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f3486240c844769eaee8a.png)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和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与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初几个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以及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什么?加强君主集权,使自己的统治更加有效。
2、其中,“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负面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具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助长了为了当官而死读书、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
二、新课讲解1、努尔哈赤在历史上起了哪些作用?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攻打明朝,迁都盛京。
2、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做“后金”?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做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做后金。
3、除了阿骨打之外,宋元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阿保机、元昊、铁木真。
4、努尔哈赤和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5、清朝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原?明末政治腐朽,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皇太极改族名,鼓舞了士气;吴三桂降清。
三、君主集权的强化1、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怎么设立?保留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帝和乾隆帝怎样调整中央政权机构?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乾隆帝撤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3、联系93页“自由阅读卡·沈阳故宫”和91页插图,说说中央政权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沈阳故宫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时,皇帝坐在中间的大政殿里,处于中心位置;铁帽子王和议事大臣还能坐在甬道两边的“十王亭”里,位置也很重要。
在北京的乾清宫、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时,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在地上了。
这说明皇帝权力已经至高无上,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教学设计6: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学设计6: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https://img.taocdn.com/s3/m/b5a075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3.png)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讲述明清更替概况,引入新课。
2.通过了解学生所知道的有关清朝的知识,由学生分组、分别介绍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活动及历史贡献。
3.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动脑筋”,比较努尔哈赤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之处。
4.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故宫的资料,由学生简介故宫概况和乾清宫、军机处,讲述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并引用文献资料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完成“动脑筋”,加深理解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关键措施。
6.联系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朝八股取士,指出文字狱自古就有。
举例讲述康、雍、乾三朝严酷荒唐的文字狱,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其危害。
7.开展活动与探究,讨论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利弊。
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集权发展、演变的专题内容,进行课外探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兴趣引入,模拟参观故宫军机处或看图片,由浅入深讲解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关键措施,文字狱则是实行文化专制。
难点: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
讨论思辨,合作探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其利弊。
课前导学1.了解学生接触到的有关清朝的影视作品,指导学生区分历史和文艺创作。
2.根据本地课外课程资源,收集了解努尔哈赤等人物的史料。
3.指导学生查找、登录故宫网站或相关资料。
教学资源1.电视剧《努尔哈赤》《雍正王朝》2.历史天地等网站(见教科书附录)3.故宫网站:4.夏家馂《清朝史话》北京出版社5.姚雪垠《李自成》中国青年出版社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同学们能回忆出所学的主要内容吗?(鼓励评价并指出)这些大事主要发生在明朝前期和中期,明朝末年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历史又将怎样演变呢?请一组同学根据导入框的内容向大家作介绍。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382a6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e.png)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君主集权的概念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认识君主集权的强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1.2 教学内容君主集权的定义和特点君主集权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君主集权强化的原因和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君主集权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君主集权的意义。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君主集权的强化过程及其影响。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君主集权强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君主集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理解君主集权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君主集权的形成过程中国古代君主集权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古代君主集权的特点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君主集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君主集权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中国古代君主集权的特点和影响。
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君主集权在中国古代的体现。
第三章:欧洲君主集权的强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洲君主集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欧洲历史的认识,理解君主集权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欧洲君主集权的形成过程欧洲君主集权的发展和演变欧洲君主集权的特点和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洲君主集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君主集权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欧洲君主集权的特点和影响。
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君主集权在欧洲的体现。
第四章:君主集权强化的原因和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君主集权强化的原因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认识君主集权的强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7a7f20c22590103029d1d.png)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评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且进行资源整合。
(2)展示探究题,启发学生思考。
精选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
![精选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88894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f.png)
精选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君主集权的概念,理解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学习君主集权制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君主集权的定义与特点2. 君主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3. 君主集权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和影响4. 君主集权制度的评价和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君主集权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君主集权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和影响。
3. 讨论法:让学生谈谈对君主集权制度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君主集权。
2. 讲解君主集权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
3. 分析君主集权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和影响。
4. 让学生谈谈对君主集权制度的认识和评价。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君主集权制度的了解和思考。
3. 单元测试成绩:评估学生对君主集权制度的掌握程度。
六、君主集权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影响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君主集权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影响和特点。
2. 教学内容君主集权制度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历程;各国君主集权制度的异同;君主集权制度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君主集权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国君主集权制度的典型特点。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君主集权制度在各国的异同。
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君主集权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
2) 讲解君主集权制度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历程。
3) 分析各国君主集权制度的典型特点。
4) 比较君主集权制度在各国的异同。
5) 让学生谈谈对君主集权制度在不同国家发展的认识和评价。
6)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
5.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
![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af3b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f.png)
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掌握满洲的兴起,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要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分析与归纳,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抓历史发展主线,理解分析历史现象的一些方法,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拓展历史思维,看历史、更看社会现实,发挥历史的资源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
②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二、教学简析:教学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利用。
三、课前准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导入。
同学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一个吗?)(二)教学新课1、①大清国的建立者是女真人,他们是怎样发展来的呢?②学生自学,找出其间的重大事件,了解满洲的兴起过程。
③师显:1616,努力哈赤、金(后金)反明迁都盛京(沈阳)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清太宗称帝“清”1644迁都北京,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④你觉得努尔哈赤与我们已学过的宋元时期的一些少数民族首领有相似之处吗?2、入主中原后,清王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一步步强化了君主集权。
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目,找一找,清采取了哪些强化君权的措施?(三)课堂小结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x及其危害。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x”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教案
![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90912f43323968011c9281.png)
学生姓名__________ 课型:________备课日期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
主备人:__________ 执教人:__________ 审阅签字:__________ 序号:21
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等基本史实。
2、分析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和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
3、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理
【重点难点】君主集权的强化、文字狱
【导入新课】
结合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
【当堂训练】
1、清政府是怎样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
2、同步训练本课习题
【自我评价】掌握的很好好一般【学习心得】。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22134fa8956bec0975e3ed.png)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夏庄中学张光强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清军入关的含义和满族入主中原的史实,知道清朝的建立时间和都城。
知道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机构的功能和文字狱的强化。
(2)了解文字狱与君主专制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理解军机处设立和大兴文字狱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君主集权在清朝从制度上,思想上都得到了极端强化。
(2)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遏制了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措施。
难点:认识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
三、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现今荧屏上的国产古装剧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场景》和《不同朝代官员上朝礼仪变化图》说明: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大臣地位不断下降,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引导学生回忆明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课题《君主集权的强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一板块:清朝的建立教师介绍我国历史上共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元朝和清朝)展示《明朝疆域图》引出明朝时在中国东北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女真。
从女真的强大到入主中原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位重要人物。
展示表格一。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表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回答表格内容后,教师点拨:清朝于1636年建立,都城在盛京。
1644年,清军入关前,明朝已被推翻。
第二板块: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过渡:清朝建立后,统治者是如何加强皇权的?展示表格二。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表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两大措施影响的关键词。
学生及时巩固记忆。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可联系军机大臣的职责来思考)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要求人人都要发言。
教师及时对交流的过程进行指导。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05c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1.png)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君主集权的概念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掌握君主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君主集权的定义:君主集权是指国家政权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君主集权制度的特点: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立法、行政、司法等各方面的权力;君主权力通常是世袭的;君主集权制度往往伴随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强大的中央集权。
君主集权的影响:君主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可能导致君主专制和民主权利的受限。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请学生思考君主集权在历史上的存在意义和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探讨君主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并分享给全班。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君主集权制度的具体运作和影响。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制度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制度的发展和特点。
掌握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制度的代表性例子。
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制度的发展:从夏商西周的封建制度,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再到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度,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制度的特点: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代表性例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制度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君主集权的特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探讨中国古代君主集权制度的发展和特点,并分享给全班。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代君主和官员,模拟君主集权制度下的决策过程。
第三章:欧洲君主集权制度的兴起3.1 教学目标了解欧洲君主集权制度的兴起和特点。
掌握欧洲君主集权制度的代表性例子。
3.2 教学内容欧洲君主集权制度的兴起: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到近代国家的君主集权制度。
欧洲君主集权制度的特点: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君主通过宗教和军事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君主集权制度下的官僚体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55da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a.png)
(3)巩固提升: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君主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究。
5.针对本章节所学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提高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观看历史纪录片《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了解君主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撰写观后感。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提交作业时,请注意字迹清晰、格式规范;
3.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论述合理;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君主集权制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君主集权制度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历史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君主集权制度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君主集权制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背景;明清两代君主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难点:理解君主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君主集权制度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君主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
古代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古代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a153cd192e45361166f573.png)
古代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提供与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古代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优秀发文大全一一.知识目标1.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2.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3.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4.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理.●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于满洲的兴起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可采用讲述法.2.例示法.有关文字狱的内容,通过例子使学生明白清朝文字狱的特点.3.归纳法.清朝文字狱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例子来归纳得出.4.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利弊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5.比较法.可以对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作比较,在比较中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请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是明末的民谣.由于明朝后期统治的腐朽,闯王李自成率农民军,于_44年攻占北京,推翻明朝.兴起于东北的清朝趁机派兵南下,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朝.闯王率兵同吴三桂在山海关鏖战,清军突然杀出,农民军败退,被迫撤出北京,转战各地,最后失败.清朝入主中原.清朝建立后,君主集权得到强化,那么,清朝的君主集权是怎样强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北宋时,女真族建立了金,那么你知道女真族这个少数民族后来发展的情况吗?后金又是怎么回事?女真族与满族以及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导入语例示三:请同学们先来看一组投影.[投影显示]努尔哈赤即位同学们,屏幕上显示的是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即位时的情景.那么,努尔哈赤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建立的后金又是怎么回事?后金和历史上的金政权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今天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这一方面的情况.[板书]第_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2.清朝的建立[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先把课本上相关的内容看一下,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古代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优秀发文大全二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归纳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主要功绩.比较努尔哈赤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之外.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阅读教科书,分析满洲的兴起和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归纳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活动及历史贡献.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完成比较努尔哈赤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之外.通过对〝军机处的设置〞的学习,加深理解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关键措施.联系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指出文字狱自古就有.教师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清朝的资料,课上交流,在教师指导下,提出不同的看法,增长大家的见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通过分析清朝的专制统治,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度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可让学生观看图片,老师补充有关的资料,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课前导学观看有关努尔哈赤.康熙帝.雍正帝的影视片,收集了解努尔哈赤.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人物的故事和历史资料.教学策略本课内容时间跨度较大,从明朝灭亡.女真兴起一直讲到康乾盛世.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本课内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可以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类似的历史知识进行对比,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合作,以及对本课内容的研究.总结,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教学围绕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加强君主集权来展开的.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努尔哈赤这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与已学过的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对比,找出这些民族政权建立者的共同特点.君主集权的强化,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从中概括出它的利弊.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VCD.电影机.或小黑板有关努尔哈赤.皇太极.雍正帝的影视剧片断,历史资料片《上下五千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同学们,大家先看几幅图片,说说它们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个民族在我国建立了什么王朝?学生看图回答是满洲族,在我国建立了清朝.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满洲人的穿着打扮来导入新课.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由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满洲原名女真.他们最早居住在我国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当时杰出的首领是谁?请同学们看教材90页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些问题.(出示第一个标题)学生认真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① 生活地区是我国东北② 明朝后期开始兴起③ 杰出的首领是努尔哈赤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在看时,大家注意:努尔哈赤为满洲的兴起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和归纳,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努尔哈赤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为女真的兴起和强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一面看短片,一面注意归纳努尔哈赤的功绩.(看完短片后,学生踊跃发言)① 统一女真各部② 创立八旗制度③ __年建立后金政权④ 迁都沈阳改称盛京⑤ 反抗明朝的压迫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的原因,使学生理解努尔哈赤在满洲兴起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在学习宋朝.元朝历史的时候,也给大家介绍过几位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哪几位少数民族首领?(出示问题)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回答问题.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努尔哈赤同这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出示问题)(学生讨论时,教师到学生中去,进行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① 统一本民族各部② 建立本民族政权③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④ 都是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更加了解.在这个民族兴起和强大过程中,还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为清朝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谁呢?(出示标题)下面大家看一个短片.看看皇太极有哪些主要功绩?(放映短片)学生看书说出清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学生总结出皇太极的主要贡绩:①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②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③ _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④ _44年,迁都北京让学生在了解皇太极的主要功绩的基础上,学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清朝入关后,对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该怎样进行统治?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怎样做呢?(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踊跃发言.维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加强君主集权;皇帝会把一切权力都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选拔有才干的人作大臣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对!加强君主集权.(出示标题)古代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优秀发文大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了解和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君主集权的强化.本课的难点是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强化君主集权的目的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教师也可以结合关于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如:北京的中心有一处名闻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通过上述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要学习的内容.3)讲授新课:一.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明朝后期,建洲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创立八旗制度.2.__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__年明朝与后金在萨尔浒激战,后金取得对明朝作战的主动权.3.萨尔浒战役后,后金把都城迁到沈阳,以后称盛京;_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_36年他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4._45年,李自成牺牲;张献忠占领成都,后来牺牲.二.朝强化君主集权:在学习清朝强化君主集权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文字说明指出了这几组建筑物的用途.在学生观看阅读的时候,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说一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的意图.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liu_三.清朝制造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有康熙〝明史案〞〝南山集案〞,乾隆〝胡中藻狱〞.(在学习清朝制造文字狱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文字狱往往是一些诗歌.文章中的文字引起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掀起文字狱?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清朝制造文字狱的目的.可以从清朝之前的明朝以及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民众的矛盾等方面进行提示.在分析文字狱的影响时,也应鼓励学生从其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人不敢过问政治等方面进行讨论.)四.学生分组进行活动.一组学生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扯皮.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另一组学生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惟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影响,而且可以起到锻炼学生思维及概括能力的作用.4)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结:可设计如下演示图.皇帝内阁和六部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5)练习:问题探究------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6)作业:活动与探究-------小讨论: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历史民族团结教案大全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初中历史教案模板四篇学习历史可以启发5261智能.打个比方,历史就是41_磨刀石_53,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磨利初中历史教案人教版_热门汇总大全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八年级历史教案下册人教版_年度精选优质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很重要的地位,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能使教学过程有。
君主集权的强化历史教案
![君主集权的强化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e1c931ddccda38366baf11.png)
君主集权的强化历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教学目标】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材从介绍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引出清朝君主集权强化这一主题。
教材首先叙述清朝初期的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说明当时君主的权力有限;然后介绍雍正建立军机处的目的和作用,说明君主集权的加强;最后叙述、分析了文字狱的出现及其影响,说明清朝是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来强化君主集权制度。
课的难点是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北京的中心有一处名闻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故宫)它的原名叫什么?(紫禁城)它的用途是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略讲)1、满洲的兴起(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出示《明朝疆域图》)(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2、清朝的建立建立时间:1636年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都城:盛京3、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H渤海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指导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
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8a6a36b84ae45c3b358cf2.png)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评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且进行资源整合。
(2)展示探究题,启发学生思考。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4)分组讨论。
(5)教师评价,起到激励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课前教室内播放《康熙王朝》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2、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后提出问题:知不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康熙王朝》)康熙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清朝)讲到清朝,很多同学已经对这个朝代有所理解,那请同学来谈一下对这个朝代的初步印象。
(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强调:区分历史和文艺创作,勿受误导。
然后过渡到新课讲授新课: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学生介绍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的事迹。
(展示皇太极的图片)改族名为满洲和改国号为清。
(说明改族名为满洲的原因:抹去女真臣服于明朝的历史,要在民族地位上与汉族平起平坐,有利于征服明朝。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历史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a93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a.png)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君主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强化原因,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君主集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教案适用于初中历史课程,共计五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历史君主集权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2)掌握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及其强化原因;(3)分析君主集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方法,了解君主集权的发展过程;(2)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3)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君主集权强化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2)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观念;(3)培养学生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历史君主集权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2)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3)君主集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君主集权强化原因的分析;(2)君主集权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君主集权的概念与发展1. 导入新课:介绍君主集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君主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君主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总结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阐述君主集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君主集权的强化原因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君主集权制度强化原因。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探讨君主集权强化原因。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君主集权强化原因的认识。
4. 教师讲解:总结君主集权强化原因,强调君主集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君主集权制度的特点分析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君主集权制度的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各个时期君主集权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79522e87c24028905fc314.png)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归纳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主要功绩。
比较努尔哈赤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之外。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阅读教科书,分析满洲的兴起和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归纳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活动及历史贡献。
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完成比较努尔哈赤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的共同之外。
通过对“军机处的设置”的学习,加深理解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关键措施。
联系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指出文字狱自古就有。
教师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清朝的资料,课上交流,在教师指导下,提出不同的看法,增长大家的见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通过分析清朝的专制统治,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度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
可让学生观看图片,老师补充有关的资料,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
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让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
课前导学观看有关努尔哈赤、康熙帝、雍正帝的影视片,收集了解努尔哈赤、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人物的故事和历史资料。
教学策略本课内容时间跨度较大,从明朝灭亡、女真兴起一直讲到康乾盛世。
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
本课内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可以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类似的历史知识进行对比,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合作,以及对本课内容的研究、总结,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课教学围绕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加强君主集权来展开的。
关于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
![关于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55bc4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6.png)
关于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标题:初中历史教案-君主集权的强化第一节:教学目标1.了解君主集权的定义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教学设计说明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景、层层设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过程: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描述随着清军入关,建立清朝,君主集权不断加强等,并引导学生探究其加强君主集权的原因。
整个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比直接的讲授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考模式。
课标精解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理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部分:1.满族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2.君主集权的强化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管辖广大疆土,保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长期稳定,尤其康乾盛世持续多年,堪称清朝创造的一个奇迹。
其中政治上的严密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的政治体制是传统政治体制的集大成。
从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经唐朝的完善发展,明朝的强化,到清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体制,系统而严密,十分成熟。
君主集权已达到了顶峰。
本课知识对了解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初中生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较分析问题能力,利用学生的这一进步,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安排了一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一些问题,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评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且进行资源整合。
(2)展示探究题,启发学生思考。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和君主集权的强化重点解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清朝建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一步一步地强化君主专制。
处理方法: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将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
2.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难点解读:从明朝朱元璋开始君主专制就不断加强,到清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达到顶峰,从利弊中去探讨君主专制强化的得与失。
处理方法:先让学生了解君主专制强化的基本史实,在指导学生分析这一事物的优劣得失。
课时1课时(共计总课时:二十五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史料教学法: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
2.情境导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讨论问题,以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
3.启发式教学:使用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4.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图片或文字资料展开讨论、评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5分钟设计:播放热播剧《甄嬛传》的片段,然后问学生,知不知道这部电视剧的皇帝是谁,这又是什么朝代?进而再问,清朝又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雍正在位时为加强自己的权力又做过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由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入手,引入课题,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历史与他们的距离。
讲授新课30-35分钟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指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然后课件展示对女真族的大致介绍:说到清朝,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民族——女真族,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辽宋时期女真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明朝后期,女真族属于明朝的努尔干都司管理,他们不断吸收中原文化,逐渐崛起。
接下来老师提出问题:在明后期,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在女真族强大的进程中先后涌现出了两位历史人物。
请问同学们知道是那两个吗?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一个是努尔哈赤,一个是皇太极,请两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饰演两位历史人物,介绍其生平。
1.努尔哈赤: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城(后改称兴京,今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
1616年,即明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创建“大金”朝,在位10年。
1626年,病逝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终年68岁。
后葬于沈阳福陵(今沈阳东陵),庙号“太祖”。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皇太极: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
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名叫孟古姐姐,是女真叶赫部首领杨佳努之女。
杨佳努为了与努尔哈赤结盟,把小女儿许配给他,称这是天生的“佳偶”。
万历十六年(1588)努尔哈赤成婚,时已三十岁,新娘只有十四岁。
当时努尔哈赤有众多妻子和儿女,地位最高的是富察氏衮代,即莽古尔泰之母。
但是努尔哈赤与叶赫那拉氏感情甚笃,喜欢她只知侍奉丈夫而不干预政事。
课件展示:一、努尔哈赤的功绩二、皇太极的主要历史活动1.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建立后金。
1.采取措施,增强国力2.反明,夺取辽东70多城2.改女真族名为满洲3.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3.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4.创建八旗制度和议政王大臣会议针对学生可能会问八旗制度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内容,教师可准备相关内容:1.八旗制度: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
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2.议政王大臣会议:清代前期,满族宗王、贝勒等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
其制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
伴随着满族的发展和军政力量的扩张,亟须研讨和处理日趋复杂的事务,努尔哈赤在八大贝勒(旗主)会议的基础上,增设若干名理政听讼大臣,或称议政大臣,责成他们与八旗旗主一同议政,并负责初步的鞫间工作,以供贝勒和大汗参考。
当时议政大臣的地位远在八旗主之下仅是作为一种襄助的力量。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出现,显然是受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合议制的影响,在其存在的150余年中,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大的演变。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们为女真族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师过渡:女真族在中国的民族中毕竟属于少数民族,其在统一全国之后,为了维护其统治,必然要加强君主专制,那么接下来我想请问下同学们,清朝如何强化君主集权的呢?政治上:设置军机处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然后设置问题:1.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怎么设立?2.雍正帝和乾隆帝怎样调整中央政权机构?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总结:1.保留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军机处的设置上,教师用图片、表格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军机处的设置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限就不再是关于国事,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而内阁和六部也名存实亡。
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最后设置一个讨论题,谈论军机处设置的优劣得失2.思想上:大兴文字狱教师过渡:清王朝除了改革行政机构来加强君主权力之外,还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呢?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得出结论: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进而教师对文字狱的概念做一介绍:统治者从知识分子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歪曲解释而兴起的冤狱。
文字狱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尤为盛行。
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案例:1.《查嗣庭案》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
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
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2.《明史案》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史》。
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
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
此前,庄廷龙已死。
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
李令晰为《明史》作过序,被处死。
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多人。
通过这两个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文字狱的残酷和荒唐。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教师提出问题:君主专制的利与弊,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扼杀思想的进步,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些表明封建制度已日益腐朽和渐趋衰落,中国也恰恰是从明清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
课堂小结用一历史歌谣来总结本课努尔哈赤自立汗,时间1616年。
皇太极改称满,建立清朝是贡献。
八旗子弟巧入关,时间1644年。
雍正帝,军机处,君主专制来集权。
康雍乾,文字狱,禁锢思想阻发展板书设计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努尔哈赤的功绩(2)皇太极的主要历史活动1.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建立后金。
1.采取措施,增强国力2.反明,夺取辽东70多城2.改女真族名为满洲3.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3.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政治上:设置军机处2.思想上:大兴文字狱评价方案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和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点就是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此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掌握。
必须和前面明朝的加强君权的措施结合起来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联系前后知识,对这个问题能有个整体的认识。
要多加强图片及相关史料的整理收集,展现给学生,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充分,但是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精选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了解和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