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推拿基础知识
推拿定义
推拿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 法,通过手法按摩人体特 定部位,促进气血流通、 舒缓肌肉疼痛。
推拿手法
常见的推拿手法包括按法 、揉法、捏法、拍法等, 每种手法都有其适用范围 和技巧。
推拿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应注 意避免过度用力、避免受 伤等事项。
针灸与推拿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针灸和推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 疗,如头痛、失眠、颈椎病等。
灸、推拿等,旨在舒缓肌肉紧张,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缓解症状。
03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旨在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突出物对神经
根的压迫,缓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妇科疾病的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中医 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包括中药汤 剂、针灸等,旨在调理气血,平
VS
详细描述
方剂是由多味中药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组 成的,配伍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等。君药是 方剂中的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 疗作用;臣药是辅助君药治疗作用的中药 ;佐药是协助臣药治疗作用的中药;使药 是引导药物到达病所的中药。合理的配伍 可以增强方剂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
常用中药与方剂
要点一
舌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苔、舌质、舌 态等来判断病情。例如,舌苔黄 腻可能表示湿热内蕴,舌质淡白 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脉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例如,脉细数可能表示阴虚火 旺,脉弦滑可能表示痰饮内停。
八纲辨证
阴阳辨证
表里辨证
根据病人的症状判断是属阴还是属阳,还 是阴阳两虚。例如,阳虚表现为畏寒肢冷 ,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全椒县中医院中医中药基础知 识讲座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 (公元二世纪 ),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药学专著,本书载药 365 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 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记载病名170余种,包括内、外、 妇、儿各科。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 • 《神农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 书于公元5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条文逐一 注释、发挥,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三 十种。又创用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 《新修本草》: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唐代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 李 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全书卷帙浩博, 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 844 种。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 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 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书于 1108年,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并茂,方 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 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 • •
• •
•
五、气味配合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气偏于定性, 味偏于定能,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味配合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 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味越 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 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麻黄、紫 苏均味辛性温而发散风寒;气同味异,功能不同,如浮萍辛寒能 发汗清热,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黄连苦寒 能清热泻火,牡蛎咸 寒能育阴潜阳;味同气异,功效有别,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 石斛甘凉清热生津,黄芪甘温能补气升阳,山药甘平能平补脾肺 肾;一气多味, 作用广泛,如白术苦甘,苦能燥湿,甘能补脾。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 意义。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 (公元二世纪 ),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药学专著,本书载药 365 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 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记载病名170余种,包括内、外、 妇、儿各科。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 • 《神农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 书于公元5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条文逐一 注释、发挥,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三 十种。又创用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 《新修本草》: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唐代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 李 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全书卷帙浩博, 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 844 种。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 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 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书于 1108年,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并茂,方 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 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 • •
• •
•
五、气味配合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气偏于定性, 味偏于定能,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味配合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 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味越 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 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麻黄、紫 苏均味辛性温而发散风寒;气同味异,功能不同,如浮萍辛寒能 发汗清热,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黄连苦寒 能清热泻火,牡蛎咸 寒能育阴潜阳;味同气异,功效有别,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 石斛甘凉清热生津,黄芪甘温能补气升阳,山药甘平能平补脾肺 肾;一气多味, 作用广泛,如白术苦甘,苦能燥湿,甘能补脾。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 意义。
中医培训课件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 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05
养生保健知识普及
饮食养生原则与方法
02
01
03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避免过度饥饿。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合理搭配肉类和蔬菜,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匹配
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食物,如寒性体质多吃温性食物。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理论
阐述人体内脏腑功能及其相பைடு நூலகம்关 系,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 。
经络理论
解释人体经络系统构成、生理功 能及与脏腑关系,包括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等。
病因病机理论
病因理论
分析疾病发生原因,包括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
病机理论
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机理,包 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 常等。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 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
煎煮方法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
服用方法
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药宜热服,服用后应避风覆被取汗;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服热药,宜热服;服用丸 剂用温开水吞服;服用散剂、粉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或装入胶囊吞服;服用膏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或调服;服用颗粒 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服用糖浆剂可直接吞服。
温里药
温中散寒,治疗里寒证,如胃 寒、宫寒等。
常用中药介绍
人参
黄芪
当归
熟地黄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中医药科普讲义-全 PPT
剂
"膏"指外敷的膏药,也指内服煎熬成粘稠的
型
成药;例如益母草膏,黄塔明时通膏药等
膏
"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
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丹
刮 骨 疗 毒
中医的保健医学
华佗 创制医疗体操“五禽戏”。
《 后汉书 》记载 , 华佗的弟子吴普每天做“五禽戏”,常年坚持 , “年九十余 ,耳目聪明,齿牙完整。”
据统计,有65个国家的学生来我国 学习中医.中医药已在162个国家和 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全球有 40亿人使用中草药。据资料显示, 德国约有3.5万名医生从事中医行业。 澳大利亚约有5000家中医及针灸诊 所。美国10个成年人中有1人扎过 针灸……
屠呦呦
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 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 奖的华人科学家。
戥子děng zǐ 一种小型的杆秤,学名戥秤, 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 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 器。
药罐 使用砂锅
中医方剂已发展有汤、酒、茶、露、丸、散、
中
丸
膏、丹、片、锭、胶、曲,以及条剂、线剂
药
等多种内服、外服剂型
常
"丸"指圆粒状的药丸;例如:六味地黄丸、牛
见
黄安宫丸、
的
散
"散"指研末的药粉;例如:锡类散
植物药 菊花
植物药 陈皮
植物药 山药
动物药 阿胶
动物药 鹿茸
矿物药 石膏
我们身边的中药
大枣
补 气
补 血
要想身体好, 一天三个枣
补血安神
桂圆,又叫龙眼肉
桂圆性温,不宜多食!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PPT课件
注意事项:遵循 医生建议,注意 药物配伍禁忌, 避免过度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 女应在医生指导 下使用
特殊药材:对于 一些特殊药材, 如阿胶、鹿茸等, 需单独煎煮后烊 化服用
中药煎煮及服用不当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煎煮不当可能引发中毒反 应
服用不当可能引发不良反 应
煎煮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服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中医药治疗失眠 的案例分享
中医药治疗失眠 的疗效评估
中医药在胃痛治疗中的应用
胃痛定义:中医认为胃痛是因外邪内 侵、饮食所伤、情志不畅、脾胃虚弱 引起,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 种病症
中医药在胃痛治疗中的优势:整体 观念、辨证论治、副作用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药治疗胃痛的方法:针灸、中 药汤剂、推拿按摩等
讲中
添 加
义医 文
WPS
PPT
药档 副
课 件
知 识 培
标 题
汇 报 人 :
训
CONTENTS
目 录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药煎煮及服用方 法
中医药在常见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
常见中药材及方剂 介绍
中医药养生知识
识中 医 药 基 础 知
中医药理论体系概述
阴阳五行:是中医哲学的核心思想,认为宇宙万物均由阴阳五行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经, 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白芷:性温,味辛、甘,归肺、胃经, 有祛风解表、止痛、消肿的功效。
细辛:性温,味辛,归心、肺、肾经,有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
常见清热药及方剂:黄连、黄芩、黄柏等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的功效,常 用于治疗心烦失眠、 目赤牙痛等症状。
中医培训完整ppt
THANK YOU.
常用中药与方剂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当归、川芎、白芍
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流 感等呼吸道疾病。
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 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人参、黄芪、枸杞子
六味地黄丸、逍遥丸、 小柴胡汤
具有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的作用,可用于治 疗身体虚弱、虚劳等疾病。
为经典方剂,具有补肾益气、调理脾胃的作 用,可用于治疗肾虚、脾胃不和等疾病。
秋季养生
秋季是干燥的季节,中医认为秋季应该注重滋阴 润燥,适当多吃白色食物和水果,保持室内湿度 。
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旺的季节,中医认为夏季应该注重 清热解暑,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情 绪波动。
冬季养生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中医认为冬季应该注重收藏 阳气,适当多吃高热量的食物,注意保暖和休息 。
操作流程
推拿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 程,包括确定治疗部位、进行手 法按摩、结束治疗等步骤。
针灸推拿常用穴位
01
合谷
02
足三里
03
百会
04
太阳
05
涌泉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处。主治发热、头痛、目 赤肿痛、鼻衄、血渊、咽 喉肿痛等症。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 腹胀、泄泻、痢疾等脾胃 病证;心悸、失眠等神志 病证;中风;下肢痿痹等 筋骨病证;虚劳诸证等。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 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 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等 症。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 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 陷处。主治头痛等病症。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 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 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头痛、眩晕等症;失 眠;癫痫;小儿惊风;腰 痛等症。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逸过度等因素。
02
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包括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气血
津液失常等方面。
03
认识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
信息,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病
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02
草药分类与功效解析
草药资源概述及分类方法
常用穴位定位及功能作用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 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功能作用 为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静安
神等。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 前嵴外1横指处。功能作用为健脾 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等。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 内侧缘后方。功能作用为健脾化湿 、调经止带、益肾安神等。
草药资源概述
介绍草药的起源、分布、采集与 加工方法,以及在中医学中的重 要地位。
分类方法
根据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等特点,将其分为解表药、清热 药、祛湿药、祛风药、补益药等 不同类别。
常见草药功效与主治范围
清热药
如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 解毒作用,主治热病高热、口 干舌燥等症。
祛风药
如防风、羌活等,具有祛风止 痛作用,主治风湿痹痛、关节 疼痛等症。
针灸推拿操作技巧示
01
02
03
针灸进针方法
包括指切进针法、夹持进 针法、舒张进针法等,演 示各种进针方法的操作步 骤和要点。
推拿手法
包括推法、拿法、按法、 摩法等,演示各种手法的 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针灸推拿配合
演示针灸与推拿相互配合 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 果。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乳癖乳痈: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方剂为逍遥散、柴胡疏 肝散等。
妇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痛经
产后缺乳
崩漏
子宫肌瘤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感冒: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针灸、草药等 咳嗽: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中药方剂、穴位按摩等 哮喘: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中药方剂、针灸等 腹泻: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中药方剂、针灸等
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三因 制宜
应用范围:预防、 保健、康复等领 域
中药药性理论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升降浮沉:药物的性质与作用关系 归经: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向
常用中药分类及功效
泻下药:攻下、润下、 逐水、利尿
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 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 息风止痉
04 中医药行业未来发展
中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中医药行业发展。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中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国际市场拓展:中医药在海外市场逐渐得到认可,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行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
温里药:温中散寒、补 火助阳、散寒止痛
寒痰、清化热痰、止咳 平喘
解表药:辛温解表、辛 凉解表、祛风湿
清热药:清热解毒、清 热凉血、清热燥湿、清
虚热
祛风湿药:祛风寒湿、 祛风湿热、强筋骨
安神药:重镇安神、养 心安神
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 活血调经、活血疗伤、
破血消癥
中药煎服方法与注意事项
发展方向:推进中西医结合、加强 国际交流与合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妇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痛经
产后缺乳
崩漏
子宫肌瘤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感冒: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针灸、草药等 咳嗽: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中药方剂、穴位按摩等 哮喘: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中药方剂、针灸等 腹泻:中医药学应用知识,如中药方剂、针灸等
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三因 制宜
应用范围:预防、 保健、康复等领 域
中药药性理论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升降浮沉:药物的性质与作用关系 归经: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向
常用中药分类及功效
泻下药:攻下、润下、 逐水、利尿
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 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 息风止痉
04 中医药行业未来发展
中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中医药行业发展。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中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国际市场拓展:中医药在海外市场逐渐得到认可,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行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
温里药:温中散寒、补 火助阳、散寒止痛
寒痰、清化热痰、止咳 平喘
解表药:辛温解表、辛 凉解表、祛风湿
清热药:清热解毒、清 热凉血、清热燥湿、清
虚热
祛风湿药:祛风寒湿、 祛风湿热、强筋骨
安神药:重镇安神、养 心安神
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 活血调经、活血疗伤、
破血消癥
中药煎服方法与注意事项
发展方向:推进中西医结合、加强 国际交流与合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共60张PPT)
6.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
培训专用
三、 炮制方法
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它制法等五大 类型。
纯净处理——去掉灰屑、杂质及非
药用部分。
修治 粉碎处理——粉碎药物及符合制剂
及其它炮制法之需。
切制处理——利于炮制、贮藏、
调剂及有效成份煎出。
培训专用
洗——除去杂质。
淋——使其清洁或软化。
培训专用
三、剂 量
【概念】 剂量,又称用量,主要是指一味药的干燥饮片在汤
剂中的成人一日量。 【计量的换算】
1两=30克
1钱=3克
培训专用
【确定依据】
1. 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2. 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3.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4. 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培训专用
四、用 法
【汤剂煎煮方法】 1. 普通煎煮方法
十大广药:广藿香、化橘红、阳春砂、巴戟天、 高良
姜、金钱白花蛇、广地龙、佛手、沉香、 广陈皮。
培训专用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浙八味:白术、菊花、芍药、玄参、玄胡、浙贝、 温郁金、麦冬。
培训专用
二、中药的加工
目的:促使干燥,保障质量,便于包装运输
加工方法:
挑拣、清洗
切片 去壳
培训专用
第三节
中药的采制
培训专用
采集
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 行。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每种植 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
培训专用
1. 根、根茎:通常在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2.树皮、根皮:通常在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 内浆液充足时采收。
培训专用
3.叶、全草:通常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花将开 放或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
培训专用
三、 炮制方法
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它制法等五大 类型。
纯净处理——去掉灰屑、杂质及非
药用部分。
修治 粉碎处理——粉碎药物及符合制剂
及其它炮制法之需。
切制处理——利于炮制、贮藏、
调剂及有效成份煎出。
培训专用
洗——除去杂质。
淋——使其清洁或软化。
培训专用
三、剂 量
【概念】 剂量,又称用量,主要是指一味药的干燥饮片在汤
剂中的成人一日量。 【计量的换算】
1两=30克
1钱=3克
培训专用
【确定依据】
1. 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2. 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3.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4. 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培训专用
四、用 法
【汤剂煎煮方法】 1. 普通煎煮方法
十大广药:广藿香、化橘红、阳春砂、巴戟天、 高良
姜、金钱白花蛇、广地龙、佛手、沉香、 广陈皮。
培训专用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浙八味:白术、菊花、芍药、玄参、玄胡、浙贝、 温郁金、麦冬。
培训专用
二、中药的加工
目的:促使干燥,保障质量,便于包装运输
加工方法:
挑拣、清洗
切片 去壳
培训专用
第三节
中药的采制
培训专用
采集
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 行。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每种植 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
培训专用
1. 根、根茎:通常在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2.树皮、根皮:通常在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 内浆液充足时采收。
培训专用
3.叶、全草:通常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花将开 放或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
(三)肺通调水道
通 疏通;调 调节 水道 水液在人体中
运行和排泄的道路
胃脾
水谷
津液
脾
肺的宣发肃降
宣发
外达皮毛 向上:呼气 向外:汗
肺
肃降
肾(膀胱)
尿
中医基础理论
(四)朝百脉,主治节
朝:上奉、会聚;治节 治理调节
肺朝百脉 指百脉朝会于肺,即全身的血液,都经由经脉 上奉、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运动,进行体内外 气体交换后,再输布到全身 助心行血 寸口脉
又属于奇恒之府 胆藏精汁,与五脏“藏精气”功能相似 胆本身并不接受水谷糟粕,与胃、肠等腑有别
内容
1
中医学及其特点
2
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病因与病机
4
中医诊断与辨证
5
中药与方剂学
中医学及其特点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的 一门传统医学学科
“中医”概念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出——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治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此处的中医指的是?
中医学及其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
(二)心主神志
心主神明、心藏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的精 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
心藏神功能正常 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 反应灵敏和正常
心藏神功能异常 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 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反应迟钝、健忘、 精神萎顿、甚则昏迷,不省人事
中医基础理论
三、血的功能 (一)营养和滋润全身
1.体现:面色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 ,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 2.病理:头昏目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 体或肢端麻木等。 (二)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中医药科普讲义全PPT
总结词
中药药材的分类主要依据其来源、形态和药性特点,常见 的分类方法有按药用部位、按药性等。
详细描述
根据中药药材的来源和形态,可分为根类、茎类、叶类、 花类、果实类等。此外,还可以根据药性对中药药材进行 分类,如寒性药、温性药、平性药等。了解药材的分类有 助于更好地掌握其功效和用途。
总结词
中药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疗效,选购中药材时应选择道 地药材,并注意鉴别真假。
详细描述
中药材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产地、采收时间、加工 方法等。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产区出产的优质药材,其质量 相对较高。在选购中药材时,应选择道地药材,并注意鉴 别真假,避免购买到劣质或假冒药材。
中药方剂的组成与作用
总结词
中药方剂由多味中药按照一定配伍原则组成,具有综合治疗作用,能够针对复杂病情进 行全面调理。
挑战
中医药发展面临着现代医学的竞 争压力、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人 才队伍不足等问题。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
中医药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许多国家和地区 开始引进中医药,开展临床应用和科研合作。
合作项目
中医药的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增多,涉及临床研究、教育培训、产 业开发等多个领域。
展望
运动疗法
通过适当的运动来调节身体功能,促进气血 流通。
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心理调适
通过调节情绪、心态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 果。
中医养生保健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的 和谐。
调和阴阳
保持身体阴阳平衡,促进身体 健康。
调理气血
调节气血流通,保持身体健康 。
固本培元
注重保养身体根本,增强身体 免疫力。
中药药材的分类主要依据其来源、形态和药性特点,常见 的分类方法有按药用部位、按药性等。
详细描述
根据中药药材的来源和形态,可分为根类、茎类、叶类、 花类、果实类等。此外,还可以根据药性对中药药材进行 分类,如寒性药、温性药、平性药等。了解药材的分类有 助于更好地掌握其功效和用途。
总结词
中药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疗效,选购中药材时应选择道 地药材,并注意鉴别真假。
详细描述
中药材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产地、采收时间、加工 方法等。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产区出产的优质药材,其质量 相对较高。在选购中药材时,应选择道地药材,并注意鉴 别真假,避免购买到劣质或假冒药材。
中药方剂的组成与作用
总结词
中药方剂由多味中药按照一定配伍原则组成,具有综合治疗作用,能够针对复杂病情进 行全面调理。
挑战
中医药发展面临着现代医学的竞 争压力、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人 才队伍不足等问题。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
中医药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许多国家和地区 开始引进中医药,开展临床应用和科研合作。
合作项目
中医药的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增多,涉及临床研究、教育培训、产 业开发等多个领域。
展望
运动疗法
通过适当的运动来调节身体功能,促进气血 流通。
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心理调适
通过调节情绪、心态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 果。
中医养生保健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的 和谐。
调和阴阳
保持身体阴阳平衡,促进身体 健康。
调理气血
调节气血流通,保持身体健康 。
固本培元
注重保养身体根本,增强身体 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 体,主要阐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它 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为论理 方法,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 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①藏象、经络、形 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体质学说,为有关人体正常形态生 理的理论;②病因、发病、病机学说,为有关疾病发生发展 变化的理论;③治疗原则与方法,药学、组方理论及诊法、 辨证理论,为认识与处理疾病的理论与方法体系;④养生、 保健、康复理论与方法,为有关预防与延寿的理论与方法体 系。
望神 神的表现,按其盛衰可分为有神、少神、无神、假神四种。 其临床表现和意义如下:
有神又称“得神”。临床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精采 内含,神志清楚,面色荣润,肌肉不削,语言清晰,动作协 调,反应灵敏。表明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为健康的表 现,或虽病而正气未伤,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少神又称“神气不足”。临床表现为目乏神采,神志 清楚,但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肌肉瘦削,少气懒言,倦怠 嗜睡,动作缓慢,思维迟钝。表明精气已伤,脏腑功能较弱, 多见于素体虚弱的人,也可见于疾病较轻或疾病恢复期的患 者。
辨证: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 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各种辨证方法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 围,又有相互联系,而且都是以八纲为总纲领的。
病案:病案是临床的写实、科研的重要资料。 诊法,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对疾 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为辩证提供客观依据的诊察 方法。
为了推动中医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国政府已把中 医脏象学、病因学、辨证学、诊法及治则治法、养生学、动 物造模、经络研究、针刺麻醉机理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等内容 列入“九五”、“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科研规划。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 及病案书写。
四诊:望、闻、问、切,是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诊所获得的一 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辨疾病的属性, 表里是分辨疾病的病位与病势的深浅;虚实是辨别邪正的盛 衰;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中医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 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 验总结。《内经》为中医诊法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影响及全身,内 脏的病变可从神、色、形、态及五官、四肢等各个方面反映 出来,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通过望、闻、 问、切来诊察疾病显现在外的症状和体征,就可以推测疾病 的原因、性质及其内脏联系等,为辩证论治是“四诊合诊”,才能够全面的了解病情,作 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学的历史,是学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历史。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目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的关怀下,中医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研究的广 度和深度及方法上均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当代中医学理论 的研究,以系统整理、发扬提高为前提,运用传统方法和现 代科学方法,多学科多途径地逐步揭示了中医学理论的奥秘, 使中医学理论出现了不断深化、更新,并有所突破的态势。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义 主讲人:高更力
中医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总述战国至秦汉时
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 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这一时期问世的《黄 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等医学典籍,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即理、法、 方、药体系的基本形成。
失神又称“无神”。临床表现为两目呆滞,目陷无光, 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枯槁,肌肉松软,表情淡漠,动作失调, 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表明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 病重难治,预后不良。若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表明邪入心包,精气已脱,是失神的重证表现。
假神。临床表现为原本精神已极度衰惫,神志昏迷, 目光晦暗,而突然神志清楚,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原不欲 言语,语声低微,时断时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突然语 言清利,絮絮不休;原面色晦暗不泽,突见两颧红赤如妆; 原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加甚至暴饮暴食。假神多见于久病、 重病垂危的患者。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 阳,阴阳离决的危候,是危重患者临终前的征兆,即古人所 谓“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 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 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 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 《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 病矣。”中医的望具体就是指看五官,目舌口鼻耳,看眼睛 是否有神,眼白是否有异常,舌头是否过红,舌苔是否过厚, 舌苔颜色是白还是黄,口腔是否有炎症,颜色是否过红或过 白,鼻子是否有有鼻炎,鼻涕是稀还是稠,颜色黄色还是白 色,耳朵外形、性状,主要看耳轮耳轮肉厚的肾先天就比较 好,然后有没有耳鸣或者耳炎。注:肝主目,心主舌,脾主 口,肺主鼻,肾主耳。
解释就是:眼睛的毛病就是肝有问题,舌头有问题就是心脏 不好,口腔问题就是脾不好,鼻子的问题就是肺不好,耳朵 有问题就是肾不好。但是在眼睛和舌头又有细分,在眼睛里 面还具体分为瞳孔和眼白,瞳孔反映的是肝的问题,比如近 视、眼神恍惚都是肝的问题,通过养肝是可以治好的,现在 就很多通过养肝治好近视的(这在西医是基本不能治疗的)。 眼白对应的是心肺,眼白如果红了,则说明心火热了,引起 眼白的毛细血管发炎充血。舌头边沿反应的是心脏问题,舌 头红了说明心火热,要降火和养心。舌苔则反映的是脾胃的 问题,舌苔黄,脾胃火大,舌苔白了,说明脾胃寒了,要养 胃养脾。
望舌苔原理 舌为胃之外候,以输送食物入食管胃脘之用。其舌体
之组织,系由第五对脑筋达舌,其功用全赖此筋运动。舌下 紫青筋二条,乃少阴肾脉上达,名曰金津、玉液二穴,所以 生津液以濡润舌质,明,其辨症之识,必有毫厘千里之误, 此原理之不可不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