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储层分类标准
中国煤层气储量、产量、标准及开发分析
中国煤层气储量、产量、标准及开发分析一、煤层气储量我国对煤层气资源进行评价已有十多轮,在2006年的资源评价中,我国的煤层气总量接近37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的总量接近11万亿立方米。
到了2015年对煤层气资源进行的动态评价则表明煤层气总量接近30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的总量约为12.5万亿立方米。
2020年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为3315.54亿立方米,同比上升15.71%。
对于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其分布可以划分为五大赋气区,按照资源量从少到多分别是青藏、东北、南方、西北和华北。
青藏赋气区仅占全国总量的万分之一左右,东北赋气区占全国的9.67%,南方赋气区占全国的18.18%,西北赋气区则大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占比最大的华北赋气区,其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国的46.27%。
二、煤层气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煤层气产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21年中国煤层气产量达到104.7亿立方米,同比上升2.35%。
煤层气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地面煤层气。
尽管行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补贴的进行,以及各种问题的改善,煤层气的产能建设和实际产量都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且抽采资源的利用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分省市来看,中国煤层气主要产区在山西,2021年产量达到89.5亿立方米,占2021年煤层气总产量的85.48%。
三、煤层气标准现状截止我国煤层气行业发布国家标准与各类行业标准共87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
各标准归口单位共17个,其中归口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共17项,归口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行业标准7项,归口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行业标准43项。
对17个归口单位发布的87项标准进行了标准类别划分,其中基础类标准有14项,方法类标准有22项,管理类标准46项,产品类标准5项。
16项国家标准中,基础类标准5项、方法类标准7项、管理类标准2项、产品类标准2项。
四种储层物性下限的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
第29卷第3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29,No.32022年5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May 2022—————————————收稿日期:2021-04-12。
作者简介:代金友(1975—),男,黑龙江海伦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油气藏开发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
文章编号:1009-9603(2022)03-0029-07DOI :10.13673/37-1359/te.202104011四种储层物性下限的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代金友1,2,林立新2,王洋2,王祚琛2,于占轩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摘要:从储层识别和动用的角度出发,将储层物性下限分为储层、含油储层、动用储层和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等四种类型。
基于储层渗流理论,综合考虑驱动压力作用下的不同尺度孔隙渗流响应特征和最小流动孔径的差异,对四种储层物性下限的内涵及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物性下限是判别储层和非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含油储层物性下限是划分含油储层和非含油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动用储层物性下限是识别动用储层和非动用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确定有效储层和非有效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高。
储层、含油储层、动用储层物性下限分别与理论渗流、充注渗流和生产渗流的最小流动孔径相对应,可以采用最小流动孔径法确定;而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与试油渗流的最小流动孔径相关性小,主要受工业油流标准限定,需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试油和生产测试资料综合确定。
由单一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逐步转向储层、含油储层、动用储层和有效储层等物性下限综合研究,是储层物性下限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储层;物性下限;理论探讨;实例分析;最小流动孔径中图分类号:TE122.2+4文献标识码:A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case analysis of four lower limits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DAI Jinyou 1,2,LIN Lixin 2,WANG Yang 2,WANG Zuochen 2,YU Zhanxuan 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City ,102249,China ;2.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City ,102249,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rvoir identification and production ,the lower limits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reservoir ”,“oil-bearing reservoir ”,“produced reservoir ”,and “effective reservoir ”.Based on the reservoir percolation theor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percolati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scalepores and the difference in minimum flow pore diameters under the driving pressur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cas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four lower limits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①the lower limi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oil-bearing reservoirs ”,“produced res⁃ervoirs ”,and “effective reservoirs ”are respectively the boundaries between reservoirs and non-reservoirs ,between oil-bearing and non-oil-bearing reservoirs ,between produced and non-produced reservoirs ,and between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 reservoirs.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crease in the sequence of “reservoirs ”,“produced reservoirs ”,“oil-bearing reservoirs ”,and “effective reservoirs ”.②The lower limi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oil-bearing reservoirs ”,and “produced reservoir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 to the minimum flow pore diameters of theoretical percolation ,charging percolation ,and production percolation and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minimum flow pore diameter method.③The lower limi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ffective reservoirs ”have a low correlation with the minimum flow pore diameter under the test percolation and are mainly limited by the industrial oil flow standard.They need to be determined with the physical property analysis of cores ,tests ,and production test data.The simple study on the lower limi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f⁃fective reservoirs ”has gradually shifted to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lower limi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30·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2年5月“oil-bearing reservoirs ”,“produced reservoirs ”,and “effective reservoirs ”,which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lower limits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Key words :reservoir ;lower limit of physical properties ;theoretical discussion ;case analysis ;minimum flow pore diameter储层物性下限是储层能够储集和渗滤流体的最小孔隙度和最小渗透率界限,通常用孔隙度或渗透率的某个确定值来表述[1]。
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探究
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探究发布时间:2021-06-22T09:53:34.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李博文[导读] 摘要: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采用洛伦兹曲线的逆解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
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天津市 300280摘要: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采用洛伦兹曲线的逆解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
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了非均质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规律。
结果表明:在均质油整体结构中,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或等于0.2,含水剖面和渗透率剖面相同时,划分标准更为准确,正韵律油藏和反韵律油藏均采用高渗透层注水,正韵律油藏的含水剖面明显高于反韵律油藏。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规律性;正韵律储层;反韵律储层前言:非均质储层主要是指渗透率的差异。
通过对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变异系数和两端渗透率范围的综合比较,最常用的是存在于渗透率中间的变异系数。
我国东部油田以陆相沉积砂岩油藏为主。
西部油田开发时,主要利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
一、非均质油藏渗透率在实际运行中,需要重点研究渗透率变化系数的参数变化。
对于该参数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单层渗透率是否在平均值内,包括平均值的偏差。
储层非均质性比系数值和渗透率变化与储层非均质性密切相关。
渗透率变化系数总数量越大,储层非均质性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储层渗透率变化系数。
该计算方法采用洛伦兹计算法,可用于储层的全过程测量。
同时,反序洛伦兹曲线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不同非均质性程度的储层渗透率。
二、非均质油藏注水规律(一)正韵律储层根据具体参数,可以观察井筒内水流的动态方向。
对于非均质性不同的正韵律油藏,当采收率为10%时,整个井眼周围的水流性能可以清楚地理解;当渗透率变化系数小于0.2时,井眼各层含水上升率相差不大。
对于某些高渗透层,如果出现均匀性差的含水率,则水的上升速度相对较快。
对于渗透率变化系数不明显的油藏,注水方法大多是在注水前后均匀分配水,然后向前注水。
油气藏型储气库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
油气藏型储气库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马守锋1 韩月卿2 范 春1 孟 雷1 张 梅1 幸 雨1(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天然气使用需求的日益增加,欧美国家不断加快储气库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国亦在加快推动储气能力建设,储气库建设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储气库标准化现状,并对油气藏型储气库标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证,结合实际建立了油气藏型储气库技术标准体系,提出了标准化规划方向,高标准助力储气库建设加速驶入“快车道”。
关键词:油气藏,储气库,标准体系,储气能力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for GasStorage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sMA Shou-feng1 HAN Yue-qin2 FAN Chun1 MENG Lei1 ZHANG Mei1 XING Yu1(1.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Branch;2.Sinopec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natural gas,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continue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gas storage. In recent years, China is also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as storage capa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as storage has entered the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of gas storag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ully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standard system of gas storage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of gas storage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standardization planning direc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gas storage with high standards and drive it into the "fast lane".Keywords: oil and gas reservoir, gas storage, standard system, gas storage capacity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在快速增长。
储气库建设中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与探讨
储气库建设中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与探讨发布时间:2021-01-22T05:45:09.30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期作者:金橙橙[导读] 地下储气库是能源结构改变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产物,是能源战略储备和季节调峰的需要,在天然气存储和调峰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下储气库作为天然气存储、调峰保供的主要工具,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本文以A气田储气库为例,A气田储气库准备进入现场实施阶段,但对于主力建库层位泉一段Ⅴ、Ⅵ砂组及泉三段Ⅲ、Ⅳ砂组单砂体展布特征仍不明确,因此拟通过以单砂体级别为核心综合地质研究,进一步深化A气田储气库的气藏地质特征认识,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复核地质储量,为注采试验效果分析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精确的地质模型。
金橙橙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吉林松原 138000摘要:地下储气库是能源结构改变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产物,是能源战略储备和季节调峰的需要,在天然气存储和调峰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下储气库作为天然气存储、调峰保供的主要工具,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本文以A气田储气库为例,A气田储气库准备进入现场实施阶段,但对于主力建库层位泉一段Ⅴ、Ⅵ砂组及泉三段Ⅲ、Ⅳ砂组单砂体展布特征仍不明确,因此拟通过以单砂体级别为核心综合地质研究,进一步深化A气田储气库的气藏地质特征认识,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复核地质储量,为注采试验效果分析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精确的地质模型。
关键字:三维地质建模;储气库;应用技术地下储气库作为天然气存储、调峰保供的主要工具,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吉林油田A气田储气库准备进入现场实施阶段,但对于主力建库层位泉一段Ⅴ、Ⅵ砂组及泉三段Ⅲ、Ⅳ砂组以单砂体级别为核心的储层展布特征仍不明确,因此,急需开展单砂体级别为核心的储层精细表征研究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从而有效指导井位优化部署,为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地质模型。
精细的构造建模是地质建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油气藏评价的基础。
构造模型反映储集层宏观构造形态、断层空间分布及组合关系,由断层模型及地层层面模型组成[1]。
低渗透油藏分类和评价方法
效益类别 效益一类 效益二类 效益三类 效益四类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FIRR>12%
10%≤FIRR<12% 8%≤FIRR<10%
FIRR<8%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未动用储量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为现金流法。评 价指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用公式表达为:
NPVtn1(C(1ICi)tO)t
式中:NPV------净现值;
CI、CO---分别为某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i--------折现率; t--------评价期的某评价年;
n--------从评价起始年至结束年的时间段。
己开发油田分类结果见下表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已开发低渗透油田评价分类汇总表
油评 价 项目
较
好 中等油
油
田
田
差油田
极 特差油 差
田油 田
类别
Ⅰ1
Ⅰ2
Ⅱ1
Ⅰ3
Ⅱ2
Ⅲ
1
Ⅱ3
Ⅲ
2
Ⅲ3
油田 数
28 64
5
21
28 0 26 0 11
储量
401 84
737 29
664 9
123 91
848 82
0
832 01
Ⅱ3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Ⅲ3
上述低渗透油藏分类,显得过于繁杂,为了简化 分类类别,便于应用,将开发难易程度接近、开发 结果划分为五类:
一类(较好油藏):Ⅰ1型油藏,。
二类(中等油藏):包括Ⅰ2和 Ⅱ1两种类型油藏。 三类(差油藏):包括Ⅰ3 、 Ⅱ2和Ⅲ1三种类型油藏。 四类(特差油藏):包括Ⅱ3和Ⅲ2两种类型油藏。 技术五条类件(下极,差很油难藏开)采:,Ⅲ只3有类在型油油层藏裂。缝这发类育油和藏技在术现革有 新情况下,才可能有效开发。
裂缝性储层评价与CRA
第三节裂缝性储层评价§4.3.1 应用测井资料划分裂缝性储集层划分裂缝性储层首先抓住裂缝性储层的测井特征,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三低一高"的特征,即低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低中子伽马和高声波时差。
三孔隙度测井齐全时,裂缝性储集层具有"三低、二高、一小"的特点,即低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低中子伽马测井值、高声波时差与中子视石灰岩孔隙度;密度数值小。
在裂缝发育带,这些特点显得更为突出,而且井径可能扩大,声波曲线可能出现跳跃,井温有低温异常,这些都可以作为划分裂缝性储集层的依据。
具体划分储集层的方法是:一般是先找出低阻和高孔隙度显示,然后再剔除GR相对高的含泥质地层,则其余即为渗透性地层;也可以先找出非渗透性致密层段,然后再从中找出高孔隙、低电阻显示的渗透层。
储集层界面主要以分层能力较强的曲线为准。
§4.3.1.1 划出非渗透性特殊岩性段致密层: 电阻率很高, 高于2000Ω·m,各种测井视孔隙度均小于1%,裂缝识别测井或电磁波传播测井无裂缝显示,声波变密度测井条纹清晰,黑白反差很强,纵横波声幅无衰减(在井径不扩大时)。
自然放射性低值。
泥质层: 高自然放射性,尤其以钍、钾含量为主要特征,低电阻率,时差增高,中子孔隙度明显增大,电磁波传播时间和幅度衰减率曲线同时出现高值异常。
体积密度略有降低,但经常因含有硬石膏或黄铁矿而使密度值不但不降低,反而大于石灰岩的密度值。
炭质层:自然放射性不高,中子孔隙度高,密度小,时差高,与储集层特征十分类似,所不同者主要在于电阻率偏高。
硬石膏层:电阻率很高, P e值高, 密度值高于石灰岩和白云岩, 接近2.98g/cm3, 各种测井视孔隙度均接近于零, 自然伽马值很低。
盐岩层:电阻率较高,井径扩大严重,自然伽马值低,探测深度浅的测井曲线受到井径扩大的严重干扰,使测井值接近泥浆响应值。
§4.3.1.2 寻找相对低电阻率层段在裂缝性碳酸盐岩剖面中,储集层总是以相对低电阻率的特征出现。
储层精细描述
5 储层描述5.1 沉积微相描述5.1.1 沉积特征沉积特征是划分沉积相的主要依据。
以下主要从颜色特征、砂岩成分、粒度、CM 图、重矿物、沉积构造、砂岩厚度及砂岩百分比等方面来描述该区沉积特征。
5.1.1.1 颜色特征t砂岩颜色主要为灰色、褐色、浅灰色、灰褐色。
该区陆9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J2泥岩颜色为深灰色,指示沉积环境以还原为主,见附图5-1。
5.1.1.2 砂岩成分t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
石英据岩矿薄片统计,该区头屯河组J2含量为20.92%~31.87%,平均27.39%;长石含量为17.24%~24.88%,平均19.96%;岩屑(R)成分复杂,包括凝灰岩、霏细岩、千枚岩、硅质岩、花岗岩等岩屑,岩屑平均含量为45.86%,其中凝灰岩平均31.37%,霏细岩平均3.87%,千枚岩平均2.7%,花岗岩平均1.42%,硅质片岩,此外还含有少量安山岩、菱铁矿团粒等岩屑;填隙物含量较少,平均5.32%,胶结物以方解石胶结为主,杂基以水云母化泥质为主。
该区头屯河组Jt储集层稳定矿物石英含量仅为27.39%,而不稳定矿物长石与岩屑2含量之和为65.82%,显然目的层矿物以非稳定矿物为主,如果用成份成熟度指标石英/(长石+岩屑)之比来衡量,该区储集层为为0.28~0.52,平均0.42,砂岩成份成熟度偏低,反映了母岩成分复杂、物源频繁变化的沉积特点。
另外,该区岩石颗粒磨园度主要以次园状为主,结构成熟度较高,表明沉积物受水流冲刷作用较强,具有一定的搬运距离。
5.1.1.3 粒度特征陆9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砂层组粒度概率曲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两段式,只含有悬浮和跳跃较细组分,斜率较陡,说明颗粒的分选较好;另一种为三段式,既含有悬浮和跳跃较细组分,又含有滚动搬运的粗组分,斜率较第一种缓,分选相对较差。
在66块样品中,28块为两段式,38块为三段式,说明水动力总体上比较强的,滚动总体发育。
见附图5-2。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
JournalofEngineering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1004-9665/2021/29(1) 0171 12霍健,王星皓,罗超,等.2021.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9(1):171-182.doi:10.13544/j.cnki.jeg.2020-561HuoJian,WangXinghao,LuoChao,etal.2021.FracturecharacteristicsofLongmaxishaleinsouthernSichuan[J].JournalofEngineeringGeology,29(1):171-182.doi:10.13544/j.cnki.jeg.2020-561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霍 健①②③ 王星皓④ 罗 超④ 黄浩勇④ 陈 娟④ 尹 超①②③赫建明①②③(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②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中国)(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④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成都610051,中国)摘 要 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巨大,四川盆地更是我国主要的页岩气产区。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一个重要指标便是裂缝,它承载着气体储存和运输通道两大功能。
因此了解储层裂缝的微观性质对于判断储层含气量以及开采远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页岩气主要产区———川南地区页岩气气田泸201井的岩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手持显微镜、体式显微镜为主要观察工具,对岩芯进行了细观尺度下的观察,借助于图像软件对岩芯表面进行了图像重构,对储层裂缝的类别及特征、发育特征及矿物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成功构建出研究区页岩岩芯二维裂缝模型。
通过宏观到微观角度观察研究发现:(1)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1、2小层与五峰组页岩储层裂缝多为裂缝长度/岩芯周长小于25%的短裂缝,平均占比79 8%。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03-24T03:07:30.2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月25期作者:张文瑞[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迅速。
对于低渗透油井来说,在我国油井工程较多。
张文瑞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 300280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迅速。
对于低渗透油井来说,在我国油井工程较多。
相关研究表明:在传统模式下,是将渗透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主要对中、高渗透油藏开发储层进行评价;但是,此类评价方法和低渗透油藏的单井产量并无显著的联系性。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储层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对其表征参数进行了解,从而为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本课题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应用随着低渗透石油储量的逐渐增加,其占总资源的一半以上,该资源逐渐成为新区产能建设与油田生产的主体,通过对石油资源进行优质储量筛选,并制定出相关开发利用规划方案,引进科学技术,以便充分发挥出石油能源的作用。
1.低渗透油藏基本现状1.1低渗透原油储量分布广阔,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性地位,目前低渗透油藏已成为其储量接替和新建产能的重要来源。
低渗透原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辽松、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为主,低渗透砂岩油藏占主要部分,如大庆外围、长庆和吉林等,也还有一些砂砾岩油藏和火山岩油藏,如新疆的三塘湖、华北的乌里亚斯太油田。
通过近二十多年的矿场实践和科技攻关,在辽松、鄂尔多斯等盆地,低渗透砂岩油藏实现了大规模的有效经济开发,是目前上产和稳产的主战场。
1.2低渗透油藏开发依旧存在不足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在通过“十五”期间的攻关,取得长足进步,依然面临着储层物性越来越差、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储层评价标准不能满足现有储层渗流特征及科学分类要求、有效开发的井网适应性不足、多井低产、压后增产有效期短、有效能量补充难度大等难题,迫切需要以提高单井产量与稳产期、动用程度及采收率为核心,在有效储层分类评价、开发井网优化、有效能量补充、低伤害高效改造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0061*-8.1O T J; R*»0-5426 I
* ite •渗透«
孔釀《 /H
图 6 长 6 储层孔隙度与主要碎屑组分相关性图
长 6 储层孔隙度与石英及长石含量均具有弱负 相 关 性 (图 6 、图 7),石 英 相 关 程 度 高 于 长 石 含 量 ,而 岩 屑 含 量 具 有 中 等 正 相 关 特 征 。扫 描 电 镜 观 察 得 知 (图 8 ) ,该 段 储 层 岩 屑 溶 蚀 后 所 产 生 的 次 生 溶 蚀 孔 隙 ,对 储 层 储 集 性 能 具 有 建 设 性 作 用 。石英颗粒 的 存 在 虽 然 能 够 提 高 储 层 的 抗 压 实 能 力 ,但是在压 实 作 用 及 塑 性 颗 粒 共 同 影 响 下 ,其 残 余 粒 间 孔 易 于 被 填 充 。同 时 ,成 岩 阶 段 石 英 加 大 现 象 的 存 在 会 进 一步破坏储层储集能力。长石对储层的作用较为 复 杂 ,所 以 在 三 类 矿 物 中 其 相 关 性 最 差 。溶蚀作用 所 产 生 的 长 石 溶 孔 能 够 有 效 提 高 储 层 孔 隙 占 比 ,但 溶蚀所产生的离子若无法得到有效运移即会在短
由 上 图 可 知 ,长 4 + 5 储 层 储 集 、渗 流 能 力 均 弱 于 长 6 储 层 ,两 套 储 层 孔 隙 度 和 渗 透 率 均 呈 正 态 分 布 ,峰 值 分 布 区 间 基 本 一 致 ,而 长 4 + 5 储 层 低 孔 ( 5 7 . 8 2 % ) 、特 低 渗 (22. 9 6 % ) 分 布 频 率 均 低 于 长 6 储 层 低 孔 (68. 1 7 % ) 、特 低 渗 (25. 8 0 % ) 分 布 频 率 。 2 储层物性相关性研究
2021年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
2021年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在2021年,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这个话题备受关注。
标准粮食仓房的仓容,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和稳定,也牵动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下面,我将为您深入解析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粮食储备工作的意义。
1. 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的定义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是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和要求的粮食仓储设施所能存储的粮食数量。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粮食仓房仓容有着不同的规定,包括了仓房的结构、层数、容积以及可存储的粮食种类等。
2. 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的重要性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的确定和实施,对于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确定粮食仓容,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粮食储备工作,确保粮食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标准化仓容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粮食储备设施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储备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次,通过规范化的仓容要求,可以有效地保障粮食储备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因仓容不合理而导致的损耗和浪费。
3. 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对粮食储备工作的意义设立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对于促进我国粮食储备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规划和确定粮食仓容,可以提升粮食储备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储备的粮食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裙众在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标准化的仓容要求可以促进粮食仓储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储备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储备粮食的损耗和浪费。
再次,通过规范化的仓容要求,可以为我国粮食储备工作提供更为系统和有力的法规和技术支持,从而推动整个粮食储备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在总结回顾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的重要性和意义后,我对此问题也有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确定和实施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对于促进粮食储备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非常关键,这对于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人民裙众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的研究和实践中来,共同为我国粮食储备工作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锡林好来油田腾下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储层评价中的研究重点,孔隙、喉道类型及组合情况与预测物理特性及储集性能有密切关系[1-5]。
为深化锡林好来低渗储层微观结构特征认识,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CT扫描等技术对岩心样品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储层微观特征,对油田的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1 岩石学特征研究区腾下段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岩屑和少量的云母、重矿物组成。
石英含量约占20~60%,平均值30.26%;长石含量约占20~38%,平均值28.17%;岩屑含量约占7~55%,平均值38.1%。
岩屑以火山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较多,沉积岩岩屑相对较少。
从碎屑组成来看,本腾格尔组砂岩的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
填隙物主要为杂基和胶结物。
杂基类型主要为泥质、泥晶云灰质、长英质等;胶结物普遍发育,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硅质等。
对薄片鉴定填隙物数据统计结果为:填隙物平均含量15.4%(28块薄片统计),其中:泥质7.1%,灰质5.1%,云质2.4%,硅质0.3%,碳酸盐总含量14.6%。
2 储层孔喉类型2.1 孔隙类型根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分析,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次为粒间原生孔,为溶蚀孔-粒间孔-微孔混合型储层,具有六种孔隙类型,即粒间原生孔、长石溶孔、岩屑溶孔、晶间孔、微孔隙和铸模孔,总面孔率3.78%;粒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孔隙主要分布在1~40μm之间。
成岩自生矿物溶蚀而形成的粒内孔隙次之(其中以长石溶孔和独沸石溶孔为主,岩屑溶孔、晶间孔、可见微孔较少),另外还有少量原生粒间孔。
2.2 喉道类型根据铸体图像分析结果,对研究区有效储层孔隙结构进行了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目的层有效储层的最大孔隙直径平均值为165.6μm,孔隙直径均质平均值为65μm,最大喉道直径平均值为40.3μm,喉道半径均质平均值为10.1μm,孔隙最大配位数3.6,平均值为配位数均质平均值为0.2,面孔率平均值为3.78%。
中国低渗储层分类与分布
2021/5/9
1
1.国外低渗透油田划分标准
• 前苏联学者将渗透率小于(50~100) ×10- 3μm2的油田算作低渗透油田。
• 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对低渗透储层 进行了界定,其中把渗透率小于 0.1×10- 3μm2的储层称为致密储层。
2021/5/9
2
2.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标准(1998年) ① 砂岩油藏按照渗透率划分标准
25~15
低渗 0.1≤K<10
15~10
特低渗 K<0.1 <10
3.中国陆上低渗透油田的分布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含油气层系 多,涵盖古生界、中生界、新生 界。低渗透油气藏类型多,包括 砂岩、碳酸盐岩、火山岩。低渗 透油气藏分布区域广,主要盆地 都有分布,东部有松辽、渤海湾、 二连、海拉尔、苏北、江汉盆地 砂岩油藏,松辽、渤海湾盆地火 山岩油气藏;中部有鄂尔多斯、 四川盆地砂岩油气藏和海相碳酸 盐岩气藏;西部有准噶尔、柴达 木、塔里木、三塘湖盆地砂砾岩 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和海相碳 酸盐岩油气藏。
2021/5/9
4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分类
特高渗
高渗
中渗
低渗 特低渗 超低渗 非渗0 50≤K<500 10≤K<50 1≤K<10 0.1≤K<1 K<0.1 3μm2)
② 砂岩气藏按照孔隙度渗透率划分标准
分类 K(×10-3μm2)
孔隙度(%)
高渗 500≤K
≥25
中渗 10≤K<500
储层分类标准之欧阳语创编
主要的
次要的
孔隙度%
渗透率10-3um2
排驱压力MPa
饱和中值压力MPa
束缚水饱和度%
Ⅰ
a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细、中(粗)
>25
>600
<0.02
0.07-0.2
<10
>37.5
非常好
b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中、细
20-30
100-600
0.02-0.1
0.2-1.5
11.54-11.58
>11.58
分选系数
>2
1.95-2
1.92-1.95
<1.92
偏态
>-1.43
-0.28
-0.55
<-1.98
变异系数
>0.18
0.17-0.18
0.16-0.17
<0.16
最大连通孔吼半径
>1.2
1.13-1.2
1.1-1.13
<1.1
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比
<17
17-37
37-49
>49
表3碎屑岩储层物性分类标准
储层物性分类
孔隙度α
渗透率k(10-3um2)
特高孔高渗
α≥30
k≥2000
高孔高渗
25≤α≤30
500≤k<2000
中孔中渗
15≤α<25
50≤k<500
低孔低渗
10≤α<15
5≤k<50
特低孔低渗
α<10
DB33_T 2358-2021(L1)绿色仓储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级划分.pdf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358—2021
绿色仓储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级划 分
Classif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f green storage
注: 该指标越低,企业的节能程度越高。
5.6 流通加工单位业务量能耗 统计期内企业流通加工作业能耗与流通加工业务量的比值。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按式(6)计算: ······································································· (6)
DB33/T 2358—2021 ········································································ (3)
式中: ——场库单位容积能耗,单位容积能耗按标准煤折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kgce/m3)。;
——能耗的能源品种数;
································································· (12)
式中: ——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千克碳每兆焦(kgC/MJ),详见附录B; ——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详见附录B;
——CO2与C的分子量之比。
——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兆焦(kgCO2/MJ);
——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其中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按公式(11)计算。
···································································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的
次要的
孔隙度%
渗透率10-3um2
排驱压力MPa
饱和中值压力MPa
束缚水饱和度%
Ⅰ
a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细、中(粗)
>25
>600
<0.02
0.07-0.2
<10
>37.5
非常好
b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中、细
20-30
100-600
0.02-0.1
0.2-1.5
0.83-1.07
差
b
微孔或晶间孔
层间缝,构造缝,溶孔
细,粉
7-9
0.1-0.5
0.9-1.1
6-9
35-45
0.68-0.83
很差
Ⅳ
微孔,晶间孔
收缩缝
极细,粉
<6(油)
<4(气)
<0.1
>1.1
>9
>45
<0.68
非储集层
表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比较
欧阳光明(2021.03.07)
分类部门
储层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分类部门
储层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评价Biblioteka 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Ⅰ
>30
>2000
中国石油
Ⅰ
>25
>1000
最好
Ⅱ
25-30
500-2000
Ⅱ
20-15
100-1000
好
Ⅲ
15-25
100-500
Ⅲ
15-20
10-100
较好
Ⅳ
10-15
10-100
Ⅳ
10-15
1-10
较差
Ⅴ
<10
<10
Ⅴ
5-10
0.1-1.0
差
表2 碎屑岩储层分类评价表
分类依据
Ⅰ类储层
Ⅱ类储层
Ⅲ类储层
Ⅳ类储层
渗透率
>100
100-10
10-1
<>1
孔隙度
>20
13-20
4-13
<4
均值
<11.46
11.46-11.54
37-49
>49
表3碎屑岩储层物性分类标准
储层物性分类
孔隙度α
渗透率k(10-3um2)
特高孔高渗
α≥30
k≥2000
高孔高渗
25≤α≤30
500≤k<2000
中孔中渗
15≤α<25
50≤k<500
低孔低渗
10≤α<15
5≤k<50
特低孔低渗
α<10
K<5
类别
亚类
空隙类型
粒度范围
物性
毛管压力特征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um
<20
7.5-37.5
很好
c
粒间孔或溶孔,微孔
矿物解理缝
中、细、极细
20-30
100-300
0.02-0.1
1.5-3
<30
7.5-37.5
好
Ⅱ
a
微孔,晶间孔,剩余粒间孔
粒间孔,溶孔,构造缝
细,极细
13-20
10-100
0.1-0.3
0.5-1.5
20-35
2.5-7.5
中上等
b
微孔,晶间孔,剩余粒间孔
11.54-11.58
>11.58
分选系数
>2
1.95-2
1.92-1.95
<1.92
偏态
>-1.43
-0.28
-0.55
<-1.98
变异系数
>0.18
0.17-0.18
0.16-0.17
<0.16
最大连通孔吼半径
>1.2
1.13-1.2
1.1-1.13
<1.1
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比
<17
17-37
粒间孔,溶孔,构造缝
细,极细
13-20
5-50
0.3-0.5
1.5-3
20-35
1.5-2.5
中等
c
微孔,晶间孔,剩余粒间孔
溶孔
细,粉
12-18
1-20
0.5-0.7
1.5-3
25-35
1.07-1.5
中下等
Ⅲ
a
微孔或晶间孔,溶孔
层间缝,构造缝
细,极细
9-12
0.2-1
0.7-0.9
3-6
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