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合集下载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原理:
望 远 镜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结构
成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
望远镜
大镜。
原理:
例1、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
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装什么样的眼镜
矫正视力( D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例8、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
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
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11cm
B、12cm
C、20cm
D、以上都不对
分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f< u<2f
u=12cm 即:f<12cm<2f 得:6cm<f<12cm
(3):实像在透镜两侧倒立,虚像在透镜同侧 倒立。
(4):u>v, 像是缩小的,u<v,像是放大的。
(5):透镜越近,像距离透镜越远,像越大; 物体距离透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镜越远,
像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成虚像时,物体
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物体距离透镜越远,
像越大。
(6):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可以在光屏 上呈现,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 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 放大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 主光轴的光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交于一点,这 个点叫做焦点。焦 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做焦距。
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
1、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 F OF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物理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物理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

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即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2、光路作图:(少了两个个焦点F ,手写补上)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光线出去的时候,靠近主光轴总结口诀:光路可逆!!!!!(1)凸透镜:平行进入,经过焦点;经过焦点,平行出去。

(2)凹透镜:平行进入,对齐焦点;对齐焦点,平行出去。

(3)经过光心O 的任何光线,都不改变传播方向,即沿直线传播例题:2、如图所示,下列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中能够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3、下列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4、做出入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手写,加上三个特殊光线,加粗箭头)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解析:平行主光轴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的一点才是焦点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 .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第1题图二、生活中的透镜1、成像特点2实像:光屏有像虚像:光屏无像例题:1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2、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 .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 .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 .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3、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冰块磨成凸透镜,聚焦太阳光,将火柴头放在透镜的焦点处,可能在冰凸透镜消融之前点燃火柴头B .照相机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孔成像也是这样,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C .用放大镜看墙上的地图,可能看到放大的像,也可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D .如果要使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往左边移动,应该使物体向右边移动注意:小孔成像说明的是光沿直线传播,而不是光的折射(背好知识点)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填“前”或“后”),矫正时
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凸 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成 倒立、放大的实 像,目镜相当于 放大镜 的作 用,成 正立、放大的虚 像. 2.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相当于一个
照相机 ,目镜相当于一个 放大镜 .
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过关训练
1.如图4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 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请在图5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 线。
答案
变式训练 完成图6中的光路图.
答案:
3.某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 正确的是( D ) A.实像可以是倒立的也可以是正立的,虚像都是 正立的 B.缩小的像都是实像,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 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6.如图15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 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7.如图16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 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 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B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凹透镜的虚焦点.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胶片相当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不成像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动态
应用
物近像远 像变大
照相机 投影仪
获得平行光束
物近像近 像变小
放大镜
显微镜:物镜(投影仪) + 目镜(放大镜) 望远镜:物镜 (照相机)+ 目镜(放大镜)
眼睛相当于照相机
症状
近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 物体,看不清 远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太厚 或眼球前后 方向上太长
成像位置 视网膜前
改正方法 凹透镜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远处 物体,看不清 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薄 或眼球前后 方向上太短
视网膜后
凸透镜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探究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像距跟物距有何关系?
二、摆放实验器材
蜡烛
F
F
凸透镜
光屏
注意: 烛焰、透镜、光屏
三者的中心处于 同一水平高度
1.如图,物体处于离凸透镜20cm处时的成像见图所示.下列列出了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符合实际的是( D )
A.6cm<f<20cm, B.3cm<f<10cm C.5cm<f<10cm D.3cm<f<6cm
2.物体放在距凸透镜前30cm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 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像.当物体放在40cm的位置上时,那
(3)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长度变短,光屏上的像会
向 上(上/下)移动,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下 (上
/下)调整,同时将光屏随之调整。
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
蜡烛越烧越短像怎么变化? 像向上移动
模块二:错题讲授
学习目标:能够分析题目中的知识点并正 确讲授解题思路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第五章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第五章复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复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学案姓名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知道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4、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5、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复习回顾】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3.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主轴)4. 光心:通过该点的光,传播方向____________ 。

5. 凸透镜对光起_______________ 作用,凹透镜对光起_____________ 作用。

在图1方框里画出正确的透镜。

6. 焦点: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_______ ,用字母________ 表示。

7.焦距:焦点至U _________ 的距离,用字母_______ 表示。

8. 三条特殊光线(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光心的光线,;(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另一侧的虚焦点。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于主光轴;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射出。

9. 生活中的透镜(1)___________ 照相机:物体离镜头比较远,物体成____________ 、____ 的像;(2)___________ 投影仪:物体离镜头比较近,物体成____________ 、____ 的像;(3)___________ 放大镜:物体离镜头比较近,物体成____________ 、____ 的像;10.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应用正倒大小虚实u> 2fu=2ff v u v2fu=fu v f像的变化情况是:成实像时,物近像______ 像变 _____成虚像时,物近像______ 像变_______12.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_____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_____ ;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1. 完成下列光路2.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 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11.眼睛和眼镜甲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乙矫正后甲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乙矫正后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B ) A. B. C. D.
课堂练习 04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外一侧,调节光屏位 置,可得到一个(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分析
1.认识透镜
例题1
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部分,其截面如图所示, 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B ) A.只有b B.a、c、d、e C.a、b、c D.a、b、c、d、e
考点分析
1.认识透镜
例题2
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D)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
课堂练习 05
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移动光屏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 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
课堂练习 06
在下列虚框中放入适当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光路图成立。其中放入凹透 镜的是( D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考点分析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本章第四节和第五节的内容在考试中不是重点,但也常在实验探究、选择 和填空题中有所涉及,其难易程度多为较容易。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能够通过自身调节可看清远处的物体,也可 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了解远点、近点、明视距离等概念。 2.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眼睛的度数。 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初中物理)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初中物理)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因此凸透镜可以产生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可见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由于光路的可逆性,从凹透镜的一侧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解析】(1)图中刻度尺上的一个大格为1cm,分成10个小格,则每个小格为0.1cm 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①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②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凸透镜;②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虚像;③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经典例题考查】.塔在水中形成“倒影”.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放大镜把字.笔好像在水面处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 ,使我们光屏接不到像;蜡烛放到一倍焦距以内时,成虚像,光屏接不到像;蜡烛放到一倍焦距要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变小;,在凸透镜另一侧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总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对此物距改变而像距不变的现象,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点。

现有一条光线也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时,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反射的光线,其中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凸透镜主;;行,来回移动透镜,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由图知,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故物体经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
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 近视


移动;也可以不改
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
(选填“近视”或“远视”)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上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该系统
功能与人眼相似,能为战斗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系统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
于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
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原则,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障碍物更大
的像,应减小物距——玩具车应靠近障碍物,同时增大像距——镜
头向前伸。据此分析可知B正确。
跟踪练习2
将一支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
置,在墙壁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左右小范围内
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光源
(选填“大”“小”或“相同”)。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处,仅向
右移动光屏,能得到倒立、放大的清
晰实像
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
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
清晰的像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够说明照相
A.墙壁上是缩小的像
B.墙壁上是放大的像
C.只适当向右移动烧瓶,墙壁上可成清晰变小的像
D.只适当向左移动蜡烛,墙壁上可成清晰变小的像
类型二、“动态”规律及应用
例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近处、远处物体都成像在视 网膜上明视距离约25cm
近 视 眼
比正常眼前后径长,焦距短, 折光能力强远处物体成像在 视网膜前,看不清远处物体 (配凹透镜改正)
比正常眼前后径短,焦距长, 折光能力弱,近处物体成像在 视网膜后,看不清近处物体 (配凸透镜改正)
小结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倒___立__、__缩__小__、___实__像_。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人
是怎样做到的?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时 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改变时,像的大小怎样变化? 物距变大时 像距变小,像变小
物距变小时 像距变大,像变大
注意:在利用照相机照相时就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镜头与
凹透镜也可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复习
一、透镜分类
透镜
凸透镜: 中央厚 边缘薄
凹透镜: 中央薄 边缘厚
1.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视察实验现象
光心
O
主光轴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折射光路图
② ①

F
F③

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②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F
F
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实验中区分凸透镜凹透镜的方法
充分利用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 镜的发散作用
u>2f U=2f f<u<2f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2f F
F 2f
倒立、 缩小的 实像
2f F 2f F
倒立、 F 2f 等大的
实像
F 2f 倒立、 放大的 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3.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凹透镜4、焦点(F):凸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凹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凸透镜凹透镜6、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要点进阶: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变成平行光束,幻灯机、投影仪、舞台上的追光灯等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3、凹透镜的虚焦点,“虚”表示该点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逆着凹透镜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凸透镜u=∞(平行光)v=f像与物异侧成一点测定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测定焦距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u=f v=∞同侧不成像u<f v>f 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凹透镜物在镜前任意处v<U 同侧缩小、正立、虚像2、口诀记忆: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物理·新课标(RJ)
[解析] (1)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可以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通过移动凸透镜的方法找到最小、最亮的会聚点,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为了使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处,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能够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显示。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10.图5-10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如图5-11所示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一第2题针对训练
1.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B.虚像总是倒立的,实像总是正立的 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后也可看到 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答案] C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一第6题针对训练 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A
1
2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知识拓展 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可以采用题目中借助太阳光的方法测量,还可以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体在二倍焦距处,能够成等大实像来测量,当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为焦距的二倍,算出即可。
01
02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于30 cm。故选A。
2.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

,荷花在底片上成倒立
的实像;若要把荷花
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
(选填“远离”或
“靠近”)荷花。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景物放在镜头的 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 使照相机镜头靠近荷花。 答案:二倍焦距 缩小 靠近
阶段复习课 第五章
【答案速填】 ①中间厚边缘薄 ②会聚 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⑥中间薄边缘厚 ⑦发散 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物 像异侧 ⑨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物像 异侧 ⑩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⑪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需用凹 透镜矫正 ⑫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需用凸 透镜矫正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知识。(1)实验前应调节 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目的 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蜡烛在20 cm刻度线处,凸透镜在 50 cm刻度线处,那么物距为30 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3)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可逆,此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4)当蜡烛在56 cm刻度线处时,物距小于一 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以制成放大镜。 答案:(1)凸透镜中心 (2)缩小 (3)放大 (4)正立 放大镜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解读: (1)2倍焦距(2F)处:缩小、放大像的分界点; (2)1倍焦距(F)处:倒立、正立像和虚、实像的分界点。 即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且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附专项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附专项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附专项复习知识点1:透镜1、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所示。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典型光路。

6、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有会聚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知识点2: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凸透镜成像u>2f f<u<2fu<f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光路图透镜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物体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位置降低),投影仪远离屏幕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位置提高),投影仪靠近屏幕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复习2017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复习2017

中考复习学案《透镜及应用》班级: 姓名: 一、复习目标:1.要求会较熟练画透镜光路图(会聚和发散)。

2.要求熟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会看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光路图——会聚、发散、成像、光路可逆的光路图。

难点:利用凸透镜成像相关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三、课堂合作探究放一个 透镜。

1.显微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 的 像,道理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成 、 的 像。

2.望远镜:物镜使物体成 、 的 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 的放大作用, 就可以变得很大。

1.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5.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6.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7.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可以在光屏上 呈现,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 在光屏上呈现。实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放 大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补充:当u>f时,物距u逐渐减小时, 像距将逐渐__增_大___,
像的大小将逐渐__变_大___.
1、照相机: 倒立的、 缩小的、 实像。
被照的物体位于镜头(凸透镜) 二倍焦点以外(u>2f )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 用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 2、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的应用.
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
定义:中间厚、边缘簿的透镜 符号:
定义:中间簿、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

符号:
透镜对光 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及其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 力太强,成像于视网 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 视眼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 力太弱,成像于视网 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 远视眼镜。(老花眼 镜)
5、显微镜
物镜
目镜
2f1
F1 O1 F1 F2
O2
F2
物镜: 使被观察的物体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目镜: 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
厚的是凹透镜; 2、正对太阳光,如果在地面出现一个亮点的则是凸
透镜,没有的则是凹透镜 3、用光屏检测,能在光屏上呈像的是凸透镜,不
能在光屏上呈像的是凹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u)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u>2f 倒立 缩小 实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 v=2f
2f>u>f 倒立 放大 实 v>2f
照相机内的胶卷,相当于光屏,用来承接实像
2、投影仪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成 倒立的、放大像的。、 实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 光在屏幕上成像。
3、放大镜
.F
f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小__于___焦__距___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眼睛和眼镜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 v>u
2F F
F 2F
凸透镜成像规律:
(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焦
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内成虚像。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 焦距以内成放大像。
(3)实像在透镜两侧倒立,虚像在透镜同侧 正立。
(4)u>v, 像是缩小的,u<v,像是放大的。
凸透镜 对光线有 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 有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
1、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 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凸透镜使行 于主光轴的光会 聚在一点,这个 点叫做焦点,焦 点到光心的距离 叫做焦距。
F
F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 主光轴的光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交于一点,这 个点叫做焦点。焦 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做焦距。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F
F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 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 虚焦点 (F)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oF
(平行于主光轴)
F
oF
(过凸透镜焦点)
F
oF
(过凸透镜光心)
F
oF
(平行于主光轴)
F
F
o
(延长线过凹透镜虚焦点)
F
oF
(过凹透镜光心)
判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