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学案3精品版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学案3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6c88bcd4d8d15abe234eaf.png)
熟语(3)【复习任务】1.熟记“常见成语辨析”的前15组。
2.分析经典例题,结合语境分析成语的设错方式。
3.完成自主检测题。
【备考策略】一.知识储备常见成语辨析:(二1.海市蜃楼: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比喻虚幻的事物。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2.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忍辱含垢:忍受耻辱。
3.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强调脸色表情和顺。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
4.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强调合力。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侧重齐心。
5.赫赫有名: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声名显赫。
//鼎鼎大名:鼎鼎,盛大,显赫。
形容名气很大。
亦作“大名鼎鼎”。
6.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川流不息:川,河流。
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
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7.眉开眼笑: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眉飞色舞:色,脸色。
形容极其高兴得意的神态。
8.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谓名声与实际相符。
//名副其实:副,相称。
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9.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
//明火执仗:仗,兵器。
点燃火炬,手拿武器。
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
10.明哲保身:明哲,明智,通达事理。
原指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善于择安避危,保全自身。
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
贬义。
//洁身自好:洁,洁身,干净,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
也指顾惜尊重自己,不与他人纠缠在一起。
褒义。
11.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目不转睛:睛,眼珠;凝神注视,眼珠一转不转。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12.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骄傲自大。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从容、自然。
亦形容高傲,目中无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成语使用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成语使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e9be518e9951e79b8927c4.png)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学习目标1、了解《考试说明》对成语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学习重点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学习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熟语包括成语在高考中属于必考题型,《考纲》规定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两个层面,即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包括能够辨析熟语使用的正误。
二、策略激活:掌握解题诀窍(一)了解误用类型:请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误用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解析】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如这个句子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
误用类型:色彩不明2、误用类型:色彩不明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解析】“蠢蠢欲动”本多含贬义。
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3、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解析】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左右逢源”用在孩子身上,又是谈常识性问题,这就失度了。
误用类型:轻重失度4、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解析】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8953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7.png)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一、对点练1.(河北唐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节选)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①。
技能人才往往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他们的工作也许并不在聚光灯下,但是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②,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③的人才,打造自己在职场上的稀缺性,让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眼科医生证实,长期玩手机游戏,会对视网膜造成,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失明,此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但一些手机依赖症患者依然,认为医生的说辞是。
A.损害或者不以为意骇人听闻B.损害甚至不以为然耸人听闻C.危害或者不以为然骇人听闻D.危害甚至不以为意耸人听闻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两汉时期,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汉砚以石、陶制品为多。
汉代石砚的装饰十分讲究,砚盒通体,古色古香。
隋唐以来,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两宋之际,砚台在形制、材质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砚台收藏、品鉴之风盛行,论砚名篇、砚史专著迭出。
清时期是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砚形,砚上铭文增多,砚台材质。
A.凝聚流光溢彩丰富多样不胜枚举B.凝结流光溢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C.凝结光彩夺目丰富多彩数不胜数D.凝聚光彩夺目丰富多样数不胜数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
人教通用版2025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
![人教通用版2025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一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b7826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e.png)
正确运用成语Ⅰ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要求表达应用 E简释:“表达应用”指对语文学问和实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实力层级。
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简释:“词语”包括词(实词、虚词)和熟语。
熟语包括成语、俗语和惯用语等。
全国卷目前只考成语..。
“正确运用”包括两层意思,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依据语境正确运用词语。
一、文段中“4选1”式近义成语辨析题1.(2024·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验了大洋矿产资源探讨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识的人而言,( )。
在这里,重力和ADCP试验室、磁力试验室、地震试验室、综合电子试验室、地质试验室、生物基因试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试验室等各种试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并可依据须要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宏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究海洋奇妙,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卷土重来B.无奇不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卷土重来D.无奇不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答案 B答题提示“一应俱全”指一切齐全,强调“全”;“无奇不有”指应当有的全都有了,强调“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a998c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2.png)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一经提出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更是,其国际影响与意义。
一年来,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就共建“一带一路”做出巨大努力, ,从线到片,全方位推进沿途国家双边和区域合作,取得可喜进展。
这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一个的建设构想,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
A.摩拳擦掌略见一斑以点带面鉴往知来B.蠢蠢欲动可见一斑以偏概全高瞻远瞩C.摩拳擦掌可见一斑以点带面高瞻远瞩D.蠢蠢欲动略见一斑以偏概全鉴往知来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初露锋芒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自觉行动的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3成语课件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3成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c859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c.png)
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考点帮
解析 ①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语境强调 大自然的美景,使用错误。②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 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 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学习的途径。本句表现他努力学习,使 用正确。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本句是 说他不听群众意见,使用正确。⑤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 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本句是指学习语文很吃力,使用正确。⑥温文尔雅: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一般指人,使用错误。
典例1[2021新高考Ⅰ卷,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
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
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
考点帮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考点帮
13.[2019浙江,2]《国家宝藏》这个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 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 •
错因 “娓娓道来”形容从容地、动听地述说,与“讲述”重复。
考点帮
8.褒贬误用。考生在使用成语时应认真辨析,明确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练一练 14.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找来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如雨后 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考点3 成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学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学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时作业(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551316192e45361066f5a2.png)
专题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实词]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解析:墨守成规:是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解析:A项,“传续”是“继承”的意思。
B项,“浮沉”在句中是形容鼾声时大时小或时隐时现。
C项,“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与“两岸的乡村和城市”不能搭配,可改为“哺育”。
D项,“涵养”在句中是“修养”的意思。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B.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淹没..在历史的沉沙中。
C.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我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它。
D.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
解析:A项,割断:动词,截断,切断。
此处可改为“割裂”(多指分割抽象事物)。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78654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0.png)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热点。
对词语的考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主要有两种常见题型:一种是根据语境辨析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填空(2022年新高考1卷题型);另一种是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选择题,历年常规题型)。
二题点讲解题点1从三个方面辨析近义词语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二)从用法方面辨析(三)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详见课件)[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1)在青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2)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合作中,中国是值得欧盟的实力伙伴,中欧应携手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3)这位著名导演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影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
A.称道信赖善于B.称奇信赖擅长C.称奇信任善于D.称道信任擅长小积累:词义前轻后重的近义词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研究—研讨损坏—破坏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轻视—蔑视—藐视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实词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义实词可根据意义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辨析。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1)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
(2)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着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3)校长找到几名同学详细询问,才知道事情的。
原来这些书是一个书贩来推销的,开始同学们都不想买,可是这个书贩说他是大学生,要勤工俭学,大家才买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全套解析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全套解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f4d9ac4a7302768e9939a1.png)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1.下面是高考中熟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图表,请补填相关内容。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误用褒贬
• 第四级
• 第五级 搭配不当
重复累赘 谦敬错位
2020/7/15
4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2.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
• 单击此所谓处熟编语辑,母是指版语文言本中样定式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
⑻国内的大学排行榜永远都是“北大、清华……”,在这个榜上 其他学校永远只能望其项背。 许多成语具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不可随意改变。 “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义。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考击生此在处本学编案辑的母备版考文中经本常样存式在的问题是:①不能全面
准确地• 第理二解级熟语的内涵。②不能正确理解熟语的外延。③词 汇贫乏,• 只第凭三语级感答题。
一• 般第不二能级任意改变其结构形式,它包括成语、惯用语、
• 第三级
谚语、格• 言第四、级歇后语等。熟语考查的重点是成语。成语 考查一般关注• 第两五个级 方面:一是对成语的确切意义要有比 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成语所在 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荧屏,街上显• 第得五静级 悄悄的。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
心情糟透了。
D.“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
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2020/7/15
13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解析:A“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
C“始作俑者”• 比第五喻级 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7 词语(包括熟语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专题7 词语(包括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cafcd343f5335a8102d220fd.png)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词语(包括熟语)【高考目标导航】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
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虚词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熟语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等。
这就是说,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一、实词、虚词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
正确使用实词包括正确理解实词词义和辨析近义实词,其中正确理解实词词义是正确使用实词的基础。
高考考查重点是以辨析近义实词为主。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在易混的近义词方面。
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读音相同,书写半同,如祛除、驱除,侦察、侦查,化装,化妆等;二是语音半同,书写半同,如莅临、新临,计划、规划,忽略、忽视,锋利、犀利;三是语音不同,字形不同,如:终究、毕竟,流连、踯躅,抨击、批评。
本考点需要注意两点:①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②考查词语使用正确、使用优劣两个层面。
命题的选材注重语言材料的生活化,每题的题干,绝大部分直接来自生活、社会的热点,而所考查的词语又多是常见的,且课文也多有提及的,具有典型性。
正确使用虚词,主要是指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
其中考查最多的是连词,尤其是复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对关联词语的考查有两种形式:或是给出一段挖空关联词语的句子让考生选填;或是给一个完整句子让考生判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
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复句或句群中分句之间关系的理解,考查的是分析能力。
对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的考查则以常用虚词的运用为主,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句子的内部结构、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虚词的考查一般与实词的使用或辨析、修改病句的考查相结合,不单独设题。
二、熟语《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D。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374b376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0.png)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d。
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俗语..和惯用语。
显然,对熟语的考查是引导中学生走向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
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四.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熟语是XX年考试大纲重新定位的考点。
XX年以前该考点绝大部分是考查成语。
XX年以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面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考查的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
近几年高考语文卷中,XX年没有考查熟语的运用,...XX年都是考查的成语的运用。
XX年扩大范围,北京卷考查熟语的运用。
高考熟语(包括成语)考查的题型一般是判断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的正确与否。
正确使用熟语意味能准确理解熟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恰当运用。
试题往往将正误选项杂陈,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特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
1.(XX年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考点】考查成语的选用,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正确使用熟语教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正确使用熟语教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bf332790c69ec3d5bb7520.png)
正确使用熟语考情大视界“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属于《考试大纲》中的“表达应用”范畴,能力层级为D级。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指的是考生能够根据命题要求判断出熟语使用是否正确,或作出正确的选择,或填上一个恰当的熟语,或修改使用不正确的熟语等。
熟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
“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些成语可从字面上来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也有一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一般说来,成语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源远流长。
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成语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期为人们所使用。
如“有恃无恐”“打草惊蛇”“捕风捉影”等都是大家熟悉并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
二是定型不变。
定型不变指的是成语的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
从成语的结构成分来看,不得任意换用和增减。
例如,不能把“欢天喜地”改为“欢天笑地”,不能把“狼狈为奸”增添为“狼狈而为奸”,同样,“患得患失”减缩为“患得失”也是不允许的。
从结构关系来看,也是不能任意变动的。
不能把“愚公移山”改成“移山愚公”,也不能把“重见天日”改成“天日重见”。
三是意义上整体化。
意义上整体化是指成语的意义跟词的意义一样,往往不是成语各个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整体来表达特定意义的。
这就是说,要透过字面的意义来深入领会成语的意义。
成语的意义一般具有双层性,表面意义的作用仅仅是以其形象性来体现成语的实际含义。
成语的这个特点是一般固定短语所不具备的。
惯用语的特点:(一)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这一条是绝大部分惯用语和部分成语所具备的,有的成语可照字面意义理解,而惯用语几乎都不能按字面意义理解(字面义与比喻引申义有的可不相干)。
人教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人教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92de997aaef8941ea66e055e.png)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高手点评:衔接、连贯是常考的点,也是语言运用中经常出 错的点。解答该题要研究题目的具体形式,衔接的位置往往决定 了做题的思路。一般情况下,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关键是能从 混乱的语句中把握其中心意思和基本思路,抓住了这一点,就可 以顺着往下排序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2010辽宁,15)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 和“虫草之乡”。
①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最高点6 621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 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 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 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 个性特点
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
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这是一个逻辑性比较强的语段,讨论的话题是“作品 的独创性”,有两个分论点,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 作品”,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分析被选句子, 不难发现③②讲的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⑤④①则是讲 “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其中⑤句和它后面的“不同的 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现象”从反面讲“共性”,④句话 锋一转讲“不同”,最后①句紧跟在“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 的表达形式而言”后面讲“形式”,讲“表达特征”。
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37e4d448d7c1c709a14500.png)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题型一辨析近义实词、成语在众多的词语中,意思相近的词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成两大类:①形近义不同。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②义近形不同。
既包括意义相近而用法有别的成语,也包括意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的成语。
准确辨析近义实词、成语,须抓住这些细微处并多角度分析。
角度1:词义侧重角度释义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
辨明了近义词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如:沉思、深思、寻思,“沉思”侧重于思考时的神态;“深思”侧重于思考的内容有深度;“寻思”侧重于反复思考。
再如“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虽然都有“本”“末”,但一个是“倒置”,一个是“逐”,侧重点就可以区分出来了,一个是“本末”关系错位,一个是目标错位。
典例辨识1.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庄严雄伟的吴哥窟毫无疑问是柬埔寨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景色景点)解析:“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根据句意,应选“景点”。
(2)据了解2020年节日放假安排已经出炉。
(安置安排) 解析:“安置”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安排”指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务);安置(人员)。
根据句意,应选“安排”。
(3)“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
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荡然无存;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荡然无存付之东流)解析:“荡然无存”“付之东流”都有“没有了,不存在”的意思。
不同点在于:“荡然无存”是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侧重不再存在了;“付之东流”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侧重一去不复返。
从语境来看,此处应选用“荡然无存”。
(4)变色龙的颜色能够随着环境的颜色而改变,奥楚蔑洛夫就像变色龙一样,见风使舵,随着对狗的主人的判断的不断变化,他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着。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正确使用词语学案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正确使用词语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1dd66dbceb19e8b9f6bab2.png)
专题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积累1 教材中的重点熟语汇编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3.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4.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
5.切齿拊心:咬牙痛心,极端痛恨的样子。
6.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开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
7.变徵之声:常用来形容悲壮之声。
变徵,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8.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9.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形容势力X围广阔。
10.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11.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殒,死亡。
恤,顾惜。
12.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13.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14.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15.迥乎不同:形容差异很大,完全不一样。
16.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17.一听天命:指让其自身开展,没有通过任何的帮助。
18.三差两错:比喻偶然的过失。
19.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20.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21.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比云还高。
22.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23.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24.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25.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清楚。
26.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27.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与选择。
28.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开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夙,早。
兴,起来。
30.对酒当歌: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
后也用来指与时行乐。
31.周公吐哺:周公在吃饭时曾屡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15讲 总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15讲 总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5a7206c9daef5ef7ba0d3cde.png)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课标版)对本考点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这部分主要讲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一是要能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要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
高考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熟语的使用,因此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又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
命题趋势高考熟语(包括成语)考查的题型一般是判断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的正确与否。
正确使用熟语意味着能准确理解熟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恰当运用。
试题往往将正误选项杂陈,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特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
词语的正确使用不仅同词语的知识(如词义、词类等)有关,同时还与句子的正误,修辞、语言的规范和清晰连贯、语言得体等内容有密切关系,因而,熟语的考查也常常同病句、修辞、语言的规范清晰、语言得体等内容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知识讲解成语的语法结构并列关系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
形容全副武装。
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
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承接关系见异思迁:迁,变动。
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先斩后奏: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
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目的关系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
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都有使用不当的毛病,请指出其错误原因 并简要分析。 ⑺由于千年风雨剥蚀,沧州铁狮子锈损严重,美国两位文物保 护专家专程赶来为抢救这座栉风沐雨的铁狮子出谋划策。 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 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栉风沐雨”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常见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明日黄花、火中取栗、万人空巷、不刊之论、不为已 甚、望洋兴叹、不足为训、因人成事、弹冠相庆、久假不 归、司马青衫、数典忘祖、大动干戈、高山流水、不绝如 缕、不翼而飞
考点2 谨防误用褒贬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 “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 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 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 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往往却故意贬 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考点1 谨防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 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 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 就容易犯“舍末逐本”的错误。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 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命题者往往故意让考生 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例2】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熟语使用上的错误。
⑴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 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答:“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⑵少数同学在那次物理课上的恶作剧是有口皆碑的事实,全 班同学谁能忘呢? 答: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是褒义词,用于“恶作
心情糟透了。
D.“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
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解析:A“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 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 小的部分组成的。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 用于此处不合 语意。B此处将“万人空巷”误解为集中到屋里去,巷子空空如也。 同样是理解为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但正确的理解是指家 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用于 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C“屡试不爽”指经过多次试验都不错, “爽”是“差错”之意。而考生容易将“爽”理解为爽快、舒服。 D“不容置疑”意即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成语符合语境。
【例1】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熟语使用上的错误。 ⑴老王和老李曾经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
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 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意思是“一见面就成知交”。
⑻国内的大学排行榜永远都是“北大、清华……”,在这个榜上 其他学校永远只能望其项背。 许多成语具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不可随意改变。 “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义。
考生在本学案的备考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①不能全面 准确地理解熟语的内涵。②不能正确理解熟语的外延。③词 汇贫乏,只凭语感答题。
本学案的备考,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落实词义的 认读,注重多角度的辨析。对易错熟语要反复识记,强化辨 析。②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③重视语 言实践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解析:A“粉墨登场”是化装上台演戏,比喻登上政治 舞台,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B“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 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而本 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 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改用“源源不断”。 C“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 始人,贬义。D“并驾齐驱”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用于此处符合语意。注 意此处容易错用“半斤八两”,使感情色彩不协调。
⑵小明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给《作文 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 果把“刊”理解为“登载”就错了。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 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刊”, 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
解析:这里成语使用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剧”不合适。
解析:这里成语使用犯了褒贬失当的错误。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D ) A.随着《大笑江湖》《赵氏孤儿》的相继上演,今年的国产 电影贺岁档已经粉墨登场。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 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 般地冒出来了。 C.巧的是,首次“中国信息化专家论坛”的特邀主持人 张树新,正是当年“网络文化丛书”的始作俑者。 D.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 一筹,与《儒林外史》相较,则是并驾齐驱。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
A.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
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
不见全豹。
B.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
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
人教版语文全套解析一轮 复习精品学案正确使用成
语包括熟语
学案5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都有使用不当的毛病,请指出其错误原因 并简要分析。 ⑸当大火燃烧的时候,我们需要力量去拯救;当百姓生灵涂炭 的时候,我们需要勇气去面对。
因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而造成语境中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 自身的含义重复。“生灵涂炭”中已有“百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