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触诊法课件(20200616215042)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
产科科腹部四步触诊
目的:1.检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2.检查胎先露是否衔接。
3.估计胎儿的大小。
操作:1.检查者洗手、剪短指甲,温暖双手。
2.产妇排空膀胱,平卧于检查床,两腿屈曲。
3.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并面对孕妇。
4.第一步确定宫底胎儿部份。
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检查子宫外形并手测子宫高度。
两手心置于子宫底部,检查子宫外形并手测子宫高度,两手心相对轻推子宫底,判断宫底胎儿部分,若硬而圆,有浮球感为胎儿;若软而宽、形状不规则为胎臀。
5.第二步确定宫底两侧胎背、肢体。
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固定,另手轻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和胎儿肢体。
平坦饱满为胎背,高低不平有活动结节者为胎儿肢体。
6.第三步确定胎儿先露部及衔接情况。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先露部,确定先露部是头还是臀。
左右推动以确定先露部是否衔接。
7.第四步确定胎先露衔接程度。
检查者面对孕妇足端,两手置于先露部两侧,向下深压,进一步确定胎先露入盆程度。
四步触诊法 ppt课件
四步触诊法
【实操分析】: 孕37周,测量宫高、腹围、骨
盆外测量:24-26-19-9 37周B超:BPD90 HC331
AC327 FL72。
四步触诊法
Thank you~
四步触诊法
两拇指间的角度, 正常为 90
四步触诊法
【小结】
1.说出四步触诊的注意事项 ; 2.四步触诊检查包括哪些检查?
a.腹围及宫高的测量 b.四步的手法及目的 3.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名称、 起止点及正常值 ? 髂棘间径 髂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后矢状径
耻骨弓角度
四步触诊法
【案例实操】: 孕37周,请结合四步触诊法体 查及测量宫高、腹围、骨盆外
5 cm。
四步触诊法
(5) 出口后矢状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曲, 双手紧抱双膝, 肛查 找到骶尾关节,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的中点到骶尾关节的距离, 正常值
8~9cm。
四步触诊法
(6) 耻骨弓角度: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 曲, 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 下缘, 两手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 测量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二步: 检查者两手
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一手 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 两手交替, 仔细分辨以明 确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 高 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 胎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 是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 推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 入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 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 已入盆, 则胎先露部不
水量的多少。
四步触诊法
【适应症】
妊娠 24 周以后。
四步触诊护理课件
监测卵巢排卵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感知卵 巢的大小、形状以及是否有排卵, 有助于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鉴别盆腔炎症
医生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感知盆腔 器官的质地、活动度和压痛感,有 助于鉴别盆腔炎症与其他妇科疾病 。
在产科中的应用
判断胎儿位置
评估产程进展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确定胎儿 在子宫内的位置,有助于分娩方式的 决策。
案例一:妇科应用实例
案例概述
介绍一例妇科患者,通过四步 触诊法诊断出子宫肌瘤。
触诊步骤
详细描述触诊过程,如何通过 四步触诊法确定子宫肌瘤的位 置和大小。
诊断结果
根据触诊结果,确诊为子宫肌 瘤,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案例总结
强调四步触诊法在妇科疾病诊 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案例二:产科应用实例
案例概述
准确性高
四步触诊法通过系统、规范的检查步骤,能够准确地判断胎儿的位置、 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分娩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
安全性好
四步触诊法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创伤或伤害 ,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3
操作简便
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医护人员在经过专业培训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通过四步触诊法 可以了解胎儿下降和宫颈扩张的情况 ,评估产程进展和分娩风险。
监测胎儿状况
通过四步触诊法,医生可以感知胎儿 的胎位、胎心以及是否有脐带绕颈等 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其他科室中的应用
腹部外科手术
在腹部外科手术前,医生通过四 步触诊法可以初步了解病变部位 的大小、质地和活动度等情况,
四步触诊法主要用于产前 检查阶段,帮助医生了解 胎儿和孕妇的产前情况。
四步触诊法
四步触诊法实验一四步触诊法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的常用方法,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并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
胎儿24周以后。
【操作前准备】检查者停用门窗,遮盖屏风,手要温暖;孕妇排便后,站立于检查床上,曝露腹部,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收紧。
前三步触诊时,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并面对孕妇头部,第四步触诊时,检查者则面对孕妇足部,动作要轻柔。
1.第一步检查者双手放在子宫底部,先确认子宫底高度,估算宫底高度与孕周与否吻合,再以双手指腹交错轻推,辨别宫底处就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的为胎头,阔而软圆形的为胎臂。
2.第二步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深按,两手交替进行。
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饱满者为胎背,高低不平,有结节者为胎儿肢体。
3.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离,放在耻骨联手上方,紧握默氏部,按第一步特点推论默氏就是头还是臂;再左右促进默氏部,以确认与否入盆,能够被促进提示信息未入盆,反之提示信息入盆。
4.第四步两手分别插入先露部两侧,向骨盆入口深按,再一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实验二骨盆测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必经通道,其大小、形态和各径线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分娩能否顺利进行。
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包括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
骨盆外测量可间接反应骨盆的大小和形态,而骨盆内测量可直接反应骨盆的大小、形态,椐此判断头盆是否相称,进而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因此,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
一、骨盆外测量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操作前准备工作】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风,准备骨盆测量器,手要温暖;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
1.髂棘间径(interspinaldiameter,is)挑丰唐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23~26cm。
2.髂脊间径(intercristaldiameter,ic)体位同上,测量两髂脊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四步触诊法PPT医学课件
5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 检查者两手置于
子宫底部, 了解子宫外形并测 得宫底高度, 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 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 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
形状略不规则。
6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二步: 检查者两手
23~ 26cm。
11
(2) 髂嵴间径: 孕妇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侧髂嵴外 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 25~ 28cm。
12
(3) 骶耻外径: 孕妇左侧卧位右腿伸直 左腿屈曲, 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 5 腰椎棘突下(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的距离,
正常值 18~20cm。
13
(4) 坐骨结节间径 (也称出口横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 弯曲, 双手紧抱双 膝, 测量两坐骨结 节前端内侧缘间的距 离, 正常值8. 5~9.
测量。
18
【实操分析】: 孕37周,测量宫高、腹围、骨
盆外测量:24-26-19-9 37周B超:BPD90 HC331
AC327 FL72。
19
Thank you~
20
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一手 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 两手交替, 仔细分辨以明 确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 高低 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有
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7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 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是 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推 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入 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已入 盆, 则胎先露部不能被
5 cm。
产科四步触诊
产科四步触诊之五兆芳芳创作第1步手法查抄者两手置子宫底部,了解了宫外形并测得官底高度,估量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法则;若在宫底部未触及大的部分,应想到可能为横产式.第2步手法1.查抄者左右手辨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手轻轻深按查抄,两手瓜代,仔细分辩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底向前、侧方或向后.可变形的凹凸不服部分是胎儿肢体,有时感应胎儿肢体勾当,更容易诊断.第3步手法查抄者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隔,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胎先露部仍浮动,暗示尚未入盆.若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克不及被推动.第4步手法查抄者左右手辨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上口标的目的向下深按,再次查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若胎先露部为胎头,在两手辨别下按的进程中,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上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不克不及顺利进人,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胎头俯屈)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胎头仰伸)时,股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但多不清楚.四步触诊法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查抄的经常使用办法,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并估量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适应症】妊娠 24 周以后.【操纵前准备】查抄者封闭门窗,遮挡屏风,手要温暖;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查抄床上,流露腹部,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抓紧.【操纵进程】前三步触诊时,查抄者位于孕妇右侧并面对孕妇头部,第四步触诊时,查抄者则面对孕妇足部,动作要轻柔.1. 第一步查抄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先确定子宫底高度,估量宫底高度与孕周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瓜代轻推,分辩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的为胎头,宽而软不法则的为胎臂.2.第二步查抄者双手置于子宫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深按,两手瓜代进行.分辩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凹凸不服,有结节者为胎儿肢体.3. 第三步查抄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隔,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先露部,按第一步特点判断先露是头仍是臂;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否入盆,能被推动提示未入盆,反之提示入盆.4. 第四步两手辨别拔出先露部两侧,向骨盆入口深按,再一次查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四步触诊法PPT ppt课件
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同样是在排空膀胱,取仰卧
位,两腿稍屈曲时检查。前3步手法,检查者面向 孕妇,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右侧。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 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 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 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 有浮球感的为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 则的为胎臀。
四步触诊法PPT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 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分
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
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
后。触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经一步查清
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
否衔接。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已衔 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四步触诊
操作步骤
第三步:确定胎先露、是否衔接 入盆
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置于 骨盆入口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 检查是胎头或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 定是否衔接。
未衔接入盆——胎先露部仍可左 右移动
已衔接入盆——胎先露部不能被 推动
操作步骤
第四步:确定胎先露
面向孕妇足部
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 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 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操作前准备
• 物品准备: 皮尺、洗手液
• 检查者准备: 清洁双手、暖手
• 患者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请患者排空小便
操作步骤
体位: 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 屈曲稍分开,使腹部放松。 前三步检查者面向孕妇,第四步检查者面向孕妇足 端。
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宫高、宫底胎儿部分
四步触诊
LEOPOLD MANEUVERS
主要内容
• 基础知识 • 目的 • 适应症 • 禁忌症 • 操作准备 • 操作步骤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目的
四步触诊是孕中、晚期产科腹部检查方法,检查子宫大 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
适应症
孕中、晚期孕妇。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对于子宫敏感或已有宫缩者,应避开 宫缩,且动作务必轻柔。
面向孕妇,视诊腹部外型。 左手置于宫底部,描述宫底距脐平面 或剑突的距离(指数),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月份是否相符。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及 腹围值。
两手置于宫底部,感知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胎头——圆硬而有浮球感 胎臀——宽软而不规则
操作步骤
第二步:确定胎背方位 两手掌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 轻轻深按进行检查。 胎背——平坦饱满 胎肢——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 有时可感知其活动
四步触诊2020
Thank you~
四步触诊、胎心监护及自数胎动
2020
四步触诊
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的常用方法,通 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 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 否与孕周相符,并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
水量的多少。
四步触诊
【适应症】妊娠 24 周以后。 【操作前准备】 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
风,手要温暖;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时感Leabharlann 胎儿肢体活动。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 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是 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推 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入 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已入 盆, 则胎先露部不能被
推动。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四步: 检查者两
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 侧, 向骨盆入口方向轻 轻深按检查, 再次核对 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 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程 度。
胎心监护
中心胎监机填写孕妇资料。 20~30min后进行评估。 结果执行者亲笔签名后交医生审阅 并签名。 注意胎心的频率、节律、强弱。
注意与腹主动脉音、子宫杂音、脐 带杂音相鉴别。
自数胎动
孕妇自28周开始应自数胎动。 方法:于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 小时,每小时大于3次,反应胎儿情况良 好。也可将早、中、晚三次胎动次数的 和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12 小时胎动达30次以上,反映胎儿情况良 好,小于20次,说明胎动情况异常,如 果胎动少于10次,则提示胎儿宫内严重 缺氧。
第一步: 检查者两手置于
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 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 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两手 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 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 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