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动画片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动画片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摘要]动画片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电视形式,他们在动画片中获得快乐、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但动画片也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过多收看电视动画片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发育,动画片中的不良行为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电视工作者需要提高动画片的质量,渗透动画片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动画片儿童负面影响教育功能

毋庸置疑,动画片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欢乐,是孩子离不开的童年伴侣。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孩子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动画作品。动画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好的动画片能够出色的胜任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让儿童在笑声中学习知识和增长智慧。但是,动画片的收看也要有度,因为现在卫星电视发达,可收看的频道众多,每天各时段都有动画片上映。如果在时间上不予限制,过多收看动画片也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

一、影响儿童健康

据统计城市儿童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1.5小时。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发育,一些孩子因看动画片时间过长,运动过少,造成身体发胖,体质下降。特别是当前的技术手段尚不能彻底清除辐射等有害因素,尤其是对正常发育中的儿童视力影响很大。最近,来自新西兰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易染上身体超重、高胆固醇等,影响成人后的健康。过多地看动画片还会造成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儿科学院出版的《儿科学》上发表文章说:1—3岁的儿童过早过多看动画片,长到7岁时注意力就能成问题。

二、沉迷动画片使儿童阅读困难

广州市儿童学习能力研究中心对上门接受评估的孩子作了一项手眼协调能

力测试,其中一项内容是让孩子在规定时间里抄写一篇短文。评估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只能完成测试标准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抄写速度慢的背后,实际上是现代孩子思维方式与传统学习的不合拍。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谢国生主任分析,因为这一代孩子是在看动画片中长大的,较习惯于接受视觉图像,不太习惯文字阅读与理解,导致一些孩子无法完成需要手眼协调的抄、读、记等学习必备技能,直接表现为学习的不适应。

三、动画片直观形象性特点使儿童左脑功能受削弱

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既有高度的协同互补性,又有高度的专门化分工。左脑主要负责抽象思维,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阅读时接受文字信息主要用左脑,视听时接受图像信息主要用右脑。动画视听虽然也能听到语言,但语言浅显,而且对于儿童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图像而不是语言。因此,如果电视动画持续若干世纪,大脑左半球功能会受到削弱,而大脑右半球功能较为发达的人口大为增加。由于动画图像对人在读书时所必需的分析性思维过程起了消极的作用,因此,色彩鲜艳、图像生动的动画片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读书能力。

鉴于上述不良影响,家长应控制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间,对儿童做好监督:

首先,儿童每天收看的动画片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0.5-1个小时,并且看动画片的时间最好安排在6点半到7点半,节假日也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别因为是假日而放任孩子。

第二,帮助孩子制订看动画片的时间表,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什么时间是孩子看动画片的最好时间,这样就可以改变孩子盲目的收看习惯,教会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收看,这样才能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使儿童在看动画片中学到不少的知识,从而减少收看的时间。

第三,如果有户外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其他学习活动,要先安排这些活动,然后再安排看动画片的时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这种机会太少了。

看动画片时间过长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动画片的内容良莠不齐也会对儿童造成消极影响。动画片要求明确、单一的价值标准,避免含混、拐弯抹角,不允许对善恶是非问题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更不要说采取错误的态度。它所包含的必须是经过检验的真理,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对成人无害的东西,对儿童浑沌未分的心灵也许就是毒药。

在我们这个复杂和变幻不定的社会环境里,必须提供给儿童一些确定的东西。假如儿童在电视动画片中看不到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就会产生思想混乱和无

所适从感。反面学习最好的例子是动画片中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变形金刚》、《奥特曼》之类的片子,你很难说它本身有什么不好,但它们用简单的反射式的攻击性行为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无疑助长了儿童对于现实世界不正确的认识。接受了这种反应,就等于学习了这种反应方式。

几位国外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试验:将一群4岁和5岁的幼儿园男孩分成两半,给其中一半儿童看一部表现一个成年人辱骂、用玩具枪扫射、用塑料棒抽打人扮的小丑的短片,另一半儿童不看这部影片。随后,两组儿童中各有一半被放到一个房间去玩,那里有一个人扮的小丑、一根塑料棒和一支玩具抢。剩下的一半儿童和一个塑料娃娃待在一起。结果,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表现出大量的攻击性行为,没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没有任何攻击性行为,而所有儿童都对娃娃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

近几年来,国产动画片有了一定的发展,《哪吒》《宝莲灯》《西游记》的上映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动画的魅力,但这几部动画片与迪斯尼、日本动画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觉得国产动画片在教育功能上还需渗透以下几点:

第一,审美教育。电视动画片的出现大大提前了儿童接受审美教育的年龄。虽然目前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对儿童审美经验的研究都不够充分,但可以肯定的是,儿童在表象性思维开始形成的阶段(2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具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

电视动画片不要求提供对于现实的精确描绘,而是通过对人与环境比例关系的改变,将局部和细节加以放大,提供更清晰更简明从而也更易于理解的现实生活图景,以夸张、强烈、明快的风格,富于幻想的童话色彩,适应儿童丰富、跳跃的想象力。它要求联想具有明确的指向。这与成人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成人文学要求将隐喻延伸向无限,要求联想的丰富性;而动画片要求喻体内涵的确定性,只强调表现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从长远来说,这种教育还会提高儿童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创作方法应该是逆推的,即首先考虑作品会在儿童心中形成什么样的表象。

其次,人格教育。即有意识地对儿童期的心理冲突采取积极的态度,将儿童的本能和反射培养成健康的品格。这首先是情感教育,通过心灵的陶冶,影响其情绪表达风格,使儿童更加可爱,更具有活力。

其次,是行为规范教育,教会儿童适应社会的技巧,调节其能力与目的之间的差异,并将外在的约束整合为更高级的行为模式,《鲁西西奇遇记》、《邋遢大王》都是这种类型的片子。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社会化水平,培养儿童更适合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生活。最后,通过上述两个方面,影响其人格形态,培养适应现在,同时适应未来的孩子。

第四,文化品格教育。一个民族培养儿童的方式是对自己未来的文化设计。国产动画片历来注意民族化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早些年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近些年的《镜花缘》、《后羿射日》,都有很多可取之处,但这种教育往往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