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南浦别(其一)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 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 么?
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 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 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 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三、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 城西楼晚眺》许诨) 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 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 染力。 *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 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 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 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 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分析归纳: 一、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 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 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 州词》)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 笛人之心。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 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 全出”。
2.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 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3.表颜色的词 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 感,渲染气氛。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 舟过吴 江》 蒋 捷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杜甫)
四、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 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 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1.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 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学习目标
• 了解炼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 掌握炼字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
题型分析
常见的设题形式: 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 达效果。 2、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 在哪里? 4、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请作简要分析。 5.某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 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 词》王之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 甫)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 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真题示例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案】 (1)“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 数”。(2)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 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3)“穿”字形象的 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 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这样写答案
• 格式: • 该词有……的含义,采 用……修辞手法,化…… 为……{释含义、明手法}, 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或烘托了……的意境{ 说效 果 }。
课堂小结
一、炼字类型:
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拟声词、表 颜色的词、活用词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所用手法。 ——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 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 ——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 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 通感、化静为动等。(释含义、明手法) •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 述景象(描景象) •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 境/表感情/谈效果)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 注:这首诗是李白流放遇赦后途经岳阳所做。 •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中哪个字用得生动精妙,请 进行赏析。(5分) • 答: “引”(1分)“引”是带走的意思。(解释改字 在句中的含义1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手法1 分)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把改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1分)表现了诗人遇赦后的高兴心情。(点出 改字的作用1分)
五、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
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 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 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 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吹绿”,既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 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 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 易“十许字,始定为绿”。
诗歌鉴赏
之炼字
关于炼字
•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 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 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 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杜甫说 “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说“吟安一 个字,捻断数根须”;“推敲”的贾岛说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