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六年级备课资料
小学校本教案《走进小古文》
《诫子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
2、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4、学生自由朗读。
5、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学生齐声朗读。
(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
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参与讨论。
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四)研读,赏析文章: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走进文言文》
【走进文言文(9)】【第一单元】1、《华佗巧治》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
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
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2、《谢缙敏对》解缙曾经跟从皇上游内苑(大概是御花园吧)。
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说:“这该怎么讲?”解缙回答说:“这叫一步一登高。
”等到下桥,皇上又问他,解缙回答说:“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
”皇上非常高兴。
有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来有喜事吗?你可作一首诗来.”解缙于是说:”君王昨夜降金龙.”皇上于是说:”是个女儿.”解缙便说:“化作嫦娥下九重。
”皇上说:”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
”皇上说:”已经把她投到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
”皇上本来打算用诡辩的话难住他.等听到这诗,深深叹服解缙的才思敏捷.(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3、《天谷雨》汉宣帝的时候,长江淮河一带遇上了荒年,饥民遍野,人吃人,死去的人接连不断。
一连三天天上落下稻谷。
不久,魏地向朝廷禀奏,说他们那里丢失了两千顷谷子,人们对这种现象都感到很奇怪。
4、《攘鸡者》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
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
’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5、《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灌溉,经常要派一个人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到了一个力。
”有听到这话便到处传播消息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讲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呀!读后感想: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精编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5)1.1杨修啖酪 (5)1.2王戎识李 (5)1.3诸葛恪得驴 (5)1.4谢道韫咏絮 (6)1.5曹冲称象 (7)2第2单元 (9)2.1黄香温席 (9)2.2陈遗贮焦饭 (9)2.3哑孝子 (9)2.4郑人买履 (11)2.5鲁人锯竿入城 (12)3第3单元 (14)3.1智勇退笔冢 (14)3.2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4)3.3王羲之书六角扇 (15)3.4掩耳盗钟 (16)3.5红毛毡 (17)4第4单元 (19)4.1盲子窃钱案 (19)4.2张佐治遇蛙 (20)4.3焚猪见真情 (21)4.4蜜中鼠屎案 (22)4.5谜语一则 (23)5第5单元 (24)5.1鳝救婢女 (24)5.2二鹊救友 (25)5.3知恩图报 (26)5.4蝙蝠 (27)5.5杀驼破瓮 (28)6第6单元 (30)6.1虎画 (30)6.2正午牡丹 (31)6.3朱元璋画像 (33)6.4苏东坡画扇 (33)6.5铁杵成针 (34)7第7单元 (37)7.1食粥心安 (37)7.2鉴真东渡 (37)7.3少年志存高远 (38)7.4陈蕃有大志 (39)7.5画龙点睛 (40)8第8单元 (42)8.1黄仙裳济友 (42)8.2刘氏善举 (43)8.3李氏之友 (44)8.4田真兄弟 (45)8.5张用良不杀蜂 (45)9第9单元 (47)9.1赛跑定案 (47)9.2拷打羊皮露真相 (48)9.3钱若庚断鹅 (49)9.4欧阳晔破案 (50)9.5螳螂杀蛇 (52)10第10单元 (53)10.1人有卖骏马者 (53)10.2的卢救主 (55)10.3马啮盗髻 (56)10.4王行思爱马 (57)10.5齐人攫金 (58)第1单元1.1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21-30单元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21-30单元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11~20单元ContentsRevisionHistory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ontents .. (2)1第21单元 (4)1.1揠苗助长 (4)1.2砚眼 (5)1.3农夫耕田 (6)1.4稚犬 (7)1.5鷧鸟中计 (8)2第22单元 (9)2.1枭将东徙 (9)2.2世无良猫 (10)2.3河豚之死 (11)2.4刻舟求剑 (12)2.5鹬蚌相争 (13)3第23单元 (16)3.1曹竹虚族兄遇鬼 (16)3.2疑鬼 (16)3.3畏鬼致盗 (17)3.4畏影恶迹 (18)3.5鸲鹆噪虎qú yù zào hǔ (19)4第24单元 (20)4.1孟母戒子 (20)4.2孟母不欺子 (21)4.3秦西巴纵麋 (22)4.4屠夫杀狼 (22)4.5郢书燕说 (24)5第25单元 (26)5.1陶侃尝出游 (26) 5.2木屑竹头 (26)5.3墨子怒耕柱子 (28) 5.4李存审诫子 (28) 5.5芒山盗临刑 (30)6第26单元 (32)6.1读书与作文 (32) 6.2卖瓜减字 (32)6.3修改一法 (33)6.4歧路亡羊 (34)6.5二叟钓鱼 (36)7第27单元 (38)7.1张飞横矛当阳桥 (38) 7.2次非斩蛟 (38)7.3溺鼠 (40)7.4鸡感恩 (41)7.5猫儿索食 (41)8第28单元 (43)8.1刘道真戏谑 (43) 8.2唐明皇赐名 (43) 8.3偷鸭求骂 (44)8.4何梅谷之妻 (46) 8.5庸医 (47)9第29单元 (48)9.1马诉冤 (48)9.2楚人有担山鸡者 (49) 9.3某甲夜暴疾 (49)9.4涸泽之蛇 (50)9.5盗牛者强辩 (51)10第30单元 (53)10.1于令仪诲人 (53)10.2乡人藏虱 (54)10.3别字秀才 (55)10.4画鬼易 (55)10.5吹牛 (56)1第21单元1.1揠苗助长【汉语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成语典故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茫茫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同“余”)(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图文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_图文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_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6 第6单元6.1 虎画予友人工画虎,其庐之四壁咸虎画:或腾或扑,或吼或奔,或挈幼或独行,形态各异,皆毕肖。
吾尝乞得一轴,高二尺奇,宽二尺许。
其二虎,雌雄各一。
雄者踞于石,昂首远视,张口若呼啸状;雌者伏于侧,足前伸,神情怡然。
旁有奇石三四,似助威也。
余县诸东壁,爱甚。
/view/2206922.htm我的朋友善于画虎,他的房间的四壁都挂着老虎的画:有的在翻腾,有的在扑跃,有的在吼叫,有的在狂奔,有的带着幼仔,有的独自行走,形态各不相同,都像真的老虎一样,惟妙惟肖。
我曾经向他请求并得到了一幅装成卷轴形的高二尺左右,宽二尺左右的虎画。
画中有两只老虎,雌虎和雄虎各一只。
雄虎蹲在石头上,抬起头向远方望去,张开口做出咆啸的样子;雌虎趴在雄虎旁边,爪向前伸,神情悠然的样子。
旁边有三四块奇石,像给两只老虎助威一样。
我把这幅画挂在东边的墙壁上,(并且我)十分喜爱(这幅画)。
1、予:同“余”,第一人称,我。
2、善(工):擅长,善于。
3、皆:都。
4、或:有的。
7、乞:讨。
10、许:左右。
15、甚:很。
18、甚:非常。
5、挈:带领。
8、庐:房子。
14、县:同“悬”。
17、踞:蹲下。
6、尝:曾经。
9、奇:超过一点。
11、状:…的样子。
12、怡然:安然自在的样子。
13、毕肖:都像。
16、咸:都,全。
19、展:伸。
翻译句子1、皆毕肖:都像真的老虎一样,惟妙惟肖。
2、余县诸东壁,爱甚:我把这幅画挂在东边的墙壁上,并且十分喜爱这幅画。
写出了虎画的逼真以及画工技艺的精湛。
6.2 正午牡丹简介传统吉祥图案之二十八:正午牡丹图案:牡丹、猫。
解题:牡丹,落叶灌木。
品种很多,花大而艳丽,是著名观赏花。
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
走进文言文电子版本六年级
走进文言文电子版本六年级走进文言文我只有6单元的把分给我好吗?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二鹊救友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株古老的树,上面有喜鹊筑的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已快成为幼鸟了。
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徘徊飞翔,不停地发出悲伤的嚎叫。
一会儿,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两只喜鹊仍然在树上对叫,像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又扬长而去。
有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跟随在它后面。
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要说。
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鹊的请求。
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突然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只红蛇并吞了下去。
喜鹊们欢呼了起来,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知恩图报秦穆公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
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呀”。
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
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是要被杀的。
”于是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
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
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咱们到了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
”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终于幸免于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
蝙蝠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
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说:“我长着兽脚,是兽类的公民,凭什么要祝贺你?”过了几天,麒麟做寿。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31-38单元
璧拌繘,鏂囪█鏂?鍏竷,骞寸骇,璇戞枃,涓?棰樿В,31-38,璧拌繘鏂囪█鏂囷紙鍏竷骞寸骇锛?31~38鍗曞厓Revision History聽聽 2Contents聽聽 3绗?1鍗曞厓聽聽 41.1聽聽宸惧讣娼樺皢鍐浡?聽 41.2聽聽鎿掕醇聽聽 41.3聽聽鍚曟煇鍒鸿檸聽聽 51.4聽聽绗间腑楣﹂箟聽聽 61.5聽聽鎼旂棐聽聽 72聽聽绗?2鍗曞厓聽聽 82.1聽聽瀛欐潈鍠诲悤钂欒涔β?聽 82.2聽聽鍝嶉亸锛坋锛夎浜懧?聽 92.3聽聽鐜嬪厓绔犵爫绁炲儚聽聽 102.4聽聽绌轰腑妤奸榿聽聽 102.5聽聽鐔婁笌鍧庝腑浜郝?聽 113聽聽绗?3鍗曞厓聽聽 133.1聽聽铔囪鑽壜?聽 133.2聽聽鏅虹姮鐮存聽聽 133.3聽聽绁為拡閬撲汉聽聽 143.4聽聽鏉ㄥ姟寤夋湁宸ф€澛?聽 153.5聽聽澶氳█浣曠泭聽聽 154聽聽绗?4鍗曞厓聽聽 174.1聽聽鐩插瓙閬撴陡婧?聽 174.2聽聽鐬庡瓙瑙﹁薄聽聽 184.3聽聽鏈ㄥ埢閽熼聽聽 194.4聽聽鍟嗛瀰绔嬫湪聽聽 194.5聽聽闃挎煷鎶樼浠ュ柣聽聽 21 5聽聽绗?5鍗曞厓聽聽 235.1聽聽鎵垮鎷炬煷鑻﹀聽聽 23 5.2聽聽钄′警绾嘎?聽 235.3聽聽鐗х珫鎷鹃噾聽聽 245.4聽聽瑙i搩绯婚搩聽聽 245.5聽聽璁ょ湡聽聽 256聽聽绗?6鍗曞厓聽聽 266.1聽聽鍦伴渿聽聽 266.2聽聽澶氬咖鑰吢?聽 276.3聽聽绌夸簳寰椾竴浜郝?聽 276.4聽聽涓嶈瘑鑷聽聽 296.5聽聽涓ょ灲聽聽 307聽聽绗?7鍗曞厓聽聽 327.1聽聽鑾芥眽鏂聽聽 327.2聽聽瀹惧崙鑱氳嚜鏉€聽聽 33 7.3聽聽榻愪箣濂藉媷鑰吢?聽 347.4聽聽寮曞┐鍎挎姇姹熉?聽 357.5聽聽妤氫汉鏈変笉璇嗗鑰吢?聽 368聽聽绗?8鍗曞厓聽聽 388.1聽聽鐙傛硥聽聽 388.2聽聽榧犳妧铏庡悕聽聽 398.3聽聽鍖椾汉涓嶈瘑鑿辫€吢?聽 398.4聽聽鐥呭繕聽聽 418.5聽聽鏂楃墰鑰屽簾鑰暵?聽 41澶х溂濡绘綐姘?鍠勯獞灏勶紝鑷鐪佸ぇ鐪笺€傝嚦浜庢敾闃垫父鐚庝箣闄咃紝澶х溂浠ゅ娼樻垘瑁咃紝鎴栭綈鎴樺満锛屾垨骞堕┍鏋楀銆傚強鑷宠繕钀?鍚屽潗骞曚笅,瀵硅鍍氫綈,瑷€绗戣嚜寰?鏃舵寚涔嬭皳浜烘洶锛?姝ゆ綐灏嗗啗涔熴€?璇戞枃澶х溂鐨勫瀛愭綐姘忥紝鍠勪簬楠戦┈灏勭锛屼翰鑷幓鍐涜惀鐪嬫湜鏉ㄥぇ鐪笺€傚埌浜嗘墦浠楃嫨鐚庣殑鏃跺€欙紝澶х溂鍙瀛愭綐姘忕┛涓婂啗瑁咃紝鏈夋椂涓€璧烽┌楠嬫矙鍦猴紝鏈夋椂涓€璧风┛姊簬鏍戞灄涓€傜瓑鍒板洖鍒拌惀鍦版椂锛屼竴璧峰潗鍦ㄥ笎骞曚箣涓嬶紝鍜屽箷鍍氬皢浣愪竴璧风晠璋堟绗戯紝褰撴椂澶х溂鎸囩潃娼樻皬瀵逛汉璇达細鈥滆繖涓槸娼樺皢鍐涖€傗€?璇嶈瑙i噴1.澶х溂锛氭寚鏉ㄥぇ鐪煎皢鍐浡?聽聽聽聽聽聽聽2.閺曪細椹毤瀛愶紱姝ゆ寚楠戦┈銆?3.鍍氫綈锛氬悓鍍氬強鍔╂墜锛涘儦锛屽畼鍛樎?聽聽聽4.鎴庯細绌?5.鍙婏細绛夊埌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6.骞曪細甯愬箷鍛ㄦ皬澶锛屼互娓斾负鐢燂紝鏃ュ嚭娌¢娉€備竴鏃ワ紝浜岃豹璐肩浉璋撴洶锛氣€滀己鍛ㄤ箣甯傦紝浣嗙暀鍏跺鏃讹紝鍚惧彲鏀叾閲戜篃銆傗€濅簬鏄鍛ㄥ幓銆傚懆鏃㈠幓锛屼簩璞醇鎸佸垁杩戣埞銆傚懆鐣滀竴鐘紝瑙佷箣锛岀媯鍚犮€傚闂诲0鑰屽嚭銆備簩璐艰穬涓婅埞锛屽嚭鍒冭儊涔嬨€傜姮鍟醇锛屼互鏁呰醇涓嶅緱鑴辫韩銆傚涔樺叾鏃犲锛屾帹鍫曚竴璐兼渤涓€備竴璐间负鐘墍鍟紝鐥涚敋銆傚涓惧垁娆插妶涔嬶紝璐艰壊鎸狅紝璺€岃阿銆傛槸鏃跺か鏂瑰綊锛岃鐘讹紝鍗崇細浜岃豹璐艰嚦瀹樸€?璇戞枃鏈変竴瀵瑰鍛ㄧ殑澶锛岄潬鎹曢奔鏉ョ淮鎸佺敓璁★紝姣忓ぉ鍑烘病浜庨娉€備竴澶╋紝涓や釜澶у己鐩椾簰鐩歌锛氣€滅瓑鍒板鍛ㄧ殑涓堝か鍘讳簡甯傚満锛屽彧鐣欎笅浠栫殑澶汉鏃讹紝鎴戜滑鍙互鎶粬浠殑閽便€傗€濅簬鏄伔鐪嬬潃濮撳懆鐨勭寮€浜嗐€傚鍛ㄧ殑涓€绂诲紑鍚庯紝涓や釜澶у己鐩楋紙灏憋級鎷跨潃鍒€闈犺繎鑸广€傚懆姘忓か濡囧吇浜嗕竴鏉$嫍锛岀湅鍒颁簡寮虹洍锛屽氨鐙傚彨鐫€銆傚懆澶汉鍚埌浜嗗0闊冲氨鍑烘潵浜嗐€備袱涓己鐩楄烦涓婅埞锛屾嬁鍑哄垁瑕佽儊杩ス锛堟妸閽辩粰浠栦滑锛夛紝锛堝叾涓竴浣嶏級寮虹洍琚嫍鍜綇锛岋紙鎵€浠ワ級璁╁己鐩楄劚涓嶄簡韬€傚懆澶汉瓒佷粬浠病鏈夐槻澶囷紙鐨勬椂鍊欙級锛屾妸涓€涓己鐩楁帹鍏ユ渤涓€備竴涓己鐩楄鐙楀挰鐫€锛岄潪甯哥棝銆傚懆澶汉鎷跨潃鍒€鎯宠鐮嶅悜浠栵紝寮虹洍鑴镐笂鏄惧嚭灞堟湇鐨勬牱瀛愶紝璺笅鏉ヨ缃紝杩欐椂濮撳懆鐨勪笀澶宸у洖鏉ヤ簡锛岀湅鍒拌繖骞呮儏鏅紝灏辩粦鐫€杩欎袱涓己鐩楀幓鎶ュ畼銆?鏂囪█鐭ヨ瘑1.璇粹€滀己鈥濄€傗€滀己鈥濆父浣滅瓑鍊欒В閲娿€備笂鏂団€滀己鍛ㄤ箣甯傗€濅腑鐨勨€滀己鈥濓紝鍗虫寚绛夊€欙紝鍙ユ剰涓虹瓑鍊欏鍛ㄧ殑鍘诲競鍦恒€傛垚璇湁鈥滀己鏈烘姤澶嶁€濄€佲€滀己鏈鸿€屽姩鈥濓紝鍏朵腑鈥滀己鈥濆潎鎸囩瓑鍊欍€傗€滅浼衡€濆嵆鍋峰伔鍦扮瓑鍊欍€傚張璇籧矛锛岃В閲婁负鈥滃畧鍊欌€濄€佲€滄湇渚嶁€濄€?绗?涓箣涓衡€滅殑鈥濈殑鎰忔€濓紝绗?涓箣锛屼唬璇嶏紝鎸囦唬瀹冿紝鐘€傜3涓箣锛屼唬璇嶏紝鎸囦唬濂癸紝濡囦汉銆傜4涓箣锛屼唬璇嶏紝鎸囦唬浠栵紝璐笺€?2.璋€傚湪鏂囪█涓紝鈥滆阿鈥濆鎸囬亾姝夈€佽缃€備笂鏂団€滆藩鑰岃阿鈥濇剰涓鸿藩涓嬫潵璁ょ姜銆?3.璐笺€傚彜浜鸿鐨勨€滆醇鈥濇槸鎸囧己鐩椼€佹姠鍔姱銆備笂鏂団€滀簩璞醇鈥濇寚鐨勬槸涓や釜澶у己鐩椼€傚彜浜鸿鐨勨€滅洍鈥濇槸鎸団€滃皬鍋封€濄€?娉ㄨВ锛?锛夋棩锛氭瘡澶┞?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夎醇锛氬己鐩椔?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変己锛氬伔鍋峰湴绛夊€?锛?锛変箣锛氬嵆鈥滆嚦锛屽埌鈥澛?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変絾锛氬彧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夋敨锛氭姠澶?锛?锛夌锛氭殫涓療鐪嬄?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夋棦锛氬凡缁徛?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夌暅锛氱暅鍏?锛?0锛夊垉锛氬垁鍓戝彛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1锛夎壊鎸狅細鑴镐笂鏄惧嚭灞堟湇鐨勬牱瀛?锛?2锛夎阿锛氶亾姝壜?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3锛夋柟锛氭宸с€€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4锛夊畼锛氬畼搴?锛?5锛変互锛氫互......涓虹敓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6锛夋晠锛氭墍浠?鎿掕醇鎴愬姛鐨勫師鍥?鍛ㄦ皬鎿掕醇澶ц幏鎴愬姛鐨勫師鍥?1銆佸懆澶汉鐨勬櫤鎱у拰鍕囨暍,鏈夎儐璇嗐€?2銆佷粬浠鍏荤殑鐙楄缁冩湁绱?3銆佸懆澶汉鐨勪笀澶洖鏉ュ緱鍙婃椂鏂囪█鐭ヨ瘑璋€傚湪鏂囪█涓紝鈥滆阿鈥濆鎸団€滈亾姝夆€濄€佲€滆缃€濄€備笂鏂団€滆藩鑰岃阿鈥濓紝鎰忎负璺笅鏉ヨ缃€?閬撶悊鍚曟煇鑷皳鍕囧か,濂藉甫鍒€鍓?鎵█涓囧か鑾綋鈶?涓€鏃?鍗楀北鏈夎檸椹版潵,涓€鏉戠殕鎯?闂棬涓嶆暍鍑?鍚曟煇鏇?"绗竴铏庤€?浣曟儳涔?鍚惧嵆缂氫箣!"閬傛寔鍓戣€屽幓.淇勮铏?璺濈櫨姝ヨ鈶?铏庡ぇ鍚?鐪堢湀鐩糕憿鍚?鍚曞垯涓よ偂鎴樻牀鈶?椤惧乏鍙虫棤浜?杩樷懁璧?浜旇壊鏃犱富.灏戦》,鏉戞皯鍚懃鎴峰嚭,瑙佸叾浠嗏懄鍦?涓嶇渷浜轰簨.鎬ユ不涔?鑹懅涔呬箖閱?浜烘洶:"铏庡畨鍦ㄢ懆?"鍚曚箖鈶╂洶:"涓烘垜鎵€閫愮煟!"浼椾汉鐩歌鑰屽樆銆?璇戞枃鏈変竴涓鍚曠殑浜鸿嚜绉板媷澹紝鍠滄浣╁甫鍒€鍓戯紝鎵█鏈変竾澶笉褰撲箣鍕囥€備竴澶╋紝鍗楀北鍑虹幇鐚涜檸锛屽叏鏉戦兘寰堟儕鎱岋紝鍏抽棬涓嶆暍鍑烘潵銆傚悤鏌愯锛氣€滀粎涓€鍙€佽檸缃簡锛屾湁浠€涔堝彲浠ユ儳鎬曠殑,鎴戦┈涓婂幓缁戜簡瀹冿紒鈥濅粬浜庢槸鎻愬墤绂诲紑浜嗐€備笉涓€浼氬氨瑙佸埌鑰佽檸鍦ㄥ墠闈㈢櫨姝ュ乏鍙炽€傝€佽檸澶у惣涓€澹帮紝鎬掔洰鑰岃銆傚悤鏌愪袱鑵垮彂鎶栵紝鐪嬪乏鍙虫病鏈変汉锛屽線鍥炶窇锛屽叚绁炴棤涓汇€傝繃浜嗕竴浼氾紝鏉戞皯浠墦寮€绐楁埛鍋峰伔鍦扮湅锛岃浠栧€掑湪鍦颁笂锛屼笉鐪佷汉浜嬨€備粬绱ф€ユ姠鏁戞墠鑻忛啋杩囨潵銆傛湁浜洪棶锛氣€滆€佽檸杩樺湪鍚楋紵鈥濆悤鏌愮珶璇达細鈥滆鎴戣刀璺戜簡锛佲€濆ぇ瀹堕兘浜掔浉鐪嬬潃澶х瑧銆?娉ㄩ噴1 褰擄細鎸°€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鈶¤锛氬乏鍙炽€€銆?鈶㈢浉锛氱浉浜掞紝琛屼负鍔ㄤ綔鐢卞弻鏂规潵銆偮?聽聽聽聽聽鈶d袱鑲℃垬鏍楋細涓よ吙鍙戞姈銆?鈶よ繕锛氳繑鍥炪€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鈶ュ惎锛氭墦寮€銆? 鈶︿粏锛氬悜鍓嶅€掍笅銆?鈶ц壇锛氬緢銆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鈶ㄨ檸瀹夊湪锛氳檸鍦ㄥ摢鍎裤€?鈶╀箖锛氱珶銆?鍚ず鍚圭墰鐨勪汉鍦ㄤ簨瀹為潰鍓嶆€讳細璐ラ湶銆?瀵屽晢鏈夋濮撹€呪懘锛岀暅鈶典竴楣﹂箟锛岀敋鎱р懚锛岃兘杩庡涓庤璇椼€傛鍓紙17锛夊叾涓ょ繀锛岀疆鈶蜂簬闆曠銆傜啓瀹佲懜鍏勾锛屾蹇界郴鐙扁懝銆傚強鈶哄綊鈶伙紝闂功楣夋洶锛氣€滃惥鍗婂勾鍦ㄧ嫳锛岃韩涓嶇敱宸憋紝鏋佸叾鎬ㄨ嫤銆傛睗鈶煎湪瀹舵湁浜洪锛屼綍鍏垛懡涔愯€讹紒鈥濋功楣夋洶锛氣€滃悰鈶惧崐骞村湪鐙憋紝鏃╁凡涓嶅牚鈶匡紱鍚惧骞村湪绗硷紝浣曚箰鍙█鈷€锛熲€濇澶ф劅鎮燂紝鍗虫棩鈷佹斁鈷備箣鈷冦€?鎹€婁箰鍠勫綍銆嬫敼鍐?瀛楄瘝瑙i噴锛?锛夎€咃細路路路路路路鐨勪汉銆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夌暅锛坸霉锛夛細鍏汇€?锛?锛夌敋鎱э細鍗佸垎鑱槑銆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夌疆锛氭悂锛屽畨鏀俱€?锛?锛夌啓瀹侊細瀹嬬瀹楀勾鍙枫€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夌郴鐙憋細鎷樼浜庣墷鎴裤€?锛?锛夊強锛氱瓑鍒般€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锛夊綊锛氬洖鏉ャ€?锛?锛夊コ锛氶€氣€滄睗鈥濓紝浣犮€?锛?0锛変綍鍏讹細澶氫箞銆備綍锛氬壇璇嶏紝澶氫箞銆備笂鏂団€滀綍鍏朵箰鑰垛€濓紝鎰忎负澶氫箞蹇箰銆?锛?1锛夊悰锛氬瀵规柟鐨勫皧绉般€偮?聽聽聽聽聽聽聽锛?2锛変笉鍫細涓嶈兘蹇嶅彈銆傚牚锛氬繊鍙椼€?锛?3锛夎█锛氳銆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4锛夊嵆鏃ワ細褰撳ぉ銆備笂鏂団€滃嵆鏃ユ斁涔嬧€濇剰涓哄綋澶╂妸楣﹂箟鏀句簡銆?锛?5锛夋斁锛氶噴鏀撅紝瑙h劚銆偮?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锛?6锛変箣锛氫唬璇嶏紝鎸囦唬鈥滈功楣夆€濄€?锛?7锛夊壀锛氬壀鐭?缈昏瘧鏈変竴涓娈电殑瀵屽晢,鍏讳簡涓€涓功楣?鍗佸垎鑱槑,鑳戒笌瀹汉璇佃瘲浜よ皥,杩欎釜濮撴鐨勫晢浜轰簬鏄壀浜嗕粬鐨勪袱涓繀鑶€涓婄殑缇芥瘺,鎶婁粬鍏诲湪闆曞埢绮剧編鐨勭瀛愰噷闈€傜啓瀹佸叚骞?濮撴鐨勮繖涓晢浜虹獊鐒跺洜涓哄嚭浜嬭繘浜嗙洃鐙便€備粬鍑虹嫳浠ュ悗闂功楣夎:"鎴戝湪鐩戠嫳鍗婂勾锛屽澶勪笉鐨勮嚜鐢?鏄綍绛夌殑鐥涜嫤.浣犲湪瀹堕噷鏈変汉鍠傚吇,鏄涔堢殑蹇箰鍟婏紒"楣﹂箟璇?"浣犲彧鍦ㄧ洃鐙遍噷鍛嗕簡鍗婂勾灏卞凡缁忚寰楃棝鑻︿笉鍫簡銆傝€屾垜鍦ㄨ繖涓洃鐙变竴鏍风殑绗煎瓙閲屽憜浜嗗ソ澶氬勾浜?鍙堟湁浠€涔堟涔愬彲瑷€?"濮撴鐨勫晢浜哄惉浜嗙炕鐒堕啋鎮?椹笂灏辨妸浠栨斁浜嗐€?鍚彂鍛婅瘔鎴戜滑,鑷敱瀵瑰姩鐗╂垨浜洪兘鏄崄鍒嗛噸瑕佺殑锛屼竴涓汉娌′簡鑷敱灏辨病浜嗗揩涔愶紒澶卞幓鑷敱鏄渶澶х殑鐥涜嫤锛屽姩鐗╄窡浜烘槸涓€鏍风殑銆?鍛婅瘔鎴戜滑锛屼竴瀹氳淇濇姢鍔ㄧ墿锛屼笉鍙互浼ゅ鍔ㄧ墿锛岃鍠勫緟鍔ㄧ墿銆。
六七年级下《走进文言文》第七单元
• 1. 张僧繇(yóu):南朝梁 吴(今苏州市)人,中国 古代著名的画家。
• 2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 3 .每:常常,每每。 • 4 .去:离开。 • 6 .以为:认为。 • 7 .诞:虚妄,荒唐。 • 8 .因:于是,就 • 9 .须臾( xū yú ):一会儿。 • 10.破:击破 • 11·皆:都,全都。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 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 淹的事),(他的父亲)把一些美味菜肴送给范仲淹。
1)日:每天 2)釜(fǔ):锅。 3)画:划。 4)齑(jī):腌菜 或酱菜。 5)啖:吃。
6)留守:官职的名称。 7)同学:一起学习, 和现在的同学一样。
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
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
• (1)、稍:渐渐。 • (2)、延:邀请。
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 历十二载,五渡未成。
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经 历了十二年,五次渡海都没有成功。
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
• 6、恒:常常。
• 7、炫:夸耀、炫耀。
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 年遇。
• 8、左右:随从 • 9、罗后:跟随在后面。
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手持弓箭,飞鹰和猎
犬跟随在他后面,途中与少年相遇。
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 之鹰犬。”
六年级走进文言文七
走进文言文(七)食粥心安《食粥心安》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舍读书时,总煮二升米,做一锅子粥,经过一晚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各拿两块,和一点腌菜吃。
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要回乡陪父亲,临走前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
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说:‚大人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也安定,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碗粥呢!‛鉴真东渡日本应日僧普照辈延——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原文: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
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
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
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
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
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译文: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为僧。
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
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
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
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
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
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
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少年志存高远全文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
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
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
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
‛少年不应。
富者复曰:‚尔随我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
‛少年作色,少年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嗔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编辑本段注释1.薪:柴草。
2.炫:夸耀、炫耀。
3.若等:你或你们。
文言文六年级教案_1
文言文六年级教案文言文六年级教案1【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本学期学习的文言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学生课外收集喜欢的文言文,准备交流。
2、电脑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激趣1、师谈话: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用之于政治,可以治国安邦;用之于军事,可以百战百胜;用之于艺术,可以美轮美奂;用之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我们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屏幕显示:诗词等)这个学期,我们在语文课上学到了哪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呢?二、温故知新,复习课内文言文1、谈谈对文言文的认识:师小结:文言文,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便于传诵,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回顾本学期学习了哪些文言文。
4、小组合作,复习文言文。
师提示:朗读,释义,明理,背诵5、小组汇报。
注意生生互动,读得充分,入情,有韵味。
形式多样三、归纳学习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四、拓展延伸,交流课外文言文。
1、文言文充满哲理,饱含人生经验的语言,能使我们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
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文言文,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各小组交流课外收集的文言文。
)2、各小组上台,幻灯展示收集的文言文,汇报自学收获。
小结:同学们收集到的文言文真是美轮美奂。
因为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妙文我们来不及看,同学们可以下课后继续交流。
五、总结。
板书设计:(略)文言文六年级教案2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1.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知道为什么叫文言文吗?2. 通过对比“口头语言:吃饭了吗?”与“书面语言:饭否?”引发兴趣二、目标建设,独自自学1. 自读课文,读准句读。
2. 提出预习中的问题。
弈秋,“秋”是人名,“弈”表示善于下棋。
三、小组互助,质疑释疑1. 小组选一篇有感情朗读。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译文与题解 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31~38单元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Contents ............................................................................................................................................................................ 第31单元 .....................................................................................................................................................................1.1巾帼潘将军 ..........................................................................................................................................................1.2擒贼 ......................................................................................................................................................................1.3吕某刺虎 ..............................................................................................................................................................1.4笼中鹦鹉 ..............................................................................................................................................................1.5搔痒 ...................................................................................................................................................................... 2第32单元 .....................................................................................................................................................................2.1孙权喻吕蒙读书 ..................................................................................................................................................2.2响遏(e)行云.....................................................................................................................................................2.3王元章砍神像 ......................................................................................................................................................2.4空中楼阁 ..............................................................................................................................................................2.5熊与坎中人 .......................................................................................................................................................... 3第33单元 .....................................................................................................................................................................3.1蛇衔草 ..................................................................................................................................................................3.2智犬破案 ..............................................................................................................................................................3.3神针道人 ..............................................................................................................................................................3.4杨务廉有巧思 ......................................................................................................................................................3.5多言何益 .............................................................................................................................................................. 4第34单元 .....................................................................................................................................................................4.1盲子道涸溪 ..........................................................................................................................................................4.2瞎子触象 ..............................................................................................................................................................4.3木刻钟馗 ..............................................................................................................................................................4.4商鞅立木 ..............................................................................................................................................................4.5阿柴折箭以喻 ...................................................................................................................................................... 5第35单元 .....................................................................................................................................................................5.1承宫拾柴苦学 ......................................................................................................................................................5.2蔡侯纸 ..................................................................................................................................................................5.3牧竖拾金 ..............................................................................................................................................................5.4解铃系铃 ..............................................................................................................................................................5.5认真 ...................................................................................................................................................................... 6第36单元 .....................................................................................................................................................................6.1地震 ......................................................................................................................................................................6.2多忧者 ..................................................................................................................................................................6.3穿井得一人 ..........................................................................................................................................................6.4不识自家 ..............................................................................................................................................................6.5两瞽 ...................................................................................................................................................................... 7第37单元 .....................................................................................................................................................................7.1莽汉断棘 ..............................................................................................................................................................7.2宾卑聚自杀 ..........................................................................................................................................................7.3齐之好勇者 ..........................................................................................................................................................7.4引婴儿投江 ..........................................................................................................................................................7.5楚人有不识姜者 .................................................................................................................................................. 8第38单元 .....................................................................................................................................................................8.1狂泉 ......................................................................................................................................................................8.2鼠技虎名 ..............................................................................................................................................................8.3北人不识菱者 ......................................................................................................................................................8.4病忘 ......................................................................................................................................................................8.5斗牛而废耕 .......................................................................................................................................................... 第31单元1.1巾帼潘将军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省大眼。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讲解
《走进文言文》是一本针对初中生编写的文言文教材,主要包含六年级和七年级两个部分。
下面是对这两个部分的简要讲解:六年级部分:
第一单元: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包括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以及文言文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表达方式。
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的阅读和解析,主要讲解这篇古文的背景、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单元:《论语》的阅读和解析,主要介绍《论语》的作者、内容、思想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和领悟古代先贤的智慧和道德。
七年级部分:
第一单元:文言文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包括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句式、词语、语法等表达方式。
第二单元:《木兰诗》的阅读和解析,主要介绍这首古诗的背景、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中的诗意和美感。
第三单元:《红楼梦》的阅读和解析,主要讲解这部古代长篇小说的作者、内容、结构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文言文的表现手法。
总的来说,《走进文言文》通过选取了经典的文言文篇目和常用的语法和修辞手法,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2.4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1 性(至)孝 .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 2左手复(挛)挛:蜷曲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1.5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3.会:聚集,汇合4.题:书写,题写5.听:听从
6.举:全部7.以:相当于“把,拿,将。”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31~38单元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Contents .................................................................. 第31单元.................................................................1.1 巾帼潘将军.............................................................1.2 擒贼...................................................................1.3 吕某刺虎...............................................................1.4 笼中鹦鹉...............................................................1.5 搔痒................................................................... 2第32单元 ...............................................................2.1 孙权喻吕蒙读书.........................................................2.2 响遏(e)行云..........................................................2.3 王元章砍神像...........................................................2.4 空中楼阁...............................................................2.5 熊与坎中人............................................................. 3第33单元 ...............................................................3.1 蛇衔草.................................................................3.2 智犬破案...............................................................3.3 神针道人...............................................................3.4 杨务廉有巧思...........................................................3.5 多言何益...............................................................4.1 盲子道涸溪.............................................................4.2 瞎子触象...............................................................4.3 木刻钟馗...............................................................4.4 商鞅立木...............................................................4.5 阿柴折箭以喻........................................................... 5第35单元 ...............................................................5.1 承宫拾柴苦学...........................................................5.2 蔡侯纸.................................................................5.3 牧竖拾金...............................................................5.4 解铃系铃...............................................................5.5 认真................................................................... 6第36单元 ...............................................................6.1 地震...................................................................6.2 多忧者.................................................................6.3 穿井得一人.............................................................6.4 不识自家...............................................................6.5 两瞽................................................................... 7第37单元 ...............................................................7.1 莽汉断棘...............................................................7.2 宾卑聚自杀.............................................................7.3 齐之好勇者.............................................................7.5 楚人有不识姜者......................................................... 8第38单元 ...............................................................8.1 狂泉...................................................................8.2 鼠技虎名...............................................................8.3 北人不识菱者...........................................................8.4 病忘...................................................................8.5 斗牛而废耕............................................................. 第31单元1.1巾帼潘将军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省大眼。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对学习现代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有帮助。
2.培养学生喜欢读文言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3.解读文言文里面的语言特点,对学生的语言学能力和文学素养有帮助。
4.通过文言文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故事、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1.分析及解读文言文的句子,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2.学习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历史等知识。
3.学习文言文中中的词汇,语言结构和用词特点。
教学难点1.学生阅读文言文时理解和解释文言句中具有古文特色的常识词和语法。
2.学生对古代故事、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策略1.通过导读和启发性问题组织学生对古代故事、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2.适当运用文言文的用词,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
3.组织学生用自然语言表达自己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读老师通过观察、解释、启发问题和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故事、文化和历史背景,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文言文创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步:阅读文言文老师以经典文言文为例(如:《孔子家语》、《庄子》等),向学生展示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魅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三步:学习文言文重点讲解文言文中语言结构和用词特点,重点解读文言文语言中涉及到的文化、历史知识。
第四步:梳理思路通过梳理学生的思路和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文言文里面的语言特点,对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第五步:作业回答设计文章或问题让学生用自然语言回答问题或写作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为学生阅读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1.边读边讲:通过讲解古代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涵义和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设计问题:通过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自学和独立对文言文的解读和理解中提高其阅读和思考能力。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音韵、字形、词义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通过诵读、背诵和理解文言文篇章,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可以通过简单的导入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到底是什么,以及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例如,可以用下面的话语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文言文,你们知道文言文是什么吗?有没有听说过“《论语》”“《史记》”这些书?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东西。
文言文虽然是我们现代汉语的前身,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差异,我们试着来发现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吧!”2. 正式教学学习音韵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习音韵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在学习音韵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来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先念出一些带有韵母和声调的汉字,然后让学生跟着读,反复练习,掌握基本的音韵知识。
掌握字形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习字形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而掌握字形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模仿。
例如,可以让学生写出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见词汇,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字形。
学习词义在词语理解方面,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例如,可以从句子中抽出一些关键的词汇,然后与文章的大意进行结合。
例如,“夫人之孝,虽有罕等之贤,必先之”的“孝”就是指孝敬父母的美德。
阅读文言文篇章在阅读文言文篇章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再注重分析文中的语句、词语和现象,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学习文言文写作最后,则是文言文写作的环节。
在手写文言文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注意词汇拼写和笔画把握等方面。
在写作方面,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个人经历,通过小论文的形式来尝试写文言文。
三、教学重点1.学习文言文的音韵、字形和词义;2.阅读文言文篇章;3.学习文言文写作。
走进文言文
• 2、用“为”、“为……所……”或“……为 所……”表被动。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3、用“见”、“见……于……”表被动。 •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4、用介词“被”表被动。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 • 5、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 动)。
• • •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四)、文言语法知识
• 3、文言句式 • (1)判断句 • (2)疑问句 • (3)被动句 • (4)省略句 • (5)倒装句
• • •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6)固定句式
(1)判断句
• 1、用“者”或“也”表判断。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2、用副词“乃”、“则”、“即”、 “皆”、“耳”、“必” 等表肯定判断。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用“非”、“末”、“弗”、“无”、 “莫”等表否定的判断。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臣是凡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偏在远郡。” • 5、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 语意直接表判断。 • ——“刘备,( )天下枭雄。”
• • • • • • • •
1、省略主语。 ——“()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动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省略宾语。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4、介词的省略。 ——“今以钟罄置()水中。”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教案初一教案蜜中鼠屎案
蜜中鼠屎案1、孙亮①出②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③至宫中藏取蜜渍梅。
蜜中有屎。
孙亮:吴国皇帝。
出:经过。
苑:皇帝游猎的花园。
黄门:太监,官名,无需翻译。
至:到。
至:到。
方:正要。
渍:浸泡2、召问藏吏,藏吏叩首。
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向:早些。
汝:你。
藏吏:管理库房的官吏。
3、曰:“向求,实不敢与。
”向:早些。
向求,实不敢与——太监起初索要过,实在不敢给。
4、黄门不服,侍中④刁玄、张邠启:“黄门、藏吏辞语不一样,请付狱⑤推尽⑥。
”侍中:官职名称。
启:陈说。
狱:司法机关。
推尽:完全盘问。
5、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⑦,矢里燥。
亮大笑谓玄、邠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
”矢:同“屎”。
耳:罢了。
若:假如,假如6、黄门首服⑧,左右莫不惊悚。
首服:自认伏罪。
左右:上下不等;在文中指身旁左右的大臣。
惊悚:吃惊、感觉惧怕的左右莫不惊悚——左右大臣没有一个不吃惊惧怕的。
译文:孙亮经过西边的花园,正在吃生梅,于是就派太监到宫中拿蜜来浸泡梅子。
可是蜜里有老鼠屎。
孙亮把藏吏召过来审讯,藏吏跪在地上叩首、道歉。
孙亮问藏吏说:“太监向你要过蜜吗?”藏吏回答:“太监起初索要过,实在不敢给。
”太监不伏罪。
宫中官员刁玄、张邠陈说:“太监、藏吏说的都不一样,请让司法机关完全盘问。
”孙亮说:“这很简单知道。
”孙亮叫人破开鼠屎,老鼠屎里是干燥的。
孙亮笑着对刁玄、张邠说:“假如鼠屎以前在蜜里,里面和外面都应当是湿的;此刻外面湿,里面干燥,必定是太监所做的。
”太监自认伏罪,左右的大臣没有一个不吃惊惧怕的。
太监诬陷藏使的原由是:曰:“向求,实不敢与。
”(按原文)谜语一则1、王荆公戏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王荆公:即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称。
2、吉浦解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即是这个谜。
”吉甫:吕吉甫。
更:再。
戏:娱乐。
时:时间。
脊:脊梁。
译文:王荆公然玩笑写了一个谜语:“画的时候是圆形的,写的时候是方形的;冬季出来的时间比较短,夏季则比较长!”吉甫解说谜语说:“东海有一条鱼,没有头也没有尾巴,再去除脊梁骨,就是这个谜底!”根源于网络谜:谜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文言文(六年级)杨修啖酪【原文】人饷①魏武②一杯酪③,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④“合”字,以示众。
众莫之解。
次⑤至⑥杨修⑦,修11便啖,曰:“公教⑧人啖一口也,复⑨何疑?”【译文】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注释】①饷:同“飨”,泛指请人受用。
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③酪:牛、羊等的乳制品。
④题:写上⑤次:传递⑥至:到⑦杨修:曹操的谋士。
⑧教:让。
⑨啖:吃。
复;又便:就【练习】1、问:杨修为什么敢吃?答:“合”字拆开就是“人一口”王戎识李【原文】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
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⑥枝,诸儿竞走⑦取之,唯⑧王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⑨然。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1.王戎:晋朝人,做过官。
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2.尝:曾经。
3.诸;众多。
4.游:玩耍。
5.子:果实。
6.折:压弯。
7.竞走::争相跑过去。
走:跑。
8.唯:只有。
9.信:果真,的确。
然:这样。
信然:确实这样。
【译文】王戎七岁时,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弯了枝条。
小朋友都争相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去。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确实这样。
【练习】王戎为什么不去和别的小朋友摘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答:如果李子甜,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启示】1、我们应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且有丰富想象力。
2、我们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
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
诸葛恪得驴〖原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⑴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⑵。
一日,孙权大会⑶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⑷其面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⑸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
”举⑹座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要评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
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可以看出诸葛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聪明、机智的人。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的面对,换一种方法和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注释〗⑴瑾:指诸葛瑾,他是诸葛亮的兄长。
⑵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⑶会:聚集,汇合⑷题:书写,题写⑸听:听从⑹举:全部|7)以:相当于“把,拿,将。
”谢道韫咏絮原文: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道韫(yùn)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译文: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注释:①内集:将家中子女集合起来。
②辈:们。
③骤:突然。
④差可拟:大约可比拟。
⑤因:乘。
⑥兄子:侄儿;兄女:侄女练习1、的比喻为什么不好?答:因为盐呈粒子形,所以盐不可能在空中慢慢飘落下来。
谢道韫是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
曹冲称象原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注释:智意:聪明才智致:送给群下:部下,下属校:考察,衡量陆绩怀橘原文: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堕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译文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
他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他精通天文和历法。
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
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
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怀中,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
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口里滚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为什么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带几个回去给母亲吃。
”袁术说:“陆绩,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
”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桔的美德。
点评陆绩的孝行史记记载只有一件事,但足以反映他的为人。
所谓“当年桔子入怀日,正是天真烂漫时,纯孝成性忘小节,英雄自古类如斯。
”黄香温席原文: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他九岁时,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
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体温使他父母的被子暖和,让父母睡得暖和。
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年“方”九岁:正当“令”枕席清凉:使以待亲之安“寝”:睡安:舒服的,安心的。
“至于”冬日严寒:到了于是名播“京师”:京城;国都待:等待播:传播,流传,散步则: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就”,“便”,“那么”。
暖:属词类活用的词,这里形容词作动词用。
帷帐: 帐子.蚊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衾:被子。
陈遗贮焦饭原文:陈遗至孝。
母好喜食釜底焦饭。
遗作郡主簿,恒备一囊,每煮食,辄贮焦饭,归而遗母①。
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②。
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③。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注释】1.铛(chēng):一种铁锅。
贮录:贮藏。
2.孙恩:东晋末,孙恩聚众数万,攻陷郡县。
后来攻打临海郡时被打败,跳海死。
袁府君:即袁山松,任吴国内史(诸侯王封国内掌民政的长官,相当于太守)。
3.未展:未及。
4.主簿:县令的属官,负责文书及印章等。
5.斗:旧时量器。
6.至:非常7.溃:逃散8.遁:逃9遗:送给【译文】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回报。
哑孝子原文:崔长生,生而哑,性至孝;人呼“哑孝子”。
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夫母。
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外,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
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
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守待失者而不得。
月余,未见有求者,及易猪饲之。
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
孝子待人,诚而信。
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后不知孝子所之。
译文:崔长生下来就喑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
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并且出入都一定会给父母请安。
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
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
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
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1 性(至)孝 .2 至:到了极点,可翻译为非常3 人(悯)之悯:同情4 父母(赖)以活赖:依靠5 乃(易)猪饲之易:交换6 父母先后(卒)卒:死7 哭之(恸)恸:悲痛的样子8 后不知孝子所(之)之:到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想要买鞋子的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他在集市上选好鞋子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他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度(duo):测量。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欲:想要。
履:音(lǚ),革履,就是鞋子。
者:......的人。
先:首先。
而:然后。
置:放,搁在。
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
坐:通假字:座;座位;现在与古代不同。
至:等到。
之:到。
而:却。
忘:忘记。
操:拿,携带。
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已:已经。
得:得到;拿到。
乃:才。
持:拿。
反:通假字:返;返回。
及:到,等到。
罢:散,结束,停止。
无:不。
自信:相信自己。
遂:于是,就。
得:买到。
何:为什么。
之:鞋子。
以:用。
足;脚。
宁:宁可。
忘操之:忘了拿尺码。
寓意: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主题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
鲁人锯竿入城【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