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方法共57页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作为一个园林植物设计师,要考虑到不同的因素来进行设计,包括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季节变化以及整体的美观效果。
以下是一个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案例。
1.环境调研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会仔细调研园林植物所在的环境。
包括气候、土壤质地、日照情况以及周围的建筑物、道路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种植选择以及后续的生长情况。
2.植物选择根据环境调研的结果,我会选择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
首先要考虑的是植物的适应性和耐力。
例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我会选择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柏树等。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高度和形状,以及对日照需求的不同。
植物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也需要考虑,以确保整个园林在各个季节都能展现不同的美景。
3.植物配置我会根据风景区的布局和功能来进行植物的配置。
例如,在入口处可以选择高大的大叶子树木作为点缀,以增加整体的气势。
在道路两侧可以选择低矮的花木来辅助铺装和步行区域。
在草地和广场的中央可以种植一些具有艺术性的花卉,以增加视觉效果。
4.色彩搭配植物的色彩搭配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会根据整体的主题和环境来选择植物的颜色。
例如,在春季可以选择一些鲜艳的花卉,如牡丹、郁金香等,来增加整个园林的生机。
而在秋季可以选择一些红色、橙色和黄色的植物,如枫树、落羽杉等,来呈现出秋天独特的色彩。
5.空间布局在进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时,我会考虑到整个场地的空间布局。
这包括植物的高度、形状、大小以及与周围硬质装饰的搭配。
例如,在一个宽敞的草坪上,可以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来形成局部的海洋效应。
而在小型花坛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满的花卉来填充空间。
总结:(注:以上仅为参考。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植物种植方法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植物种植方法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巧妙的植物种植方法,可以为园林增添绿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在园林艺术设计中,植物种植方法的选择与植物的特性、生长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种植方法,包括栽培方式、配植方式和组合种植方式。
一、栽培方式1. 土壤栽培:土壤栽培是最常见的植物种植方式之一。
根据不同植物的喜好,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和质地,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肥料,以满足植物的养分需求。
此外,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疏密调整,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 水培栽培:水培栽培是室内园林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中,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
在水培栽培中,可以选择透明的水培容器,使植物的根部可见,增加观赏性。
此外,还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营养液,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需要注意的是,水培栽培需要定期更换水质,以防止水质污染。
3. 室内栽培:对于那些不适合在户外生长的植物,可以选择室内栽培的方式。
通过在室内环境中模拟适宜的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在室内栽培中,可以利用花盆、花架等容器,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摆放,打造出美观、舒适的室内园林空间。
二、配植方式1. 单一种植:单一种植是一种常见的配植方式,适合园林中大面积植物的种植。
通过选择同一种植物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可以创造出统一、和谐的景观效果。
此外,单一种植还有利于植物的养护和管理,方便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疏密调整。
2. 混合种植:混合种植是一种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组合在一起种植的方式。
通过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补,创造出富有变化和层次感的景观效果。
在混合种植中,可以选择不同种类植物的树冠形态、花色和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增加观赏性和艺术性。
三、组合种植方式1. 开花季节组合种植:通过选择开花季节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种植,可以实现园林全年开花的效果。
第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V1
第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V1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种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第章园林植物种
植设计是一种以对植物生态特征了解透彻的基础上,将植物在景观环
境中的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特性运用到景观设计实践中
的方法。
以下为第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具体内容:
1. 选择植物
选植物应遵循“选型适地”的原则。
包括视觉效果、生态环境适宜性、生长适应性、管理便捷性等几个方面。
同时应注意植物的种类是否丰富、花色、叶色搭配是否协调等。
2. 建立植物库
根据选植物的原则可以建立起一座完备的植物库,该库通过研究相似
环境并考虑其生态特征,可以将植物根据其本身特征进行分类,为园
林景观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 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和景观设计的要求,为选定的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配植中要注意植物生长和发展的遗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在植
物配置的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植物的特别特性,强调景观效果和美
学效应。
4. 制定植物养护方案
植物配置完成后,园林养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制定植物养护
方案应根据植物的特性、环境条件制定合理养护方案,保证植物能够茁壮成长,保持良好状态。
总之,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种植设计必不可少。
通过对植物生态特征了解透彻,将植物在景观环境中的特性运用到景观设计实践中,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和谐美丽的园林景观。
论园林绿化植物栽植的技术措施
论园林绿化植物栽植的技术措施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是保证园林景观美观、维持植物生长健康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园林设计和栽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水分、气候、光照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优化植物生长、优化景观效果的目的。
一、选用适宜品种1、根据生长环境选择植物在进行植物栽植之前,需要了解所处地区的气候、土壤、光照及其他环境要素情况,以便选用适合生长环境的植物品种。
如在南方地区,油松、松树、竹子、油茶等具有耐旱、耐寒、耐热、抗逆性强的植物适合生长;在北方地区,红枫、白杨、松、柏等适合生长。
2、注意使用原生态品种在选用植物品种时,应尽量选择当地的原生态植物,因为这些植物已经适应了生长环境,生长稳定性较高,抗风抗旱能力较强,在进行栽植时更容易成活。
二、提供适宜生长环境1、选择适宜土壤改良材料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材料,以保证植物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养分及水分。
2、注意适宜栽培方式对于一些土壤质量较差或干旱的场地,应当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栽培,经常浇水加施肥料,待植物季节性生长稳定后再逐渐减少浇水并加强施肥的每次量,这样可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
三、合理选择栽植时机1、避开植物生长慢的季节一般来说,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时间要避开植物生长慢的季节,如中央气象台统计的数据显示,每年的4-5月、9-10月份属于春季和秋季过渡期,气温波动较大,是植物生长相对缓慢的时期。
因此,这个时期应尽量避免进行植物栽植。
2、合理错开植物生长旺季植物在不同的季节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都不同。
如果在植物生长旺季进行栽植,可能会导致植物之间竞争激烈,更容易引起根系的伤害,导致植物的存活率降低,所以应该合理错开植物生长旺季进行栽植。
四、注意植物栽植细节1、保证根部健康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植物根部,以确保其生长健康。
一般情况下,对于树木等大型植物,在栽植前需要剪除不健康的根系,并修剪树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园区的美观程度、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下面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说明:一、植物选材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适应性、观赏效果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生态习性:考虑植物的水分需求、耐寒、耐旱、适应性等,以便选择生长适宜的植物。
2.观赏效果:从树形、花型、枝叶颜色等方面考虑,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魅力的景观。
3.文化内涵:根据园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植物,以彰显园区的文化价值。
二、种植布局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高低、密度、间距等因素,设计出优美和谐、生态适宜的植物布局。
具体来讲:1.高低搭配:在植物的高度上进行巧妙的搭配,以创造出高低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2.密度适宜: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创造出井然有序、生态良好的园林环境。
3.间距合理:在植物种植的间距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保证植物生长的空间,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维护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后期维护问题,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具体来讲:1.浇灌管理:根据植物的生态需求和季节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浇水管理计划,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2.施肥管理: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以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繁茂。
3.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虫害的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区规划和设计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需要多方面考虑,细致入微地设计和施工,以营造出优美、生态和文化内涵相融合的园林环境。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根据植物不同的围合方式,所营造出来的植物空间主要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
那么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哪些配置手法,下面跟应届毕业生店铺一起来瞧瞧吧!一、植物空间的营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种类、高度、质感的植物以不同的配置方式结合地形设计,对空间进行一定的围合与划分,营造出特定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根据植物不同的围合方式,所营造出来的植物空间主要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
►1、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的营造主要是利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在其中,视线开敞不受阻,心情较舒畅。
这种外向的开敞空间属于友好型集体活动场所,不需要私密性。
该类空间多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大草坪、河边草坡等。
►2、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比,视线一面开敞一面受阻,方向指向性强,障景效果好,给人一定的空间领域感,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受欢迎程度与利用率都较高。
封闭面植物配置宜采用"乔、灌、地被、草"复层搭配的方式,增加空间的围合感。
多用于公园、小区等半开敞空间的营造。
►3、覆盖空间覆盖空间一般是指冠大荫浓的大乔木或攀援植物覆盖的花架、拱门等,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下部活动空间。
这类空间比较凉爽,视线通透,下部只有树干,活动空间较大,遮荫效果好。
多用于林荫道、花架等绿化。
►4、垂直空间利用植物封闭两侧垂直面,放开上部顶平面,具有"夹景"效果的空间即为垂直空间。
该类空间的遮蔽性较强,引导性也强,加深了植物的空间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
一般使用分支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树阵,或由修剪整齐的高篱围合。
多用于公路、河流两岸、陵园绿化等。
►5、封闭空间封闭空间指四周、顶面都有植物围合、遮挡的空间,与覆盖空间相比,其垂直面用中小型植物进行封闭,围合感很强烈。
园林树木栽植的具体方法
园林树木栽植的具体方法
园林树木的栽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根据栽植地的环境条件、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用途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树木品种。
考虑树的大小、形状、落叶还是常绿等特点。
2.准备栽植孔:根据树木的大小和根系的情况来确定栽植孔的大小和深度。
一般来说,孔的直径比树冠最宽处的中心线多1.5到2倍,孔的深度至少要保证根系的完全埋在土壤中。
3.整理根系:将树木挖起时,轻轻除去附着在树冠和根系上的杂质,然后检查根系的是否完整及是否有生病或病虫害的部分。
修剪破损的根部和长得过长的根系,以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
4.树木的定位:将树木放入栽植孔中,调整其位置使树木垂直并适应周围的环境。
5.填充土壤:用新鲜的土壤填充栽植孔,同时轻轻拍实土壤以避免产生空气根。
注意要让树木的茎部和根颈留在表土之上。
6.浇水和施肥:在栽植完成后,充足地浇水以保持树木根系的湿润,并施加适量的肥料以促进树木的生长。
7.维护和管理:栽植完成后,要定期修剪树冠、除草、施肥、浇水等,以保持树木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树木在具体栽植方法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在栽植之前最好了解所选树种的特点和栽培要求。
同时,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将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组合,形成美观、和谐、富有层次感的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点。
一、植物种类选择在进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种类。
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还需要考虑其生长习性、株形、花色、叶色等因素,以确保植物的形态和颜色能够与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成熟高度和展开宽度,以确保园林景观在未来生长发育时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
二、植物布局方式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的布局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植物的布局可以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和风格确定,通常有均匀布局、集中布局和错落布局等方式。
在均匀布局中,各种植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间距进行排列,形成整齐而有序的景象;在集中布局中,可以聚集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突出或围绕的效果;在错落布局中,可以将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区内,形成多样、富有层次感的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的布局方式,可以使园林植物的种植更加美观、有序,同时还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组合搭配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的组合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通过合理的组合搭配可以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例如可以将具有不同花色、叶形、株高的植物进行组合,形成对比或对称的效果;也可以将具有相似生长环境喜好的植物进行组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效果。
通过植物的组合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多彩多姿,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和景观价值。
四、植物养护管理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健康和园林景观的长期美观。
课程设计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课程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一、内容:
从备选的两个场地中选择一处,结合场地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昆明市气候、土壤及水分特点情况进行植物配置,绘制出植物种植设计图。
二、目的:
掌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习特定环境下进行植物配置的设计技巧,区分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植物种类的使用特性和设计要点,考虑地方气候、土壤及水分特点,进行植物种类选择和搭配,学会将植物配置融入特定环境,形成景色宜人的园林景观效果。
三、要求:
1.绘制植物种植设计图,图样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图线应用恰当(总平面图1:500)。
2.编写苗木统计表,表中列出植物的编号、树种名称、规格、数量等。
3.选择能表达园林植物配置效果的位置,绘制局部园林植物配置的透视效果图一幅。
4.结合环境整体景观作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说明,内容包括:
①设计环境分析;
②设计理念(构思);
③设计依据;
④植物配置原则;
⑤植物配置布局和功能分区体现。
着重说明所配置的植物景观效果,与气候、土壤、水分条件等的适应情况,条理清晰,观点正确。
四、操作步骤:
1.从备选场地中选择一处,现场测量场地尺寸并绘制场地平面图。
2.结合场地环境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3.绘制植物种植设计图,编写苗木统计表。
4.选择能表达园林植物配置效果的位置,绘制局部园林植物配置的透视效果图。
5.结合园林整体景观和设计地点的气候、土壤及水分特点作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说明,字数500字左右。
交图时间:11月28号下午
场地一:建工楼与西北角大门之间的绿地
场地二:怡园学生宿舍区绿地
园林植物统计表。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一)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如右图:不同位置种植的植物形态、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景观。
(二)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三)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四)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
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庭园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
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
而绿篱要求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
种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衬托山景。
水边植物要求能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
在纪念性园林中,可以种些象征纪念对象性的树种和被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方法PPT文档共59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方法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艺术技法
左图:幼年油松倒卵形;老年虬曲,顶冠伞形 右图:银杏幼年冠圆锥形;老年卵圆形
姿态组合的要点:
1. 简单化
植物姿态种类不宜过多,尤其小范围内
分清主次
案例:纯林:不同年龄的棕榈林,也可形成高低起伏、参差不同的 效果;
对比:植物园绚秋园:钻天杨+铺地柏+舒缓地形,开阔的空间效果;
2. 力的突出 如纪念碑景观,植物仅起到引导与陪衬作用,突出与不突出; 3. 不可雷同 例如:中国亭的植物搭配,最不理想圆锥形植栽。
植物形状在设计中的应用
• 影响造景的关键因素之一
– 植物形状:高度>前后左右的围度 代表形状:圆柱形、圆锥形 效果:向上的力;庄严、肃穆、伟大、雄壮 适宜场所:陵园、纪念性园林,体现一种历史的缅怀;
2. 水平方向类:宽度>高度 代表形状:匍匐形 效果:引导人的视线保持在水平方向,增加景观的宽广;平静、平 和、永久、舒展 适宜场所:铺地、水边延展、坡地;
B:于不同的建筑物旁 例如:孔雀草与墙体: +光滑大理石—粗质感;+粗糙的虎皮石—细质感
• 质感组合的要点
1. 质感比重必须均衡 2. 空间适应
A:小空间多用细质感植物; B:大空间可多用粗质感植物,但要把握比例与尺度
3. 质感对比
对比的过程中最好能设定一种较为主要的质感,并在空间中重复,以起到背景、烘 托、联系的作用
搭配的简洁,使建筑与植物相得益彰
“简洁”的搭配经验:
少而精; 配置方法上讲究单纯,形式上突出齐整; 常用方法: 1. 灌木多于乔木,落叶树多于常绿树,可以获得较好的光线又富于 季相变化; 2. 选色恰当。花色多注意冷色,少用暖色;多用调和色,少用对比 色; 3. 适当结合地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树木种类不宜多,但应精选树形优美的树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方法实用教案
层多半为半阴性或阴性树种。还须考虑环境生态。
7.
3)考虑季相的变化:考虑季节的变化,适当选用树种,使树群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观特
,最小不小于1m×1m;长方形树池以1.2m×2m为宜;圆形树池半径不小于1.5m。 4)设计距离:一般以5m作为定植株距,高大乔木可采用6~8m,以成年后树冠能形成较好
的郁闭(yù bì)效果为准,如为初种树木,可缩短间距形成遮阳效果,一般为2.5~3m 。小乔木或窄冠乔木可用4m定植。 5)安全视距:在交叉道口,考虑行车安全。以30~35m的安全视距为宜。
第22页/共57页
23 第二十三页,共57页。
2) 三株树丛:树木(shùmù)宜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shùmù)。平面布置呈不等 边三角形,以“2+1”的方式栽种,最大和最小靠近成一组,整体造型呈不对 称均衡。树木(shùmù)为两种,将同种分成两组,并且单独的一组树木 (shùmù)体量要小。 3) 四株树丛:可采用一种或两种树木(shùmù)。布局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或 四边形,可用“3+1”的方式,单独一株为第二大的树,其他三株同三株树丛 的方法。如为两种树种,则树量该为3:1,其中一株的树种,不单独种植, 体量不宜为最小或最大。
4.
2)
做局部空间的主景,或配景、障景、隔景等。
5.
3)
兼有遮阳的作用,如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
第21页/共57页
22
第二十二页,共57页。
3 . 树 丛 的构 图法则 :统一 中求变 化,差 异中求 调和。 一般10 ~15株, 树种不 宜超过 5种。 1 ) 两 株 树 丛 :一般 采用同 种树木 ,或者 形态和 生活( shēngh uó)习性 相似的 不同种 树木, 但两株 树木的 形态不 要完全 相同, 要有变 化和动 势,创 造活泼 的景致 。
园林种植设计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Consider how natural factors data are relevant to both planning and design . At the regional scale,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or change in use on a landscape must be known and evaluated before a policy to allow such action is set. An inventory of the natural factors, including geology, soils, hydrology, topography, climate, vegetation and wildlife, and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s fundamental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system to which change is contemplated. Equally important is an analysis of visual quality .Land use policy can thus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known vulnerability of resistance of the landscape . In other circumstances the natural processes which add up to a given landscape at a give moment in its evolution may, as at Grand Canyon and other unique places, be considered a resource to be preserved, protected, and managed as a public trust. On a smaller scale, soi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may be critical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st and the form of building foundations: where it is most suitable to build and where it is no t. Sun, wind, and rain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design where the development of comfort zones for human activity or the growth of plants is a primary objective . Thus,in many ways natural factors influence land use, site planning, and detailer design. 自然因素的考虑与规划和设计都有关系。在区域尺度上,关于利用方面的开发变化的影响,在政策 制定之前,必须了解和评估景观的脆弱性和敏感性。详细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的、土壤的、水文的 、地形地貌的、气候的、植被的和野生动物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是理解它将要改变的生态 系统的基础。同样重要的是视觉质量的分析。土地利用政策的基础是由于了解到景观的脆弱性和抗 损性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某些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在特定的时刻作用到特定的景观的自然进程 会产生一些公共资源,比如科罗拉多大峡谷,让我们后人去保护它和管理它。在小尺度上,土壤和地 质条件是决定建筑的成本和建筑基础形态的关键要素——哪里适宜建立以及哪里不适宜。设计是为 人类发展活动找到适宜的空间或者以植物的生长为主要目标,因此,阳光,风和雨是设计最重要的要 素。因此,场地和区域的自然要素在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许多过程当中相互作用。
园林植物种植方式
2.自然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自然式的植物造景方式,多选外形美观、自然的植物种类, 它强调变化,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分发挥树木 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 • 植物配置以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将同种或不同种 的树木进行孤植、丛植和群植等自然式布置或分隔空间。 • 花卉以花丛、花群等形式为主,树木整形模拟自然苍老, 反映植物的自然美。 • 该风格具有生动活泼的自然风趣,令人感觉轻松、惬意, 但如果使用不当会显得杂乱。 • 在世界上以中国的山水园与英国的风景式园为代表。
第四章
园林植物组合设计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园林植物种植方式
• 1规则式 • 规则式的植物造景强调成行等距离排列或 作有规律地简单重复,对植物材料也强调 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 花卉布置用以模纹图案为主体的花坛、花 境为主。….. • 规则式植物栽植方式给人以雄伟、庄严和 肃穆的感觉。具有统一、抽象的艺术特点。
3.混合式
• 混合式植物造景方式是介于规则式和自然 式之间,即两者的混合使用。 • 这种风格在现代园林中用之甚广。 •
• 混合式造景应用: • 一种是服从混合式规划要求,在纵轴对称 的两侧,眼睛所及之处,用规则式造景, 在远离中轴线,视力所不及之处用自然式 造景; • 或者在地形平整处用规则式造景,在地形 复杂处用自然式造景; • 在较大的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 规则式,在远离主要建筑的部分,采用自 然式。
• 另一种情况是指绿地用道路的绿篱分隔成 规则的几何图形,内部则用自然式造景植 物。 • 在规则式绿地内,用灌木和模纹进行自然 式造景,图案新颖,构图亲切,风格自由 灵活,与周围环境取得较好的联系,实用 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