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工程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1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1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十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总分150分)二、考核目标:本大纲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常用电路结构特征、基本电路及分析、设计方法和电子技术操作基本技能。

三、考核内容:课程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90分)第一章绪论考核内容:1.四种类型的放大电路模型及方框图表示法。

2.四种增益的物理意义。

3.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义。

考核要求:熟悉四种增益的物理意义、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义;了解四种类型的放大电路模型。

第二章运算放大器考核内容:1.放大器模型;2.理想运算放大器;3.基本运算电路:加法电路、减法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

考核要求:掌握放大电路模型及其结构、特性;掌握基本运算电路的构成及其信号运算关系分析计算;掌握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与非线性应用的特点。

第三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考核内容:1.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伏安特性曲线与方程。

3.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考核要求: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掌握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波形及分析计算方法。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考核内容:场效应管类型及其放大电路的组态、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考核要求:掌握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态、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第五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考核内容:1.双极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主要参数、电流分配关系。

2.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作用。

3.三极管的放大条件。

4.电流分配关系和放大原理,输入特性,输出特性,主要参数。

5.图解分析法。

6.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7.射极偏置电路稳定工作点的分析与计算。

8.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

9.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考核要求:掌握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点;掌握基本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影响放大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了解其他形式的放大电路。

通信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考试大纲一、综合课部分考试形式:笔试考试科目:通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满分200分;通信原理满分80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满分60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满分60分«通信原理»考试大纲一、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1.了解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系统的分类。

2.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熟练分析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3.掌握离散系统的信息量及平均信息量的计算。

二、模拟调制1.模拟线性调制掌握常规双边带调幅(AM),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和解调方法,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模拟角调制掌握调频(FM)、调相(PM)基本概念,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宽带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调频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调频信号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门限效应,改善调频系统信噪比和门限效应的方法。

三、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1.脉冲编码调制(PCM)掌握低通取样定理,带通取样定理,理想取样,自然取样,平顶取样的基本原理,脉冲编码调制系统构成及原理,PCM编码原理。

2.多路复用掌握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的基本概念,频分复用系统及原理,时分复用原理,我国常用的时分复用数字复接系列,脉冲编码调制基群帧结构。

四、数字信号基带传输1.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常用二元码:单极性/双极性码,归零/非归零码,数字双相码(Machester码),信号反转码(CMI码)常用三元码:传号交替反转码(AMI码),三阶高密度码(HDB3码)2.波形传输的无失真条件掌握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抽样值无失真,奈奎斯特带宽,奈奎斯特间隔,每赫兹频带利用率[(b/s)/Hz],升余弦滚降信号,滚降系数,眼图与传输质量的关系。

五、数字信号载波传输1.二进制数字调制掌握二进制调制的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与解调方法,二进制相移键控的载波恢复,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误比特率性能,信噪比与E b/N0间的转换2.多进制数字调制掌握多进制幅度键控(MASK),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的基本概念,多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矢量图(星座图)表示,Q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方法。

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考试大纲

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考试大纲

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考试大纲一、初试考试大纲10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04 英语二(100分)302 数学二(150分)946信号与系统(一)考试性质信号与系统是我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出题和评价标准是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信号处理与分析基础。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熟练的运用上述理论对于信号、系统进行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和求解,尤其应注重综合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并注明题号。

(四)考试内容1.系统的分类与判别线性时不变系统、因果系统、稳定系统的性质及分类判别。

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求解δ函数的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卷积积分及其性质。

3.傅里叶变换和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的正交分解,信号的频谱(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系统的频率响应,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

4.拉普拉斯变换和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收敛域,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系统的复频域解(拉普拉斯变换解),电路系统的s域模型,系统模拟与信号流图。

5.系统函数H(s)的零极点分析全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系统的零极点分布,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响的关系,波特图。

6.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采样定理,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离散卷积及其性质。

7.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及收敛域,z变换的性质,离散系统的z域解,离散系统的模拟与信号流图,离散全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系统的零极点分布,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响的关系。

8.状态方程(包括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状态方程对求解。

二、复试考试大纲电子技术A(一)考试性质电子技术A(含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我校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

电子与通信工程综合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与参考书

电子与通信工程综合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与参考书

电子与通信工程综合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与参考书一、考试要求说明1、考试内容《信息与通信工程综合基础》专业课涵盖了硬件方向和软件方向两部分基础内容,其中硬件方向考试科目为"数字电路",软件方向考试科目为"C语言程序设计"。

2、试题结构与考查要求试题结构由公共模块(必答)、方向模块(选做)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50分。

其中公共模块总分为30分,属于必答题,硬件方向基础试题和软件方向基础试题各占15分;方向模块总分为120分,属于选做题,考生可从硬件方向和软件方向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二、考试大纲简介第一部分:《数字电路》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1.掌握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2.掌握五种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同或);3.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4.重点掌握逻辑代数的化简:公式法化简和卡诺图法化简.5.掌握逻辑函数四种表示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逻辑电路图、波形图及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二章门电路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及简单门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其它TTL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OC门)的工作原理;3.了解TTL和C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输出端负载特性;4.理解TTL和COM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2.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3.掌握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及数值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触发器1.了解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2.了解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触发方式的触发器的时序波形图;3.掌握各种类型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3.了解时序电路尤其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2024 通信 大纲

2024 通信 大纲

2024 通信大纲2024年考研通信工程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本考试旨在全面考查考生对通信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及方法的掌握程度,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3. 掌握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信息量、熵、信道容量、纠错编码等。

4. 掌握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包括误码率、信噪比、分集技术等。

5.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前沿进展,包括5G/6G通信、物联网、量子通信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2. 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题型。

3. 内容比例:通信原理与技术约60%、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约30%、前沿进展约10%。

三、考查内容1. 通信原理与技术(1)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系统的分类等。

(2)模拟调制解调技术:调频(FM)、调相(PM)、调频(FSK)、调相(PSK)。

(3)数字调制解调技术:QPSK、QAM、OFDM等。

(4)信道编码技术: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等。

(5)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等。

2. 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1)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滤波器设计。

(2)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3)数字滤波器的设计:IIR、FIR滤波器设计方法。

(4)信号的统计特性与随机过程。

(5)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最大似然估计、贝叶斯估计等。

3.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1)信息量与熵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信道容量与香农定理。

(3)纠错编码原理与技术:奇偶校验码、汉明码、Reed-Solomon码等。

4.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1)误码率分析计算方法。

(2)信噪比与系统性能关系分析。

(3)分集技术原理与应用:空间分集、频率分集等。

2016-入学复试电子与通信综合考试大纲

2016-入学复试电子与通信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电子与通信综合》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需要计算器.三、试卷内容结构分立元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电路分析11%模拟集成器件电路分析8%负反馈及正弦振荡电路分析6%组合逻辑电路分析设计9%时序逻辑电路分析设计10%波形发生电路分析设计6%通信系统基本概念10%模拟调制系统20%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5%数字带通调制系统20%信源编码20%差错控制编码15%四、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或判断题共计20分2.选择题共计20分3.分析与计算题共计40分5.综合分析简述题共计20分6.综合分析计算题共计50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电子技术》部分一、分立元件电路分析考试内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特点;由这类元件组成电路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放大电路的频率特点分析。

考试要求:1.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特点及主要应用。

2.掌握二极管电路分析、(共发、共集)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包括场效应管电路)。

3.掌握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4. 了解功放电路的分类,掌握功放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功率管的选择。

5. 掌握电源电路分析,包括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电路(稳压范围计算)。

二、模拟集成器件电路分析考试内容:运算放大器的线性、非线性运用;集成稳压器件的应用。

考试要求:1.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模型;掌握基本运算电路及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的分析方法。

2.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非线性运用的特点;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及分析。

三、负反馈及正弦振荡电路电路分析考试内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正弦振荡电路的分析。

考试要求:1.掌握负反馈的作用、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判断及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2.掌握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掌握RC桥式和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振荡频率估算。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
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通信原理:包括数字通信基础、模拟通信基础、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信道等效、多路复用、信道编码和调制等。

2、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网络、光纤通信等。

3、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等。

4、通信设备:包括通信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通信交换设备、通信控制设备等。

5、传输与接入技术:包括传输与接入有线技术基础知识、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等。

6、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

7、法律法规与标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

以上是2023年通信专业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广泛的通信技术和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胜任通信行业的各项工作。

02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23自动化 024通信工程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2020

02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23自动化 024通信工程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2020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专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 50% 数字电子技术 50%)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一、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工程基础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将其应用于本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1、考试内容:2 运算放大器2.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2.2 理想运算放大器2.3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2.3.1 同相放大电路2.3.2 反相放大电路2.4 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的其他应用2.4.1 求差电路2.4.3 求和电路2.4.4 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3.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3.1.1 半导体材料3.1.2 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3.1.3 本征半导体、空穴及其导电作用3.1.4 杂质半导体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3.2.2 PN结的形成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3.2.4 PN结的反向击穿3.2.5 PN结的电容效应3.3 二极管3.3.1 二极管的结构3.3.2 二极管的特性3.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3.4 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3.4.1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3.5 特殊二极管3.5.1 齐纳二极管3.5.2 变容二极管3.5.3 肖特基二极管(SBD)3.5.4 光电子器件4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4.1 BJT4.1.1 BJT的结构简介4.1.2 放大状态下BJT的工作原理4.1.3 BJT的特性曲线4.1.4 BJT的主要参数4.1.5 温度对BJT参数及特性的影响4.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4.2.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4.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3.1 图解分析法4.3.2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4.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4.4.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4.4.2 射极偏置电路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4.5.1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4.5.2 共基极放大电路4.5.3 BJT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4.6 组合放大电路4.6.1 共射一共基放大电路4.6.2 共集一共集放大电路5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5.1 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MOS)场效应管5.1.1 N沟道增强型:MOSFET5.1.2 N沟道耗尽型:MOSFET5.1.3 P沟道MOSFET5.1.4 沟道长度调制效应5.1.5 MOSFET的主要参数5.2 MOSFET放大电路5.2.1 MOSFET放大电路5.3 结型场效应管(JFET)5.3.1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3.2 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5.3.3 JFET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6 模拟集成电路6.1 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直流偏置技术6.1.1 BJT电流源电路6.2 差分式放大电路6.2.1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一般结构6.2.2 射极耦合差分式放大电路7 反馈放大电路7.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7.1.1 什么是反馈7.1.2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7.1.3 正反馈与负反馈7.1.4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7.1.5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7.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7.2.1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7.2.2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7.2.3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7.2.4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7.3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7.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7.4.1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7.4.2 减小非线性失真7.4.3 抑制反馈环内噪声7.4.4 对输人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7.5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7.8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7.8.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稳定工作的条件8 功率放大电路8.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8.2 射极输出器——甲类放大的实例8.3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8.3.1 电路组成8.3.2 分析计算8.3.3 功率BJT的选择8.4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8.4.1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8.4.2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9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9.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9.2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9.3 高阶有源滤波电路9.3.1 有源低通滤波电路9.3.2 有源高通滤波电路9.3.3 有源带通滤波电路9.3.4 二阶有源带阻滤波电路9.5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9.6 RC正弦波振荡电路10 直流稳压电源10.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10.1.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0.1.2 滤波电路2、考试的要求和目的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简化模型及实际应用;2、掌握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放大原理及分析方法,重点掌握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3、掌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性,会分析场效应管放大电路;4、掌握功率放大器的技术及分析方法;5、能利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进行相关运算;6、掌握负反馈的概念及对电路的影响;7、掌握信号处理及产生电路的相关组成原理;8、掌握直流电源的组成及简单计算。

通信工程初级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初级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初级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通信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本的通信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 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通信信号。

4. 熟悉常见的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二、考试内容1. 通信工程基础知识- 通信的定义和分类-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的基本原理2. 信号与系统- 信号的分类和特性- 线性时不变系统- 卷积和系统响应3. 模拟通信技术- 调制的概念和分类- 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技术- 模拟信号的传输与解调4. 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信号的特点- 数字调制技术(如PSK、QAM)- 数字信号的编码与解码5. 通信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和标准- 通信网络的组成和功能6.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无线频谱的使用和管理- 无线通信系统(如蜂窝网络、Wi-Fi)7.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信噪比(SNR)- 误码率(BER)- 带宽和传输速率8. 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系统性能的评估方法- 系统优化的策略9. 通信工程中的现代技术- 光纤通信- 卫星通信- 5G技术及其应用10. 通信工程的实践与应用- 通信工程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 通信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与挑战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1. 选择题: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填空题:考察考生对概念、公式和原理的应用能力。

3. 简答题:评估考生对通信工程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计算题:测试考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通信问题的能力。

5. 论述题:考察考生对通信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

四、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学习通信工程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核心概念。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通信技术的理解。

2019 年 电子与通信工程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doc

2019 年 电子与通信工程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doc
参考教材: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电磁感应交变电磁场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动生电动势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掌握计算简单情况下的动生电动势的方法。
(2)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
了解感生电场与静电场的区别,掌握计算简单情况下的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的方法。
(3)互感自感磁场的能量
理解自感和互感系数的定义,掌握计算自感系数、互感系数及磁场能量的方法。
南昌工程学院
2019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代码和名称: 861普通物理(光学、电磁学)
招生院系和专业:理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05光电检测技术06光电材料与器件)
考试要求:
1、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南昌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2、光学和电磁学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要求考生具备扎实全面的光学和电磁学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掌握光学和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核目标在于检查学生对于上述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处理光学和电磁场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4.稳恒磁场
(1)磁场磁感应强度
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掌握用毕-萨定律求解简单载流体的磁场,掌握磁通量的计算。
(2)安培环路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洛仑兹力
理解安培环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求具有特定对称性的磁场,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的规律。
(3)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了解安培定律、载流线圈的磁矩,掌握用安培定律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体和载流平面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
(3)理解反射光的相位突变的条件和附加光程差。
2.光的衍射

电子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电子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二、考试科目及内容(一)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二)考试内容模拟电路部分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识记:(1)半导体基础知识。

2、理解:(1)半导体二极管;(2)双极性晶体管。

3、运用:(1)半导体二极管;(2)双极性晶体管;(3)场效应管。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1、识记:(1)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理解:(1)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3、运用:(1)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2)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1、识记:(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2、理解:(1)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1、识记:(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2)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简介。

2、理解:(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电流源电路;(2)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识记:(1)频率响应概述。

2、理解:(1)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2)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3)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1、识记:(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2、理解:(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示式;(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3、运用:(1)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1、理解:(1)信号的运算与处理概述。

2、运用:(1)基本运算电路;(2)有源滤波电路。

第八章波形的发生与信号的转换1、理解:(1)正弦波振荡电路;(2)电压比较器;(3)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九章功率放大器1、识记:(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2、理解:(1)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章直流电源1、识记:(1)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902数字电路与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902数字电路与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

最新!2020年深圳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硕902数字电路与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复试参考书目一、考试总体要求1、要求考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具备数字电子技术中典型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备逻辑分析与表述能力。

2、要求考生熟悉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通信问题的能力;或者,熟悉离散时间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方法,具备信号和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信号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试题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数字电路知识,占总分的三分之二;第二和第三部分为通信原理与信号处理知识,可任选其一作答,占总分的三分之一。

第一部分1. 数制、码制及其转换2. 逻辑代数及逻辑函数化简3.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4. 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与动作特点5.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6. 常用时序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分析与应用7.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8. MCS-51系列单片机原理第二部分1.信息量及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及数字通信的特点;2)掌握信息量的定义并加以应用;3)掌握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相应计算。

2.信道1)掌握电波自由空间传播损耗;2)掌握频率选择性衰落及相关带宽;3)掌握Shannon 信道公式。

3.模拟通信系统1)掌握调制的概念及调制的作用;2)掌握幅度调制的原理,掌握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的原理;3)掌握角度调制的概念;窄带跳频与宽带调频、调频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4.数字基带信号传输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及对码型的要求;2)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3)熟练掌握数字基带传输中的码间串扰和噪声,掌握误码产生的原因、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4)掌握部分响应系统的原理;5)熟练掌握二进制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匹配滤波器的原理及应用、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最佳检测、最佳接收机结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6)掌握眼图的定义及原理;7)掌握时域均衡技术5.正弦载波数字调制1)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掌握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2)熟练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包括相干解调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非相干解调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解析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解析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
1、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数字
电路)
2、内容:半导体器件基础及常用器件、基本放大电
路分析、多级放大电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
电流源电路、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基本概
念及反馈类型的判断、基本运算电路、逻辑代数基
础、卡诺图、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与设计、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3、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综合分析与计算
三、参考书目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 高教出版社,
阎石编.。

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

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通信工程基础知识1. 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 通信工程中常用的信号与系统理论5. 通信工程中的电磁波传播理论6. 通信工程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7. 通信工程中的数据与网络通信技术8. 通信工程中的传输线路和光纤技术9. 通信工程中的天线与微波技术10. 通信工程中的无线通信技术二、通信系统设计与规划1. 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原则2. 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和布线方案3. 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与调度技术4. 通信系统的容量规划和频谱管理5. 通信系统的无线覆盖设计和优化6. 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和传输技术7.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8. 通信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技术9. 通信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方法三、通信工程项目管理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通信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确认3. 通信工程项目的计划编制与进度控制4. 通信工程项目的资源调配与成本控制5. 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6. 通信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7. 通信工程项目的团队管理和沟通协调8. 通信工程项目的验收与交付管理9. 通信工程项目的变更控制与绩效评估四、通信工程实践1. 通信工程的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2. 通信工程的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3. 通信工程的网络运维和故障排除4. 通信工程的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5. 通信工程的新技术应用和创新实践6. 通信工程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南华大学研究生871电子与通信工程初试考试大纲

南华大学研究生871电子与通信工程初试考试大纲
学位点意见:招生单位意见: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招生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四)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常见伪指令;DOS系统调用功能中的1号、2号、9号、10号四个功能函数调用;
(五)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
能够进行基本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ASM宏汇编程序设计的基本格式以及程序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六)I/O接口技术
了解I/O接口的基本概念;I/O控制方式;8086的中断系统;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起始点的跳变;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卷积。
(三)傅里叶变换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及性质;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抽样定理。
(四)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与逆变换;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s域元件模型;系统函数、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对时域特性及频响特性的影响;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学位点意见:招生单位意见: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招生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南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4大纲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复试科目及名称
电气工程学院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原理
一、考试内容
(一)绪论
通信系统的组成、数字通信的优点和缺点;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掌握信息的含义及其度量;数字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招生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南华大学2019年硕士业名称
复试科目及名称
电气工程学院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招聘教师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招聘教师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长沙学院2012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招聘教师专业考试大纲301岗位:一、考试基本要求电机与拖动技术、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技术、工厂供配电技术的综合运用二、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和分值1.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35%)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理论;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直流电机的的电力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2.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技术(35%)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电网电流保护;电网距离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

3.工厂供配电技术(30%)电力负荷及其计算;短路电流及其计算;高压设备的选择;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四、主要参考书目1、《电机与拖动》,唐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张保会、尹项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工厂供电》,刘介才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02、304岗位一、考试基本要求知识面:模电、数电、单片机和ARM题型:开放式、综合型设计或分析。

要求考生具备单片机和ARM应用系统开发的实际技能。

二、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A、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设计1、考试知识点:综合应用以MCS-51单片机核心的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系统编程技术2、考试要求:1 . 掌握以MCS-51单片机核心的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及设计2. 掌握以MCS-51单片机核心的应用系统的软件设计3. 掌握51单片机数字电子时钟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实例4. 熟悉LED点阵显示器的应用B、以ARM为核心的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设计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1)了解嵌入式系统发展历史,嵌入式系统的概念(2)掌握ARM体系结构(3)掌握ARM汇编程序设计(4)掌握嵌入式系统存储器设计(5)掌握嵌入式系统外围电路设计(6)掌握嵌入式通讯接口设计(7)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8)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9)掌握μC/OS-Ⅱ操作系统原理和移植方法(10)掌握嵌入式系统多任务软件设计2、设计要求根据项目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实际要求,在以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硬件核心环境下,扩展μC/OS-Ⅱ操作系统,编写各种C语言应用程序,实现较复杂的功能,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嵌人式软件;具有助理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研究生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研究生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研究生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学校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代码:10079)《816 信号与系统》一、考试内容范围:1.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1)信号的概念、描述及分类;(2)信号的基本运算及典型信号的定义和性质;(3)系统的描述、分类、性质。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线性时不变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2)系统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固有响应和强制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及相应的求解方法;(3)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概念及求解;(4)信号的时域分解和卷积积分的定义、性质、计算;(5)用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3.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Fourier级数和Fourier变换的定义、基本性质及求解方法;(2)周期、非周期信号的频谱;(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响应、信号的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响应、任意信号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4)信号的抽样与恢复、抽样定理;(5)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求解方法及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变换与Fourier变换的关系、逆拉普拉斯变换;(6)拉普拉斯变换在线性系统分析中的应用;(7)系统函数的定义与求法、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s域框图。

4.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性质、基本运算、典型序列的定义和性质;(2)卷积和(线性卷积)的定义、性质和计算;(3)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建模、分析;(4)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全响应;5.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离散时间Fourier变换(DTFT)和离散Fourier变换(DFT)的概念、基本性质、求解方法、及二者的关系;(2)系统频率响应的定义和求解;(3)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基本性质、常用信号的Z变换、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和傅立叶变换的关系、逆Z变换;(4)常系数线性差分方法的Z域解法、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系统稳定性的判断;(5)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和Z域框图与流图描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1、本学科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覆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

2010年开始招生。

本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传感器与射频通信、数字视频与图像处理技术、移动通信、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DSP 技术与应用、光电显示技术等。

近几年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企业技术进步需要,在可信可控通信网络协议、广义编码与时空编码理论及应用、IPV6的实时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目标识别与图像处理、视频通信与高效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无线测控网络、消费电子产品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大部分成果已得到应用。

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从事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基础理论课包括:矩阵论、随机过程;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泛函分析、现代通信原理、压缩编码理论、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必修课包括: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3、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34名教师,包括8名教授和16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8人,协作导师3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5人,其中2人为兼职博士生导师。

拥有江西省百千万第一、二人选3名,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3名。

张小红:博士、教授,省级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江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4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混沌扩频通信、细胞神经网络、信息隐藏与伪装;年均发表重要学术论文6篇。

完成的项目有:广义超混沌同步系统构造及其在安全数字通信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基于广义混沌同步理论的网络安全数字通信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主要在研项目有:时滞广义混沌同步机理及其在视频安全通信中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P网络的信任管理体系和理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项目)。

方旺盛:教授;获得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字水印、基因表达式编程;近几年年均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12篇。

完成的项目有:赣州市土地信息系统、交通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等,主要在研项目有:德兴铜矿铜厂富家坞采场电动轮智能化加油控制系统、赣州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规划与设计等。

4、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本学科点近3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40余篇;出版著作1部;完成国家级课题3个,在研3个;完成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研近20项;完成横向课题10余项,在研14项;导师年均科研经费8余万。

与中国移动赣州分公司、中国联通赣州分公司、中国电信赣州分公司、赣州广电局等通信管理与运营企业及赣州本地多个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江西铜业公司、铜陵有色公司、中金岭南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了长期的科技服务,一批成果得到应用。

5、培养条件本学科点拥有一支学术特长明显、知识丰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导师队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研究,主持了多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完成了十几项横向课题研究,还有多项课题在研。

具有先进完备的科学研究设备和仪器,总价值1600多万元,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共建了“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共建中兴通信共建NGN联合实验室、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具备研究生培养的师资、课题、实验等良好的研究条件。

6、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通信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内容涉及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计算及设计等方面,主要包括模拟通信原理和数字通信原理两方面。

要求考生对相关概念及定理有较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各种通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1. 绪论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及通信方式;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3)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2. 随机信号分析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数字特征(均值、方差、相关函数等);2)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及其各态历经性,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3) 高斯过程、窄带随机过程、正弦波加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定义及其统计特性;4) 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5)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 信道1) 信道的定义、分类及其数学模型;2)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3) 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多径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 信道加性噪声的统计特性;5) 信道容量、香农公式;4. 模拟调制系统1) 调制的目的、定义和分类;2) 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及AM、DSB、SSB和VSB的调制、解调方法;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4) 调频、调相的基本概念及角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5) 频分复用技术;5.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2)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频谱特性;3) 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特性及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4) 部分响应系统;5) 眼图;6) 时域均衡;6. 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1) 二进制数字调制、解调原理及二进制ASK、FSK、PSK、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 多进制数字调制的概念及4PSK、4DPSK、MSK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3) QAM、GMSK 调制方式;7.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 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2) 抽样定理;3) 脉冲振幅调制原理;4) 模拟信号的量化及其相关概念;5) 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及增量调制原理;6) 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8.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 最佳接收原理及最佳接收准则;2) 匹配滤波器。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填空题: 20%左右问答题: 30%左右分析、计算题: 50%左右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樊昌信等编著. 《通信原理》(第五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专业科目二实行学校自主命题考试,该科目之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主流支撑技术、体系结构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的工作原理。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等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该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1、考试的范围包括:8086/8088芯片的编程结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掌握80386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CPU和外设的数据传输,典型芯片的编程,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考查的知识范围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2、参考书目为:《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3版)》(戴梅萼、史嘉权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三、评价目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是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微型计算机与微机接口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掌握微型计算机机的主流支撑技术、体系结构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结构。

2、掌握微机接口的一般工作原理,尤其要掌握微机的通信技术,培养学生开发运用、研究与维护计算机系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查范围和内容比例为:8086/8088芯片的编程结构约 32分80386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约 25分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约 18分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分CPU和外设的数据传输约 15分典型芯片的编程约 40分4、题型比例:选择题(约10%)填空题(约16%)判断改错(约10%)图示题(约14%)简答题(约20%)典型接口芯片的编程题及计算综合题(约30%)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一、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1、8086/8088芯片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工作模式、操作和时序、存储器编址和I/O 组织。

2、80386的体系结构、三种工作模式、寄存器组、流水线技术、片内两级存储器管理-分段管理和分页管理、80386的保护机制和80386的中断。

二、8086/803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8086/80386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伪指令系统。

三、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1、计算机内存的结构,静态RAM和动态RAM的工作原理。

2、存储器的工作时序,只读存储器ROM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3、高速缓存技术。

四、微机和外设的数据传输1、接口电路的作用和功能、CPU和I/O设备之间的信号。

2、接口电路部件典型结构、I/O端口。

3、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五、串并行通信和接口技术1、串行接口的结构、串行通信和串行通信涉及的几个问题。

2、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芯片的功能、结构及应用编程。

3、并行接口的结构、并行通信。

4、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芯片的功能、结构及应用编程。

六、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和计数器/定时器1、可编程中断控制器接口8259A芯片的功能、结构及应用编程。

2、可编程DMA控制器接口8237A芯片的功能、结构及应用编程。

3、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接口8253芯片的功能、结构及应用编程。

七、模/数和数/模转换D/A和A/D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八、总线总线的概念和功能,几种典型的总线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