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如何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创新就等于慢性自杀。企业应当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推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呢?

一、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是关于企业技术开发的目标、方向和路线的选择。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目的是使企业建立技术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错误一般是有机会改正的,而战略失误往往是没有机会更改的。战略失误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因此,要谨防技术创新战略失误的发生。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可以是自主创新战略,可以是模仿创新战略,也可以合作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是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力量,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

自主创新战略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新技术的扩散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企业就可以利用技术的壁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创新产品和工艺的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竞争对手无法抗衡的有利地位。二是自主创新为企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技术信息和科技研发能力,为企业进一步进行改进性、渐进创新打下基础。自主创新经常是一些根本性创新,它可以带动某一新兴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这样创新企业就可以作为技术扩散和创新集群的源头,发挥带头和主导作用。三是自主创新企业一般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在产品投入之初,创新企业可以首先建立起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率先占领产品生产所需的稀缺资源。自主创新的这些优点,要求企业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和研究成果积累,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自主创新的缺点是对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资金投入、承担风险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模仿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的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模仿创新战略有两个优点:一是回避了风险。模范创新者可以通过率先创新者创新活动的市场表现,在众多的技术成果中选择最成功的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及改进,或者直接采用购买、引进的方式获取成果。这样可以降低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市场开发的风险,享受到率先者开辟市场投入的诸多效

益,回避新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以比较少的资金投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创新企业的成果。

二是有利于技术扩散。模仿创新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开发所需用的时间。通过模仿的方式,新技术得以迅速扩散,又在扩散中被不断地改进模仿,使新技术资源很快地被共享和利用。

模仿创新战略的缺点主要是两点:一是被动性。模仿创新必须等到自主创新完成以后才能进行,在创新活动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而且模仿创新的产品要打入市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更大的市场开发力度。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仅靠模仿创新的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市场上很难获得优势。二是新技术并不总是可以模仿的。有些技术的破译和解密非常困难。尤其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相关法律的健全、完善,新技术模仿难度和时间都加大了。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充分比较两种战略的优缺点,综合考虑技术创新的风险、资金投入、创新效益、技术的关键与否、模仿的难易程度等,慎重选择其创新战略。从长远看,自主创新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但在目前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很大差距,更应当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模仿创新。所以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现阶段不宜过分强调要自主创新。日本经济上很强大,但他是靠模仿创新起家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且很多领域已由模仿创新跨进了率先创新的行列。韩国也是通过模仿创新,迅速改变了落后面貌,一跃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对于发展中国家,模仿创新是缩短国际差距,并向自主创新过度的比较合适和可行的方式,或者说是必经阶段。我国的设备重复引进屡禁不止,固然有许多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设备制造企业造不出与外国先进设备一争高下的产品。如果我国企业所需的先进设备都能做到第一台引进,第二台模仿,第三台有所改进,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必然会更快地缩小。所以,企业在引进技术时,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出一支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不断加强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或模仿创新,都应当注意采取合作创新形式,特别是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作用。一些较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个单位难以独立实施的,多个单位进行合作创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从而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的可能

性。合作创新的条件是合作各方共享成果,共同发展。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方式,在机制上做到责任和利益匹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实现科学技术迅速高效转化,使各方都从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二、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组织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和企业组织结构应当协调一致。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简单技术创新对应于直线制组织,复杂技术创新对应于事业部组织,高新技术对应于矩阵组织。与此相适应的技术创新组织分别是企业的技术科(处)、技术开发部(新事业部)、人员来自各个部门的技术开发项目组等。技术创新组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内企业与内企业家、创新小组、新事业发展部、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间的动态联盟等五种形式。

1、内企业与内企业家。有的企业为了鼓励创新,允许自己的员工在一定限度的时间内离开本岗位工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活动,并可以利用企业的现有条件,如资金、设备等。由于这些员工的创新行为颇具企业家的特征,但是创新的风险和收益均在所在企业内,因此称这些创新活动的员工为内企业家,由内企业家创建的企业成为内企业。内企业家往往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因此基本上没有分工,谈不上集权或分权。但是公司的内部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使内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的范围受到一些限制和引导。

八十年代初,美国的硅谷崛起使针对高技术投资的风险投资阶层应运而生。风险投资的活跃使很多人看到了自己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性,于是大公司中一些实力很强的技术人员纷纷离开原来的公司与风险资本家结合,独立开拓自己的事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所在企业的一些制度压抑了这些人的创新思想,使他们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二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员希望开拓自己的事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留住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力,一些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在制度上为内企业家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美国的杜邦公司、惠普公司等大企业都允许员工利用15%的工作时间去从事内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由于内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所在企业的各种资源,加上初期规模较小,所以创新活动的风险基本上被所在企业内部消化了。

2、技术创新小组。如果创新规模较大,任务比较复杂繁重,那么创新活动肯定会受到内企业家个人能力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人数更多、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