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合集下载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火山锥
火山锥以火山口为中心,四周堆积着由 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物(包括火山灰、火 山砂、火山砾、火山渣和火山弹等)组成 ) 的山体。形态主要有锥状火山、盾状火山 和低平火山等三种。火山锥的形态与喷发 的熔岩性质有关。
2、熔岩地貌
① 熔岩高原及台地 由裂隙式或中心式喷出的玄武岩熔岩,冷凝后可形成 高度较大的玄武岩高原和高度较小的玄武岩台地。冰岛高 原、印度德干高原和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我国的琼雷台 地,它是我国第一大玄武岩台地,面积共7 290平方千米。
③ 断层谷 剖面特征 断层线通常是一构造破碎带,容易被风化侵蚀,在断 层线上发育的谷地称为断层谷。形态上一般为深窄的峡谷。 如果它出现在上、下盘间的断层线上时,谷地的两坡不但 地层位置不对应,而且地形上也不对称,在上升盘一坡高 而陡,下降盘一坡低而缓。
平面特征 在单一断层线上发育的断层谷走向平直,在两组不 同走向的断层线上发育的谷地, 走向随断层而变化,呈 “之”字形走向或不自然的转弯,如雅鲁藏布江在宿瓦卡 附近的大转弯,是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线支配的。 当平移断层切过多条老河谷时,它们都会被截断和发 生位移,但都会在断层线上共同发育出一段新的断层谷, 这段谷地沉积物年代较新,谷地两坡的地貌如阶地等也与 老河谷相异。
② 断层线崖
在断层崖形成后,在构造运动长期稳定的场合下, 河流侵蚀作用和其他风化作用及剥蚀作用进行下去,一 条断层崖的上部可以被改造成为一些彼此分离的剥蚀丘 陵或山岳,以至断层崖的形态荡然无存;而其下部则可 以被保存于冲积物和其他松散堆积物的掩埋之下。断层 崖地形于是消失。
当断层运动再度活动,重新使断层的一侧地形相对 升高,一侧相对降低时,则在原剥蚀残留形态的基础上, 重新形成崖的形态特征,称复活的断层崖。 当断层崖两侧由于构造上升运动相对于周围地区升 高时,复盖断层崖的沉积物被河流和其他剥蚀作用所破 坏,被埋藏的断层崖被剥露出来,形成剥露断层崖。剥 露断层崖是一种受断层构造控制的主要由侵蚀作用所形 成的剥蚀(侵蚀)构造地形, 叫做断层线崖。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分析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分析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1、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第四纪的沉积物。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第四纪的气候、生物界、沉积物的研究、构造的研究、地层的对比与划分。

第四纪的特点/第四纪独立研究的理由:(1)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2)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3)地壳运动异常活跃;(4)哺乳动物繁盛时代;(5)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

2、地貌学:研究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表形态。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地貌的形态特征、形成的动力作用、组成物质、形成年代,发生的阶段与规律、应用研究、利用侵蚀和堆积的相关性原理。

3、第四纪底限:2.588Ma B.P.4、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新构造运动:新近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地质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地貌标准、沉积物标志、火山活动、地震、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新构造运动的意义: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地球表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和蕴藏的自然资源的产出条件,而且可以改变关系到现代和未来人类生存的环境,还可以造成对人类生命财产产生巨大威胁的地质灾害。

5、地球的三次大冰期:前寒武纪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更新世冰期6、第四纪沉积物的特点:岩性松散、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多变、厚度差异大、含有化石及古文化遗存、形成多种地貌形态。

第四纪沉积物代号:1、构造地貌:由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称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识别标志:构造面与地表面基本一致,就称为构造地貌。

构造面:岩层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侵入岩体表面、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面等。

2、主要构造地貌类型及其典型代表(1)水平岩层构造地貌:构造高原、构造平原、构造阶地、方山&尖山、丹霞地貌、剥露构造平原。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总结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 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形态: 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2.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例如冲沟、沙丘等3.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如盆地、沙漠等4.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高原、平原、斜坡、悬崖、丘、冈、阜、山(巅) 峰;脊、桌地、盆地、垭、谷、阶地、穹、洞等等。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高度、坡度、地面破坏程度等3.什么是顺构造地貌?什么是逆构造地貌?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4.什么是地貌的年代,地貌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确定?地貌的年代主要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a切割b过渡c掩埋地貌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a.古生物法b年间法c其他方法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三个阶段:a.幼年期b.壮年期c.老年期.这些只代表其阶段性,不反映时间关系,a. 幼年期地貌特点:时间上:短暂起伏迅速增加峡谷,V字型,高差大b.壮年期地貌特点:“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c.老年期地貌特点起伏微弱,时间无限延长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

1)第四纪是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冰川活动,第四纪堆积物广泛覆盖地表,人类出现。

2)地貌分类:构造、剥蚀地貌、山麓斜坡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湖泊、沼泽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冻土地貌、火山和熔岩地貌。

3)山地:》5000极高山;3500—5000高山;1000---3500中山;500---1000低山。

4)河谷的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少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主要地貌单元有河床(岩褴、壶穴、深槽、心滩与沙洲)、河漫滩、牛轭湖、阶地(按阶地成因分为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

5)水系地貌:树枝状、格状、平行状、放射状、环状、向心状、扇状、倒钩状、辫状、羽状。

6)岩溶地貌:溶沟、石芽、峰林、峰丛、孤峰、岩溶平原、溶蚀漏斗、溶蚀洼地、干谷和盲谷、溶洞、地下河、岩溶泉。

7)黄土地貌: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貌、黄土浅蚀地貌。

8)海岸地貌:海蚀崖、海岸阶地、9)风成地貌:风蚀地貌(石窝、风蚀蘑菇和风蚀柱、风蚀垄槽、风蚀洼地、风蚀谷和风城)、风积地貌(沙丘、沙垄)、荒漠地貌(岩漠、砾漠、沙漠、泥漠)。

10)冻土地貌:石海、石河、石冰川、石环、石圈、石带、冻胀丘、冰核丘、冻土阶地、热岩溶。

11)火山和熔岩地貌。

12)第四纪分期:第四纪是指约243万年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

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

中国的第四纪地层具有如下特征:1第四纪地层的分布、厚度、沉积类型、和旋回性受新构造运动制约2第四纪地层的特点受气候控制有所谓的东蓝(海洋)、西白(冰川)、南红(红土)、东北黑(沼泽土)3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复杂多样。

中国第四纪沉积物有海相、陆相、海陆过度相、构造成因、火山成因、人工堆积。

第四纪地质及地貌

第四纪地质及地貌
(1)近岸沉积物:分布于从海岸到海底受波浪作用显著的 水下岸坡部分,有砾石、砂、淤泥、泥炭和生物贝壳
(2)大陆架沉积物:分布在大陆架范围内,有粗粒沉积、 砂质沉积和淤泥质沉积
(3)深海沉积物:以浮游性动植物钙质或硅质沉积为主
中国第四纪地层的一般特征
1.岩相——沉积类型的复杂性
中国的第四系主要是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只限于滨海地带及 河口沉积,或者遭受第四纪海侵的地方。如华北平原第四系 河湖相沉积中,时夹薄层海相沉积。
第四纪是地史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生物界 发展的最新阶段,现代海陆分布及地貌起伏 形势已经形成,但新构造运动仍很强烈,气 候变化和气候波动仍很频繁,周期性地出现 过冰川活动,堆积了引人注目的大面积黄土, 特别是出现了有智能的人类,成为占有和改 造地球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的历 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崭新的时代
(2)形态测量特征:包括高度、坡度和地形的切割程度。
二.地貌的分级
星体地貌:地球整体来研究 巨型地貌:地球上的大陆与大海 大型地貌:与大地构造单元一致,是地壳长期发展
的结果,如山脉,平原,海底山脉、平原等。
中型地貌:大型地貌中次一级地貌,如河谷,山间盆地等,
是外力地质作用塑造而成的。
小型地貌:即一些地貌基本形态和较小的地貌形态组合。主
2.地貌的基本形态和形态组合
地貌的基本形态:较小的地貌形态,如冲沟、沙丘、冲积锥等
地貌的形态组合:若干地貌的基本形态组合体。可以是同一年代
同一类型的也可是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
3.地貌的形态特征和形态测量特征
(1)地貌的形态特征:地貌的基本形态具有一定的简单的几何形态 但对于地貌形态组合特征应考虑其总体的起伏特征、地形类别和空间分布等。
水成地貌:(分布最广泛与土木工程建筑关 系最密切,讲解重点)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的概念是研究在第四季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科学。

地貌学概念地貌学是研究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第四纪的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物是记录发生在第四纪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良好载体,含有丰富的地址信息。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形态,即地形。

研究任务:1.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提取各种信息,重建第四纪时期的地质演化历史,探究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变化。

2.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减灾防灾,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研究内容:1.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成因、分布及工作方法的研究。

2.第四纪气候变迁和海平面波动的研究。

3.第四纪生物界的构成和演化,以及人类及其文化演化的研究。

4.第四纪地层和年代学的研究。

5.地球表层地貌形态特征。

6.第四纪构造运动的研究。

7.应用第四纪地质的研究。

第四纪下限的依据1.冰川活动由于气候的变冷在中低纬度的山岳地区发生了冰川活动,出现了与上新世完全不同的环境特征。

气候变冷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是频繁交替的,至少有几十次气候变冷事件。

2.动物化石主要是哺乳动物化石,因为无脊椎动物在第四纪时期演化的阶段性不明显。

3.人类出现和人类文化人类出现和演化是第四纪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之一。

4.沉积-构造事件第四纪的陆相沉积地层非常发育,这与老地层有显著的不同。

由于第四纪相对上新世有显著的环境变化,那么在陆相沉积中也有反映。

第四纪下限的方案2.50 Ma B.P. 主要依据:全球发生了大幅度的降温;北极冰盖发生了明显的扩张;北大西洋沉积物中的冰筏屑数量明显增多;欧亚地区植被发生明显的变化;在非洲出现石器;青藏高原隆升加速;第四纪分期更新世Qp、全新世Qh。

更新世又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

气候旋回一次冰期与一次间冰期组成一个气候旋回。

冰期是第四季期间一次气候寒冷的时期主要特征:1.冰川扩展在冰期时,高纬度的冰川向低纬度推进,高山的冰川向低海拔扩展,陆地上的冰量可以温暖时期大几倍。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概论一、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基本概念1. 第四纪的定义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时期,开始于大约258万年前,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个时期以全球性的气候波动、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哺乳动物的快速演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文明的发展为特征。

2. 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第四纪时期地质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包括冰川作用、海平面变化、沉积物特征、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

3. 第四纪地貌学第四纪地貌学关注的是第四纪期间地表形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以及这些形态与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和生物过程的相互关系。

二、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研究意义1. 环境演变研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环境在过去数百万年中的演变过程,这对于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资源开发第四纪沉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地下水、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等。

研究这些资源的分布和形成条件对于资源勘探和开发至关重要。

3. 人类活动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研究为人类活动提供了背景信息,包括城市规划、灾害防治、农业布局、历史考古等。

三、地貌学的基本知识1. 地貌形态- 侵蚀地貌:由水流、风力、冰川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峡谷、峭壁、峰林。

- 堆积地貌:由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沙丘、三角洲、冲积扇。

- 构造地貌: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如褶皱山脉、断层崖。

- 火山地貌: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地貌,如火山锥、火山口。

- 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冰川槽谷、冰斗、角峰。

2. 地貌成因与发展-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地球内部力量导致的地貌变化。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地球外部力量作用下的地貌形成。

- 生物作用:生物活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如植物根系侵蚀、动物挖掘等。

3. 地貌发育的地带性- 山地地貌:通常分布在板块边缘,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 (2)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 (2)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概述一、第四纪地质学概述1. 定义与时间范围- 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地球表层在第四纪时期(约258万年前至今)的地质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

2. 研究内容- 第四纪地质年代划分:基于地质事件、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等方法,对第四纪进行详细划分。

- 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不同地区第四纪地层的相互关系,进行地层对比。

- 第四纪气候变化:探讨第四纪期间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重大气候事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第四纪生物群演变:研究第四纪生物群落的演替、灭绝与新生。

- 第四纪沉积学与沉积环境:分析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形成环境。

- 第四纪地貌:研究第四纪期间地貌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地质构造、气候、生物等因素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第四纪地质环境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如何改变地质环境,以及这些变化的地质记录。

3. 研究方法- 地质调查与观测:包括野外考察、剖面测量、岩心取样等。

- 地球化学分析:利用元素、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地质过程。

- 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化石分析,重建古环境和生物演化历史。

- 同位素地质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测定地质年龄和追踪物质循环。

- 遥感与GIS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表形态和地质现象。

二、地貌学概述1. 定义-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形态、成因、分布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 研究内容- 地貌类型及特征:分类描述各种地貌形态,如山地、平原、丘陵等。

- 地貌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探讨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作用,如构造运动、水流、风力等。

- 地貌发育与演化:分析地貌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和地貌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地貌分类- 按成因分类:构造地貌(如褶皱山脉、断层崖)、侵蚀地貌(如峡谷、河流阶地)、堆积地貌(如沙丘、三角洲)、气候地貌(如冰川地貌、风化地貌)、生物地貌(如珊瑚礁、泥炭沼泽)等。

《地质学》课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地质学》课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入物达不到,沉积以浮游性动植物钙质或硅质沉积 为主, ② 其次为火山灰沉积、化学沉积和局部的浮冰碎屑沉 积。 ③ 深海沉积厚度不大。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一、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大陆与海洋、大的内海及大的山系; 大型地貌:山脉、高原、大型盆地及海底山脉与平原; 中型地貌:分水岭、山间盆地; 小型地貌:残丘、谷坡、沙丘、小的侵蚀沟。
(2)经过多次洪水而形成的洪积扇常呈较不规则的斜交层理, 有时还夹有透镜体和条带状的细粒碎屑和粘土混合物等。
(3)洪积土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在顶部埋藏较深;在边 缘地带,地下水埋藏浅;局部低洼地段,地下水可能溢出 地表;
(4)洪积扇的厚度一般是随离沟口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返回
5 水成地貌
⑤ 坡积物在气候湿润的山区较为常见,尤其在上坡植被稀少易受 冲刷和下坡地势较平缓的山地最为常见。
坡积土
返回
一、坡积土(Qdl)的特征与工程地质评价 3.坡积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1)坡积物常常很疏松,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尤其是新近
堆积的坡积物)。 (2)坡积物厚度变化很大,作为的地基会存在不均匀沉降
2. 地貌学——研究地壳表面各种起伏形态的 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3.13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1 概述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3 山岭地貌 4 风化地貌 5 水成地貌
1 概述
一、地形与地貌 地形 :专指地表既有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
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用地形等 高线表达。 地貌 :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还 要分析和研究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 ,用地貌 图表达。
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地表流水有片流、洪流和河流3种方式。 (1)在地面汇合成网状薄水层顺自然坡均匀流动

地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课件)

地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课件)
>5000
相对高度 (m)
>5000
主要特征
其界线大致与现代冰川位 置和雪线相符
3500~5000 >1000 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强 500~1000 烈的冰川刨蚀切割作用
200~500
1000~3500
>1000 500~1000
200~500
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强 烈的剥蚀切割作用和部分 的冰川刨蚀作用
第四纪气候多变,曾多次出现大规模冰川。
二、第四纪沉积物
2.第四纪沉积物
1).残积物 2).坡积物 3).洪积物 4).冲积物 5).淤积物 6).冰碛物与冰水沉积物 7).风积物 8).混合成因的沉积物
2 剥蚀平原
3 堆积平原
1.构造平原
2.剥蚀平原
3.剥蚀平原
三、平原按外力作用性质分类
按外力作用性质不同分类 (1)
河流冲积平原
(2)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3)湖积平原
河谷地貌
一、河流的地质作用
1 侵蚀作用
2 搬运作用
3 沉积作用
二、河谷形态
河床、河漫滩、牛轭湖、阶地、河间地块等小的地貌单元。
地貌概述
一、地貌概述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形态大小不等、千姿万态、成因复杂,总体来说,地貌形态是内、外 地质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洋中脊等海底地貌
二、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1.地貌形成过程
内动力地质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 外动力地质作用总在把内力地质作用所造成的隆起部分进行剥蚀破坏。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始终处于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之中,因而在地壳表面 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章节笔记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章节笔记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导论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概述1. 第四纪的概念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纪,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定义,始于约258万年前,即上新世/更新世界限(Pliocene/Pleistocene boundary),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时期以频繁的气候波动、大陆冰川的周期性进退、海平面的升降以及生物特别是人类的出现和发展为特征。

2.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对象第四纪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成因分析;- 第四纪环境演变,包括气候变迁、海平面变化、生物地理分布等;- 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第四纪地质事件,如火山活动、地震、滑坡等。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地表形态的分类和描述;- 地貌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 地貌与气候、地质构造、生物活动等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3.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意义- 提供地球表层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帮助理解地球系统的动态变化;- 为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为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

二、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地层对比的标志和手段;- 地层序列的建立和区域对比。

(2)第四纪气候变迁- 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周期性和不稳定性;- 气候变迁的驱动机制和全球气候模型;- 气候变迁的地质证据和生物证据。

(3)第四纪生物群及其演化- 第四纪生物群的组成和特征;- 生物群演化与气候变迁的关系;- 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地质背景。

(4)第四纪地质作用与地貌类型- 第四纪地质作用的类型和特点;- 地貌类型的分类和成因分析;- 地质作用与地貌演化的相互关系。

(5)各类地貌的发育过程与影响因素- 河流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发育特征;- 地貌形成的外部因素和内部过程;- 地貌演化的动力机制。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2009-07-18 08:25:36)分类:地质学一、名词解释1、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第四纪地质现象以恢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学科。

2、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地形的形态特征、成因和发展的科学。

3、新构造运动:发生于新第三纪-第四纪的构造运动4、岩石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改变岩石物理和化学状态而不一定侵蚀或搬运其产物的一些过程5、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称为残积物6、风化壳:由残积物所组成的覆于地壳表面的外壳。

厚度一般为数厘米至数十米。

7、地滑作用:斜坡上的岩石或松散沉积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叫做地滑作用8、河流阶地:位于一般洪水位以上,古河谷所构成的沿河平台。

阶地一般多保存在河流的凸岸(凹岸主要是侵蚀作用,凸岸接受沉积作用)9、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一种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剥蚀为辅的地质作用及其所产生各种现象的总称。

地下水在形成岩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要。

10、海岸带:浪基面以上,海洋与陆地两类营力共同作用的地形,因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带。

11、海滨带:由现代海岸带、上升海岸带和下降海岸带所组成的一个古代的和现代的波浪作用地带12、冰川:陆地表面大规模缓慢运动的冰体。

13、冰碛物: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体后,随着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的碎屑物称为冰碛物。

14、季候泥:在冰川前缘洼地由冰水注入湖泊所形成的纹层状沉积叫季候泥,也叫纹泥。

15、风力地貌:由风的侵蚀和堆积形成的地貌。

风力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风积物:砂、粉砂、黄土16、风砂流:由于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因而出现气压差和空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而产生风。

风将地表砂粒吹离地面,随气流运动形成风砂流17、风砂作用:风砂流对地表物质所产生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18、构造运动地形:能够反映新构造运动的地形。

由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形:可以看出新地质构造形态和构造变形面;受新构造运动控制的地形:看不出明显的新地质构造形态和构造变形面19、地形的倒置:正向地质构造表现为相对低的地形,而负向地质构造却形成相对高地形的现象。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第一章绪论一、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由来1. 第四纪地质学()定义:研究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

第四纪特点:(1)人类出现(2)大规模的冰川作用(3)活跃的地壳运动2. 地貌学()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二、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研究内容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地层、古气候、生物、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等。

(1)认识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拟定第四纪地质年代表。

(2)研究第四纪环境,包括地壳运动的特征、气候的演化及生物界的发展历史,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分支学科:新构造运动学、古冰川学、第四纪古地理学、古人类学等。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特征、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地貌发育演化规律以及地貌的内部结构及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根据地貌发育演化的规律来利用改造自然。

三、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第四纪距今只2-3,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人类出现与发展、冰期出现、全球气候的冷暖交替、频繁强烈的地壳运动、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等等。

上述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发展与演化,因此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四纪地质学19世纪从地质学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四、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之间的关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均属于地球科学。

它们阐述地球最近代的历史。

地貌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剥蚀与堆积的关系,而目前地表形态大都形成于第四纪,第四纪地层正是近期地貌演变的天然记录,因此,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2、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不仅研究的时空范围一致、研究对象和内容类同,而且研究方法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区域调查、沉积物岩性、岩相分析、动力分析、地球物理方法、同位素测年、遥感遥测等新技术等,都是两者共同的研究方法。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距现今最近的一个纪,延续的时间比较短暂,距今2.60ma以来的历史。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

地貌学是研究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物主要是记录发生在第四纪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良好载体,是第四纪研究天然的实验室,含有丰富的地质信息。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形态即地形,地形即地表的高低起伏坡度切割程度等方面的特征。

研究任务:1)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提取各种信息,重建第四纪时期的地质演化历史,探究演变规律,预测未来变化。

2)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减灾防灾,改善生活环境。

研究内容:1)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成因分布及工作方法。

2)第四纪气候变迁和海平面波动。

3)第四纪生物界的构成和演化以及人类及其文化演化的研究。

4)第四纪地层和年代学。

5)地球表层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演化。

6)第四纪构造运动。

7)应用第四纪地质的研究。

第四纪下限就是指第四纪的起始时间或者新近纪与第四纪的分界。

确定第四纪下限的依据:1)冰川运动2)气候变冷3)动物化石4)人类出现和人类文化气候旋回:与新近纪相比,第四纪气候不仅有明显的降温,而且干湿或冷暖交替,并有一定的周期变化。

(一次冰期与一次间冰期组成一个气候旋回)冰期是第四纪期间一次气候寒冷的时期,全球性降温,冰川扩大。

冰期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冰川扩展2)生物迁移3)全球降温4)降雨的变化5)气候带移动6)海平面下降7)冰阶与间冰阶的旋回间冰期是第四纪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

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1)岩性松散2)成因多变3)岩性岩相多变4)厚度差异大5)含有化石及古代遗迹6)形成多种地貌形态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分类:根据沉积物形成环境:陆相沉积、海相沉积、海陆过度相沉积。

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地貌形态要素:地形面、地形线、地形点。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1、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第四纪的沉积物。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第四纪的气候、生物界、沉积物的研究、构造的研究、地层的对比与划分。

第四纪的特点/第四纪独立研究的理由:(1)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2)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3)地壳运动异常活跃;(4)哺乳动物繁盛时代;(5)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

2、地貌学:研究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表形态。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地貌的形态特征、形成的动力作用、组成物质、形成年代,发生的阶段与规律、应用研究、利用侵蚀和堆积的相关性原理。

3、第四纪底限:2.588Ma B.P.4、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新构造运动:新近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地质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地貌标准、沉积物标志、火山活动、地震、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新构造运动的意义: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地球表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和蕴藏的自然资源的产出条件,而且可以改变关系到现代和未来人类生存的环境,还可以造成对人类生命财产产生巨大威胁的地质灾害。

5、地球的三次大冰期:前寒武纪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更新世冰期6、第四纪沉积物的特点:岩性松散、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多变、厚度差异大、含有化石及古文化遗存、形成多种地貌形态。

第四纪沉积物代号:1、构造地貌:由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称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识别标志:构造面与地表面基本一致,就称为构造地貌。

构造面:岩层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侵入岩体表面、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面等。

2、主要构造地貌类型及其典型代表(1)水平岩层构造地貌:构造高原、构造平原、构造阶地、方山&尖山、丹霞地貌、剥露构造平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型地貌:河谷及河谷之间的分水岭、山间盆地等。由
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
小型地貌:残丘、谷坡、沙丘、小的侵蚀沟。由外力地
质20作20/4/用12 造成。
13
三、第四纪地貌
(2)地貌的形态分类
2020/4/12
14
三、第四纪地貌
(3)地貌的成因分类
内力地貌:构造地貌 火山地貌 外力地貌:风化地貌、重力地貌、水成地貌、冰川地 貌、冻土地貌、风成地貌、岩溶地貌和黄土地貌等。
作为建筑地基时,要注意尖灭 和透镜体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及 泉水出露形成的沼泽
2020/4/12
6
4.冲积物
河流沉积物称为冲积物。根据形成条件和环境分为:河床冲 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河口三角洲冲积物。
1.碎屑物质磨圆度和分选性都较好
2.具有清楚的层理构造,
3.具有良好的韵律性,表现在剖面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沉积物 交替、重复出现
可作为良好的建筑场地
2020/4/12
11
8.风积物
干旱地区,地面无植被保护,岩石风化碎屑物被风吹扬,在风 力减弱时发生沉积形成风积物。最常见的是风成砂及风成黄土 。 1.风成砂,分选性好,磨圆度高,具有层理和大型交错层理 2.风成黄土具有垂直节理,均匀互层理,孔隙大,具有湿陷性
2020/4/12
作为建筑地基时,要注意不均 匀沉降和土坡稳定性问题
2020/4/12
3
2.坡积物
雨水或雪水将高处的风化碎屑物质洗刷而向下搬运,或由于本 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平缓的斜坡或坡角处,成为坡积物。
1.坡积物的成分与高处的岩石性质往往有关 2.坡积物一般不具层理,有时局部可有层理 3.碎屑物因搬运距离可以具有磨圆性和分选性 4.坡积物厚度因坡形变化较大
2020/4/12
9
6.海洋沉积物
1.滨海带沉积物都具有良好的层理和交错层理。一般都具有 高承载力,但透水性强
2.浅海带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十分发育。浅海沉积物较滨海 疏松、含水量高、压缩性大而强度低
3.大陆斜坡和深海沉积以生物软泥、粘土及粉细砂为主
2020/4/12
10
7.冰碛与冰水沉积物
冰川融化,其搬运物就地堆积形成冰碛。 1.分选差,磨圆差,棱角分明,不具成层性 2.砾石表面常具有磨光面或冰川擦痕 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流可冲刷和搬运冰碛物进行再沉积, 形成冰水沉积。冰水沉积物具有一定程度分选和良好的层理 。
2020/4/12
15
三、第四纪地貌
(3)地貌的成因分类
2020/4/12
16
三、第四纪地貌
(3)地貌的成因分类
2020/4/12
17
四、山岭地貌
(1)具有山顶、山坡、山脚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2)垭口:《辞源》里的解释是“两山间的狭窄地方 ”,即连续山梁的一块平坦上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可以说 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
多孔的,具有结构松散、富含生物化石、地层对比困难、
人类活动迹象明显的特征。
4.第四纪沉积主要有冰川沉积、河流沉积、湖相沉积、
风成沉积、洞穴沉积和海相沉积等。其次为冰水沉积、
残202积0/4/、12 坡积、洪积、生物沉积和火山沉积等。
2
二、第四纪沉积物
1.残积物
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 物或残积土,因其成层覆盖在地表,故又称残积层。 1.残积物不具有层理,粒度和成分受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控制 2.残积物表部土壤层孔隙率大、压缩性高、强度低。而其下部 残积层常常是夹碎石或砂粒的粘性土或是被粘性土充填的碎石 土、砂砾土,其强度较高 3.残积物的厚度往往与地形条件有关
2020/4/12
19
四、山岭地貌
(1)具有山顶、山坡、山脚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2)垭口:《辞源》里的解释是“两山间的狭窄地方 ”,即连续山梁的一块平坦上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可以说 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
断层破碎带型垭口 背斜张裂带型垭口 单斜软弱层型垭口
2020/4/12
20
四、山岭地貌
2020/4/12
图6 单斜陡倾软弱层型垭口
21
五、风化地貌
风化作用是一种普遍的外力地质作用。
按照岩石风化程度的不同分为4个带:全风化带、强
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
岩石受风化后,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
(1)岩石的裂隙度、孔隙度、透水性、亲水性、胀缩
性和可塑性随风化程度加深而增加;
断层破碎带型垭口 背斜张裂带型垭口 单斜软弱层型垭口
2020/4/12
18
四、山岭地貌
(1)具有山顶、山坡、山脚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2)垭口:《辞源》里的解释是“两山间的狭窄地方 ”,即连续山梁的一块平坦上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可以说 是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
断层破碎带型垭口 背斜张裂带型垭口 单斜软弱层型垭口
作为建筑地基时,要注意河流
冲积土随其形成条件不同,具
有不同的工程地质性质。古河
床相土的压缩性低,强度较高,
是2良020好/4/1地2 基,而现代河床强度
7
低,易引起渗漏。
2020/4/12
冲积土
8
5.湖泊沉积物
1.湖边沉积物以粗颗粒土为主; 2.湖心沉积物以细颗粒土为主,包括淤泥和粘土,一般 压缩性高、强度很低。
第4章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2020/4/12
1Leabharlann 一、第四纪地质概况1.第四纪: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 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 面貌,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2.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了两大变化,即人类的出现和冰
川作用
3.在第四纪形成的各种沉积物通常是松散的、软弱的、
柴达木沙漠 12
三、第四纪地貌
1.地貌:由于长期的内、外力地质作用, 地壳表面形成
的各种不同成因、类型及规模的起伏形态。
2.地貌分级及分类
(1)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大地构造地貌):大陆与海洋,大的内海
及大的山系。由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大型地貌:陆地的山脉、高原、大型盆地及海底山脉
、海底平原均等。基本上由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作为建筑地基时,要注意不 均匀沉降和土坡稳定性问题
2020/4/12
4
2020/4/12
坡积土
5
3.洪积物
大雨或融雪水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碎屑物沿冲沟搬运到山前 或山坡的低平地带堆积而成。洪积物在沟口往往呈扇状分布, 扇顶在沟口,向山前低平地带展开,称为洪积扇。
1.具有一定程度的分选和磨圆 2.常具有较明显的层理以及夹层、透镜体等 3.厚度从扇顶向外逐渐变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