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审计学》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审计实务模块
(10)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4学时; (11)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4学时; (12)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4学时; (13)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学时; (14)货币资金审计,2学时; (15)完成审计工作,2学时; (16)审计报告,4学时;
机动,2学时,共计54课时。
(二)审计模拟实验模块
二、教学团队
1、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写、修订 2、模拟实验课程的开设与软硬件建设 3、教学团队的充实与青年教师的培养 4、在团队内推行集体备课制和听课制度 5、学术上同行交流与提高 6、教改课题立项与研讨 7、网络课程建设
1、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写、修订
近三年来我们先后3次修订了课程教学 大纲,并根据新审计准则适时编写、修订了 《审计学》教材,精简、提炼了课程教学内 容,将原来的72课时调整为54课时,并编 写了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审计学习题集》, 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可分为基础性实验和专业实验,主要分 布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这些实验原来分别依附 于各课程,由于缺乏各课程间的相互整合,有时出现 基本操作训练重复或遗漏现象。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是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审计活动的特点和要 求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合并或撤消重复性实验,适当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便于学生毕业后在审计 岗位“上手”快,缩短“磨合期”。
2、课程目标 审计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的形成依赖于
专业培养,我校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职业技 能的培育是主线和重心,培养的目标定位于 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及 实务操作的讲解和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审 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在结合各 专业实际业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计业 务操作技能;通过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锻炼 其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 缩短其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课程的背景进行分析,了解该课程的定位、目标和所面向的学员群体。
1.1 课程定位本课程定位于专业技能培训,旨在提升学员在特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其未来工作和发展的需求。
1.3 学员群体本课程面向已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员,包括职场人士、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人士。
二、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我们确定本课程的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以确保学员能够达到所期望的学习效果。
2.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和理论;- 培养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力、管理能力等。
2.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 实践操作的演示与练习;- 互动讨论与案例分析;- 团队合作与项目实践;- 学习资源的分享与利用。
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为了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方式,以评估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达成程度,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3.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培养学员的操作能力;- 讨论交流方法,通过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来培养学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实践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来培养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评估方式为了有效评估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达成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作业和实践报告,评估学员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 课程项目和团队作业,评估学员的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能力;- 学习笔记和反思报告,评估学员的学习思考和自我认知能力;- 综合考核和期末测试,评估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花丝镶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花丝镶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花丝镶嵌》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技能课,本课程培养学生工匠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花丝镶嵌是“花丝”和“镶嵌”两种金属制作工艺的合称,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
本课程主要学习花丝镶嵌工艺品的设计思维和花丝和镶嵌工艺制作技法。
通过课堂教授,培养对学生传统手工技艺的训练,扩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技艺能力。
初步具有独立进行花丝镶嵌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前,需具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设计能力,已完成《素描》、《色彩》、《构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目标设计花丝镶嵌由于完全由金银丝制成,所以也被称为“细金工艺”。
由一根根花丝到成为一件完整的花丝镶嵌作品,每种工艺细分起来千变万化。
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授工艺技法,使学生基本掌握花丝镶嵌的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大工艺。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职业技术的能力,也有助于自我管理的职业素养的形成。
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能掌握花丝镶嵌作品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设计理念;能掌握装饰图案设计的方法;能掌握产品设计图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能熟练使用PHOTOSHOP绘图软件,绘制设计效果图;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能掌握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技艺的练习,能掌握花丝镶嵌的八大工艺的能力;通过设计与绘图实践,掌握独立寻找问题的途径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诚实守信,富于爱心;关注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养成工匠精神,勤学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课程内容设计: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侧重学生高度参与,课件演示法、分层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以个人自主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一个课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通过整体设计,旨在提供一个系统、有条理的教学框架,以确保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领域内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
3.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前导知识激活:在每个知识点开始之前,通过问题、案例、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活其前面所学的相关知识。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调研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应用:通过实际案例、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实践能力。
4.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概述:介绍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原理:深入讲解该领域的核心原理和基本理论。
•方法与技术:介绍并掌握该领域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实践能力。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课程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达成程度,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作业:每个知识点后设置相应的作业,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实验报告: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用于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项目评估: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并根据项目要求提交项目报告,用于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是指针对某一门课程,总体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工作。
一个好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可以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并提供教师和学生共同参考的框架。
一、目标设置:在课程设计之初,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成果。
通过分析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课程目标,以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安排。
同时,还可以设立明确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反馈。
二、内容选择: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成果,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在选择教材时,要考虑教材的内容是否丰富、与学生的背景知识是否匹配等因素。
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课件、实验材料、参考书籍等,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确定适当的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
此外,还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等,来增强教学效果。
四、课堂组织:对于课堂组织,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实践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还可以设置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五、评估方式: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达成程度,需要制定合适的评估方式。
可以通过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设置反馈机制,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反思和改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并进行反思和改进。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应该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组织课堂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估方式,并及时反思和改进。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PPT课件】PPT课件

四.教学队伍
(二)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本课程教学队伍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学术水准比 较整齐,知识结构上有较强互补性。目前共有教师7 人:
1. 知识结构:主讲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
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毕业,2人具有20余年丰富的电 工电子工作经验,讲师2人,其中2人研究生。
2. 年龄结构:40岁以上教师:3人;40岁以下教师4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PPT课件】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绍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类型: 理论课(含实训) 所属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课程负责人:李 伟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五. 实践条件
(一)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1. 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我院设有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 1400 余平方米。
拥有其中包括有模拟电子实验室、电工基 础实训室等19个实训室, 价值约1100万元。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 多媒体授课
课程组教师制作了集图片、动画、flash和 声音为一体的《电工电子技术理论教学课件》 和《收音机组装实训教学课件》 等课件,使理 论和实训全部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2. 建立网络资源
在校园网上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其中的 各章重点、小结、习题解答指导 、网上答疑 、 各章自测题 、综合练习题、试卷等等仿真教学 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满足了本课程学生自主学习 和上网学习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幼儿园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幼儿园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导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教育的地方,课程的设计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整体设计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方案。
一、课程目标设定:设置明确的课程目标是整体设计的基础。
幼儿园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社交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因此,课程目标需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既要关注孩子的认知能力,又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科课程设置:学科课程是幼儿园的核心内容,需要综合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语言课程可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数学课程可以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意识,科学课程可以通过探索和实验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
三、综合素质课程设置:除了学科知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也非常重要。
这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幼儿园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体验,通过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艺术修养和社交能力。
四、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整体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活动和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并懂得与他人和平相处。
五、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道德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六、兴趣拓展课程:兴趣拓展课程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计,例如舞蹈、音乐、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鼓励孩子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七、个性化发展:幼儿园应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
通过观察和评估孩子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教师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活动,以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八、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文秘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整体介绍

文秘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整体介绍各位专家:大家好!欢迎指导宣城市工业学校文秘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我是课程负责人胡新华。
下面我从以下七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作个整体介绍。
一、课程建设目标及步骤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文秘专业学生升学或就业需要,进一步丰富、筛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建成一个作为公共管理和服务类专业基础课程。
1、对各类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进行甄别,筛选实用、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2、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群体,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地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恰当地应用于本课程;3、建设成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课堂上学生和教师能够自由交流,通过形式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网络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这一现代有力工具,为今后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4、通过资源的整合和教师的答疑,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的利用,使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机文化,提升计算机文化素养,培养计算机应用兴趣。
基本步骤:1、筛选教学内容,编写实施性教学大纲。
2、根据实施性教学大纲,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制定教学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3、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的培养,使梯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4、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包括实施性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习题和解答、教学录像等。
二、课程建设的任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加工、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学生今后从事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为技能服务,增强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和信息素养,从而内化学生的信息道德规范。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本课程立足计算机应用基础,以服务文秘专业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典型特征。
课程设计教学的整体情况

课程设计教学的整体情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物质的基本组成,解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和能量变化,提升科学探究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选取第三章“物质与能量”为主题,内容涵盖物质的组成、分子与原子、能量的守恒与转化三个部分。
具体包括:1. 物质的基本组成;2. 分子与原子的性质与区别;3.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及应用;4. 常见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建立基础知识框架。
其次,通过讨论法让学生探讨能量转化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再者,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科学发现史,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物质性质和能量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科学》第三册、参考书《物质与能量》、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器材则支持学生亲手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内容包括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探究能力和态度价值观。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 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记录学生的表现,占总评的30%;2. 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占总评的20%;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占总评的20%;4. 考试:定期进行章节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儿科学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一、课程设置 •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儿科学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主要包 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 培养途径等的选择与确定。
一、课程设置 •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儿科学作为临床课的基础,也是掌握临床专业 技能的一门主课。在儿科学教学中,始终以职 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来培养。注重人才综合素质 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临 床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从事临床基层儿科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六、教学效果 •
1、学生反馈意见:
学校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学生教学反馈会、 班级对各科任教师的学期反馈等活动。教务处 及时总结出反馈意见,以便采取改正措施。
近三年来医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普遍评价是:儿 科学授课教师教学效果好,评价优良。
六、教学效果 •
2、专家评价意见:
学校定期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对每位教 师的上课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督导组孜 孜不倦地纠正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 问题。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为达 到培养临床专业高技能人才目标所设课程中的 重要职业能力课。
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及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训 练为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 层社区临床医技人员。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 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一、课程设置 •
1、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设计 •
(一)理论课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三章: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 第四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五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章:造血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风湿性疾病 第十三章: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 第十四章:免疫与免疫缺陷病 第十五章:结核病 第十六章:寄生虫病 第十七章:常见急症
[说明]《三大构成》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说明]《三大构成》课程整体设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d3430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6b.png)
《三大构成》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三大构成》精品课程负责人,现就《三大构成》课程整体设计情况向各位进行汇报,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汇报的内容分为五部分:课程简介、课程特色、课程设计、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
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三大构成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系统的基础领域课程设置,为学生可持续性职业发展提供潜力;专业学习领域、综合实践领域课程设置,则为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
培养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及施工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以装饰实施过程为主线,从业岗位涵盖室内设计与施工,室外环境设计、装饰工程概预算等核心技能与能力。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1、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2、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课程性质:《三大构成》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技术基础课,对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课程作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前后续课程:《三大构成》课程与工程制图、绘画基础等前置课程关系密切,它们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了空间想象和设计表现基础,而本课程的学习,又对《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后续课程起到了必要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
二、课程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行业要求相适应。
课程整体设计(1)

课程整体设计(1)课程整体设计是指在制定课程的过程中,将整个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使得整个课程能够有机地、系统地、科学地、高效地实施。
1. 学习目标的设计在制定课程整体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要求,明确学生将来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既符合教育部门的课程指导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背景。
同时,还需要对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合理的设置,以便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成绩。
2. 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是课程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背景,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和选取相应的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是课程整体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动性和合作性,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是课程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应该注重评价的多维度性和多样性,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同时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效果。
总之,课程整体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背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案,从而使得整个课程能够有机地、系统地、科学地、高效地实施,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整体课程设计

整体课程设计
整体课程设计是指对一个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1. 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明确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 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的内容范围和重点。
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确保内容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3.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可以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4. 教材和资源:
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为课程设计提供支持和辅助。
可以使用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教材、网络资源等。
5. 评价方法:
确定适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可以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报告等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
6. 课程计划: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时要求,制定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和教师的任务。
7. 教学环境:
设计适合课程教学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并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支持。
8. 跟踪和评估:
对课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计。
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学观察、成绩统计等方法进行评估。
整体课程设计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具体设计。
同时,要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PPT课件】

3. 双师素质:主讲教师中有高级技师1名,技师3
名,高级考评员3名,双师素质教师占80%。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四.教学队伍
(三)教学成果与实践
三年来教学队伍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 的教改教研论文 5篇,科技论文20余篇, 项目10 余项,专利技术5项,教学队伍获得的教学研究表 彰/奖励 多次, 其中: 1.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课件》 获2006年河 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2. 《电工电子技术立体化教材》 课获2007 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三个真实“三加一”实践教学特点及教学 体制的构建》一文获2007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 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五. 实践条件
(一)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1. 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我院设有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 1400 余平方米。
拥有其中包括有模拟电子实验室、电工基 础实训室等19个实训室, 价值约1100万元。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技术 精品课程申报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介
绍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2. 实验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 堂中举足轻重,电工电子实验的主要任务: (1)为学生提供认识常用电工电子实际元器件的 机会; (2)让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通过实验进行验 证,起到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3)实验项目是循序渐进的,从简到繁的; (4)通过实验报告,锻炼学生编写工程品课程申报
大学语文整体课程设计

大学语文整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如文学史、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等;2. 熟悉不同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能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技能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2. 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类文体写作;3. 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包容不同的观点。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大学语文整体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大学生。
学生特点分析:大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
教学要求:1. 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实用写作。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学涵盖《诗经》、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以《大学语文》教材相关章节为依据,重点分析《离骚》、《史记》选篇、《唐诗三百首》选篇等。
模块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重点学习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的代表作品,结合教材章节,安排对《呐喊》、《边城》等作品的深入学习。
模块三:外国文学涉及古希腊罗马文学、欧美文学、亚非文学等,选取教材中经典作品,如《荷马史诗》、《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等,分析其文学特点及影响。
模块四:实用写作涵盖公文写作、新闻写作、评论写作等,根据教材内容,教授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性质一般话课是面向高职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本课程以现代汉语语音学和方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原那么,教授现代汉民族一起语——一般话的大体知识,重在进行一般话语音训练和一般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教育学生酷爱祖国语言;使学生把握一般话语音大体知识和一般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有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一般话进行朗诵、说话、演讲及其它口语交际。
使学生最终能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一般话以适应以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同时,咱们还依照一般话水平测试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把握应试要领和应试技术,顺利地通过一般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理想的品级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课在一般话语音训练的基础上,还要着重进行幼儿教师口语的训练,如教学口语训练、教育口语训练、幼儿教师交际口语训练和幼儿教师口语常见问题的纠正等,使学生熟练把握幼儿教师用语技术,提高综合语言素养,以适应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久远进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一)一般话【课程名称】一般话【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教学对象】各专业本专科一年级学生。
【课时】32课时【学分】2学分【教学目标】通过一般话课的学习,使学生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的标准意识;能够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一般话进行口语交际;把握科学的发声方式,语音饱满,吐字清楚;语气语调自然得体,响亮流畅;说话详略适当,思路清楚;表情自然,态势得体;明白得话语准确,有必然的应变能力。
【教学原那么】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那么;2.课内课外相结合原那么;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腕相结合原那么。
【考试方式】面试与笔试相结合。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笔试,第二学期开始能够报名参加一般话水平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杰士国际职业培训 学校 LOGO及名片设计
七.教学条件
(一)教材选用: 金贵成 标志设计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6.12 教材采用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标志设 计》,注重VI设计过程中的标志设计
(二)参考资料 1、周宏 视觉传达设计VI [M]. 广西美术出版 社,2006.1. 2、郭振山 标志设计/CI战略的教学与设计 [M]. 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1
规划
[评价标准] (1)标志主题明确,题材新颖、构思独特,标志能突出该企业的企业文
化以及经营理念。 (2)VI的基础部分设计合理得当,能考虑到实际情况,使VI能得到广泛
的应用。 (3)VI的应用部分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项目设计,考虑实
际应用情况。 (4)VI手册的版面设计和整体规划。
六.创新与特点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五.考核内容与方法
《VI设计》以上交作设计品形式考核 一、设计要求
1、为某一房地产企业设计一个完整的标志,并有详细的制作图、使用要 求及应用规范
2、对这一房地产企业或机构进行VI基础部分设计 3、对这一房地产企业或机构进行VI应用部分设计 4、对这一房地产企业或机构的VI基础部分及应用部分的版面设计和整体
教学项目
市场调研
<万科.马利嘉湾>VI设计 山东杰士国际职业培训学 校VI设计
<万科.马利嘉湾>VI设计 山东杰士国际职业培训学 校VI设计
VI手册整理
(二)选取依据 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选择并合理分配。
四.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
(一)课程实施
企业调研 课堂教学 校内实训 网络课堂 考核
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 真学习的态 度和探索新 知识的兴趣
A
B
C
D
课程设计思想
以项目为载体
VI手册设计
企业调研
应用系统设计
企业理 念
理念提炼
企业标志设计
三、课程内容及选取依据
(一)典型的工作项目如下:
职业岗位
岗位能力
市场调研能力
企业形象 设计
创意能力 平面设计软件应用能力
VI手册综合制作能力
(二)教师指导方法 1.著名标志点评 2.优秀案例分析 3.实例分析讨论 4.学生作业点评
(三)教学效果
⑴ 通过专业认知实习,使学生完全从前续基础性课程讲述的 基础观念转变为学能致用的观念,能了解VI设计的工作目标,具体 实现的过程以及最终的表现形式。
⑵ 通过与课程理论教学对应的课堂实训教学,使学生了解整 个设计项目中每个最基本任务的实现方法,使项目化整为零,通过 每个任务的演示和实现,使学生具备规划和构建整体设计的能力。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项目设计制作为重点”,积极探索“ 学校—企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规律,突出学生创意能 力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 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及设计思想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发展目标
了解VI设计体系形成的原 理,能够根据VI设计的程 序,进行市场调研与正确 的设计定位,确定设计表 达要素,能够从基础系统 到应用系统,完整、系统 地进行VIS设计表现
通过项目教学,以选定的 项目实体为主线,通过实 际设计和制作,反复讨论 和实际评价,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实现课程目 标,使学生掌握高素质、 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VI策 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基本设计方法
从企业调研开始,由企 业提供素材信息,提出 要求,先通过理论课加 以解决;然后再次进行 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 践教学融为一体,并相 互促进。
⑶ 通过综合实训,以项目组为形式,使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在 项目中的分工,完成整个设计中自己擅长的各个子项目的设计,使 项目组综合完成设计任务。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教学效果---------课程作品
(三)实践性教学环境:现有实训条件主要包括校内实验机 房室与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学院现有多个多媒体机房,还与 多家公司建立友好合作,拟将学生送往这些公司进行专门的业 务实习。通过实习,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网络教学环境:现有图库资料与互联网资源,
八.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方法
教学做一体
本课程实践采用实际项目导入课堂的模式,通过网络实际项 目,让学生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络实际项目的竟投标,完成系列《VI》设计 实训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及要求,同时实 训成果作业提交,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得到充分运用。随 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学生不仅训练了创作思维,还在实训中熟 悉了《VI设计》实际项目,体验了业务成交的快乐。
明确设计任务 要求及设计规 范,实际了解 和认识综合设 计项目的各方 面知识
按照企业调研 →任务分析→ 相关知识→任 务实施→归纳 总结→拓展提 高展开课堂教 学
学生要通过实 践,动手完成 每个项目中的 实践内容
课件下载、自 测练习、在线 提问、提交作 业以及与同学 或老师交流学 习体会
通过平时的项 目实践、课程 设计、大作业 等形式考核, 由教师和公司 设计师共同评 价讲评
《 VI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内容提要
1 课程简介
2 课程目标及设计思想
3 课程内容
4 课程实施 考核内容与方法
5
6 创新与特点
7
教学条件
8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9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0
课程水平
11 课程建设远景规划
一、课程简介
标志与VI设计是为企业建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形象信息,树立 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经过创造性思维而获得的独特的视觉宣 传效果, 促进企业形象宣传效力。创意成为标志设计的灵魂, 是标志设计的基础,标志设计又是VI系统设计理念得以升华的 形象载体,整套VI系统的设计是确保企业形象宣传取得事半功 倍效果的捷径。课程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原则,引领学生围绕学习标志创意知识、训练创意技能、VI设 计的方法和步骤、参与实践项目的课程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