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题讲座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欣赏与审美•音乐创作与制作•音乐产业与职业发展•结语与展望01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的定义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按照风格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独奏、合奏、室内乐、交响乐等。
音乐的分类音乐的定义与分类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
节奏是音乐的时间基础,旋律是音乐的旋律线,和声是不同音符的组合,音色是乐器或声音的特点。
音乐的表现手法音乐的表现手法包括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和声运用等。
演奏技巧包括各种乐器演奏方法和声乐演唱技巧,曲式结构是音乐的组织形式,和声运用是不同音符的组合方式。
音乐的基本要素与表现手法音乐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古代音乐:古代音乐起源于人类文明初期,包括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以宗教音乐为主,同时也出现了世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多声部合唱作品和器乐作品,同时也开始出现对位法和赋格等复杂的作曲技术。
•巴洛克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宫廷音乐,同时也出现了对位法和和声学的进一步发展。
•古典时期音乐:古典时期音乐以奏鸣曲和交响乐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理性、平衡和完美的艺术形式。
•浪漫时期音乐:浪漫时期音乐强调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的表现,出现了大量的民族主义音乐和交响诗等创新形式。
•20世纪以后的音乐:20世纪以后的音乐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性、先锋派和流行音乐等不同风格,同时也开始出现跨文化和跨地域的音乐融合。
02音乐风格与流派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复调为主,乐器以管风琴、弦乐和木管乐器为主,代表作曲家有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
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以对位和装饰音为主,代表作曲家有巴赫、亨德尔等。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

2011年12月19日
让音乐课堂在童心中飞扬
刘家小学 韩红生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语言 三、怎样让音乐课堂充满欢乐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五、音乐课重“多媒体”轻“基本功” 现象及反思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2、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3、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 4、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一、反思: 1、教学缺乏系统性 2、教师缺乏研究性 3、实践缺乏引领性 二、建议: 1、构建有效教学范式 2、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3、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五、音乐课重“多媒体”轻“基本功”现象及 反思
教学:
教学现象一
教学现象二
反思及对策 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音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 4、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语言
(一)准确简练
所谓准确,就是用最确切、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述概念 和判断,使之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即反映 所讲授的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二)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音乐需要和谐。
(三)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借助
(四)情深意切
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一种情 感交流。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会让善解人意 的学生心领神会。
三、怎样让音乐课堂充满欢乐
1、播种情感乐土,拉近师生距离 2、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3、抓住教学亮点,实施歌曲范唱 4、放飞个性天空,体验合作创造
音乐教研讲座讲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讲座。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审美情趣音乐是美的艺术,通过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同学们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音乐领域,还会影响到同学们在其他领域的审美素养。
2. 提高智力水平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同学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研究表明,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
3. 塑造健全人格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自信心等品质。
在音乐活动中,同学们需要相互配合、协作,这有助于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4. 传承民族文化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音乐教育的关键,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音乐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2)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1)优化音乐教室的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2)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 注重教学方法改革(1)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4. 强化音乐实践活动(1)举办各类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2)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博物馆等,拓宽他们的视野;(3)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小学音乐专题讲座稿

小学音乐专题讲座稿介绍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小学音乐的专题讲座。
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形式,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讲座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课堂中开展有趣而有效的音乐活动。
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良好惯和培养兴趣的重要时期。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音乐,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美,培养情感,增强自信心,并且提高性格品质。
因此,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引入各种各样有趣的音乐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歌唱、舞蹈、乐器演奏、创作音乐以及音乐欣赏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研究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
如何开展有效的音乐活动要开展有效的音乐活动,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激发兴趣:通过选择孩子们喜欢的音乐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 保持互动: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合唱、合奏等方式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创造舒适的环境:为音乐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故事讲述、游戏等,以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5. 综合其他学科: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结合,例如语言、艺术、数学等,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
结语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大家能够对小学音乐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
音乐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打开音乐之门,让他们在美妙的音符中成长。
谢谢大家!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小学音乐专题讲座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专题讲座

音乐教学专题讲座
概述:
音乐教学专题讲座是为音乐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举办的一次专题研讨会,旨在提供有关音乐教学的深入探讨和分享最佳实践。
本次讲座将涵盖以下主题:
1. 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 引言
- 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2. 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
- 探索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法
- 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3. 创新的音乐教育工具和资源
- 使用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探索音乐教育资源和材料的最新发展
4.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才能
-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 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创造力
5. 音乐教学中的评估与反馈
- 教师如何评估学生的音乐能力
- 提供有效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6.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分享音乐教学中的案例和经验
- 研究他人的成功实践和挑战
讲座安排:
日期: [日期]
时间: [时间]
地点: [地点]
语言: [语言]
讲座费用:
讲座费用为每位参与者 [费用金额]。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名和付款。
如何参与:
请通过以下方式报名参加本次讲座:
- 电子邮件:[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备注:
本次讲座将提供讲义和参考资料。
请参与者带上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我们诚邀所有对音乐教学感兴趣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加本次讲座。
让我们一起分享并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初中音乐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打造高效音
乐课堂》
简介
本专题讲座旨在帮助初中音乐骨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
而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通过本讲座,教师们将研究到一些实用的
教学策略和方法。
内容
1. 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音乐背景、兴趣爱好和研究能力,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2. 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引入多样化的音乐资源,包括音乐
录像、音乐游戏、音乐乐器等,使学生在丰富的音乐环境中进行研究。
3. 创设积极的研究氛围:营造积极乐观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4. 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互动,提升他们的参与度。
5.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讲解、示范、体验和实践等多
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理解音乐知识。
6. 鼓励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在音乐表现和创作中展示个人特色和想象力。
7. 评估和反馈:通过及时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进一步提升研究效果。
结语
通过本专题讲座,初中音乐骨干教师将能够了解如何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希望这些教学策略和方法能够为教师们带来启发,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本节奏型和拍子的概念,能准确读写及演奏。
2. 分析并感知旋律构成的要素,能够创作简单的旋律。
3. 增强音乐听觉敏感度,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旋律的动机发展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复杂节奏型的识别与演奏。
教学重点:节奏与节拍的规律性;旋律的流畅性与创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节奏打击乐器。
学具:乐谱、五线谱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节奏与旋律特点,引出本讲主题。
2. 知识讲解(25分钟):节奏与节拍:介绍2/4拍、3/4拍的定义与应用,讲解强弱规律。
旋律构成:分析旋律的基本要素,如动机、节奏、音高、和声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典型例题,具体分析节奏型与旋律创作。
活动细节: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学生跟随练习。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节奏打击与旋律创作练习。
活动细节: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组展示练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音乐专题讲座——节奏与旋律的艺术2. 主要内容:节奏与节拍:定义、分类、强弱规律旋律构成:基本要素、动机发展3. 例题与解答:展示典型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给定节奏型创作一首2/4拍或3/4拍的小曲。
分析一首已知歌曲的旋律构成,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 答案示例:创作的小曲需符合所给节奏型,旋律流畅,结构清晰。
歌曲分析需包含动机、节奏、音高、和声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创作比赛,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知识讲解环节中对节奏与节拍、旋律构成的讲解。
2. 例题讲解环节中教师的示范解题过程。
3. 随堂练习环节中学生的实践操作。
小学音乐教研组专题讲座(3篇)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校音乐教研组特举办本次专题讲座,旨在探讨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二、讲座内容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审美情趣: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感受、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提高音乐素养: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3)激发创造力: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促进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2. 音乐教育的创新(1)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样化的音乐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评价方式改革: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音乐成长。
3. 音乐教育的实践(1)课堂教学实践:注重音乐教学与学科融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课外活动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讲座总结1. 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 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音乐教育方案。
3. 教师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音乐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4. 家校合作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音乐成长。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内容选自音乐教育教材第四章《和声与曲式》的第三节“大小调式和声分析”,主要详细内容包括:大调与小调的和声特点、和声功能的运用、曲式结构分析基础,以及通过实际乐段进行和声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调与小调的和声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2. 能够分析简单的曲式结构,并识别和声功能。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声功能的实际运用及曲式结构的复杂分析。
教学重点:大调与小调的和声特点认知,以及基础和声分析技能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
学具:和声学教材、笔记本、乐器(如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乐曲,引入和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声的魅力。
活动细节:学生听曲,教师提问(如“乐曲中哪些部分让你感到和谐?”)。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大小调式的和声特点与和声功能。
细节: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展示和声理论,配合钢琴演示。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经典乐段进行和声分析,示范分析过程。
细节:一边分析,一边让学生跟随思考,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对给定的乐段进行和声分析。
细节: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细节: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大小调式和声特点和声功能及其运用曲式结构基础和声分析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简单的歌曲,标出和声功能,并简要描述曲式结构。
2. 扩展练习:尝试为一段旋律编配合适的和声,并解释选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本次课程的教授效果,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风格音乐的和声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视听资源,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例题讲解过程中的互动与疑问解答。
2. 随堂练习中学生的分组讨论与教师的巡回指导。
音乐专题讲座教案

音乐专题讲座教案教案标题:音乐专题讲座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解释音乐的定义和基本元素。
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
3. 学生能够表达对音乐的个人喜好和感受。
4.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定义和基本元素。
2. 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欣赏。
3. 音乐创作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实践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样本。
2. 讲座幻灯片或投影仪。
3. 学生绘图纸和画笔。
4. 音乐创作工具,如乐器或音乐软件。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音乐专题讲座的主题和目标。
2. 提问学生对音乐的定义和基本元素有什么了解。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介绍音乐的定义和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
音乐欣赏(20分钟):1. 播放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音乐样本。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聆听音乐中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 提问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感受和喜好,并鼓励他们表达个人意见。
音乐创作实践(30分钟):1. 分发绘图纸和画笔,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音乐风格或流派,并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节奏。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
总结(5分钟):1. 回顾音乐的定义和基本元素。
2. 提醒学生继续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机会和方法。
3. 鼓励学生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音乐相关的活动。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
2.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或乐器学习班。
3. 分享音乐相关的书籍和电影资源给学生。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创作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专题讲座引言音乐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本专题讲座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环境- 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创造舒适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活动和表达自己。
- 准备好适合音乐教学的教具和器材,提供良好的研究资源。
2.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
- 设置小组合作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 提供学生自主研究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 创学方式,例如故事讲解、游戏互动、古典音乐欣赏等,激发学生思维和情感。
4. 注重个性发展和差异化教学-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 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路径和个性化培养方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5.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利用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
- 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积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研究动力。
结论通过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发展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等措施,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专题讲座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对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

01
音乐风格:巴赫的宗教音乐充满了神圣、庄严和崇高,他的音乐语言极具表现力,能够深刻地传达出人类情感和信仰的强烈表达。
巴赫与《马太受难曲》
02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以圣经中马太被害的故事为背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了这一故事的悲剧性和神圣性。
03
作品特点:这部作品的曲调庄重而深沉,旋律优美而动人,通过复杂的合唱和器乐演奏,表现出人类面对苦难和不幸时的内心痛苦和信仰坚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音乐专题讲座课件
contents
目录
音乐基础知识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与鉴赏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著名音乐家与作品鉴赏实践环节
音乐基础知识
01
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形式,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
音乐的定义
音乐具有多样性、情感性和社会性。它能够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憎悲愁等,同时也能体现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特点。
音乐风格:贝多芬是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创新,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表现力。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以贝多芬自身经历为背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了他与命运的抗争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作品特点:这部作品的曲调激昂而富有力量,旋律优美而动人,通过复杂的交响乐演奏,表现出人类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和坚定。
和声
音乐的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音符同时发声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包括协和音与不协和音、和弦与转位等。
音乐的形式要素
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与鉴赏
02
起源与发展
古典音乐起源于西方教会,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等。
音乐教研专题讲座讲稿

音乐教研专题讲座讲稿
介绍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音乐教研专题讲座。
今天我们将探讨音
乐教研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
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音乐教研的重要性
音乐教研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教研,我们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掌握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的
专业水平。
同时,教研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
教学策略
1.结合实际生活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把抽象的音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
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歌曲作为教学素材,引
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增强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2.多元教学方法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研究风格和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采
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可以结合听觉、视觉、运动等多种感官形式,
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去感受和表达音乐,提高研究效果。
3.创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
音乐教学。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欣赏和创作,让学生在
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音乐素养。
结语
音乐教研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大
家能够认识到音乐教研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音乐教研,与同行们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根据需要添加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专题讲座

初中音乐专题讲座
引言
本次初中音乐专题讲座旨在向初中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对我们的生活和情感的影响。
希望通过讲座的内容,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并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主要内容
1. 音乐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音乐是什么,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方式。
讲解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通过生动的示例和练,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表达方式。
3. 音乐的常见形式:介绍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如交响乐、歌曲、奏鸣曲等。
通过音乐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们学会辨别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风格。
4. 音乐与情感:探讨音乐对我们情感的影响。
通过欣赏不同音
乐作品,分析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情绪,让学生们了解音乐如何通过
声音传递情感并与我们共鸣。
结语
通过本次专题讲座,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也
希望通过音乐的魅力,启发学生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发展。
音乐教研员专题讲座题目(3篇)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音乐教研员在音乐教育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讲座旨在探讨新时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为音乐教研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二、讲座目标1. 提高音乐教研员对新时代音乐教育改革的认识,明确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 增强音乐教研员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音乐教研员的专业素养。
3. 探讨音乐教研员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定位,发挥其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4. 促进音乐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讲座内容1. 新时代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1)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背景及意义(2)音乐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3)音乐教育改革的目标与任务2. 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1)音乐课程改革与创新(2)音乐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3)音乐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4)音乐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与创新3. 音乐教研员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作用(1)音乐教研员的角色定位(2)音乐教研员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3)音乐教研员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4)音乐教研员在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作用4. 音乐教研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1)音乐教研员的专业知识体系(2)音乐教研员的教学研究能力(3)音乐教研员的沟通协调能力(4)音乐教研员的团队协作能力5. 音乐教研员在推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实践案例分享(1)音乐教研员在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案例(2)音乐教研员在教师培训中的实践案例(3)音乐教研员在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实践案例四、讲座形式1.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音乐教育专家、学者、一线音乐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分享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经验与成果。
2. 圆桌论坛:邀请音乐教研员、音乐教师代表就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心得体会。
3. 案例分享:邀请优秀音乐教研员分享他们在推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实践案例,为与会者提供借鉴。
初中音乐专题讲座

初中音乐专题讲座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场初中音乐专题讲座的内容和安排。
内容
该讲座将涵盖以下内容:
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3. 不同音乐风格与流派的特点;
4. 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5. 研究和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安排
1. 时间:讲座将于X年X月X日下午X时举行,预计持续2小时。
2. 地点:讲座将在学校礼堂举行,为了方便学生参与,将提供座位和音响设备。
3. 主讲人:本次讲座将由学校音乐教师陈老师主讲,陈老师在音乐教育方面经验丰富,能够生动有趣地向学生介绍音乐知识。
4. 参与对象:该讲座面向全校初中生,每个班级将派遣代表学
生参与讲座,以扩大音乐教育的影响范围。
5. 组织和宣传:学校将成立专门的组织小组负责讲座的筹备工作,包括场地准备、资料整理、宣传海报制作等。
目标
通过本次讲座,我们的目标是:
1. 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启发他们对不同音乐风
格的兴趣;
3. 提供学生研究和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研究和
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音乐;
4. 提高学校的音乐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教学资
源和活动。
结语
初中音乐专题讲座将为学生们带来一次丰富而有趣的音乐之旅,我们期待着广大学生的参与和积极反馈,希望这次讲座能够为学生
们带来一定的收获和启发。
音乐校本教研专题讲座

一、讲座背景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校本教研成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校本教研,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特举办本次音乐校本教研专题讲座。
二、讲座内容1. 音乐校本教研的定义与意义(1)音乐校本教研的定义:音乐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音乐教师为主体,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音乐教育改革的研究活动。
(2)音乐校本教研的意义:①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②优化音乐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③丰富学校音乐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④推动音乐教育改革,提升学校音乐教育水平。
2. 音乐校本教研的组织实施(1)明确教研目标:根据学校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确定教研目标,确保教研活动有的放矢。
(2)制定教研计划: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时间、内容、形式等。
(3)组建教研团队:根据教研需要,组建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专业素养的教研团队。
(4)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讲座、观摩、研讨、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5)总结与反思: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音乐校本教研的方法与策略(1)教师自评: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寻找改进方法。
(2)同伴互助: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3)专家引领:邀请音乐教育专家进行讲座、指导,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
(4)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音乐教育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 音乐校本教研的成果评价(1)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学生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评价音乐教学质量。
(2)教师专业成长评价:通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果等方面,评价教师专业成长。
(3)学校音乐教育水平评价: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教学质量等方面,评价学校音乐教育水平。
音乐教研员专题讲座教案

一、讲座主题:《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二、讲座对象:中小学音乐教师三、讲座时间:2小时四、讲座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讲座目标:1. 使教师了解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 帮助教师掌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水平。
3. 激发教师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讲座内容:第一部分:音乐教育的现状1. 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2. 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3.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二部分: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1. 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2. 音乐教育的个性化教学3. 音乐教育的跨学科融合4. 音乐教育的科技化发展第三部分:音乐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1.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2. 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养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4. 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第四部分:音乐教师专业成长1.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 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3. 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七、讲座实施步骤:1. 开场介绍(5分钟)- 主持人简要介绍讲座主题、主讲人及讲座目标。
- 欢迎教师参加讲座。
2. 音乐教育的现状(20分钟)- 主讲人从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30分钟)- 主讲人从多元化发展、个性化教学、跨学科融合、科技化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使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4. 音乐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30分钟)- 主讲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享创设良好音乐教学环境、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等方面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 邀请教师参与互动,共同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策略与方法。
5. 音乐教师专业成长(20分钟)- 主讲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评价及动力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 邀请教师分享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音乐教研专题讲座讲稿

音乐教研专题讲座讲稿
尊敬的各位教师和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音乐教研的专题讲座。
音乐教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关乎着我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音乐教研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演奏乐器和歌唱,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通过音乐教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研究和发展。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音乐教研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来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情况。
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喜好和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和研究。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音乐教研。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录音设备或视频设备来记录学生演奏或表演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估他们的表现和进步。
此外,利用互联网和电子资源,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音乐教育资料和案例,从而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音乐教研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音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音乐教研机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与其他教师和音乐教育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谢谢大家的聆听!我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对音乐教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教育!
谢谢!。
音乐专题教研讲座(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在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本次讲座将围绕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1. 现状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高度重视音乐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音乐教育设施建设和师资培训。
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音乐课程,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
2. 问题(1)音乐教育观念滞后:部分学校和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将音乐教育视为“副科”,导致音乐教育地位不高。
(2)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新时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
(3)教学内容单一:音乐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技巧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4)评价体系不完善:音乐教育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过程和能力的评价。
三、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1. 创新教育观念(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音乐教育事业。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 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1)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体裁和形式,拓展学生视野。
(2)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完善评价体系(1)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多元评价: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5. 拓展音乐教育途径(1)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提高社区音乐文化氛围。
(2)利用网络资源:搭建音乐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
四、结语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小学音乐“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李秀军(北京市昌平区南邵中心小学,中学高级教师)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创造的前提首先需要对音乐有所感知、有所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对创造教学常用的“探索性”、“即兴性”等教学方式不太熟悉而对学生的创造活动缺乏指导、任由学生随意“创造”。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探索音响与音乐的过程,下面我从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探索音响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与大家交流。
一、小学阶段探索音响与音乐包含的内容在创造这一领域,探索音响与音乐这一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表述:【标准】 1 ~ 2 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寻找发声材料探索声音的强弱、长短和音色。
【标准】 3 ~ 6 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声音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自制简易乐器。
二、小学阶段探索音响与音乐的方法思考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自然情景或生活情景,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如鸟儿的飞翔、火车起动、运动员入场、各种竞赛场面等等;其次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人声、乐器声或其他声音材料,如鸟叫的声音可以用人声来模仿,运动员入场可选择人声呼喊口号并伴以鼓声来表现;第三可引导学生设置一个情节短剧,再用其他音源为其配制音响效果,如速度的加快,节奏的加密,力度渐强表现情绪的逐渐高涨,气氛的逐渐热烈,用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段落表现不同的场景等等;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评价。
自制乐器一般常用于探索、表现、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
比较容易制作的有下列几种:鼓——可用纸箱、纸盒制作,用筷子或木棒敲;沙球——可用塑胶空瓶、空罐子、卫生纸筒、玻璃瓶等制作,装上米粒、豆子、沙子等即成;铃鼓——可用圆形的糖果盒盖或刺绣环,在四周等距离处缝上一些小铃铛,弯边再加几条小彩带,用于摇着铃鼓;音乐杯——可用几个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木槌或钉子敲击;六弦琴——在木板的两边固定螺丝钉或钉子,每排不同长度,再把相同皮筋绑上去,橡皮筋的长度不同、松弛的程度也不相同,音高也就不同了,可以用手指拨奏。
(一)探索音响1. 一二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海啸声、鸟叫虫鸣、野兽吼叫;如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开动与鸣笛;鸡、鸭、马、牛、羊、狗等家禽的走跑与鸣叫声;房屋里的钟表、电话、门铃的声音以及厨房里切菜、烹调的声音;还有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学校教室的读书声、军营里面的操练声、表演太极扇的呐喊声、开扇合扇声等等。
2. 三至六年级能自制简易乐器,如利用空易拉罐、瓶盖、筷子、竹筒、木棒、水杯废铁、旧锅盖、铜酒杯、各种塑料瓶、沙子、石子甚至是硬纸板、旧报纸等制作的打击乐器;制作出的乐器有三角铁、碰铃、串铃、小鼓、各种各样的沙球、敲击棒、碗琴、杯子琴等等。
(二)探索音乐一二年级: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三至六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1. 音的高低( 1 )一二年级学生可以用音筒、音条乐器、钢琴尝试找到声音有高有低,还可以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如:鸟鸣与牛叫,鼓与喇叭的声音,女高音与男低音。
( 2 )三至六年级学生可以创设一个情景,然后用人声、乐器声等来表现。
2. 音的长短( 1 )一二年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敲击打击乐器(如三角铁与蛙鸣筒)、音条乐器(木琴与铝板琴),自己敲击并说出长与短,还可以用自然界的声音来说,如火车的鸣笛与汽车喇叭。
( 2 )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用打击乐器等表现雨声、风声等等。
3. 音的强弱( 1 )一二年级学生可以用打击乐器、音条乐器或人声表现强与弱( 2 )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用打击乐器或人声等表现火车的渐近与渐远、学校操场上同学们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脚步声、口号声等。
4. 音乐的节奏( 1 )节奏型的模仿首先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再运用节奏模仿生活中的活动:如扫地的节奏型、送奶工敲门的节奏型、拍皮球的节奏型、跳绳的节奏等。
( 2 )节奏型的表现节奏型的探索:听音乐,听到教师规定的节奏型就开始走,音乐继续,再听到这个相同的节奏型停下。
再一次听这个音乐时,听到相同的节奏型不仅要停下来,还要自己编一个动作来表现这个节奏型的特点。
5. 音乐的节拍强拍感:用皮球拍出节拍的不同,如四二拍:第一拍拍,第二拍接;四三拍:第一拍拍,第二拍击,第三拍接。
四四拍:第一拍拍,第二拍接;第三拍:向上抛,第四拍接。
教师分别演奏三种拍号的乐曲,突出节拍特点,学生跟随音乐的拍子拍皮球,学生根据动作特点总结出强弱规律。
之后,教师即兴演奏三种节拍的音乐,交替进行,每次变拍子前给出相应拍号的固定音型,学生听到这个固定音型迅速变换拍球动作,做到与音乐的拍子相吻合。
6. 休止符听音乐走起来,听到休止停下来摆一个造型;再听时继续走,听到休止符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
听音乐传球(按稳定拍传)听到休止停下。
7. 模仿音乐情境还可以通过聆听音乐,首先初听,然后再去想想每一段音乐像是在模仿什么,讲的什么。
然后再用一些乐器模仿。
三、小学阶段探索音响与音乐的典型课例(一)“音的高低”(二年级)教学案例这是于静老师的二年级音乐教学片断,老师从自然界中的小鸟和老牛的鸣叫声引入,说明声音有高有低,继而通过听辨不同材质的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敲击音筒、听辨小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对比演奏、敲击木琴、演奏钢琴、拍手拍腿等活动,最后达到了认识与辨别音的高低的目的。
(二)“音的长短”教学案例这节课是杨美玲老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与听辨音的长短。
一开始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作对听到的声音长短做出反应,如听到短音跳一下,听到长音转一圈;听到长音时慢传球,听到短音时快传球。
音的长短是声音延续时间的长短造成的,老师通过一个动画短片把音的长短用线条来表示,把听觉转换成了视觉,继而又让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来说明音的长短,最后让学生用以上三种形式来表现音乐的长短。
教师注重了听,也注重了音乐的实践,通过这节课,学生肯定知道也会理解音的长短了。
(三)“音的强弱”教学案例下雨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下雨的声音也是学生熟悉的声音,老师用播放下雨录音的形式导入,从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引出了强与弱的话题。
而且从头到尾,都在引导学生听,从听的结果中得出结论,教学活动确实贴近生活,并能做到从听觉入手。
在实践中比较,在实践中体会,教学环节多样,教学手段丰富,符合低龄儿童的心理特点。
(四)“ 探索学习——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一年级)教学案例1. 体验探究——认识小堂鼓。
教师:圆肚肚,紧绷绷,肚子里面空又空,不敲它,不出声,敲它就喊咚、咚、咚!(学生猜谜)教师:谁来敲敲老师手中的这个鼓?(学生敲鼓)教师:你还能用其他方式来敲击它吗,除了敲鼓面,还能让它发出与刚才不相同的声音来?(学生探究敲击小鼓)教师:小堂鼓还有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个是小锣,一个是小镲,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声音!(师示范演奏锣、镲)教师:谁来演奏一下它们呢?(学生敲击锣和镲,感受其声音特点)2. 模仿学习教师:谁能模仿一下老师打的节奏?(学生模仿)3. 合作学习(1)生生合作。
教师:现在我们就将锣、鼓、镲的声音组合在一起!教师;请你们也来做一个锣鼓手,组建一支锣鼓队吧!(学生自制乐器表演)(2)师生合作。
4. 模仿教师:刚才我们敲的就是这条节奏(出示教学卡片)。
龙咚龙咚锵 X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声音!(学生模仿)教师小结:锣、鼓、镲是最能烘托热烈气氛的,尤其适合表现热烈喜庆的氛围。
案例评析:这是李丽结合教材歌曲《龙咚锵》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玩儿中不仅认识了锣、鼓、镲这三种民族打击乐器,还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敲击鼓的不同位置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通过与锣和镲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色产生的不同效果,并通过组织乐器演奏和学生自制乐器表演组成锣鼓队的表演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五)“玩具进行曲”(二年级)教学案例1. 教师放《玩具进行曲》片段音乐。
学生随音乐拍手进教室,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 教师出示各种玩具,设问学生说说今天的教室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后回答。
3. 出示课件①播放洋娃娃完整演唱的《玩具进行曲》,并配音乐动画。
让学生完整的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感受歌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②播放洋娃娃的歌声及大鼓伴奏声。
( 师:你身边什么发出的声音最像大鼓,找一找 ) 学生观看,模仿敲大鼓的声音:咚咚 | 咚 O | | 。
学生找一找身边有哪些东西的声音像大鼓并敲一敲。
学生在歌声中模仿玩具敲大鼓和碰钟,并寻找与之音色相近的音源。
4. 教师鼓励学生上前演示。
学生用“自己的大鼓”为《玩具进行曲》伴奏。
5. 教师出示课件播放洋娃娃的歌声及小老鼠的碰钟声。
学生模仿碰钟的声音:叮— | 叮— | |6. 引导学生寻找与碰钟声音相似的乐器。
学生找找像碰钟声音的乐器,并敲一敲。
7. 学生用“自己的碰钟”为《玩具进行曲》伴奏。
教师将同一首歌曲以不同的形式熟悉了多次,并且用打击乐参与表现,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歌曲情绪,较快地学唱歌曲。
案例评析:这是谷彩梅老师的二年级音乐课《玩具进行曲》的教学片断,教师通过提问:你身边什么发出的声音最像大鼓?像碰钟?来引导学生探索乐器音色的不同,巧妙地利用身边的物品做自己的“大鼓”和“碰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听觉能力。
通过演奏自己的“大鼓”和“碰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六)“探索音乐的快慢”教学案例周洁清老师的这节课,是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理解速度这一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最后的环节是让学生用前面练习过的节奏乐器为这段音乐即兴配伴奏。
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表现得非常好,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很好地配合了音乐的播放,也表现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