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2 济南的冬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美景”,情感方面侧重于传递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语文能力方面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赏析”能力,其中重音、停连等朗读技巧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要点。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所写的散文,通过对山、水两景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温晴的冬景图,表达了老舍心中对济南的脉脉温情。
文章语言细腻生动,运用了“和谐的色彩”、“动人的比拟”、“丰富的层次”等手法,使济南的冬景图显现在读者眼前。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能够知道作者描写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等相关特点,但是就其原因明于心而不明于言;基本上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但朗读过程中容易缺乏情感意识,对于重音和停连等技巧还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如“晌”(晌晴、响亮)等多音字可能难以读准字音;在文本赏析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不会赏析,不敢赏析。
此次授课的七(3)班和七(4)班各有各的特点:3班纪律较好,但基础较差,适合更扎实的教学方法;4班纪律较差,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适合更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对比”手法,准确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 能够有意识地运用重音和停连等朗读技巧,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营造的温情氛围,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脉脉温情。
3. 能够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文本赏析,并归纳出“和谐的色彩”、“动人的比拟”、“丰富的层次”等赏析要点。
【教学重点】1.能够有意识地运用重音和停连等朗读技巧,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营造的温情氛围,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脉脉温情。
2.能够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文本赏析,并归纳出“和谐的色彩”、“动人的比拟”、“丰富的层次”等赏析要点。
【教学难点】能够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文本赏析,并归纳出“和谐的色彩”、“动人的比拟”、“丰富的层次”等赏析要点。
【教学过程】一、概括特点1.自由读课文1次,默读第1段并思考1分钟,从“奇迹”、“温晴”、“宝地”中挑选出你认为最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的词,并说说原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通过品读课文,掌握对比、比喻、拟人的手法。
3. 体会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提高审美情操。
设计理念:强调工具性,突出人文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大家积极打开思维的大门,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受请试着用一个描绘的词来形容。
(预设:大雪皑皑、冰天雪地、寒风凛凛等)大家心目中的冬天是寒冷刺骨的,但是,大家知道吗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有一番风味,到底是何等滋味呢下门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请同学们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谈谈对老舍的了解。
(预设: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尊称为“人民艺术家”,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
)2.字词积累济南(jǐ) 澄清(chéng )发髻(jì) 贮蓄(zhù)镶(xiāng ) 着落(zhuó )着急(zháo) 空灵:清静透明。
先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填空朗读,接着全班齐读,最后教师强调“髻”的写法,上形下声,以及“着”的多音读法。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济南的冬天(预设:总——分——总。
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总的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 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试着勾画圈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再次深入文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为下面的研读赏析打下基础。
三、研读赏析1、研读第一段:学生自读,探究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ppt显示的一段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学情分析通过对《春》的学习,学生对比喻、拟人、远近结合等写作手法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
《济南的冬天》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让学生敢于并且能够分析修辞句,了解一类阅读题型。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结构,明白“温晴”是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主分析文本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从而更深层次感受文章的情感。
3、通过“换”的办法,让学生体会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对修辞语句进行规范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能够自主规范的分析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表达效果,克服小学时期用“生动”“形象”“具体”等简单概括的习惯问题。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楚“济南的冬天”不能更名为“冬天的济南”的原因。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工具PPT多媒体教学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一说起冬天,我们就会想到厚厚的棉衣、暖手袋、暖气等一大堆御寒的物品;我们就会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极尽寒冷与孤独的诗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笔下春的妩媚,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老舍,去领略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一起去探究一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模样。
2、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3、正字音,识生字词(1)学生齐读课后读读写写,读准字音,教师强调易写错的字词。
(2)完成同步上的字词练习。
4、文章结构分析(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一个词,找出之后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师根据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词,逐一与学生一起辨别,排除掉除“温晴”以外的其他词语,并让学生笔记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是“温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朱自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郦道元的笔下,三峡四季,风光旖旎,摇曳多姿;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怎么样呢?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1.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
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他们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语感的把握。
4.学生自由读。
(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展示)响(xiǎng)晴着(zhuó)落宽敞(chǎng)贮(zhù)蓄澄(chéng)清髻(jì)水藻(zǎo)狭(xiá)窄空灵5.学生展示读,可配乐。
师生共同体会朗读的情感把握。
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学生默读,思考。
(1)用一句话概述对全文的总体印象。
(可从不同角度)。
(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4)作者对景物怎样描写?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济南的冬天》人教初一上册第二课教案(5篇)
《济南的冬天》人教初一上册第二课教案(5篇)《济南的冬天》人教初一上册第二课教案(5篇)《济南的冬天》老舍一反以往厚重富有沧桑感的现实主义风格,以轻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块冬天里的宝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济南的冬天》人教初一上册第二课教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济南的冬天》人教初一上册第二课教案1【教学目标】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2.学习老舍先生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
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知识】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
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
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设想:《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1.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戏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课文内容理解:把握《济南的冬天》中描绘的景色特点,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修辞手法分析:学会识别并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 文本结构掌握: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布局。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太擅长表达。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的讨论中,尝试引入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学生们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表达不准确的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对学生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的训练力度,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的基本概念,以及鲁迅在《济南的冬天》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难点二:文本结构的分析。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需要教师通过图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
- 难点三:语言表达的提升。学生在模仿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时,可能存在表达不准确、词汇贫乏等问题。
举例解释:
- 在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修改句子时加入修辞手法,以加深对修辞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5篇《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4、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盛情。
【教学设想】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让学生谈谈所见过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赞美之词引入二、简介老舍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见书、课件)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济南得着落宽敞贮蓄澄清暖和髻水藻响晴(很晴朗,晴朗无云)响亮(很明亮)慈善(温和,合乎人心意)秀气(美丽而柔弱)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四、分析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济南冬天先写异地之冬与济南的冬天对比(天气),再写冬天的济南(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分别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3、分析对比作用(三种感受之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宝地”表达爱济南的感情。
4、朗读分析第2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对山的感受。
济南冬天的山在阳光照耀下给人感觉特别舒适温暖,作者用“晒、睡、醒”、“小摇篮”为比喻写出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这段是紧扣“响晴”和“温晴”来写的,并分析形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是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2.体会老舍散文语言的优美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明白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深情。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学习内容与环节方式一、课前预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的字注音:chéng清() xiāng嵌()发髻()水藻()贮蓄()着落()薄雪()济南()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2)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3)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4)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5)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自学(5分钟)积累(5分钟)二、文体文化常识(1)济南的冬天作者,原名,字,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大师。
1951年北京人民政府授予他______________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
(2)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济南冬天()这一总体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天等,呈现给读者一幅、、、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思想感情。
自学积累(5分钟)三、朗读要求:能够准确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音韵之美。
朗读训练(10分钟)四、作者1.查阅相关资料,讲讲你所知道的关于老舍的故事。
2.你对老舍有什么评价?自学交流(10分钟)小组交流五、解释题目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自学交流(5分钟)六、整体感知内容1.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交流(10分钟)老师帮助第二课时七、选段精读2-3自然段(共9句)1.第①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第④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济南的冬天的美。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3.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导入】同学们,你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寒气逼人?冰天雪地?那么在作家老舍先生的眼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济南的冬天会有什么不同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一下济南冬天!【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初读课文】一.齐读全文,思考:用一个词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预设:温晴温晴:温暖,晴朗北平(刮大风)——无风声伦敦(无日光)——响晴热带(日光毒)——温晴二.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冬天的济南在老舍眼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预设: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老城拟人化,使之带有生命,表达出济南舒适温暖的特点。
【细读课文】一.自由朗读3—6段,为每段的画面取一个名字。
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老城卧雪图空灵水晶图二.小组讨论,老舍在“平常”的济南的冬天中写出了“不平常”的美。
小组讨论,品读这种美。
预设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当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
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预设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济南的冬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济南的冬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济南的冬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济南的冬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济南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了解济南的冬季气候特点及其影响;3.能够绘制济南冬季温度曲线,分析气候变化规律;4. 掌握相关气象术语和技能,例如:格网图解、温度计读数。
二、教学重点1.济南冬季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济南冬季温度曲线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掌握相关气象术语和技能;2.准确地绘制济南冬季温度曲线。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传授相关知识点和技能;2.图解法:通过图片或示意图,帮助学生全面把握知识点;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探究气象现象。
五、教学内容及流程1.引入教师出示一张济南的气温图,让学生观察和感受。
然后问学生:济南的气候特点有哪些?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2.讲授教师结合实际,详细讲解济南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然后重点讲解济南的冬季气候特点及其影响,例如:温度低、多雾、干燥等。
3.绘制温度曲线教师出示济南冬季的气温数据表格,让学生将数据填入格子中。
然后,老师示范如何绘制温度曲线,并帮助学生检查是否正确。
4.分析气候变化规律教师让学生观察温度曲线,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在哪个月份,济南的气温最低?为什么?5.气象实验教师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温度计,并掌握相关技能。
例如:读数、记录温度变化等。
6.归纳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手段1.黑板标书、风格表格等;2.图示、图片等;3.实验器材:温度计、电子钟等;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教学评价1.小组合作评价:让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配合。
2.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自我检查和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济南的冬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里有没有观察过身边景物的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冬天之美。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此外,我还注意到课后有部分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一些句子仍然存在疑问,这说明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可能还不够细致。因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的前几分钟,专门解答学生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文章的精髓。
-语言品味: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如词语的选用、句式的变化等,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
-举例:讨论“温晴”一词的内涵,以及文章中长句和短句的交错使用如何影响文章节奏。
2.教学难点
-景物特点的细腻描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作者对景物细腻、具体的描绘,以及这些描绘如何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实地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景物的直观感受,再结合课文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冬天的景物,这个方法很有效,大家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但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可能是因为单纯讲解较为枯燥,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增加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积极,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写作练习时,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模仿和练习机会。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与重点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并能够根据拼音正确书写“髻”等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小组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写作特点及情感。
(3)掌握关键词句,品味其中表达的情感。
二、课前预习与导入1. 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3)标注生字词,尝试理解其含义。
2. 导入方法:(1)出示一些关于济南冬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济南冬天。
(2)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对作者的了解,以及通过阅读课文所感受到的济南冬天的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三、文本解读与研讨1. 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2)学生齐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3)分组研讨课文各段内容,探讨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2. 作者写作技巧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句,并示范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空间、时间等逻辑链条的安排。
3. 文本意义解读:(1)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生小组研讨:“文中提到‘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个‘理想’指什么?”。
(3)请学生总结作者通过《济南的冬天》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四、写作特点与技巧1. 教师介绍:在讲解写作特点与技巧前,教师先介绍一些有关修辞手法和逻辑构建的基本知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本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描绘了济南冬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进行语言训练、文学鉴赏和情感教育的良好教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初中语文,对于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在培养中。
他们对自然景色有直观的感受,但对于通过文字来感受和描绘景色的能力还需提高。
此外,对于文学鉴赏和情感教育,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分析课文语言特点,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济南冬天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老舍及其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和情感。
然后展示相关济南冬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色,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作者为什么喜欢济南的冬天?”等。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语言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处理:《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
该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
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
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的教学目的定在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上,教学重点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侧重在第3段和第5段。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学设想:[教法]一是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二是感受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三是拓展比较阅读。
本文和其姊妹篇《济南的秋天》,是作者写于同一时期的优美散文,描写不同季节的济南,传达出同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法]根据教法安排,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宜结合老师的指点引导,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开展讨论,从而感受济南优美的山水和作者对济南的钟爱之情,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获得应有的启发。
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能力训练。
[时间安排]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但面面俱到的讲析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获取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1.教学重点
-在学习“温晴”一词时,教师可以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特点,进而理解“温Fra bibliotek”所表达的意境。
-通过分析文章的总分总结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种结构进行写作练习,如先总述一个主题,然后具体描绘,最后再次总结,使文章更具条理性和层次感。
-在讲解语言特色时,教师可以选择文章中的典型句子,如“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点热气”,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写作技巧的运用:对于文章中使用的对比、衬托等写作技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教师应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尝试运用这些技巧,从而突破难点。
-情感表达的体会: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感情,进而提高他们的情感领悟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文字描绘生活中的美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比、衬托等写作技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描绘冬天景色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描绘一个冬天的景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济南的冬天》是⼀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东省会济南后,感受⾮常强烈。
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
⽼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特点,描述出⼀幅幅济南特有的动⼈的冬景。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原⽂ 对于⼀个在北平住惯的⼈,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然,在热带的地⽅,⽇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反有点叫⼈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能有温晴的天⽓,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个⽼城,有⼭有⽔,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
这⼀圈⼩⼭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个⼩摇篮⾥,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吧,这⼉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们在冬天是⾯上含笑的。
他们⼀看那些⼩⼭,⼼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雪呀。
看吧,⼭上的矮松越发的青⿊,树尖上顶着⼀髻⼉⽩花,好像⽇本看护妇。
⼭尖全⽩了,给蓝天镶上⼀道银边。
⼭坡上,有的地⽅雪厚点,有的地⽅草⾊还露着;这样,⼀道⼉⽩,⼀道⼉暗黄,给⼭们穿上⼀件带⽔纹的花⾐;看着看着,这件花⾐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点更美的⼭的肌肤。
等到快⽇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
就是下⼩雪吧,济南是受不住⼤雪的,那些⼩⼭太秀⽓! 古⽼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那么宽敞,⼭坡上卧着些⼩村庄,⼩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画的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三篇
【导语】《济南的冬天》⽣动⽽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候温和、⼭青⽔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法:理清思路,体会⽐喻、拟⼈⼿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2.教学难点:体会⽐喻、拟⼈⼿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
学习描写景物的⽅法。
[教学⽅法]讨论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准备] 布置学⽣去查阅有关⽼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课时 ⼀、导⼊新课 说到冬天,北⽅的⼈们⼀般习惯在它前⾯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的寒流,千⾥冰封,万⾥雪飘。
北⽅的冬天,给⼈的印象是“肃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的⼈们惧怕⽽却步。
可是在⽼舍先⽣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肃杀,⽽是⼀个“温暖”的宝地。
让我们⾛进⽼舍先⽣的《济南的冬天》,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章的意境之美,品味⽂章的语⾔之美。
板书课题。
⼆、作者及作品简介 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为什么⽂中的情那么浓。
⽼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学和青岛⼭东⼤学任教7年之久,对⼭东产⽣了深厚的感情,⼭东被称为他的“第⼆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三、检查预习,掌握字词(多媒体) 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绿萍、⽔藻、贮蓄、澄清、空灵、⽔墨画、蓝汪汪 四、研讨思考 学⽣听⽼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并在听读中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贮蓄(zh ùxù)水藻(zǎo狭窄(zhǎi镶(xiānɡ)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
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1、第1自然段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济南的冬天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1.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重点)
2.领会自然之美,体会写景技巧。
(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内容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明确:总——分——总。
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阳光、山、雪、水。
3.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
明确: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其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山;第六自然段写水。
4.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
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③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
④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
5.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明确:(1)这是济南的代表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2)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
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3)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目标导学二:体会写景技巧
1.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有何好处?
明确: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
刺眼”)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2.第四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你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济南冬天的秀美。
3.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水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1)衬托手法: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
(2)联想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3)拟人修辞:运用拟人修辞,写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写“水也不忍得冻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点。
三、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温晴(对比)
阳光下的老城——暖和安适冬天的美景⎩
⎪⎨⎪⎧雪后的小山——秀美冬天的水——暖、绿、亮冬天的济南 第2课时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重点)
2.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难点)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会修辞之美
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明确:用了比喻、拟人手法。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
明确:“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明确:“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明确: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
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
着春意。
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目标导学二:品味用词之美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用词很是讲究,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
“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明确: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3.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请你指出并具体分析。
明确:“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在白雪的映衬下,矮松越发的青黑。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雪与蓝天相互映衬。
“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草的暗黄色和雪的白色相映衬。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等。
从视觉方面形象真切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物之美,让读者能更直观感受出济南冬天之美。
目标导学三:领会情感之美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探究一:直接抒发感情。
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后面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探究二: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目标导学四:写法探究运用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可是一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此即古人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山山水水无不表现出他对济南的喜爱之情,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请你借鉴本文,描写一处或几处景物,要求使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不少于300字。
示例:天气新晴,料峭的严寒,抖落在黄昏里,仍然有沁骨的凉意。
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梧桐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整个晒谷场上,黄澄澄、亮晶晶的,宛如撒上一层金沙似的。
天空中每一个粒子都染上颜色,流动着,跳跃着,一眨眼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
神秘的紫色、鲜明的橙色、华丽的金色,酡醉的红色……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周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
但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宇宙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二、板书设计
优美的语言⎩⎪⎨⎪⎧山绕老城似摇篮
雪染小山如少女
雪卧城外似名画清亮蓝汪汪如水晶
――→山水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可取之处, 本教学设计根据文章的特点,从工具性出发,如体会优美的语句,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而在字里行间感受济南的“温晴”,以提升人文性的原则,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最终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
不足之处, 首先是对文本的研读不够到位。
在对阳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盖下的山进行教学的时候,对几个句子的赏析还是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