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双主”模式的教学尝试

嘉定一中王燕

背景: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古诗词一般都是先反反复复地诵读,再进行语言的品析,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诗句弄得支离破碎,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备课时设想能否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能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正值学校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尝试的这个契机,我尝试用这个模式来进行教学。

师:在中国文学古代诗词中里的“记梦的作品”是俯拾即是的,如岳飞的《小重山》里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他梦到的该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吧;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梦到的该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吧!这二人身处江南,心驰北国,他们的梦想是为国收复失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今天一起上溯千年,跨越千年的时空,走入李白的梦境,带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首先请同学一起来把整首诗来朗读一下,在朗诵中我们感受李白要抒发的情感。

生:齐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诗中李白怎样的情感?他的情感是否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我们就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特点来分析李白的心路历程。在分析李白的心路历程前,先给大家介绍诗歌的音乐美。这也是呆会让大家讨论的诗歌的语言特点。见PPT

师:朱自清先生说:“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与乐是分不开的,那是诗的生命在唱。”古代的诗歌往往都是可以入乐而唱的,只是很可惜,现在乐曲已经散逸了。我们只能用诵读来感受其中的音乐美。但即便只是诵读,我们也人就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中所特有的音乐美。一般来说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旋律上。节奏美体现在音节的组合变化,比如说五言诗,我们是2言、3言断开,七言诗,是4言、3言断开来朗读,这就是音节的组合变化。再有旋律美,旋律通过音调的高低抑扬,声调的起伏变化,再有通过句式的长短变化来体现错落有致的美。一般来说,断句适合表达急促、紧张、热烈、激昂的情感;长句适合表达舒缓、从容的,赞颂,沉重的内容。而长短句相间,可以表达非常丰富的情感。如本诗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五言诗的节奏变化,诗歌的结尾是以二言作结,七言诗“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结尾是以三言作结,朗读时可以感受到节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再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六字的诗句以两言做结。句式的变化,五七言的变化,五言、六言、七言的变化在整首诗中也显得富有变化,非常具有音乐的美感。给大家简单介绍了诗歌中语言特点当中显示出的音乐的美感。接下来请请同学讨论在这首诗歌李白如何运用意象和意境和语言特点来展现出情感的变化。前后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下。

生:讨论

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交流。

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枕席和烟霞对偶,变现了他醒来怅然若失的感情,顿时转换了梦境和现实。

师:很好,请坐。同学从意象意境的角度来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再请同学发言。

生:“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显示出李白梦境中壮阔的景象,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

师:有这个意境中感受到什么情感?

生:继续回答,李白抱负远大?

师:对于这一句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生:体现它的志向,体现李白想要实现他的的政治理想。希望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师:注意两个字“栗”“惊”表示他心里感受的词语。

生:天姥山让他震撼,震惊。

生:情感发生了变化,有一种惊慌的感受。

师:读诗歌时不能把诗句割裂开来,要把前后的诗句结合在一起。在“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中的景象让人很震惊。这里诗人的情感已经和“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感受已经发生了变化,让人战栗,惊慌、害怕。诗人的情感有一种畏惧,惊慌、惊恐的感受。

接下来请同学把这样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

生:一男生朗读“熊咆龙吟殷岩,……失向来之烟霞”

师:非常好。惊恐的感受读出来了,失落的感受也体现了出来。接下来请同学继续从意象、意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句话是这首诗中四言的句子,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从“熊咆龙吟殷岩泉”一句开始就改变了诗中和谐的气氛,描写天空“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变化,把这幅画画完整。仍旧给人一种惊恐的感受。

师:接下来后面发生了什么?

生:“日月照耀金银台”神仙来了。

师:还是惊恐吗?

生:又是另外一幅画面,中间这段是表达一种不乐的景。

师:然后神仙出来后呢?

生:又是一幅乐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之后醒来,又化乐为哀。

师:当看到神仙出现的时候,诗人的情感如何?

生:神仙出来后,从一开始恶劣的环境,诗人的情感转折成了欢乐。

师:同学选择了一副很长的画面,从“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如果说“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是为神仙的出现蓄势,为了营造出仙人要出现的景象。当仙人出现时,诗人很欢乐,欣喜之感。请同学一起朗读这部分诗句。

生:朗读“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

师:这里描摹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以及仙人出现的其乐融融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李白的情感有惊恐到欣喜,在品读李白的梦境在诗歌的梦境描摹的后面部分同学谈了很多,请同学关注前面李白刚入梦的情境。

生:“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在梦境中发现谢灵运的故居,感觉很优美、壮美。在梦境中李白不仅与神仙同游也和谢灵运同游。

师:李白与谢灵运同游了吗?只是遥想到了谢灵运。同学提到了两个词“优美”、“壮美”这样的景致体现在了哪些诗句中?

生:描写谢灵运故居的句子优美。“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句子中感受到了壮美。师:在优美和壮美的景致中,你感受到李白怎样的心情?

生:李白的心情悠然,畅快,欣喜,喜悦的。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感受李白心情的时候都是从意象、意境的角度分析体会的。哪个同学能从句式变化的角度来感受李白的情感?大家先一起来朗读“湖月照我影,……迷花倚石忽已暝”。

生:朗读

师:这部分诗歌主要以几言为主?

生:五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