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孵化
家禽孵化管理制度
![家禽孵化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6917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3.png)
家禽孵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家禽孵化管理,提高孵化效率和质量,保障家禽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家禽孵化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家禽孵化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节约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家禽孵化管理应依法依规,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福利。
第五条家禽孵化管理应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推动家禽产业发展。
第六条家禽孵化管理应强化监督检查,防止违规行为,保障公众利益。
第七条家禽孵化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
第二章孵化环境管理第八条孵化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合适,避免细菌滋生。
第九条孵化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杜绝异味和污染。
第十条孵化环境应保持安静和平稳,避免影响家禽胚胎发育。
第十一条孵化环境应保持光照适宜,避免影响家禽的视觉和生理节律。
第十二条孵化环境应保持安全可靠,杜绝火灾和其他安全隐患。
第三章孵化设备管理第十三条孵化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十四条孵化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技术先进和节能环保。
第十五条孵化设备应符合动物福利要求,保证家禽健康和安全。
第十六条孵化设备应配备先进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孵化设备应根据孵化数量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孵化效率和质量。
第四章孵化员管理第十八条孵化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孵化流程和操作方法。
第十九条孵化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保证孵化质量。
第二十条孵化员应加强协作配合,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孵化效率。
第二十一条孵化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工作中的伤害事故。
第二十二条孵化员应加强对动物福利的理解和保障,保证家禽的健康和安全。
第五章孵化质量管理第二十三条孵化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二十四条孵化质量应定期检验测试,保证孵化效果和健康程度。
第二十五条孵化质量应加强记录和归档,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方便追溯。
第二十六条孵化质量应加强追查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简述家禽的孵化条件
![简述家禽的孵化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63b94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9.png)
简述家禽的孵化条件家禽的孵化期因禽种而异:鸡21天,鸭28天,鹅30~33天,番鸭33~35天,火鸡28天,珠鸡27~28天,鸽18天,鹌鹑17~18天。
孵化条件主要为:①温度。
是正常发育的最主要条件。
各种家禽的适宜孵化温度不同,如以鸡的37.8℃作为基准,则鸭、鹅、火鸡等约可降低0.3℃。
孵化期间应掌握温度变化,孵化后期产热大于散热,须排除多余热量。
机器孵化时出雏期温度要降低0.5℃左右。
②湿度。
主要影响孵蛋的失水速度。
湿度过小,蒸发过快,会导致尿囊绒毛膜复合体变干,阻碍胚胎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气吸入;同时尿囊和羊膜腔中的液体失水过多,会因渗透压的增高而破坏电解质平衡。
湿度过大,蒸发不足会使正在发育的机体内的气体交换被饱含水分的尿囊绒毛膜和两层壳膜所压抑。
各种家禽孵化的适宜相对湿度宜在40~70%的范围之内,一般认为孵化期以53~60%,出雏期以65~70%为宜,近年采用的低湿度孵化效果也较好。
③通风换气。
孵化过程中,尤其是孵化后期,需要创造较好的通风换气条件,以利胚胎通过蛋壳不断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④转蛋。
目的在于经常变换蛋的位置,以促进胚胎运动和防止胎膜与蛋壳膜粘连,并可使机内各部位的蛋受热均匀。
可借孵化机内的转蛋机构进行转蛋,角度为90°左右,每日转蛋8~12次。
⑤凉蛋。
是传统孵化法的技术措施之一,具有刺激胚胎发育,散发多余的热量的作用,但所费劳动力甚大。
现代孵化机依靠通风、冷却系统控制温度,已可不进行凉蛋。
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要重视通风。
适当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适当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
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
选择纸箱子或者是木箱子孵化机孵化小鸡,一次大约能够孵化三十到六十个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自己家中就可以轻松实现孵化。
家禽的孵化
![家禽的孵化](https://img.taocdn.com/s3/m/3c3f0b03b52acfc789ebc9f9.png)
四、家禽的孵化1、家禽胚胎发育的主要特点:(1)卵生,通过母禽生殖道,(2)受精卵主要在体外发育,(3)胚胎发育较快2、主要家禽种类的孵化期。
影响孵化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鸡:21天,鸭:28天,鹅:30—31天影响孵化期的主要因素:(1)老龄母禽蛋的孵化期比青年母禽蛋长(2)炎热季节所产的蛋的孵化期比寒冷季节所产的蛋短,这是因为炎热季节的蛋的预孵期较长(3)小蛋比大蛋孵化期短(4)厚壳蛋的孵化期长于薄壳蛋(5)种蛋贮存影响孵化期3、胚胎发育中形成的胚膜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外膜,即卵黄膜、羊膜、浆膜(也称绒毛膜)、尿囊,它们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利用和各种代谢等生理活动的行进是必不可少的。
(1)卵黄膜①卵黄囊分泌一种酶,可以将蛋黄变成可溶状态,从而使蛋黄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被吸收并输送给发育中的胚胎;②在孵化第6天还给胚胎供养。
可见,卵黄膜是具有营养、呼吸等功能的器官;③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逐渐缩小,在出壳前,卵黄囊连同剩余的蛋黄一起被吸收进腹腔,作为初生雏禽暂时的营养来源。
(2)羊膜与浆膜羊膜内充满羊水,起到保护胚胎免受震动的作用。
(3)尿囊尿囊膜可充氧于胚胎的血液,并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将胚胎肾脏产生的排泄物排出而存于尿囊中;帮助消化蛋白,并帮助从蛋壳吸收钙。
4、种蛋保存的适宜温湿度和保存期限是多少?保存期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种蛋产下后应使其温度降至低于胚胎发育的阈值温度,值到入孵前。
要求种蛋库的温度是15—18℃,相对湿度75%—80%注意问题:①种蛋放置的位置:大头向上,小头向下,利于存放和孵化时的种蛋码放和处理。
②转蛋:时间不超过1周。
保存2周时间,在贮存期间要每天将种蛋翻转90°,防止系带松弛、蛋黄贴壳、减少孵化率的降低程度③种蛋上的水汽凝结:当种蛋由种蛋库移出至码盘室时,由于码盘室的温度较高,水蒸气会凝集到蛋壳上,形成水滴,俗称“冒汗”,这不仅不利于操作,而且容易受细菌污染。
家禽和家畜的生长发育教案:探究它们的生命周期
![家禽和家畜的生长发育教案:探究它们的生命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f5c035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3.png)
家禽和家畜的生长发育教案:探究它们的生命周期家和家畜是人类在长期的家畜化过程中人工培育出来的两类生物,都是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食物、衣物、能源和肥料等重要资源。
家禽主要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等多种禽类,家畜则包括猪、牛、羊、马、骆驼、鹿等多种动物。
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将探究家禽和家畜的生命周期。
一、家禽的生命周期1.1 孵化阶段家禽孵化的第一步是制作好工业化鸡蛋孵化器,然后将鸡蛋放进去进行孵化。
一般来说,鸡蛋的孵化期为21天左右,而且孵化的成功率非常高,一般可以达到85%以上。
在孵化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环境指标,这样才能保证孵出来的雏鸡健康成长。
1.2 幼崽阶段雏鸡的出壳期为孵化后的第21天,出壳后的24小时内需要通过体内吸收卵黄和空气中的氧气获得能量和营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雏鸡逐渐开始学会自己寻找食物和水源。
在这个阶段,饲养员需要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指标,还要根据雏鸡的需要调整饲料的种类和营养成分。
1.3 青年期阶段雏鸡的青年期从出生后的6-8周算起,这个阶段的大约持续到雏鸡达到性成熟的时候。
在这个阶段,雏鸡的食物和生活需要比幼崽时期更加全面和细致,同时也需要注意雏鸡之间的领导层次和社会关系。
通过逐渐增加鸡栏的大小、改变饲料的种类、增加自由活动和交往的机会等措施,可以帮助雏鸡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1.4 成熟阶段雏鸡的成熟期一般从出生后的5-7个月算起,对于不同品种的鸡会有一定的差异。
在这个阶段,饲养员需要更加关注鸡的健康状况和饮食情况,根据鸡的种类和用途提供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生长和繁殖的健康性和高效性。
1.5 繁殖和老化阶段成熟期之后,雏鸡就进入了繁殖和老化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饲养员需要关注鸡的生殖能力和卵的产量,对于肉鸡而言还要控制鸡的体重和肌肉结构,以保证鸡肉鲜嫩美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鸡的生物年龄也会变老,进入到老化的阶段,生长速度和生产能力都会逐渐减慢。
家禽的孵化条件概要
![家禽的孵化条件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9744e6c45f0e7cd18525362d.png)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种蛋孵化中孵化条件方案的制定,提高孵化率, 确保雏鸡质量。 2、能说出家禽孵化的基本条件,以及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总结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家禽种蛋孵化中温度的调控
如何灵活调整孵化条件满足 胚胎发育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温度
(一)、温度的作用:决定了胚胎生长、发育和生活力。
一般4070均可三适宜湿度二相对湿度孵化时间天湿度孵化时间天湿度11996065?入孵机5065?出雏机6575水禽出雏90以上喷温水四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孵化前期温度高则要求湿度低?出雏时湿度要求高则温度低
第二章家禽生产 第三节 家禽孵化条件
相关知识
课前回顾复习
1、家禽的孵化期(鸡)及胚胎的发育阶段? 2、胚胎发育重点三个时期及胚胎发育特点?
温度 ,湿度,通风换气,转蛋
课后作业
1、孵化中温湿度过高或者过低对胚胎发育有什么影响? 2、总结书117页表2-21中,由于孵化条件不合理所导致的培 育发育不良?
适用范围:巷道式孵化器采用的是恒温孵 化。
要求的孵化器水平较高,而且对孵化室 的建筑设计要求较高,需保持22~26℃较为 恒定的室温和良好的通风。
孵化天数
1~18 19~21
适宜的孵化温度
37.5~37.7 36.1~37.2
灵活调温:室温偏低,提高孵化温 度0.5~0.7℃;室温偏高且降温效果 不理想时,降
1-9 60-65 10-18 50-55
(四)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19-21 65-70
•孵化前期,温度高则要求湿度低
•出雏时湿度要求高则温度低。
•孵化的任何阶段都必须防止同时高温和高湿。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50c2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9.png)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有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合小鸡孵化的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孵化箱,箱内放置孵化盘或孵化网,上面放置鸡蛋。
然后调节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37.5-38摄氏度的温度下孵化,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孵化时间根据不同的鸡种而有所不同,大约在21天左右。
2. 媒质孵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野生鸟类的孵化,也可以用于家禽。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孵化媒质,如松针、沙土等,然后将鸟蛋埋藏在媒质中。
鸟蛋会通过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来完成孵化。
这种方法模拟了野生环境,更符合鸟类的孵化习性。
3. 孵化器孵化:孵化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孵化鸟类蛋的设备,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翻转鸟蛋,模拟母鸟孵化的过程。
只需要将鸟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孵化器就会自动完成孵化的过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孵化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孵化小鸡,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 孵化箱或孵化器应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 孵化过程中需定期翻转鸟蛋,以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 孵化过程中要避免外界的干扰和震动,以免影响孵化结果。
希望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您有所帮助。
家禽的孵化——【农业种养殖精品】
![家禽的孵化——【农业种养殖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7dc7a4371fe910ef02df873.png)
三、出雏期的操作管理技术 (一)出雏机管理 关闭出雏机内的照明灯。 拣出空蛋壳和绒毛已干的雏鸡,但不 可经常打开机门。 雏鸡一般都是一次性拣雏;鸭、鹅需 要多次拣雏甚至人工助产。 如气候干燥,孵化室地面应经常洒水。
(二)雏鸡处理 1、剔出残次雏
2、性别鉴别 有:翻肛法 自别♂♀法
翻肛性别鉴别
(1)时间:2-12h (2)手势:抓雏,握雏;
(2)羊膜与浆膜(绒毛膜) 发育:孵化的30h~3d形成头、侧、尾褶 3d~5d三褶相遇成羊膜脊,形成羊膜
腔。 (羊膜褶包括两层胎膜,内层靠胚胎,
(3)尿囊 发育:第2天末出现,第6天到达的内壳膜, 第10~11天时包围整个蛋的内容物。 作用:吸收蛋白、壳中矿物质;呼吸;排
泄 2、胚胎的血液循环
(1)卵黄囊血液循环 (2)尿囊血液循环 (3)胚内循环
(三)次数:每2h一次 重要性:1wk> 2wk > 3wk,3wk效果不明显. 出雏期不需要转蛋。
五、凉蛋 1、孵化后期散热的一种方式。 2、一般在孵化10天以后进行,
方法:机内凉蛋、机外凉蛋、 上摊床
20’~30’/次, 2~3次/d, 降 到 93℉ ( 降 低 蛋 温 2-3 ℃ )。 3、通风条件好的孵化器可不凉蛋, 白壳、粉壳鸡蛋孵化也可不凉
可以区分受精 蛋与未受精蛋
蛋产出后温度较低,胚胎停止发育; 当达到 37.8oC时,胚胎继续发育。
三、 孵化过程中的胚胎发育
(一)胚胎的发育生理
1.胚膜的形成及其功能
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外膜:卵黄 囊、羊膜、浆膜、尿囊,完成胚胎的营养、 排泄和呼吸功能。
(1)卵黄囊 发育:第2天~第9天形成。 作用 :营养、造血、呼吸
一、孵化前的准备 (一)消毒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f64cd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3.png)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禽的人工孵化过程和方法,掌握孵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3.激发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家禽的人工孵化原理和方法;2.孵化设备的选择和应用;3.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孵化设备和孵化器中的鸡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好奇心。
2.讲解家禽的人工孵化原理和方法(15分钟)通过PPT讲解,介绍家禽的人工孵化原理和方法,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孵化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实践操作做好准备。
3.实践操作(6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台孵化器和一定数量的鸡蛋,让学生亲自操作孵化设备,调节温度和湿度,观察鸡蛋的发育情况。
老师在旁辅导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总结讨论(15分钟)让学生总结实践操作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孵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孵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四、教学评判:1.实践操作表现(40分):包括调节孵化器温湿度的准确性、鸡蛋的孵化成功率等;2.教室表现(30分):包括对孵化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水平、讨论总结的深度等;3.作业表现(30分):包括对孵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的思考等。
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包括家禽的人工孵化原理和方法介绍;2.孵化设备: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孵化器和鸡蛋;3.实验室: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和条件。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深入了解孵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对农业科技的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农业生产中科技的重要性,增强了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农业科技的热情,为未来的农业生产培养更多的人才。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畜禽生产》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畜禽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700e7ba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a.png)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家禽的发展发育过程,了解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家禽孵化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禽的发展发育过程2. 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方法3. 孵化箱的组成和操作4. 孵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三、教学方法1. 实地参观家禽孵化场,观察家禽发展发育过程。
2. 实验操作,学生亲自操作孵化箱,体验孵化过程。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孵化实验,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禽的发展发育过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进修:讲解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方法,介绍孵化箱的组成和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操作孵化箱,进行实验观察家禽孵化过程。
4. 总结: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享经验,展示效果。
五、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学生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及结论。
2.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
3. 学生表现:评判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家禽孵化场参观机缘2. 孵化箱、温度计、湿度计等实验器械3. 图书、视频等教学资料七、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2. 激发学生对家禽孵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3.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八、教学反思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家禽的人工孵化过程,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此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孵化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步骤,还能够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将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进修效果。
家禽孵化的实训报告
![家禽孵化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6152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9.png)
家禽孵化是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对家禽养殖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家禽孵化技术的理解,我参加了本次家禽孵化实训。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家禽孵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学会孵化设备的操作与维护;3. 了解家禽孵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家禽孵化基本原理:了解家禽孵化过程中种蛋的生理变化、孵化条件及影响因素等。
2. 孵化设备操作与维护:学习孵化器、孵化箱、孵化盘等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设备维护保养技巧。
3. 孵化操作流程:了解孵化前的准备工作、种蛋消毒、入孵、翻蛋、观察孵化情况、出雏等环节。
4. 孵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孵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孵化率低、胚胎死亡、孵化时间过长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家禽孵化操作,包括种蛋消毒、入孵、翻蛋、观察孵化情况、出雏等环节。
四、实训过程1. 学习家禽孵化基本原理,了解孵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掌握孵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孵化器、孵化箱、孵化盘等。
3. 学习孵化操作流程,了解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家禽孵化操作,观察孵化情况,记录孵化数据。
5. 分析孵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1. 掌握家禽孵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学会孵化设备的操作与维护;3. 了解家禽孵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实训总结本次家禽孵化实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家禽孵化技术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掌握孵化技术对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孵化过程中,设备操作、种蛋消毒、翻蛋等环节至关重要,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孵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确保孵化效果。
4. 团队协作在孵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完成孵化任务。
家禽孵化工艺流程
![家禽孵化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491d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4.png)
家禽孵化工艺流程
家禽孵化工艺流程:
①种蛋选择与收集:
- 选择健康、无破损、大小适中的种蛋,通常在产出后24小时内收集。
②种蛋预处理:
- 清洗种蛋表面的污物,避免细菌感染,但要避免破坏种蛋表面的天然保护膜。
③种蛋消毒:
- 使用化学药品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对种蛋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污染。
④种蛋储存:
- 在适宜的温度(约15°C)和湿度条件下短期储存种蛋,避免长期存放。
⑤入孵前检查:
- 通过灯光透视(照蛋)检查种蛋的内部情况,剔除未受精或异常的种蛋。
⑥入孵:
- 将合格的种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好孵化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⑦孵化期管理:
- 控制孵化器内的温度(约37.5°C~37.8°C)、湿度(约40%~60%),并定期翻动种蛋。
⑧凉蛋与通风:
- 在孵化后期,适当降低温度,增加通风,帮助胚胎适应外界环境。
⑨出雏准备:
- 在预计出雏前,调整孵化器的湿度至较高水平(约65%~70%),便于雏禽破壳。
⑩出雏:
- 雏禽自行破壳而出,此过程不应人为干预,以免伤害雏禽。
⑪雏禽处理:
- 出雏后,清理雏禽身上的蛋壳残余,保持雏禽干燥和温暖。
⑫雏禽挑选与分级:
- 根据雏禽的健康状况和性别进行挑选和分级,为后续饲养做准备。
⑬雏禽运输:
- 将雏禽装入特制的运输箱中,确保运输过程中的通风和保温,送往养殖场。
家禽孵化工艺流程涵盖了从种蛋的收集、处理到雏禽的出壳和运输的整个周期。
每一个步骤都对孵化成功率和雏禽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第三章家禽孵化v教学讲义
![第三章家禽孵化v教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1a06d0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d.png)
4、照 蛋
检查胚胎发育状况和调节孵化条件的重要依据。
A、 一 照 (A) 时 间 一 般 鸡 胚 5日 龄 、 鸭 胚 7 日 龄 、 鹅 胚 8 日 龄 。 工 作 繁 忙 , 可 推 迟 1~2天 ; 但 不 要 提 前 。 (B)目 的 拣出无精蛋 、 死胚蛋 、 破壳蛋 ,观 察 胚 胎 发 育 情况,调整孵化条件
B、变温孵化 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 不同胚龄;给予不同的孵化温度。
孵化天数
5~10
室温
15~20 21~28
30~35
1~6 39.2 38.5 38.0 38.1
7~12 38.9 38.2 37.8 37.8
13~19 38.3 37.8 37.3 36.9
20~21 37.8 37.5 36.9 36.7
系统的检修或校正 3、试 温 在孵化器 内 上 下 、左 右 、 边 心 等 各 点 悬 挂 1
支体 温 计 ,关上机门 使 温 度 上 升 于 3 7.8 ℃ 温差<0.6 ℃ 4、制 订 工 作 日 程 计 划 表
二、 孵 化 操 作 规 程
1、 预 热 种 蛋 及 上 蛋
人 孵 前 1 2 h 将 种 蛋 大 头 朝 上 码 在 蛋 盘 要 放 在 22— 25℃ 环 境 下 预 热 。 预热的作用 A、减 少 孵 化 器 温 度 下 降 的 幅 度 B、 使 胚 胎 渐 醒 , 对 孵 化 的 环 境 有 个 适 应 的 过 程 C、 除 去 种 蛋 表 面的凝水 D、有利于蛋黄、蛋白归位 上蛋时间 最好下午4点 白天出雏达到高峰
菌繁殖,同时不能让它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
第二章家禽孵化PPT课件
![第二章家禽孵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84bfe5bceb19e8b8f6bab3.png)
7-17天
18-20天 20-21天
鸡胚龄
鸡胚死亡分布规律图
• (二)孵化不良原因分析 • 1、种蛋保存因素:前期(时间、卫生) • 2、种禽饲养管理因素:中期(蛋白质 ) • 3、孵化条件因素: 后期(温度、通风、湿
度)
思考题
• 孵化操作规程?
第五节、初生雏雌雄鉴别
• 一、肛门鉴别法:鉴别原理和方法;手法。 • (一)鉴别原理: • 鸡:生殖突起与八字状壁的有无和组织学
羊膜腔包括两层,内层靠胚体称为羊膜,外 层称浆膜,它紧贴在内壳膜上,当尿囊发育达到 壳膜时,浆膜便与尿囊外层结合形成尿囊浆膜。 浆膜透明无血管,打开胚蛋看不到单独的浆膜。
(2)蛋黄囊 第二天开始出现,第九天形成 蛋黄囊,具有吸收功能。雏禽出壳时,体 内约有剩余蛋黄5g,出壳后6~7d全部被雏 禽吸收。
10~11d、17d、18d、19d、20d、21d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第十天
第十一天
第十二天
第十三天
第十四天
第十五天
第十六天
第十七天
第十八天
第十九天
第二十天
第二十一天
2、胎膜的形成及功能
(1)羊膜与浆膜 孵化第2d开始生出,第四天形 成羊膜腔,包围胚胎,羊膜腔充满羊水。具有保 护、营养、促进运动和利于出壳的功能。
二、胚胎发育及外部特征 禽类胚胎发育分为两个阶段: (一)胚胎在种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
受精卵在蛋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形成一 个多细胞的胚盘,蛋产出后暂停发育。
(二)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
在孵化期的孵化条件下,依靠胎膜完成胚 胎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要求: O2 21%左右,CO2<0.5%。
•孵化器设计合理,运转正常,一般CO2不会过高 (新鲜空气0.04%左右)。
•海拔较高的地方易缺氧,需要空气加压或输氧。
(二)通风与温湿度关系
•通风过度不利于保持温度和相应的湿度 •通风不良,会造成温湿度过高,烧死胚胎;二氧 化碳超标,则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
二照
弱胚:气室较小,边界平齐。
中死胚:气室周围无血管,或锐端色淡。
孵化期间的失重
• 失重分布: • 失重的测定方法:
出雏期间的观察
• 出雏时间及持续时间:时间较一致,有明 显的高峰;在规定的时间内出齐。 • 对初生雏的观察:绒毛、脐部愈合情况、 精神状态、体型。
死雏、死胚的检查
• 外表观察: • 病理剖检: • 微生物学检查:
种蛋的质量
种蛋分级和洗蛋设备
真空吸蛋器 种蛋分级器
种蛋的保存
• 专用蛋库, • 一周内温度为15~18°C,一周以上 12~15°C, • 湿度70%~80%, • 保存时蛋的锐端朝上,每天翻蛋一次。
种蛋的消毒
方法:新洁尔灭喷雾、紫外线照射过氧化物消 毒…… • 福尔马林熏蒸法:每立方米14~15克高锰酸钾 +28~30毫升福尔马林, 熏蒸20~30分钟,温度保持在25~27°C,后进 行强制性通风。
孵化管理
丁脐
孵化管理
畸形雏
初生雏禽的鉴别 • 性别鉴定: a、翻肛法,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公 雏有生殖突起,母雏没有; b、羽毛鉴别法,利用伴性遗传理论, 如快慢羽、金银色羽等鉴别法。
雌雄鉴别车间
性 别 鉴 别 翻 肛 法
1:57
翻肛性别鉴别
(1)时间:24h内 (2)手势:抓雏,握雏; 排粪,翻肛; 鉴别,放雏。 (3)注意事项:手要消毒, 动作轻, 盒位固定, 光线适中, 眼要保健。
•整批入孵常用“前高、中平、后低”的控温措施, 具体可“看胎施温”。
2.变温孵化
•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 不同胚龄,给予不同的孵化温度。
•我国传统孵化法多采用变温孵化。 •母鸡孵化也为变温孵化。
•表:每阶段降0.3℃左右
二、相对湿度 (一)作用: (二)湿度范围:一般40%~70%。 (三)适宜湿度:
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 检查方法: 照蛋, 孵化期间的失重, 出雏期间的观察, 死雏、死胚的检查。
照蛋
是检查胚胎发育状况和调节孵化条件的 重要依据,一般孵化场每批蛋照2次。
头照
时间:鸡胚5天、鸭6天、鹅7天、番鸭 8~9天; 特征:单珠; 目的:及时剔除无精蛋、死胚蛋,调整 孵化条件。
头照
胚蛋的分辨
• • • • 孵化器 水处理设备 运输设备 附属设备
孵化器:分为箱式和巷道式
孵化盘
入孵器
巷道式孵化器
出雏器
出雏盘
其他设备
清洗机
雌雄鉴别台
照 蛋 器
孵化器的构造
• 主体结构:外壳、种蛋盘、蛋架车; • 控温、控湿、报警和降温系统:控温系统、 控湿系统、报警系统; • 机械传动系统:转蛋传动系统、通风换气 及均温系统; • 机内照明和安全系统:
种蛋的选择
• 选择种蛋可依据以下几个标准进行: (1)种蛋的来源, (2)种蛋的形状与质量, (3)蛋壳的质地与色泽, (4)蛋壳表面的清洁度, (5)种蛋的内部品质。
种禽质量
•要求种禽生产性能高、无经蛋传的疾病、饲料营养 全面、管理良好,种蛋受精率高。 •经蛋传的疾病主要有白痢、白血病和霉形体支原体 病等。
•入孵机50%~60% •出雏机75%(水禽出雏90%以上,喷温水) •根据不同的蛋重进行调节(表4-3)
(四)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孵化前期,温度高则要求湿度低 •出雏时湿度要求高则温度低。 •孵化的任何阶段都必须防止同时高温和高湿。
三、通风换气
孵化期间的气体交换 (每万枚蛋)
(一)通风对胚胎的意义
5d 单珠 4d 小蜘蛛
1d鱼眼珠
2d 樱桃珠
3d 蚊虫珠
6d 双珠
7d 沉
8d 浮
9d
10d 合拢
12d
13d
14d
15d
16d
17d 封门
18d
19d
20d
21d
胎膜的形成及功能
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共形成4种胚膜,分别为: 卵黄囊:孵化第二天出现,是胚胎早期的 营养器官、呼吸器官和造血器官; 羊膜:孵化第二天出现,四至五天形成羊 膜腔,内充满羊水,起平衡压力、保护胚胎、 防止胚胎发生粘连;
四 、 转 蛋
(一)转蛋的作用
防粘连、促进胎儿运动、使胚胎受热均匀。
(二)角度
•鸡蛋90°(垂直线±45°)
•水禽蛋100-120
•转动角度较小不能起到转蛋的效果,太大会使尿 囊破裂从而造成胚胎死亡。
(三)次数:每2h一次
•出雏期不需要转蛋。
五、凉蛋
• • • • 主要对水禽较重要。 目的:散热、换气、刺激胚胎 方法:机内凉蛋、机外凉蛋 降温幅度:降到32℃左右。
( 4 ) 公 母 识 别
♂
♂
♀
♀ 多数无,少量稍尖
生殖隆起
偏圆
轮廓
充血程度
明显、充实
血管发达、易充血
不明显、萎缩
不易充血。
(5)性别验证
可自别雌雄的伴性性状
1.金银色羽自别雌雄 其伴性遗传的基因重组示意图如下:
亲代基因型 亲代表现型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亲本♂ ZsZs (金色) F1 ♂ ZSZs (银色)
正常胚蛋:血管网鲜红, 扩散较宽,黑眼明显。 弱胚蛋:血管网色 淡纤细,扩散面小, 黑眼色浅。 无精蛋:蛋内 透明,转动可 见卵黄阴影。
或管死 溶网胚 血,蛋 。有: 血无 线血
照蛋
二照
时间:鸡19天、鸭25天、鹅28天、番鸭 30~31 天; 特征:闪毛; 目的:剔除死胎蛋,调控出雏整齐率。
正常胚:胚胎占满除气室外的全部空间;气室边缘 弯曲,可见粗大血管,有时可见胚胎在蛋内闪动。
②伴性性状鉴别法
B、羽速鉴别
A、羽色鉴别
快羽♂×♀慢羽→快羽♀ ♂慢羽
快羽: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 慢羽:覆主翼羽长或等长于主翼羽
注射马立克疫苗
剪冠
最好不剪冠,因为冠可以指示性腺的发育
切趾
免 伤 母 鸡 背 部
育 种 标 记
0’54
雏鸡存放
•放在分隔的雏鸡盒内
•置于22~25℃的暗室,准备接运。
胚胎发育的外形特征
以鸡为例: 第1天:鱼眼珠 第2天:樱桃珠 第3天:蚊虫珠 第4天:小蜘蛛 第5天:单珠 第6天:双珠 第7天:沉 第8天:浮 第9天:发边 第10天:合拢 第11~16天:生长阶段 第17天:封门 第18天:斜口 第19天:闪毛 第20天:啄壳 第21天:出壳
2、胚胎逐天发育
孵化效果的分析Leabharlann • 衡量指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 蛋孵化率、健雏率等。 • 孵化效果的分析:死亡曲线、影响孵化效 果的因素。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1、遗传因素:品系、家系不同孵化率也不同, 杂交可提高孵化率。 2、种禽的年龄、产蛋率、健康状况及营养水平: 产蛋高峰期的蛋孵化率最高种禽患病或营养水平缺 乏时孵化率亦较低。 3、气温的影响:高温或低温均会使孵化率降 低。 4、其他因素:蛋的品质结构、胎位、放置位 置、及海拔等都对孵化有不同程度影响。
种蛋的消毒
家禽的孵化期(天)
家禽 鸽 孵化期 18 家禽 鹌鹑 孵化期 17~18
鸡
珍珠鸡 鸭 鹅
21
26 28 31
鹧鸪
火鸡 瘤头鸭 驼鸟
24~25
28 33~35 42
影响因素:
•不同种类和品种的家禽孵化期有差异。 •蛋越大的家禽孵化期越长 •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期延长 •孵化温度提高孵化期缩短。
家禽的孵化
• • • • 蛋的形成与构造 种蛋的管理 家禽的胚胎发育 初生雏禽的处理
禽蛋的构造
由内往外依次为: • 胚盘(胚珠) • 蛋黄 • 蛋白(系带) • 蛋壳膜 • 蛋壳 • 胶护膜
图: 鸡蛋的构造 1.卵黄心 2.卵黄系带 3.气室 4.内壳膜 5.外壳膜 6.蛋白质 7.黄蛋黄 8.卵黄膜 9.内稀蛋白 10.内浓蛋白 11.卵黄系带 12.胶质层 13.蛋壳 14.外稀蛋白 15.胚盘或胚珠
(1)发育早期(鸡1~4,鸭1~5,鹅1~6)d
内部器官发育阶段:首先形成中胚层,再由三个胚层
形成雏禽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2)发育中期(5~14,6~16、7~18)d 外部器官发育阶段:脖颈伸长,翼、喙明显,四肢形成, 腹部愈合,出现绒羽和鳞片。 (3)后期(15~19,17~27,19~29)d 禽胚生长阶段:胚胎逐渐长大,肺血管形成, 卵黄收入腹腔,开始利用肺呼吸。 (4)出壳(21,28,30~31)d
胎膜的形成及功能
浆膜(绒毛膜):紧贴于内蛋壳膜上, 起包围和保护胚胎、胚外膜和蛋的内容物 作用; 尿囊:第二天出现,第十天在锐端合拢, 是胚胎后期的呼吸、营养器官,为胚胎提 供矿物质以及排泻作用。
胚膜
孵化场的建筑与设备
• 总体布局与建筑设计要求 场址选择: 总体布局: 各类建筑的要求:
孵化设备
以上处理项目并不都是必要的!
孵化的条件
一、 温度 二、 湿度 三、 通风 四、 翻蛋 五、 凉蛋
一、温度
孵化给温 门表温度 胚蛋温度
(一)适宜温度
1、温度换算:℃=(℉-32)×5/9 2、适温范围:95~105℉(35~40.5℃)
3、鸡蛋孵化的最适温度:室温24~26℃下,入
孵器为37.5~37.8℃,出雏期间为36.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