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评价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一、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损失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
危险源的辨识是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危险源的辨识程序。
1. 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工作流程、设备使用情况、材料的性质和危险性等。
2. 制定辨识流程: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制定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程序。
3. 辨识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工作场所中的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类。
4. 评估危险程度: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伤害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5. 记录和报告:将辨识到的危险源和其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报告。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程序。
1. 应用风险评估方法:选择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如可能性-后果矩阵法、故障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等。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数据,包括危险源的特性、可能引发的事故和伤害情况等。
3.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财产的潜在影响。
4. 识别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降低危险源风险等级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5. 定期复评: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定期复评的计划,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人员和财产的潜在影响,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风险控制的程序。
1. 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法规要求,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2. 选择风险控制方法:根据风险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事故预防、事故后果控制等。
3.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选择的风险控制方法,制定详细的操作措施,并组织实施。
4. 监督和检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危险源辩别与危险评价
危险源辩别与危险评价一、危险源辩别危险源辨别是指通过分析工作单位的工艺流程、设备、生产材料等,确定可能会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因素,即危险源。
危险源既包括已造成危害的因素,也包括可能会造成危害的因素。
1.1. 工艺危险源辩别在对工艺流程进行危险源辩别时,主要要从以下角度考虑:•材料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挥发度等),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爆炸性、腐蚀性等),生物学性质(有无致病因素等)。
•物理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电磁辐射、噪音、辐射等。
•工艺条件:包括电气、机械、化学等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危险源。
•其他因素:如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
1.2. 设备危险源辩别在对设备进行危险源辨别时,主要要从以下角度考虑:•机械危险源:包括滚动、割裂、刺穿、压伤等。
•电气危险源:包括电击、电弧、电烧等。
•化学危险源:包括毒性、腐蚀性、可燃性、爆炸性等。
•噪声、辐射、气体、粉尘等其他危险源。
1.3. 生产材料危险源辩别在对生产材料进行危险源辨别时,主要要从以下角度考虑:•包装危险源: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
•适用物质危险源:包括适用于哪些物质,是否有特殊注意事项等。
•生产工艺下危险源: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
二、危险评价危险评价是指在危险源已被辨别的基础上, 通过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的评估以及控制措施的效位性评价, 以确定其具体危险程度的工作.2.1. 危险的评估指标对危险的评估, 一般是从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等角度来考虑。
在进行评估时,一般需要采用以下指标:•后果分类指标(C或H):是综合考虑危害引起的财产、设备、环境、人身、交通等方面后果的结果;•风险指数(RI):提供了一个综合测度危险源危险程度的定量指标;•阈限效应值(TEL):指的是危险源引起的可能危害(毒性、噪声、辐射等)与个人安全阈限值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结果;•线性效应值(LEL):指的是危险源引起危害的程度与详细个数成正比的结果;•概率分类指标(P):是指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安全指数(SI):提供一个危险源外部控制措施有效性程度的定量指标。
(完整版)危险度评价方法LEC
危险度评价方法(LSR)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量化分值标准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具体如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106310.5 0.2 0.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106321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暴露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1004015731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人以上死亡3~9人死亡1~2人死亡严重重大,伤残引人注意风险分析根据公式:风险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D值>320 160-320 70-160 20-70 <20危险程度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这些标准。
一、危险源辨识的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内外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如下:1.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辨识: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辨识计划,并对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2. 全面辨识各类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设备、工艺、物质和环境,以及外部因素如供应链、客户需求等。
3. 严格的辨识流程:辨识过程应明确辨识的方法和步骤,确保全面、深入地辨识危险源,例如通过现场检查、设备维护记录、工艺流程分析等。
4. 定期更新:由于企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应定期更新,确保辨识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专业的辨识团队:辨识应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包括安全专家、工程师等,确保辨识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其对企业和员工的风险程度和后果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风险评价的要求如下:1. 评价方法和指标: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价,如风险等级、风险值、可能性和严重度等。
2. 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企业应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各个风险等级的划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3. 定期评价:企业应定期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及对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报告和记录:评价结果应进行报告和记录,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并作为安全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5. 风险管控策略:评价结果应对风险源进行管控策略的确定,包括采取预防措施、设备改进、人员培训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有效实施管理标准的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工作,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概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基于危险识别的原理,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从而达到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评价目标、收集信息、危险源识别和分析、评估危险性、风险等级划分和控制建议。
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评估流程1.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工作环境和受众,确定对哪些危险源进行评估。
2.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估目标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环境的布局、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情况,职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等。
3.危险源识别和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确定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例如有害物质、高温、噪音等。
4.评估危险性:对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包括对危险源的频率、暴露时间、暴露容量等进行分析,计算潜在的损害程度。
5.风险等级划分:根据危险性评估的结果,划分风险等级,确定危险性的程度。
6.控制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方面的建议。
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应用范围1.制造业:评估制造业中的设备操作、物料运输和工艺流程等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事故风险。
2.石油化工:对于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包括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物质的处理等,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3.建筑施工:评估建筑施工现场的潜在危险源,如高处坠落、坍塌、电击等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机械制造:评估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如机器设备操作、切削加工、电气设备等,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具有指导实践、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对于组织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地评估工作环境的危险性,才能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危险度评价步骤——危险度特征分析
通过对前三个阶段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测算待评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即危险度)。 (1)有阈值化学毒物的危险度特征分析 用危险度估计值表示 R=(EED/RfD)×10-6 EED——为高危人群来自各条途径的化学毒物的总接触量估计值 用接触范围(MOE)表示危险度:MOE=NOAEL或LOAEL/EED (2)无阈值化学毒物的危险度特征分析 1)计算终生(以70岁计)超额危险度R: R=1-exp[-(Q×D)] Q——根据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直接计算得到的人的致癌强度指数 R——因接触致癌物而生癌的终生概率(数值为0~1) D——个体日均接触
《危险度评价法》课件
通过这份PPT课件,你将了解到危险度评价法的定义、原理、应用场景、应用 注意事项等,还将掌握如何运用危险度评价法解决实际问题。
背景与意义
1 必要性
危险环境如今已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因此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估十分必要。
2 现实问题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存在预警信息不及时、缺乏量化评价等不利因素。
应用场景
安全生产领域
医疗卫生领域
危险度评价法常用于石油、化工、 轻工等生产环节。
危险度评价法广泛应用于医疗行 业,指导患者治疗、减小风险。
交通运输领域
危险度评价法可通过预测交通事 故风险,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注意事项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应合法靠谱,并制 定严格数据采集规范。
方法正确性
危险度评价法依赖多个变量 和假设条件,故应评估方法 正确性以保证评估的有效性。
总结和展望
1 危险度评价法是一种可靠的工具,可以为多个领域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但同时
也存在数据问题、方法正确性、成本约束等限制。未来,危险度评价法还需继续完善, 更好地服务各领域生产安全工作。
大小,对多方面环境评估具有广泛应用
价值。
流程和步骤
流程
危险度评价法的流程如下: 1. 收集数据 2. 分析风险因素 3. 划分风险区间 4. 评估风险 5. 制定对策建立预防控制措施
步骤
危险度评价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设定评价对象 2. 确定评价指标 3. 采集数据 4. 计算得出风险值 5. 确定风险等级并提出措施
3 解决方法
危险度评价法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
定义和原理
1
定义
危险度评价法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安
危险性评价方法LEC评价法
危险性(LEC)评估法
1)LEC法,主要是以系统危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值定为0.1—10,如表1
E——人体暴露于危险的频繁程度,E值定为0.5—10,如表2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值定为1—100,如表3
评价公式是:D=LEC
其中:D—危险性分值,根据经验,总分在40分以下为可承受风险,总分在320分以上是
高危险分值,1—2级需要严格监控,并制定方案或目标进行控制,3—4级需要加强监控,
对运行进行控制。
分级如附表4所示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 3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
表4危险分值(D )
说明:4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160—320: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320以上: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估操作人员在潜在
危险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方法。
该方法使用三个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人员的伤亡风险大小,即D=LEC。
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
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
该方法的三个因素分别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这些因素分别用表1、表2和表3来表示。
表1中,分数值越高,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越大。
表2中,分数值越高,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越高。
表3中,分数值越高,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根据表1、表2和表3的分数值,可以计算出D值,该值
表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
根据表4的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将D值划分为五个等级,从极其危险到稍有危险。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半定量方法,可用于评估操作人员在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使用了三个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这些因素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该方法的缺点是它只是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无法完全代替定量的评价方法。
危险辨识与评价
安全检查表示例
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
项目
检查 问题整 结果 改情况
3、压力容器是否按规定时间定 期检查、检测,有档案;
4、压力管道的阀件、法兰、支 架吊架、保温、防腐是否完好无 损,排放点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是否建立压力管道的档案;
安全检查表示例
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
项目
检查 问题整
结果 改情况
2)常用的评价方法
•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 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帝国化学 公司蒙德法、日本六阶段评价法、作业 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等。
3.危险评价的内容
危险性评价
确认危险性
评价危险度
危险源辩识 (观察) 1.危险源
2.危险源变化
危险性定量 (确认) 1.事故发生概率 2.后果严重度
际存在量。 Q1 、 Q2 、 、Qn——生产场所或贮存 区的临界量。
5)危险辨识的结果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通常是可能引起危险情 况的材料或生产条件清单,如下表所示: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
序号
结果
序号
结果
1 可燃材料清单
5 系统危险清单
2 毒性材料和副产品清单 3 危险反应清单
污染物和导致失控反 6 应的生产条件清单
3)国际劳工局用以鉴别重大危险 装置的重点物质
物质名称
1. 一般易燃物质: 易燃气体 高易燃液体
2. 特种易燃物质: 氢
环氧已烷
数 量(>)
200 t 50000 t
50 t 50 t
3)国际劳工局用以鉴别重大危险 装置的重点物质
物质名称
数 量(>)
3. 特种炸药: 硝酸铵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一、风险评价公式是:
D=L×E×C
其中:D——危险性大小值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三个因素的分值确定方法
(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与作业类型有关,按照表1的规定确定。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对照表
(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与作业活动类型无关,仅与作业活动时间长短有关,按照表2的规定确定。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因素E值对照表
(三)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值与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发生事故时产生
后果的严重程度有关,按照表3的规定确定。
表3 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值对照表
三、危险性等级划分以作业条件危险性大小D值作为标准,按照表4的规定,划分危险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表4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2.确定E值,通常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危险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非常罕见为 0.5,介于两者之间的指定为中间值 E值 10 6 3 2 1 0.5 C值 100 40 15 7 3 1 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个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制定控制措施的原则 无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持文件和记录 执行现有的控制措施,一般无需增加另外的措施。如果有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 增加额外成本,也可考虑改进的措施。需要监测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保持 宜努力降低风险,但应慎重考虑和限定预防成本,在规章制度内进行预防和控制。当中 度风险的事果属于“严重伤害”时,则需要进一步的评价,以便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 性,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对于尚未进行的工作,不宜启动,直到风险降低为止。为了降低风险,可能必须配置大 量的资源。对于必须进行的工作,则应考虑采取应急准备和响应 未进行的工作不能启动,已开始进行的工作立即停工,直至风险降低为止。如果即使投 入无限的资源也不可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该项工作 风险水平等级 4级-不可接受风险 3级-高度风险 2级-中度风险 1级-一般风险 0级-可接受风险
3.确定C值,指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因变化范围大,所以规定的分数值为1-100
二、根据D值确定风险等级
D值 D≥320 320>D≥200 200>D≥100 100>D≥50 D<50
(完整版)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1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危险源评价方法:
危险性D=LXEXC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度
三个注意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表一: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2
二、危险源评价标准:
表二: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
3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4钢筋工程
作业过程:钢筋工程涉及部门:各项目部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5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6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7防雷接地安装工程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18给排水工程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19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20混凝土工程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21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22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29模板工程
D三170为重大危险源30。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危险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危险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是一种评估和预测系统或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程度的方法。
以下是危险度分析评价法的步骤:
1.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识别。
这些危险源可能是设备本身的问题,
也可能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对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预测和评估。
这需要考虑可能影响危险
程度的各种因素,例如物质种类、能量类型、环境条件等。
3.根据预测和评估的结果,对每种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
危险程度分
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人员伤亡情况等进行分级。
4.根据危险程度分级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这些措施和
预案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程度,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可以用于各种系统,包括能源、制造、运输、医疗等领域的系统和设备。
不同领域的系统和设备在危险度分析评价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和使用的评估方法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进行危险度分析评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标准,并考虑所有可能影响危险程度的因素。
危险度风险评价法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危险度分析评价法是借鉴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 20660)等有关标准、规程,由中石化提出并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活动中。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价、分析装置或单元的“介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等5个参数而对装置或单元进行危险度分级的,进而根据装置或单元危险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其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算,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
一、分析评价程序危险度分析评价法的分析评价程序可用图1表示。
图1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的分析评价程序图1中各个评价步骤的含义如下:(1)熟悉被评价系统。
通过现场调查、相关资料的准备,全面了解被评价系统,这是做好危险度分析评价的基础。
(2)分解系统及单元划分。
将需要评价的装置分成若干工序,每个工序又分成若干个单元,然后对各个单元作定量评价,以危险度最大的单元的危险度作为该工序的危险度。
(3)危险度计算。
根据每个单元的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五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各个项目的危险度,项目的危险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有对应的点数,求五个项目点数的和,作为该单元的危险度点数。
(4)危险等级确定。
根据单元的危险度点数,求得该单元的危险度等级,从而确定工序的危险度等级。
(5)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工序的危险度等级,确定所需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二、危险度确定1、单元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在对已经划分好的评价单元进行危险度分析评价时,需对照表1给出的危险度分值标准,确定每个项目的分值。
表1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研究测定。
(2)单元容量的危险度。
单元容量的危险度根据单元内危险物质的容量评定等级,对充填了催化剂的反应装置,计算容量时要去掉催化剂所占空间体积。
对气液混合系的反应装置,按其反应时的主要形态,确定按气体或液体计算,可按l0m3气体相当于1m3液体进行换算。
(完整版)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一、危险源评价方法:
危险性D=L×E×C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度
三个注意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表一: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
D≥170为重大危险源
1
二、危险源评价标准:
表二: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
钢筋工程作业过程:钢筋工程涉及部门:各项目部
D≥170为重大危险源
3
D≥170为重大危险源
4
D≥170为重大危险源
5
防雷接地安装工程
D≥170为重大危险源
6
给排水工程
D≥170为重大危险源
18
D≥170为重大危险源
19
混凝土工程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0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1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2
模板工程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9
D≥170为重大危险源
30。
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危险评价方法是指对某种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一
种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危险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等领域。
其中,主要的危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危险分析、可靠性分析等。
风险评估是一种将潜在危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度量化的方法。
在风险评估中,通常需要考虑危险的种类、概率、影响、控制措施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和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管理风险。
危险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危险的来源、机制和后果进行分析和识别的方法。
在危险分析中,通常需要考虑危险的类型、原因、影响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识别,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危险的发生。
可靠性分析是一种对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在可靠性分析中,通常需要考虑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危险评价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危险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正确地对集团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特制定本程序。
2适应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集团公司施工生产活动及相关活动过程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引用标准3.1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2 QB/LNLQ.GS-2011《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4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QB/LNLQ.GS-2011《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5职责5.1 集团公司分管安全领导负责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
5.2 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和指导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工作,并负责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确认工作。
5.3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各子(分)公司、项目部负责各自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工作。
6管理内容与要求6.1 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6.1.1 安全管理部结合集团公司生产活动的具体情况,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公司、项目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6.1.2 工程管理部负责对由集团公司机关采购物资的运输、贮存、保管过程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并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6.1.3 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办公区域的用电、消防、外来人员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并填写《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6.1.4各子(分)公司分管安全领导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汇总后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
6.2 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和方法6.2.1 危险源辨识应考虑(1)正常的作业活动和非正常的作业活动。
(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内部人员、分包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外部提供的设施。
(4)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场区平面布局、临时设施、施工生产、生产设备、危险作业部位和施工应急抢救设施及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
6.2.2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方法》进行。
6.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上报、汇总及重大危险源的确定6.3.1 相关部门、项目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经分管安全领导确认后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
6.3.2 各子(分)公司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填写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汇总,评价出集团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填写《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作为确定集团公司年度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依据。
6.3.3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原则为:(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3)相关方、员工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4)直接观察到的重大危险。
6.3.4《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安全管理部一同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发放相关单位。
6.3.5 各子(分)公司安全管理部应对本单位范围内危险源的控制情况进行监测,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6.3.6 每年新开工的工程项目,项目部经理负责组织工程、设备、材料、安全等部门,根据公司发布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及《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对该项目由于新的作业活动或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设备而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经安全管理部门分析汇总后,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确认是否列为公司新的重大危险源。
6.4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集团公司重新按上述程序更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1)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2)集团公司的生产活动中内容或工艺发生重大变更时。
(3)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7 相关文件7.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办法》QB/LNLQ.CX.06-20111目的辨识全集团公司各项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源,制定出危险源控制措施,以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3引用标准3.1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2 QB/LNLQ.GS-2011《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4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QB/LNLQ.GS-2011《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5职责5.1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子(分)公司填报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进行确认、核定和汇总。
并编制集团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确定重大危险源,编制《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5.2集团公司各部门负责与部门责任相关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报送安全管理部。
5.3各子(分)公司负责组织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并将《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控制计划清单》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
5.4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项目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填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上报各子(分)公司安全管理部。
5.5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子(分)公司依据《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编制危害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各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负责检查落实情况。
5.6集团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集团公司的重大危险源。
6管理内容与要求6.1危险评价6.1.1危险评价方法: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结合,评价时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通过定量评价方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主要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即D=L×E×C)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L——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
具体如下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能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2)E——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
具体如下表: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 每周一次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0.5 非常罕见的暴露(3)C——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值规定为100,其它情况值为1-100之间。
具体如下表: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 灾难,数人死亡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 严重,重伤3 重大,致残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4)D——危险性分值。
根据计算,总分在20分以下是低危险的分值;总分在320分以上是极其高危险分值,应立即停产整改;总分在160-320分之间,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总分在70-160分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
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风险等级划分如下表:风险等级划分(D)分数值危险程度>320 极其危险,不可能继续作业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6.1.2判断重大危险:辨识、评价出重大危险,是集团公司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的基础,目的是采取措施防范重大危害事故的发生。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方法,总分>160分高度危险的。
6.1.3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各单位对没列为重大危险的一般危险源,可由相关责任部门及人员组织整改,维持现有的运行控制并加强管理。
6.2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对相关部门、各子(分)公司上报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进行分析、汇总、确认,确定集团公司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制定集团公司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各子(分)公司应每年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6.3集团公司应关注职业健康安全文件和信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符合性、有效性,必要时应进行更改。
6.4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接受正规的培训教育。
6.5各子(分)公司、项目部应将全年工程项目活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和控制措施予以保存,作为单位每年进行一次重大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依据。
6.6各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处理方案的实施履行监督职责,以确保其有效实施。
7形成的记录7.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 LNLQ/JL-XP-01-7.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LNLQ/JL-XP-02-7.3 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LNLQ/JL-XP-0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编号:LNLQ/JL-XP-01- 单位:填表人:日期:年月日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涉及相关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控制措施备注L E C D批准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239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编号:LNLQ/JL-XP-02-单位:填表人:日期:年月日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判别依据(Ⅰ—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控制措施备注L E C D注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定量评价(LEC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