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意境”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的理论与阐释

“意境”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的理论与阐释
内容 , 而关 于 这两 方 面 的评 述 则 是 自宋 代 以来 画 论
形象 和 主观感 情 的 。
宗炳 的《 画 山水 序 》 , 是 我 国最 早 的 关 于 山水 画
专 论之 一 , 《 画 山水序 》 中有一 个重 要 的绘 画命题 “ 圣 者 含 道 映物 , 贤者澄怀味像” , l f 也认 为 山水 画使 他 感 到精 神愉 快 之极 , “ 仁 者乐 山 , 智 者 乐水 ” 山水 画 以
“ 游 于艺 ” 思想 认识 的 印迹 , 更是 时代 审 美的 新理念 ,
并直 接启 示后 人 。宗炳 的“ 畅神 论 ” 直接 切入 绘 画艺 术本 质 上 的问题 改变 . r以往人 们对 艺 术的认 识 只是 停 留到社会 教化 功用 价值 层 面上 的状 况 ,提倡 自我
个性 的张扬 . 对 内心情 感 的抒 发 。
品才 能栩 栩如 生 , 充 满诗 意 。意境 来 源于 客观 自然 , 意境 是实 的形 象 与虚 的联想 相结 合 ,画 家创 造 的景
物形 象是 实 , 引起 人们 联想 的是 虚 , 由形 象产 生 的意 象。 境界 是虚 实 的结合 , 意 境的 营造 是无 法离 开 客观
眼前 之 景 , 清新 俊 逸 , 读之 恍 神 游其 间 . 而吾 一 一描 画 出之 , 一 一生 动 , 讵 不妙 哉 。” I 1 1 在 他 的论 述 中 , “ 意 中之 事 ” 、 “ 眼前 之景 ” 分 别代 表“ 意” 与“ 境” 要 表现 的
王 微 的 山水 画理 论 , 进一 步将 对 主观 和客 观 , 现 实和 艺术 的提炼 、 加 工犹 记得 结合 起 来 , 提升_ r山水
画 的艺 术 价值 。他 说 : “ 本 乎形 者 融灵 而 动 变 者 , 心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中国古代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意境营造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艺术享受。

古代诗人通过运用多种手法和技巧,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人情世故和个人感受融汇于诗歌之中,创造出了令人陶醉的意境。

本文将从意境的形成、意境营造的手法以及古代诗歌意境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营造。

一、意境的形成意境是人们在欣赏一首诗时,所产生的某种情结或触动,可以是诗中的景物、色彩、声音、情感等令人愉悦或者感叹的元素。

古代诗歌通过对色彩、音韵、意象等的运用,将读者引入一个独特的境界,从而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首先,色彩的描绘是古代诗歌意境形成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对色彩的细腻描写,古人能够将自然景物或个人情感与色彩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夕》一诗中写道:“銮舆半入江皋去,独立青楼万里河。

鹅湖南去浣纱女,更向回中夜永和。

”通过对“銮舆”、“青楼”等色彩饱满的形容,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夕之夜,感受到了独特的意境。

其次,音韵的运用也是意境形成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音韵的美感,通过押韵、平仄、工整的句式等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从而使意境更加生动鲜明。

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运用平仄对仗的手法,将对月亮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晓来雾满京。

”这种韵律感使读者产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意境,仿佛自己投身于诗人的视角之中。

最后,意象的选用也是意境形成的重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或个人情感的描写,古代诗人将具体的事物通过意象进行抽象和象征,营造出一种富有柔情和意境的效果。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诗人以长恨为线索,将一段悲凉的爱情故事与帝王之间的权力之争相结合,通过意象的联想呈现了一个壮丽而悲怆的意境。

二、意境营造的手法古代诗歌意境的营造离不开一些独特的手法。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

浅谈古典诗歌意境浅谈古典诗歌意境作者:闫达尉意境是一种特殊的意象体系,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范畴。

它奠基于先秦,肇源于六朝,产生在盛唐,发展成熟于唐末至近代,对中国文艺影响深远。

意境在绘形上具有主观、虚化、集合性的特点,在表意上具有主导性、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意境又可分为情境、物境两种基本形态。

一、意境的基本定义我国学者对意境的普遍定义是:指创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川北教育学院蒋均涛教授在《审美诗论》中做了如下阐释:“意境不等于艺术形象。

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的人、事、物、景的表现特征相互交融形成的情与景、意与象的有机统一体。

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形象展现出的能把人们引入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的审美化境。

”①下面是一些当代文史工具书中关于“意境”的解释:1、《现代汉语辞典》:“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意境,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抒情诗及其它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

3、《中国诗学大辞典》:“意境是一种形象创造、具有味之无穷的独特审美品格”。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

二、意境说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意境说最早的源头是《周易》中的“象”和《周礼》中的“兴”。

“兴”与“象”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审美概念,已经具有后世成熟期意境理论的萌芽,即肯定心与物的合一,人的内部心灵与外部世界的统一,言语的有限表达与无限引发的统一。

它包含两个主要因素: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

②魏晋六朝儒释道融合,自觉抒情诗的大量产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为意境说奠定了创作上的基础。

③“意境”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诗境有三。

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像,故得形似。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漫长的发展史,与西方音乐的发展相比,由于民族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审美观念不尽相同。

中国传统音乐以淡泊、含蓄,不描述、不渲染为上品,讲究情意,追求意境,通过意境引发人的想象,升华人的情感。

一、什么是意境“意境”是音乐美学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所指的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合二为一的一种艺术境界。

意境是实物在人心中所创造的虚境,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一种虚境。

我们常说一首诗很有意境或某件艺术品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境界,指的就是它在现实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体现出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与此同时这种意境与观赏者的心境达到了共鸣。

意境一般是用来描绘艺术作品审美的规定型的术语,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传统音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以含蓄、空灵为上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意境。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客观事物与主观精神表现的双重性,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意境美。

因此,我们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自然与心灵,生活与艺术各方面高度和谐的体现。

“境”从中国古代以来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范畴,这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有关。

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并不十分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更多的是强调以心灵契合它,宇宙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对象,是每个生命的统合体。

所以,只以外在的科学远不如用内在心灵去体会,去谛听,去感受。

中国的哲学不重知识论,而重存在论,重视将人的生命存放到世界中放到宇宙中去,寻求其意义;中国哲学将世界视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每个生命都是整体生命中的一部分;中国人将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艺术与人生密切相关等等。

这些思想都对“意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音乐思想中的“意境”老子说“大音希声”,我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关于意境的学说。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

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

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

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

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

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

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

[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

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

[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

“意境”在文学中的特征及作用探析作者:马莉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所谓“意境”,起源于道家“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在文学作品中是指所描绘的生活画卷与表现的情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情调或者艺术境界,是虚与实、情与境的完美结合。

意境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审美方式。

意境具有时间性、当下性、二重性的特征。

意境的分类大致有刘熙载分类法和王国维分类法。

我国对意境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深入研究“意境”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意境起源分类特征一、“意境”说的起源及发展“意境”说渊源于道家在“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中而能显现“玄通”、“玄览”、“神遇”、“意致”的能力和能传道、悟道的思想,使中国古代诗学一直贯穿、围绕着一条以意境说、境界论为核心的主线。

境界一词在先秦就有了,诗经就有“疆”、“境”等字眼,《国语》、《左传》、《列子》等出现了,毛诗序就有境,疆也,从逻辑上产生的“境”是疆土,是空间上的概念,以后就变成了“境”,在许慎之前就产生了,说明“境”产生得比较晚,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

庄子曰:“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这里的意致指的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那些精妙和无形的东西。

另外,庄子在《庄子·天地》中还提出了“象罔”的说法,就是一种虚实结合、空灵、玄妙的结合。

其实意境的主要内涵也就在于“意致”和“象罔”。

只有达到言辞无法描绘,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认知与审美统一的至高境界。

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贵在一种自我领悟、思考,这种境界没有具体含义,无法用语言交流。

这也是“意境”最玄妙的精神源头。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第一次用“境”这个词来评价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这可以被看做是文学意境论的开端。

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之后,意境的概念全面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构成及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构成及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构成及美学特征发表时间:2018-10-29T10:13:05.68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作者:王春红[导读]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都非常讲究意境美,尤其是抒情类的诗词曲赋。

中国文艺批评家也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创造意境美也成了无数文学家和诗人毕生的创作追求。

那么,意境是(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河南巩义 451250)摘要: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都非常讲究意境美,尤其是抒情类的诗词曲赋。

中国文艺批评家也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创造意境美也成了无数文学家和诗人毕生的创作追求。

那么,意境是怎样构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究竟有什么特征?本文就在学习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意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美学特征一、意境的构成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其实,客观事物是没有情感的,有的甚至没有生命,只是由于我们的内心情感而给它们涂上了一层多情的外衣。

世间林林总总的外物进入我们的眼中,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只有那些与我们当时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的才会被放大,再经过精心的选择、组织后才可能在作品中创设出美的意境来。

我们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来进行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词人离开汴京时与自己情人的话别之作。

这首词为我们创设出这样的意境:在深秋的郊外,天色将晚,寒蝉哀鸣。

向远处望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直接天际。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一、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也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点。

2、中国古代的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3、先秦两汉时期,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4、中国上古时代的文艺实践中,诗、舞、乐是一体的,其中乐论占有更为更要的地位,是三者的核心。

5、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则对文艺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6、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

8、在文学批评方面,孟子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与儒家相反,他们主张行不言之教,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陆机的“诗缘情”说,渊源于屈原的“发愤以抒情”思想。

12、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13、在中国文论史上,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14、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15、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评价很高,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16、《毛诗序》明显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具体发挥了《礼记•经解篇》中“温柔敦厚”的内含。

17、《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的讽谏方式主要是两种:“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18、“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

19、魏晋是文学自觉和文学独立的时代。

20、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主要在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摘要】是一篇探讨古代艺术发展历程和不同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的文章。

文章首先介绍了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然后详细讨论了佛经、汉唐诗词、儒家美学和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在文章总结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的重要意义,同时展望了中国艺术意境之后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艺术如何在不同时期追求表达不同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古代艺术,佛经,汉唐诗词,绘画,儒家美学,道家思想,中国艺术意境,发展历程,意义,展望1. 引言1.1 探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是一段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下,艺术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韵味和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从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佛经对艺术的影响、汉唐诗词与绘画的融合、儒家美学在艺术中的体现以及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起源与演变。

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艺术的源流和精髓,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

的启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发展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国艺术意境的不断传承与创新。

2. 正文2.1 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以神话故事和祭祀活动为主题,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成就,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青铜器逐渐演变成了更加精致和复杂的器物,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到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和宇宙的理解。

随着周朝的兴起,青铜器逐渐式微,而玉器成为主要的艺术载体。

玉器在古代被视为贵重的礼品和象征,其制作工艺也十分精湛。

玉器的图案主要以几何纹样和动植物为主题,富有简洁和优美之美。

随着秦汉时期的到来,雕刻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

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

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

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

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

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

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

“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自考复习】1040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名词解释

【自考复习】1040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名词解释

1、(孔子的)“思无邪”说答:《论语?为政》篇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答: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非连续性文本《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

非连续性文本《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

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

曹魏时代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

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

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

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

“意象”经历“意”“象”合成的一系列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

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

它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B.老子C.孔子D.庄子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B.“发愤著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3、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A )A.曹丕B.钟嵘C.刘勰D.陆机4、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A )A.“兴寄”和“风骨”说B.“美刺”、“讽谏”说C.“为时”、“为事而作”论D.“意境深远”说5、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A )A.困厄的人生境遇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C.写不出诗的困境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6、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

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7、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C )A.王夫之B.袁枚C.叶燮D.沈德潜8、“《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C )A.金圣叹B.袁宏道C.李贽D.李渔9、“《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

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A )A.有共性和典型性B.分散而不够集中C.有鲜明的个性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10、“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这段话的作者是(A )A.梁启超B.李渔C.金圣叹D.刘熙载1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古代文论填空题

古代文论填空题

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2.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 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4.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5.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提出了“知言养气”说6.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7. 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8.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9. 庄子、《庄子》10. 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1. 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2. 《庄子·外物》篇中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3.《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讲两汉一、填空题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境界、意境、意象都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

(一) 境界一词出现于文论中大约在南宋时期。

李涂《文章精义》说,“作世外文字,须换过境界。

《庄子》寓言之类,是空境界文字;灵均《九歌》之类,是鬼境界文字;子瞻《大悲阁记》之类,是佛境界文字;《上清宫辞》之类,是仙境界文字。

”叶燮《原诗》说,杜甫诗“《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晨钟云外湿’,妙悟天开,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也。

”)这都是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

境界可在文学之外,或指地域疆界,如东汉班昭《东征赋》说,“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在佛教经籍中也有境界一词,大致是指精神心智的活动范围或向往区域。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说,“比丘白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

”北魏菩提留支译《入楞伽经》说,“妄觉非境界”宋僧道原《景德传灯录》说,“问:若为得证法身,师曰:越卢之境界。

”一般言谈中,境界也有佛教这种用法。

唐代王昌龄在其《诗格》中说:“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王昌龄对诗之境作了重要的划分,并认为境与象有关,故有“境象”之说。

“情境”“意境”,实为情之境、意之境,即反映到诗中的情感状态。

“境”并非景色外物,故此有“令境生”之说。

王昌龄的“诗有三境”说,可以理解为,物境偏于形似,情境偏于表情,意境偏于意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境界的论述,首先是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

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界不局限于词,他明确说,“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作者,可无大误也。

”“沧浪之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王昌龄 诗有三境

王昌龄 诗有三境

王昌龄诗有三境“境界”出自佛家经典,它的审美倾向使它成了“意境”的理论渊源。

王昌龄之“三境说”,系中国古代文论中之意境说最早、最明确的表述。

它从主客观关系方面阐述了意境学说中应当存在着的不同层次。

该理论在意境学说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意境学说发展的必要一步。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的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王昌龄的诗有三境,欢迎阅读。

诗有三境意境①,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颇具民族特色的一个范畴。

它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从先秦至六朝,意境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发展阶段。

汉代之前为自发阶段。

其时,诗人们并不曾刻意创造意境,但意境却客观存在于一些之中。

例如《·周南·芣苡》清末方玉润就曾评论:“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其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此诗意境甚美,但作为创作主体的劳动人民,只是客观地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情景,并未考虑到创造这样一个意境。

因此,可以说,此诗的意境是完全自发形成的,当然更谈不上有理论总结。

到了汉末六朝,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文人五言诗的出现和成熟,使更多的理论家们开始自觉地探讨诗歌理论问题。

意境,作为诗歌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当然得到了发展。

在其时著名的理论着作《文心雕龙》和《诗品》中,对意境的相关问题均有论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钟嵘《诗品序》)刘勰的论述中,提出了一个与意境理论密切相关的概念——意象。

其意指在创作过程中,客观现实反映于作家头脑中后,主体创造性想象的具体呈现。

而钟嵘的论述中,则提出了意境范畴的若干审美特征: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主观情感与艺术形象均关系密切。

此即言,汉末六朝时,意境理论已自觉地、零碎地出现于其时各类理论着作中,但仍旧缺乏系统的总结,因此,人们对之仍不甚了了。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浅谈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2019-03-25【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在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涌现了⽆数诗⼈,诗歌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然⽽在这⼀个时间段中,唐代⽆疑成为诗歌发展的⾼潮,在政治、经济、⽂化⾼度繁荣的背景下,涌现了⼤批诗⼈,“初唐四杰”、李⽩、杜甫、⽩居易等,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数诗⼈,像满天的星⽃⼀样。

这些诗⼈,今天知名的就还有⼆千三百多⼈。

和唐代的诗歌创作成就相⽐,唐代诗歌的创作理论成就要⼩得很多,但是它仍然在中国的诗论史上留下灿烂的⼀笔,因为,诗歌的意境理论产⽣于唐代,并贯穿着中国整个时期的诗歌评论。

今天,当我们的眼前展现⼀⾸诗歌的时候,往往,我们都会在品读的过程中,寻找诗歌内部的意境表现在何处,或者直接发问这⾸诗歌的意境怎样。

⽽那些意境丰富的诗歌往往被称为上乘之作,并被后⼈传承下来,奉为经典。

【关键词】唐代诗歌;意境⼀、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问题。

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它是诗⼈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对现实⼈⽣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

绝⼤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物,描述故事为⼰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灵思绪的⽚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草⽊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独特匠⼼的展⽰。

从接受主体⽽⾔,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的媒介,糅合⼀⼰之⼈⽣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从⽽产⽣⼼灵的回应与共鸣。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诗歌领域的是唐⼈。

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难⾄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貌,有似等闲,不思⽽得,此⾼⼿也。

”这⾥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

皎然还在《秋⽇遥和卢使君游何⼭寺宿扬上⼈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查看文章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2007年06月28日星期四 09:22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清代近代)一、名词解释:1. “现量”说:在诗歌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对诗歌创作来说,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诗人主体置身于当下情境中,景是眼前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

这也就是传统诗论所说的“即兴”。

现量说的“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性,所谓“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超思维的,主体不能也不应该人为地强制这一自发过程。

现量说的“显现真实”义,乃是前两方面的必然结果。

当下的情与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是真实不妄。

“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2. 王士禛“神韵”说的中心,是诗歌的审美表现问题,主张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必作全面精细的刻画,譬如画龙只画其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通过这所画的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可以表现出龙的整体风貌和无边的山水景象。

在情感和物象二者之间,王士禛认为物象应该完全为表现情感服务,物象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不符合现实自然的真实,如王维画“雪里芭蕉”,王士禛称其为“兴会神到”,正是上乘之作。

“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所谓“清”,是一种超脱尘俗的审美情怀;“远”则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

这种情怀和精神最宜于寄托在山水之中。

3. “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

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

”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

4.王国维“境界”说:1.他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这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土禛的“神韵”一样,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

中国古典意象史论

中国古典意象史论

中国古典意象史论中国古典意象史论一、引言中国古典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丰富的意象在文学、绘画、建筑等方面都得到广泛运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古典意象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在不同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二、古代中国的意象世界中国古代文化以山水、花鸟、动植物等自然元素为主要表现对象。

这些意象既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认知,又融入了哲学、宗教等其他领域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意象世界。

1. 山水意象中国古代山水画以山、水、云、雾等元素为主要表现对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景色与情感的追求。

在这些作品中,山峦的雄伟、水流的曲折、云雾的缭绕都透露出一种哲学的意味,传达了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融入感。

2. 花鸟意象花鸟作为中国古典文化艺术中的重要意象,常常用来表达中国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与热爱。

花的细腻、鸟的灵动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诗画的主题,以表现情感、寄托思念。

3. 动植物意象动植物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麒麟等神奇动物,以及竹、兰、菊等文人雅爱的植物,充满着意象的世界。

三、古典意象的发展中国古典意象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交融。

从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意象,到宋代诗歌、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意象在不同时代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典意象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

《老子》中的“道”与“天地”等观念,构建了一个以自然为中心的宇宙观念,影响了后来中国文化中意象的发展。

2.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古典意象在诗歌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诸如对山水的描绘、对花鸟的表现,都成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诗词创作的主题。

以李白、杜甫、苏轼等为代表的诗人,通过对意象的运用,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思感相结合,达到了诗歌的艺术高度。

3. 元明清时期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为古典意象的丰富运用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

元曲以其具象的描写形式,在表现意象时更加生动。

而明清小说则更加注重对细节和情感的描写,通过对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更加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12.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虽然在情志关系上。《毛诗大序》是更重在志的,而且对志的内涵的理解也与先秦“诗言志”的志接近,但它正确也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字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
13.疾虚妄说: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表明他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观点。提倡真实,反对虚妄,这也建立在其自然论基础上,由于他谈论的对象主要是论理之文,因而很着重为文的真实可信。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之文”,批判“好谈论者,增益事实,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对于“增”,王充反对妄增,肯定妥增,显然看到了前人著述的一点为文之用心。有着文学批评的意味了,已涉及如何看待生活之真与艺术之真辩证关系问题。
名词解释
1.“思无邪”说:孔子在《论语·为正》中提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确立的文学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中和:中正和平),对文学作品而言,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6.“养气”说:《孟子·公孙丑上》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从而形成了知言养气说。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
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强调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写出好作品,这里的“气”抓住了人内在最本质的蕴含,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23.“滋味”论,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的诗歌评论家,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他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提诗之至也”。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入情思; 二是先积精思, 意境神王, 触景而发。 对如何创造意 征。 应当指出的是: 佛学思想对意境理论影响有一定渗透作
境, 皎然强调, 首先要站得高, 看得远; 其次, 要善于运用比兴 用, 亦影响到一般文人的创作。
手法。两种取境方式都要求意境浑圆, 自然流丽。如陶渊明以
宋代关于意境理论的论述大多继承唐代的余绪, 很少有
第 23 卷 第 2 期 V o l. 23 NO. 2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 rnal of Kaifeng In stitu te of Education
2003 年 6 月 20 日 J un. 20 2003
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邱玉明Ξ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外之旨和言外之情。
回归沃洲序》中所表达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所谓“咸酸杂众
权德舆明确提出了“意与境会”, 这含有意境浑融的意思。 好, 中有至味永”和司空图所说的诗味在咸酸之外的思想完全
他初步概括了意境理论的基本特征。 如《左武卫胄曹许君集 相同。苏轼还继承了司空图关于“思与境偕”的思想, 认为陶渊
孤云比贫士, 鲍照以直比朱弦, 以清比冰壶。 此“比”和单纯取 新的突破。贡献最大的是苏轼。在苏轼看来,“细思乃不然”, 禅
象作比喻已不同, 它已属于意境的范畴, 已是融情入境, 构成 境原可通诗境,“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虚静和空无, 更有
了完整的人与物相统一的艺术意境。因而显示出象外之奇, 韵 助于意境的创造。 这种看法, 显然和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
分为以下三个大的时期: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为意境的孕育 别是“诗味说”。以“味”论诗,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盛行。如
期, 二、唐宋时期为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期; 三、明代至近代为意 陆机《文赋》说:“阙大羹之遗味。”他以肉汁的余味来比喻诗文
境的深入发展期。
的艺术感染力。 刘勰的《文心雕龙》, 则多次以“味”论诗文, 他
序》说:“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 疏导性情, 含写飞动, 得之于 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是“采菊次之, 偶见南山, 境
静, 故所趣皆远。”权德舆与皎然一样, 他的意境和禅宗学说有 与意会。”
密切的联系。权德舆所说的“意与境会”除了“得之于静”以外,
宋代释普闻的《诗论》, 强调意出于境, 意与境合, 也有一
之前也。’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岂容易可谈哉?”这里所说的 绝处逢生, 波澜起伏, 节奏鲜明, 出乎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和殷潘所说的“皆出常境”, 皎然所说 中, 因而引人入胜。 明清时期对诗词中的意境研究, 内容更要
“采奇于象外”, 权德舆所说的“得佳句于物表”, 刘禹锡说的 丰富。以主格调、讲法度、以“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为宗旨的王
严羽强调意境创造要出自诗人的兴发感动, 惟有诗人发
纪》中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义得而言丧, 故微而难能, 境生 自内心情趣的感受, 才能写出“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的有生命
于象外, 故精而寡和。”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意境说的创始。刘禹 力的诗篇。意境的特点在于空灵蕴藉, 是针对当时盛行的江西
锡论意境进一步发展了王维 关于“皆出常境。”另外, 刘禹锡 诗派“以文字为诗, 以议论为诗”而发。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

所说的“味”, 与艺术的善于状物、情感真切、有言外之意等都
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还未 有密切联系。钟嵘的《诗品序》也强调诗歌要有“滋味”。从诗味
出现, 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窥视, 意境开始孕育。 诗由于意和 说与意境理论的密切关系来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味”论诗
境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完整的境界, 所以也称为境界。首先是 文的主张, 已孕育着后来出现的意境理论之端倪。
品》实际讲的都是各种境界, 即如何创作出“雄浑”、“高古”等 境理论的审美特征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意境这个范畴,
境界。其意在摹神取象: 如“日出东斗, 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 人 最初是从抒情诗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唐宋人论意境, 多
间清钟, ”就是呈现了高古境界的。“玉壶买春, 赏雨茅屋, 坐中 是从诗歌的创作需要出发, 所谈的大都是诗歌运用意境的经
还 强调“所趣皆远”这趣远的意境, 与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 定的理论价值。释普闻称意境为“境意”, 说:“大凡但识境意明
象, 景外之景”大体相似。由此可见, 这种追求境生象外的美学 白, 觑见古人千载之妙, 其犹视诸掌”。把意境看作评价分析诗
思想, 在唐代极为盛行。
歌的最科学的审美标准。
中唐刘禹锡的诗论开始提到意境, 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
摘 要: 我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相当复杂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 理论还未出现, 但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出现了意境。 意境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 王昌龄的《诗格》开启意境的 先河, 皎然的《诗式》、权德舆的“意与境合”、刘禹锡的诗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 都对意境理论有所发 展。 宋代对意境理论有所突破的是苏轼、释普闻、严羽等。 清末民初王国维继承发展了古代诗歌理论的意境 说, 在《人间词话》中发挥尽致。 使人们对意境理论的审美特征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是指抽象的思想意识和空幻, 这和佛教根本不承认客观现实 有三境说, 开启了后代意境类型的先河。 一曰物境, 从心与物
存在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 但是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 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泉石山峰等自然景物, 得其形似, 是以
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法苑珠林·摄念篇》中所谓 写物见长。 二曰情境, 从心与物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娱乐愁
理论和言意理论都有相当的发展, 这时强调艺术作品以形传 才思, 然而声调可以表现出意境, 而格律可以范围境界的大
神、以实出虚、意在言外等思想较为流行, 这也不能不对意境 小。说意境与声律有关, 是其创见。但以格调代表意境就陷于
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事实上我们从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 模拟中, 不是意境的本意,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 把境的审
必须于实境出发, 做到景实、情实、理实。融情入景, 不着痕迹, 系, 其次是意与境的关系。 在于“意造境生”, 强调画家在创造
情景交融, 自然而然。而从实境出发, 又不可拘泥于实, 呈现实 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 他提出画境和诗境的特点不同。
相, 所谓泠然希音, 就是虽实而出虚, 有余音袅袅之致。 总之, 总之, 意境理论在明清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已日趋广泛。
论意境, 也受到禅宗境界说的影响。 往往把诗和禅相提并论。 说:“沧浪在当时, 看到了江西诗之系。 刘禹锡 转移江西诗风而无其才力; 所以毅然以矫正诗风自任。他的诗
的“境生象外”最合于意境的理论, 因为诗的宏广精深境界是 论, 就是为救时弊而发的。”这也说明我国古代的意境说, 其兴
在描写景物等对象之外产生的, 如“天女散花”、“香象渡河”所 衰更替, 隐然有一脉可寻。
要说明的境界就在于物象之外, 佛学也要通过表面的尘境认

识到佛境。
明清至近代是意境理论的深入发展时期, 其标志有二: 一
晚唐司空图的诗论 也近于意境说,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 是意境理论在许多艺术部门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是人们对意
佳士, 左右修竹。”就是呈现了典雅境界的。除《二十四诗品》中 验。明清以后, 由于诗画互相影响, 绘画中讲意境的多起来了。
“实境”条外, 其他品都是讲象外之境的。《二十四诗品》“实境” 方薰的论画, 以“诗文书画相为表里”为宗旨, 其于意境理论亦
一品, 实际上是对“思与境偕”这一主张的具体发挥。要求诗人 颇多论述。 他认为绘画意境创造首先要善于处理意与法的关
关键词: 意境; 孕育; 提出; 形成; 发展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9640 (2003) 02- 0037- 03
我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相当复杂的过程, 当时还未自觉的认识它。 最后是这个时期美学思想中所出现
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 可以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 的形神论、言意论、诗味说等, 都和意境理论有着某种联系。特
承认《诗经》有意境的。 王国维论意境, 也提到《诗经》中的诗 《皎然集》中还讲到, 境拨动人们的审美情感, 唤起不尽的诗思
篇, 如:“诗《蒹葭》一篇, 最得风人深致。”明清艺术家们论意 及主体情境在对物象审美中的作用。同时关于诗境的创造, 皎
境, 提到《诗经》和此期的创作的有很多。这说明意境并非人们 然在《诗式》中提出了“取境”说, 所谓取境, 就是选择, 提炼诗
“境生于象外”, 都有相似、相通之外, 表明唐人对意境特性的 世贞, 他所深切向往并以之为最高艺术标准的, 是汉魏和盛唐
一种共同看法。
作 品中的境界。 他说:“思即才之用, 调即思之境, 格即调之
从各种美学范畴发展的关系来看, 唐代的形神理论、虚实 界。〔4〕”这是从才思到格调, 进而联系到境界。就是说境虽来自
桥梁, 要做到“琢磨之极, 妙亦自然”方臻佳境。
别》“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这种似乎纯属描写客观事物,
清初叶燮《原诗》则反对把意境说成一种不可知的恍惚之 不带感情。其实并非词句中没有“我”的思想感情, 而是物与人
“境界”一词伴随佛经传播到文学艺术领域里。如《杂譬如经》:

“神是威灵, 振动境界”;《华严梵品行》:“了知境界, 如幻如
中国诗歌的创作, 意与境合, 早已形成, 但意境的正式提
梦”;《无量寿辰经》:“斯义宏深, 非我境界”。这里所说的境界, 出, 是在唐代, 意境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 其诗
六种根境界, 就包括了“意境界”, 境与智在文学方面就变为意 怨等思想情感, 深得其情, 是以写情取胜。三曰意境, 此只讲到
与境。 如萧统在《解二谛义合旨》中说:“能知是智, 所知是境, 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颇有些强调审美主体的联系和想象。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