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7 伊索寓言三则 苏教版(2016)
7《伊索寓言三则》公开课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6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 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 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 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 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 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 的,不好吃? 7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 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16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 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 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 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17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 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 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10
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 “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 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11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1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7伊索寓言三则
苏教三年级下册
1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
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 幽默,聪颖过人。《伊索寓言集》
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
动物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样,会思考,能说话,
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
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2
我会写 伊
伊人 伊索
串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7伊索寓言三则蝉和狐狸》赛课导学案_18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7伊索寓言三则蝉和狐狸》赛课导学案_18《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两则寓言《牧童和狼》和《蝉和狐狸》。
2.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阅读《伊索寓言》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1.听写词语重点区分“慌、谎”,“惯、贯”。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能说说寓言故事的特点吗?我们发现寓言的结构特点——小故事+大道理,而且通过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研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同时我们读寓言时必须多联想。
3.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伊索寓言,学习后两则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目。
2.故事叙述的这么精彩,看来下面这则《牧童和狼》你都不用学了。
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民主导学学习第二则寓言《牧童和狼》(一)、通读《牧童和狼》,说说主要内容。
(二)、研读《牧童和狼》,感受形象默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在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画出关键词,批注感受)展示交流:预设一:生:牧童好几次喊“狼来了”是抱着游戏、玩笑的心态装出紧张的样子喊的,村民们“惊慌失措”赶来营救,可牧童的表现是非常得意的。
师:通过哪个词你读出了牧童的得意?生:“哈哈大笑”。
预设二:2.师:牧童第二次叫喊呢?生:牧童第二次叫喊“狼来了”是狼真的来了,这时他的心情非常紧张,而且是“惊慌失措”。
而村民们被牧童骗怕了,以为他还是在恶作剧,所以村民们的表现是无动于衷的。
3.师: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这两段?尤其要读出牧童喊两次“狼来了”前后不同的心态。
指名读文。
生:我感觉表情非常好,读牧童第二次喊“狼来了”把牧童的紧张求救的语气读得非常到位。
(三)、展开联想,感悟寓意师:你评的更到位,可以是一位评论家了。
苏教版语文3年级下册7.伊索寓言三则(教案)
7.《伊索寓言三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3.想象古诗情节,排成课本剧4.扩写寓言,教育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抓住动作写人物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寓言内容,理解寓意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直接电梯:板书《伊索寓言三则》“狐狸和葡萄”,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那什么是寓言呢?1.“寓”是寄托的意思,“言”就是话。
把深刻的道理和经验教训寄托在简短却很生动故事中,这就是寓言。
2.伊索:传说,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
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是位编造寓言故事的能手。
3.同学们所熟悉的《龟兔赛跑》《谁的本领最大》《狼和小羊》《狐狸与乌鸦》等寓言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集》里选出来的。
4.伊索寓言故事里的“人物”,有不少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狼。
每则寓言故事均有两部分组成:故事和道理。
(二)引入寓言《狐狸和葡萄》师:说起狐狸,大家都很熟悉,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它,如:兔死狐悲、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等,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学生谈感受),今天咱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狐狸家族里的故事,(读课题),狐狸和葡萄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学生轻声读课文)1.熟读课文,理解大意(出示图片)(1)你觉得葡萄长势怎么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葡萄成熟了?(形状的大小、颜色透亮)(3)你想到了哪些描写葡萄的词语和句子?①又大又圆、又酸又甜、晶莹剔透、酸溜溜、甜津津。
②颗颗葡萄像硕大的夜明珠、晶莹透亮……(4)看到这几串成熟的葡萄,你有什么感觉、想法?2.出示“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1)指名朗读(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①主人公出场。
②狐狸很喜欢吃葡萄,从“馋得直流口水”可以看出来。
③想象狐狸的馋样儿。
)3.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能通过想象说具体些吗?(1)“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小学三年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学校三班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学校三班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原文狐狸和葡萄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他想尽了各种方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确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
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听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惶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慌张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他有意站在蝉的对面,赞美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好!您真是个天才的歌颂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好听的歌喉吗?”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伙伴,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一个聪慧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篇二】学校三班级语文《伊索寓言三则》教案一、设计理念“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感受并学会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习伊索寓言,并且迁移运用这种方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让同学初步掌控学寓言的方法,从而打开学寓言的一扇大门。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掌控“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专注品尝,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这则伊索寓言编写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梳理归纳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汇报沟通:得到了哪些信息?实时总结。
2、引入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新教材)7.伊索寓言三则教案教学设计
7.《伊索寓言三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3.想象古诗情节,排成课本剧4.扩写寓言,教育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抓住动作写人物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寓言内容,理解寓意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板书《伊索寓言三则》“狐狸和葡萄”,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那什么是寓言呢?1.“寓”是寄托的意思,“言”就是话。
把深刻的道理和经验教训寄托在简短却很生动故事中,这就是寓言。
2.伊索:传说,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
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是位编造寓言故事的能手。
3.同学们所熟悉的《龟兔赛跑》《谁的本领最大》《狼和小羊》《狐狸与乌鸦》等寓言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集》里选出来的。
4.伊索寓言故事里的“人物”,有不少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狼。
每则寓言故事均有两部分组成:故事和道理。
(二)引入寓言《狐狸和葡萄》师:说起狐狸,大家都很熟悉,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它,如:兔死狐悲、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等,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学生谈感受),今天咱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狐狸家族里的故事,(读课题),狐狸和葡萄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学生轻声读课文)1.熟读课文,理解大意(出示图片)(1)你觉得葡萄长势怎么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葡萄成熟了?(形状的大小、颜色透亮)(3)你想到了哪些描写葡萄的词语和句子?①又大又圆、又酸又甜、晶莹剔透、酸溜溜、甜津津。
②颗颗葡萄像硕大的夜明珠、晶莹透亮……(4)看到这几串成熟的葡萄,你有什么感觉、想法?2.出示“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1)指名朗读(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①主人公出场。
②狐狸很喜欢吃葡萄,从“馋得直流口水”可以看出来。
③想象狐狸的馋样儿。
)3.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能通过想象说具体些吗?(1)“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 7 伊索寓言三则 蝉和狐狸》赛课导学案_16
《伊索寓言三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新苏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内容。
2.联系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感悟寓意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感悟寓意从中获得教益。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只小动物,你看它是谁?(出示狐狸板贴)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个怎样的家伙?(聪明、狡猾、虚伪、自欺欺人)2、那这只狐狸又是一个怎样的家伙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寓言故事《蝉和狐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我们去文中寻找答案。
打开书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学们的读书声渐渐小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屏显生字词)一屏:唱歌圈套赞叹察觉粪便掺杂(你来读,你来读,你也来读,男生读一读、女生试一试。
我们一起读好它。
)(教学生字“歌”,注意右半边的写法,生字表后描红一下。
编口诀识记“粪”)二屏:其中有诈大错特错怀有戒心吸取教训(组词法理解“诈”)开火车读3、老师把这些词语重新排排队,你能用上上面这些词语,来说说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4、谁还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甚至一句话来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狐狸设下圈套想吃蝉,被蝉识破了。
)三、精读课文,分析形象1、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狐狸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愿意第一个来交流?A、奸诈狡猾的狐狸(1)“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①“圈套”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阴谋诡计,坏主意)②就文中这个词语,你有没有什么想知道?(谁设下圈套?设下怎样的圈套?目的是什么?)同学们快速从文中找到了答案。
③从一个词联想到几个问题,让我们明白了故事的起因。
(2)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只奸诈狡猾的狐狸,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呢?你也学着刚刚那位同学,抓住一个词或者几个字来说一说。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文 7 伊索寓言三则 狐狸和葡萄》赛课导学案_9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伊索寓言三则》(第一课时)设计学校:学科:语文姓名:《伊索寓言三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徐莹一、教材分析《伊索寓言三则》,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所选的三则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均选自《伊索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富。
课文的寓意,直接由最后一自然段揭示,有利于学生把故事与寓意联系起来,与关键词句对应起来理解,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三则寓言在内容上都与“谎”有关,在结构和人物设置上也有共同点。
二、年段课标简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并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孩子引导孩子阅读《伊索寓言》打开一道窗。
三、课文育人价值1、主动阅读的愿望加深,阅读量增加。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的寓意,明辨是非,促成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通过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兴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身阅读掌握课文大体内容,并能体会词语用意及其表达效果。
五、设计理念《伊索寓言》是世界最早的寓言集。
其中的故事短小,多以比喻、夸张性的故事情节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读者可以通过寓言这座独特的桥梁,阅读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
因此,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学习寓言的文学知识,更需要导学生通过“这座桥”去观察生活现象,品悟道理,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比较阅读三则伊索寓言,学会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行品鉴。
从而能在异中求同,寻找文本的共同点。
3.通过学习三则伊索寓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_伊索寓言三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蝉和狐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蝉和狐狸》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伊索寓言三则》中的第三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狐狸花言巧语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但聪明的蝉十分善于观察、保持警觉,没有上狐狸的当。
这则寓言短小精悍、生动有趣、蕴含的道理发人深省。
故事结尾,一句精辟的话语道出寓言的深刻内涵,引发学生去思考,去回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绝佳题材。
此前,学生陆续学习了《狐狸和乌鸦》、《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等伊索寓言故事,对寓言已经有了初步感知。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寓言故事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本此活动设计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本理念为指导,灵活使用教材,紧紧围绕“受骗”这一话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在教学情境中,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则寓言10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把这则寓言故事复述给别人听。
3、知道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理解蝉没有受骗的原因。
2、在阅读理解和情景体验过程中,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寓意,并能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要珍惜生活,明辨是非,保持警惕,不被花言巧语所迷惑;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悟,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教法设计】通过“自读感知情节,品读感受形象,体验情景,揭示寓意,拓展联系生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读、思”相结合的模式学习寓言。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伊索寓言》教案
《伊索寓言》教案西安丰镇南窑小学胡立新教材分析: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教学目标: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感知大意、紧扣语言,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寄托的道理,还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教益。
2、阅读比较三则寓言故事,了解《伊索寓言》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获得更多的智慧。
教学重点:紧扣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并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文学史上有一部很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谁知道伊索是什么意思呢?(出示PPT)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初知大意。
1、导语:略。
2、学生快速自读课文。
读完课文,老师要考察一下大家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出示PPT)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葡萄”在一起连读时,“葡”读轻声。
三、品读语言,感悟形象,理解寓意。
B《牧童和狼》(1)齐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一个牧童总爱说谎骗人,后来他说了真话,却没有人相信他。
(2)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3)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PPT出示前后对比)狼没来牧童:几次大叫(说谎)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村民:闻声赶来(上当)惊慌失措(气愤)狼来了牧童:吓坏大叫(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4)放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交流:无聊、寻开心、恶作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伊索寓言三则》名师教案
《伊索寓言三则》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0个汉字,会写6个字,理解“惊慌、说谎”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寓意,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读懂每个寓言的最后一句话。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汉字,会写6个字,理解“惊慌、说谎”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知道这三则寓言的寓意,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读懂每个寓言的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为古希腊伊索作。
从总体看,应是长期流传在古希腊的寓言的汇集。
其中著名的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出示图片:狐狸葡萄4.狐狸:狐狸身体纤瘦,毛长且厚。
狐狸拥有毛茸茸的尾巴。
大多种狐狸耳朵大、直立、呈三角形。
不同种类的狐狸颜色不同。
5.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
6.齐读课题《狐狸和葡萄》,观看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读读课文,说说狐狸吃不到葡萄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读:伊索寓言一串葡萄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想一想: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把课文读流利,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五、你说我听1.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2.狐狸看到葡萄是怎么想的?出示句子: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都是白费劲。
3.狐狸是怎么说的?预设: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思考:狐狸的话是谎言,你怎样看待这个谎言?4.思考:葡萄是酸的吗?你怎样想的?5.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预设: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伊索寓言三则》教学课件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pú táo)
(chán zuǐ)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zhà
fèn
诈粪
(慌张(贯通(谎)话(粪)便)(戒律) (huāng
(guàntōng)
(huǎngguà)
) hāng)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hú li)
狐 狸 和 葡 萄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认真(rèn zhēn)读课文,想想这则 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默读课文 第 (kèwén) 一和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在“好 几次”和“后来” 发生的事情中,牧 童和村民们各有什 么不同的表现?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生活中发生 过这样 (fāshēng) 的事吗?我们今后应该怎 么做?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配乐 讲故 (pèi yuè) 事
狐狸(hú li)吃不 到葡萄就说葡萄 是酸的。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默读(mòdú)课文,找 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 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了各种办法 去够葡萄” (bànfǎ)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想一想:狐狸会想 出哪些(nǎxiē)办法去够葡 萄呢?
“白费劲”说明了 什么?你能想象(xiǎngxiàng) 狐狸此时的神情吗?
乌鸦(wūyā)》有什么相似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想 一
蝉为什么没 有 上当? (méi yǒu)
想
你从这个 故 (zhège)
: 事里学到了什么道 理?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请从这三则寓言 里选出一则(yī 写出自 zé) 己的读后感。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
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
自食其果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 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 说奉承话。不同之处是乌 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 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 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想一想
什么是圈套?
狐狸的圈套是什 么?他怎样是是 自己的圈套?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 “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 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牧童 狼没来 几次大叫 (说谎)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狼来了 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 闻声赶来 (上当) 惊慌失措 (气愤) 没人帮忙 (不相信)
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你知道吗?
寓言 ,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
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 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
言家。他曾是奴隶,曾被转卖多次, 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 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 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 腊人民的喜爱。
狐狸把树叶当做 蝉,猛地扑了过 去。反映了狐狸 的那些品性?
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
说奉承话。目的是“下来让我 见识” 故意站在蝉的前面,赞叹:歌 声美妙,天才的歌唱家 表示对蝉的尊重:四个“您”
贪婪 迫不及待 凶恶
狐狸说了这么多花言巧语,但 它的本意却是——骗蝉下来, 吃掉它。你能用一些词形容一 下这个坏家伙吗?
hóu lóng guàn
shè
喉咙
贯(连贯) 设(设计)
tào
cuò
chān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7伊索寓言三则教学设计
7伊索寓言三则修订栏(课型:新授设计: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喉、咙、贯、设、套、错、掺、灾、教、训”等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伊、串、谎、歌、诈、粪”等6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寓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篇寓言故事。
板书:《伊索寓言》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课文共有三则寓言。
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
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自学生字时,出示生字卡片,“喉、咙、贯、设、套、错、掺、灾、教、训”,指名读。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观察下面词语有什么特点?出示词语“狐狸、葡萄、喉咙、惊慌、说谎”生:两个字偏旁是一样的。
你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哪些?生:设计、灾害。
3.指导书写。
出示词语“伊、串、谎、歌、诈、粪”。
生:“伊、谎、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都是在左边。
生:“串”竖要在中间。
生:“粪”下面“共”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4.描红书写。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四、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
生:馋得直流水生:想尽各种办法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生各抒己见)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5.自读第二段。
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指名朗读狐狸说的话。
阿拉善右旗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 伊索寓言三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寓言的一般特点。
能力目标: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寓言的喜爱,从故事中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狐狸和葡萄》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会葡萄的诱人。
2.一只狐狸看到成熟的葡萄,谗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样做的?能通过想象说具体吗?
四、总结。
读了三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启发学生从文章结构和寓言寓意等方面谈收获.)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选读《伊索寓言集》。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三则
《狐狸和葡萄》 狐狸:虚荣,表里不一
《牧童和狼》 牧童: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恶果
《狐狸和蝉》 蝉: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
装满昆虫的口袋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新课标SJ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 名师优课公开课堂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第7课 伊索寓言三则
7、伊索寓言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 定是酸的,不好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 “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 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 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苏教三年级下册
7、伊索寓言
苏教三年级下册
<<牧童和狼>>主要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苏教三年级下册
蝉 和 狐 狸
伊索寓言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鸦 的方法骗蝉,但是 蝉没有上当。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
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 处?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
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 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2、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3、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苏教三年级下册 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
苏教三年级下册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 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 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 了。”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苏教三年级下册
你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这个蝉吗?
警惕性很高,不轻信,很机智 扔下பைடு நூலகம்片树叶来试探
善于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伊索寓言三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喉、咙、贯、设、套、错、掺、灾、教、训”等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伊、串、谎、歌、诈、粪”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伊索寓言有所了解。
4.弄清每则寓言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教具准备:《伊索寓言》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寓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
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
《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
《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
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篇寓言故事。
板书:《伊索寓言》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课文共有三则寓言。
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
(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
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出示生字卡片,“喉、咙、贯、设、套、错、掺、灾、教、训”,指名读。
生:“错”应读“cuò”不读“chuò”。
生:“掺”读翘舌音,应读“chān”不读“cān”。
生:“灾”读平舌音,应读“zāi”不读“zhāi”。
生:“咙”是后鼻音。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观察下面词语有什么特点?出示词语“狐狸、葡萄、喉咙、惊慌、说谎”生:两个字偏旁是一样的。
你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哪些?生:设计、灾害。
3.指导书写。
出示词语“伊、串、谎、歌、诈、粪”。
生:“伊、谎、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都是在左边,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生:“串”竖要在中间。
生:“粪”下面“共”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4.描红书写。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四、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
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生:馋得直流水生:想尽各种办法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生各抒己见)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白费劲”表明狐狸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
)5.自读第二段。
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
)——即狐狸的形象)教师板书:狐狸虚荣表里不一自欺欺人指名朗读狐狸说的话。
朗读指导:语调轻松,语速稍快,语气肯定,读出狐狸安慰自己的韵味。
默读第三自然段。
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生:用不上力量。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谗样儿,狐狸的言行,刚才分析的狐狸的形象。
)体会寓意。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7.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则寓言。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一贯(gàn guàn)设(méi shè)套大错(chuò cuò)特错掺(chān cān)杂教(jiāo jiào)训二、看拼音,写词语。
yī suǒ yù yán chàng gē fèn biànqī zhà三、比一比再组词。
谎()诈()串()慌()作()申()四、连一连。
喊破吓坏够葡萄喉咙牧童参考答案:一、 guan shè cuò chān jiào二、伊索寓言唱歌粪便欺诈三、谎(谎言)诈(诈骗)串(串词)慌(慌张)作(作业)申(申诉)四、喊破——喉咙吓坏——牧童够——葡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掌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板书:《牧童和狼》齐读课题。
二、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一)学习《牧童和狼》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主人公是牧童,任务是在村边放羊。
闲得无聊,大喊“狼来了”,拿村民们的“惊慌失措”取乐。
)2.到底有没有狼?(理解反问句:哪里有什么狼!注意它的标点,说说为什么不用“?”而用“!”。
)明明没有狼,孩子为什么说“狼来了”?(理解“惊慌失措”,给“措”选择合适的字意)3.你觉得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是什么行为?(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4.引读第二自然段,村民们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村民们知道牧童在撒谎,不愿意再上当。
)5.以后村民们再听到“慌忙大叫”后,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牧童的结果会是什么?6.小组之间讨论: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不诚实,经常说说谎。
教师相机板书:不诚实,经常说谎7.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8.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自食其果指名朗读。
朗读指导:读后来牧童的话,声调要高,读出牧童惊慌失措,盼望着有人来帮他的心理。
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吗?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二)学习《蝉和狐狸》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书:《蝉和狐狸》齐读课题。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
)理解“有诈”。
教师板书:蝉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吸取教训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露出了真面目)教师点拨:“察觉、摘下、扔下来”这几个动作说明蝉很聪明。
“猛地扑了过去”这个动作说明狐狸很凶狠。
朗读指导:蝉对狐狸说的话,读的时候,语调肯定,语速适中,读出蝉对的自信和对狐狸的藐视。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三、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读了三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从文章结构和寓言寓意等方面谈收获。
)2.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多音字组词。
jiāo()教jiào()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赞叹赞美1.我()你,祖国的大好河山。
2.富丽堂皇的故宫令人()不已。
吸取汲取3.我们要善于()别人的经验教训三、根据要求写句子。
1.狐狸够不到葡萄。
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用合适的词语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从《蝉和狐狸》这则寓言中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牧童和狼》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狸和葡萄》则提醒我们要认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真面目。
参考答案:一、 jiāo(教书)教jiào(教师)二、1.赞美 2.赞叹 3.吸取三、1. 狐狸够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
2.即使老师不在教室里,我们照样安静地写字。
四、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有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成熟板书设计:《伊索寓言三则》《狐狸和葡萄》狐狸:虚荣,表里不一,自欺欺人《牧童和狼》牧童: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狐狸和蝉》蝉: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吸取教训【教学反思】寓言,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给人以启示。
寓言像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中,去感悟生活的内在意义。
我们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在理解寓言故事的前提下,品味寓言的语言,感受寓言的简洁美、内涵美和语言美。
本课的三则寓言,表面上看浅显易懂,我采用了短课文长教,浅课文深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品出内涵,品出味道。
我注意故事对比。
蝉和狐狸》与我们曾经学过的故事《狐狸和乌鸦》有其相似之处,但一贯被视为狡猾的狐狸在这则故事中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抓住这个不同结局,我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以旧带新话题吸引了学生,他们便在品味故事文字的同时,自觉地探究出蝉的聪明所在,也就是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深刻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