
2、公司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制定考核指标,将防治设施的管理纳入本单位的`管理体系。
3、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做到:(1)、经防治设施处理后的排放物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防治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和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达到防治设施的设检要求。
(2)防治设施与产生污染物的相应设施同时运转,同时维护;(3)有专门操作防治设施的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操作规程、监视监测等制度;(4)建立防治设施日常运行情况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定期向公司主管部门填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表。
4、需暂停、拆除、闲置、改造或更新的防治设施,应经设备部审核后报安全环保部审批。
5、防治设施因事故停止运转,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情况,防治设施停运可能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应立即停止排放污染物。
6、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责令其限期改正外,对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并处100—200元罚款。
(1)拒报、谎报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2)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同意,擅自停用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3)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篇21目的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起作用,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污染防治设施、设备。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及相关合作伙伴,涵盖本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
第三条重要职责1.负责订立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目标和计划;2.负责监督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和效果评估;3.负责组织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4.负责与监管部门、合作伙伴、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5.负责应急预案的订立和应急处理工作;6.负责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整改落实。
第二章环境污染防控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1.在进行新项目、工艺和设备引进、扩建等环保规划之前,必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
第五条重点污染物掌控1.企业应建立并严格执行重点污染物掌控制度,合理使用排放掌控设备和环保工艺,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第六条废弃物管理1.企业应建立废弃物的分类、分拣、分包装、暂存、集中存放等管理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安全、规范处理。
2.废弃物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便倾倒、堆放或销售。
第七条清洁生产1.企业应乐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或除去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2.高污染、高能耗的设备和技术应渐渐淘汰,推广使用清洁、环保的生产工艺。
第三章监管与惩罚第八条监督检查1.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进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企业应乐观搭配并供应相关资料和信息。
2.监管部门对违反环境污染防治规定的企业将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和行政惩罚。
第九条违规惩罚1.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依照制度规定进行相应的惩罚,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
2.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的,将承当相应的责任,包含但不限于罚款、停产整顿、吊销执照等。
第十条举报嘉奖1.鼓舞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乐观参加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对供应紧要线索的,将予以肯定的嘉奖。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范文(4篇)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确保环境质量改善,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涉及环境污染预防的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源头治理,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四条本单位负责人为污染预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环境污染预防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门是环境污染预防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污染预防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六条各有关部门要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并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污染预防管理工作。
第七条本单位环境保护负责人(以下简称“环保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环境污染预防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环境保护计划、监测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人员培训等。
第三章环境污染源的识别与评估第八条本单位下属的各个生产、经营、使用及仓储场所,都必须进行环境污染源的识别和评估工作,并建立相应的污染源台账。
第九条污染源的识别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的调查与登记、物料和产品的情况调查等。
第十条污染源的评估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的污染排放浓度和总量进行测量和计算分析。
第十一条根据环境污染源的识别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污染源防治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第四章排污许可与核准管理第十二条本单位的排污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相应的排污许可和核准手续。
第十三条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核准的排污口、排污方式、排污限值进行操作,严禁超标排放,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测。
第十四条排污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相应的排污费用,并及时提交相关报表和监测数据。
第五章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第十五条本单位应根据污染源评估结果,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并按时进行维护和检测。
第十六条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并进行验收和备案。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文(3篇)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对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管理的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第三条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全面推进,加强监管,促进创新,打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四条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协作配合,推动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二章污染防治工作责任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并实施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加强组织协调,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自身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并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污染排放的监控和管理。
第八条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推动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章污染防治措施第九条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采取控制污染源头、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条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排放情况,科学判断污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一条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的污染防治效果。
第十二条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加强对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推广,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和治理水平。
第四章污染防治工作监管第十三条污染防治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排污行为。
第十四条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对企事业单位的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进行整改,确保其达到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污染治理项目的审批和监督,严格把关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
第十六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文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污染防治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服务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和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条污染防治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原则,并注重加强监管、宣传教育,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协调。
第四条国家对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分类监管,根据污染物的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第五条污染防治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污染源监管,建立并完善污染源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监管信息和行政处罚结果。
第六条污染防治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和排污企业排放情况的公告。
第七条污染物排放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排污费,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污染物治理。
第八条对违反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追究。
第九条本制度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排污许可制度第十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境内进行生产、经营、服务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物排放,必须依法申请并取得相应的排污许可证。
第十一条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由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必须遵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十二条申请排污许可证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须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并承诺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排放标准和要求进行污染物治理和监管。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
第十四条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不得超过五年,到期后必须重新申请并经审批。
第十五条排污许可证持有单位应当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定期提交污染物排放数据和治理情况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三章:污染物排放标准第十六条国家应当根据国情和科技进步情况,制定和修订大气、水、土壤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污染物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一、制度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治理和防治污染,制定和完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制度目的
1.明确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管理;
2.规范企业环境污染的排放和处理行为,防止环境污染;
3.提高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制度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四、制度内容
1.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并落实;
2.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污染排放目
标和污染物排放报告;
3.企业应建立污染物排放管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证环境不受污染;
4.企业应建立废弃物管理制度,做好废弃物的收集、贮存、运
输和处置工作;
5.企业应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监测和环境报告,并及
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6.企业应建立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技术和管
理水平。
五、制度实施
1.制定本制度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制度宣贯和监督管理;
2.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由制度管理人员执行;
3.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应依法进行处罚和追究责任。
六、制度评估
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对不合格的情况应及时整改完善。
七、制度解释权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一、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一、污染防治管理制度1.前言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水平,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企业的可连续发展,特订立本《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部门、员工及相关工作人员,包含但不限于生产、经营、技术、安全、环境等方面。
3.管理原则3.1 科学合理。
企业污染防治工作应确保环境污染掌控实现本公司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3.2 防备为主。
企业应采取防备为主的原则,优先除去或减少环境污染源。
3.3 全员参加。
全部员工应乐观参加污染防治工作,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3.4 不绝改进。
企业应不绝完善和改进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4.生产环节污染防治管理4.1 生产方案编制 4.1.1 生产方案应充分考虑环境污染防治要求,订立本钱合理、技术可行的生产方案。
4.1.2 生产方案中应明确环境保护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
4.2 生产设备管理 4.2.1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污染排放。
4.2.2 要加强新设备的选型、设计、制造等环节的质量及环保要求,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4.3 原辅料子管理 4.3.1 企业应优先选择环保原辅料子,并建立相关标准,遵从可连续发展原则。
4.3.2 管理部门应对原辅料子的采购、运输、储存等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原辅料子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4 废弃物处理 4.4.1 废弃物应依照环保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4.4.2 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再利用、处理、回收等。
5.环境监控管理5.1 监测设施设备管理 5.1.1 监测设施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1.2 管理部门应建立监测设施设备档案,记录监测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和修理记录等。
5.2 排放口监测 5.2.1 排放口监测应依照相关法规要求定期进行,确保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符合标准。
中学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环境,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校长为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领导污染防治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为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本部门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4. 设立污染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协调和处理。
三、污染防治工作内容1. 废气污染防治(1)加强教室、实验室等场所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
(2)对实验室、食堂等产生废气的场所,安装废气处理设施,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2. 废水污染防治(1)加强生活污水、雨水、实验室废液等废水的收集和处理。
(2)对生活污水、雨水进行分类收集,确保达标排放。
3. 废渣污染防治(1)对实验室、食堂等产生的废渣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并定期清理。
(2)对废弃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废渣产生。
4. 噪声污染防治(1)加强校园噪声源管理,如禁止高音喇叭、音响设备等。
(2)对教室、实验室等场所进行隔音处理,降低噪声污染。
四、污染防治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2. 定期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建立污染防治档案,对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
4. 鼓励师生参与污染防治活动,共同营造绿色校园。
五、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2. 对在污染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所辖区域内的各类污染源。
本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落实污染防治责任。
第三条污染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依法管理、科学决策、公众参与、全民共治的思路,推行源头控制、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的策略。
第二章污染防治责任第四条本单位对本单位及所辖区域内的污染源负有污染防治责任。
各级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推动污染治理工作。
第五条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并执行本单位的污染防治计划,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同时,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污染源台账和污染防治档案,定期报送相关污染防治数据。
第六条污染防治责任人应加强污染防治经验学习,掌握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知识,熟悉本单位的污染源排放情况,履行好本单位的污染防治职责。
第三章污染防治措施第七条本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所在地区的污染防治需求,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源头控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推动污染排放的减量、减毒、减噪,采取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降低排放浓度。
(二)综合治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推进污染物的协同处理,优化排放方式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三)联防联控: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掌握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和环境风险状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第八条本单位应设立污染防治专职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
第九条本单位应定期开展污染防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条对于违反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本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正式版
污染预防管理制度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下属各部门、分支机构和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本单位的污染预防工作,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健全污染预防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污染预防责任第四条本单位应当设立污染预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污染预防工作,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报告。
第五条污染预防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并完善污染预防管理制度;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污染预防计划,并推动其实施;3.监督并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的污染预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协调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污染预防工作;5.进行污染预防技术和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意识。
第六条本单位各部门、分支机构和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参与和推动污染预防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各项污染预防措施。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污染预防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照相关规定推动污染预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和问责。
第三章污染预防措施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污染源清单,对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材料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根据污染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污染预防措施,明确责任人,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治理。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废物的管理,建立废物分类和收集体系,进行合理利用或安全处置。
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倡导和推动绿色生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预防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和职工健康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环境监测设备,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和改进污染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依法公开相关环境信息,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和评价,并及时回应相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850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在公司所使用的污染防治设备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具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2、公司内的污染防治设备由制造一课主要负责管理,各使用部门协助管理,制造一课与采购课负责向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污染防治设备的显著位置。
3、公司需要委托安装、改造或者维修污染防治设备的,应当委托己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公司污染防治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当向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己停用的污染防治设备,应向区环保局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己停用一年以上的污染防治设备,也应向区环保局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4、污染防治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建立污染防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 污染防治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
资料。
b) 污染防治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 污染防治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 污染防治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e) 污染防治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污染防治设备使用部门或委托具有保养资质单位对在用污染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公司污染防治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
公司污染防治设备使用部门在对用污染防治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公司使污染防治设备用部门应当对在用污染防治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6、污染防治设备使用部门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殊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7、污染防治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
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8、公司污染防治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区环保局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9、污染防治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建立污染防治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求援预案。
10、污染防治设备作业人员应进行污染防治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污染防治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污染防治设备安全作业知识,污染防治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4、污染防治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重庆德康瑞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日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