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专题复习要点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全)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全)](https://img.taocdn.com/s3/m/b388246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2.png)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全)《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一、客观题1、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2、世界四大语系:1、闪米特-含米特语系(现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包括希伯来语(犹太人)、阿拉伯语、埃塞俄比亚语等);2、印欧语系(现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印度、伊朗、欧洲和美洲等);3、阿尔泰语系(现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和前苏联地区);4、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印度等国)。
3、"图腾"的原意:来源于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属",“他的标记”。
4、古埃及文字的造字法:三部分,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
5、两河流域早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史诗《吉尔伽美什》6、世界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7、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8、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代表作为九卷本《历史》,记载了希波战争的历史。
)9、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0、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11、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二、主观题(一)古希腊文化达到古代社会高峰的原因(3条)1、奴隶主民主政治为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创造了有力文化发展的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公民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文化创造。
2、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是希腊文化昌盛的保证。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态势,发达的奴隶制经济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的基础。
3、埃及、西亚历史悠久的文化为古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遗产。
古希腊文化发展过程中,利用开放的海洋文明优势,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二)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3种)1、多立克柱式: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纹、柱头没有装修,被称为男性柱。
如巴特农神庙立柱。
2、爱奥尼柱式:优雅高贵、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被称为女性柱。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507769b9d528ea80c7790c.png)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篇一:初中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提纲远古时代[原始社会](距今2、300百万年——公元前4000年前)1、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人类进化过程是:古猿——猿人(如元谋人)——早期智人(如北京人)——晚期智人(如山顶洞人)。
晚期智人体质与现代人接近,在亚洲的代表有:中国的山顶洞人;在非洲的代表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在欧洲的代表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现代人种按照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人种: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4、现代人类形成后,最初的人类社会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氏族。
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如中国的河姆渡氏族、半坡氏族),原始社会晚期过渡到父系氏族(如中国山东的大汶口文化)。
母系和父系氏族的对比如下:上古时期[奴隶制社会](公元前3500年——公元5世纪)一、总述: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奴隶国家的地区,也是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地区。
除古希腊的文明是海洋文明外,其他四大古文明均是大河文明。
二、、各大古文明知识点(一)古埃及1、地理位置: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2、产生国家的时间:公元3100年左右3、文字:使用象形文字4、文明标志: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为胡夫金字塔。
)5、建造金字塔的原因:作为法老的陵墓。
(二)古巴比伦1、地理位置: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2、建立时间:公元19世纪3、文字:使用楔形文字4、文明标志: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18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5、《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包括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涉及诉讼、财产、婚姻、债务、奴隶、赔偿等方面,其中著名谚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出自该法典。
6、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维护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7、《汉谟拉比法典》的世界地位(历史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知识点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f8ff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7c.png)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知识点总结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知识点总结一:诗歌、小说和戏剧(一)(18世纪)浪漫主义1、特点:①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②崇尚民主自由2、背景:①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②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③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3、代表作:①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被喻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特色: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创作特点: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②英国雪莱:《西风颂》,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③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④法国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4、影响:①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②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③尽管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改变世界的愿望落空,但仍给人鼓舞;④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旗帜。
(二)(18世纪)批判现实主义1、特点:①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②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③追求人道主义理想④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⑤热衷于塑造与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2、背景:①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②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赤贫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罪恶现象惊人增加③文学上人们不满足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要求描写现实生活3、代表作:①法国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②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③法国司汤达:《红与黑》④英国狄更斯:《双城记》4、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世界历史文化知识点
![世界历史文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e282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a.png)
世界历史文化知识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孕育出了璀璨的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世界历史文化的知识点,带您领略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瑰宝。
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和文字系统令人惊叹。
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王室墓地的代表,它们的建造方式一直是个谜。
法老王作为埃及的统治者,享有神圣地位,他们的墓葬中埋葬着大量的财富和珍宝,以供他们在来世使用。
2. 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和英雄故事被广泛传播,希腊建筑、雕塑和戏剧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人类思维和道德伦理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们的思想成果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
3.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庞大的帝国之一,其法律制度、道路建设和城市规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的建筑工程如斗兽场和万神殿令人叹为观止,古罗马的文学作品如《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4. 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书法、绘画和剪纸艺术都有独特的风格,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的长城和故宫等建筑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
5.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宗教和哲学思想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和佛教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它们的信仰体系和仪式令人着迷。
印度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艺术也是独具特色的。
6. 日本文化日本文化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歌舞伎和茶道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日本的建筑风格如寺庙和城堡也是独具特色。
日本的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7. 非洲文化非洲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文化史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c2cdb969dc5022aaea0044.png)
一、章节知识点第一章导言一、文化的特征:民族性与相似性;时代性与稳定性;继承性与创造性;阶级性与非阶级性。
二、世界文化史分期:1、古代文化(上古文化)东方:中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文化);印度(公元前25世纪的印度河文明---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的文化)西方:公元前2000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古希腊罗马文化.2、中世纪文化(中古文化)东方:中国(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文化---19世纪中叶的清朝文化) ;;印度(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18世纪莫卧儿王朝文化)西方: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文化.3、近代文化(17世纪---1917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占主流:15世纪---19世纪,西方历经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科学文化迅速发展.4、现代文化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的文化三、学习世界文化史的目的与方法:1、继承和发扬人类一切文化成果;2、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需要;世界学术研究整合趋势与创新的要求;3、扩大知识面与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与思想素质。
4、历史、比较、表象考察、观念分析、现代科学诸方法。
第二章文化的起源一、人的发展过程:早期、晚期猿人;早期、晚期智人。
二、语言起源说:神创、约定成俗、感叹、手势、摹声、劳动起源说。
三、文字起源说:结绳记事、图画及记事、契刻记事法。
四、艺术的起源:模仿、游戏、巫术、劳动起源说。
第三章古代东方文化一、东方专制的原因:水利灌溉作用说;君权神授二、东方文化起源说:大河文化论气候、粮食生产、挑战与应战(汤因比)三、文字类型: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印度印章文字;中国文字四、古代东方文学特点:1、是世界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文学;2、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民间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史诗、文人创作);五、东方文化的特点:大河、内陆、农业文化。
第四章古代西方文化一、文化起源:两H四R:希伯来主义、希腊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二:古希腊哲学特点:1、哲学与科学交织在一起;2、文字与哲理朴素且生动;3、充满唯物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世界文化史专题复习要点
![世界文化史专题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6ccdda3186bceb19e8bbb0.png)
政治思想
《哲学通信》(1734年),“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遭查禁,罪名:“违反宗教、妨害淳良风俗、不敬权威”。
抨击封建专制,盛赞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
尖刻抨击天主教会:“两足禽兽”、“文明恶棍”
局限性:鄙视人民,称其为“粗野的群氓”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人类理解论》/《政府论》
发挥了国家起源的契约学说,国家的产生是为了保卫人的天赋权利(主要是私有财产的权利)。
与霍布斯一样,推崇君主立宪制度
提出国家分权学说:分权是保障自由、平等、私有财产,防止专制的最好办法。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定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启蒙思想家的“自由”观
卢梭:《社会契约论》(1762)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问题:如何改造社会,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才能恢复和保障人们在不平等社会中丧失的自由和权利?
世界文化史部分专题要点
第一个专题:西方政治文化
1、什么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阿尔蒙德,1956年)
政治的客观方面:政治的结构与功能
政治的主观方面:政治文化现象
狭义的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所共有的政治态度、信仰、情感、价值等。
答案:人民同由人民自己组成的政治共同体缔结契约,组建民主共和国;国家根据“公意” 进行统治。由于人民是主权者,如果执政者滥用职权破坏社会契约而损害人民的公共利益,人民就有权取消契约;当人民的自由被暴力夺去时,人民就应当用暴力把它再夺回来。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多元表现、交流路径、传承载体)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多元表现、交流路径、传承载体)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301996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7.png)
(2022·海南高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 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 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 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认 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 (1)在下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 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 历史影响。(6分)
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
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泉州、明
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交易枢纽。明初郑和下西洋
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
的巅峰。
(2023全国考新课标卷31) 公元前18世纪,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 “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 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 创制。”这一规定( )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誓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包括两河流域、伊朗 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埃及文化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阿拉伯文化
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 北部,横跨欧亚非三大 洲的广大地区
选必3第3课
纲要下
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埃及文化
第1课 文明 的产生与早 期发展
阿拉伯文化
第4课 中古时期的 亚洲
【学习聚焦】受地理和历史
世界文化史资料整理概述
![世界文化史资料整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5c0550acfc789eb172dc8e4.png)
世界文化史冰*K绪论一、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以及由语言和符号构成的全部世界。
物质生产文化:人类的物质生产过程及其成果,包括加工制造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
精神心理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文化。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社会心理文化指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社会形态下长期形成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
制度文化: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各种社会规范、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等。
行为文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包括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节庆典礼等。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文化,包括精神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文化:囊括历史上存在过的全部精神和物质的人类遗产,通常是指一种客观存在,强调的是历史客观性。
文明:通常是就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而言,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进步程度,它的对立面是蒙昧、野蛮。
有时又指:人类有文字以来的历史状态。
结论:●先有文化,后有文明,文化的外延大于文明,文化蕴涵文明。
●文明是文化的结果和表现。
●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方面。
●在某些领域内,文化和文明有时是通用的。
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世界文化就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文化所组成的人类文化系统。
世界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多样性、丰富性。
三、文化的类型1、从社会经济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和工商文化。
游牧文化是指以游牧为经济基础的社会文化体系,又称为“马背上的文化”。
其特点是主要以畜牧业为生,流动性大,具有剽悍、勇猛、豪爽好斗的民族性格特征。
农业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自然文化,它是人类封建时代的基础性文化。
特点是分散、软弱、自给自足、各自为政。
工商文化是以工业和商业为经济基础的社会文化体系。
现代工商文化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以后,至今仍是人类文明的主导性力量,它最大的特征是富于创造性,富于变化。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93191f46527d3250ce03f.png)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三个科学概念,这就是攀树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中的人。
2、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化石是腊玛古猿。
3、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字母文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字的发音系统和书写系统的完美结合。
4、腓尼基人利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音符字母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5、著名诗作《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当时文学上的最高成就。
6、“亡灵书”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出现的比较独特的祭祀文学。
7、通常所说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8、希罗多德被称为“史学之父”,施洛塞尔被称为“世界史之父”。
9、古希腊具有三代师承关系的思想巨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将古希腊的哲学推向顶峰。
10、古罗马人维吉尔的作品有《伊尼特》、《牧歌》、《农事诗》。
11、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著名的理性主义史学家爱德华 .吉本所作。
12、罗马时代著名的科学家是普林尼,他所著的《自然史》共37卷。
13、婆罗门教的圣书是《吠陀》,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最早记载。
14、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和热烈的情感,主要的艺术代表是弗拉戈纳。
15、古代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帝国在古代史书上称为安息帝国。
16、中国古籍《大唐西域记》将古代印度的瓦尔那译为种姓。
17、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是犹太教。
18、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所制定的所有基督教徒必须遵守的教义是尼西亚信条。
19、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的代表作是《神学大全》。
20、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创始人是默罕默德。
21、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因其独特地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成为中世纪向欧洲传播阿拉伯文化的另一重要途径。
22、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
23、世界名画《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的杰作。
24、《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世界文化史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整理
![世界文化史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9be40bbed5b9f3f90f1c89.png)
填空:1 苏美尔三大贡献:车轮、历法、文字。
2 人类进化阶段划分——四阶段划分法: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三阶段划分法(理查德-利基):南方古猿、直立人(爪哇人、海德堡人、北京人)、智人(山顶洞人,德国尼安德特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3 1871年,爱德华-泰勒对文化提出定义。
4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人类是史前时代。
5 考古学家根据古人类生产工具的研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最久。
6 书中对人类进化阶段的划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能人)。
7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经使用火。
8 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是血缘家族。
9 旧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原始宗教,图腾。
10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创作出最初的艺术作品,最杰出的代表是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法国拉斯哥石窟,复活节岛上的石像,耶利哥城遗址。
11 磨光石器的流行和陶器的广泛使用,是新时期时代的主要标志。
12 瓦巴那基人的“玉米传说”。
13 最初的文字就是结绳记事和刻痕记事。
秘鲁印加人最发达,魁普,意思是结子。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14 最早的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
15 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6 拉尔夫、伯恩斯认为,文字和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诞生。
17 目前中国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是:亲皇朝为界。
欧洲历史的分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界(上古和中古)。
世界古代文化史的上下限:上限是最早文字的出现,下限为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8 上古文化中,人类取得主要文化成就之一:轴心时代。
由雅思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
19 人类最早文明的产生之地:西亚的两个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苏美尔文明)——“河间之地”。
20 入侵的阿卡德帝国寿命不长,被其他人打败后,苏美尔人的城邦国家一个个复苏,最强大的是乌尔城邦,建立者乌尔纳木颁布了现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
世界文化史复习提纲
![世界文化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05311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3.png)
世界⽂化史复习提纲世界⽂化史复习提纲第⼀单元、西⽅⼈⽂精神的起源⼀、“⼈是万物的尺度”1、背景:A、奴⾪制民主发展到顶峰;B、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化中⼼;C、⼈在社会中的地位⽇益突出;D、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本⾝。
2、内容:A、以⼈和⼈类社会为探索主题;B、⽤⼈的眼光考察和认识⼈与社会问题;C、强调⼈的价值,树⽴⼈的尊严。
3、认识:A、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制定的。
这种思想强调⼈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然的⼒量对社会⼈⽣的作⽤,具有⾼度的⾃信。
B、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主观的感受,忽视⼈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主义打开了⽅便之门。
⼆、“美德即知识”:1、背景:A、智者学派重视⼈的作⽤但忽视的道德;B、雅典出现世风⽇下道德沦丧的现象;C、苏格拉底希望重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A、强调知识的作⽤,认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知是⼀切罪恶的⾸要根源。
B、强调道德是最⾼的知识;C、善是⼈内在的灵魂;D、教育可以使⼈认识⾃⼰灵魂深处已有的美德。
3、评价:苏格拉底对⼈性的研究是⼈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门研究⼈的学问。
三、柏拉图与亚⾥斯多德1、柏拉图:著作<理想国>,⿎励独⽴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亚⾥斯多德:多学科取得卓越成就;关注⾃然界和⼈类⽣活,强调⼈在⾃然界是最⾼级的。
四、希腊先哲与⽂艺复兴的⼈⽂主义的思潮: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为本,洞察宇宙,探索⼈⽣,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主义精神的滥觞。
普罗塔哥拉“⼈是万物的尺度”,为⽂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法定位。
五、⼈⽂主义精神内涵:其核⼼内容是提倡⼈性,反对神性,主张⼈⽣的⽬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不是教会强调的灭⼈欲,以便死后升⼊天堂;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世界文化史复习笔记
![世界文化史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23ae72b482fb4daa58d4b6d.png)
第一章:文化的起源1、语言的起源:1)、神创说2)、感叹说:孔狄亚克、伊壁鸠鲁、卢梭、黎锦熙。
3)、手势说:苏格拉底、20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前苏联语言学家马尔。
4)、摹声说:柏拉图、斯多葛学派、19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德尔和布来尼茨对此说加以发展。
5)、劳动说:马克思、恩格斯。
2、艺术的起源:1)、摹(模)仿说: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土多德2)、情感说(表现说):托尔斯泰、克罗齐、科林伍德3)、游戏说:18世纪德国的康德首先提出;4)、劳动说:由德国的格罗塞、毕歇尔、恩格斯夫等人提出。
这种观点主张要利用人类学提供的资料,考察原始艺术的起源问题。
5)、巫术说;6)、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3、关于宗教起源的学说:泛灵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以及亚美尼亚主教科金顿等;自然崇拜论: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持此观点;敬畏论: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
愿望满足论:德国的费尔巴哈、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持此观点;一神论:英国的威尔姆·史密特持此观点;巫术论:英国的乔·弗雷泽强调这一说法。
4、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或“他的氏族”,相当于是整个部族的标记。
许多氏族往往以它命名。
图腾崇拜的动物是不能捕杀的,只能在特殊的场合举行祭祀时才能杀死。
5、阿尔塔米拉洞窟:Altamira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Santander)市西,因有优美的史前绘画和雕刻而闻名。
洞窟长约270米,壁画集中在入口处长18米、宽9米的地方。
上面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
从现在的画迹来看,这些壁画是先勾线后涂色,色彩以赭红与黑色为主,都是天然矿物颜料,可能是用动物的脂护和血调合,所用的绘画工具,可能是利用当时的一些动植物和兽毛制成的。
世界文化史复习资料
![世界文化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27b9165f0e7cd18425363d.png)
1.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是人类所发明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文字,人类可以更好地交流思想、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文化艺术。
有了文字,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记录历史、积累文化知识、才使得后人能直接从前人那里继承生产经验、文化科学艺术。
有了文字,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各地区间文明的交流和交融。
2.为何学界有“历史始于苏美尔”的说法?随着考古学的发现,已经证明了从实践上看苏美尔文明就早于世界其他文明,也遭遇埃及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文字塔庙史诗车轮历法城市城市(苏美尔):建立了早期城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等。
文字(苏美尔):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
史诗(苏美尔):《吉尔伽美什史诗》。
这部诗史仅有3500行,但它和其他苏美尔神话故事一起成为《圣经》和希腊古典文学的先驱。
这部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总不能战胜自然规律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思想。
车轮(苏美尔):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了车轮。
历法(苏美尔):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制定了太阴历。
塔庙(苏美尔):“吉古拉特”,在建筑中使用拱券和穹顶。
苏美尔文明对埃及文明有重大的影响尼罗河文明贡献:金字塔太阳历:“元旦”定在天狼星与太阳成一直线之日。
医疗:埃及人认为疾病是自然因素而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的。
数学:埃及人首先注意到所有圆的圆周率都是一样的。
他们还发明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及金字塔、圆柱体和半球的体积的方法。
文字:象形文字。
神庙: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一神教:太阳神3.试评价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四大特征:第一是严格的等级制,种姓从高到底分为四等,依次是:(1)婆罗门(祭司),他们掌握教权,主持祭祀;(2)刹帝利,他们是王公贵族和武士阶层;(3)吠舍,这一阶层由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组成。
世界文化史考试重点
![世界文化史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77706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3.png)
世界文化史考试重点《世界文化史》一、1.了解文化形成史学:斯格勒(1880-1936)(《西方的没落》),在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提出文化形态学。
把文化看作是具有高度自律性的,同时具有生、长、盛、衰几个发展阶段的有机体。
并试图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兴衰过程,揭示其不同的特点,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文化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前文化阶段:社会:原始的蒙昧状态;精神:乡野和直觉的;文化:神秘的象征主义和朴素的模仿。
2、文化阶段:正在成长、富有创造力和不断上升的历史时期。
早期:产生了成熟的意识形成了某种独特的风格,晚期:其特征是城市的兴旺,第三等级的成长,理性主义思潮的勃发。
3、文明阶段:文明阶段是每一个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文明不可避免地要腐败僵化,又回到原始状态下。
整个世界文化出现过八种: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文化(希腊、罗马)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是封闭的,在自己的文化圈内走完自己的历程。
汤因比(1889-1975)他把文明体系看成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
他将文明划分成21个,26个,37个。
它们之间是等价平等,每个文明都要经历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文明起源于挑战和应战。
对文化形态史观的评价:1、宏观研究历史打破了传统的,把人类历史分成古代、近代、现代的在段式框架。
2、打破了欧洲中心论的思想。
3、用理论任意裁剪历史,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4、用西欧的文化发展模式与解释其文化的发展,没有完全跳出西方中心论的思想。
5、英雄史观与过分夸大宗教的作用。
2.了解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古代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
法典的主要特点:(1)施行同态复仇法;(2)阶级歧视;法典缺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观念;(3)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4)颁布许多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定。
印度种姓制度:①婆罗门。
婆罗门是传教士,即僧侣阶层。
世界文化史期末资料整理
![世界文化史期末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4a8f0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a.png)
世界文化史期末资料整理世界文明简史【填空题】1、早期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4个阶段。
2、旧石器时代的人一直依靠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活。
3、磨光石器的流行和陶器的广泛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
4、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三次巨大的变革浪潮,即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近代的工业革命、当代的信息革命。
5、最初的文字就是结绳记事和刻痕记事。
6、最早的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
7、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8、文字与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诞生。
9、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一片荒原。
10、苏美尔人文明之后,依次出现了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波斯等文明。
11、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
12、在建筑艺术方面,古巴比伦人所取得的成就有空中花园、通天塔等建筑杰作。
13、苏美尔人会运用十进制、六十进制、制太阴历、星期概念。
1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15、在古埃及所有直观的纪念物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金字塔。
16、金字塔的建筑经历了阶梯金字塔和标准金字塔两个阶段。
17、埃及最为著名的金字塔是吉萨三大金字塔。
塔身最高的那座叫做胡夫金字塔。
18、作为哈夫拉金字塔的附属建筑物是举世闻名的斯芬克斯(Sphinx)像。
斯芬克斯通常汉译为狮身人面像。
19、最著名的古埃及神庙是新王国时期建造的卡尔纳克和卢克索的神庙。
卡尔纳克神殿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
20、埃及人制定太阳历、计算出π。
21、希伯来人是闪族语系的一支游牧民族,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
据《圣经》记载,希伯来人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也被称为以色列人22、犹太人大卫建都于耶路撒冷,其子为所罗门,希伯来王国进入鼎盛。
23、“弥赛亚”即“救世主”。
24、古代印度大体上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三国领土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25、印度文明史从印度河谷文明(哈拉帕文化)开始,然后是吠陀时代。
世界文化史考点总结
![世界文化史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5360e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4.png)
世界文化史考点总结1.图腾—名词解释:现在的意思是部落的保护层。
图腾包括:图腾包括:1.1.1.动物动物动物2.2.2.植物植物2.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亚述学—名词解释:西亚古代研究使用楔形文字的人综合性学问罗塞塔石碑-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刻有古埃及文刻有古埃及文和和古希腊文。
古埃及文古希腊文。
古埃及文--即象形文字已读通,所以是通向古埃及的钥匙。
3.3.希腊文化希腊文化爱琴海文化是西方文话的源头之一爱琴海文明的发现的发现——1.1.施里芬:施里芬:开创现代人类考古先河开创现代人类考古先河,,首先发现了特洛伊2.2.伊文斯:发现克里特城伊文斯:发现克里特城爱琴海文化的组成爱琴海文化的组成------------克里特文化(前期)和迈锡尼文克里特文化(前期)和迈锡尼文化(后期)狮子门园顶墓线形文字文特里斯文特里斯195219521952年青铜年青铜文化荷马史诗------组成组成 1.1.《伊利亚特》《伊利亚特》《伊利亚特》--歌颂集体英雄主义2.2.《奥德赛》《奥德赛》《奥德赛》--歌颂个人英雄主义古风时代-古风时代是希腊人探索创新的时代(新观念(新观念和和新精神),是随着希腊城邦产生而勃兴的个人权利观念和个人主义精神逐步确立的时代。
自由交流思想、对一切问题人主义精神逐步确立的时代。
自由交流思想、对一切问题进进行批判的权利是古希腊人留给西方文明最珍贵的遗产。
西行批判的权利是古希腊人留给西方文明最珍贵的遗产。
西方方价值核心的基石。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特征:直接民主制,轮流执政和主权在民。
性质性质::奴隶主民主政治体现体现——————公民大会公民大会(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五百人人会议,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十将军委员会,公职津贴,观剧津贴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抽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举手表决德尔斐神谕名词解释:是希腊最权威的身谕,神谕的理解是名词解释:是希腊最权威的身谕,神谕的理解是““人的智慧和理性智慧和理性””的表现悲剧Tragedy 与喜剧Comedy爱斯奇里斯Aeschylis 希腊悲剧之父《被幽囚的普罗希腊悲剧之父《被幽囚的普罗米米修斯》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希腊喜剧之父《女公民大会《女公民大会》》苏格拉底第一位对西方哲学发展以划时代影响的哲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梭:《社会契约论》(1762)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问题:如何改造社会,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才能恢复和保障人们在不平等社会中丧失的自由和权利?
答案:人民同由人民自己组成的政治共同体缔结契约,组建民主共和国;国家根据“公意”进行统治。由于人民是主权者,如果执政者滥用职权破坏社会契约而损害人民的公共利益,人民就有权取消契约;当人民的自由被暴力夺去时,人民就应当用暴力把它再夺回来。
社会纽带:传统、道德和宗教。
社会有机体论:强调社会的有机性质、社会政治制度的成长性。
保守主义的奠基者:埃德蒙·伯克(1729-1797)
1790年发表《法国革命随想录》(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批判
抨击法国大革命对于自由的蹂躏、对财产的践踏
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原因:
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渊源于英、法两国的先进思想(精神食粮)
“三最”:封建专制最典型、社会矛盾最尖锐、危机最深刻
启蒙运动的全盛:18世纪
拉开帷幕,著名科学家丰特涅尔(1657-1757)。担任巴黎科学院秘书长达40年
20年代开始,逐Biblioteka 开展,伏尔泰、孟德斯鸠等40年代以后,推向新高潮,“百科全书派”
第三个专题: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多元
思考题
保守主义:基本内涵、代表人物
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特点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比较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湖畔派、撒旦派
鲁本斯、贝尼尼、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凡尔赛宫、
一、激荡的社会思潮
工业文明时代的降临
新、旧社会制度更替(政治革命)
传统社会、现代社会转型(工业革命)
“如果司法权不同行政权分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定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法国政治文化:激进、共和制度。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共和国剃刀。
美国政治文化:多元、一部宪法
第二个专题:理性时代的启蒙文化
内容提要”
理性、启蒙
启蒙时代、理性时代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
“理性”与“启蒙”释义
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政治思想
《哲学通信》(1734年),“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遭查禁,罪名:“违反宗教、妨害淳良风俗、不敬权威”。
抨击封建专制,盛赞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
尖刻抨击天主教会:“两足禽兽”、“文明恶棍”
“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也有创造出一个来”
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开明专制”
其他作品:
历史著作:《查理十二史》、《路易十四时代》;
“他为卡拉、拉·巴尔、西尔文、蒙拜依洗刷了耻辱。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的理性飞速发展;他为我们的自由铺平了道路。”
伏尔泰的墓位于卢梭墓的一侧。他的心脏装在一只盒子里,存放在巴黎的国家图书馆里,托盘上刻着伏尔泰生前的一句话:
“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
广义的政治文化:不仅包括政治态度、信仰、情感等心理方面,还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第三种观点:包括政治心理、政治价值,也包括政治思想、政治理论。
2、西方政治文化的传统
契约理论、有限责任政府
人权、民权与君权
生命、自由和财产权(追求幸福)
政治权利的保障(宪政原则、法治)
公权与制衡
个人主义与社会责任
3、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
出路:推翻暴政
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的“圣经”、革命的思想武器
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这场革命(指法国大革命),卢梭是导师。”(罗伯斯庇尔)
如果没有卢梭,便没有法国革命。(拿破仑)
“百科全书派”
名称的由来
众多启蒙思想家的集合体
以狄德罗(1713-1784)为中心
编写情况
1745年应邀主编百科全书,定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强调要藉此改变人们现存的思想方式,让它成为一个介绍科学知识、破除宗教迷信、反对封建专制的巨型炸弹。
1751年,第1卷正式出版,1780年全部出齐,共计35卷。
影响
汇集了当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
借助科学成果对抗宗教迷信,通过民主理想反对专制统治,沉重打击封建势力,对民众进行深入持久的启蒙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启蒙运动一直持续到大革命前夕
伏尔泰:启蒙运动中的领袖、导师和泰斗
“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雨果)
“如果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那么,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确确实实没有人能够更好地体现那个充满生机、璀璨光辉的时代。”
“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撒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大灾难
从政治、宗教、伦理三方面全盘否定大革命。
欧陆的保守主义:梅斯特尔(1751-1821)
《对法兰西的思考》
称颂君主政体,“唯一稳定的政府形式”。
大革命中的混乱与流血归咎于理性主义者对基督教的抛弃。
检讨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启蒙运动,强调民族传统、对内心情感的制约。
信奉独裁保守主义(伯克自由由保守主义)
孟德斯鸠
与伏尔泰并驾齐驱,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
著述
《波斯人信札》,1721年化名发表
《罗马盛衰原因论》,1734年发表
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1748年)
分析了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政体各自的特点
斥责专制政体,赞誉共和政体,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
最重要的贡献
发展了国家和法的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
文艺复兴与启蒙
宗教改革与启蒙
科学革命与启蒙
早期启蒙思想家:
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
《利维坦》(Leviathan),1651年
国家起源的契约学说
“自然状态”(公有)→“战争状态”(争夺财富)→缔约建立国家
财产的占有和国家的存在结合在一起
积极意义
政治学说创立于革命时期,反封建
社会思潮:自由主义(Liberalism)
一种政治学说,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政治的中心问题是保护、促进个人的自由
为保护个人自由免遭他人侵犯,政府是必需的;但政府本身可能构成对自由的威胁(government, "a necessary evil"))。
政府的主要任务:消除限制性的障碍,如贫困、疾病、歧视等。
英文:Age of Enlightenment(启迪、教化)
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
Lumière:光明、阳光;伟人、杰出人物。
Lumières:智慧、知识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个人权利与统治者的权力(君权)
人权与主权
西方的自治传统
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James Madison)
4、西方政治文化的初步奠定
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罗马法律、犹太教
英国政治文化:传统、保守、渐进、特权(王权、贵族)与民权(议会)、大宪章、议会之母、内阁制、两党制。宗教旗帜下的革新。权利法案。
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志;如果屈服了,那就不是服从公约的法律了。做了主人的人,就不可能有自由。——卢梭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百科全书派
启蒙思想家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如何理解“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
波里比阿:盛赞罗马政体中的权力相互配合与制衡(执政官、元老院、保民官)。罗马兴盛之因。
西塞罗的《共和国》:主张共和政体应兼备君主、贵族、平民三种政体的优点,是三者的互相结合和相互纠正。
洛克的分权学说
《政府论》中专章论述
立法权、联邦权(外交事务权)、行政权
立法权高于一切,其它权力由其派生并受其支配。
立法权也非无限制,立法者不能以立法权废除公民的财产权,也不能把立法权转让给他人。
评价:近代分权学说的开创者;三权划分不够科学;未论及制衡
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论法的精神》
近代分权学说的完成者
“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制衡(checks & balances)
孟德斯鸠论“三权分立”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围绕《百科全书》的编写,团结了思想领域内一切反封建的斗士。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与“百科全书”
启蒙思想中的“三权/分立”理念
分权理论的渊源
柏拉图的《理想国》:“混合政体”是最好、最稳定的政体(综合了君主政体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体的自由)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政体的三要素: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