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本文摘要:历史上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认识,说法甚多,但总体看来,不管是中国古人,还是西方哲学家们,大都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来孤立地、抽象地来考察人性和人的本质,真正科学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得出的即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其中深入批判了人性自私这一错误的观点。
关键词:人的本质人性人性自私论利益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自己的人性观-性恶论:“荀子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是“好味”、“好利”、“好声”、“好色”的。
人的感官是先天的,圣人和平民都是一样的。
饿了想吃食物,冷了想穿衣服,劳累了想休息,这都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
无论是最好的圣人和最坏的暴君也是没有差别的。
当吃饱穿暖以后,人又有新的追求,吃了大米白面,还想吃鸡鸭鱼肉,吃了鸡鸭鱼肉还有要吃天鹅熊掌。
穿了粗布衣裳,就追求绸缎丝罗,有了绸缎丝罗,还想狐毛獭皮。
走累了,可以停下休息,休息后还想骑马乘车,此外还追求花纹彩色、讲究排场,没有穷尽。
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
大家都想吃天鹅熊掌,哪有那么多天鹅、熊掌?人多物少,就要争。
争的结果,两败俱伤,人类瓦解,被自然界其他生物和灾害所毁灭。
从最终结果来考察人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
人类最高的追求是“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这只能有一个人得,而天下所有人都想得这个位子,于是有了古今无数的征伐战争。
这都是由人的“好利”本性产生的。
以荀子理论为基础的人性自私论在现代社会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认同者众多。
对于人的本质,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科学规定:第一,比较人与动物、自然界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以及人的语言和思维,使人与动物界相分离,成为自然界中一种独立的、能动的力量。
人的发展过程,就是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实现的过程,是不断地创造“属人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自己本质的过程。
关于“人性自私”谬误的批判
情 。雁类 的站 岗放 哨、蜜峰的集体主义精神、蚂蚁 的协同动 作 以及其他 动物的结队猎食和 自卫等 , 同样表现 出动 物具 有 明显 的利他性 。 马遇狼 群, 野 总有一匹或几匹公马挺身而 出, 与狼死拼 ,牺牲 自己掩护整个 马群 。随着社会进 步,人 的社 会性将逐步使人重义轻 利,淡化 某些 自然本能。 其实 , 人类社会 的 自私行 为和利 己现象是社会对人性 的 扭 曲。 有人 因为社会 中的绝大 多数 统治者榨 取人民、以权谋 私,统治者是社会 的代表和标牌 ,于是断定人受后天社会 的 影响,向 自私的方 向发展。这是被 表面现象蒙蔽 了。贪官 以 权谋私 ,尽满私欲;如若退而为 民,为私欲 而偷 而抢 ,这的 确展示人性真 是 自私的 。 实际上贪官一旦削权为 民, 绝大 多 数老老实实 ,安分守 己,克欲勤俭 。人们常说 当得好 民,做 不得好官 ,官久变贪 ,官场是染缸 。这揭示 了贪官 以权谋私 不是人性 的 自私 , 而是在私有制 下, 力对 人性 的扭 曲腐蚀、 权 私有观念 的畸形膨胀 ,即权力 的异化 、权 力对 私欲 的放 纵 , 时位之移人也 。退而为 民的克欲 自俭确是人性 的真 实回归。 单个人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 的总和 。 随着 公有制 的 确 立,社会权力 得到有效监督 , 会分配逐 步趋 于合理 ,社 社 会 中人 与人 的关系因互助合作呈现 出新变化 , 私有观念渐 次 淡化 ,人类 就逐步走 向真启蒙时代 的理性主义 。 共产主 义战 士雷锋 的 自白:“ 只有献 身社会 ,才能找 出那短暂 而 自私生 命 的意义 。 ”广大人 民群众 尽舜尧的善 良真诚本性便显现 出
一
、
私。
其 二,不为公众利益和他人利益承担责任 。 朱说 “ 杨 拔 毛利天 下而不为也 ”即指此 。伸 出只手、温暖一片 ,视 为 吃亏 ,仗义 疏财从不为动 , 在社会公益 中坐享其 成,只有得 到而 没有 付出 , 别人点蜡 ,自己凑光,从无撑起 片伞 , 风 遮 众人 。 或者为他人牺牲 自己一 点利 益也企图补偿 , 社会中 在 从不折本 、不 白奉献 ,有劳必报 。 其三 ,以个人为 中心 ,扭 曲他人意志 。孔子 云:父为子 隐,子为父隐 。为掩盖 自身 ( 小团体 )的不洁行 为要 求别人 服从 自己的意志, 否则就被冠之 于单轨独行 。 在社会 中表现 为顺我者 昌 我者亡 ,以我为准 、 逆 唯我是从 , 否则被 嘲为 自
人性本恶的四辩论据
人性本恶的四辩论据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感谢各位观众。
虽然对方辩友的论述特别努力,但是在立论和论据上都有悖逻辑,有违情理,有失偏颇。
我方发自内心地指出你们的问题所在,以此共勉。
首先,对方辩友试图论证,人性本善,善花结恶果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
好,那让我们假设,如果后天环境是客观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何恶之有,怎么影响本善的人去行恶呢?好,那如果我们假设后天环境是主观的,主观世界因人而生,那么后天环境中恶的也是由人而来的`,那么对方辩友人性本善的观点又怎么能站得住脚呢?反而恶根更容易结出恶果吧?对方辩友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我方观点。
非常感谢。
其次,对方辩友所举出的一系列的例子,孟子也好,康德也罢,企图以这些例子来论证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
但是你们忽略了一点,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他们这么做正是在教化人们人心向善啊。
我们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人性本恶,人的恶根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化和节制就会爆发,就会膨胀。
感谢对方辩友再次论证我方观点。
最后,对方辩友又在攻辩或自由辩论中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对方辩友的论述仅仅是看到人性善,却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那就是人性本来是什么。
因此对方辩友由人心善推到人性本善,对方辩友的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啊。
人性本善,大家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每个人主观上都愿意相信人性本善。
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冷眼红尘,一片蝇营狗苟;身前身后,皆是金钱名利。
当你看到日本侵略者沾染鲜血的刺刀刺向幼小的婴儿,当你看到东突分子一刀一刀砍杀无辜路人,你还会相信人性本善吗?这个正是因为后天教化的缺失而导致人性本恶的爆发啊!反观我方观点,我方始终认为人性本恶,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根包括了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和性欲等等等等。
我们大家都是财大的研究生,都学过经济学。
正如看不见的手一样,人人自私,因相互制约而无法自私,人性本恶,因相互制约而无法作恶,于是这个社会就产生一个均衡点,产生了道德,产生了法律。
在后天的教化,法律和道德的制约下,傲慢变为谦虚,贪婪化作勤奋,性欲升华为爱情。
人性本恶(辩论)
人性本恶(辩论)人性本恶(辩论)人性本质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本恶,即人在天生的状态下具有恶的特性。
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性本善,即人天性本善,但由外界环境或其他因素所影响。
人性本恶观点人性本恶的理论认为,人在本质上就具有自私、贪婪、残忍和不道德的特性。
人类天生就带有自私的本能,追求自身的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
这种观点认为,如果给予人类绝对的自由,他们会无法无天地伤害他人,甚至引发一系列的恶行。
人性本善观点相对于人性本恶的观点,人性本善的理论认为,人天性本善。
人类在出生时并没有带有恶的本性,而是随着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各种行为模式。
这种观点强调人类具有道德感、同理心和合作意识,能够自我约束和追求共同利益。
即使时常出现错误和恶行,这是人性被外界因素扭曲所致。
辩论与结论对于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这一争议话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每个人的观点都可能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在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可能偏向于善,而在其他环境下则可能偏向于恶。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改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朝着善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辩论中,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唯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性,并为建立和谐、公正的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 张欣,李凯.(2017).人性本恶——关于伦理观念的辩论.哲学研究,(33),59-64.2. 郭伟.(2013).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的哲学思考.当代文化研究,(22),192-193.。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来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的观点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来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的观点。
根据本学期目前学到的内容,我明白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知识。
人性自私”的命题从本质上说,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论证资本、利润和生存竞争的天然合理性而提出来的。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种原因,这个问题却在当今中国又变得时髦起来。
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针对现时代的人生实践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再思考。
在关于马克思哲学上我们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有几点: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首先,第一点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
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第二点,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的,所以,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每个人一生下来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本质的学说,从某种层面上论证了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人性的发展不外乎先天与后天二者. 先天对讲, 对于每个新生命体, 因为没有价值观念,所以不存在孰是孰非. 所以说,"人之初,如玉璞”.初生的生命体,如同一块未打磨的玉一般,并不存在社会上所各种品质. 从这一论点出发,"人性自私"已经算是不成立了. 你会说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是坏蛋吗? 不能, 你说,他将来会是坏蛋,但是后天的环境却是决定性因素, 在温馨的环境下生长,他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不好的环境下,他很可能就会变坏. 你还可能说,他的爸爸是坏蛋,所以他会跟着变坏?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问题并不在此, 爸爸是坏人,孩子跟着变坏,只能说明也是后天孩子在爸爸的环境下,被影响变坏了.如果,爸爸是坏人,但是孩子却并不在爸爸身边,或者在妈妈身边,那么结果可能就有很大的差别。
考研政治复习第七章强化训练题 含答案
下面是研究生考试网为考生证的考研政治复习资料之考研政治复习第七章强化训练题含答案考研政治复习第七章强化训练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对立是进步顽强而持久的反抗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2.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D.人的自然属性3.“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5.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6.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个不同的阶段B.两条不同的道路C.两种不同的结果D.两种不同的状态7.“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二、不定项选择题1.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2.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A.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C.虽然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但是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
关于“人本质自私论”的辨析
条 件的满足 都要用道 德 的标 准加 以衡量 和评价 。此外 ,个人利 益 的获得有 高 尚和卑 微 ,正 当和不正 当之分 ,这完全 与个人对 个 人利益 的理解 、获取方式 选择 以及 所处 的社 会关 系的不 同而 引起 的 。从 上述 的 介绍 ,我们 可 以很 清楚 的认 识 到 “ 个 人利 益 ”和 “ 自私”两 者之 间概 念不 同 ,绝 不能将 其混淆起 来 ,也 不 能 因为每个人都 有独特 的需要和利 益就推 断出每个 人都是 自
是 ,我们 也应 该看 到 , 自 然 属性 的存 在是要 在一定 的社 会关 系 中实 现 ,男 女 饮食 生 理 活动 的完成 是 在 一定 社会 活 动 中实现 的 ,而 这恰恰 又却 取决于人 的社会 属性 。所 以 ,完 成 的看待人 性 ,应该 是融 合 了 自然属性 与社会 属性与一 体 的。我们 不可 置 否的是 ,人作 为 自然界的一 份子是永 远不 能摆脱兽 性 的 ,在其
2 0 1 3年第 9期
史 哲 文 艺
关于“ 人本 质 自私论" 的辨析
王 颖
( 吉林 工 商 学院 思政 部 , 吉 林
摘
长春
1 3 0 0 6 2 )
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被越 来越 多的人所接受和承认 。然而,如何 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 来
问答 关于人性的 困惑 ,如何解决现 实生活 中的利益冲 突与矛盾 ,还有许 多问题或者认 识上的误 区,比如 所谓 “ 人性 自私” 、 “ 人在本质 上是 自私 的” ,就是这样一种似是 而非的观念 。本 文运 用马克思主义相 关理论 的观 点,解释 “ 人本质上是 自私”这一错误 论调 的误 区所 在 ,为今后 帮助 大学生更加客观 、真 实、全 面地 认识人 的本质 ,提供参考和借鉴。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
教学过程导入:以谜语导入新课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板书)提问:人具有哪些属性呢?学生阅读教材70页第2自然段,然后回答,接着教师归纳:人具有多种属性,但概括起来,人的属性可能性分为两大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人的属性分类(1)人的自然属性(板书)(展示课件学生进行归纳)表现(板书)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第二、人要在自然界自下而上作发展,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第三、人与动物一样,也有自然欲求。
(对上三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些理解分析)(2)人的社会属性(展示课件学生进行归纳)提问: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阅读第71页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回答要点,然后教师对各要点进行分析讲解)。
a、主要表现(板书)第一、人是社会的产物第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第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b、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因此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2、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展示课件学生进行归纳)学生答后,师给予评价。
(略)综上所述,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理由有:一是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二是它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与“人性自私”。
举例说明三是把个人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
举例说明四是不符合历史与现实。
小结:这节课我们讲了人的两个基本属性,指出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批判了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希望大家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板书设计:随堂练习。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必看题库知识点《马哲》(2023年版)_3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必看题库知识点《马哲》 (2023 年最新版) 随着各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陆续展开,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最新事业单位考试必考题库中各考点常考高频试题,并按照考点分类编写,方便大家根据各地招考简章公布的考试大纲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强化复习。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您定能够金榜题名,实现您的梦想。
1、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有_____。
A : 日出于东落于西B : 水往低处流C :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 :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参考答案: CD本题解释:CD[解析]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指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四个选项中,A、B 两项描述的是事物的现象,C 项描述的是人的本质,D 项描述的是国家的本质。
2、单选题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
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_____。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一是客观规律,二是客观实际,题干中①说明了规律性,③说明了现象的客观性,故应选 C;②④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3、单选题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_____A : 注重量的积累B :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 : 坚持适度原则D : 全面考率事物属性的多样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4、单选题“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一句诗体现的哲理是_____。
事业单位考试马哲试题
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答案解释:【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回答该题,首先明确“才能”所属的范畴。
才能属于知识、认识范畴。
而作为认识范畴的才能,其高低“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B项)。
它既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C项),更不“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D项)。
但是,人的才能一定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有关系,而不是没有关联。
由于A、C、D都是错误的选项,因此,答案为B。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答案解释:【答案】B。
解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二者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后,才能进行其他社会活动。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答案解释:【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旧唯物主义的理解,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主要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很容易得到答案C。
4、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关于“人本质自私论”的辨析
关于“人本质自私论”的辨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承认。
然而,如何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来问答关于人性的困惑,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还有许多问题或者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所谓“人性自私”、“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就是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观点,解释“人本质上是自私”这一错误论调的误区所在,为今后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本质自私误区一、前言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每个人的思考和选择实际上都不可能离开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发展而孤立存在,对于这样一个事实似乎没有人会在理性上给予否定。
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承认。
然而,如何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来问答关于人性的困惑,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还有许多问题或者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所谓“人性自私”、“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就是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
这在大学生中也常常引发争论,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反对。
为了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我们应该对这个“流行”观念作一些理论上的分析。
文章接下来的内容,将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观点,解释“人本质上是自私”这一错误论调的误区所在,为今后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对于“人本质上是自私”的认识误区1.这是对人性的割裂看待,没有认识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生命活动的存在在于生命体的延续和发展,由此就有了饮食男女的自然属性,这无疑是人性的一方面的体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自然属性的存在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男女饮食生理活动的完成是在一定社会活动中实现的,而这恰恰又却取决于人的社会属性。
所以,完成的看待人性,应该是融合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与一体的。
我们不可置否的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是永远不能摆脱兽性的,在其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生物本能的影响。
《格列佛游记》: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性思考
格列佛游记: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性思考简介《格列佛游记》是由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26年发表的一部讽刺小说,以虚构的旅行者格列佛为主角,通过描述他所经历的奇幻冒险来表达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影响。
人性和社会批判1. 对人类贪婪和自私性的揭示《格列佛游记》通过描绘各类奇异而荒谬的岛屿,暴露了人类贪婪、自私、虚伪等不良品质。
例如,其中一个岛屿上的居民只关心钱财,并且将饥饿农民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这种情节使我们反思了人类对金钱追求过度带来的道德堕落。
2. 对社会等级制度和政治体系的批评斯威夫特在小说中以洞悉力极强而冷酷无情地描述了不同岛屿上的社会等级制度和政治体系。
他通过对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组织的讽刺来暴露出它们的矛盾和不合理性。
这一批判使读者深入思考当时欧洲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不公平的分配、种族歧视、侵略战争等。
3. 对人类知识和科学的怀疑格列佛在小说中旅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智力发达但道德堕落或荒谬离奇的岛屿。
这表明斯威夫特对于当时欧洲知识分子对科学与理性过度崇拜的怀疑,并通过揭示科学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来进行批评。
影响与启示《格列佛游记》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激发了后来许多作家对社会和人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它提醒我们关注人性中的缺陷,并反思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此外,它也成为了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启发了后世作者以幽默和讽刺手法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总结《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哲学意义的作品,通过虚幻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批判。
它揭示了贪婪、自私、虚伪等人类不良品质,同时也批评了社会等级制度、政治体系和知识科学。
这部小说激发了后世文学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启发了讽刺文学的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本文摘要:历史上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认识,说法甚多,但总体看来,不管是中国古人,还是西方哲学家们,大都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来孤立地、抽象地来考察人性和人的本质,真正科学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得出的即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其中深入批判了
人性自私这一错误的观点。
关键词:人的本质人性人性自私论利益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自己的人性观-性恶论:“荀子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是“好味”、“好利”、“好声”、“好色”的。
人的感官是先天的,圣人和平民都是一样的。
饿了想吃食物,冷了想穿衣服,劳累了想休息,这都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
无论是最好的圣人和最坏的暴君也是没有差别的。
当吃饱穿暖以后,人又有新的追求,吃了大米白面,还想吃鸡鸭鱼肉,吃了鸡鸭鱼肉还有要吃天鹅熊掌。
穿了粗布衣裳,就追求绸缎丝罗,有了绸缎丝罗,还想狐毛獭皮。
走累了,可以停下休息,休息后还想骑马乘车,此外还追求花纹彩色、讲究排场,没有穷尽。
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
大家都想吃天鹅熊掌,哪有那么多天鹅、熊掌?人多物少,就要争。
争的结果,两败俱伤,人类瓦解,被自然界其他生物和灾害所毁灭。
从最终结果来考察人的本性,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
人类最高的追求是“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这只能有一个人得,而天下所有人都想得这个位子,于是有了古今无数的征伐战争。
这都是由人的“好利”本性产生的。
以荀子理论为基础的人性自私论在现代社会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认同者众多。
对于人的本质,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科学规定:
第一,比较人与动物、自然界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以及人的语言和思维,使人与动物界相分离,成为自然界中一种独立的、能动的力量。
人的发展过程,就是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实现的过程,是不断地创造“属人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自己本质的过程。
动物不会劳动,不会制造工具,只能长期地受制于自然界,永远是自然界中不可能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因此,人的本质是劳动,是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认为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进行的。
生
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生产。
社会关系反过来又成为人从事劳动和其他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无法从事任何活动,也无法创造自己的本质。
所以从实践的结果来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分析实践的动力机制,指明人的需要是人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促使人去创造,去劳动,去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人又产生新的需要,驱动人们去开拓更广阔的实践领域和生活领域。
人的需要源于人的本质,具有自然性和生物性的一面;而人的需要在本能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具有社会性。
人的本质就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的总和。
人的价值的突出特征就是创造性。
人以自己的体力、智力为社会、他人作贡献,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化劳动,这种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
人的创造能力在对象化劳动中实现物质性转化。
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在于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进行再生产活动,人的创造活动已经超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本能,是对于自身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需要作出的肯定,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价值特征。
“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都是错误,它指出,人从一出生就是自私自利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历练使人变得善良,如果放任不管,襁褓中的婴儿长的成人后就会是一个恶人。
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自私的概念:所谓自私是指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观念。
它有三大特征:一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二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三是拒绝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我认为人性自私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第一,人性自私论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根据上段的马克思主义人性本质理论,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补足而不是靠猎取他人的东西。
第二,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自我保存的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人具有社会性,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理性的控制。
第三,它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
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区别:第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个人利益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正常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自私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
第二,二者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态度不同。
把社会集体利益也就是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这种个人利益是正当的。
反之,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社会集体国家利益,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就是自私。
这种不顾及大家的利益的人还算是“人”吗?第三,二者实现的手段不同。
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采用损人、损公、违法乱纪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就是自私。
第四,它也不符合历史和现实。
古今中外,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涌现过一批又一批未了国家和民族而勇于牺牲自己利益的仁人志士和杰出人物。
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然后从中获得自己所需。
再通过需求激发新的需求,不断的劳动实践,开放出新的实践领域和社会领域。
这种能够积极主动创新的人绝不是自私。
我们不能把一小部分的人的一些错误的做法扩大化,以偏盖全,遮盖住了整个人类发展史是一步积极发展的客观事实。
要认清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性善的。
动物的本能决定了他们没有思考,无法对于其行为进行判断,就想狮子饿了要厮杀其他的动物来生存;但是人类可以通过一起劳动创造交易来满足双方各自需求达到共赢,这样的方式怎能说是人性自私。
部分违背道德,牺牲大家的利益,去满足一己私利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
这样子的人一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及唾弃。
所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人性自私从理论到现实从古至今都是错误的。
人终究是社会的人,不能脱离实际,更不可能脱离社会。
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发挥善良的本性去建造,而社会的和谐也必将促进人们发挥其善良的本性。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就让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带领下,发挥我们善良的本性建设更美好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