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评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论文
“文起八代之衰,泽被后世之功”——解读韩愈的文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唐代中期出现文体文风改革的高潮,一方面缘于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的触发,即经世致用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另一方面与文章发展的内部规律密切相关。
以骈文而论,它发端于先秦,形成于魏晋,至南北朝大盛,此后一直延续不衰。
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
但是发展到后来,弊端也逐渐明显。
如对偶惟求其工,四六句型限制了内容的充分表达;用典惟求其繁,不少篇章晦涩难懂;一意追求华丽辞藻,内容空虚浮泛。
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骈文是唐代前期普遍使用的文章样式,不过,唐代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自初唐四杰开始,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词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
骈文去赘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过程,反映出文风正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中。
文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
这种愿望也表现在理论批评上,从初唐以来,不断有人对骈体文风提出批评。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德古文理论。
古文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章写作的两种基本语言表达方式,古文的名词是后起的,是针对骈文而提出来的,指骈文产生以前先秦两汉文章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即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的语言表达方式。
古文的概念产生很早,汉人所说古文指先秦文献典籍,亦指先秦古文字,在六朝人说的古人,乃是泛指前代的文章。
这些均与唐人所说古文不同。
唐代古文提倡者所说的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期文章那种与六朝骈文不同的、不讲骈俪对偶的单行散体的语言表达方式。
古文并不绝对排斥骈文,也可以夹杂少量骈偶句,但以自由的单行散体为主。
古文和骈文作为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应当是并行共存的,彼此也可以相互掺杂运用,事实上它们各自的发展都没有中断过,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侧重而已。
骈文侧重于格式整齐的语言形式美,而且是一种绚丽铿锵、和谐对称的雕饰美;古文侧重于语言的自由流畅表达,讲究的是一种清新自然、生动简洁的本色美。
中国文学理论
1.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即本质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就是生活与人的本质的真实)艺术概括:就是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即典型形象的方法。
要点有二:首先,是在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其次,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主体意图的指导,使之成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情感评价: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就是作家表明对笔下对象的情感态度。
其基本要求是高尚的品格与一定的功利取向,诚挚的情态与艺术的呈2.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何区别?艺术真实指艺术描写揭示出生活本质内蕴。
与生活真实相比,它是内蕴的真实,又是假定的真实。
内蕴真实指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假定真实指它描绘的情景是虚构的、假定的。
与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主观真实指它不象科学真实那样的客观,而是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诗艺真实指它是运用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能引起人的美感。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人克莱夫·贝尔提出的形式主义理论,他认为艺术作品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意味”。
我们认为文艺作品之所以有意味,乃是因为它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让人从中品味到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社会事物与自然现象的形式作用于人,久而久之,某种形式就成为某种内容与情感的固定的表现符号。
当人们再接触到这种符号形式时,就唤起相应的审美经验与心理结构,觉得有意味。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文学批评理论是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评论,它后于文学创作,但又对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它是在文学的基础上,提升为一种理论形态,它蕴含了理论批评家对文学的认识,对文学的体会,对文学的审美评价、价值评价等等主观情识,因而它也必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宗教、哲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学批评”一词,源于英文“Literary Criticism”,Criticism的原意乃指裁判,冠上“Literary”,意为“文学的裁判”,因其为“裁判”,便扩充到文学裁判的理论以及文学本身的理论。
“文学裁判的理论”,即裁判者所依凭的理论依据,即批评原理,批评理论;另一方面,对文学作批评,必然要涉及文学理论,所以,罗根泽先生以为:“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文学裁判之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
”▪陈钟凡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辨析西方“批评”一词的涵义,以为有五,即:“指正,一也;赞美,二也;判断,三也;比较分类,四也;鉴赏,五也。
”而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与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中西方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就批评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侧重于文学理论的阐发,不侧重于文学的裁判。
即通过某一理论的阐发,对某一文学现象、作家创作情况的诠释,来表达自己对文学诸问题的看法,从而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未来文学。
其目的,主要不在于裁判他人的作品。
—就批评的内容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学问题上,诸如文学观、创作论、言志论、载道论、缘情论、音符论、对偶论、神韵论、性灵论等等;而对于批评理论的建设,与西方相比,则暗淡得多。
西方批判理论极为丰富,所谓“主观批评,客观批评、鉴赏批评、科学批评、演绎批评、归纳批评、性格批评、形式批评、心理批评、原型批评”等等。
—就批评形式而言,西方多是理论形态的东西,而中国则多是感悟似的东西,理论思辩形式不很突出。
眉批、旁批,点评等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形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姓名:学号:班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1.“感物说”与“神思说”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答:“感物”与“神思”是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关于文学创作发生于构思环节的重要理论范畴,意在揭示文学创作构思缘起于具体的构思问题,二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1)“感悟说”的具体内容:先秦时代,一般用“物感”来解释创作活动。
所谓“物感”,主要是指自然与社会现象对作者所产生的感染,所激起的情感。
陆机的《文赋》强调情物相感对于创作产生的直接作用。
陆机指出,文学创作开始于缘物情起,同时与作家的学养和人格精神相关联。
这也是汉魏六朝的普遍看法。
两晋时代的文学感物说,在南朝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梁代的钟嵘在《诗品序》中对诗歌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诗歌功能做了精辟的阐述。
到了魏晋,人们对文学现象的认识超越了先秦两汉“物感”说的思路,注重从社会人事方面去寻找创作的动因。
刘勰首先强调诗人感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文心雕龙·明诗》篇强调了人心得感受是受到外在物候的变化的作用,从这点来说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陆机的《文赋》的观点是相契合的。
但是在“物”的范围方面,刘勰比陆机更进一步。
他扩大了“物”的范围,从外物到山水自然他进一步阐明了自然间的山水对感发文思的重要性。
刘勰强调诗人感物必须以生命的体验来进入境界,写气图貌,贵在随物宛转,与心徘徊。
魏晋南北朝的“物感”说,并不等同于现代哲学的反映论,它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观念之上的一种学说,影响到文学理论范畴,便是强调宇审间通过元气的交感,使自然景物与人类的思想感情得到互动。
刘勰感物说还强调诗人的意象营造与传神写照,得益于感物的层次,他认为《诗经》所以堪为经典,就在于通过感物而传独写照《诗经》的描写达到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境界,成为经典作品不是偶然的。
(2)“神思说”的具体内容:“神思”是指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及状态,并不是单指艺术想象,也不是仅限于艺术构思阶段的思维活动及状态。
中国文学理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本章知识点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来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
所谓的文学整体,是指对文学理论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和各个时代的文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
从文学理论学习的角度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只有通过各种文学观的比较方可见出。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
文学是为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
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
当然,对于文学审美性的认识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从历史上看,人们对“什么是文学”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形成的文学观念都相当宽泛,当时所谓的文学几乎包括了一切见诸于文字的材料。
把文学几乎等同于语言文化的这种认识,反映了文、史、哲尚未分离时期人们对文学及其性质的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学与其他意识形式混杂在一起,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品格,早期的文学观念正是文学自身尚未成熟的历史事实的反映。
文学观念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同时还表现在:即使在狭义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也因为着眼于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角度而有了不同的解释。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座标: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并由此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他的理论对人们理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大约是最古老,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认识文学的方式。
其中,中国文论中有着深远影响的“感物说”文学观,西方则有深远影响的“模仿说”。
与模仿说相似,“实用说”也是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
“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
《中国的文学理论》刘若愚读书笔记1500字
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读书笔记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原文为英语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1975年出版;中文版经杜国清翻译,由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于1981年出版。
谢天振比较文学译介学资料中心所藏的《中国文学理论》为1985年第二次印行的版本。
《中国文学理论》共计7章。
由艺术过程4阶段和若干配套问题组成的文学作品研究框架是《中国文学理论》第一章“总论”的贡献,依据这个理论框架,刘若愚将中国传统批评分为6种:形上论、决定论、表现论、技巧论、审美论和实用论,并在接下来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依次专门讨论,第七章“相互影响与融合”进行总结。
第二章为“形上理论”。
形上理论处于艺术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宇宙影响作家,作家反映宇宙。
如果各种文化的文学理论最终能通过比较融汇成“世界文学理论”,那么在这可能的理想图景中,形上理论将代表中国特殊的贡献。
根据中国文学的形上理论,宇宙的原理和万物的整体都在一个“道”字。
自然之道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易传》。
“道”通过“文”显示出来。
《中国文学理论》分析“文”字的各种涵义,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最为透彻地表现中国文学形上概念:刘勰将“文”字传达的数种内涵合并,形成“文学即宇宙原理之显示与文饰之言地表象”的概念,证明文学的重要性(第45页)。
唐代以后,即便文学从形上概念有转移到实用概念的趋势,形上概念依然重要,文学批评家屡屡应用老庄关于直观自然以及与道合一的观念;《庄子》对中国人的艺术感受性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深远(第56页);司空图就声称诗歌是诗人了解道的具体表现(第63页)。
就这样,形上理论的发展徐徐铺开,接下来的介绍包括形上传统的支派,比如用禅语写诗的拟古主义(严羽),内在经验和外在现实的融合(王夫之),形上诗在清代的一时盛行(王士祯)以及桐城派古文作家的审美理论(姚鼐)等。
第三章为“决定理论与表现理论”。
决定理论在艺术过程中也处于第一阶段,主要阐明文学是政治社会状况的反映或显示,认为作家对世界的这种反应和显示是不自觉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22、通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通变》。通变说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通”即会通、通常,即“设文之体有常”。变即指具体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9、大声希音,大象无形
本是老子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但也是老子对“合于天然”的文艺的描述。认为最美的声音是无声,最美的形象是无象,有声只能是声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因此也只能是美的一部分,而非全美。全美的“大声”只能用“无声”去想象,全美的“大象”也只能用“无形”去想象,只有“无声”、“大象”才是真正的“道”的境界。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所谓“随物宛转”,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只有在艺术表现中充分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之势,才能恰到好处地符合于描写对象之特点,从而使内心与外境相适应,防止创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对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中文本完整性和文论史体例的探讨
c i r c u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s i x he t or i e s c o ns t r u c t e d b y J a me s J . Y. L i u i n h i s 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t u r e Th e o y r b y r e f e r e n c e t o T h e Mi r r o r a n d t h e L a mp.wh i c h i s t y p i —
通过 与西方诗 学的沟通 和交流改变边缘 的 国际学术处境 。比较 诗 学在推进 过程 中有得 有失 , 其 中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
中借鉴《 镜 与灯》 的理论框架而构建的循环 系统和六种理论 , 无论在 出发 点、 成功处还是存在的缺欠都具有 典型意义 。本 文在
简要 勾勒 刘若愚的理论 体 系并说 明其正面意义的基 础上 , 结合刘 若愚和 艾布拉姆斯 在历 史语 境下各 自面 临的 中西诗 学的学 理 背景 , 对 比两人的理论分类方法及其 实际运作情况 , 试 探讨 刘若愚 以他 山之石 攻 玉的若干失 当之 处 , 作为对 中国诗 学进入
s t u d y t o b e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o t h e l a n g u a g e s y s t e m o f t h e w o r l d l i t e r a t u r e he t o r y,a n d t o c h a n g e i t s b in r k p o s i t i o n i n i n t e ma t i o n a l a c a d e my b y me a n s o f c o mmu —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探要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探要探要:《中国文学理论》是刘若愚先生2009年出版的著作。
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演变、形成、发展,以及其艺术特征、文学历史、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并做出了探讨。
刘若愚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历史为基础,重新认识和审视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古代现代融会贯通的文学经验、文化环境与传统内涵的文学内涵、华文学理论观等文学理论。
他将中国文学理论从审美、哲学、文学历史角度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而深刻的探究。
《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以文学历史活动和文学理论活动为主线,从中外文学理论、文学技巧、技巧与语言、文学形态、文学发展历史等几个方面,厘清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变化之路,析构了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通过分析两传文学、宋元文学、宋词、唐宋乐府、明清古文学、新文化运动等多种时代文学代表作品,论述了“文学艺术表达意识、文学语言审美和文学发展规律”的核心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想。
首先,书中指出,文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文学美学,也是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推动力来自于时代发展的民间文化环境,历史进程的文学传承经验,及思想审美的文学变迁的交融。
其次书中指出,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是综合性的、彼此交融的、融会贯通的。
它包含了抒情性、文言文性,形式性、实践性,传统性、创新性,出口诙谐性、阴谋性等多重面貌,并将其形成节奏,圆融起来,构筑了一个多元的文学理论系统。
再次,本书发现了中国文学理论多元、杂糅、演进的历史规律,指出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新特征,传承古典文学精神,坚持审美的正确性。
此外,还分析了经典文学作品的技巧性表现,向新读者导入认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以及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本书在追。
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山海经》烛龙插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 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
▪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 慎,文章且须放荡。——萧纲
《诫当阳公大心书》
▪ 至于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 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萧 绎《金楼子·立言》
郭绍虞
罗根泽
朱东润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解放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
▪ 60年代初,形成了一个古文论研究的
高潮。刘大杰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
史》与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 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 文学批评通史》出版,以“集大成” 的姿态,将本学科的发展推向了一个 新的高度。 ▪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的研究更向纵深发展。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深
化期。随着唐诗的繁荣、宋诗 的新变,文学批评家在用新的 思想观念总结丰富的诗歌创作 经验时,出现了大量的诗格、 诗话类著作,提出了“兴 象”“意象” “意境” “兴趣” 等新的审美范畴,产生了殷璠、 皎然、司空图等重要诗论家和 严羽《沧浪诗话》那样影响深 远的诗学著作。
▪ 三、学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意义与方法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发展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文学 批评与文学理论。
▪ 文学批评是面向现实的、具体的,而文学理论则是
指向逻辑的、抽象的,两者有所区别,但密切相关。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书写形式
超等倡导“文学界革命”,不但
文艺理论推荐书目
文艺理论推荐书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一、文学基本理论1、(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马列文论1、陆梅林辑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4、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6、董学文、荣伟《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三、古代文论与美学三、古代文论与美学1、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郭绍虞、王文生《历代文论选》(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年版。
张少康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张少康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年版。
4、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年版。
6、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四、西方文论与美学四、西方文论与美学1、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
文:好 自然界纹理、图案——人文:文化—— 文献文章文字——文学
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还处于萌芽和产生时期, 它们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纯粹 的、单一的。尚未形成独立的批评文体,先秦文学批 评尚寄生于经、史、子、集等非批评文体之中。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 和艺术理论批评,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很多文学 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都是从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批评 中引申出来的。
c.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文质彬彬)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礼记·表记》中引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孔子曾有“志有之:言 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
《论语·颜渊》:“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 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 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犹犬羊之鞹也。 '”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
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 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 声之高下者皆宜。
2.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某一时期或某一种理论 批评观点,“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
比如沈约的声律论和当时“永明体”诗文,在齐梁 时期确实起过“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作用,但是在 唐代对于近体诗的产生和散文音乐美产生了积极影响。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 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
中国文学批评史知识点参考先秦时期知识点荟萃1、《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被朱自清誉为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
2、孔子:仁、礼,“兴观群怨”说,重视雅乐3、孟子:性善论、“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4、荀子:性恶论,重视礼乐,《乐论》,“宗经、征圣、明道”5、老庄:“妙”和“自然”6、庄子:第一个自觉而深刻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家一、孔子的文艺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的基本原则。
“兴于诗”。
“兴”是兴起之意。
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
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
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即“诗言志”。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
“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尽善尽美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韶》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善的,《武》乐歌诵武王伐纣,内容不够完善。
孔子主张内容和形式并重。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这篇文章旨在探讨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应用与影响。
艾布拉姆斯在其著名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文学活动的完整框架。
本文将从这四个要素出发,分析中国文学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实践,探讨艾布拉姆斯四要素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中的适用性和独特性。
The article "Abrams' Four Elements and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Abrams' theory of the four elements of literature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his famous book "Mirror and Lamp: Romantic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al Tradition," Abrams proposed four basic elements of literary activity: world, author, work, and reader. These four element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orming a complete framework for literaryactivitie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from these four elements, and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and uniqueness of Abrams' Four Elements Theory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文章首先将对艾布拉姆斯四要素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基本内涵和核心观点。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撰著述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J.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2019年第4期No.4.2019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撰著述论胡建次,刘嘉欣(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丈学理论批评史的撰著在通史、断代史、分体史、专题史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通史的撰著既强化个性鲜明的学术特色,久要求其具有科学性;断代文学批评史的撰著进一步细密化,使传统文论史显示出动态性与鲜活化的特征;分体文学批评史的撰著,更体现出传统文论史内在的逻辑性;专题文学批评史时撰著,表明文论史的建构正朝着多维度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上述几个方面,标示出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的EJ见兴盛与成熟。
[关键词]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撰著;成绩;述论[中图分类号]120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19)04-()141-06一、文学理论批评通史的撰著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通史的撰著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其主要体现为出版了不少各具特色的通论性著作。
在撰著形式上,主要包括个人撰著和集体撰著两类,将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历史的发展线索与面貌特征更为丰富多样地揭菓与呈现出来。
(一)个人撰著近二十年来,以个人之力撰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学者较多。
所出版著作主要有:李泽淳《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简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年版),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岀版社2000年版),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岳麓书社20()()年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9年版)、《中国古代文论》(南海出版社2008年版),杨玉华《文化转型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嬉变》(巴蜀书社2000年版),赖力行、李清良《中国文学批评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3年版),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5年版),谢建忠《中国文学批评史述略》(巴蜀书社2005年版),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王思焜《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8年版),成复旺《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年版),周兴陆《中国文论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等。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绪言概说
店 4.1944年,朱东润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存在于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作为 政治、伦理、道德修养方式来对待
"《诗》、《书》,义之府也; 《礼》 、 《乐》,德之则也." "文质彬彬",
“《诗》、《书》,义之府也; 《礼》 、 《乐》,德之则也.”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府”: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务的地方。 “则”:准则,法则。
"文质彬彬"
狭义的文学批评只包括文学裁判。
——引自美国学者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
我们的课程: 中国文学批评史
什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简单 地文学理论,多是照搬西方的 尤其是前苏联的;现在这门课程学 习的是: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及文学 实践中对文学的理论认识。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 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 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 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 (颜渊第十二)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 ②质:本质,质朴。 ③文:文彩。指形式,仪式。 ④夫子:对大夫的尊称。说(shuì): 谈论。 ⑤驷不及舌: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 车也追不回来。驷(sì):套着驷马的车 子。舌:语言。即成语:“一言既出,驷 马难追”。 ⑥鞟(kuò):去了毛的兽皮。
中中国国文文学学批批评评史史的的学学统统
1、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是陈中凡1927年 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
2、郭绍虞先生在陈著的启迪下,自1927年就开始从事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资料搜集和研究,花费了七、八年工 夫,于1934年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下卷分 两册,因抗战延至1947年 出版)。
3、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于1934年由北京人文 书店出版,内容仅限于周秦汉魏南北朝。后来作者一面 修改,一面续写,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卷本的《中国文学 批评史》止于宋代,第三卷为其遗著。 4、 1944年,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讲义由 开明书店出版。这是由作者三十年代初在武大讲授中国 文学批评史的讲义稿修改而成,本来1937年秋即已排印,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_王晓路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王晓路内容提要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四要素分析框架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欧美批评界和非西方学界均认定这一理论的有效性。
本文指出,借用外来理论的逻辑前提是双重的学理性,即这一理论本身是否具有普遍有效性,以及研究对象本身所要求的学理性。
借用一种理论的学术研究应把握该理论背后的指涉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应对研究对象背后的历史关联有所意识。
本文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艾氏理论依然是一种历史时段中的框架,它难以对文本外部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也不能针对传播对文本从生产到接受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分析。
北美部分汉学家在未质疑的前提下预设艾氏框架的普遍有效性,以“客观”的西方理论切割和分析中国文论,其结果只能证明源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中国文论不过是西方理论的注脚,或证实中国文论与西方理论的“附属关系”。
美国康乃尔大学英文系M.H.艾布拉姆斯(M.H.Abra ms)教授的名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The Mirror and the Lamp:Romantic The 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是在其1940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修改,并于1953年出版的。
此书以其深刻的理论分析和可操作性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
艾氏的其他论著,如其编选的《诺顿英国文学选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和《文学批评术语》(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等论著亦是文学批评学界的案头书。
其中,艾氏在《镜与灯》中提出的四要素分析框架结构,不仅成了西方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指南,同时也成了非西方文学研究界以及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文论的重要方式。
可以说,艾氏的四要素框架不仅是20世纪引用率最高的分析框架之一,亦是20世纪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半个世纪过去了,学界对这一理论应当有所回顾。
文艺理论推荐书目
文艺理论推荐书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一、文学基本理论1、(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马列文论1、陆梅林辑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6、董学文、荣伟《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三、古代文论与美学1、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郭绍虞、王文生《历代文论选》(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张少康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四、西方文论与美学1、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章安祺编《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科林伍德著《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西方理论解析中国古代文论——美籍学者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解析徐志啸刘若愚是美国著名华裔学者、斯坦福大学已故教授。
他早年出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在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曾先后任教于英国、香港、美国的多所大学。
1967年起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刘若愚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国诗学〉、《中国之侠〉、《李商隐的诗〉、《北宋六大词家〉、《中国的文学理论〉、《中国文学艺术精华》等学术著作和数十篇学术论文。
他在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方面,造诣精深,特别注重于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在这方面,他被西方汉学界称为开创性人物,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他还努力融合中西诗学,建立比较诗学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传统文学理论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博得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是刘若愚生前的代表著作,它问世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美国出版后,获得美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采用现代西方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文学理论首屈一指的新著,内容丰富,阐述精辟,为西方人士提供了认识透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最佳窗口、比较参照中西文学理论的最好模式。
[1] 本文拟对该书作一番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梳理,从中汲取对我们中国读者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有益的东西,同时有利于借助西方的眼光认识和比较中西文学理论的异同。
关于文学研究对象刘若愚首先提出的一个认识观点,是文学研究对象问题。
他认为,一般对文学研究,有两种分类,一是分为二类——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一是分为三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这当中,对具体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还有不同的理解,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内涵和分类。
对此,刘若愚在开篇“绪论”中先列出了一张表,将自己对文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划分,作了图解——分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两大部分,文学研究部分包括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部分,其中文学批评分为理论性的批评和实用批评,理论性的批评由文学的理论和文学性理论组成,实用批评由阐释和评价组成;文学批评部分包括批评史和批评的批评,其中批评的批评分为批评的理论性批评和批评的实用批评,前者包含批评的理论和批评性理论,后者包含阐释和评价。
这里须要解释的,首先是文学批评这个概念,刘若愚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概念——理论探讨和实用批评,即总体的理论性探讨,和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其次是所谓理论性批评,它包括文学的理论——属本体上的,即研究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功能,和文学性理论——属现象或方法上的,即研究文学的外观如形式、流派、风格、技巧等。
应该承认,刘若愚的这一对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细微划分,对于人们认识文学的分类和具体从事文学研究来说,均不无启发,但问题是,对中国学者(或读者)来说,可能由于长时期以来习惯上的认识和理解,或许会在具体分类的划分上,出现一些与之有差异的理解和区分的困难,比如对文学的理论和文学性理论、批评的理论和批评性理论的严格区分,人们会很难区别文学与文学性及批评与批评性之间的严格界限。
此外,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认识区分上,也会产生差异,尤其是今天的中国文学研究界,一般学者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认识看法还是有区别的,认为前者应该属于比较宏观的,后者则往往结合微观(具体作家和作品)较多些。
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刘若愚的研究目的,或谓撰写《中国的文学理论》的宗旨,乃是要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具体描述,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理论,并将其与西方其他不同渊源的理论作比较,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文学本身,并进而揭示出理论与批评概念的普遍性和局限性、共性和个性。
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也是值得我们高度肯定的。
不仅如此,刘若愚还有一个目的,他期望西方学者通过他对中国文学理论的介绍和评价,能够关注和重视中国的文学理论,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单单基于西方的经验来表述一般的文学理论,而且,他颇为西方学者其时正在逐渐增长对研究非西方(特别是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认识而感到欣慰和希望倍增——这是很值得我们中国学者称道的。
中西文学批评的基本差异中国和西方的文学批评显然存在着差异,这是刘若愚在阐述自己撰写这部著作的宗旨时多次明确表白的。
[2]这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文学理论几乎没有系统化的阐述和明确的表述,不如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问世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系统完整且具有自身体系的理论著作,中国古代有的只是片断或单篇性论述,如孔子的《论语》偶尔涉及了文学(诗)、曹丕的《典论论文》简略地论述了文学等,即便后代许多文章以及序跋、注疏、诗话、评点中不乏对文学的议论,但也大都不完整、不全面,难以形成有系统的著作,更谈不上自成体系的理论了。
唯有刘勰的《文心雕龙》,堪称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博大精深且自成一格的文学理论专著,但那也仅此一部而已(其他如叶燮《原诗》等,无论规模和分量均远不能与西方等量齐观)。
其次,中国古代没有专业的批评家,有的只是诗人和散文家,他们往往只是兼及批评,批评本身不是他们的主业和专长,因而他们的一些属于批评性的文字,大多乃体现于零散的诗文及书信、序跋等中,又往往以片言只语(极少数为著作形式)呈现,这种状况与西方截然不同。
再次,更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文字形式,往往是高度精练而呈诗歌化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作为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是非常好的,简洁而含蓄,但若作为理论化和批评性的语言,则显然显得过分简略而又缺乏严密的推理性和逻辑性,令人难以准确把握和理解。
这一方面是因为诗化的语言大多凭作者直觉而言,缺少客观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诗化的语言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太大,难以使人掌握确切的定义和内涵,从诗歌来说,这种语言非常好,但对于理论性东西的表述来说,实在是欠缺的。
正由于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翻译问题,特别是一些理论术语的翻译,须知,用中文表达的古代理论术语,理解上本身已存在多义性(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气”、“神”、“文”、“风骨”等),而同一个术语,即便为同一个作家所用,在不同场合下,它也会表示不同的概念,何况即便不同的术语,有时也会表示相同的概念,更遑论要将这些中文术语翻译成英语,那麻烦就更多了。
英汉两种语言中,根本没有两个词可以完全相对应且具有共同的指示物、相同的含义和等值的联想,况且英语本身也有语言的多义性——一个单词可以有多种解释,一种意思可以用多个单词表达,[3] 等等,这些麻烦,在客观上都为中西文论的转译、比较和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这方面,有过实践经验的中外学者都深有体会。
大约正由于此,在这方面,一般西方外籍人士自然远不如华裔外籍人士了,因为毕竟后者在中文的理解消化上要比前者强多了,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解和诠释自然要远胜于西方外籍人士——这应该是刘若愚身居西方(美国)而成为研究和介绍中国古代文论的权威专家的先决有利条件(当然还有他自身优越的主观条件)。
为更好地说明上述困难和中西文论的差异,刘若愚特意在文章中举了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如对“气”字和“神”字的解释,尤其对“文”和由“文”字所联及的“文章”“文学”等词的理解和解释等,他都有意识作了详细的辨析,以便读者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
中西文论图表解析刘若愚在系统阐述中国古代文论之前,先做了一项工作,设计了一个有助于阐明文论概念框架的解析图表,这个图表系依据美国学者亚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一书中列出的四要素表基础上补充构画而成。
亚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为便于说明艺术作品从创作产生到传播接受的整体过程,创造性地画了一个图表,图表中设计了四个要素:宇宙(世界)、作品、艺术家、观众,其中宇宙除指自然界外,还包含人和人的行为、观念和情感、物质和事件、以及超感觉的实体等意。
四个要素中,作品居于中,它分别与其它三者产生三种关系(均由作品出发,以单向箭头表示):作品与宇宙——模仿,作品模仿宇宙世界;作品与艺术家——表现,作品是艺术家的艺术表现;作品和观众——实用,作品直接作用于观众;作品本身——客观,将作品作为独立存在的客体看待;由此相应地,为阐释西方文艺理论,亚布拉姆斯由这个图表的设计,产生了“四论”——模仿论、表现论、实用论和客观论。
应该说,亚布拉姆斯的这一图表设计和对由上述四种要素形成的四种理论(“四论”)所作的阐述,是他独特的创造性发明,在西方理论界博得了好评,不少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西方学者认为,据此图表可以对文学艺术的创作流程在理论上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刘若愚也持这个态度。
但仅此,刘若愚感觉还不够,他认为,在阐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时,其中有些与这一图表的框架设计可相适应,而有些则恐怕难以相一致,为此,他生发了要设计出更适合客观实际图表的念头。
他改“艺术家”、“观众”为“作家”和“读者”,认为这样更切合文学;更主要的,他将亚布拉姆斯原图表中的所有单向箭头(均由作品出发),全改为双向(顺时针和逆时针)箭头,即宇宙、作品、作家、读者之间均为双向互逆的箭头,表明它们之间互为往返并均有输入输出关系,而不仅是单向的输入或输出关系,对这一改动,刘若愚作了一番解释——我所谓的艺术过程,不仅是指作家的创作过程和读者的审美体验,而且还指先于作家的创作过程和在读者审美体验之后的活动。
在第一阶段,宇宙影响作家,作家反映宇宙;基于这种反映,作家创作了作品,这是第二阶段。
当作品及于读者,直接作用于读者,是为第三阶段。
在第四阶段,读者对于宇宙的反映因他对作品的体验而改变。
这样,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
与此同时,因为宇宙影响读者的方面也作用于读者对作品的反映,还因为通过体验作品,他又同作家的心灵产生联系,从而再体验作家对宇宙的反映;这样,循环便按相反的方向运行。
因而,图表中的箭头具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
[4]应该说,刘若愚的这一图表较之亚布拉姆斯的图表,确实更能说明问题,也考虑得更全面了。
刘若愚认为,这个解析图表,可以有助于对含混多义的文论术语的澄清,更可引导读者在一般意义的领域中寻求更精确的意义、揭示其间潜在的概念。
[5]但是问题也还有,刘若愚自己也提到了,即宇宙(世界)和作品之间、作家和读者之间,没有箭头,给人的感觉是它们之间好像不发生关系,刘若愚对此的解释是假若没有作家,作品不可能产生,假若作家不感知宇宙,不会有任何作品能揭示宇宙的真实,同样,没有作品,作家和读者之间不会发生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宇宙和作品、作家和读者之间分别添上箭头,必须它们各自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笔者以为,其实仔细想想,宇宙和作品之间是有关系的,作品中所反映的内容,实际即是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影象与表现,作家和读者之间也是有关系的,在世的当代作家和读者可以直接接触与交流,不在世的作家和读者之间可以通过传世的文字或其他形式传达,这种有形无形的关系其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用互逆连线来表示,这样,从理论上解释,可以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