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

合集下载

经济学说史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说史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说史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说史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学习重点
1、XXX思想家的主要经济思想。

2、XXX的主要经济思想。

3、中世纪XXX的经济思想。

4、XXX的经济思想。

二、理论精要知识点
XX思想家的主要经济思想:
第一,掌握XX的财富观。

XX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第二,分工观。

如一是他肯定了分工的必要性。

二是他指出分工可以提高物品的质量,三是他已经了解到分工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

四是XX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和商业。

第三,增加国家收入问题。

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

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

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第四,货币观。

XX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1、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5)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

在政治上拥护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首创了“经济”这一词汇,对奴隶主的家庭经济提出了一定的见解,代表作《居鲁士的教育》、《雅典的收入》。

2、理想国:由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提出的以分工为基础的设计。

对应于人的三种美德:智慧、勇敢和节制,理想国三个自由民阶层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及平民。

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不属于任何一个阶层。

3、公平价格:由古罗马的奥古斯丁提出,指某一时期不受市场影响的,大多数人一次进行交易的稳定价格,其实质是商品的价值。

二、问答题1、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家庭管理与货殖。

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是相对有限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是相对无限的。

前者是合乎自然的,后者是违背自然的。

2、阿奎那经济思想中的折中主义体现在哪些方面?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他学说折衷主义的特点。

关于货币:一方面,货币的价值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另一方面,货币有内在的稳定性,反对任意贬损货币价值。

关于商业:一方面把商业看成是卑鄙的行业,但同时又断言赚取利润的大商业在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

关于利息:一方面肯定放债取利是罪恶,另一方面又认为在适当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1、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最早出现于公元14、15世纪。

是18世纪前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

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2、柯尔培尔:17世纪末法国重要的政治活动家,1665年做了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推行了一套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是重商主义的实践家。

3、重工主义: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通过贸易顺差增加本国货币。

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晚期重商主义又叫做重工主义。

西方经济学说史讲义重点

西方经济学说史讲义重点

西方经济学说史讲义重点西方经济学说史导言一、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研究系统的经济思想,范围小于经济思想史(1从地域上,这里的经济学指流行于西欧、北美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国家和地区;(2从时间上,主要指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来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3从内容上,主要指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2、任务(1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2研究和吸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1、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进程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来划分(1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阶段早期:约翰·海尔斯(英威廉·斯塔福德(英孟克列钦(法1621年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晚期:托马斯·孟(英柯尔培尔(法(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完成时期英国:威廉·配第(产生1662《赋税论》亚当·斯密(发展1776《国富论》1759《道德情操论》大卫·李嘉图(完成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法国:布阿吉尔贝尔(产生以魁奈为首的重农学派(发展西斯蒙第(完成1819《政治经济学新原理》(3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产生、发展阶段第一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产生时期,特点:以“注释”和“通俗化”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进行隐蔽的修正。

19世纪20年代之前:将斯密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斯密信徒的萨伊和马尔萨斯。

19世纪30年代: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李嘉图忠实门徒的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第二期:(19世纪30-70年代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即庸俗经济学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占统治地位时期,抛弃了“注释”和“通俗化”方式,正式反对古典经济学。

西尼尔(英巴斯夏(法凯里(美李斯特和罗雪尔(德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第三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资产阶级经济学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而更加庸俗化时期。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

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著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著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经济学说史整理重点

经济学说史整理重点

一、、阐述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应的政策主张1、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政策主张:(1)市场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即: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即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地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普遍均衡)。

(2)“萨伊定律”。

即:“供给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该定律否认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3)货币中性。

即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两分法”,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只是会影响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社会的实际就业量和产量。

(4)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

它可以引导人们自动地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货币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5)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

它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决定劳动市场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6)政府应对社会经济活动(除货币的供给外)采取自由放任态度,而非干预。

只要市场机制在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上;经济中的任何波动和失衡2、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政策主张:(1)资本主义体系内在不稳定,自由放任体系达不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的常态是“失业均衡”,而古典模型的充分就业只是特殊的状态。

(2分)(2)有效需求不足原理,。

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者非理性的短期“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引致的资本边际效率或投资预期收益递减和灵活性偏好。

(2分)(3)流动性陷阱。

(1分)(4)工资或价格刚性,诸如合同的长期性、效率工资论、外部人-内部人理论与菜单成本;(5)凯恩斯定律:即“需求创造供给”,通过乘数-加速数原理实现。

(1分)(6)主张国家干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社会福利政策等。

(1分)二、阐述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和失业理论答:(一)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弗里德曼根据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名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增长只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加剧,而不会引起产量的增加;在短期内,由于时滞,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部分引起物价上涨,部分引起产量增加。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

1.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

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

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

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2.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3.配第的价值论:配第在价值理论上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在考察地租问题时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还进一步讨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地租论: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得到的价值看做两个不同的量,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也就是剩余价值。

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

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分析了由于土地位置距离市场远近、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第一形态,也考察了同一块土地由于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引起的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4. 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5.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

政治算术:指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实际上是由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方法,是科学抽象方法的初步运用,即通过对大量感性材料和经验事实的数量考察和比较,从许许多多的个别材料和个别事实中得出一些一般的和真实的结论的方法。

自然秩序: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指的是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都必须遵守,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纯产品: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以外的产品,表现为剩余农产品。

斯密教条:亚当斯密的一种观点,即:无论是个别商品还是社会总产品,其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错误的观点。

由于这一错误观点被后来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奉为教条,所以马克思称它为“斯密教条”。

斯密教条的根本错误在于,混同了产品的价值(C+V+M)和新创造的价值,从而把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C)的部分排除,这就堵塞了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道路。

三位一体公式: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即: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

他认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

如果把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则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资本家的工资,利息表现为资本所固有的独特的产物,这样,三位一体公式可以更确切地归结为资本创造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

最后一小时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西尼耳认为,工人每天劳动11.5小时,其中10小时生产的产品价值补偿了预付资本价值,0.5小时生产的产品价值补偿了工厂和机器的损耗,最后1小时生产资本家的利润。

也就是说纯利润来自最后一小时,如果劳动时间减少一小时,纯利润就会消失;如果劳动时间减少1.5小时,总利润也就消失了,所以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不能缩减为100小时。

节欲:资本家牺牲了目前的享受,节制眼前消费的欲望,把可以自由使用的那一部分资本,不是用于非生产性的使用,或者是宁愿有计划地从事收益在于将来而不是在于当前的生产。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

二、经济学说史上的三次革命与三次综合•1、三次革命•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斯密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革命是边际革命,它对西方经济学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瓦尔拉斯、杰文斯和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效用价值论。

第三次革命就是凯恩斯革命。

其标志就是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2、三次综合•第一次综合•约翰。

穆勒在19世纪中叶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综合了当时不同派别的经济观点,建立一个折中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第二次综合•马歇尔在微观领域综合了古典学派和边际学派的价值论、分配等理论,建立了局部均衡价格论;•第三次综合•萨缪尔森等人试图把改进过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的微观理论结合在一起。

新剑桥学派也想以抛弃新古典的价值论、分配论为基础进行新的综合。

不过,这些经济学家所作的努力,迄今为止尚未被西方经济学界所公认。

因此,第三次综合还没有完成,还在进行中。

名词解释:1.货币差额论:是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认为所有的购买都会减少货币,所有的售卖都会增加货币。

因此一国的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甚至不进口的原则。

因为只有这样,贵金属或者货币才能流入国内,增加一国的财富量。

2.贸易差额论:是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主张国家不应该禁止而是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于外国商品的购买。

但是,贸易差额论依然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的原则,强调用于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即是说在总体上依然保证货币的流入和国家财富的增加。

3.自然秩序: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4.纯产品:从土地取得的盈利扣除了一切支出以后,所余的产品就构成了国家每年创造的财富。

5.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

6斯密的教条: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

经济学说史教程复习资料

经济学说史教程复习资料

经济史总结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人们出现于限期交易、避免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而蒙受损失以及想从中取利等理由而愿意持有现金所产生的货币需求。

2、理性预期学派: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兴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

理性预期学派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为基础,以微观经济学的心理预期为方法,以人们普遍存在有理性的预期为假设,研究现代经济中价格总水平、产量与就业总水平的决定。

3、交易费用:广义交易费用是指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使用。

即制定谈判策略、掌握信息、谈判的时间、履约及诉讼等的费用。

4、公共物品: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用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5、搭便车:如果由个人来表示他对某种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代价,个人会隐藏自己的偏好,谎报自己愿意支付的意愿,以便从其他人的支付而产生的产品中得到好处。

6公共选择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利用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政府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关系的经济理论流派。

7、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是对萨伊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萨伊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8、斯密教条:无论是个别商品还是社会总产品,其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错误的观点。

由于这一错误观点被后来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奉为教条,所以马克思称它为“斯密教条”。

9、非自愿失业: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劳动者愿意接受等于或低于现行工资水平的工资仍然找不到工作。

10、投资乘数:指投资增加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KMY/△ I,投资乘数亦称国民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

11、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又称为北欧模型或斯堪的纳维亚模型,用来说明世界性通货膨胀如何通过开放性小国的部门结构引起该国国内通货膨胀的理论。

12、纯产品:通过农业生产,除了补偿生产资料、工人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的产品,实际上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经济学说史是一门研究经济理论发展历史的学科,通过对各个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传承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思想演进。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内容包括古典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以及现代新古典经济学等。

首先,古典经济学派是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经济学派。

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

亚当·斯密是现代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劳动分工”和“比较优势”等重要经济学原理。

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土地边际生产力理论”等观点,则使经济学从道德哲学转向了近代科学。

穆勒则进一步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并注重对社会学和政府干预的研究。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说史中的又一个重要派别。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胜利。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响了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接下来是边际效用学派,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学思想史上的重要经济学派别。

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

杰文斯提出了“需求曲线”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从个体的效用需求出发,分析了价格和消费选择的关系。

马歇尔则针对边际效用学派提出了“需求曲线”和“提供曲线”的分析框架,并将边际效用学派方法应用于整个市场交易体系,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最后是现代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主流。

其中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图文稿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图文稿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着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着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一节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 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

雅典的色诺芬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托马斯阿奎那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⑷反对高利贷威廉•史密斯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威廉•配第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⑷提出征税的一般原则是公平、便利、节省⑸最早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⑹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⑺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⑻是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⑼代表作《赋税论》⑽把干预经济的法律分为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违反自然规律的洛克⑴他的自然利率是在贸易状况自然决定贸易借贷资金分配的情况下的利卒⑵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量⑶主要著作《人类理解论》主张唯物主义的经验认识论⑷提出立法、执行、对外三权分立⑸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自由主义的奠基者孟德维尔⑴他关于私利的哲学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⑵是近代经济学史上最早论述分工及其效果的人之一,是最早提出类似于自由放任主张的人之7.马西⑴首次区分经济问题研究中所使用的演绎方法和历史方法⑵他提出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被马克思称为“划时代”的见解⑶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⑷马克思曾说马西的《论决定自然利卒的原因》是划时代的著作8.布阿吉尔贝尔⑴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代表,反对重商主义的最初思想家⑵首次强调了信息和预期的重要性⑶货币问题上主张保存商品交换,废除货币⑷他的自然经济规律是法国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观念的直接思想渊源和发端⑸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9.魁奈⑴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代表⑵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商品交换不能成为财富的来源⑶他的《经济表》首次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是他最重要的贡献⑷“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和最基本问题⑸把农业资本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10.亚当•斯密⑴最主要的经济学论著是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⑵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政治经济学之父⑶第一次区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了二者的不一致性⑷他的货币理论代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⑸他的三个阶级是指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⑹认为利润的变动趋势是降低的⑺三种收入是工资、地租和利润⑻提出人力资本⑼认为利息下降的原因是利润率下降⑽把财政支出的费用分成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费用以及君主和王公大臣的生活费用⑾认为财政理论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财政支出、税收和公债⑿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⒀提出的一般税收的四项原则概括为平等确立,便利,经济⒁将税收分为地租税、利润税、和工资税,认为地租最适宜征税⒂自由放任的具体表现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⒃斯密思想来源于: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主义和重农主义⒄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⒅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⒆密在价值论上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⒇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对资本类型的划分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财策11.李嘉图⑴他所说的“斯密规律”是指流通中纸币的价值不能超过所代表的金银的价值⑵最重要的作品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⑶认为利润率的自然趋势趋于下降⑷主张发行代替金币流通的银行券要有十足的金币储备,这就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可兑换纸币制度⑸是世纪初英国资本阶级古典经济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代表⑹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⑺对古典价值论的贡献是对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初步区分⑻最大贡献是他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⑼他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最高峰和最高成就⑽1808—1811年英国金块问题论战期间,他写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黄金的价格》这是论战开始的重要标志⑾其分配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如何分割为利润和地租问题在分配论中,他最突出贡献是其地租理论⑿认为利润是积累的手段,也是积累的唯一动机12.尼古拉巴尔本⑴本国的主要商品是该国的财富⑵主要著作是《贸易论》⑶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13.大卫•休谟⑴他经济学思想和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⑵他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⑶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⑷他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在利润的限度内取决于借贷货币的供求状况⑸主张实行自由贸易⑹西方经济学最大影响是其货币数量论14.坎梯隆⑴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⑵重农主义的先驱者⑶主要著作《商业性质概论》成为后世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学论著的最早蓝本15.亚里士多德⑴是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⑵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上⑶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16.孟可列钦⑴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⑵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17.达德利•诺思⑴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指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⑵马克思评价说“诺思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18.詹姆斯•斯图亚特⑴把利润分为绝对利润和自然利润⑵是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也是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重点
经济学说史中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早期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自由市场理论、劳动分工和国民财富等概念,李嘉图则发展了关于土地利益和人口理论等观点。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阶级斗争,同时提出了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等理论。

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整总需求和稳定经济。

凯恩斯主义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4.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强调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个体的最大效用原则。

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莱昂·瓦尔拉斯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5.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是一种反对干预主义的经济学思想,特别注重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卡尔·门格尔、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这些经济学说在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对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学说史教材考试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材考试重点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一、重商主义的产生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世界观,应商业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要求而出现。

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强调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12、13世纪:商业资本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5C末期: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到封建制度束缚;而封建主对金银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商品货币经济继续发展。

商人地位提高。

15C末16C初,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对外贸易发展,继而工场手工业发展。

顺应这一变化的经济思想即重商主义。

二、重商主义的发展(一)基本思想1.社会财富观:财富=货币=金银2.财富源泉观:金银矿藏与流通领域3.国家干预经济:立法;行政4.奖励增加人口,管制食物价格。

5.鼓励发展生产。

6.民穷国富论※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重金;贸易;国家干预(二)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区分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关键:究竟如何增加货币财富1.早期重商主义:15C——16C中叶货币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重视货币金银,主张少买甚至不买以增加本国财富1马林斯支持政府管制货币,禁止金银出口,以国家干预手段维持稳定富强2博丹“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认为金银过多导致物价上涨。

主张自由贸易3孟克列钦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

强调重商,主张排外以维持本国贸易;保护自然资源。

重金;但指出国富的体现是生活必需品充裕,而并不仅限于金银多。

2.晚期重商主义:16C下半叶——17C中叶强调货币流通的重要性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多卖;也可以多买。

但必须保证贸易顺差。

主张扩大贸易、发展工场手工业以调节商品流通,积累货币财富。

(1)英国:托马斯.孟“贸易差额论”的创始人《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这是“重商主义的一部划时代著作”,“重商主义圣经”。

①货币输出金银引致贸易,贸易增加金银;能入者才能出;国内金银数量过多的不良后果②财富观金银即财富物质财富与货币财富都很重要③贸易差额论宏观把握贸易总量的顺差即可④重视外贸:出超“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国贫富的标准。

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

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

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一.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时期:兴起于15世纪晚期,盛行于16世纪中期,衰落于17世纪末作用:用商品经济的观点动摇封建经济评价:对经济学思想的第一次探讨,在此之前没有脱离过家庭管理,不成为经济学说。

马克思:重商主义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探讨。

来源: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特点:重商主义是典型的国家干预,也是重商主义的特征之一,流行时是中央集权时期,商业资本需要政权提供保护,政权需要钱财支撑,两者可以结合。

阶段: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点)对比:共同点: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唯一形态不同点:如何增加货币★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又称重金主义,特点: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少买★代表人物:安托万·德·孟克列钦(1575-1621,法)《经济学概论》,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借以表明,他所论述的已不是中世纪研究家庭经济管理的问题,而是设计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

晚期重商主义特点: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对外贸易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认识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了解到货币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可能不断增殖,他们吧货币真正作为增加货币的手段。

晚期重商主义力图在对外贸易中直接调整商品的运动,从而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所以,又称贸易平衡论或贸易差额论,马克思称为重工主义或真正的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代表作:《贸易论》,托马斯·孟在该书中较全面地反驳了反对国家允许东印度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带出一定数量的金银的意见。

评价: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著作,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亚当斯密说:英国及其它国家的商业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格言。

内容:托马斯孟把当时的反对意见归为四种:⑴东印度公司等得船队运走了英国几乎所有的金银硬币,只买来了英国不需要的物品,⑵每年为其建造大量的船只,浪费了造船材料并使材料涨价,⑶东印度公司贸易使传统商业和航运业凋敝⑷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皇家造币厂开工不足核心:不该违反早期重商主义的原则而运出货币。

最新《经济学说史》重点梳理

最新《经济学说史》重点梳理

第二章一、试分析早晚期重商主义思想有何异同?相同点:把货币看做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多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不同点: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的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

晚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证出超第三章一、配第的研究方法的特点配第在经济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

其主要特点有三个:A接受了霍布斯与培根的哲学观,以研究客观规律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B广泛地采用了政治算术及统计学的研究法C成功地运用了抽象归纳法,例如首次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

二、配第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1)配第的地租理论实际上是关于农业生产中的剩余价值。

定义为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工人得到的价值之间的差额即为地租,可见地租就是剩余价值。

(2)配第第一次提出了地租与工资之间的对立关系。

由此主张给工人以生存工资。

(3)配第还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分析了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第四章一、不阿吉尔贝尔的财富思想法国财富为什么减少?法国财富减少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收益的减少。

他认为土地收益会下降的原因:1.消费不足。

(税收变化及其不公正)2.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

对财富的看法:1.农产品是真正的财富,农业是财富的源泉。

2.财富是一切用于消费的东西。

只承认衣食等物品是财富,货币不是财富,货币的数量与一国的富裕无关。

3.他认为增加财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提出了比例价格的概念二、比例价格比例价格是指不仅能使生产不亏本,还能继续经营而且盈利的价格。

自由竞争是实现这一价格的社会过程。

第五章一、为什么说“纯产品”理论是魁奈学说的核心内容?纯产品被魁奈定义为农业生产中的剩余价值。

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魁奈把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资本划分为三类资本,进而探索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着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着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 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2、特点:(1)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又叫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2)在这个阶段中,包含有科学的因素如: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如利润、利息和地租等问题(3)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1)第一次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2)它较多地研究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立,不回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3)它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4)它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具有科学意义的理论体系第三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一节威廉·配第的经济理论(一)威廉配第的研究方法利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的经验归纳法、抽象法局限性:没有区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为后者和前者一样都是永恒的(二)威廉配第的一般经济理论——价值、分配和货币1、价值理论(1)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2)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看到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意识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不同(3)认识到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缺陷和错误(1)不理解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2)认为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2、分配理论(1)工资论·工资,是由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已意识到:工资是工人在其全部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中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是为社会提供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最低限度工资理论,成为整个古典派分配论的基础之一(2)地租理论第一、地租是在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和生产资料价值而剩余的部分,是全部剩余价值第二、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由于土地的离市场远近、土地的肥沃度不同而产生的地租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在同一块土地上由于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力不同而引起的地租3、货币理论配第最早提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三)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具有经济增长理论的萌芽·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财富的看法和影响财富增长的因素的分析上1、财富及其源泉(1)货币只是国家财富的一部分(2)货币投资于商品生产能带来更多财富(3)劳动是财富的重要源泉——意识到财富的源泉在生产领域2、影响增加一国财富的因素(1)劳动生产率——主要因素(2)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最重要的因素(3)赋税——有所影响极力反对向资本家征税;提出向土地所有者和贵族征税;征收需要进口的商品作为赋税会促使人们生产之,会促进财富的增长(4)限制消费第二节 17世纪末—18世纪中叶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洛克(1)提出“自然利息率”观念:利息率作为货币租金的价格,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是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2)明确把地租和利息的产生归结为生产资料与直接生产者相分离的结果(3)地租与利息一样,是占有别人劳动的结果达德利·诺思——利息、资本(1)认为决定利息率的不是货币,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马克思认为他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

(2)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不断增值。

(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资本概念)约瑟夫·马西——利润第一次提出利润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休谟利息是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利息低,经济好)斯图亚特(1)被马克思称为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其着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2)提出“自由人手”观点:自由人手是从农业分离出来的自由劳动者,农业为工业准备自由人手的过程,正是生产条件与劳动者分离的过程,是真正的制造业出现和资本产生的过程。

(3)提出“实际价值”的概念——实际价值由三种因素决定:a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平均劳动量b工资和固定资本的损耗c 原材料价值第四章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一节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理论·布阿吉尔贝尔把经济研究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标志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一、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及其经济改革计划(一)对财富减少原因的认识:法国财富减少的根本原因:土地收益的减少土地收益减少的原因:1、消费不足2、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二)对财富的看法:1、农产品是真正的财富,农业是财富的源泉2、财富是一切用于消费的东西,具有使用价值(三)增加财富的途径1、最重要的是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平衡2、保持各部门之间平衡,要尊重社会经济的“自然秩序”一切产品都按比例价格交换(指不仅能使生产者不亏本,还能继续经营而且盈利的价格)3、就各种行业来说,农业是最基本的行业4、自由竞争造成行业平衡,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的热烈拥护者(四)经济改革计划:1、改革税收制度:(1)实行普遍征税,取消特权(2)实行累进税制,收入越多缴税越多2、要求建立谷物的自由市场,取消对谷物出口的限制。

第二节坎蒂隆的经济理论一、一般经济理论(一)价值理论(1)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2)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并不总是相等的,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工资理论工资应等于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注意到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区别和联系(三)货币理论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由生产金银时所耗费的土地和劳动的数量决定——对金银充当货币的必然性作了出色的发挥二、重农主义思想的萌芽(一)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致富的源泉(二)坎蒂隆在农业领域中第一次系统考察了农业年产品如何经过流通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第五章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魁奈一、“纯产品”学说1、“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重农学派政策主张的基石(1)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财富来源于土地产品(2)“纯产品”:每年从农业生产出来的总产品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农场主和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后所剩余的农产品2、评价:(1)魁奈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确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由此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2)但他没有把剩余价值归结为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而错误地认为“纯产品”是由自然,即土地提供的,农业才是唯一生产部门3、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的必然性:(1)农业劳动的剩余价值明显(2)农业是一切劳动部门发展的基础(3)为同重商主义斗争,力求在生产中寻找剩余价值的起源二、社会阶级结构划分1、把社会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的阶级)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不生产阶级: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2、魁奈是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划分社会阶级,并按阶级分析社会现象的三、魁奈的《经济表》1、魁奈的《经济表》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是第一个系统描述国民经济的生产、结构和运行的经济学着作2、假定前提:(1)整个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2)社会上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3)社会资本所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4)各阶级之间的流通采取固定不变的价格;(5)商品和货币流通只在三个主要阶级之间进行,各阶级内部的流通略而不谈;(6)不考虑对外贸易3、经济表·流通过程出发点:过去一年农业生产的总产品·过程: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可归纳为以下五项行为: (1)土地所有者阶级以手里已有的地租收入20亿里弗尔货币的半数,即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粮食(2)土地所有者阶级再以手里还有的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3)不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粮食)(4)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货币,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如农具等)(5)不生产阶级又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原料)·结果:(1)土地所有者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粮食和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要共计50亿里弗尔共计20亿里弗尔 的利息 年预付20亿里弗尔经济表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2)不生产阶级用他们的工业品换得了原料和粮食,保证再生产的继续(3)生产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农具等),同时,还有20亿里弗尔的粮食留在他们手中,没有进入流通,用作恢复再生产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