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说的作用。所以说, 境界或意境这个词移用到文字创作和美
皎然的《诗式》也探讨了意境理论的某些方面。他论诗, 多
学思想中, 与佛经的传播及信奉佛教或受佛学影响的人有重 次提到境和境象等概念, 皎然所说的境和境象, 受佛学影响很
要的关系。其次, 虽然这时理论上未概括出“意境”这个美学范 深, 但又不完全是佛学的全意。 如:“是时寒光澈, 万境澄以
孤云比贫士, 鲍照以直比朱弦, 以清比冰壶。 此“比”和单纯取 新的突破。贡献最大的是苏轼。在苏轼看来,“细思乃不然”, 禅
象作比喻已不同, 它已属于意境的范畴, 已是融情入境, 构成 境原可通诗境,“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虚静和空无, 更有
了完整的人与物相统一的艺术意境。因而显示出象外之奇, 韵 助于意境的创造。 这种看法, 显然和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
品》实际讲的都是各种境界, 即如何创作出“雄浑”、“高古”等 境理论的审美特征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意境这个范畴,
境界。其意在摹神取象: Baidu Nhomakorabea“日出东斗, 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 人 最初是从抒情诗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唐宋人论意境, 多
间清钟, ”就是呈现了高古境界的。“玉壶买春, 赏雨茅屋, 坐中 是从诗歌的创作需要出发, 所谈的大都是诗歌运用意境的经
是指抽象的思想意识和空幻, 这和佛教根本不承认客观现实 有三境说, 开启了后代意境类型的先河。 一曰物境, 从心与物
存在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 但是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 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泉石山峰等自然景物, 得其形似, 是以
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法苑珠林·摄念篇》中所谓 写物见长。 二曰情境, 从心与物的关系来说, 主要表现娱乐愁
外之旨和言外之情。
回归沃洲序》中所表达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所谓“咸酸杂众
权德舆明确提出了“意与境会”, 这含有意境浑融的意思。 好, 中有至味永”和司空图所说的诗味在咸酸之外的思想完全
他初步概括了意境理论的基本特征。 如《左武卫胄曹许君集 相同。苏轼还继承了司空图关于“思与境偕”的思想, 认为陶渊
还 强调“所趣皆远”这趣远的意境, 与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 定的理论价值。释普闻称意境为“境意”, 说:“大凡但识境意明
象, 景外之景”大体相似。由此可见, 这种追求境生象外的美学 白, 觑见古人千载之妙, 其犹视诸掌”。把意境看作评价分析诗
思想, 在唐代极为盛行。
歌的最科学的审美标准。
中唐刘禹锡的诗论开始提到意境, 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
桥梁, 要做到“琢磨之极, 妙亦自然”方臻佳境。
别》“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这种似乎纯属描写客观事物,
清初叶燮《原诗》则反对把意境说成一种不可知的恍惚之 不带感情。其实并非词句中没有“我”的思想感情, 而是物与人
“境生于象外”, 都有相似、相通之外, 表明唐人对意境特性的 世贞, 他所深切向往并以之为最高艺术标准的, 是汉魏和盛唐
一种共同看法。
作 品中的境界。 他说:“思即才之用, 调即思之境, 格即调之
从各种美学范畴发展的关系来看, 唐代的形神理论、虚实 界。〔4〕”这是从才思到格调, 进而联系到境界。就是说境虽来自
必须于实境出发, 做到景实、情实、理实。融情入景, 不着痕迹, 系, 其次是意与境的关系。 在于“意造境生”, 强调画家在创造
情景交融, 自然而然。而从实境出发, 又不可拘泥于实, 呈现实 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 他提出画境和诗境的特点不同。
相, 所谓泠然希音, 就是虽实而出虚, 有余音袅袅之致。 总之, 总之, 意境理论在明清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已日趋广泛。
的主观臆测, 而是艺术本身所固有的审美特征, 只是由于人们 境。还提出取境的两种方式, 一是从生活中出发, 先取境美, 融
Ξ 收稿日期: 2003- 03- 20 作者简介: 邱玉明 (1955- ) , 女 (汉族) , 河南开封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从事语言文学及素质教育教学与研究。
“境界”一词伴随佛经传播到文学艺术领域里。如《杂譬如经》:
二
“神是威灵, 振动境界”;《华严梵品行》:“了知境界, 如幻如
中国诗歌的创作, 意与境合, 早已形成, 但意境的正式提
梦”;《无量寿辰经》:“斯义宏深, 非我境界”。这里所说的境界, 出, 是在唐代, 意境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 其诗
畴, 但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出现了意境。 例如: 清人潘德舆在 静, ”“偶来中峰宿, 闲坐见真境”〔1〕等等。概括自然景物和人生
《养一斋诗话》中评价《诗经》说:“《三百篇》之体制音节, 不必 境遇的“境”与诗歌创作的审美主体又有密切联系, 它既是诗
学, 不能学,《三百篇》之神理、意境, 不可不学也。”可见, 他是 歌创作的本原, 又因主体情境不同而染上不同色彩。皎然在其
的诗论中, 可以看到这些范畴和意境理论往往交织在一起, 它 美性质分为“妙境”、“实境”、“佳境”、“化境”。 关于意境的创
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从不同层次上规范着艺术的审美特 造, 王世贞强调“意为境会”, 要求创作必须以心匠为主。 要做
·38·
到气顺意畅, 神思与外境契合无间。并强调感兴是意与境会的 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元好问《颖亭留
摘 要: 我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相当复杂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 理论还未出现, 但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出现了意境。 意境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 王昌龄的《诗格》开启意境的 先河, 皎然的《诗式》、权德舆的“意与境合”、刘禹锡的诗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等, 都对意境理论有所发 展。 宋代对意境理论有所突破的是苏轼、释普闻、严羽等。 清末民初王国维继承发展了古代诗歌理论的意境 说, 在《人间词话》中发挥尽致。 使人们对意境理论的审美特征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一
所说的“味”, 与艺术的善于状物、情感真切、有言外之意等都
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还未 有密切联系。钟嵘的《诗品序》也强调诗歌要有“滋味”。从诗味
出现, 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窥视, 意境开始孕育。 诗由于意和 说与意境理论的密切关系来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味”论诗
境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完整的境界, 所以也称为境界。首先是 文的主张, 已孕育着后来出现的意境理论之端倪。
·37·
入情思; 二是先积精思, 意境神王, 触景而发。 对如何创造意 征。 应当指出的是: 佛学思想对意境理论影响有一定渗透作
境, 皎然强调, 首先要站得高, 看得远; 其次, 要善于运用比兴 用, 亦影响到一般文人的创作。
手法。两种取境方式都要求意境浑圆, 自然流丽。如陶渊明以
宋代关于意境理论的论述大多继承唐代的余绪, 很少有
严羽强调意境创造要出自诗人的兴发感动, 惟有诗人发
纪》中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义得而言丧, 故微而难能, 境生 自内心情趣的感受, 才能写出“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的有生命
于象外, 故精而寡和。”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意境说的创始。刘禹 力的诗篇。意境的特点在于空灵蕴藉, 是针对当时盛行的江西
锡论意境进一步发展了王维 关于“皆出常境。”另外, 刘禹锡 诗派“以文字为诗, 以议论为诗”而发。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
论意境, 也受到禅宗境界说的影响。 往往把诗和禅相提并论。 说:“沧浪在当时, 看到了江西诗之流弊, 又看到了‘永嘉四灵’
使我们看到中唐时期意境说与禅宗学说的深刻联系。 刘禹锡 转移江西诗风而无其才力; 所以毅然以矫正诗风自任。他的诗
的“境生象外”最合于意境的理论, 因为诗的宏广精深境界是 论, 就是为救时弊而发的。”这也说明我国古代的意境说, 其兴
关键词: 意境; 孕育; 提出; 形成; 发展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9640 (2003) 02- 0037- 03
我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相当复杂的过程, 当时还未自觉的认识它。 最后是这个时期美学思想中所出现
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 可以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 的形神论、言意论、诗味说等, 都和意境理论有着某种联系。特
理论和言意理论都有相当的发展, 这时强调艺术作品以形传 才思, 然而声调可以表现出意境, 而格律可以范围境界的大
神、以实出虚、意在言外等思想较为流行, 这也不能不对意境 小。说意境与声律有关, 是其创见。但以格调代表意境就陷于
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事实上我们从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 模拟中, 不是意境的本意,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 把境的审
第 23 卷 第 2 期 V o l. 23 NO. 2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 rnal of Kaifeng In stitu te of Education
2003 年 6 月 20 日 J un. 20 2003
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
邱玉明Ξ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六种根境界, 就包括了“意境界”, 境与智在文学方面就变为意 怨等思想情感, 深得其情, 是以写情取胜。三曰意境, 此只讲到
与境。 如萧统在《解二谛义合旨》中说:“能知是智, 所知是境, 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颇有些强调审美主体的联系和想象。但
智来冥境, 待玄即真”。佛经所说的智境, 实起了促成文学上意 大体反映了唐人重视“境生象外”的思想。
佳士, 左右修竹。”就是呈现了典雅境界的。除《二十四诗品》中 验。明清以后, 由于诗画互相影响, 绘画中讲意境的多起来了。
“实境”条外, 其他品都是讲象外之境的。《二十四诗品》“实境” 方薰的论画, 以“诗文书画相为表里”为宗旨, 其于意境理论亦
一品, 实际上是对“思与境偕”这一主张的具体发挥。要求诗人 颇多论述。 他认为绘画意境创造首先要善于处理意与法的关
司空图论意境, 一方面不废“题纪之作”要求写实境; 另一方
汤显祖和孔尚任在戏剧的创作方面所说的境界, 大体相
面, 也要求意境有“象外之致。”《与极浦谈诗书》说:“戴容州 当于今天所说的情节中的场面。情节过程中的各种场面, 要迂
云:‘诗家之景, 如蓝田日暖, 良玉生烟, 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 回宛转, 起伏转折, 它们之间的转换连接, 有的突如其来, 有的
分为以下三个大的时期: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为意境的孕育 别是“诗味说”。以“味”论诗,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盛行。如
期, 二、唐宋时期为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期; 三、明代至近代为意 陆机《文赋》说:“阙大羹之遗味。”他以肉汁的余味来比喻诗文
境的深入发展期。
的艺术感染力。 刘勰的《文心雕龙》, 则多次以“味”论诗文, 他
之前也。’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岂容易可谈哉?”这里所说的 绝处逢生, 波澜起伏, 节奏鲜明, 出乎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和殷潘所说的“皆出常境”, 皎然所说 中, 因而引人入胜。 明清时期对诗词中的意境研究, 内容更要
“采奇于象外”, 权德舆所说的“得佳句于物表”, 刘禹锡说的 丰富。以主格调、讲法度、以“文必秦汉, 诗必盛唐”为宗旨的王
在描写景物等对象之外产生的, 如“天女散花”、“香象渡河”所 衰更替, 隐然有一脉可寻。
要说明的境界就在于物象之外, 佛学也要通过表面的尘境认
三
识到佛境。
明清至近代是意境理论的深入发展时期, 其标志有二: 一
晚唐司空图的诗论 也近于意境说,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 是意境理论在许多艺术部门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是人们对意
承认《诗经》有意境的。 王国维论意境, 也提到《诗经》中的诗 《皎然集》中还讲到, 境拨动人们的审美情感, 唤起不尽的诗思
篇, 如:“诗《蒹葭》一篇, 最得风人深致。”明清艺术家们论意 及主体情境在对物象审美中的作用。同时关于诗境的创造, 皎
境, 提到《诗经》和此期的创作的有很多。这说明意境并非人们 然在《诗式》中提出了“取境”说, 所谓取境, 就是选择, 提炼诗
序》说:“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 疏导性情, 含写飞动, 得之于 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是“采菊次之, 偶见南山, 境
静, 故所趣皆远。”权德舆与皎然一样, 他的意境和禅宗学说有 与意会。”
密切的联系。权德舆所说的“意与境会”除了“得之于静”以外,
宋代释普闻的《诗论》, 强调意出于境, 意与境合, 也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