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现状窥探与反思
翻译现状调研报告
翻译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翻译在跨语言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商业合作,学术交流还是旅游娱乐,翻译都承担着促进不同文化间理解与交流的重要使命。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翻译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翻译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翻译市场的规模庞大,据统计,2019年全球翻译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0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推动以及全球贸易的增长。
2. 主要玩家在全球的翻译市场中,主要的玩家包括翻译公司、自由译员以及机器翻译平台。
翻译公司通常提供多语种的翻译服务,拥有规模化的翻译团队和专业的项目管理能力。
自由译员则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提供翻译服务,通常更加灵活。
机器翻译平台则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力量,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翻译。
3.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跨语言翻译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人们对翻译质量和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机器翻译的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机器翻译平台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翻译质量逐渐提升,但与人工翻译仍存在一定差距。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翻译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
三、翻译挑战分析1. 语言特点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词汇、语法、语序等方面。
这使得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语言的特点,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特别是一些高度技术性的内容,对翻译人员的要求更高。
2.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翻译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差异,一些词语、习语以及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被误解或无法直接翻译。
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入了解目标语言文化的能力,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3. 异质化翻译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领域和领域特定的术语,例如法律、医学、金融等。
由于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术语和知识体系,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
这使得一些高度专业化的翻译需求难以满足。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在进入近代以后,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被介绍到中国,这其中离不开翻译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在当代,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翻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亟需改进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翻译人才方面的,也要翻译的质量方面的,也有翻译的方向方面的。
无论是哪一层面的问题,都在一定层面上揭示出我国在现当代文学翻译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
如何从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出发,探究其今后的发展路径与完善思路已经作为当前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现状是一个很大的议题。
本文主要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分析当前的翻译现状以及在文学翻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翻译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在建国之前,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对于英美文学的翻译仅仅停留在民间的翻译爱好者的行为,虽然,在翻译作品的数量上并不是很多。
但是,在文学翻译的质量方面却是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翻译大家。
例如,王佐良,梁秋实等等。
大批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翻译家的生花妙笔逐渐呈现在国人的面前。
到了解放以后,由于政治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英美文学的翻译几乎停滞。
这一局面到了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才逐步的得到改善。
从当前的英美文学翻译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文学翻译的市场化。
在现当代文学翻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比较突出的市场化倾向。
这一倾向的直接表现是在英美文学作品的选择过程中,没有从其自身的文学及学术价值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反而从作品在图书市场的销售情况来进行考量。
对于在图书市场中热销的英美文学作品则在第一时间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的市场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来看,是不利于翻译行业的整体稳健发展的。
中国翻译研究现状与对策
沃夫认为具体翻译政策( 或缺失) 应纳入翻译社会学的概念框架之中
雅克蒙研究二战以来阿拉伯各国翻译政策及各翻译机构项目翻译得失
(二)翻译研究的不足 1、缺少从国家宏观层面制定相关翻译政策 2、翻译政策、翻译规划研究不足 3、翻译及其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即出现
1)行业定位不明确; 2)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3)翻译行业缺乏准入制度,翻译质量难以保障; 4)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人才严重匮乏。
划实施国家级重大翻译项目提供决策参考。
来越迅速,规模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的一个情况下,我们作为外语特别是语言服务的翻译行业, 我们能够做什么。……整个语言服业面临的问题,这里面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开展翻译相关政策 的研究。”
蔡名照提出希望深入研究翻译领域和翻译行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为制定中国翻译行业发展规划、策
三、翻译政策制定建议
(一)思想上:
(二)行动上:
2、从微观层面上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翻译重视起来,加大对翻译事业的投入
1、从国家宏观层面对翻译进行整体规划
四、结语
• 制定国家翻译政策 • 规范翻译市场 • 加大翻译政策研究
谢谢大家!
(二)翻译政策国内研究
多着呢, 希望能引起各方的重视。”
刘宓庆提出翻译价值理论研究应包括翻译批评和翻译政策 季羡林“其实翻译规划、翻译政策、翻译教育、翻译队伍建设、翻译市场管理等等, 该做的工作还 穆雷““我们关于翻译政策的研究,现在研究的成果是非常少的……我们在国家语言服务业发展越 黄友义,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制定《翻译法》工作的提案。
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及对策刘来自芬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nxulyf@
一、中国翻译研究及翻译现状
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就目前我国翻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而言,首先因为我国庞大的人口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翻译市场必将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
我国翻译及语言服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翻译教育迅猛发展,行业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球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总产值预计首次突破500亿美元。
中国含有语言服务业务的企业423547家,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达9656,企业全年总产值为554.48亿元,相较2019年年均增长11.1%。
北京是语言服务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
2021年语言服务需求方急需语种排行前十位情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翻译业务量有显著增长,其中,阿拉伯语、俄语、德语、英语和白俄罗斯语为市场急需的五个语种。
语言服务需求方对翻译技术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机器翻译在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达 252家。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服务模式得到市场普遍认同,通过调研,超九成企业表示,采用该模式能提高翻译效率、改善翻译质量和降低翻译成本。
我国翻译教育迅猛发展,全国翻译硕士专业(MTI)院校达316所,累计招生约9.7万余人,全国翻译本科专业(BTI)的院校达301所。
翻译专题学术活动频繁,翻译研究与学科建设关注对讲好中国故事、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翻译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时代重要命题,凸显跨学科研究视域和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行业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标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翻译服务、人员基本能力要求、翻译技术、供应商选择、翻译计价、翻译培训等方面,中国译协已牵头组织编制5部国家标准,18部团体标准及行业规范。
近九成的受访企业表示行业标准有助于企业规范化运营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中国翻译协会高度重视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从2012年起组织实施行业调查,对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现状、特征、问题及趋势等因素进行持续跟踪调研分析和解读,受到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业界、学界、媒体界、企业界等广泛关注。
【原创2024年】翻译行业调研分析总结及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原创2024年】翻译行业调研分析总结及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翻译行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繁荣。
本文将对翻译行业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对于翻译行业的数据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翻译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
同时,随着人们对文化交流和语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翻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翻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得翻译工作在速度和质量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也使得翻译行业的数据处理和管理更加高效和精确。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翻译行业的效益显著提升,并大大缩短了翻译周期。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完善,翻译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机器翻译虽然在速度和效率上具备优势,但在复杂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其准确度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无法与人工翻译相媲美。
因此,无论是在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还是在文学、艺术等创意领域,人工翻译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未来的翻译行业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翻译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的对外交流和文化输出将进一步扩大,翻译行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与机器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总的来说,翻译行业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遇的行业。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翻译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的挑战,翻译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为了应对翻译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抓住机遇,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翻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翻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行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翻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下面将对翻译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介绍。
一、翻译行业现状目前,翻译行业的主要业务包括口译、笔译、本地化翻译等。
其中,笔译是翻译行业的主要业务之一,涉及到文学、商务、法律、医学、科技等各个领域。
此外,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语音翻译、机器翻译等也开始逐渐发展。
在国内,翻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级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已经建立,同时也有一些优秀的翻译培训机构和专业翻译公司。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需要翻译的支持,因此翻译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二、翻译行业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行业的应用已经开始逐渐增加。
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使得翻译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同时,人工智能也可以在翻译领域中发挥其他作用,如辅助翻译、质量控制等。
2.多语种服务的需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面向多国市场,因此对多语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翻译行业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全球化的翻译服务。
3.本地化翻译的需求本地化翻译是指根据当地文化和语言习惯对产品、网站、软件等进行翻译和适应性调整。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进行本地化翻译,以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
因此,本地化翻译将成为翻译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4.跨领域交叉融合随着科技和人文领域的不断发展,翻译行业也面临着跨领域交叉融合的趋势。
例如,在医学、法律、金融等专业领域中,需要专业的翻译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因此,翻译人员需要跨领域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5.人才培养与标准化翻译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因此人才培养是翻译行业的重要一环。
国家级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同时,对翻译行业的标准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提高翻译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当下翻译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当下翻译研究的困惑与思考最近,翻译研究被广泛关注,它的健全发展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
“当下翻译研究的困惑与思考”是一个热门话题,翻译学者们正不断探索新的理论,设法解决多种思想和技术的矛盾,其中也包括很多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的是,翻译研究是一项多方面复杂的领域,它包括语言学、文学学论、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尤其是语言学与文化学。
因此,读者在比较不同翻译作品时,除了特指文本上的内容,还应注重文化学、社会学等其它方面。
文化学研究涉及到文化、民族、历史等,而社会学则涉及到社会结构、实践问题、政治政策等,这些这些对对翻译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翻译本质上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即涉及到语言和文化的社会性活动,它不同于把语言应用在其它领域的行为,它的实践体现了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
翻译需要研究者同时考虑变量的多样性、翻译过程与其结果之间的关联及其互斥性,詹姆斯巴特尔斯特拉托夫(James Bartolomeo)也曾指出,文本源与目标中文本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
然而,尽管翻译研究的复杂性显而易见,但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完全把握这种复杂性,从理论上表达出来,有一些困惑未被解决,比如:文化翻译的可能性有多少?文化翻译本质上是什么样的?文化翻译如何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翻译学习的视角来看,翻译学习的方法有哪些?翻译学习如何自我完善?有些学者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把目光转向文化因素,用文化因素来解释文本之间的差异,这样研究可以更好地改善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翻译的准确性。
尽管文化翻译是一个有待商榷的话题,但大部分翻译学者都认同文化翻译在翻译研究中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本,从而完成更准确的翻译。
此外,由于技术发展,翻译研究中还出现了机器翻译这类技术的应用,机器翻译的出现似乎改变了传统翻译的方式,甚至会替代人工翻译。
但机器翻译有其局限性,它难以真正把握句子的复杂性,语义的理解也不如人为翻译,还没有意识到文化的复杂性等,因此,翻译研究中当前面临着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矛盾,如何整合两者,发挥最大效用,仍是有待探索的课题。
翻译技术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翻译技术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翻译技术在国际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传统的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翻译技术正在不断地演进和发展。
目前翻译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对翻译技术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翻译技术的现状问题1. 质量问题目前,机器翻译在翻译质量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语言和语境,机器翻译的质量往往无法达到人工翻译的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的多义性、语法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文化差异等原因所致。
如何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成为当前翻译技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2. 多语言处理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语言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加。
当前的机器翻译系统主要针对某一种语言进行翻译,无法很好地处理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任务。
如何构建一套能够处理多种语言的机器翻译系统成为当前翻译技术研究的一大挑战。
4. 文化差异问题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传达。
当前的机器翻译系统往往无法很好地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翻译结果的失真。
如何在机器翻译中很好地处理文化差异成为当前翻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翻译技术的展望1.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库进行学习,提高机器翻译系统的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未来,深度学习技术有望在翻译技术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翻译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 多模态翻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翻译技术主要关注文本信息的翻译,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语言表达,如图像、视频等。
未来,多模态翻译技术有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将不同形式的语言信息进行有效的转换和传达。
3. 结合知识图谱的翻译技术知识图谱是一种用于描述事物之间关系的图结构,可以很好地表达语言之间的联系和知识。
未来,可以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机器翻译相结合,提高翻译系统对于语言语境和文化差异的把握能力。
浅析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翻译行业现状及前景
浅析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商品贸易国,对于外语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翻译行业所拥有的市场也不断增大,但从当前发展现状观察则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善。
鉴于此,本文首先就我国翻译行业的发展现状予以概述,然后基于发展现状论述当前翻译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最后以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为借鉴就未来翻译行业发展前景予以展望,以供参考。
關键词:翻译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翻译行业作为和国家对外开放以及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一个行业处于快速成长中,具体包括翻译以及本地化服务两个部分的服务内容。
翻译服务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本身也和广告服务、法律咨询一样会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在服务的要求、标准上发生变化。
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浅析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为题,分三部分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意在提供一些该领域的参考,以下为具体研究内容。
一、我国翻译行业发展现状虽然我国对外开放从上个世纪80年代便开始,但是我国翻译行业的兴起在是在近几年开才开始,处于一个快速的成长过程中,但同时也处于一个监管不足十分混乱的环境下。
小作坊形式的翻译社为最为常见的翻译企业形式,根据2017年我国工商局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17年末我国珍贵的翻译机构共有7000余家,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以及重庆等大型且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的城市,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翻译企业较少。
从翻译行业的产值观察,在2011年仅有1200多亿,2014年成长到2300多亿,到2017年则是成长到了4500多亿,基本上每两年翻一番,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中,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还具备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当前翻译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善(一)存在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翻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限于发展时间较短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不足之处。
翻译技术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翻译技术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翻译技术不仅在商务、政治、文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人们获取跨文化信息的重要工具。
目前的翻译技术在准确性、自然度和专业领域翻译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翻译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翻译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准确性不足目前的翻译技术在处理长句和复杂句式时常常出现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例如医学、法律和金融等,机器翻译系统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当前的翻译技术在专业领域的翻译能力上仍然存在较大的挑战,容易出现歧义和错误理解,导致译文质量不高。
二、自然度不足除了准确性的问题之外,当前的翻译技术在翻译成果的自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机器翻译系统产生的译文通常存在语法不通顺、语意不连贯的问题,让人感觉生硬、生僻,难以流畅阅读。
这对于文学作品、广告文案等文体要求较高的翻译任务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专业领域翻译能力不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专业领域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
当前的翻译技术在专业领域翻译能力上与人工翻译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医学、法律、金融等领域,机器翻译系统面临着专业词汇的准确翻译和上下文理解等难题,导致专业领域翻译质量不尽如人意。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例如多语言翻译、长文本翻译和语境识别等。
尽管面临着众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技术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翻译技术的发展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一、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翻译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大规模语料库进行训练,可以提高机器翻译系统的翻译准确性和自然度。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将为翻译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望解决当前翻译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多模态信息的融合随着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翻译技术也将逐渐向多模态信息的融合方向发展。
翻译行业现状及前景
翻译行业现状及前景翻译行业是一个日益重要的产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翻译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当前,翻译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行业。
它涉及各种领域和专业,包括文学、商务、法律、医学、科技等等。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的出现为翻译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机遇。
自动翻译软件的出现使得翻译工作更加高效和快速。
然而,机器翻译依然无法取代人工翻译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灵活运用。
因此,翻译行业仍然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来满足市场需求。
而翻译行业的前景也是广阔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需要与国际市场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精准的语言表达和文化沟通能力。
在跨国公司中,翻译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帮助企业突破语言障碍,顺利开展国际业务。
此外,旅游业、文化交流等领域也对翻译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翻译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翻译软件的普及和机器翻译的发展,一些简单的翻译工作已经被自动化取代。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市场的变化。
其次,翻译行业的价格不断下降。
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翻译报酬有时会被压缩。
翻译人员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
此外,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也给翻译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处理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时,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翻译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翻译行业将持续发展。
然而,在新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冲击下,翻译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市场适应性。
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 国的外语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中国的外语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语翻译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大国,外语翻译行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的外语翻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等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于高质量翻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不仅大型企业在国际业务中需要翻译支持,中小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翻译对于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性。
这使得翻译市场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在翻译领域的覆盖范围上,也越来越广泛。
从传统的商务、法律、金融等领域,延伸到了新兴的科技、医疗、环保等行业。
例如,在科技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技术文档、研究报告等需要准确而及时的翻译;在医疗领域,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频繁,医学文献和医疗设备说明书的翻译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中国的外语翻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人才短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虽然学习外语的人数众多,但真正具备高水平翻译能力,尤其是在专业领域能够精准翻译的人才相对较少。
优秀的翻译人才不仅需要精通外语,还需要对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深入了解,同时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翻译技巧。
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
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也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一些翻译公司为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翻译作品存在错误、不准确甚至逻辑不通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客户的业务开展,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行业标准和规范的不完善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估标准和收费标准,使得市场竞争不够有序,一些不规范的翻译服务提供者有可乘之机。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的外语翻译行业也在积极寻求发展和突破。
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翻译工作提供了辅助工具。
尤其是在处理大量重复性、规范性的文本时,机器翻译能够提高效率。
翻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翻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一、现状概述翻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各个领域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因此,翻译行业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翻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全球化的推进,翻译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技术的运用也为翻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市场需求翻译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其客户群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学校、个人等各个领域。
政府需要翻译各种外交和商业文件,企业需要翻译各种营销宣传材料、经济数据等,学校需要翻译学术论文、教材等,而个人则需要翻译各种个人资料和文献资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而需要更多的跨语言翻译和本地化服务。
因此,翻译行业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三、竞争格局目前,中国的翻译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各类翻译公司、自由翻译等供应商不断涌现。
翻译行业市场竞争存在品质、价格、服务等多个方面。
随着翻译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新技术、新模式也是近年来相继出现的,虽然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各有优点,但前者技术含量高,后者处理更为细致。
四、挑战及未来趋势与其它行业一样,翻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人力资源。
英语等外语人才短缺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其次,传统翻译模式也正在受到冲击。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机器自动翻译技术和人机协同翻译技术将逐步成熟,这将使得传统的翻译模式受到更大挑战。
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翻译行业应该推进外语人才培养和继续加强自身技术储备。
同时,面向未来,翻译公司可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品牌价值。
而对于单个翻译人员,不仅要注重翻译素质和技术,还应紧抓新技术的机遇,拥抱自动化的未来。
总之,翻译行业在市场需求增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
只有不断学习创新、提高翻译质量和技术含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翻译的定义及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
翻译的定义及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桥梁,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翻译更是成为了国际交流、文化互鉴、知识传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涉及到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活动。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的定义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当前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见解。
通过对翻译的定义进行梳理,本文希望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翻译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也将对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推动翻译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翻译的定义翻译,作为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交际行为,其定义历来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简单来说,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本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中的等价文本的过程。
然而,这个定义过于宽泛,难以涵盖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定义。
传统的翻译定义往往侧重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如“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字或口头表达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等效表达”。
这种定义强调了翻译的语言属性,认为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实现语言的转换。
然而,这种定义忽略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社会和认知因素,难以解释一些复杂的翻译现象。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的角度定义翻译。
例如,有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实现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流。
在这种定义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解释。
还有人将翻译视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认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再创造,以实现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
翻译的定义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
不同的定义反映了不同的翻译观念和翻译实践。
在当前的翻译研究中,我们更倾向于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际行为,既涉及语言层面的转换,也涉及文化、社会和认知层面的传递和解释。
翻译行业发展与现状
翻译行业发展与现状引言翻译是一项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行业逐渐崭露头角。
它在国际交流、文化传播、商务合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翻译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历程翻译作为一门学问和职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早在古代,翻译已被广泛应用于宗教文本、政府公文、商业往来等领域。
在古代中国,翻译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将诗歌、哲学和科学知识翻译成其他语言,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交融。
随着社会的发展,翻译行业逐渐专业化。
在18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对外贸易的增加使翻译需求进一步增加。
同时,为了保证翻译质量,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被学术界所关注。
19世纪中叶,翻译学开始与语言学和文学学科融合,形成了翻译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20世纪是翻译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辅助翻译(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简称CAT)工具开始被广泛应用。
这些工具结合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翻译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翻译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接受项目,客户也可以迅速找到合适的翻译服务。
现状分析当前,翻译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翻译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涌入市场,他们需要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宣传给全球客户。
同时,随着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增加,各种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的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其次,翻译专业化程度提高。
在过去,翻译是一个相对边缘的职业,但如今,它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化的学科。
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翻译专业,培养翻译人才。
同时,翻译机构也在不断涌现,提供专业化的翻译服务。
再次,技术的应用对翻译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翻译行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翻译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同时,机器翻译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尽管目前机器翻译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已经开始在某些领域发挥作用。
翻译后的反思总结
翻译后的反思总结前言翻译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能够帮助人们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相互理解。
然而,翻译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替换词语,更重要的是传递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作为一个翻译者,在完成翻译工作后,进行反思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质量。
本文将对我完成的翻译工作进行反思总结。
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翻译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语言的差异是一个主要的挑战。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表达方式和词汇选项,这就要求翻译者对两种语言都有很好的掌握。
其次,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是一个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此外,翻译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专业术语、口头语和隐喻等难以准确翻译的内容。
翻译中的经验和收获通过完成这次翻译任务,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始翻译之前,我花了一些时间仔细阅读和理解原文,包括查找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定义,这对于后续的翻译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对于翻译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翻译时,我会综合考虑原文的语境、读者的背景和目的,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义。
此外,查阅相关资料和进行必要的调研也是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
翻译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在这次翻译任务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首先,我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过于依赖机械翻译工具。
尽管机械翻译工具可以提供一些翻译的参考,但是仍然需要翻译者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其次,有时候我可能会忽视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导致翻译不够准确或恰当。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目标读者的特点,提高翻译的针对性和贴切性。
结语翻译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方向。
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闻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研究成果涉及新闻翻译理论、实践技巧、跨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
在学界,诸多学者就新闻翻译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了新闻翻译研究的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新闻翻译研究在市场需求、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
随着国内媒体走向国际舞台,新闻翻译的需求迅速增长,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内学界对于新闻翻译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入,从最初的实践技巧探讨到现在的跨文化传播、翻译美学等多元化研究领域,成果丰硕。
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新闻翻译相关专业,培养了大批具备专业素养的新闻翻译人才。
然而,我国新闻翻译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市场上的新闻翻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译者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虽然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但研究深度仍需加强,特别需要加强新闻翻译的实证研究。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
展望未来,我国新闻翻译研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政策引导下,应鼓励高校加强新闻翻译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界应加强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我国在全球新闻翻译领域的影响力。
我国新闻翻译研究在取得显著成果的仍需不断完善。
通过政策引导、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期待新闻翻译研究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繁荣昌盛。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广告翻译在推动品牌形象传播和促进商品流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广告翻译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广告翻译研究旨在提高广告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有效接收,涉及语言、文化、营销等多个领域。
良好的广告翻译不仅能消除语言障碍,还能增强品牌的吸引力,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因此,广告翻译研究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文言文翻译现状调查
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言文翻译作为传承和普及古代文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全面了解近年文言文翻译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翻译作品及教学实践的调查,分析了文言文翻译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文言文翻译成果丰硕近年来,文言文翻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方面,翻译作品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翻译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许多翻译家致力于将文言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
二、翻译方法多样化在翻译方法上,近年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译法:直译法注重忠实原文,力求将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修辞等一一对应到白话文中。
这种方法在翻译学术著作、历史文献等方面较为适用。
2. 意译法:意译法强调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适当调整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这种方法在翻译文学作品、民间故事等方面较为常用。
3.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许多翻译家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既忠实原文,又使译文通顺易懂。
4. 现代汉语翻译:针对部分现代汉语作品,翻译家采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使读者能够直接理解作品内容。
三、翻译教学取得进展在翻译教学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许多高校开设了文言文翻译课程,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
同时,翻译教材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改进。
四、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文言文翻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翻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翻译作品存在误译、漏译等现象,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翻译风格不够统一:由于翻译家个人风格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导致译文风格不统一,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3. 翻译人才培养不足:虽然翻译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实际需求相比,翻译人才培养仍显不足。
五、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翻译质量:翻译家应严谨治学,力求翻译作品质量。
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现状反思
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现状反思罗小红(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DOI :10.16871/ki.kjwhb.2016.04.077作者简介:罗小红(1965—),女,本科,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英国语言文学。
外语翻译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核心的翻译理论,自诞生以来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该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国内翻译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虽然在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钻研下,该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此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本文试图针对翻译目的论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反思国内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国内研究现状反思Reflection of Domestic Researches on Skopos Theory //Luo XiaohongAbstract Skopos theory is the core translation theory of the Ger-man Functionalist.Ever since its birth,it has captur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academic circles.Since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80s,the skopos theory has been widely spread and applied in domestic translation circle.Although significant results on this theory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concerted efforts of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se researches.Therefore,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flect the shortcomings of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skopos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pectives,so as to inspire the later researchers to some extent.Key words skopos theory;domestic researches;reflection1引言本文所提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 )是指以赖斯、弗米尔、曼塔莉和诺德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德国功能派的核心翻译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翻译现状窥探与反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翻译事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多种挑战,无论是翻译研究的多元化要求还是翻译师资队伍的培训、翻译服务业的完善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寻找突破。
针对翻译现状的不同面,究竟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本期“热点聚焦”精心汇编了分别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的四位专家就“中国翻译现状窥探与反思”这一话题进行的多视角探讨。
他们或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出发点深入探究国内翻译研究现状,或直面国际翻译学界领军人物,从国际视角提出中国翻译发展方向的参考,或以跨学科视角(经济学方向)试析中国翻译服务市场现状,或从伦理建设角度给予翻译行业健康发展的启示。
因篇幅所限,各位专家的成果并未全部呈现,只望以此提供多种思考角度,读者能从宏观方面了解当前中国翻译发展的前景与问题,并反求自身,探索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和贡献方向。
我国翻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13)的统计与分析
当前,以翻译为核心的语言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现象的综合考察与分析已成为各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客观评价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不足、判断未来研究走向、提高中国翻译研究的整体水平,本文对国家社科基金翻译类项目(2000—2003)进行详尽地梳理。
研究发现我国翻译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以语言学科为主体,翻译研究的多学科发展趋势明显;
2)研究主题日趋多元,文学体裁、典籍文献、语料库技术成为研究重点;3)重视本体与微观研究,强调文本信息的转换与阐释。
与此同时,中国翻译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研究创新乏力;
2)社会应用性、政策咨询性研究匮乏;
3)中译外研究不足,特别是翻译效果调查与分析亟待加强;
4)研究模式单一,定量研究方法不充分,跨学科研究方法待加强。
由此,本文从指导方针、研究主题、模式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规划。
以下是简单分析报告:
一、翻译研究的描述性分析
1. 统计介绍: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类别划分,以2000年至2013年为时间节点,调查8大类项目:重大、重点、一般、青年、西部、后期、成果文库、中华学术外译。
2. 统计结果:21世纪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量达31675项,其中语言学类达1926项,翻译类达360项。
翻译类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比重有所提高。
3. 项目类别比重:一般项目比重最大(47%),其次是青年、西部、后期项目。
近年来,翻译类重大重点项目增长迅速。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自2010年设立以来增长迅猛,近三年平均增长幅度是85%。
4. 学科分布:语言学科比重最大(48%),其次是中国文学、宗教学、哲学等。
重大重点项目中哲学学科比重最大(主要是外国哲学著作的翻译与研究)。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经济学比重最大。
人口学、考古学、外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尚未进入此项目,可成为未来实践型翻译项目关注的对象。
5. 研究人员与机构:项目负责人主要来自高校(91%)。
6. 讨论与总结:翻译研究未来发展势头强劲。
翻译研究与语言及语言学科关系最为紧密。
未来翻译研究的基本战略是语言路向与文化路向相互吸收融合。
中国翻译研究的主体是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与研究人员,其他组织参与度明显不足。
二、翻译研究的系统分析
1. 研究性质:根据研究目标的性质和效用,翻译项目分为四类:1)基础性本体研究多为翻译本体要素分析。
2)应用性实践研究多为翻译操作规范与实践。
3)社会性认识研究多为翻译社会影响分析。
4)综合性研究兼有上述三类之两类或三类。
2. 研究层次:根据翻译对象的层次,翻译项目分为微观与宏观两类。
3. 研究跨度:根据研究对象的时间范畴,翻译项目分历时和共时两类。
4. 研究主题:
从整体分布看,中国翻译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七大类:
1)翻译实践、策略与产品(比重最大,40%)
2)翻译理论研究(稳步增长)
3)信息与语料加工技术(近年来热点)
4)翻译历史(始终关注的重要议题)
5)文本的译介与传播(近期考察热点之一)
6)译家研究(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项内容)
7)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市场、翻译过程等(关注严重不足)。
从翻译研究项目“热点词”分布看:“文学”频次最高(30次),“历史”“语料库”“佛教”“典籍”备受关注(均20次以上),“文化”“评介”占据一席之地,“传播”“编译”“批评”关注有限(均不到10次),而“教学”“市场”“能力”等颇受冷落(均不到5次)。
5. 翻译方向:从整体分布看,根据对语言转换方向的侧重,分为外译中和中译外两类。
从中译外题材分布看:集中于中华典籍,其他题材逐步升温。
6. 翻译类型:对翻译工作类型的划分,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类。
笔译是翻译研究的绝对核心(占97%),口译研究凤毛麟角。
7. 研究方法与策略:非数据特征的研究方法比例最高,跨学科方法比重很小。
8. 讨论与总结:
1)理论与实践并存,但“知”“行”分离。
理论性研究均为应用或验证分析,批判性思考不足,理论或概念创新更为少见。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不多。
2)“体”“用”兼顾,但“虚”大“实”小。
翻译研究多关注微观本体性现象或属性也考察翻译实践操作规范的形成与作用,但需求导向的宏观社会应用性研究明显不足。
3)“现实”“历史”交错,但“点”多“线”少。
翻译研究的共时特性突出,热衷于翻译现象静态属性的阐释或证明,而对翻译活动的历史性解读、对翻译概念和规范演变规律的动态探索明显不足。
4)主题多样,但“冷”“热”不均。
容易造成雷同主题的“重复建设”,对翻译批评等“边缘地带”的关注与扶持,有助于开拓翻译研究的新疆域。
5)中外兼修,但“内”“外”有别。
外译中的实践与研究依然是重点,而中译外不仅比重偏小,而且多为文本的语言转换(如中华学术作品外译工程),对中译外的组织程序、质量控制、接受效果等关键要素尚缺乏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6)方法多元,但“量”“性”不齐。
研究方法逐步摆脱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主观印象与研究,量化的实证数据收集与系统分析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发展特征,但尚未形成规模。
三、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1. 指导方针:1)明确战略性、前瞻性原则;2)强化应用对策性研究,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3)强调普遍与特殊相协调,协调中国翻译特色与翻译普遍规律的关系。
2. 研究重点:
1)服务国家战略的咨询主导型项目
a) 中国对外翻译活动的系统调查与分析
b) 中国周边地区的文化传播与对外宣传
c) 基于语言文化战略的翻译政策研究
d)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拓展分析
2)构建行业规范的市场主导型项目
a) 翻译立法的推进与实施
b) 翻译市场规范研究
c) 翻译技术与翻译产业的整合与创新
3)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主导型项目
a) 翻译人才库的建设与应用
b) 市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
c) 翻译教学研究的系统化与专业化
4)创新学科探索的学术主导型项目
a) 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研究
b) 相关问题的专题性系统研究
3. 组织模式与策略:
1)组织模式
a) 多学科合作、跨学科整合
b) 多机构协同、多主体参与
2)方法与策略
a) 定量与定性平衡
b) 基础与应用并重
c) 证实与证伪促进
d) 共时与历时协调
e) 描述与解释配合
摘自:张威,我国翻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13)的统计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第106-118页。