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1-8章的习题答案理论力学.doc

1-8章的习题答案理论力学.doc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C2.ACD3.A, B两处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60°第二章平面力系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 B; D。

2. B。

3. F;向上。

4. B。

5. 4^M;方向与水平线成60角,指向 23L右下。

6. 10kN; 10kN ; 5kN; 5kN。

7. 100kN;水平向右。

二•计算题1. F B - -70 KN F AX =70 KN ,F Ay =120 KN , M A二-30KN m2. F AX - -qa F BX二 F qa F Ay =qa F F By 二 qa - F3. F= -5kN F Dy = 4.33kN F E-4.33kN F C =24.41kND xF B^ -17.08kN F AX=F BX = -5kN l^y = -14.08kN M A=T4.66kN mF AX =10N FAy =20N M A =15N mF CD =14.1N6F Ax=2.5kN F Ay=—2.16kN M A=」kN ,m F c =20.33kN7 F B=40kNF AX = —10kNFA ^-20kN M -50kN m F cx = 40kNF ey = 0F HX =300N F Hy =100N第三章空间力系少2(-8. F A ^ = -100N F Ay 二-300N F Ex 二-300N F Ey =100N F °y 二 200N整=一一A > X Y m 一:J E £c X一、选择题与填空题f—- - Fa 6 Fa 1.B。

2.B。

3. M x(F)=O ; M y(F) —H2 44.F x=-40.2N; F y=30-2N; M z=240.2 N m。

5.F z= F sin :;F y= F cos :cos :;M x(F)二 F(ccos'cos : bsin )。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2.3.11图示桁架系统上,已知:F=1500kN,L1=4m, L2=3m。试求桁架中各杆(1,2,3,4,5,6,7)的内力。
第三章 空间力系
一、是非题判断题
3.1.1对一空间任意力系,若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力系的主矢为零。 (∨)
平面力系中,若其力多边形自行闭合,则力系平衡。(×)
3.1.2只要是空间力系就可以列出6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2.3.4悬臂式吊车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由DE、AC二杆组成,A、B、C为铰链连接。已知P1=5kN,P2=1kN,不计杆重,试求杆AC杆所受的力和B点的支反力。
(答案:FBx=3.33kN,FBy=0.25kN,FAC=6.65kN)
2.3.5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粱通过铰链C连接,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10kN/m,力偶矩M=40kN.m,不计梁重,求支座A、B、D的约束反力和铰链C处所受的力。
3.1.3若由三个力偶组成的空间力偶系平衡,则三个力偶矩矢首尾相连必构成自行封闭的三角形。(∨)
3.1.4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力系的合力为零;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力偶系的合力偶矩为零。(∨)
二、填空题
3.2.1若一空间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则此力系有5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3.3.3如图所示,三圆盘A、B、C的半径分别为15cm、10cm、5cm,三根轴OA、OB、OC在同一平面内,∠AOB为直角,三个圆盘上分别受三个力偶作用,求使物体平衡所需的力F和α角。
3.3.4某传动轴由A、B两轴承支承。圆柱直齿轮的节圆直径d=17.3cm,压力角 =20º,在法兰盘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1030N.m的力偶,如轮轴的自重和摩擦不计,求传动轴匀速转动时A、B两轴承的约束反力。(答案:FAx=4.2kN,FAz=1.54kN,FBz=7.7kN,FBz.=2.79kN)

理论力学第一章答案

理论力学第一章答案

• wfei@ • wfei@
ϕ +ϕ ϕ +ϕ m1g sinϕ1 − k cos 1 2 ⋅ (l − 2R) ⋅ sin 1 2 = 0 2 2 m g sinϕ − k cosϕ1 + ϕ2 ⋅ (l − 2R) ⋅ sinϕ1 + ϕ2 = 0 2 2 2 2
o
ϕ1 ϕ2
m2
m1
2.23 质量为m,电荷为q的粒子在轴对称电场 中运动。写出粒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和运动微分方程。 v v v v 解: 由题中 E = E 0 e r ,B = B 0 k 令 ϕ = E 0 ln R v 1 v A = B 0 R eθ 2 v v 在柱坐标系中,有: = 1 mv 2 − q ϕ + q A ⋅ V , L 2 d ∂L ∂L − =0 代入: & dt ∂ q α ∂ qα
2 p 2p
代入完整保守体系的拉格朗日方程,
d dt & R2 & g R & R + R − ω 2R + R − 2 R p2 p p
2
= 0
m
&& & 化简得到, ( p 2 + R 2 ) ⋅ R + R ⋅ R 2 − p 2 ω 2 R + pgR = 0
z o
F
G P
∴ P ⋅ FG = F1 ⋅ EF + ( P'− F1 ) ⋅
若有
DF AC = ,则有:P ⋅ FG EF AB
AB DF AC
A B
P'
F'2
= P'⋅EF
C
即秤锤的重量P与重物P’在秤台的位置无关,且 P ' = P

理论力学习题册答案

理论力学习题册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1)一.是非题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2、作用于刚体上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一种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二.选择题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①二力平衡公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公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b(杆ABa(球A ))d(杆AB、CD、整体)c(杆AB、CD、整体))e(杆AC、CB、整体)f(杆AC、CD、整体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球B、整体)b(杆BC、杆AC、整体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2)一.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WADB CE Original FigureAD B CEWWFAxF AyF BFBD of the entire frame)a (杆AB 、BC 、整体)b (杆AB 、BC 、轮E 、整体)c (杆AB 、CD 、整体 )d (杆BC 带铰、杆AC 、整体)e(杆CE、AH、整体)f(杆AD、杆DB、整体)g(杆AB带轮及较A、整体)h(杆AB、AC、AD、整体第二章平面汇交和力偶系一.是非题1、因为构成力偶的两个力满足F= - 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2、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若选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得的合力不同。

()3、力偶矩就是力偶。

()二.电动机重P=500N.放在水平梁AC的中央.如图所示。

理论力学习题册答案

理论力学习题册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1)一.是非题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2、作用于刚体上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一种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二.选择题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①二力平衡公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公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 )b(杆ABd(杆AB、CD、整体)c(杆AB、CD、整体)-2 -)e (杆AC 、CB 、整体)f (杆AC 、CD 、整体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 (球A 、球B 、整体)b (杆BC 、杆AC 、整体班级姓名学号- 3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2)一.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WA DBCEOriginal FigureADBCEWWF AxF Ay F BFBD of the entire frame )a(杆AB、BC、整体)b(杆AB、BC、轮E、整体)c(杆AB、CD、整体)d(杆BC带铰、杆AC、整体)e(杆CE、AH、整体)f(杆AD、杆DB、整体)g(杆AB带轮及较A、整体)h(杆AB、AC、AD、整体- 4 -班级姓名学号- 5 -第二章平面汇交和力偶系一.是非题1、因为构成力偶的两个力满足F= - 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2、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若选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得的合力不同。

理论力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由题分析可知,点C 的坐标为⎩⎨⎧=+=ψψϕsin cos cos a y a r x 又由于在∆AOB 中,有ϕψsin 2sin ar =(正ry r a 2sin 2sin ==ψϕ联立以上各式运用1cos sin 22=+ϕϕ由此可得rya x r a x 22cos cos --=-=ψϕ得12422222222=---++r y a x y a x r y得22222223y a x r a x y -=-++化简整理可得()()2222222234r a y x y a x -++=-此即为C 点的轨道方程. (2)要求C 点的速度,分别求导⎪⎪⎩⎪⎪⎨⎧=--=2cos sin cos 2cos sin ϕωψψϕωϕωr y r r x 其中ϕω = 又因为ψϕsin 2sin a r =对两边分别求导 故有ψϕωψcos 2cos a r =所以22y x V +=4cos sin cos 2cos sin 2222ϕωψψϕωϕωr r r +⎪⎪⎭⎫ ⎝⎛--= ()ψϕψϕϕψω++=sin cos sin 4cos cos 22r1.4 解 如题1.4.1图所示,A BOCLxθd 第1.4题图OL 绕O 点以匀角速度转动,C 在AB 上滑动,因此C 点有一个垂直杆的速度分量22x d OC v +=⨯=⊥ωωC 点速度dx d d v v v 222sec sec cos +====⊥⊥ωθωθθ 又因为ωθ= 所以C点加速度 θθθω ⋅⋅⋅⋅==tan sec sec 2d dt dv a ()2222222tan sec 2d x d x d +==ωθθω1.5 解 由题可知,变加速度表示为⎪⎭⎫ ⎝⎛-=T t c a 2sin 1π 由加速度的微分形式我们可知dtdv a =代入得dtT t c dv ⎪⎭⎫ ⎝⎛-=2sin 1π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dt T tc dv t v⎰⎰⎪⎭⎫ ⎝⎛-=002sin1π可得 :D Ttc Tct v ++=2cos2ππ(D 为常数)代入初始条件:0=t 时,0=v ,故cT D π2-= 即⎥⎦⎤⎢⎣⎡⎪⎭⎫ ⎝⎛-+=12cos 2T t T t c v ππ 又因为dtds v =所以=ds dt T t T t c ⎥⎦⎤⎢⎣⎡⎪⎭⎫ ⎝⎛-+12cos 2ππ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可⎥⎦⎤⎢⎣⎡⎪⎭⎫⎝⎛-+=t T t T T t c s 2sin 22212πππ1.6解 由题可知质点的位矢速度r λ=//v ①沿垂直于位矢速度μθ=⊥v又因为 r r λ== //v , 即r rλ=μθθ==⊥r v 即rμθθ= ()()j i v a θ r dtd r dt d dt d +==(取位矢方向i ,垂直位矢方向j ) 所以()j i i i θ r rdtd r i dt r d r dt d +=+=()dtd r dt d r dt dr r dt d j j j j θθθθ ++=i j j 2r r r θθθ -+= 故()()j i a θθθr r r r 22++-= 即 沿位矢方向加速度()2θr r a -= 垂直位矢方向加速度()θθr r a 2+=⊥ 对③求导r rr 2λλ== 对④求导θμμθθrrr +-=2⎪⎭⎫⎝⎛+=λμμθr把③④⑦⑧代入⑤⑥式中可得rr a 222//θμλ-=⎪⎭⎫ ⎝⎛+=⊥r a μλμθ1.7 解 由题可知⎩⎨⎧==θθsin cos r y r x ①②对①求导θθθ sin cos r r x-= ③ 对③求导θθθθθθθcos sin sin 2cos 2 r r r rx ---=④对②求导θθθcos sin r r y+=⑤ 对⑤求导θθθθθθθsin cos cos 2sin 2 r r rr y -++=⑥ 对于加速度a ,我们有如下关系见题1.7.1图题1.7.1图即⎩⎨⎧+=+=θθθθθθcos sin sin cos a a y a a x r r⑦--⑧ 对⑦⑧俩式分别作如下处理:⑦θcos ⨯,⑧θsin ⨯ 即得⎩⎨⎧+=-=θθθθθθθθθθcos sin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a a y a a x r r⑨--⑩ ⑨+⑩得θθsin cos yx a r += ⑾ 把④⑥代入 ⑾得2θr r a r -= 同理可得θθθ r r a 2+= 1.8解 以焦点F 为坐标原点,运动如题1.8.1图所示]题1.8.1图则M 点坐标⎩⎨⎧==θθsin cos r y r x 对y x ,两式分别求导⎪⎩⎪⎨⎧+=-=θθθθθθcos sin sin cos r r yr r x 故()()22222cos sin sin cos θθθθθθ r r r r y xv ++-=+=222ωr r+= 如图所示的椭圆的极坐标表示法为()θcos 112e e a r +-=对r 求导可得(利用ωθ= )又因为()()221cos 111ea e e a r -+-=θ即()rer e a --=21cos θ 所以()()2222222221211cos 1sin e r e ar r e a --+--=-=θθ故有()2222224222sin 1ωθωr e a r e v +-=()2224221ea r e -=ω()()]1211[2222222e r e ar r ea --+--22ωr +()()⎥⎦⎤⎢⎣⎡--+-⋅-=2222222221121e e ar r r e e a r ω()r r a b r -=2222ω 即()r a r br v -=2ω(其中()b a e b ,1222-=为椭圆的半短轴)1.9证 质点作平面运动,设速度表达式为j i v y x v v +=令为位矢与轴正向的夹角,所以dt d v dt dv dt d v dt dv dt d y y x x j j i i v a +++==j i ⎪⎪⎭⎫⎝⎛++⎪⎭⎫ ⎝⎛-=θθ x y y x v dt dv v dt dv 所以[]j i a ⎪⎪⎭⎫⎝⎛++⎪⎭⎫ ⎝⎛-=θθ x yy x v dt dv v dt dv ()j i y x v v +⋅ θθ y x y y y x x x v v dt dv v v v dt dv v ++-=dtdv v dt dv v y yxx += 又因为速率保持为常数,即C C v v y x ,22=+为常数对等式两边求导022=+dtdv v dt dv v y y xx所以0=⋅v a即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正交.1.10解 由题可知运动轨迹如题1.10.1图所示,题1.10.1图则质点切向加速度dtdv a t =法向加速度ρ2n v a =,而且有关系式ρ2v 2k dt dv -= ①又因为()232y 1y 1'+''=ρ②2px y 2=所以yp y =' ③ 32yp y -='' ④ 联立①②③④2322322y p 1y p 2kv dtdv⎪⎪⎭⎫ ⎝⎛+-= ⑤又dydv ydt dy dy dv dt dv =⋅=把2px y 2=两边对时间求导得py y x=又因为222y xv += 所以22221py v y+= ⑥ 把⑥代入⑤23223222122121⎪⎪⎭⎫ ⎝⎛+⋅-=⋅⎪⎪⎭⎫ ⎝⎛+y p y p kv dydvp y v既可化为222py dykp v dv +-= 对等式两边积分222py dykp v dv p p vu+-=⎰⎰- 所以πk ue v -=1.11解 由题可知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系如图1.11.1所示题1.11.1图⎪⎪⎩⎪⎪⎨⎧====ααcos sin 2a dt dv a a r v a t n 两式相比得dtdv r v ⋅=ααcos 1sin 2即2cot 1vdv dt r =α 对等式两边分别积分200cot 1v dv dt rv v t⎰⎰=α 即αcot 110rt v v -=此即质点的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1.12证 由题1.11可知质点运动有关系式⎪⎪⎩⎪⎪⎨⎧==ααcos sin 2a dtdv a r v ①② 所以 ωθθθd dv dt d d dv dt dv =⋅=,联立①②,有ααωθcos sin 2r v d dv = 又因为r v ω=所以 θαd vdv cot =,对等式两边分别积分,利用初始条件0=t 时,0θθ=()αθθcot 00-=e v v1.13 证(a )当00=v ,即空气相对地面上静止的,有牵相绝v v v +=.式中绝v 质点相对静止参考系的绝对速度, 相v 指向点运动参考系的速度, 牵v 指运动参考系相对静止参考系的速度.可知飞机相对地面参考系速度:绝v =v ',即飞机在舰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飞机来回飞行的总时间v l t '=20. (b )假定空气速度向东,则当飞机向东飞行时速度01v v v +'=飞行时间1v v lt +'=当飞机向西飞行时速度0v v v v v -'=+=牵相飞行时间2v v lt -'=故来回飞行时间021v v l t t t +'=+=0v v l -'+222v v lv -''= 即2200220112v v t v v v lt '-='-'= 同理可证,当空气速度向西时,来回飞行时间2201v v t t '-= (c )假定空气速度向北.由速度矢量关系如题1.13.1图v 题1.13.1图v v v '+=0绝202v v v -'= 所以来回飞行的总时间222vv l t -'=2200220112v vt v v v l '-='-'=同理可证空气速度向南时,来回飞行总时间仍为2201v v t t '-=1.14解 正方形如题1.14.1图。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理论力学第一章题及解答(文末)

理论力学第一章题及解答(文末)

理论⼒学第⼀章题及解答(⽂末)第⼀章思考题1.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有何不同?1.2 在极坐标系中,r v r =,θθ r v =.为什么2θ r r a r-=⽽⾮r ?为什么θθ r r a 20+=⽽⾮θθ r r +?你能说出r a 中的2θ r -和θa 中另⼀个θ r 出现的原因和它们的物理意义吗?1.3 在内禀⽅程中,n a 是怎样产⽣的?为什么在空间曲线中它总沿着主法线⽅向?当质点沿空间运动时,副法线⽅向的加速度b a 等于零,⽽作⽤⼒在副法线⽅向的分量b F ⼀般不等于零,这是不是违背了⽜顿运动定律呢?1.4 在怎样的运动中只有τa ⽽⽆n a ?在怎样的运动中⼜只有n a ⽽⽆τa ?在怎样的运动中既有n a ⽽⽆τa ?1.5dt r d 与dt dr 有⽆不同?dt v d与dtdv 有⽆不同?试就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分别加以讨论. 1.6⼈以速度v 向篮球⽹前进,则当其投篮时应⽤什么⾓度投出?跟静⽌时投篮有何不同?1.7⾬点以匀速度v 落下,在⼀有加速度a 的⽕车中看,它⾛什么路经?1.8某⼈以⼀定的功率划船,逆流⽽上.当船经过⼀桥时,船上的渔竿不慎落⼊河中.两分钟后,此⼈才发现,⽴即返棹追赶.追到渔竿之处是在桥的下游600⽶的地⽅,问河⽔的流速是多⼤?1.9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否总是和所受的外⼒的⽅向⼀致?为什么?1.10在那些条件下,物体可以作直线运动?如果初速度的⽅向和⼒的⽅向⼀致,则物体是沿⼒的⽅向还是沿初速度的⽅向运动?试⽤⼀具体实例加以说明.1.11质点仅因重⼒作⽤⽽沿光滑静⽌曲线下滑,达到任⼀点时的速度只和什么有关?为什么是这样?假如不是光滑的将如何?1.12为什么被约束在⼀光滑静⽌的曲线上运动时,约束⼒不作功?我们利⽤动能定理或能量积分,能否求出约束⼒?如不能,应当怎样去求?1.13质点的质量是1千克,它运动时的速度是k j i v 323++=,式中i 、j 、k 是沿x 、y 、z 轴上的单位⽮量。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B
A FAC FBA
P
(l)
(l1)
(l2)
(l3)
图 1-1
1-2 画出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题图中未画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 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
B
FN1
C
FN 2
P2 P1
FAy
A
FAx
(a2)
(b)
FN1
A
P1
FN
(b2)
C
FN′
P2
(a1)
B
FN1
FN 2
FN
P1
F Ay
FCy
FAx (f2)
C FC′x
FC′y F2
FBy
FBx B (f3)
FAy A FAx
FB
C B
(g)
FAy
FAx A
D FT C FCx
(g2)
FB
B
F1
FB′ B
FAy
A
FAx
(h)
(h1)
P (g1)
FC′y
FT
C
FC′x
P (g3)
D
FCy
FB
F2
C FCx
B
(h2)
A FAx
FAy
FCy
D FAy
A
FAx
(k3)
6
FB
F1
FB′
B B
FD D
(l) FD′ D
A FA
(l1) F2
C
FC (l2)
F1
D
F2
B
A
E
FE
FA
(l3) 或
F1
FB′

理论力学 第六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理论力学 第六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C
FN 2
P2 P1
FAy
A
FAx
(a2)
(b)
FN1
A
P1
FN
(b2)
C
FN′
P2
(a1)
B
FN1
FN 2
FN
P1
F Ay
A
FAx
(a3)
FN1
A
P1 B
FN 3
P2
FN 2 (b1)
FN′
B
FN 3
P2
FN 2 (b3)
3
(c)
FT D
FN 2
B P1FN1 (c2)ຫໍສະໝຸດ FAyAFAx
C
D
FN 2
F Ay
(i)
(i1)
(j)
(j1)
B FB F
C
P FAy
A
FAx
(k)
(k1)
2
FCA C
FAB
A
FA′C
FA′ B
B
A FAC FBA
P
(l)
(l1)
(l2)
(l3)
图 1-1
1-2 画出下列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题图中未画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 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
B
FN1
C B
θE
D FAy
A
FAx
(k2)
F
FB
CE
FC′x
θ
B
FC′y FD′E (k1)
F FCx
C FCy
90° − θ FDE
D FAy
A
FAx
(k3)
6
FB
F1

《理论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理论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习题1-1] 支座受力F ,已知kN F 10=,方向如图所示, 求力沿y x ,轴及沿'',y x 轴分解的结果,并求力F 在各轴上的投影.解:(1)F 沿y x ,轴分解的结果把F 沿y x ,轴分解成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i i i F F x 66.8866.01030cos 0)(kN →→→→=⨯==j j j F F y 55.01030sin 0)(kN (2)F 沿'',y x 轴分解的结果把F 沿'',y x 轴分解成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10'i i F F x )(kN→→→-=⨯-=''018.575cos 102'j j F y )(kN (3) F 在y x ,轴上的投影)(66.8866.01030cos 0kN F F x =⨯==)(55.01030sin 0kN F F y =⨯== (4) F 在'',y x 轴上的投影)(66.8866.01030cos 0'kN F F x =⨯==)(59.275cos 1075cos 00'kN F F y -=-=-=[习题1-2] 已知N F 1001=,N F 502=,N F 603=N F 804=,各力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各力在x 轴y 轴上的投影. 解:)(6.86866.010030cos 011N F F x =⨯==)(505.010030sin 011N F F y =⨯==)(305350cos 222N F F x =⨯==α力沿x,y 轴的分解图力沿x ’,y ’轴的分解图力沿x ’,y ’轴的投影图xF yFy 'x F ')(405450sin 222N F F y -=⨯-=-=α 0060cos 333=⨯==αF F x)(60160sin 333N F F y =⨯==α)(57.56135cos 80cos 0444N F F x -===α)(57.56135sin 80sin 0444N F F y ===α[习题1-3] 计算图中321,,F F F 三个力分别在z y x ,,轴上的投影.已知kN F 21=,kN F 12= , kN F 33=. 解:)(2.16.025311kN F F x -=⨯-=⨯-= )(6.18.025411kN F F y =⨯=⨯=01=z F)(424.05345sin 1cos sin 02222kN F F x =⨯⨯==θγ )(566.05445sin 1sin sin 02222kN F F y=⨯⨯==θγ)(707.045cos 1cos 0222kN F F z =⨯==γ03=x F03=y F)(333kN F F z ==[习题1-4] 已知kN F T 10=,求T F 分别在z y x ,,轴上的投影. 解:(591.75353510sin 22222F F T Txy =+++⨯==γ)(51.6355591.7cos 22kN F F Txy Tx =+⨯==θ题1-2图)3,)0,)(91.3353591.7sin 22kN F F Txy Ty =+⨯==θ)(51.6535510cos 222kN F F T Tz -=++⨯-=-=γ[习题1-5] 力F 沿正六面体的对角线AB 作用,kN F 100=,求F 在ON 上的投影. 解:如图所示,F 在AC 线上的投影为:)(345.88400300400400400100cos 22222kN CAB F F F OB AC =+++⨯===5.0400200tan ==NOD 057.265.0arctan ==NOD 00043.1857.2645=-=BONF 在ON 线上的投影为:)(811.8343.18cos 345.88cos 0kN BON F F O B O N ===[习题1-6] 已知N F 10=,其作用线通过A(4,2,0),B(1,4,3)两点,如图所示.试求力F 在沿CB 的T 轴上的投影. 解: 61.313)42()14(22==-+-=AD69.413361.322==+=AB 2361.322=-=DGF 在AD 上的投影为:M)(697.769.461.310cos N BAD F F AD =⨯== )(40.669.4310sin N BAD F F z =⨯==)(264.461.32697.7cos N ADG F F AD y =⨯==)(396.661.33697.7sin N ADG F F AD x =⨯==F 在T 轴上的投影为:)(251.75340.654264.4cos cos kN ECB F BCD F F z y T =⨯+⨯=+= [习题1-7] 图中圆轮在力F 和矩为M 的力偶作用下保持平衡,这是否说明一个力可与一个力偶平衡? 解:图中圆轮在力F 和矩为M 的力偶作用下保持平衡,这不能说明一个力可与一个力偶平衡.因为轮子的圆心处 有支座,该支座反力R 与F 构成一力偶,力偶矩),(F R M 与M 等值,共面,反向,故圆轮保持平衡.[习题1-8] 试求图示的力F 对A 点之矩,已知m r 2.01=m r 5.02=,N F 300=.010012030cos 60sin )30sin (60cos )(r F r r F F M A ⋅+--=)(15232.023300)5.02.05.0(5.0300)(m N F M A ⋅-=⨯⨯⨯+⨯-⨯-= [习题1-9] 试求图示绳子张力T F 对A 点及对B 点的矩.已知kN F T 10=,m l 2=,m R 5.0=,030=α.解:)(530sin 10sin 0kN F F T Tx ===α)(66.830cos 10cos 0kN F F T Ty ===α )(732.1866.0260sin 0m l OC =⨯==)(15.0260cos 0m l AC =⨯==)()()(Ty A Tx A T A F M F M F M +=)30cos 5.01(66.8)30sin 5.0732.1(500+⨯+-⨯-=)(5m kN ⋅=)()()(Ty B Tx B T B F M F M F M +=)30cos 5.01(66.8)30sin 5.0732.1(500-⨯--⨯-=)(320.12m kN ⋅-=[习题1-10] 已矩正六面体的边长为c b a ,,,沿AC 作用一力F ,试求力F 对O 点的矩矢量表达式. 解:zy xF F F c bak j iF M →→→=)(0式中,2222222222cos cos c b a Fa b a a c b a b a F F F x ++-=+⋅+++⋅-=⋅-=θγ2222222222sin cos cb a Fb ba b cb a b a F F F y ++-=+⋅+++⋅-=⋅-=θγ222222sin cb a Fc cb ac F F F z ++=++⋅==γ故cb ac b ak j i c b a FF M --++=→→→2220)(cc bak j i c b a F200222→→→++=baj ic c b a F→→⋅++=2222)(2222→→-++=j a i b c b a cF[习题1-11] 钢绳AB 中的张力kN F T 10=.写出该张力T F 对O 点的矩的矢量表达式.解:2)21()01(22=-+-=BC2318)04()12()10(222==-+-+-=ABzy xF F F k j iF M 42)(0→→→=式中,)(357.22123210cos cos kN F F T Tx =⋅⋅=⋅=θγ )(357.22123210sin cos kN F F T Ty -=⋅⋅-=⋅-=θγ)(428.923410sin kN F F T Tz -=⋅-=-=γ故428.9357.2357.2420)(0--=→→→k j i F M 357.2357.24428.9357.22---=→→→→jiki)(357.24)357.2428.9(2→→→→--⨯---=j i k i →→→-+-=k j i 714.4428.9428.9[习题1-12] 已知力→→→→+-=k j i F 32,其作用点的位置矢→→→→++=k j i r A 423,求力F 对位置矢为→→→→++=k j i r B 的一点B 的矩(力以N 计,长度m 以计).A解:→→→→→⨯-=⨯=F r r F r F M B A AB B )()(式中,→→→→++=k j i r A 423,→→→→++=k j i r B ,=-→→)(B A r r →→→++k j i 312 →→→→+-=k j i F 32故, =)(F M B ⨯++→→→)312(k j i )32(→→→+-k j i=-=→→→132312k j i=--→→→240312k j i 23522---→→→→k k j i 5222---=→→→k j i)425(2→→→+---=k j i→→→-+=k j i 8410 )(m N ⋅[习题1-13] 工人启闭闸门时,为了省力,常常用一根杆子插入手轮中,并在杆的一端C 施加力,以转动手轮.设手轮直径m AB 6.0=,AC 轩长m l 2.1=,在C 端用N F C 100=的力能将闸门开启,若不借用杆子而直接在手轮A,B 施加力偶),('F F ,问F 至少应多大才能开启闸门? 解:支座O 反力O R 与C F 构成一力偶),(0C F R 若要闸门能打开,则),('F F 与),(0C F R 必须 等效,即它们的力偶矩相等:)3.02.1(1006.0-⨯=⨯F )(150N F =[习题1-14]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解答(赫桐生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解答(赫桐生版)

理论力学(郝桐生)第一章习题1-1.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习题1-2.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习题1-3.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第二章习题2-1.铆接薄钢板在孔心A、B和C处受三力作用如图,已知P1=100N沿铅垂方向,P2=50N沿AB方向,P3=50N沿水平方向;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属平面汇交力系;合力大小和方向:习题2-2.图示简支梁受集中荷载P=20kN,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解:(1)研究A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几何关系:约束反力:(2) 研究A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几何关系:约束反力:习题2-3.电机重P=5kN放在水平梁AB的中央,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B端以撑杆BC支持。

求撑杆BC所受的力。

解:(1)研究整体,受力分析:(2) 画力三角形:(3) 求BC受力习题2-4.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磨擦及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解:(1) 研究铰A,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AB杆受拉,BC杆受压。

(2) 研究铰A,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AB杆实际受力方向与假设相反,为受压;BC杆受压。

习题2-5.三铰门式刚架受集中荷载P作用,不计架重;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解:(1)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AC是二力杆);画力三角形:求约束反力:(2)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BC是二力杆);画力三角形:几何关系:求约束反力:习题2-6.四根绳索AC、CB、CE、ED连接如图,其中B、D两端固定在支架上,A端系在重物上,人在E点向下施力P,若P=400N,α=4o,求所能吊起的重量G。

解:(1) 研究铰E,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2) 研究铰C,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习题2-7.夹具中所用的两种连杆增力机构如图所示,书籍推力P作用于A点,夹紧平衡时杆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求对于工件的夹紧力Q和当α=10o时的增力倍数Q/P。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解答(赫桐生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解答(赫桐生版)

理论力学(郝桐生)第一章习题1-1.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习题1-2.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习题1-3.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第二章习题2-1.铆接薄钢板在孔心A、B和C处受三力作用如图,已知P1=100N沿铅垂方向,P2=50N沿AB方向,P3=50N沿水平方向;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属平面汇交力系;合力大小和方向:习题2-2.图示简支梁受集中荷载P=20kN,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解:(1)研究A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几何关系:约束反力:(2) 研究A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几何关系:约束反力:习题2-3.电机重P=5kN放在水平梁AB的中央,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B端以撑杆BC支持。

求撑杆BC所受的力。

解:(1)研究整体,受力分析:(2) 画力三角形:(3) 求BC受力习题2-4.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磨擦及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解:(1) 研究铰A,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AB杆受拉,BC杆受压。

(2) 研究铰A,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AB杆实际受力方向与假设相反,为受压;BC杆受压。

习题2-5.三铰门式刚架受集中荷载P作用,不计架重;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解:(1)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AC是二力杆);画力三角形:求约束反力:(2)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BC是二力杆);画力三角形:几何关系:求约束反力:习题2-6.四根绳索AC、CB、CE、ED连接如图,其中B、D两端固定在支架上,A端系在重物上,人在E点向下施力P,若P=400N,α=4o,求所能吊起的重量G。

解:(1) 研究铰E,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2) 研究铰C,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习题2-7.夹具中所用的两种连杆增力机构如图所示,书籍推力P作用于A点,夹紧平衡时杆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求对于工件的夹紧力Q和当α=10o时的增力倍数Q/P。

胡汉才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胡汉才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1-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A )。

A.滑动矢量
B.自由矢量
C.定位矢量
1-2 如图1-18所示,作用在物体A 上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F 和2F ,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
反,则其合力可表为( C )。

A.1F –2F
B.2F - 1F
C.1F +2F
图1-18 图1-19 1-3 F =100N ,方向如图1-19所示。

若将F 沿图示x ,y 方向分解,则x 方向分力的大小 x F = C N ,y 方向分力的大小y F = ___B __ N 。

A. 86.6
B. 70.0
C. 136.6
D.25.9
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 A 。

A. 刚体
B. 变形体
1-5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C 。

A. 刚体;
B. 变形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1-6 如图1-20所示,已知一正方体,各边长a ,沿对角线BH 作用一个力F ,则该力在x 1轴上的投影为 A 。

A. 0
B. F/2
C. F/6
D.-F/3
1-7如图1-20所示,已知F=100N ,则其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Fx = -402N ,Fy = 302N ,Fz = 502 N 。

图1-20 图1-21。

理论力学练习册及答案

理论力学练习册及答案
解:动点取杆OA上A点,动系固连杆O1C上,定系固连机架。
由速度合成定理 作速度平行四边形。
由加速度合成定理 作加速度图。
取 方向投影,得:
再取动点杆O1C上C点,动系固连套筒B上,定系固连机架。
由速度合成定理 作速度平行四边形。
由加速度合成定理:
作加速度图。
取 方向投影,得:
取 方向投影,得:
第八章 刚体平面运动
8-1.已知图示机构滑块B,沿水平方向按规律SB=0.01t2+0.18t m移动,通过连杆AB带动半径R=0.1 m的轮子沿水平方向只滚不滑。求当t=1 s时,点A和点C在图示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当 时,
由于杆AB作瞬时平动,且P为轮C
的速度瞬心,故有:
8-2.曲柄OA=17 cm,绕定轴O转动的角速度ωOA=12 rad/s,AB=12 cm,BD=44 cm,滑块C、D分别沿着铅垂与水平滑道运动,在图示瞬时OA铅垂,求滑块C与D的速度。
2、研究滑块A运动副,求 ,
3、分别作套筒o运动副、滑块A运动副
加速度图,
4、研究杆BE,作O、A加速度图,
5、分别列O、A点加速度投影式求解
7-7.圆盘半径OA=r,可绕其边缘上一点A转动,从而带动直杆BC绕B点转动,AB=3r,且直杆与圆盘始终相切,当圆盘中心运动到AB连线上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ε,求此瞬时直杆BC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8-5.滑块B、D在铅直导槽中滑动,通过连杆BA及CD与轮子A相连,各连接处都是光滑铰链。轮A放在水平面上,AB=10 cm,CD=13 cm。在图示瞬时,即轮心A至两铅垂导槽的距离均为8 cm时,可在水平面上自由滚动的轮子,其轮心速度νA=30 cm/s,方向水平向右。求此时滑块D的速度。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1-10章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1-10章
τ
y′ = e x
θ = 45o
(1 + y′ ) ρ= y′′
3 2 2
an = a
v
( 0 , 1)
θ
v x = v y = 6 2 m/s
x
ρ =2 2m
a x = − 36 m/s 2 , a y = 36 m/s 2
28
概念题答案
[六]
π R 2 − avt πr = v = rω
2
av 2 α = 3 2π r
1 M x = F ( h − 3r ) 4
3 My = F (r + h) 4 1 M z = − Fr 2
4
概念题答案
[五]
M FA = FC = 2 2a
5
概念题答案
[六]
M 2 = 3 N ⋅ m (逆时针) FAB = 5 N (拉力)
6
概念题答案
[七]
7
概念题答案
[八]
F = 50 N , θ = 143 o8′
N3 = F N4 = 0
N5 = − 2F
19
概念题答案
[五]
FsA FNA
P
FsB FNB
FsA = fs FN A
FsB = fs FNB
fs = 0.223
20
概念题答案
[六]
40 .2 kN ≤ PE ≤ 104 .2 kN
21
概念题答案
[七(4-18)]
sin α − f s cos α sin α + f s cos α FQ ≤ FP ≤ FQ cos α + f s sin α cos α − f s sin α
2 0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第三版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第三版

a=
2 2 2 dv & = 2 dω 2 sec 2 θ tan θ = 2ω x d + x = ωd ⋅ 2 sec θ ⋅ sec θ ⋅ tan ⋅ θ dt d2
(
)
1.5 矿山升降机作加速度运动时,其变加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πt ⎞ a = c⎛ ⎜1 − sin ⎟ 2T ⎠ ⎝
-5-
y A r ϕ
a
ψ
C
a
B x
O
第 1 .3 题 图
y
A

ω ϕ O
r
C •
a
ψ B
x
题1.3.2图
由题分析可知,点 C 的坐标为 ⎧ x = r cos ϕ + a cos ψ ⎨ ⎩ y = a sin ψ 又由于在 ∆ AOB 中,有
r 2a = sin ψ sin ϕ
sin ϕ =
(正弦定理)所以
L
A d θ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4题 图
x C
B
OL 绕 O 点以匀角速度转动, C 在 AB 上滑动,因此 C 点有一个垂直杆的速度分

v ⊥ = ω × OC = ω d 2 + x 2 C 点速度 v= v⊥ d 2 + x2 = v ⊥ sec θ = ωd sec 2 θ = ω cos θ d
& = ω 所以 C 点加速度 又因为 θ
(
) (
)
2
rω cos ϕ ⎧& x = − r ω sin ϕ − sin ψ ⎪ ⎪ 2 cos ψ ⎨ rω cos ϕ ⎪y &= ⎪ ⎩ 2
其中
ω =ϕ &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第三版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第三版
( ) a 2 1 − e2 2
e2ω 2r 4
( ) ( ) ( ) =
a2
1− e2
2
a2 1− e2 [1 −
2
+r2
− 2ar 1 − e 2
+ r2ω 2 ]
r2e2
( ) r 2ω 2 ( ) = a2 1 − e 2
⎡ e2 r 2 − r 2 + 2ar 1 − e2
⋅⎢ ⎣
1− e2
- 12 -
又因为 所以 把⑥代入⑤
既可化为 对等式两边积分 所以
x& = yy& p
v 2 = x& 2 + y& 2
y& 2
=
v2
1+
y2 p2

p2
⎜⎜⎝⎛1+
v
y2 p2
1
⎞2 ⎟⎟ ⎠

dv dy
=
−2kv2

y3
⎜⎜⎝⎛1 +
p2 y2
3
⎞2 ⎟⎟ ⎠
dv = −2kp dy
v
y2 + p2
d 2 + x2 d
又因为θ& = ω 所以 C 点加速度
( ) a
=
dv dt
= ωd ⋅ 2 secθ
⋅ secθ
⋅ tan⋅ θ&
=
2dω 2 sec 2 θ
ta n θ
=
2ω 2 x d 2 d2
+
x2
1.5 矿山升降机作加速度运动时,其变加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a
= c⎜⎛1 − sin
πt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第一章习题答案设开始计时的时刻速度为,由题可知枪弹作匀减速运动设减速度大小为. 则有:由以上两式得再由此式得证明完毕.{{SSt t 题1.1.1图0v a ()()⎪⎪⎩⎪⎪⎨⎧+-+=-=221210211021221t t a t t v s at t v s 11021at t s v +=()()2121122t t t t t t s a +-=()1第1.3题图由题分析可知,点的坐标为又由于在中,有(正弦定理)所以联立以上各式运用由此可得得得化简整理可得此即为点的轨道方程. (2)要求点的速度,分别求导y题1.3.2图C ⎩⎨⎧=+=ψψϕsin cos cos a y a r x ∆AOB ϕψsin 2sin a r =ryr a 2sin 2sin ==ψϕ1cos sin 22=+ϕϕrya x r a x 22cos cos --=-=ψϕ12422222222=---++rya x y a x r y 22222223y a x r a x y -=-++()()2222222234r a y x y a x -++=-C C ⎪⎪⎩⎪⎪⎨⎧=--=2cos sin cos 2cos sin ϕωψψϕωϕωr y r r x又因为对两边分别求导 故有所以①② 对①求导③ 对③求导④ 对②求导⑤ 对⑤求导⑥ 对于加速度,我们有如下关系见题1.7.1图ϕω =ψϕsin 2sin a r =ψϕωψcos 2cos a r = 22y xV +=4cos sin cos 2cos sin 2222ϕωψψϕωϕωr r r +⎪⎪⎭⎫ ⎝⎛--=()ψϕψϕϕψω++=sin cos sin 4cos cos 22r ⎩⎨⎧==θθsin cos r y r x θθθ sin cos r r x-=θθθθθθθcos sin sin 2cos 2 r r rr x ---=θθθcos sin r r y+=θθθθθθθsin cos cos 2sin 2 r r rr y -++=a 题1.7.1图⎩⎨⎧+=-=θθθθθθcos sin sin cos a a y a a xr r ⑦--⑧ 对⑦⑧俩式分别作如下处理:⑦,⑧ 即得⎪⎩⎪⎨⎧+=-=θθθθθθθθθθ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22a a ya a xr r ⑨--⑩ ⑨+⑩得⑾ 把④⑥代入 ⑾得同理可得则点坐标对两式分别求导故如图所示的椭圆的极坐标表示法为θcos ⨯θsin ⨯θθsin cos yx a r +=2θr r a r -=θθθ r r a 2+=F题1.8.1图M ⎩⎨⎧==θθsin cos r y r x y x ,⎪⎩⎪⎨⎧+=-=θθθθθθcos sin sin cos r r yr r x()()22222cos sin sin cos θθθθθθ r r r r y xv ++-=+=222ωr r+=对求导可得(利用)又因为 即所以故有即(其中为椭圆的半短轴)令为位矢与轴正向的夹角,所以所以()θcos 112e e a r +-=r ωθ= ()()221cos 111e a e e a r -+-=θ()rere a --=21cos θ()()2222222221211cos 1sin e r e ar r e a --+--=-=θθ()2222224222sin 1ωθωr e a r e v +-=()2224221ea r e -=ω()()]1211[2222222e r e ar r ea --+--22ωr +()()⎥⎦⎤⎢⎣⎡--+-⋅-=2222222221121e e ar r r e e a r ω()r r a b r -=2222ω()r a r br v -=2ω()b a e b ,1222-=j i v y x v v +=dt d v dt dv dt d v dt dv dt d y y x x j j i i v a +++==j i ⎪⎪⎭⎫ ⎝⎛++⎪⎭⎫ ⎝⎛-=θθ x y y x v dt dv v dt dv []j i a ⎪⎪⎭⎫⎝⎛++⎪⎭⎫ ⎝⎛-=θθ x yy x v dt dv v dt dv ()j i y x v v +⋅又因为速率保持为常数,即为常数对等式两边求导所以即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正交.则质点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而且有关系式① 又因为②所以③ θθ y x y y y x xxv v dt dv v v v dt dv v ++-=dtdv v dt dv v y yx x +=C C v v y x ,22=+022=+dtdv v dt dv v y y xx 0=⋅v a题1.10.1图dtdv a t =ρ2n v a =ρ2v 2k dt dv -=()232y 1y 1'+''=ρ2px y 2=ypy ='④联立①②③④⑤又把两边对时间求导得又因为所以⑥ 把⑥代入⑤既可化为对等式两边积分所以32yp y -=''2322322y p 1y p 2kv dtdv⎪⎪⎭⎫ ⎝⎛+-=dydvy dt dy dy dv dt dv =⋅=2px y 2=pyy x=222y xv +=22221py v y+= 23223222122121⎪⎪⎭⎫ ⎝⎛+⋅-=⋅⎪⎪⎭⎫ ⎝⎛+y p y p kv dydvp y v 222p y dy kp v dv +-=222p y dy kp v dv p p vu+-=⎰⎰-两式相比得即对等式两边分别积分即此即质点的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①② 所以,联立①②,有 πk ue v -=题1.11.1图⎪⎪⎩⎪⎪⎨⎧====ααcos sin 2a dt dv a a rv a t n dtdv r v ⋅=ααcos 1sin 22cot 1vdv dt r =α200cot 1v dv dt rv v t⎰⎰=ααcot 110rt v v -=⎪⎪⎩⎪⎪⎨⎧==ααcos sin 2a dtdv a rv ωθθθd dvdt d d dv dt dv =⋅=ααωθcos sin 2r v d dv =又因为所以 ,对等式两边分别积分,利用初始条件时,质点相对静止参考系的绝对速度, 指向点运动参考系的速度, 指运动参考系相对静止参考系的速度.可知飞机相对地面参考系速度:=,即飞机在舰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飞机来回飞行的总时间. ()假定空气速度向东,则当飞机向东飞行时速度飞行时间当飞机向西飞行时速度飞行时间故来回飞行时间即同理可证,当空气速度向西时,来回飞行时间r v ω=θαd vdvcot =0=t 0θθ=()αθθcot 00-=e v v a0=v 牵相绝v v v +=绝v 相v 牵v 绝v v 'v l t '=20b 01v v v +'=01v v lt +'=0v v v v v -'=+=牵相02v v lt -'=021v v l t t t +'=+=0v v l-'+2022v v l v -''=220220112v v t v v v lt '-='-'=(c )假定空气速度向北.由速度矢量关系如题1.13.1图所以来回飞行的总时间同理可证空气速度向南时,来回飞行总时间仍为由题可知设风速,,当飞机,22001v v t t '-=v 题1.13.1图v v v '+=0绝202v v v -'=222v v lt -'=2200220112v vt v v v l '-='-'=2201v v t t '-=CD3v h km v v /28==风牵B A →h km v /100=相B A →h km h km v /128/)28100(1=+=h km h km v D B /96/28100,222=-=→h km h km v D C /72/)28100(,3=-=→=→4,v A D h km h km /96/2810022=-故飞机沿此边长6正方形飞行一周所需总时间故又因为,所以由图可知所以h km /min 16515192499667269661286==⎪⎭⎫ ⎝⎛+++=h ht 2v 风v 相题1.14.2图风v v 题1.14.3图船题1.15.1图船雨相雨绝v v v +=()()γβαπβα---=+sin sin 雨绝船v v 2πγβ=+()αβαcos sin +=雨绝船v v 51cos ,52244cos 22==+=αα54cos ,53sin ==ββs m v /8=雨绝=8.所以水流速度又因为河流中心处水流速度为所以。

当时,即 ①--② 得,两边积分 ③ 联立②③,得④ ααββαcos )cos sin cos (sin +=雨绝船v v s m /xy题1.16.1图()⎪⎪⎩⎪⎪⎨⎧⎪⎭⎫ ⎝⎛≤≤-⎪⎭⎫ ⎝⎛≤≤=d y d y d k d y ky v 220c ⎪⎭⎫ ⎝⎛-⨯=⨯=22d d k d k c d c k 2=20dy ≤≤y d c v 2=水⎪⎩⎪⎨⎧==uty y d cdt dx 2tdt dcudx 2=tdt dcudx tx20⎰⎰=2t dcu x =⎪⎭⎫⎝⎛≤≤=202d y y ud c x同理,当时,即⑤由④知,当时,代入⑤得 有,所以船的轨迹船在对岸的了;靠拢地点,即时有船沿垂直于的方向的速度为,船沿径向方向的速度为和沿径向的分量的合成,即2dy d ≥≥()y d d c v -=2水()()ut d dc yd d cdt dx -=-=22()dt ut d dcdx -=⎰⎰2()为一常数D D udcy y u c x +-=222d y =ucdx 4=ucdD 2-=udcy y u c x 22-=u cd 2-⎪⎭⎫ ⎝⎛≤≤d y d 2⎪⎪⎩⎪⎪⎨⎧⎪⎭⎫ ⎝⎛≤≤--=⎪⎭⎫⎝⎛≤≤=d y d u cd y ud c y u c x d y y ud c x 2222022d y =ucdx 2=A题1.17.1图r ϕsin C 1-r 2C 1C①--② ②/①得 ,对两积分: 设为常数,即 代入初始条件时,.设有得质点沿下滑,由受力分析我们可知质点下滑的加速度为.设竖直线,斜槽,易知,由正弦定理即①⎪⎪⎩⎪⎪⎨⎧-=-=211cos sin CC dtdr C dtd r ϕϕϕϕϕd C C r dr ⎪⎪⎭⎫ ⎝⎛-=cot sin 12C C C r +-=ϕϕsin ln 2tan ln ln 12C k C C ,2,12αϕ==C r k k +=+-αα11cos 2sin ln ln 0r r =0ϕϕ=,200αϕ=,cos 2sin ln ln 01010αα+--=k k r C 0101110sin cos cos sin αααα-++-⋅=k k k k r r题1.18.1图OA θcos g a =h OB =s OA =,2,2αθπαπ+-=∠-=∠OAB OBA ⎪⎭⎫⎝⎛+-=⎪⎭⎫⎝⎛-αθπαπ2sin 2sin h s ()αθα-=cos cos h s又因为质点沿光滑面下滑,即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② 有①②欲使质点到达点时间最短,由可知,只需求出的极大值即可,令把对求导极大值时,故有由于是斜面的夹角,即所以图如题1.19.1图,OA 22cos 2121t g at s θ==()0cos cos cos 212=--ααθθh t g A ()αθθα-=cos cos cos 22g h t ()αθθ-cos cos ()αθαθθαθθsin sin cos cos cos cos cos +=-=y αθθαsin 2sin 21cos cos 2+=y y θ()αθαθθθsin 22cos 21cos sin cos 2⋅⋅+⋅-=d dy 0=θd dyθθ2sin tan =20,20πθπα∠∠∠∠2πθ=v上升时 下降时 题1.19.1图则两个过程的运动方程为: 上升① 下降:② 对上升阶段:即对两边积分所以③ 即质点到达的高度. 对下降阶段:即④ 由③=④可得22y g mk mg ym --=22y g mk mg ym +-=-()221v k g dtdv+-=()221v k g dyvdvdt dy dy dv +-==gdy vk vdv-=+221gdy v k vdvh v ⎰⎰-=+022010()20221ln 21v k gk h +=22gv k g dyvdvdt dy dy dv -==gdy vk vdvh v ⎰⎰=-022011()21221ln 21v k gk h --=题1.20.1图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匀速直线运动有①竖直方向作上抛运动,有② 由①得③代入化简可得因为子弹的运动轨迹与发射时仰角有关,即是的函数,所以要求的最大值.把对求导,求出极值点.即202011vk v v +=t v d ⋅=αβcos cos 02021sin sin gt t v d -=αβαβcos cos 0v d t =()ββαα220cos sin cos 2-⋅=g v d αd αd d α()()[]0cos cos sin sin cos 2220=-+--=βααβααβαg v d dd()()βααβαα-=-cos cos sin sin ()02cos =-βα所以,代入的表达式中可得:此即为子弹击中斜面的地方和发射点的距离的最大值24βπα+=d ⎪⎭⎫ ⎝⎛-⋅⎪⎭⎫ ⎝⎛+⋅=24sin 24cos cos 2220max βπβπβg v d ⎪⎭⎫ ⎝⎛-⎪⎭⎫ ⎝⎛-⋅=βπβπ2sin 24sin 22220g v ⎪⎭⎫ ⎝⎛-=24sec 2220βπg v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