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 字词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文(重点字词+译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文(重点字词+译文)

六年级下册古诗文+日积月累寒食【唐】韩翊(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6、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思宠。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树。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许。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1、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 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 tiáo):遥远。

3、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河汉:即银河。

6、擢(zhuó):伸出。

7、素:白皙。

8、札(zhá)札:织机发出的响声(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9、弄:摆弄。

10、机杼 (zhù) :织机的梭子。

11、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2、章:花纹。

13、涕:眼泪。

14、零:落下。

15、几许:多少。

16、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7、间:相隔。

18、脉脉(mò mò)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文言文中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词的用法一、字数基本原则在古代汉语中,字的功能远比现代汉语要灵活多样。

在文言文中,一个字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需要,不同的修辞意图而被使用。

在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一些常见的字词用法。

二、描写事物特征的形容词1. "夫人":"夫人"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女性美丽高贵之貌。

例如:"她容颜如花,貌似夫人。

"2. "良好":古时候使用这个词来表示事物优秀、出色,并且符合道德准则。

例如:"品行良好者,得民心也。

"3. "威武":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强大威猛、雄壮有力之态势或气势。

“王冠莊嚴紫禁之内, 天子功业广阔四海, 百足之虫攀援六百里者以聪明善动能者也." (引自《左传》)三、表达行为和思想状态的动词1. "恬静":此词多用来描述心境宁静宜人无染尘埃之意。

例如:"步履恬静,思虑平和。

"2. "忿怒":古代常用来表达愤怒之情绪。

例如:"大将军如此误国,愈之怒甚死丧者执于国家贵有生产器之权失其先后义而适其私欲中者奸邪小人也."四、修辞手法与文学表达1. "雄辩":描写一个人能言善辩的技巧或才华。

例如:"他的口才极为雄辩,能够以一语惊人,令人佩服不已。

"2. "坚毅":这个词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坚定的心志和意志力。

例如:"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展现出了坚毅的品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深沉":用于描述思想或感情深刻、内涵丰富等特点。

例如:"他的爱情观是如此深沉,仿佛波涛汹涌般澎湃。

五、分类名词及数量单位1. "美玉":"美玉"被使用来形容宝石精美无暇的样子。

例如:"她身着吊带长裙,颈间佩戴着一颗美玉,光彩照人。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

古代漢語下册文选知識點總結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七单元 (1)(一)文选 (1)7.1道可道 (1)7.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1)7.3三十辐共一毂 (2)7.4曲则全 (3)7.5小国寡民 (3)7.6胠(qū)箧(qiè) (5)7.7秋水 (10)7.8鲁少儒 (14)7.9 惠子相(xiàng)梁 (15)7.10 运斤成风 (16)(二)通论 (17)第一节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7)第二节中古音 (20)第三节上古音 (23)第八单元 (25)(一)文选 (25)8.1人皆谓我毁明堂 (25)8.2 许行 (26)8.3 荣辱 (30)(二)通论: (33)第一节诗词格律 (33)第二节对联 (36)第三节词律 (37)第九单元 (45)(一)文选 (45)9.1更法 (45)9.2五蠹 (46)(二)通论:训诂 (53)一、传统训诂学的实践与研究概况 (53)二.古注的作用 (54)三古注的类型 (54)四、古注的术语 (55)五.古书的体例 (55)第十单元 (56)(一)文选 (56)10.1谏逐客书 (56)10.2赐南粤王赵佗书 (57)10.3报任安书 (59)(二)通论 (65)古书的标点 (65)第十一单元 (66)(一)文选 (66)11.1黄帝 (66)11.2垓下之战 (67)11.3仲尼弟子列傳 (69)(二)通论 (73)修辞 (73)第十二单元 (75)(一)文选 (75)12.1答客难 (75)12.2情采 (78)(二)通论:古代的文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单元 (一)文选7.1道可道重点字词:1.【道.可道.,非常.道】 道:名词,自然规律; 道:动词,阐述、说明 常:永恒固定不变的 2.【名.可名.,非常名】 名:名词,自然规律; 名:动词,称名 3.【无名,天地之始.; 始:原始状态 有名,万物之母.】 母:形成的开始、本源,这里指开始时 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无:在无形的状态下 妙:微妙之处 观:观察 5.【常有.,欲以观其徼.(ji ào )】 有:在有形的状态下 徼:边际、终极 6.【同谓之玄.】 玄:深奥 7.【众妙之门. 】 门:门道、源头7.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重点字词: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 ù)已.】 皆:都 美之:美的事物. 斯:指示代词,这 恶:丑 已:句末语气词,作用同“矣”2.【故有无相生. 】 相:相互依存 生:产生3.【难易相成.】 成:形成 4.【长短相形.】 形:从形体上体现5.【高下相顷..】 相倾:本指位置高的物体倾压在位置低的 物体之上,这里义为上下相依靠 倾:依靠6.【音声..相和.】 音:单音,或说指乐器..的声音。

古汉语.下 通论 第四单元 古书注释标点翻译

古汉语.下 通论 第四单元 古书注释标点翻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古代汉语》(下册)通论知识要点﹙一﹚■第四单元:古汉语综合运用(共三节)●笫一节古书的注释〔训诂学常识〕一古书注释概说:1汉代的古书注释:西汉多为先秦儒家经典作注,东汉范围渐扩。

汉代的著名注释家有:西汉毛亨(《诗诂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孝经传》),刘向《五经通义》等;东汉郑玄(《毛诗笺》、《三礼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高诱(《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等。

2 汉后至唐代的古书注释:魏晋南北朝:玄学发展,出现了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等,史书亦有吴·韦昭《国语注》等;唐代:出现了“疏”(或曰“正义”)的体例,代表作有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等。

儒家经典之外注疏有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集注》等。

3 宋代至清代的古书注释:宋代:邢昺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孙奭为《孟子》作疏,朱熹作《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

后人把汉至唐宋注疏的儒家经典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音义合刊为《十三经注疏》。

清代:清代学者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更深。

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

附:唐、宋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十三经注疏》⒈《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⒊《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⒋《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⒌《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⒍《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⒎《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⒏《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⒐《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⒑《孝经》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⒒《论语》魏何晏注宋邢昺疏⒓《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⒔《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二古书注释的体例:﹙三大体例﹚1传注体:一种以解释文献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例。

最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期末必备,考研必背)

最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期末必备,考研必背)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古代汉语第二册重点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第二册重点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第二册重点字词解释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古代汉语第二册里那些重点字词。

先说说“爱”这个字,在古代可不只是咱们现在说的那种喜欢哟!它有时候指“吝啬”,就像有些人守着自己的财宝,舍不得拿出来分享,这能叫爱吗?哈哈!“兵”字也不简单呐!咱们现在一说兵,就想到军人。

可在古代,它还指兵器呢!你想想,手里拿着兵器才能打仗,对吧?“病”这个字,古代的意思可比现在严重多啦。

现在咱们有点不舒服就说病了,古代那得是重病才叫病,不然都不算呢!再来讲讲“除”。

不是咱们打扫卫生那个除,在古代它指授予官职。

这是不是跟咱们平常理解的大不一样?还有“贷”,可不是贷款那么简单,有时它表示宽恕。

这就好像别人犯了错,咱们大度地不去计较,给个机会,就是“贷”啦。

“当”字也有讲究,它能表示判罪。

想象一下,衙门里官老爷一拍惊堂木,大声说“当某某之罪”,是不是特有画面感?“度”也很有趣,它不光有度量的意思,还能指常态。

比如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度可不是测量,而是说春风没有像往常那样吹到玉门关。

“恶”字也别小瞧,它除了表示不好,还能读“wù”,表示讨厌。

这就好比你讨厌吃某种食物,那就是“恶”这种食物。

“奉”字有时指恭敬地捧着,有时又表示进献。

就像臣子给皇帝献上宝贝,那动作得小心翼翼,这就是“奉”。

“负”可不只是背负的意思,还能指依仗、依靠。

是不是感觉一个字有这么多意思,就像一个人有好几副面孔?“顾”字也有门道,除了看,还有回头、拜访的意思。

比如“三顾茅庐”,那就是多次去拜访啦。

“过”字,不仅仅是经过,还能指过错、责备。

这就像我们走路走偏了,那就是有“过”啦。

“假”字有时表示借,有时又表示凭借。

是不是像个多变的小精灵?“间”字,有间隔的意思,还有偷偷地、参与的意思。

就像间谍,偷偷摸摸地做事,这就是“间”的一种用法。

“见”有时表示被,比如“见笑”“见弃”。

这就像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被别人怎么样了。

“解”字,除了解开,还有理解、和解的意思。

《古代汉语》考研辅导——专题1:文字词汇篇

《古代汉语》考研辅导——专题1:文字词汇篇
《资治通鉴》:“陈馀悉三县兵,与齐兵共袭常 山。常山王张耳败,走汉。”
《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 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泽之事,常山王奉头鼠 窜,以归汉王。”
象形字 指示字 会意字 形声字(省声字 省形字) 亦声字
六书 四体二用
眉 泉 石 行 叉 亦 具 孔 雀 爨 嵩 岳 斗 庙 励 动
奉(從手、廾,丰聲)、肴(吃肉),從肉,爻聲
概念 汉字结构分析题 简答题
基本概念弄明白 造字方法要熟记 古书用字分得清
词的构成
词的意义
单音词 复音词(连绵词 偏义复词)
词义变化 同义词 辨析 本义 判定 引申义 类型 方式
规律
异字同词 异词同字
一 (甲)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礼记·廉颇蔺相如 列传》) 宫殿
司马相如《凡将》篇 史游《急就》篇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南宋: 王应麟《三字经》
元明清:明 程登吉 《幼学琼林》
清 车万育《声律启蒙》
明 吕得胜《小儿语》《女小儿语》
明末清初 朱柏庐《朱子家训》
清 李毓秀《弟子规》……
汉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而受之。
张敞—张吉(子)—杜邺(外孙)—杜林(子)
清 段玉裁著
先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开始编纂 长编性质的《说文解字读》,历时十九年, 共540卷。
以此为基础,加工精炼,又经过十三年, 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完成《说文注》。 1915年刊行。
1、阐明许书体例,以许注许,订正讹误, 2、提出新的看法,订正前说 3、在文字词汇学上的贡献 (1)阐明字形与词义的关系,解释词义更为详
历史发展:
意义编制-《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诗词曲语辞汇释》

九年级下所有古诗词生字

九年级下所有古诗词生字

九年级下所有古诗词生字?答:九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中可能包含一些生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字及其读音和解释,但请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以下列表仅供参考:1.《渔家傲·秋思》- 生字:塞(sài)下、燕(yān)然未勒- 解释:塞下指边境地区;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2.《江城子·密州出猎》- 生字:擎(qíng)苍、貂裘(diāo qiú)、千骑(jì)卷平冈- 解释:擎苍指举着苍鹰;貂裘指貂皮制成的大衣;千骑指千名骑马跟随的猎手。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生字:的(dì)卢、霹雳(pīlì)- 解释:的卢指一种烈性快马;霹雳指响声巨大的雷。

4.《满江红》- 生字:旌(jīng)旗、躞蹀(xièdié)- 解释:旌旗指旗帜;躞蹀指小步行走的样子。

5.《定风波》- 生字:蓑(suō)衣、料峭(liào qiào)- 解释:蓑衣指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防雨衣服;料峭指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6.《浣溪沙》- 本词中可能没有特别生僻的字,但一些字词在古诗词中的用法和现代汉语不同,需要注意。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生字:狐裘(húqiú)、锦衾(qīn)- 解释:狐裘指用狐皮制成的衣服;锦衾指锦缎被子。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生字:神州、兜鍪(dōu móu)- 解释:神州指中国;兜鍪指古代打仗时戴的盔甲。

9.《山坡羊·潼关怀古》。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文言文字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汉语中,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字词依然保留着它们独特的含义和韵味。

本文将解析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一、人物篇1. 君子:指道德高尚、有修养的人。

2. 知己:指彼此心灵相通、互相理解的朋友。

3. 才子:指有才华且卓越的人。

4. 美人:指美丽的女子。

5. 贤妻:指德才兼备、善于持家的妻子。

二、情感篇1. 悲愤:指极度悲伤与愤怒。

2. 忠诚:指对国家、组织或个人忠实不渝。

3. 深情厚意:形容感情深厚、真挚。

4. 痛心疾首:形容极为痛心和悲愤。

5. 心痛欲绝:形容内心极度痛苦和悲伤。

三、道德篇1. 敦厚:指为人正直、诚实可靠。

2. 谦恭:指态度谦虚、恭敬有礼。

3. 忍让:指能忍耐并主动退让,不计较个人利益。

4. 偷安:指敷衍塞责,消极应对问题。

5. 高尚:形容道德品质崇高纯粹。

四、学术篇1. 古文:指古代的文学作品或文体。

2. 典籍:指经典的书籍或典章法规。

3. 斯文:指有学问有修养、有文化的人。

4. 文雅:形容言行举止高雅文洁。

5. 学富五车:形容学识极其丰富。

五、美食篇1. 美味佳肴:指美味的食物。

2. 珍馐:指珍稀美味的食品。

3. 菁英大餐:指高质量的、精心制作的饭菜。

4. 敖包大餐:指盛宴、非常丰盛的酒席。

5. 酒肴风味:指酒席的各种菜肴。

六、自然篇1. 高山流水:指险峻的山势和奔流的江水。

2. 明月清风:指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微风。

3. 翠竹清泉:指绿油油的竹子和清澈的泉水。

4. 松鹤延年:指长寿和健康。

5. 岁寒三友:指梅花、松树和竹子。

七、艺术篇1. 诗画:指文学和绘画艺术。

2. 曲艺:指以曲调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3. 典雅:形容高尚雅致的艺术。

4. 传世之作:指被后代广泛传承的优秀艺术作品。

5. 泼墨山水:指以泼墨技法描绘的山水画。

八、政治篇1. 君权:指君主的权力。

语文常考文言文字词

语文常考文言文字词

语文常考的一些文言文字词包括:
1.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2.虚词:没有实际意义,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3.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或意义相同)的字代替的现象。

4.一词多义: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5.古今异义: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同一个词的意义不同。

6.词类活用: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用作另一类词。

7.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字词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古代汉语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字词解释古代汉语是中国汉族民族的语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汉民族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汉语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但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古代汉语中,字词的解释通常涵盖了丰富而复杂的含义。

下面将以一些常见的古代汉语字词为例,为大家详细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1. 天地:天地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宇宙的概念,包括天空、地球和一切自然界的事物。

天地常被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景象,也被用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敬重之情。

2. 君臣:君臣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关系,指的是君主和他的臣子之间的关系。

君指国家的统治者,臣指效忠于君主的官员。

君臣关系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核心组织形式,彰显了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特征。

3. 义理:义理是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概念。

它融合了仁、义、礼、智、信等多种道德价值观念,旨在引导人们遵守正道、行善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4. 忍辱负重:忍辱负重是古代汉语中的成语,意思是忍受屈辱和负重的压力。

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保持勇气和坚韧的品质,也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面对挫折时坚持不懈。

5. 正义:正义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准则。

正义涵盖了法律、道德、人伦等多个层面,是古人追求社会公正和个人品德的核心价值观。

6. 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古代汉语中的成语,意思是对所拥有的满足,并从中获得快乐。

这个成语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表达了珍惜现有条件的智慧和满足感。

它告诫人们不要贪婪和不满足,争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感。

7. 仁者无敌:仁者无敌是古代汉语中的成语,意思是行为正直的人无敌于世。

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的力量和行为的影响力。

它认为只有拥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在人际关系和事业中取得真正的领导地位。

8. 求贤若渴:求贤若渴是古代汉语中的成语,意思是渴望找到有才华的人才。

它表达了人们对人才的追求和珍惜。

这个成语强调了重要的价值观,即懂得珍视和利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古代汉语整理完整

古代汉语整理完整

古代汉语字词意思整理1.汉语的分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2.《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通行本是晋郭璞的注本3.有鸟焉,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是”4.《淮南子》注本有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今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5.四极发,发:倒塌6.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兼:同时具备若干方便,广泛地。

周:普遍7.炎:火花。

浩洋:水势浩大的样子8.淫水:洪水9.日思高其位,高:使动,提高大其禄,大:用作使动,加大10.《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前1716年),共收入47035个。

古代收录汉子最多的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

这部字典按部首排列,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体例: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引古书为证。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11.王引之曾作《字典考证》。

王力先生著有《康熙字典读订误》12.《汉语大字典》在字形方面,它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尽可能注出所收字的现代读音,然后收列它的中谷反切,并标注它的音韵地位和上古所属的韵部。

13.《助字辨略》请刘淇著。

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比较丰富。

14.《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共收字一百六十个。

15.《词诠》近人杨树达编。

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部首目录。

近人张相著《诗词曲语词汇释》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6.汉字字符有三种:表意字符、表音字符、记号。

汉字是表意字符。

17.六书: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的称名,班固的次第背诵:六书:一曰指事。

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

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

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一、古诗词1.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周代文人和民间歌谣。

其中的生字词如下:–《国风·周南·关睢》中的「关睢」,意为河南省的一地名。

–《国风·邶风·北门》中的「邙」,意为山名,位于河南南阳市境内。

–《国风·秦风·葛生》中的「葛」,意为一种植物。

2.唐诗宋词:唐代和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这些时期的诗词作品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字词:–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篱」,意为围墙。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意为鸟类栖息的高楼。

–苏轼《赤壁赋》中的「赤壁」,意为长江边的一处地名。

二、古文阅读1.司马迁《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是其主要作者。

以下是一些古文中的生字词:–「被发」:指将发髻盘在头顶。

–「箕宫传」:箕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宰相。

–「勿」:古时的否定副词,意为不要。

2.文言散文: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我们也会学习部分文言散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字词:–「斯」:指这样。

–「赆」:古代指馈赠。

–「耻」:指羞耻、惭愧。

三、现代文学1.金庸武侠小说:金庸先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常常包含一些特殊的生字词:–「琴剑合璧」:意为琴棋书画和剑术武艺都很高超。

–「乞丐」:指行乞的穷人。

–「袈裟」:指和尚穿的衣服。

2.鲁迅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生字词:–《呐喊》中的「呐喊」,意为大声的喊叫。

–《野草》中的「草」,意为野生植物。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指精神病人。

以上仅是八年级下册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生字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生字词,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课文、辅助读物以及译文注释来加深对其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运用,我们会发现这些生字词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常用词汇。

古代汉语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字词解释

古代汉语字词常识【臭】气味。

【兵】兵器【慢】轻忽、怠慢【凯旋】凯:军队得胜所奏的音乐。

旋:回转、归来。

【差强人意】强:振奋。

【莫名其妙】名:形容、称说。

【再接再砺】接:交战。

砺:磨砺。

【不齿】VS【不耻】【国家】1.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

2.后以“国家”为国的通称。

【翘楚】《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 本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用以比喻杰出的人材或突出的事物。

【既然】1.词组。

本来如此;已经如此。

2.后凝固为连词【宁馨】六朝时俗语,“如此、这样”之意。

【陛下】陛:宫殿台阶【阁下】阁:官署【望羊】亦作“望洋”、“望佯”、“望阳”、“茫洋”、“盳佯”。

仰视貌;远视貌。

【阿堵】六朝人口语。

犹这、这个。

【社稷】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社,土神;稷,谷神。

2.后用为国家的代称。

【目】眼睛。

【州】水中陆地。

【休】人靠在树边,表示休息义。

【莫】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

【取】(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

【身】身孕。

【益】水从器中漫出,水涨。

【即】就食。

【既】食尽。

【我】字形是一种刃口呈锯齿状的戈类兵器,用它来记录第一人称代词只因语音相同【归】1.女子出嫁。

2.返回。

3.归还。

4.趋向;归附。

5.会集;合并。

6.归属。

7.结局;归宿。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

”8.本,宗旨9.自首10.称许。

《论语·颜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收拾整理12.归纳。

【字】1.怀孕;生育2.乳哺;养育3.抚爱;爱护。

《左传·成公四年》:“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4.教化。

5.文字6.词语7.书信、条据等文字材料8.人的表字9.取表字10.旧时称女子许配、出嫁。

【约】1.缠束;环束。

2.约束;检束3.阻止;拦阻4.少;省减;简约5.贫困。

《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6.以语言或文字订立共同应遵守的条件7.邀结;邀请。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一、词语解释
1. 阿谀奉承(ē yú fèng chǒng)
解释:过分地奉承、谄媚。

2. 操戈持盾(cāo gē chí dùn)
解释:持戈执盾,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3. 循规蹈矩(xún guī dǎo jǔ)
解释:按照规矩、遵循成规。

4. 独孤求败(dú gū qiú bài)
解释:形容自己力量太弱小,独自寻求失败。

5. 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
解释:吃尽了苦头,忍受艰辛。

二、成语典故
1.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典故:羊已经丢了,只好补牢以防将来再丢羊。

后比喻事后防范,补救遗漏。

2.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典故:据说有个人对着牛弹奏琴曲,牛当然听不懂。

比喻向不懂之人解
释,是徒劳无益的。

3. 穷凶极恶(qióng xiōng jí è)
典故:形容行为极其凶恶,罪行极其严重。

4.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典故:古代君臣有失,下臣背负荆棘请罪以示诚意。

后比喻谦卑认错。

5. 不遗余力(bù yí yú lì)
典故:指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付出全部力量。

以上是一些古代汉语常用词语和成语的解释及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汉语》考点汇总

《古代汉语》考点汇总

《古代汉语》考点汇总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

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

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

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2: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第一章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现代——(1)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2)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古代——(1)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2)按一百零六韵排列。

优点:检字速度快。

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的字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速度较慢。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法优点:检字速度快。

缺点:难于掌握。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5种)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不足:(1)没有同音字无法注音。

(2)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不足: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的反切已经切不出来现在的读音了。

3.叶音法:为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

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4.譬况法:通过打比方或简单描述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来为汉字注音。

5.读若法:东汉时产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给汉字注音。

三、几种常用的工具书1.查检字音字义(1)《康熙字典》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它有着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字词及其解释: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之"等。

2.乃:表示原因、结果或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所以"、"因此"等。

3.者:用于名词后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人"、"的事"等。

4.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疑问。

5.不:表示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未"等。

6.以:表示手段、方式或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以便"等。

7.可:表示可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能够"等。

8.如:表示比较或举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像"、"例如"等。

9.皆:表示全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全都"等。

10.而: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但是"等。

11.若: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如"等。

12.且:表示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等。

13.有:表示存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存在"等。

14.在:表示位置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处于"等。

15.之间:表示范围或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之中"、"之间"等。

16.者也:表示强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正是"等。

华佗传古代汉语文选字词

华佗传古代汉语文选字词
古代汉语文选
华佗传
一、字、词:
1.举:推荐、选拔。 2.辟:征召任用。 3.应:马上。 4.行:很快。 5.差:病愈。后写作“瘥”。 6.从:向。 7.造:到……去。 8.期:年。
9.烦:会意字,从火从页,本义为头痛发热, 文中是“烦躁”义。 10.发动:旧病复发。 11.考验:拷问。审究。 12.考竟:拷问至死。 13.强死:死于非命。 14.劳动:活动。 15.辄:总是。 16.瘳:病愈。 17.处所:处处。
四、语法、修辞:
1.词类活用: ①家人车载欲往就医(车:名作状)。 ②疾者前入坐(前:名作状)。 ③佗脉之曰(脉:名作动)。 ④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书:名作状;敕:名 作动)。 ⑤此可以活人(活:使动用法)。 ⑥熊颈鸱顾(熊、鸱:名作状)。 ⑦利五藏,轻体(轻:使动用法)。 2.宾语前置句: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是以=以是)。 3.修辞:耳目聪明(并提,即耳聪目明)。
二、同义复词:
1.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平复) 2.遇良医乃可济救。(济救) 3.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攻治) 4.若妻信病……宽假限日。(宽假) 5.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含宥) 6.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依准、全济) .
三、古今字、通假字:
1.养性之术。(性通生)
2.病亦行差。(差后来作瘥) 3.立吐蛇一枚,县车边。(县后来作悬) 4.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县后来作悬) 5.背及胸藏之间不可妄针。(藏后来作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问题讨论:
1. “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按:“貌”, 《后汉书》、《太平御览》卷722引《魏志》、《艺文类 聚》卷75引《魏志》皆作“犹”,义长当据改。 2. “当引某许,若至,语人。”注:“语人:告诉 人。”按,“语人”即“告诉我。” 3. “府吏兒寻、李延共止”注:“共止:一起停止 下来,指同时来就诊。止:站住,停下来。”按,吴金 华《三国志校诂》云,“共止”犹“同居”,指住在一 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一)字: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异体字:飡(餐)(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

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2、语气词:也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1、双宾句:芥为之舟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3、判断句:此小年也。

此小大之辩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

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

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

怒而飞。

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

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

——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

——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一、掌握下列词义: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第一,表隶属,领有;第二,表修饰,限制;第三,变主谓结构为词组。

二、特殊用字:通假:冥通溟;邪通耶;辩通辨;有通又;辩通变古今字:志志;反返;知智;同源字:飡餐;垂陲连绵字:夭阏三、掌握本文中“而”的几个特殊用法:顺承连词:而后乃今;三餐而返;转折连词:誉之而不加劝;假设连词:举世而誉之名词:而征一国者(能力)不龟手之药《庄子·内篇·逍遥游》二、重难点(一)、字: 1、通假字:龟(皲) 2、异体字:絖(纩)(二)、词: 1、词尾:然(呺然)2、多义词辨析:以:介词:世世以洴澼絖事;连词:客得之,以说吴王。

(三)、语法:1、词类活用:坚(形—名)一(数—形)2、双宾句: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3、兼语句:吴王使之将。

4、惯用句式:无所……、何不、所(用)《不龟手之药》:一、掌握下列词义:贻:送给;掊:打破;洴ping2:浮;鬻:卖;难:乱事,指军事行动;将:统率;裂:分出;二、词类的特殊用法:通假:龟通皲;异体:絖纩(丝絮)、连绵字:瓠落(廓大的样子);活用:坚:形用如动:坚固的程度;三、理解文中“以为……”和“无所……”的用法及“或……或”中“或”的词性意义。

以(介)为(动):把……作为;如本文中的“剖之以为瓢”。

以(连)为(动):如:《孟子·许行》:“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穿粗毛编织的衣服,做鞋织草席用来作为谋生)以为然:认为对(二字当动词用)。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4、有所……,无所……:“所”字指代的是行为处所,“无所”相当于说“没有……的地方”如:《齐恒公伐楚》:“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本文中“则瓠落无所容”。

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5、或……或:无定代词,有的人。

读《庖丁解牛》二、解释文中的介词“于”。

1、引进动作对象或有关的人或事物:桑林之舞。

(于:跟,引进有关的事物。

)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于:对于)2、表示动作起自: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于:从)3、表示动作归趋:每至于族。

(于:到)4、表示比较,差比:进乎技矣。

(乎:“于”,比)三、除了“于”和“之”,这篇短文还出现了哪些介词,请举例说明其用法。

1、以:(1)表示行为的工具、凭借。

“用、拿”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2)表示原因。

“因为”: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为:(1)表示对象。

“给、替”: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表示原因。

“因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为之踌躇满志。

《庖丁解牛》:一、掌握下列词义:倚:靠;履:踩;奏:进;中音:合于音节;会:节奏;道:道理;神:精神;遇:会合;官知:视觉;批:击;窾:空;因:顺着;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i4:筋肉聚结处;軱:大骨;族(庖):众;折:砍断;硎:磨刀石;节:骨节;厚:厚度;(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戒:警惕;微:轻;委:堆积;善:拭;二、词的不同用法:通假:向通响;盖通盍;同源:譆嘻;三、从课文中找出判断句句式(两个句式)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由果说因)2、臣之所好者,道也。

四、掌握课文中介词“于”“乎”“为”的用法。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近,除作语气词外,还作介词,用法基本上同“于(于)常用词“为”(P425),此三字的区别,在通论(十三)中的详细的介绍。

P459-461。

胠箧(节录)《庄子·外篇·胠箧》二、重难点(一)、文字:通假字:乡(向)朴(樸)擿(掷)古今字:匮匱(櫃柜)、知(智)(二)、词语:1、词类活用:重(形—使动)、信(名—动)、殚残(形—使动)乱(动—使动)、散(形——使动)2、多义词辨析:以:(1)介词(2)连词:为之斗斛以量之。

与:(1)连词(2)介词:则并与斗斛而窃之。

与(之)议论。

3、人名注释:龙逢——夏桀时的贤人,为夏桀杀害。

比干——殷纣王的庶出叔叔,力谏纣王,被纣王剖心。

苌弘——周灵王时的贤臣。

被剖开肚腹掏出肠子。

瞽旷——即师旷。

因其眼瞎,所以又叫他“瞽旷”,春秋晋平公时的著名乐师,相传他最会审音辩律。

离朱——又名离娄,相传是古代眼力最好的人。

工倕——相传是古代的能工巧匠。

曾参——有孝行。

孔子学生。

杨朱、墨翟——先秦大思想家,善于辩论。

史鰌——字史鱼,又称史鱼,是卫灵公时的直臣。

卫灵公宠小人弥自瑕而远贤臣蘧(jù)伯玉,史鱼劝谏不听,史鱼死,以尸谏,孔子称赞他说:“直哉史鱼。

”4、词与非词:然则、是非(代词、否定副词)“所以”:(非所以明天下也——表示工具、依据)、“所”字结构:法之所无用也。

(注意“所”字结构表示原因)(三)、语法:1、双宾句:为之斗斛2、判断句:法之所无用也。

(注意“所”字结构表示原因)(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圣人之过也。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复杂的逻辑关系)《胠箧》一、掌握下列词义:胠:从旁边开;探:掏;发:打开、拆毁;摄:勒紧;揭:抬;趋:跑;积:聚积;矫:纠正;劝:鼓励;明:显示;掊:打破;擢:拔掉;铄:销毁;含:保藏;聪:耳力;胶:粘住;明:眼力;攦:折断;攘:排除;玄同:混同;累:忧患;惑:困惑;爚:炫耀。

二、特殊用字:古今字:匮柜;知智;通假:乡通向,先前;擿通掷;朴通朴,朴实;使动用法:固:使结实;重:使……重要;殚(残):使……尽(残);乱:使……乱;散:使……分离;名词用如动词:信:立信用;三、特殊句式:不乃……也?不就是……吗?第五讲:荀子《劝学》二、重难点(一)、文字:通假字:无(毋)、靖(静)、柱(祝)、畴(俦)、蟺(鳝)古今字:共(供)异体字:檝(楫)、蜹(蚋)、蹞(跬)、螾(蚓)一、掌握下列词义:劝:鼓励;青:靛青;挺:直;砺:磨刀石(硎);参:检验;省:检查;谿(溪):谷;二、掌握词的特殊用法:通假: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无通毋;靖通静;生通性;柱通祝,断;畴通俦,同类;蟺通鳝异体:同暴;檝同楫;蹞同跬;螾同蚓;蜹同蚋。

古今:知智;共供;活用:水:名用如动词,泅水;三、特殊句式:1、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在古代汉语里,介词“以”和它的宾语可以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如“以羽为巢”;也可以放在谓语后作补语,如“编之以发”。

“之”均指巢。

2、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所”是代词,“以”是介词,可译为“用来……的(方法或手段)”,与现代因果连词的凝固结构“所以”的语法意义不同。

第六讲:察传三、文字、词汇、语法重点:1、词类活用:过、平、闻2、判断句:夔一足非一足夫乐,天地之精也3、虚词:求闻之若此:之闻而审:而4、省略《察传》一、掌握下列词义:察:审察;传:传闻;过:犯错误;熟:深透;节:关键;精:精华;溉:灌注;汲:从井中打水;之:去;类:像;经:界线;缘:循着,顺着;二、词类活用:过:名作动:犯错误;平(天下):使动用法:使……安定;闻(之于宋君):使动,使……传到。

三、辨别课文中“以”字的词性和用法:(第三册P1082)第七讲:五蠹一、文字方面1、古今字⑴“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说——悦感到喜悦。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采——棌栎木。

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庸——傭雇工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士——仕做官⑴“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蜯——蚌⑵“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

”饟——饷供给食物3、通假字⑴“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脩——修学习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翦——剪修剪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窦——渎水沟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橐——託投靠,依附⑸“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上——尚崇尚二、词汇方面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胜:承受得起,经得起。

2、“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

”作:起来,兴起。

搆:架起,搭起。

3、“民食果蓏蜯蛤。

”果蓏:木本植物结的果叫果,草本植物结的果叫蓏。

4、“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臭:气味。

恶臭:难闻的气味。

5、“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化:改变,消除。

6、“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决:疏通水道。

7、“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期:期望,要求。

法;效法。

常可:指永久不变的办法。

可:相宜,适用。

8、“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论:考虑,研究。

事;情事,情况。

备:措施。

9、“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株:树桩。

走:跑。

10、“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释:放下。

冀:希望。

11、“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事力:使用劳力。

养:给养,生活资料。

12、“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

”厚:重。

行:施行。

13、“而民自治。

”治:治理得好,政治上安定,与“乱”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